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赛宁叶赛宁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翻译家
叶赛宁抒情诗选

叶赛宁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叶赛宁,俄罗斯诗人,被誉为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巨擘。
他的诗歌温婉而充满哲理,抒发了他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叶赛宁的抒情诗选,带你领略他的诗歌世界。
《我和世界为敌》我和世界为敌,我不愿向它讨妥协。
如果繁星星光仍在天空悬挂,就让我住在山谷里,沉默,清澈,双眸充满远方的憧憬。
我和世界为敌,斗争于逆境中不停摇摆。
当羽翼倍感寒冷,不和物质的魅力交易,视觉变得透明,倾诉沉默,就让我生活,感受自然的美丽。
我和世界为敌,追求灵魂的清净与自在。
旅途中,喧嚣渐渐远去,沉溺于风的轻抚和阳光的温暖,这片沙滩成为我唯一的乐土,在我脚下,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
《爱的沉溺》漂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沉溺在爱情的海洋。
我的心灵如山谷的溪流,与你们的爱交相辉映。
如薰衣草般的芳香,如夜空中的繁星闪耀,这是爱的光芒照耀的力量,将我紧紧地拥抱在你的怀抱。
那是一片和平的海洋,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它是一种可贵的象征,让我找到生命的安宁。
爱的沉溺让我忘记了痛苦,它给予我希望与力量。
在这片爱的海洋里,我学会了真正的勇气。
《寻找》在寻找中我被生命的神秘所迷惑,审视着宇宙的脉络、细察着人类的情感。
若将一朵花束掷入金色的夜空,它是否能向世界传递出我内心的思绪?在寻找中我感受到了智者的力量,他们促使我深入思考、挑战着宿命。
尘世的喧嚣在我耳边嘈杂而远去,我只留心寻找内在美的秘密。
没有真理和信仰,人便寥寂而空虚,而我将以自由与理智作为我的导航。
在宇宙之间我将心如止水,带领着人们寻找生命之道的返回。
以上是叶赛宁的抒情诗选,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爱情的细腻描写。
他的诗歌常常引人深思,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深度和美好。
叶赛宁的诗歌作品永远流传在世界文学史上,为读者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和心灵的启迪。
白桦作者叶赛宁的简介

白桦作者叶赛宁的简介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生于19世纪末的白桦林区。
他是白桦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
叶赛宁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神秘感、哲学性和象征性,以白桦树林为主题,反映了自然、人类和神秘的关系。
他的作品兼具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叶赛宁的代表作品有小说《白桦林》、《克拉玛依村》等,诗集《阳光》、《春之声》等,还有一些戏剧作品。
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不同语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叶赛宁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旅行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曾到过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关注社会问题,主张保障妇女权益和改革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他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关于妇女解放的。
他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文学家。
叶赛宁在文学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作品和思想为白桦文学以及世界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叶赛宁诗歌大全

叶赛宁诗歌大全叶赛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俄国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为您介绍叶赛宁的一些代表性诗歌作品。
1.《早晨》早晨,阳光透过云层,照亮了我的窗台。
我凝视着远方,思绪在漫天的云彩中飘荡。
2.《寂寞》寂寞是一种无法逃避的感觉,它如影随形,像流淌的水,在心中无法停止。
3.《思念》思念像一只飞翔的小鸟,在天空中盘旋。
它带来了温暖和甜蜜,也带来了离别和忧伤。
4.《爱情》爱情是一阵奇妙的感觉,它可以使我们无所畏惧,可以使我们忍受一切痛苦。
5.《悲伤》悲伤如同一片黑暗的夜空,没有星星,没有月亮。
它让人心灵荒芜,没有希望,没有梦想。
6.《迷茫》迷茫像一座迷宫,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每个选择都充满了犹豫和困惑,我迷失在自己的思考中。
7.《回忆》回忆是一本尘封的书,我翻开了它,看到了过去的点点滴滴。
有欢笑,有泪水,它们都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8.《自由》自由像一只自由的鸟,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
没有束缚,没有羁绊,我感受到了真正的自我。
9.《岁月》岁月如同流水,它带走了青春的容颜。
但留下了智慧和经历,我在岁月的长河中成长。
10.《生命》生命是一首美丽的诗,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以上是叶赛宁的一些代表性诗歌作品,他的诗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矛盾,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诗歌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追求自由和真理。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于1895年10月3日出生在梁赞省的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
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
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出色的文人,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
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和《一个流氓的自由》。
1921年离开意象派。
这一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夫人相识,热恋成婚,并与之出游西欧、美国。
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
1923年诗人回国。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
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1925年9月三度
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
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并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
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优秀现代诗5篇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优秀现代诗5篇叶赛宁在俄国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是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你认识他吗?来看看他写的诗歌吧。
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优秀现代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优秀现代诗1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上层银色的光华。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优秀现代诗2 《淡蓝的火苗熊熊燃起》淡蓝的火苗熊熊燃起远方的家乡已被忘记我第一次唱起爱情的歌我第一次把斗殴闹事放弃。
过去我像一座荒芜的花园过去我贪杯恋色已经入迷如今我再不想暴饮和纵舞我不想虚度生命于无忌。
我只想一味地望着你欣赏你的眼睛如同金褐色漩涡我只想让你厌恶我的过去可别再去寻找另一个。
轻盈的脚步,苗条的身躯但愿你的心慢慢地明白一个流氓会如何的温顺一个莽夫会如何的恋爱。
我愿永远跟随在你身后去远方的故乡,去遥遥的异地…… 我第一次唱起爱情的歌我第一次把斗殴闹事放弃。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优秀现代诗3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心儿啊,你已开始悄悄冷却,如今再不会那样地跳跃:这白桦的图案织成的家园,再不能吸引我赤脚留连。
流浪者的激情哪!越来越不见你,促使我轻轻吐出火热的言语。
啊,我的白白流逝的华年!迸发的憎恨和奔放的情感!如今我已倦于期待未来,生活呀,难道你是一场幻梦?仿佛我曾在喧闹的春晨在玫瑰色的骏马上尽情驰骋。
槭树的黄叶落地无声,世人都必将腐朽无踪……天下的众生啊,你们生生不息,我愿你永远美好、繁荣!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优秀现代诗4 《亲爱的,让我们并排坐下来……》亲爱的,让我们并排坐下来看着对方的眼睛我愿意在妩媚的目光下谛听暴风雪般的激情。
捧撒心灵珍珠的诗人叶赛宁

捧撒心灵珍珠的诗人叶赛宁捧撒心灵珍珠的诗人叶赛宁 叶赛宁生在乡村,是大自然赐予他灵感,哺育他成为诗人。
幼时同舅舅夜牧,到河畔饮马。
月光洒下一片银辉,月亮静静浮在水面。
马儿饮水时像要将水中月吞下,而月儿又从马嘴里滑出……看到这幅神奇画面,他高兴得跳起来,后来便写出“马儿将月亮一饮而尽”的诗句。
他陶醉于白桦、朝霞和夕阳中。
亭亭玉立的白桦如同沉思的少女;菩提树伫立着像把绿伞;白云使他想到小羊羔。
夜晚他坐在河边望着天上的月亮和星斗,奇想妙想纷至沓来:忽而觉得月亮像个面包,忽而觉得像外公那顶黄帽;低头看到洒落水中的星斗,仿佛是一群白燕。
叶赛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肉店打工的父亲为他在东家的账房找了个差事。
莫斯科多美好,而肉店账房的活计却毫无诗意。
一次他同父亲、店主大吵一通便离去,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
他醉心写诗,但寄出的稿件石沉大海。
父亲抱怨儿子不干正事,一味写些没用的小诗。
叶赛宁来到首都彼得堡。
在布洛克等名家的提携下,他的诗陆续见诸报端,成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1916年世界大战,叶赛宁应征入伍。
上级让他写歌颂沙皇的诗,正如他所言:“我的心不会说谎。
”他因不肯从命而受到惩处。
二月革命爆发,他脱离军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17年叶赛宁同拉伊赫结婚,两个月后迎来十月革命。
他怀着狂喜写下许多歌颂革命的诗篇。
首都迁往莫斯科,他和妻子也搬到那里。
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俩同许多年轻人一样,精神饱满地工作。
这是他最幸福的时期,写出许多惊人诗句:“天空是一口大钟,月亮是它的钟舌。
我的母亲是祖国,我是布尔什维克。
”“啊,天上和人间的,革命万岁……举起粗壮的手臂,摘下太阳当作金色的大鼓。
” 叶赛宁歌颂革命,但并不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当时苏维埃政权面临巨大困难,严峻现实粉碎了诗人的浪漫幻想。
回家乡看到农村的情景,他深感迷惘与困惑。
《我是最后一个乡村诗人》一诗是他为旧俄罗斯乡村唱的挽歌。
他不理解工农联盟,不理解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译者漫谈叶赛宁诗歌的赏析

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作家一席谈
作者简介: 顾蕴璞,1931 年生,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
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翻译家。第 一届全国文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得者。2014 年获 得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莱蒙托夫奖章”。
译者漫谈叶赛宁诗歌的赏析
◆ 顾蕴璞
白桦树是俄罗斯的象征性意象之一。早在 19 世纪,杰出的俄罗斯纯艺术派诗人费特就写 过一首以白桦命题的抒情诗。叶赛宁在 20 世纪 初 写 的 这 首《 白 桦 》, 虽 然 源 于 前 辈 诗 人, 但 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可以从叶赛宁的自述 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他说:“阅读我的诗的 读 者 应 该 主 要 关 注 其 中 的 抒 情 感 和 形 象 性 —— 意象,并非我个人的臆造,只不过是我将它们 发扬光大,并使之成为我个人诗歌创作的基石。 意象,如同激情和感觉,是我生命的有机组成 部分,是我的特色,是如同我借鉴他人之长那 样,值得他人借鉴的。”(《作品集》序,载《叶 赛宁书信集》附录《叶赛宁文论集》,经济日报 出版社,2001 年,第 312 页)
如 同 普 希 金, 叶 赛 宁 的 全 部 诗 歌, 特 别 是 抒 情 诗, 仿 佛 是 他 自 己 生 平 河 道 中 的 意 象 流,还有着编年史式的认识价值,这是意象营
造的动态效应。叶赛宁锐意求新,不断营造新 的意象,既摆脱前人的窠臼,也不落自己的俗 套,白桦在叶诗中重复出现达数十次之多,但 诗人都把此时此地的此情此景,融入当下呈现 的白桦意象之中,不给人以雷同的感觉。当诗 人 初 登 诗 坛, 前 程 似 锦 的 时 候, 他 笔 下 的 白 桦“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白 桦》) ;待到遭到城市这个“钢铁的客人”的挑 战时,他便“站在落叶缤纷的白桦树间,/ 参加 它 们 诀 别 前 的 祈 祷 ” 了(《 我 是 乡 村 最 后 一 个 诗人》)……( 详见拙文《浅谈叶赛宁的意象艺 术》。)
从不说谎的心

从不说谎的心作者:成文艳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年第07期提要:叶赛宁——继普希金之后俄罗斯诗坛最有影响力的一位诗人,被后人称为20世纪俄罗斯诗坛上一颗耀眼的彗星。
这位天才诗人在俄罗斯诗歌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不朽的足迹。
叶赛宁的诗歌之所以经久不衰,还在于他创作上真情的流露。
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诗人创作上的真实。
关键词:叶赛宁诗歌创作真实意象中图分类号:I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20年代当苏联文坛出现了否定经典作家的思潮,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应该取代现实主义。
在此种情况下,叶赛宁却勇于坚持继承普希金的现实主义传统,他怀着对大自然的那份美好憧憬,对祖国的依依赤子之爱写下大量至今被广为传诵的优秀诗歌。
无怪乎叶赛宁被称为“20年代唯一真正的抒情诗人”。
叶赛宁的诗歌清新哀婉,意象新颖。
有人称叶赛宁是俄罗斯的歌手,人民的歌手,大自然的歌手。
他借景抒情,捕捉瞬间的感受,把这一切的喜怒哀乐寄托于诗歌。
他赋予大自然以灵气,通过自然万物诉说内心的真情实感。
叶赛宁能从矛盾的心境中抒发实感,这也不失为一种“真”。
“真”是诗魂所在。
一首诗无论词藻多么华丽,意境如何优美,离开了“真”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换言之,诗歌本身就是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没有真情,也就不会有实感,诗歌创作也就无从谈起。
叶赛宁的诗歌创作以真情夺人,他把感情视为诗歌的血肉,认为没有感情的血液,思想的躯干便是僵硬的。
难怪早在20年代叶赛宁就被誉为苏联“唯一真正的抒情诗人”。
笔者认为,叶赛宁诗歌创作的真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祖国,对乡村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变的“真”叶赛宁早期的诗歌洋溢着对乡土炽热的爱,对祖国忠诚的爱和对人民浓浓的情,富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称他的诗为“心底歌”。
我们在读他讴歌革命,赞美大自然的诗歌时,能从中感觉到他那毫不掩饰的爱国热情,似乎他把那颗炽热的赤子之心捧到了读者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赛宁-叶赛宁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翻译
家
顾蕴璞。
顾蕴璞。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
俄罗斯诗歌翻译家。
第一届全国文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得者。
2016年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莱蒙托夫奖章”。
中文名,顾蕴璞。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1年。
职业,北京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莱蒙托夫奖章”获得者。
代表作品,《莱蒙托夫诗选》。
《叶赛宁诗选》。
人物简介。
顾蕴璞。
男。
1931年生。
江苏无锡人。
九三学社成员。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1951年后历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实习研究
员。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讲师。
副教授。
教授。
文学教研室主任。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编著《莱蒙托夫全集》。
叶赛宁《普希金精选集》。
《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苏联诗歌卷》。
《叶赛宁研究论文集》。
《莱蒙托夫作品精粹》。
《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
译著《圣经故事》。
《莱蒙托夫抒情诗选》。
《莱蒙托夫诗选》。
《普希金抒情诗选》。
《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选》。
《苏联当代诗选》。
《叶赛宁诗选》。
《叶赛宁书信集》。
《叶甫盖尼·奥涅金》。
论著《莱蒙托夫》等。
译著《叶赛宁诗选》获1991年北京大学文科科研奖。
《莱赛托夫全集》第2卷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
“莱蒙托夫情结”。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俄罗斯19世纪伟大诗人莱蒙
托夫的诗歌通过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顾蕴璞的翻译再创造。
跨越时空。
在中国觅得众多知音。
83岁高龄的顾蕴璞日前获颁俄罗斯作家协会“莱蒙托夫奖章”。
以表彰其在俄罗斯语言及文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莱蒙托夫奖章”是俄作协为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而设。
这一荣誉对于顾蕴璞可谓实至名归:在翻译莱蒙托夫作品道路上长达52年的坚守。
完成460多首的译作。
“我一生中有两个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个是俄语情结。
另一个就是莱蒙托夫情结。
”他说。
顾蕴璞出生于江南名城无锡。
1955年以第一志愿考入北大俄语系学习。
他在课余时间主动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精品原著。
听各种讲座和走访校内顶级外语专家。
像海绵一样汲取着各种新的知识。
大学毕业后。
顾蕴璞留校执教。
并在工作之余阅读并翻译俄罗斯诗歌。
自此。
他开始迷上了莱蒙托夫的作品。
他认为。
没有创作冲动。
便不会产生文学原著。
同样。
没有译者的再创作冲动也产生不出好的译著来。
“在翻译中我渐渐地正在变成莱蒙托夫。
莱蒙托夫也正在渐渐地成为我自己。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真正的好诗。
应该是心底的歌。
但顾蕴璞用心译就的好诗在出版过程中却颇费周折。
60年代初。
他将莱蒙托夫一百首抒情诗的译作投寄给某出版社。
结果。
有如石沉大海。
杳无音讯。
直至18年后。
才得以把诗稿找回。
他在此基础上精心地反复修改。
先是在《苏联文学》杂志上刊出其中的五首。
获得读者的好评。
此后。
各种版本的莱蒙托夫诗选。
《莱蒙托夫作品精选》。
到中国第一部《莱蒙托夫全集》不断地在他的翻译或主编之下面世。
他于2002年撰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研究莱蒙托夫的专著。
以译介莱蒙托夫为基础。
顾蕴璞不断拓展对俄罗斯诗歌的翻译和研究:从普希金。
叶赛宁。
帕斯捷尔纳克。
布宁。
到白银时代和苏联时期各流派。
受到中国和俄苏文学界的欢迎。
1998年。
顾蕴璞因译作《莱蒙托夫全集·抒情诗Ⅱ》荣获中国作协首届鲁迅文学奖。
叶赛宁
xx年因对俄罗斯文学研究与翻译方面的贡献获俄罗斯作协颁发的“高尔基奖状”。
xx年因翻译方面的业绩获中国译协颁发的“资深翻译家证书”。
年逾八旬的他仍是笔耕不辍。
“挖十口浅井。
不如挖一口深井。
我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就要坚定不移深入地走下去。
不断地升华。
不断地改进。
”顾蕴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