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自然角里的“家园互动”
家园合作之家庭自然角(下)

家园合作之“家庭自然角”(下)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动植物的情感,我园不但在园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培养孩子热爱动植物的活动,并且将此活动以“家庭自然角”的形式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家庭,使他们对动植物产生了更浓厚的情感和兴趣,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活动后的反思1、家园互动更有利于幼儿环境教育的开展。
建立“家庭自然角”就是一种家园互动的环境教育活动形式,通过“家庭自然角”,形成了家庭和幼儿园相一致的教育氛围,使孩子爱护动植物的意识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在活动中,教师深入到孩子的加重,家长也对活动给予的支持和配合,在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关注下,才使孩子将对动植物的喜爱转变成爱护动植物的实际行动。
幼儿园里再也没出现践踏草坪等不爱护动植物的事情,并且孩子们还会主动去制止一些不爱护动植物的事情,在家园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们的家长,家长们的环保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了。
可见,通过这种家园互动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同时也更好的实现了“教育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环境教育理念,使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
2、环境教育活动同样要重视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通过“家庭自然角”活动,进一步的激发了孩子对动植物的兴趣,培养了幼儿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和行为。
在活动中教师结合家庭资源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主动探索发现的环境,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了动植物的作用、动植物的奥秘以及应该如何更好的去保护它们等等,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探索发现能力,而且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对动植物的情感。
可见教师要想通过环境教育活动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也要忌单一的说教,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
3、教师在环境教育活动中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进行引导。
创设与指导小班自然角环境

三、在观察和探索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对于小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观察后记录的要求不多。所以我着重在观察和探索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首先,激发“劳动兴趣”。如在照看自然角时,我们尽量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如为小乌龟换水、浇花、挖土等使他们的兴趣油然而生;其次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蔬菜动物造型,并把制作的小作品陈列在窗台上。以次来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荣誉感。其次,在自然角投放“劳动工具”。在创设中期我投放了三只小水壶,这样孩子们可以轮流为花草浇浇水;我们还常从门卫师傅那里借来铁楸,带着幼儿挖新土为植物铺上;天气好的时候帮助植物和小动物晒太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小搬运工”就是小朋友啦。再次,为了更好的照顾好自然角的动植物我们制定了“劳动表格”。一切要做的事物都在表格中体现,并采用轮流制记录。每天三个人,每完成一项目就打个勾,半个月评选一次“劳动宝宝”。
4、照料小盆景
不仅给每个小盆景贴上标签说明名称,还要编上主人的学号和姓名。这样方便孩子观察和照料。老师以连环画的形式设计出步骤图,并定时督促幼儿为小盆景浇水、晒太阳,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它们擦洗叶子等。在课后经常和幼儿谈谈关于这些植物的话题,多问问他们“你发现了什么?”,这有助于帮助幼儿有目的探索,并在探索和讨论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总之,我们的自然角在绿化环境的同时还在美化我们的心灵。在这里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和发现;学会了探究和思考;学会了关心和爱护……体验到了大自然无穷的奥妙。
幼儿园小班自然角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通过自然角的创设,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工作内容1. 自然角环境布置(1)选择合适的地点,确保自然角的安全性和易观察性。
(2)根据季节和幼儿的兴趣,布置自然角,如春天可布置花坛、蔬菜园,夏天可布置水族箱、鱼缸等。
(3)设置观察记录表,方便幼儿记录观察结果。
2. 自然角活动内容(1)植物类活动1. 认识常见植物,如白菜、萝卜、花草等。
2.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学习植物种植方法,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2)动物类活动1. 认识常见动物,如金鱼、蝌蚪、小乌龟等。
2. 学习动物的习性,观察动物的日常生活。
3. 学习动物的饲养方法,如喂食、换水等。
(3)昆虫类活动1. 认识常见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2. 学习昆虫的生活习性,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
3. 学习昆虫的观察方法,如捕捉、观察、释放等。
3. 自然角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自然角设施,确保安全。
(2)定期清理自然角,保持整洁。
(3)定期更换自然角内容,保持新鲜感。
三、工作措施1.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学习自然角创设和管理知识。
(2)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家园合作(1)邀请家长参与自然角创设,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观察环境。
(2)定期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自然角的乐趣。
3. 教学活动(1)结合幼儿园课程,开展与自然角相关的教学活动。
(2)利用自然角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周):自然角环境布置,教师培训。
2. 第二阶段(第3-4周):自然角活动内容制定,家园合作。
3. 第三阶段(第5-8周):开展自然角活动,教学活动实施。
4. 第四阶段(第9-12周):自然角维护与管理,总结经验。
五、预期效果1. 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得到提高。
小班幼儿家园互动

小班幼儿家园互动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小班幼儿家园互动则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在小班幼儿家园互动中,孩子们与家长、老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小班幼儿家园互动能够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家庭中,孩子与家长进行交流,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而在幼儿园,孩子们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班幼儿家园互动中,孩子们会通过讲故事、唱歌、参加角色扮演等活动,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小班幼儿家园互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密人士交往,而在幼儿园,他们需要与老师和其他孩子建立联系。
通过与不同的人互动,孩子们学会了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社交技能。
这些社交技能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小班幼儿家园互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在幼儿园,老师会通过游戏、绘画、手工等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有趣的学习活动中。
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互动,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小班幼儿家园互动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在幼儿园,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与老师面对面交流。
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与老师共同解决。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家长的互动,交流育儿经验,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小班幼儿家园互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互动,孩子们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幼儿园的互动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并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因此,小班幼儿家园互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自然角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帮助幼儿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强家园互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成果。
二、工作内容1. 自然角环境创设(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动植物种类。
(2)布置自然角,包括种植区、养殖区、观察区等。
(3)制作标识牌,介绍动植物名称、生长特点等。
2. 自然角活动开展(1)每周开展一次自然角观察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亲手种植花草、蔬菜等。
(3)组织养殖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绿色环保”、“爱护动植物”等。
3. 家园互动(1)定期向家长展示自然角活动成果,邀请家长参与活动。
(2)鼓励家长将家中多余的动植物带到幼儿园,丰富自然角资源。
(3)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自然角活动。
4.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学习自然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
(2)开展自然角活动观摩、交流,提高教师活动组织能力。
三、工作安排1. 第一阶段(1-2周):环境创设、动植物选择、标识牌制作。
2. 第二阶段(3-4周):开展自然角观察活动、种植活动、养殖活动。
3. 第三阶段(5-6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家园互动活动。
4. 第四阶段(7-8周):教师培训、活动总结、改进措施。
四、工作要求1. 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富有创意的自然角活动。
2. 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合作等能力。
3. 家长要积极参与自然角活动,与幼儿共同成长。
4. 定期对自然角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提高活动质量。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我们希望幼儿园自然角能够成为幼儿探索自然、了解生态、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场所,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小班自然角里的“家园互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间的内容应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自然角的创建有助于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的科学信息、直接经验,并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认知和概念。
自然角的创建给孩子带来的价值无可厚非。
那么,如何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自然角,使之不仅让孩子感兴趣,更让幼儿家长共同关注呢?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利用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自然角创建的重要性。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谓的家园合作即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发展孩子的主体,双方互相了解、配合、支持、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自然角的创建也包括其中,应遵从平等、互助、尊重的原则吸引家长参与到自然角的创建中来。
我们在创建自然角之前,在“家长园地”布置有关自然角创设的教育专栏,如《小班自然角启蒙活动初探》、《浅谈在自然角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美丽的自然角”等文章和图片,让家长了解自然角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然后通过“校信通”、邀请参观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班级自然角的创建情况,以及需要家长提供的帮助等。
使家长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班级自然角创建过程中。
二、教师参与引领,让家长明确自然角创建的目的性。
开始自然角的创建,教师并不急于让家长配合带任何物品,而是先在自然角饲养了小金鱼、小甲鱼,引起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关注。
在了解自然角价值的基础上,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家长更明确了小班自然角的特点。
他们知道自然角内的物品种类不宜过多,以饲养要求不高、不易死亡、常见、典型的小动物为主。
家长们会很主动地参与到自然角的创建中来。
有一次,张志晨的妈妈看见有一个金鱼缸还空着,细心地她发现饲养的小动物里缺少小乌龟。
在放学时,及时的带来了一直可爱的小龟。
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们为孩子创建了内容丰富的自然角,有快乐的小金鱼、调皮的小螃蟹,还有可爱的小乌龟……让孩子们对自然角兴趣十足。
幼儿园小班认识自然教案设计生态环境融入与亲子互动

幼儿园小班认识自然教案设计生态环境融入与亲子互动幼儿园小班认识自然教案设计生态环境融入与亲子互动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学中,认识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可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而生态环境的融入和亲子互动是培养幼儿认识自然的有效方式。
二、生态环境融入1. 创设自然环境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创设一个自然生态环境,比如小型的花园或者水池。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者观察小鱼的游动,从而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自然材料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一些自然材料,比如树叶、小石子、花瓣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和观察来认识这些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
3. 自然主题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扮演自然主题的角色,比如小花、小树、小蚂蚁等,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自然的生态系统,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三、亲子互动1. 家庭作业可以布置一些关于自然的家庭作业,比如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察家里的花草,或者一起去公园捡拾自然材料等,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
2. 亲子自然游戏可以组织一些亲子自然游戏活动,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自然冒险、自然寻宝等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自然。
3. 家庭观察日可以设立家庭观察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比如观察家里的花草、观察家外的小昆虫等,让家长和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之间都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共同认识和感受自然的美好。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生态环境的融入和亲子互动的方式,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认识自然,爱护自然。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未来,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生态环境融入和亲子互动的方式,提升教育的效果,让更多幼儿受益。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

幼儿园家园共育: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幼儿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获得更好的教育,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它强调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备受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
1. 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的重要性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的一种体验活动。
这种活动能够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动手能力。
这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加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更好地配合孩子的成长。
2. 如何开展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幼儿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应该安全、整洁,同时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和家长活动。
设计合适的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家长的参与意愿,既要有趣又要富有教育意义。
再次,加强家园共育的宣传和引导。
幼儿园需要积极宣传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家长们积极参与进来。
3. 我对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是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活动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以共同参与,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通过这种体验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家长们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家园之间的良好关系。
总结回顾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是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参与,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这种活动能够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小班亲子自然体验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间的内容应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自然角的创建有助于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的科学信息、直接经验,并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认知和概念。
自然角的创建给孩子带来的价值无可厚非。
那么,如何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自然角,使之不仅让孩子感兴趣,更让幼儿家长共同关注呢?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利用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自然角创建的重要性。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谓的家园合作即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发展孩子的主体,双方互相了解、配合、支持、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自然角的创建也包括其中,应遵从平等、互助、尊重的原则吸引家长参与到自然角的创建中来。
我们在创建自然角之前,在“家长园地”布置有关自然角创设的教育专栏,如《小班自然角启蒙活动初探》、《浅谈在自然角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美丽的自然角”等文章和图片,让家长了解自然角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然后通过“校信通”、邀请参观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班级自然角的创建情况,以及需要家长提供的帮助等。
使家长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班级自然角创建过程中。
二、教师参与引领,让家长明确自然角创建的目的性。
开始自然角的创建,教师并不急于让家长配合带任何物品,而是先在自然角饲养了小金鱼、小甲鱼,引起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关注。
在了解自然角价值的基础上,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家长更明确了小班自然角的特点。
他们知道自然角内的物品种类不宜过多,以饲养要求不高、不易死亡、常见、典型的小动物为主。
家长们会很主动地参与到自然角的创建中来。
有一次,张志晨的妈妈看见有一个金鱼缸还空着,细心地她发现饲养的小动物里缺少小乌龟。
在放学时,及时的带来了一直可爱的小龟。
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们为孩子创建了内容丰富的自然角,有快乐的小金鱼、调皮的小螃蟹,还有可爱的小乌龟……让孩子们对自然角兴趣十足。
家长愿意将他们的热情关注到幼儿的身上来,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正确引导。
三、组织多种活动,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让家长带各种动植物来丰富自然角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大地发挥自然角的教育价值,调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种植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和家长都付出了劳动,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亲子种植活动。
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种植1粒大蒜籽。
第二天,许多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将种好大蒜籽带来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我及时在他们的盒子上贴上了标记,让不认识字的孩子们,很容易地就找到属于自己的标记,找到自己种植的大蒜。
有一些家长没有及时参与活动,但面对孩子的埋怨,也显得自责不已,及时和孩子一起补上了这份“作业”。
看到孩子的笑脸,家长乐开了怀。
亲子观察活动:我的蒜宝宝。
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先到自然角看看大蒜。
通过观察与比较,孩子们发现有的盒子里泥土已经干了。
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会小心翼翼地给自己的大蒜浇上小半杯的水。
放学后,孩子们也会急冲冲地拉上家长,去看看大蒜有什么变化。
看着大蒜叶子长得越来越长,孩子们就会进行比较。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我的大蒜怎么还没长出来?”“我的大蒜为什么没有他的长?”……家长们也从中感受到了自然角带给孩子们的变化。
亲自品尝活动:大蒜真香啊。
在大蒜长到一定高度,我们又向家长布置了“作业”。
家长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孩子一起采摘“劳动果实”,并制成菜肴让孩子们品尝。
第二天,老师会让孩子介绍,“你的大蒜做成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妈妈把大蒜放在面条里”“奶奶把大蒜放在汤里”……这不仅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了成功,更让孩子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四、认养动植物,保持家长关注的持续性。
在寒暑假期间,我们还邀请家长和孩子领植物、动物回家。
在新学期开学时,再将它们带来,比一比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带有目的性的“认领”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让家长投入更多的关注,从而拓展了自然角的教育外延和内涵。
开学不久,许芷婷的爸爸看到自然角里可爱的小金鱼之后对我说:“老师,我们放假时带回去的大龙虾,一直养到现在。
婷婷很喜欢,每天都要去看好几次,还不时地提醒我们给龙虾换水。
我明天就带来!”我听了之后,很感动。
第二天,婷婷就捧来了金鱼缸。
我给婷婷和她的家长都发了“小红花”,她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家长参与自然角创建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整齐美观——体现废物利用。
由于自然角有了家长的参与,就避免不了种植器皿的多种多样。
为了创设整齐美观的自然角,我们充分进行了废物利用。
正如种植大蒜以前,我就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样的种植器皿——酸奶盒。
此外,我们还利用食用油的空桶,制作了发芽盆,既安全又美观,还便于幼儿观察。
孩子人手一份的器皿运用这些废旧物简单易得,还可在上面做可爱的装饰。
2、利于比较——体现幼儿年龄特点。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种子发芽实验时,教师应选择易生长、易照顾、体积较大的植物,如土豆、红薯、芋头,姜等;在亲子种植时,教师应选择同一种植物,而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植物,如大蒜、葱、蚕豆等。
相同的每人一份种植物,既满足了小班孩子“唯我”的欲望,又便于孩子进行比较。
3、植物的安全不可忽视。
在自然角的创建初期,一些家长会带来一些观赏性较强的盆景。
教师应引导家长有目的地进行选择,要考虑幼儿的安全。
小班的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免不了用手去触碰。
如各种颜色的仙人球、仙人掌、这类带刺的植物绝对不能摆放在自然角。
此外,对于有毒的花卉,如夹竹桃、夜来香等也禁止自然角出现。
自然角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是亲近自然的最好途径,如何让这扇窗外的风景引人入胜、美丽迷人并非易事。
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
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
家长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家长资源也是一片沃土,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创建,一定能给孩子一片绿色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