光缆自动监测系统技术交流

合集下载

光纤检测实习总结

光纤检测实习总结

光纤检测实习总结引言本文是对我在光纤检测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在这次实习中,我主要学习了光纤检测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光纤检测方法以及光纤检测设备的使用。

通过实践和实验,我对光纤检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经验。

光纤检测的基本原理光纤检测是利用光的干涉、散射、吸收和透射等特性,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来判断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光纤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光的传输原理:光纤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进行传输的介质,其基本结构包括光纤芯和包层。

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光信号可以在光纤中进行传输。

2.光的干涉原理:当两束光线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利用干涉现象,可以通过光的相位和振幅的变化来判断光纤的性能。

3.光的散射和吸收原理:在光纤中,光信号会发生散射和吸收。

通过对散射和吸收光强的测量,可以判断光纤的损耗和噪声情况。

光纤检测方法光纤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检测的目的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纤检测方法:光功率检测光功率检测是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功率来判断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光功率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

直接检测法是将光功率计连接到光纤的输出端,通过测量输出光功率来判断光纤的信号强度。

间接检测法则是利用定标件和标准光源,通过与待测光纤进行比较来判断其光功率。

光耦合效率检测光耦合效率检测是通过测量光信号的传输效率来判断光纤的耦合情况。

光耦合效率可以通过测量输入光功率和输出光功率的变化来计算。

损耗测试损耗测试是用来评估光纤传输中的信号损耗情况。

常见的损耗测试方法包括端面反射损耗测试和直连损耗测试。

端面反射损耗测试是通过测量光纤端面的反射光强来判断光纤的反射情况。

直连损耗测试则是通过测量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光功率来计算传输损耗。

故障定位故障定位是用来确定光纤传输中的故障位置和原因。

常见的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时间域反射法(OTDR)和光时间干涉法(OTIF)。

OTDR是利用光脉冲通过光纤后,测量反射和散射光信号的时间延迟来定位故障位置。

科大智能电力EPON产品技术交流

科大智能电力EPON产品技术交流
1428 Mpps 512K 512K 128 64 384 384 1K 2K 每PON线卡4K
4K
S8506 OLT 6 4 电源、主控冗余 2.4T 768G
476 Mpps 512K 512K 64 32 192 192 1K 2K 每PON线卡4K
4K
S8503 OLT 3 2 电源冗余 1.2T 384Gbps
属性 槽位数量 业务槽位数量 冗余设计 背板容量
整机交换容量
整机包转发率 最大路由表 最大MAC地址表 最大OLT PON口数 最大万兆端口数 最大千兆端口数 最大百兆端口数 最大二层组播数 最大三层组播数 ACL 最大VLAN数
S8500 OLT技术指标
S8510 OLT 10 8 电源、主控冗余 4.8T 2.3T
智能配电中EPON技术的应用
• 智能配电主要指通信传输网络对于电力线路上的开关和变压器数据采集设备 的监控和遥测 • 对于网络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极高
智能配电中的技术
ONU的双PON“1+1”保护功能
• 科大智能的“手拉手”全保护 倒换型主要采用上图模型:OLT0 和OLT1可以是两台独立的OLT设 备,也可以是模块化OLT设备的两 块PON业务板之间。主、备PON 接口均处于工作状态中,业务信息 同步备份,倒换过程中备用PON维 持ONU的业务属性不变。OLT和 ONU均具备检测链路状态机制, 可以通过自动或强制的方式实现倒 换,并支持在消除造成倒换的故障 后,自动还原。
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1Gbit/s的情况下:(任意以太网包长) PON口上行方向的丢包率小于10% PON口下行方向的丢包率小于5%
11.167us
最小 10.00us 最大 13.7us 425.144us

应用先进技术构建现代化广电监测系统

应用先进技术构建现代化广电监测系统
域 网互 联 、 由器 、 路 防火 墙 和 网络 管 理 技 术 为 核 心 的 广域
图 5 数 据 分 析 处 理 软 件 系 统 功 能模 块 图
监 测 数 据处 理 分析 中 心拓 扑结 构 参 见 图 6 。
l l务 f f器 圆器服 f 圜l 器 务 服 器 屏圆 圆 I 务 圆 粤 幕服 f f f 服 务
电平、 真度 、 失 频响) , 等 以及 有线 节 目的停 播和劣播。
视 音 频 监 测 系统 主要 监 测 播 出 环节 ,监 测 播 出 部 门
采用 3层 网络拓扑结构是适应新疆广 电系统 区、 、 地
N1 o 2 0 S .0 ⅥEB IEN 7 o0 1 8 u N3 ) I GE I .V.2 (m o2、 ) I RG 5 30 o N
2 局 安全 播 出监 测 中心
局监测 中心广播 电视监测 系统 主要 由监测 和数据处
理 分 析 两 部 分 组 成 , 统 构 成 如 图 2所 示 。 系
磁 盘 阵列
l 系统 网络 拓 扑 结 构
新疆 广播 电视监 测系统 由局安全 播 出监 测 中心 、 地
州 监 测 台 、县 市 监 测 站 、乡 镇 监 测 前 端 和 数 据 传 输 网 构 成 。 网络 拓 扑结 构 在层 次 上 采用 3 结 构— — 局安 全 监 层
T e n e・ e t,
文 章 编 号 :0 2 8 9 (0 8 1 — 0 5 0 10 — 6 2 2 O )0 0 7 — 3
应用先进技术构建现代化广 电监测系统 技术 交流 ・

陶 海 萍
( 疆 广 电局 安 全 监 测 中 心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 04 ) 新 3 0 4

光纤资源监测维护系统功能清单

光纤资源监测维护系统功能清单

光缆监测及资源管理维护系统功能清单
光缆监测及资源管理维护系统,包括光缆监测、光纤资源管理。

一、光缆监测系统功能
(1)在出现传输故障前及时告警,并分析故障的原因(是传输网络还是传输设备);
(2)故障点实时定位。

能精确定位故障点距离,故障点精确位置信息,提高快速抢修的时间;
(3)光纤劣化情况告警及分析;
(4)光纤线路自动切换(热备);
(5)动态生成光网络拓扑图,整体网络的故障信息、光纤属性及故障分析;
(6)设备断网主控设备可按照设定的工作模式运行;
(7)光纤自动化测试。

二、光纤资源管理系统功能
(1)光缆资源对象库。

包含区域、站点、机房、光配架、适配器、光缆系统、光缆、缆芯等对象信息;
(2)光路业务数据库。

包含客户组织、光路、缆芯占用、缆芯跳接等数据信息;
(3)多角度、多层面综合统计分析。

如光缆资源占用统计、光纤测试分析、光缆故障统计、光纤性能分析等。

OLP产品介绍及原理

OLP产品介绍及原理
OLP技术交流 — 8
1:1A光路交叉(不能完成同步切换)
2×2光开关选发选收
光终端 设备
Tx Rx
R2 R1 R2
主路由
2×2光开关选发选收
R1 Rx Tx
光终端 设备
备用路由
收发模块 收发模块
故障产生原因: 单端采用手动切换,对端不切换(常见) 硬件故障:软件发起倒换,双方握手成功,但是某一开关无法正确切换到位 软件故障:双方最后一回合握手,时间有差异,在此时间内,有故障导致一方未 收到最后一次回复
< 0.1 dB TX:-30 to +25 dBm RX: -50 to 10 dBm ± 0.5 dB
监控光强分辨率
切换时间 切换类型 工作寿命 连接器类型 外形尺寸(21 inch) 外形尺寸(19 inch) 功耗 接口 工作温度 L×W ×H: 1U: 530×231×43.7 mm3 L×W ×H: 1U: 483×231×43.7 mm3 < 15 ms < 15 ms
CH1 CH2 CH3
TX OLP 1:1A
PA
CH32

T1 T2
ODF 机架
ODF 机架
CH32

RX HUB
RJ45 冗余光纤 E1/2M 协议转换器 Rx Tx Tx Rx HUB 以太网光纤 收发器
主发主收 Switch to T1 R1 备发备收
A方:切换到主线路(T1,R1) B方:切换到主线路(T1,R1)
OLP技术交流 — 14
1:1A工作原理 强制备线路(调度到备用,双方同步)
双方工作模式保持一致时 A方:接收到切换备用线路的命令(网管/面板按键),
向对方发送需要切换到备用的信息

通信光缆维护技术服务方案

通信光缆维护技术服务方案

通信光缆维护技术服务方案一、通信光缆的重要性通信光缆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

它们连接了城市、乡村,甚至是大海另一边的朋友。

我们依赖这些光缆进行交流,工作,甚至娱乐。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光缆,网络慢得像蜗牛,视频通话卡顿得像旧电影,真是让人抓狂。

1.1 光缆的工作原理光缆是用光信号传递信息的。

简单来说,光在光缆内部以极高的速度传播,通过反射和折射,信息在几乎瞬间就传达到接收端。

这一过程就像是在水管里流动的水,光信号就像水流,畅通无阻。

但要是管道破了,水流自然就不畅了,信息传输也会受到影响。

1.2 光缆的种类光缆有很多种,单模和多模是最常见的。

单模光缆适合长距离传输,信号损失少,像是高速公路。

多模光缆则适合短距离,传输速度快,但会出现一些衰减,像是城市里的小路,各种车流量大。

有了这些光缆,我们才能无缝连接,享受互联网的便利。

二、光缆维护的重要性维护光缆,就像保养一辆车。

定期检查,确保运行良好,才能避免出现大问题。

否则,轻则影响工作,重则造成巨大损失。

2.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像人需要体检,光缆也需要“看医生”。

通过光纤测试仪,可以检测出信号的强度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

若有裂缝或损坏,必须尽快修复,别等到问题严重再去处理。

2.2 环境因素的影响天气变化对光缆有很大影响。

暴雨、强风都可能造成光缆损坏。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光缆埋在地下,土壤的变化也会带来隐患。

保持警惕,及时处理各种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才能确保光缆的安全。

2.3 现代技术的运用现代技术为光缆维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快速发现问题点。

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再加上数据分析技术,能够通过历史数据预测潜在风险,做到未雨绸缪。

三、应急处理方案光缆损坏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雨天总会来临一样。

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3.1 应急团队的组建每个公司都应该有专门的应急团队。

这个团队不仅要接受专业培训,还要熟悉各种设备和技术。

OTN技术交流及测试介绍课件

OTN技术交流及测试介绍课件
2.2m/2m机架安装1个OTH子框1+ 波道子框
单层波道框和线路框合一
风扇单元
E EO MM S UUC /// HOO UTT B UU
AA SS CC UU // OO TT UU
O T U / E O W
O T U / O L P
O T U / O L P
O P M / O T U
光 光 光光光 转 转 转转转 发 发 发发发

EO O O O
辅源
E M U
M U / O
S C / O
TTT UUU /// E OO
OO O TT T UU U
O OO O T TT T
O T
助 端 子
盘 主
U UU U
U
盘 /电
TT O L L
O源
UU W P P
T盘
U备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0B 0C 0D 0E 0F
FONST W1600
• 交叉容量 1.44T
• 业务槽位/总槽位数量 28/32
• 应用场景 一干、二干、本地、城 域核心
• 交叉容量 360G
• 业务槽位/总槽位数量 26/32
• 应用场景 一干、二干、本地、城 域核心汇聚层
• 交叉容量 360G/1.44T
• 业务槽位/总槽位数量 27/28/32
1.支线路分离
2.OTN交叉
3.强大的OAM能力
4.多种策略保护
兼容的支线路盘设计
支线盘归一化 8TA2(8路10G 支路盘) 8LA2(8路10G 线路侧接口盘) 4TA2 (4路10G 支路盘) 4LA2(4路10G 线路侧接口盘)

基于GIS系统的电力光缆网多通路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系统

基于GIS系统的电力光缆网多通路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系统

基于GIS系统的电力光缆网多通路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系统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上饶供电分公司 徐略红 郑钧议 伍顺有 刘志辉 黄 刚光缆在线监测系统是用于光纤线路管理和维护的智能系统。

它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OTDR 测试技术。

可以与GIS (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紧密结合,实现图形显示。

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控光纤网络的状态,还可以速准确地提供光纤故障点的各种信息,从而大大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硬件采用插件结构,提供稳定可靠的光缆监控服务。

1 系统概述电力光缆监测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应用于规模日渐庞大的电力光缆网,可以解决电力光缆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故障预警和定位问题。

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监测站、服务器、客户端。

其中监测站集成了前端监测设备,如OTDR 光测试模块、OCS 光路切换模块、OPM 光功率监测模块、FCM 光耦合模块。

服务器主要用于数据存储和业务分析。

客户端是整套系统的窗口,负责与用户交互。

系统中的软硬件设计均采用国际先进的概念,如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思想,支持热插拔的板卡式硬件模块化结构,当系统某一部分故障时可以大大缩短故障解决时间。

2 监测站的“大脑”MCU模块mote Terminal Unit 远程终端单元)中文全称为远程终端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现场信号、工业设备的监测和控制。

这里用到的RTU 采用机架式设计,双电源热备份模式的电源模块设计可以确保系统连续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其中一个电源发生故障,另一个电源自动加载全部负荷。

强大的扩展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选择,如ALS 告警服务模块支持内接式和外接式;支持内接OLS 模块和外接OLS 光源模组;FCM 光耦合模块同样支持内接和外接。

4 多通路光缆实时监测方案常规的光缆监测方案中通常采用定时切换方式,通过光开关切换需要测试的线路(陈梅,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OAMS )的设计方案: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 注
室内型前站:具有光缆外皮对地绝缘测试及机房 接地体测试功能。 其中:R1(15米)≤400Ω, R2(30米)≤100Ω,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配线图
室外型前站:安装在接头坑里 与接头盒内光缆铠装相连接, 利用专用防护槽保护。其中辅 助地线R1≤400Ω,不在接头坑 内敷设,防止损伤余留缆线。 在安装该设备后请使用不高于 250V的绝缘测试表测量光缆 对地绝缘且高电位接光缆端, 低电位接地。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
一、系统概述 二、系统功能介绍 三、设备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 四、设备安装方法 五、系统调试录入基础资源
一、光缆自动监测系统概述
一、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原理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是通过分布在光缆线路中大量的数 据采集点的器件设备,将光纤、金属铠装传输性能的大量 基础数据,如外皮绝缘、光功率等,上报到各级监测中心 及监测站,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准确地将 光缆系统运行情况反馈给维护人员,使维护人员能及时发 现故障隐患,以及突发故障;并指导故障修复。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安装配置 需求条件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 祝大家工作愉快,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监测中心
室内型前站 光 源 前 站 前 站 前 站 前 站
光纤 监测主机 光 源 前 站 前 站
1.监测中心(CMS)
监测管理,数据分析,资源管理 GIS精确地告警定位 多级分层显示设定,易于找到故障点 完备的监测功能 资料自动更新备份,远端更新及设定功能,维护方便
1.光缆外护套破损检测 2.室内型前站 (OFOP)
2
直埋接头盒监测电极间绝缘 电阻
≥5 MΩ
一、光缆自动监测系统作用
3、光缆线路附近其它施工作业可靠的防护方法和手段 4、光纤状态实时变化的监测,预防线路故障、业务中断。 5、外界强电冲击泄放通道的有效监测方法 6、提供真实可靠的光缆路由及埋深数据
二、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功能
1、功能介绍
A.光缆金属护套绝缘特性测试 B.光缆纤芯实时测试
一、光缆自动监测系统作用
2、对光缆工程维护质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信息产业部YD5012-2003《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试方法》:
“2.0.2 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维护指
标应不低于2 MΩ。”
序号
1
测试项目
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
维护指标
≥2 MΩ/单盘
维护周期
半年(按需适当 缩短周期)
光缆纤芯实 时状态测试
光通信 设备
光缆金属护套对 地绝缘电阻测量
二、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功能
2、功能介绍
C.光缆路由、埋深及外皮故障点精准定位
信号接收查看
辅助信号源
故障准确定位
二、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功能
3、功能介绍:
D.机房接地体接地电阻值测试
三、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设备构成
三、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设备构成
管线探测仪
GIS地理位置定位
GPS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配线图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插 拔 式 接 线 条 名称 电源输入 电源输出 RJ11 RJ45 RS232 3口 5口 7口 9口 11口 13口 16口 功能 需机房提供-48V直流电源 室内前站给其它设备输出供电 -48V 直流电源 语音通道插口 TCP/TP通道插口 串口通道插口 A段光缆N1方向光缆铠装插口 A段光缆N2方向光缆铠装插口 B段光缆N1方向光缆铠装插口 B段光缆N2方向光缆铠装插口 辅助1(R1)地线插口 辅助2(R2)地线插口 被测地地线插口(机房综合接地排)
一、光缆自动监系统作用
1、对光缆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信息产业部YD5012-2003《光缆线路对地绝缘指标及测
试方法》:“2.0.1 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
层对地绝缘电阻竣工验收指标应不低于10M Ω · k m ,其
中暂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2M Ω · k m。 ”
测量其所连接的光缆区段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的 阻值上报室内前站。
室内前站远供+铠装通信
1.光缆外护套破损检测 4.光纤监测站 (RTU)
RTU光缆监测站是OTDR、光开关、光 功率等模块通过工业控制技术集成的 设备系统, 可24小时全天候对光芯进 行监测,并记录其监测状况和分析对 比,当发现光纤异常情况时,可自动 判断和分析故障信息。并及时汇报给 相关中心,作出准确的故障定位。
光缆外护套破损检测 5.1. 光源 (OLS)
光源由主动提供的方式,在监测芯线透过中继串接后, 将光源安装于末端设定好,由配套的光功率监测模块来监测。 平时可统计测试结果,当光功率降低于门槛时,立即激活OTDR 进行该芯线的测试。
1.光缆外护套破损检测 6.其它辅助设备
路径探测、深度测量、绝缘故障定位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连接线制作流程
开剥宽度约4mm
打磨、清洗
涂抹导电膏
光电缆开剥
开剥约20-25mm 凃助焊剂、镀锡 厚度约0.5-0.8mm
倒刺状的镀锡铜片
连接导线制作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连接线制作流程
插入 压紧 缠绕 防水胶带
3-4层
再次缠绕 绝缘胶带
2层
读表≤0.2Ω
牢靠性检测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根据监测中心发出的操作指令,室内前站实施监
测动作,接收并存储所有前站发回的数据。 向监测中心提供所有数据,收集每—个前站或指 定 前站所测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若超过 设定的门限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具有接地体监测功能。
3.室外直埋型前站(OP)

接受并执行室内前站的测试指令,然后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