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
最新北师大小学一年级上期数学第七单元表格式教案

6 + 4 =10 10 + 3 =13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作业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上册)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练习三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课件出示)
应该怎么画?为什么先数4呢?
三、数学游戏
明确游戏规则:一人拿数字卡片,另一人找出相应的口算卡片。比一比谁找的快。
四、总结
这节课你表现如何?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习三”习题。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自由发言。
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互动。
学生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独立填空,集体交流,指名展示。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
1、一共有几棵树?
(1)独立列式,探索计算方法。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能列式解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全班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①8 + 2 =10,10 + 4 =14
②6 + 4 =10,10 + 4 =14
2、用下面的方法计算8 + 6 =□,你能看懂吗?
②3 + 2 =5,10 + 5 =15;
③3 + 2 =5,13 + 2 =15。
2、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课件出示情境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Teaching pla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 rs in volume 7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感知正数与负数,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负数;知道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天气预报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
现在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1)、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2)、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而是分界点;(3)、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4)、-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温度;(5)、城市的温度与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关……2、分类:大屏幕上这些表示温度的数,每个小组桌面上的信封里也都有一套。
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些数分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讲述:第一类,像5,13,20,32,…都是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13,+20,+32;第二类,像-2,-12,-20,…都是负数;0该归哪一类?你有什么问题?板书:负数分界点正数5、13、+20、+32……-2、-12、-20……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小数,读一读:+7.6,-3.4,你们说该归哪一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负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教案表格式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1-6上下册)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1-6上下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年级上册准备课、可爱的校园一、生活中的数1、快乐的家园2、玩具3、小猫钓鱼4、文具5、快乐的午餐6、动物乐园二、比较1、过生日2、下课了3、跷跷板三、加与减(一)1、一共有多少2、还剩下多少3、可爱的小猫4、猜数游戏5、背土豆6、跳绳7、可爱的企鹅8、小鸡吃食9、乘车10、做个加法表11、做个减法表四、分类1、整理房间2、一起来分类五、位置与顺序1、前后2、上下3、左右4、教室六、认识图形1、认识图形1、分苹果2、搭一搭3、分草莓4、租船二、方向与位置1、东南西北2、辨认方向三、生活中的大数1、数一数2、拨一拨3、比一比4、有多少个字四、测量1、铅笔有多长2、1千米有多长五、加与减1、买电器2、回收废电池3、十年的变化4、小小图书馆5、小蝌蚪的成长6、算得对吗六、认识图形1、认识角2、认识直角3、长方形与正方形4、平行四边形5、欣赏与设计七、时、分、秒1、奥运开幕2、1分有多长3、淘气的作息时间八、调查与记录1、评选吉祥物2、最喜欢的水果2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1、小小鞋店2、快乐成长总复习四年级上册一、认识更大的数1、数一数2、认识更大的数3、人口普查4、国土面积5、近似数6、从结绳记数开始二线与角1、线的认识2、相交与垂直3、平移与平行4、旋转与角5、角的度量(一)6、角的度量(二)三、乘法1、卫星运行时间2、有多少名观众3、神奇的计算工具4、有趣的算式四、运算律1、买文具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3、加法结合律4、乘法结合律5、乘法分配律五方向与位置1、去图书馆2、确定位置5、除得尽吗6、调查“生活垃圾”二、轴对称和平移1、轴对称再认识(一)2、轴对称再认识(二)3、平移4、欣赏与设计三、倍数与因数1、倍数与因数2、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4、找因数5、找质数四、多边形的面积1、比较图形的面积2、认识底和高3、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5、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五、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再认识(一)2、分数的再认识(二)3、分饼4、分数与除法5、分数基本性质3二、比例1、比例的认识2、比例的应用3、比例尺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三、图形的运动1、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运动3、欣赏与设计四、正比例与反比例1、变化的量2、正比例3、画一画4、反比例总复习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全12册教材课时目录(新课标)含课本页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全12册教材课时目录(新课标)含课本页码一年级上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P2-3一加与减(一)P2-17一加与减一生活中的数 1.1买铅笔P2-3 1.1谁的得分高P2-31.1快乐的家园P4-6 1.2捉迷藏P4-5 1.2秋游P4-51.2玩具P7-8 1.3快乐的小鸭P6-7 1.3星星合唱队P6-71.3小猫钓鱼P9-10 1.4开会啦P8-9 1.4练习一P8-91.4文具P11-13 1.5跳伞表演P10-12二购物1.5快乐的午餐P14-15 1.6美丽的田园P13-142.1买文具P10-111.6动物乐园P16-17 1.7练习一P15-162.2买衣服P12-13二比较 1.8做个减法表P17 2.3小小商店P14-152.1过生日P18-19二观察物体P18-21三数一数与乘法2.2下课啦P20-21 2.1看一看(一)P18-193.1有多少块糖P16-172.3跷跷板P22-23 2.2看一看(二)P20-213.2儿童乐园P18-19三加与减(一)三生活中的数P22-35 3.3有多少点子P20-213.1一共有多少P24-26 3.1数花生P22-23 3.4动物聚会P22-233.2还剩下多少P27-29 3.2数一数P24-25 3.5练习二P24-253.3可爱的小猫P30-31 3.3数豆子P26-27四图形的变化3.4练习一P32-33 3.4谁的红果多P28-294.1折一折,做一做P26-27 3.5猜数游戏P34-35 3.5小小养殖场P30-31 4.2玩一玩,做一做P28-29 3.6背土豆P36-37 3.6做个百数表P32-33五 2~5的乘法口诀3.7跳绳P38-40 3.7练习二P34-35 5.1数松果P30-313.8可爱的企鹅P41-42四有趣的图形P36-43 5.2做家务P32-333.9小鸡吃食P43-444.1认识图形P36-375.3课间活动P34-353.10乘车P45-474.2动手做(一)P38-395.4需要几个轮子P36-37 3.11练习二P48-49 4.3动手做(二)P40-41 5.5小熊请客P38-393.12做个加法表P504.4动手做(三)P42-435.6回家路上P40-413.13做个减法表P51整理与复习P44-48 5.7练习三P42-43整理与复习P52-56五加与减(二)P49-整理与复习P44-48四分类 5.1小兔请客P49-50六测量。
《近似数》数学教案

《近似数》数学教案《近似数》数学教案1教材分析:“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
这局部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根底。
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
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局部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
但是大局部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
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学期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表格式)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达到思想性、系统性和重、难点。
2.认真备课,写好实用教案,精心设计课堂结构。
3.对学生听课提出严格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的重点
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6×1/2=3(个)
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板书:
6×1/3=2(个)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学生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高数字问题。
6×1/2=3(个)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3/4×1/4=?
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反馈3/4×1/4=3/16
你会填吗?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优秀教案3篇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通过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通过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一式仍然成立。
教具、学具:天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课前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天平。
你了解天平吗?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盘中放入同样重的物品。
)今天我们要利用天平做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经验基础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1、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
)能否用一个算式表示:5=52、再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右侧也放入2克的砝码或物品。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3、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10)4、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5=10+5)5、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6、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
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体会到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后,让学生进行猜测和验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思维能力。
】7、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计数单位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想:12.6583.0000
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国土面积=960万=100亿第五课时
板书设计:
森林面积
精确到千------以千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万------以万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精确到亿------以亿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第六课时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平行:在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画法: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抵住直尺的另一条边,再沿着三角板的直角边平行移动直尺到指定位置,花另一条平行线。
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垂直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AO和BO互相垂直,
我们AO垂直BO,O是垂足。
垂直线的画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
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
与给定的点重合。
)
第四课时
1、填空:
(1)()无端点,无限延长。
(2)()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3)()有两个端点,
(4)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5)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叫做()。
(6)点到线的()最短。
2、画图:
是直线的有:()
是射线的有:()
是线段的有:()
3、判断:
(1)一条直线长4米()
(2)直线和射线一样长()
(3)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5)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6)AB垂直与CD,AB是垂线。
()
4、画图: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5、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了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实例。
6、思维训练:
请你运用垂直和平行画一个长3.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说明你是怎么画的?
第五课时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周角
..
第六课时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度量角的单位------度记作:10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两合一看”
第七课时
板书设计:
画角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2)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点(一看);
3)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第八课时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区分直线、射线与线段
2、画平行线和垂线
平行线的画法: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抵住直尺的另一条边,
再沿着三角板的直角边平行移动直尺到指定位置,花另一条平行线。
垂直线的画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
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
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
3、角的度量和画法
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2)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点(一看);
3)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