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实验台实验指导书模板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河南工业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 (1)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 (5)实验三溢流阀静态特性实验 (9)实验四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实验 (13)实验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 (17)实验一 液阻特性实验(必修,综合性)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标准型小孔液流阻力的实验,定量地研究孔口的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出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ϕ,从而对孔口的液阻特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2、通过测量油液流过标准型细长孔的压力损失,深入了解小孔的节流作用,并分析在实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数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一种定量的概念;3、掌握测试液阻特性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方案液压传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
油液在系统中流动时,因摩擦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液流阻力,将引起压力损失,它关系到确定系统的供油压力、允许流速、组件、辅助装置和管道的布局等,对提高效率和避免温升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液压传动中常会遇到油液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情况,而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建立节流调速和伺服系统等工作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液压组件和相对运动表面进行泄漏估算和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孔(Φ1.2mm ,l =6mm )的压力-流量特性实验。
在液压系统中,油液流经液阻时,流量Q 与压力损失P ∆的关系可以用通用表达式表示为:ϕp KA Q T ∆= (1.1)K ——节流系数;T A ——节流口通流面积;p ∆——节流口前后压差;ϕ——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
令T KA R=1, 则 ϕp RQ ∆=1 (1.2)式中,R ——液阻;与孔口尺寸、几何形状、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在几何尺寸、油液性质、流态不变时,视为定值。
式1.2可以表示为函数关系:)(P f Q ∆=,在函数图像中为一条曲线,为了求出指数ϕ,对上式的两边取对数得:P R Q ∆+=-lg lg lg 1ϕ (1.3)对于一定的液阻,上式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ϕ。
气动与PLC实验指导书(给学校).(DOC)

实验一压力控制回路一、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压力控制回路,各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2、了解气压传动中,压力控制的基本知识。
二、实训要求对下例各回路,学生可自选取其中几项,来完成相应的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1、动作要求2、整个系统采用的气动元件的名称、数量3、按动作要求模拟出气动系统图(见下例系统图)4、绘制气缸动作控制的位移—步骤图5、选择控制方式:点动、继电器控制、PLC控制、手动控制(1)对点动,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图(2)对继电器控制,绘出电气线路图(3)对PLC控制,给出PLC外部接线图,并编出相应的程序6、实训步骤即操作过程(动作过程的简述)三、实训选用的压力控制回路图1、高低压转换回路图42、气缸单向压力回路图53、气缸双向压力回路图6四、实训实例例一以高低压转换回路为例1、动作要求,气缸4的夹紧力可以高低压转换。
2、采用元件及数量,气泵及三联件1套、减压阀2只、手旋阀1只、单作用气1只。
3、气缸动作控制位移—步骤图4、气动系统图,见图35、控制方式,本实训只能用手动方式6、操作过程,(1)把所需的气动元件有布局的卡在铝型台面上,并用气管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组成回路。
(2)仔细检查后,打开气泵的放气阀,压缩空气进入三联件,调节减压阀,使压力为0.4MPa后,当把减压阀1和2调到不同压力时,通过手旋旋钮式二位三通阀3便可使系统得到不同的压力,来满足系统的不同需求。
例二以气缸单向压力回路为例1、动作要求到控制方式本实训省略2、操作过程(实训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1)把所需的气动元件有布局的卡在铝型台面上,并用气管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组成回路。
(2)仔细检查后,打开气泵的放气阀,压缩空气进入三联件,调节减压阀,使压力为0.4MPa后,由图可知,气缸首先将被压回气缸的初始位置,然后按下图连接好电气线路:按下主面板上的启动按钮,然后,按下SB2,CT1得电,压缩空气进入双作用气2的无杆腔,因为有单向节流阀的存在,双作用气缸前进的速度较快,当按下SB1后,气缸退回,此时减压阀起作用,调节减压阀的调节手柄,使压差发生变化,气缸退回的速度将变化,实验二、速度控制回路本实训分四个部分:a :单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b :双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c :快速回路d :缓冲回路 一:实训目的1、了解速度可变的意义。
翼型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2017版

《空气动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翼型压强分布测量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方法,用多管压力计测出水柱高度,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出翼型表面压强分布。
2 测定给定迎角下,翼型上的压强分布,并用坐标法绘出翼型的压强系数分布图。
3 采用积分法计算翼型升力系数,并绘制不同实验段速度下的升力曲线。
4 掌握实验段风速与电流频率的校核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风洞:低速吸气式二元风洞。
实验段为矩形截面,高0.3米,宽0.3米。
实验风速20,30,40V ∞=/m s 。
实验段右侧壁面的静压孔可测量实验段气流静压p ∞,实验段气流的总压0p 为实验室的大气压a p 。
表2.1 来流速度与电流频率的对应(参考)表2.2 翼型测压点分布表上表面下表面(2) 实验模型:NACA0012翼型,弦长0.12米,展长0.09米,安装于风洞两侧壁间。
模型表面开测压孔,前缘孔编号为0,上下翼面的其它孔的编号从前到后,依次为1、2、3……。
(如表-2所示)(3) 多管压力计:压力计斜度90θ=,压力计标定系数 1.0K =。
压力计左端第一测压管通大气,为总压管,其液柱长度为I L ;左端第二测压管接风洞收缩段前的风洞入口侧壁静压孔,其液柱长度为IN L ;左端第三、四、五测压管接实验段右侧壁面的三个测压孔,取其液柱长度平均值为II L 。
其余测压管分成两组,分别与上下翼面测压孔一一对应连接,并有编号,其液柱长度为i L 。
这两组测压管间留一空管通大气,起分隔提示作用。
三、实验原理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意义如下:首先,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知道物体表面上各部分的载荷分布,这是强度设计的基本数据;其次,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了解气流绕过物体时的物理特性,如何判断激波,分离点位置等。
在某些风洞中(例如在二维风洞中,模型紧夹在两壁间,不便于装置天平),全靠压强分布来间接推算出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或力矩。
测定压强分布的模型构造如下:在物体表面上各测点垂直钻一小孔,小孔底与埋置在模型内部的细金属管相通,小管的一端伸出物体外(见图1),然后再通过细橡皮管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相接,各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都编有号码,于是根据各支管内的液面升降高度,立刻就可判断出各测点的压强分布。
气动实验台课程设计说明书

气动实验台的制作和实验开发摘要本文针对提出研制开放性和多功能性气动实验台的设想,论述了气动实验台的制作和实验开发过程。
提出了四种可行性方案,通过多方面的对比,选择出最佳方案进行设计和加工。
在实验开发阶段,利用festo软件对全气动控制和继电器控制回路进行仿真,针对控制过程编制PLC控制程序,用组态王进行了初步仿真。
由于加工零件数量有限,在实验面板上连接了一简单气动控制回路,验证面板的功能,通过该实验能够初步验证实验台的功能。
关键词:气动实验台,设计加工,实验仿真The Production Of Aerodynamic Test-bed And ExperimentalDevelopment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openness and versatility of the idea of pneumatic test-bed , pneumatic test on the production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we put forward four options and compare all of them, then choose the best design. In the experiment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use of software for all festo pneumatic control and relay control loop simulation, the contro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LC control program, with a preliminary Kingview simulation.T he help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above experiment, we can make a desicion that this bed meet our expect.KEY WORDS: Pneumatic board,Design and processing,Experimental simulation目录1 绪论 (1)1.1设计背景和目的 (1)1.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3课题目的和任务 (4)2总体方案设计 (5)2.1方案设计 (5)2.2方案比较 (9)3 实验台的设计和制作 (11)3.1元器件原始参数 (11)3.2实验台设计 (12)3.2.1 元器件装配图 (12)3.2.2 推杆的设计 (13)3.2.3 气动控制阀底板的设计 (14)3.2.4 限位开关、电磁换向阀、手动开关底板的设计 (15)3.2.5 固定销的设计 (15)3.2.6 垫板的设计 (16)3.2.7 气缸支架的设计 (16)3.2.8 推杆旋转辅助件的设计 (17)3.2.9 面板的设计 (17)3.2.10其他辅助零件 (18)3.2.11面板支架的设计 (19)3.3实验台加工制作 (20)3.3.1 推杆的加工 (20)3.3.2 面板的加工 (20)4 实验开发 (23)4.1F ESTO软件的辅助设计 (23)4.2实验开发内容 (24)4.3气动控制回路设计 (25)4.4继电器控制回路设计 (26)4.5PLC控制回路设计 (29)IV4.5.1 PLC程序 (29)4.5.2 组态王的仿真 (31)5 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动传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

.适用于机械类各专业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编写李晓华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7年9 月实验一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和熟悉双作用气缸、单向节流阀、双气控二位五通换向阀、手动(人控)二位五通换向阀、三联件等气动元件的结构、性能和气动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法。
2、练习本实验设备的使用及接线方法。
3、进一步学习领会气动方向控制回路的原理。
二、预习要求复习本实验指导书中附录部分的内容。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气动实验台。
2、空气压缩机。
3、双作用气缸、单向节流阀、双气控二位五通换向阀、手动(人控)二位五通换向阀、三联件。
四、实验原理1、气动方向控制回路是通过控制气缸进气方向,从而改变活塞运动方向的回路。
图2—1是用双气控二位五通换向阀控制双作用气缸伸、缩的回路。
在回路中,通过对换向阀左右两侧分别加入输入控制信号,使气缸活塞杆伸出和缩回。
当左位加了控制信号后,气缸活塞杆伸出;控制信号一旦改为右位接入,不论活塞运动到何处,活塞杆立即退回。
在实际使用中必须保证信号有足够的延续时间,否则会出现事故。
2、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如图1—1所示:五、实验步骤1、按图1—1(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依次连接各气动元件。
2、仔细检查回路,确保实验回路的连接无误后,先将空气压缩机出气口的阀门关闭,接通电源,待气源充足后,打开阀门使用。
3、通过调节装在气缸进出气孔处的单向节流阀,调节气缸的动作速度。
使气缸动作平缓,实验现象明显。
4、对换向阀左右两侧分别加入输入控制信号,观察气缸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
六、注意事项1、本气动实验台采用插入式管接头。
使用时,先将接头体固定,把需用长度的管子垂直切断,修去切口毛刺,将管子插入接头内,使管子通过弹簧片和密封圈达到底部,即可牢固地连接、密封。
拆卸管子时,用手将管子向接头里推一下,然后向里推压顶套,即可拔出管子。
2、注意单向节流阀的连接方向。
3、实验时,所加气压信号或气压源的压力不要过大,一般以0.4MPa压力为宜。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及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编写李军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分院一、液压及气压传动实训的目的《液压及气压传动》课程机械、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随着工业自动化、高速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机械工业呈现了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单纯机械传动,甚至仅机电一体化传动,已难以适应形式要求。
近来来,机-电-气-液一体化的应用日益广泛,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实训内容上,以液压为主,气动为辅。
在讲清元件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的基础上,应着重于回路的组合、应用、故障分析及排除。
液压及及气压传动实训是本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极好锻炼机会,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1) 应掌握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的工作原理;(2) 应掌握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的结构特点;(3) 能够读懂液气压系统回路图;(4) 能对实际中的典型液压、气压系统进行全面分析;(5) 能正确安装、调试、维护液压系统;(6) 能诊断、排除液压及气压传动系统中出现的常见故障;二、实训的内容项目一:液压及气压传动系统元件拆装;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轴向柱塞泵型号:cy14—1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结构见图1—1图1-1(1)实验原理当油泵的输入轴9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5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10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13被回程盘压向斜盘,因此柱塞10将随着斜盘的斜面在缸体5中作往复运动。
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
油泵的配油是由配油盘6实现的。
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2009年11月目录液压、气动实训操作规程 (I)项目一液压、气动工作原理与实训装置 (1)任务1、了解液压、气动实训台概况 (1)实训设备一 THYYC-2型微机控制液压传动综合实训装置(天煌公司) (1)实训设备二THYQD-1型气动与PLC实训装置(天煌公司) (7)实训设备三YZ-03 电液比例液压实训台(巨林公司) (9)一、装置概况 (9)二、系统主要参数 (10)三、实训台组成部分 (10)(一)实训工作台 (10)(二)液压泵站(注:可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液压泵站) (11)(三)常用液压元件 (11)(四)测试用传感变送器 (12)(五)电气测控制单元 (12)实训设备四QDA-1型气动PLC控制综合教学实训装置(巨林公司) (12)任务2、了解液压系统基本构成与调节(演示) (14)液压系统演示性实训 (14)行程阀控制气缸连续往返气控回路实训 (15)项目二液压、气动元件拆装 (16)项目三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实训 (19)任务一压力控制回路 (19)任务二速度控制回路 (21)任务三方向控制回路 (25)任务四多缸动作回路 (26)项目四液压电气系统综合实训 (27)任务1 继电器控制的液压传动回路 (27)任务2 PLC控制的液压系统 (28)项目五气动基本回路实训 (30)任务1 压力控制回路 (30)任务2、速度控制回路 (31)任务3、方向控制回路 (36)常用气动回路 (42)一、选用的常用气动回路 (42)项目六:气动系统综合实训 (45)任务1 继电器控制的气动回路 (45)实训一电车、汽车自动开门装置 (45)实训二、鼓风炉加料装置 (46)实训三、气缸给进(快进→慢进→快退)系统 (47)实训四、双缸动作回路 (48)任务2 PLC控制的气动系统 (49)实训一模拟钻床上占孔动作 (49)实训二雨伞试训机 (51)选做项目:气动实用系统实训 (53)附录 (56)液压、气动实训操作规程1.学生做实训之前一定要了解本实训系统的操作规程,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进行实训。
气动实验指导书1

气动综合实验系统练习一单作用气缸的直接控制练习目的:—单作用气缸的使用—单作用气缸的直接启动—二位三通按钮阀的使用—调理装置与多路接口器的使用练习要求:—以简化形式画出不带信号示意线人位移步骤图—根据练习说明、示意图等,设计和画出系统回路图—选择所需的元件—将所选用的元固定在安装板上,最好是按回路图来排列放置元件—在压缩空气关掉的情况下,连接你的系统—通压缩空气,并看运行是否正确(校验)—拆卸你的控制系统,并将元件放好练习说明:按下按钮开关,单作用气缸(1.0)的活塞杆向前运动。
当松开按钮开关,活塞杆返回。
1A位移步骤图:回路图:位移步骤图:回路图:设备元件表:解答说明:初始位置:气缸和阀的初始位置可以在回路图上被确定,气缸(1.0)的弹簧使得活塞位尾端,气缸中的空气通过二位三通控制阀(1.1)而排出。
步骤1至2:按下按钮开关使二位三通控制阀开通,空气被压送到气缸活塞后部,活塞前向运动;如果按钮开关继续按着,活塞杆保持在前端位置。
步骤2至3:松开按钮阀开关,气缸中的空气通过二位三通控制阀(1.1)排出。
弹簧力使活塞返回初始位置。
注意:如果按钮开关只是短暂地一按,活塞杆将仅仅前向运动某一距离就马上退回了。
1.0练习二单作用气缸的速度控制练习目的:—单作用气缸的直接启动—静止位置常开的二位三通导控阀的使用—区别位置常开和位置常闭的二位三通阀—调节单向节流阀—了解快速排气阀的作用练习要求:—画出不带信号示意线的位移步骤图—设计并画出回路图—建立该回路图—检验其功能—用节流阀调节冲程时间—拆卸,并将元件放好练习说明:通过按钮开关使单作用气缸迅速回程,当松开按钮开关,活塞杆作前向运动,前向运动时间t=0.9s。
在单向节流阀前后各装一个压力表。
1A位移步骤图:回路图:1.0位移步骤图:回路图:解答说明:静止位置:气缸尚未加压,气缸(1.0)的活塞杆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而处于尾部位置。
初始位置:单作用气缸的初始位置是在前端,因为压缩空气通过、静止位置常开的二位三通控制阀施加于气缸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传动教学实验台
实
验
使
用
指
导
书
(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常规使用的全套液压常见回路, 具体设备性能, 请以实际供货为准, 不以此指导书做为设备验收标准, 请谅解)
上海百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
气压传动实验
注意事项
1 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
2、做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元器件的工作的原理和动作的条件; 掌
握快速组合的方法, 禁止强行拆卸, 禁止强行旋扭各种元件的手柄, 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实验中的行程开关为感应式, 开关头部离开感应金属约4mm
即可感应发出信号。
4、禁止带负载启动( 三联件上的旋钮旋松) , 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5、实验时不应将压力调的太高(一般压力约0.3 —0.6Mpa左右)。
6、使用本实验系统之前一定要了解气动实验准则, 了解本实验
系统的操作规程, 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7、实验过程中, 发现回路中任何一处有问题, 此时应立即关闭泵,
只有当回路释压后才能重新进行实验。
8、实验台的电器控制部分为PLC控制, 充分理解与掌握电路原
理( 见附录图) , 才能够对电路进行相关联的连接。
9、验完毕后, 要清理好元器件; 注意好元件的保养和实验台的整洁。
目录
第一部分继电器控制气动系统 (4)
课题一基础气压 (4)
课题二单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 (8)
课题三单作用气缸的速度调节回路 (11)
课题四单作用气缸的速度调节回路 (14)
课题五速度换接回路和互锁回路 (17)
课题六双缸顺序动作回路 (20)
课题七三缸联动回路 (22)
课题八计数回路 (22)
课题九逻辑阀的运用回路 (24)
课题十双手操作回路 (26)
课题一单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
实验目的:
了解单向节流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分析单双作用气缸换向气动回路图
独立动手搭建回路并进行动作过程的操作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法
教学设备:
气动实验台、单双作用气缸、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五通单电磁换向阀、节流阀
实习场所:
气动实验室
教学内容:
单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
1、实验原理图:
2、实验步骤:
①依据本实验的要求选择所需的气动无件( 单作用气缸[弹簧回位]、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三联件、长度合适的连接软管) ; 并检验元器件的实用性能是否正常。
②看懂原理图, 按照原理图搭接实验回路。
③将二位三通单电磁换向阀的电源输入口插入相应的控制板输出口。
④确认连接安装正确稳妥, 把三联件的调压旋钮放松, 通电, 开启气泵。
待泵工作正常, 再次调节三联件的调压旋钮, 使回路中的压力在系统工作压力以内。
⑤当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通电时, 左位接入, 气缸左腔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