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题库

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题库
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题库

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

刘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客座教授

恶性肿瘤的危害

尽管我国和许多发达国家花费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进行研究攻克癌症,但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的进展,总体疗效很不理想,许多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很低。据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分析,2007年全世界约有肿瘤患者1200万,其中760万人死亡,每天达2 万人。而在2050年全世界将有肿瘤病人2700 万,其中有1700 万患者死亡。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了80%。每年有260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同时有180万病人死于恶性肿瘤。近几年来,恶行肿瘤发病率在中国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恶性肿瘤治疗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是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在早期被发现,接受手术根治性治疗。而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在诊断时已属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或手术不能全部切除,或手术后仍有残留的肿瘤细胞。这些病人常选择采用化疗和放疗。数十年的经验证明,化疗和放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化疗和放疗的通病是:第一,疗效不够理想,例如不能杀灭肿瘤干细胞。第二,容易产生耐药性,以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第三,毒副作用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第四,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放化疗常导致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不利于肿瘤的控制。较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虽能减轻一些副作用,但同样有疗效不够理想和不持久,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而且治疗费用昂贵。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有一种疗效确切,对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有很好的作用,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安全可靠,毒副作用轻微,同时能提高肿瘤患者自身的抗肿瘤的免疫功能的新型治疗方法。

什么是肿瘤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是以现代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为基础,利用机体对肿瘤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通过生物手段或使用生物制剂来提供主动或被动免疫以期激活机体对肿瘤的主动免疫排斥反应,进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和根治肿瘤的比较理想的新疗法。对控制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了解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更多的新型且前途广阔的癌症免疫新疗法的有利条件。免疫疗法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法。例如:单克隆抗体、免疫佐剂以及致癌病毒疫苗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抗肿瘤疗法。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于2010年4月29日正式批准了肿瘤生物治疗药物Provenge 的临床应用。Provenge 是美国西雅图的一家公司(Dendreon Corp.) 的产品。临床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2011

年3月25日,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又批准了Yervoy作为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药物。这一药物可以阻碍CTLA-4分子,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的功能。

肿瘤生物治疗本质上属于一种生理性治疗措施,这些以细胞和免疫为基础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和化疗或放疗治疗不同的作用机理,代表了一个非交叉性的耐药性,而且其毒性也与化疗和放疗完全不同。其抗肿瘤的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是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由于生物治疗具有安全性好、毒副作用低、可反复多次使用,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在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方面,生物治疗的地位更为重要。

肿瘤生物治疗的基本假设是,在适当的条件下,恶性细胞是能够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的。在过去的50年中,人们主要采用了二种不同的方法来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第一种方法是主动性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和增强宿主受损的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包括使用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因子。另一种方法是被动性免疫治疗。被动免疫包括转输经体外培养的免疫效应细胞(称为过继性免疫治疗)或应用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抗体。

恶性肿瘤细胞至少具有六个特点:1,具有足够的自我生长信号。2,对生长抑制信号具有耐受性。3,对细胞凋亡有耐受性。4,具有无限制生长能力。5,持续的血管生成能力。6,有细胞转移的能力。与这些肿瘤细胞特征有关的蛋白质组分代表了对治疗干预的理想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些靶点是所有威胁生命的恶性肿瘤细胞共同的本质上的特征。因此基于这些特征的分子靶点治疗可用于绝大多数肿瘤,甚至是全部肿瘤的治疗。已经被发现的与这些肿瘤特征有关的几个蛋白质归纳如下:1,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端粒酶, Cyp1B1 和survivin)。2,与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质(survivin, ML-IAP, Bcl-2, Bcl-X(L), 和Mcl-1)。3,与细胞转移有关的蛋白质(Heparanase)。4,与血管生存有关的蛋白质(survivin, Bcl-2 和VEGFR)。5,与药物耐受有关的蛋白质(细胞色素P450 CYP 1B1和P-glycoprotein)。这些蛋白质都是潜在的肿瘤抗原。

已有研究表明,在卵巢癌和直肠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患者中,免疫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程度是一个很好的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研究癌症患者其肿瘤伴随的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的关系也表明,在肿瘤病灶中有大量免疫细胞浸润的患者(尤其是活化的CD8+T细胞),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明显减少。以过继性免疫效应细胞和其它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在不同的临床和实验室条件下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回输的免疫效应细胞可以主动地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然后以记忆细胞的形式在体内长期生存,监视和清除体内肿瘤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肿瘤生物治疗具有以下的优点:

?选择性高,可以区分自体和非己的组织和细胞

?毒副作用轻,例如可用自体的淋巴细胞。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彻底,包括可消灭肿瘤干细胞

?作用多样性,例如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等

?有记忆性(记忆和中央记忆效应细胞)

?通过细胞因子的作用放大治疗效果

?细胞毒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具有自我限制性

?不容易产生耐药性(Antigen Spreading)

生物治疗作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治疗肿瘤的第四模式,是目前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手段,也是今后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治疗有望达到完全消灭根治癌细胞的目的,并将逐渐取代其他方式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主要方向。

目前用于抗肿瘤治疗的免疫细胞有以下一些种类:

1. LAK细胞

1982年Grimm等首先报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加入IL-2体外培养4-6天,能诱导出一种非特异性的杀伤细胞,这类细胞可以杀伤多种对CTL、NK不敏感的肿瘤细胞。目前尚未发现LAK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许多实验表明,LAK细胞的前体细胞是NK细胞和T 细胞。

1984年11月Rosenberg研究组经美国食品和药品检验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下,首次应用IL-2与LAK协同治疗25例肾细胞癌、黑素瘤、肺癌、结肠癌等肿瘤患者。治疗用LAK细胞数量在0.6-18.4×1010,IL-2用量2.8×105-3.32×106U/kg。其中11例肿瘤缩小超过50%,1例黑素瘤完全消退。1988年该研究组总结了IL-2与LAK细胞协同治疗222例肿瘤患者,其中16便患者肿瘤转移灶完全消退,26例患者肿瘤消退50%以上,该疗法对转移性肾细胞癌、黑素瘤、结肠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较显著。有报道乳腺癌、膀胱癌局部应用IL-2进行治疗也获得明显疗效。由于IL-2用量大,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毒副反应,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毒副作用是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LS)。

2. TIL细胞

1986年Rosenberg研究组又首先报道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用机械处理和酶消化方法,从肿瘤局部分离出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加入高剂量IL-2体外培养,残存的肿瘤细胞7-13天全部死亡,扩增的淋巴细胞可供治疗。TIL细胞表型具有异质性,绝大多数为CD3阳性。不同肿瘤来源的TIL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有差异,大多数情况下以CD8+T细胞为主。新鲜分离的TIL中CD25+细胞百分率较低,随着体外加IL-2培养时间的延长,CD25+细胞百分率逐渐升高。NK细胞的标记(CD16,CD56)在TIL体外加IL-2培养过程中有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经IL-2活化的TIL与来自PBMC的LAK 细胞比较,其特点是:(1)在治疗中可以减少效应细胞和IL-2的用量,而且对LAK治疗无效

的晚期肿瘤仍有一定治疗效果;(2)主要由CD8阳性细胞诱导而来,在动物实验中发现TIL 杀伤肿瘤作用具有特异性;(3)宿主的抑制状态有利于TIL的杀伤作用,因此治疗时加用环磷酰胺(Cy)100mg/kg可明显提高疗效,可能与免疫抑制药能消除抑制性细胞或因子,增强过继免疫治疗作用有关,因而可减少IL-2的用量,降低毒副反应;(4)可从手术切下肿瘤组织、肿瘤引流淋巴结、癌性胸腹水中获得淋巴细胞,经加IL-2培养后,其生长、扩增能力强于LAK细胞。已有报道应用TIL治疗14例转移性肺癌等晚期肿患者,其中4例肿瘤缩小50%以上,副作用明显低于IL-2/LAK疗法。

3. CIK细胞

199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骨髓移植研究中心报道了具有高增殖能力和高细胞毒性的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CIK,C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很大的兴趣。Wolf等人研究发现CIK细胞15天的培养细胞扩增倍数为754倍,而LAK细胞仅增长19倍。30天的培养CIK细胞可增长1000倍以上。在体外实验中,比较CI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发现,CIK细胞在第10-28天时,可杀伤2.5-3.5个对数级的肿瘤细胞,而LAK 细胞仅能杀伤0.5-1.5个对数级的肿瘤细胞。CIK细胞对多药耐药的肿瘤细胞系同样有杀伤作用和高的敏感性。在动物体内实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人淋巴瘤模型的CIK细胞体内抗肿瘤研究中,SCID鼠未注入CIK细胞和注入LAK细胞组的小鼠在40天内全部死去,而注入CIK细胞和淋巴瘤细胞株组80%以上的小鼠在100天也未见长肿瘤。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骨髓移植研究中心(Verneris)进行了I和II期临床试验,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1998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Becton Dickinson公司BDIS免疫中心,在临床试验中,检测到病人的激活的CIK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r、TNF-a等。在2000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又报道了恶性肿瘤表达的Fas配体(FasL)诱导效应细胞凋亡对细胞免疫治疗影响的临床研究,CIK细胞能克服该影响。

在1999年,德国洪堡大学医学院也进行了应用IL-2基因转染的自体CIK细胞在患有肾癌、黑色素瘤和淋巴瘤转移病人的I期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结果,IL-2基因转染的自体CIK细胞进入体内后,在2周后,用PCR检测法仍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到IL-2基因转染的自体CIK细胞的存在,在取得初步的结果的基础上,将作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4. 树突状(DC)细胞

1973年Steiman和Cohn首次从脾脏中分离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s)。它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DC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大部分实体瘤内浸润的DC数量多则患者预后好。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核心是产生以CD8+ T细胞为主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这也是DC作为免疫治疗手段的基础。最新研究显示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后,提高了细胞的增殖速度和杀伤活性,且

使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具特异性。而且DCCIK细胞对于血液、消化、呼吸、泌尿及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Steiman也因他在“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取得的成就,与Hoffmann、Beutler共同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一提的是,Steiman 2006年就查出胰腺癌晚期。在医学上,晚期胰腺癌的恶化程度高,生存期不会超过6个月。然而,Steiman教授正是应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使用DC细胞疗法,成功地将生命延长了四年。

5. 细胞毒T淋巴细胞

1996年,美国西雅图生技公司曾经开发出了T细胞治疗方法,希望通过加快淋巴细胞恢复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为此Xcyte公司获得了该T细胞治疗方法的专利技术。但是由于该产品的抗肿瘤特异性效果不理想,导致肿瘤的杀伤效果不强,该公司已在2005年宣告解体。

针对人类的恶性肿瘤一般具有抗原性弱、不容易为免疫细胞所识别;目前临床所用的具有免疫活性的致敏淋巴细胞的治疗方法都有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具有高度特异性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淋巴细胞;以及普遍存在的肿瘤疫苗的特异性效应不强,临床效果不确切这三大缺点,我们首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制备具有强大和多种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免疫效应细胞。我们所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方法主要是改善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提高免疫细胞的致敏性并促进其分化和增生,以及增强致敏免疫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较好地克服了各种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的不足之处。

2006年,我们在创建体外三维肿瘤生物模型和利用其观察细胞免疫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制备新一代抗肿瘤免疫细胞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三维模型中将免疫细胞与灭活的肿瘤细胞共同培养可以诱导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显著杀伤作用,同时伴有免疫细胞的显著增生。这提示三维肿瘤模型不仅有利于模拟体内肿瘤生长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形成的微环境有利于免疫细胞的增生和效应发挥,最终消灭肿瘤。

与目前所采用的其他方法比较,肿瘤细胞在三维培养状态下较全面地体现了体内实体肿瘤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表达,较好地表达了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因此,三维肿瘤生物模型可增加肿瘤抗原的数量和提高抗原的质量,提供一个与体内实体肿瘤类似的抗原的来源。同时,三维环境也为免疫效应细胞充分发挥功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通过类似于体内细胞免疫的三维环境,免疫细胞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采集抗原,充分调动以T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识别为前提的各种免疫细胞协调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体外三维环境不仅可供肿瘤细胞充分表达具有异质性的肿瘤抗原,也提供了激活抗原所需的共刺激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环境,同时还有助于克服体内可能的不利环境。通过剔除一些不相关的和可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的物质,消除对免疫细胞的负面调节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制备抗肿瘤的免疫效应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是一类可杀伤表达特异性抗原靶细胞的T细胞亚群。细胞毒T淋巴细胞是抗细胞内感染、急性同种异型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杀伤肿瘤的主要效应细胞。研究人员发现,机体内抵御病毒和肿瘤的T细胞有“立刻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一类带有“战

士”分子标记,能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或病毒;另一类则显示“记忆细胞”的特征,能潜伏多年以防未来的肿瘤复发或病毒再次入侵。

我们所获得的免疫细胞在早期几天内就具有免疫学活性,表现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抗原的采集和传递、阻止肿瘤细胞的转移、以及直接杀伤和裂解肿瘤细胞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例如我们可以观查到大量致敏淋巴细胞黏附和覆盖于肿瘤细胞的表面或者其边缘,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或在肿瘤边缘监视肿瘤细胞的运动;或是形成一道由淋巴细胞组成的屏障阻止肿瘤细胞的转移。如发生肿瘤细胞的转移时,免疫效应细胞会对这些转移的肿瘤细胞进行攻击以杀灭这些转移的肿瘤细胞。

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的整个过程表现为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穿孔、然后肿瘤细胞的胞浆从穿孔处流出、接着其他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以接触的形式进行攻击、对部份细胞膜进行剥离、最后由致敏活化的巨噬细胞吞噬整个肿瘤细胞。亦可观察到致敏的小淋巴细胞和肝癌细胞进行接触后,肿瘤细胞在数分钟内就被完全溶解。巨噬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过程表现为巨噬细胞首先和肿瘤细胞发生接触,通过一定时间,推测是触发应答,启动兴奋和激活阶段,最终将肿瘤细胞吞噬消灭。在体外我们还观察到实体肿瘤被致敏的免疫效应细胞攻击,最终明显缩小和消失的过程。

CD8 T细胞治疗的优点:

?能特异性的识别肿瘤细胞

?与肿瘤细胞可发生紧密的接触和黏附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通过多种途径杀灭肿瘤细胞

?对白细胞介素-2的依赖低

?长效的记忆细胞有利于发挥抗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我们已治疗了近500例多种实体肿瘤如肝癌、肠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和胰腺癌等,以及白血病患者。我们治疗的病人大多为晚期肿瘤,患者多数有各种临床症状和多处转移,包括癌性胸水和腹水。接受我们的免疫效应细胞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伴随着肿瘤的缩小和肿瘤标志物的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以及生存期的延长。另外,我们还观察到这一治疗方法可激活晚期肿瘤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表现为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计数的显著增多以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的明显升高。此外,治疗后患者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激活的淋巴细胞的浸润。我们研制的免疫效应细胞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接受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的病人通常仅有轻到中等度的发热,未见有其他明显的毒副反应。

我们的方法具有整体和系列的创新性及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三维细胞培养装置、

体外肿瘤生物模型、高效的免疫细胞。我们部分研究结果已经在第七届亚洲临床肿瘤学大会暨第九届全国肿瘤学大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暨首届肿瘤靶向治疗东方国际论坛、2006亚太地区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会议和“第18届欧洲癌症学会-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美国癌症研究学会联合大会“(18th EORTC-NCI-AACR Symposium)和2007年AACR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我们的一些论文和文章摘要刊登在”肿瘤”、“欧洲癌症杂志”和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6)等期刊上。其中“三维肿瘤生物模型的创建—从体外肿瘤生物学研究到临床应用“被评为2006 年度中国临床肿瘤学优秀论文,荣获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的奖励。2007年我国权威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网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专门报道,题为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三维肿瘤模型,将原本在人体内生长发展的癌细胞放到体外观察培养,直至消灭,有望成为我国在国际肿瘤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突破口。解放日报、文汇报以及国内的众多媒体都进行了转载。我们的研究工作也被列为2007年度中国国内十大医学新闻评选的候选第五条新闻。我们的项目也得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宝贵支持和资助。

什么病人适合于肿瘤生物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可用于绝大多数肿瘤患者,如淋巴瘤、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

?手术后患者,用于清除微小转移病灶,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已经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

?放疗、化疗失败的患者和无法进行放疗、化疗的中晚期患者

?接受放化疗后出现严重毒副反应,不能继续耐受的病人

?局部或介入治疗后病人

?接受靶向治疗患者

?癌性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患者

?其他没有禁忌症的患者

如有以下情况,应该慎用或禁用生物治疗:

?怀孕妇女

?有其他免疫缺陷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一周内使用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包括化疗)

?心、肺、肝、肾或骨髓功能明显低下者

?有严重过敏史或活动性感染者

?重度黄疸

什么时候和如何进行肿瘤生物治疗: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与患者或家属讨论并拟定抗肿瘤治疗方案

采集患者外周血50毫升,分离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肿瘤生物治疗应在医院进行,医院提供相应的医疗条件,确保遵循GCP(Good Clinic Practice) 的准则提供精心的临床治疗。同时,细胞培养实验室遵循GTP (Good Tissue Practice) 的标准进行优质细胞培养。

?细胞数量不低于5×109/次。每周1 次, 连续4 次为1个疗程;病情严重者也可

每周 2 次, 连续8 次为1个疗程。

?毒副作用及处理:

?CTL 细胞治疗中出现的主要副作用是畏寒或寒战、发热、乏力等。发热常常出现

在治疗后4~8小时, 体温一般38 ℃左右, 发热在2~4小时内常可缓解, 不需特殊处理。对体温超过38 ℃的患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解热药物对症处理。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可做相应对

症处理。

生物治疗的疗效包括: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机能,延长生存期。具体可见各种临床症状的改善,包括食欲增加,体力增强,疼痛减轻,体重增加。肿瘤的体积缩小或消失,血中肿瘤标志物降低或恢复正常,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消退,癌性胸腹水减少或完全吸收,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等。

以免疫干预为基础的肿瘤治疗新策略

临床疗效评价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是评估常规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协同治疗方式,从而解决个性化治疗的局限性问题,获得更多的临床益处。若干能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应用的免疫治疗且与传统的治疗起协同作用的独特的策略已经被提出(例如与手术、局部和靶向性治疗以及与使用化疗药物或放疗为基础的治疗的联合)。这些研究结果与开发联合疫苗、T 细胞、化疗和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新方法有很密切的联系,预示着普遍适用于各种癌症的协同治疗具有惊人的发展前景。由于免疫疗法及癌症药物的复杂性,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对癌症的控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癌症免疫学家和临床医师有必要进行紧密的合作。

肿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癌细胞作为种子,也伴有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免疫调控机制的异常,为肿瘤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目前常用的放化疗方法常常是在杀伤了癌细胞种子的同时也损伤了机体防御功能的环境。将放化疗和生物治疗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可起到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同时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更好地控制肿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但也可以把癌症的治疗简单化,体内肿瘤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形式是实体肿瘤,另一种是微小的转移病灶。我们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如射频、伽玛刀、超声刀等对实体肿瘤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进行生物治疗来控制散在性的或残留的肿瘤细胞,为肿瘤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治疗。

临床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研究和评估免疫治疗结合常规方式可提供的协同作用,从而规避个性化治疗的局限性,并且提高临床疗效和创造更多的临床益处。我们提出一个基于免疫干预治疗癌症的新策略,也就是免疫治疗协同各种不同的其他治疗方法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以及联合各种不同的免疫疗法来治疗癌症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我们相信这一策

略将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和减轻毒副作用。值得提出的是,通过以细胞毒T 淋巴细胞(TCL)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治疗还可以用于今后研究开发以周围或中央型记忆细胞为主的肿瘤预防性疫苗。而如能做到预防肿瘤的发生则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战胜了恶性肿瘤。

公司简介

上海星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世界领先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研发,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公司汇聚了众多一流的肿瘤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学术权威和医疗专家,其中团队首席专家刘华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及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开创的体外三维肿瘤生物模型的创建和应用以及新一代肿瘤疫苗的制作方法,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从应用的范围、治疗的效果、制备的成本等各方面均明显优于欧美同类技术和产品。上海星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还引进了数名国外生物学专家、欧美留学博(硕)士及国内知名学府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组成强大的科研技术团队,为上海星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持续进步和长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顽疾。“用科学关爱生命,为肿瘤患者服务”是上海星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使命和星华人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将提供技术和必要的资金投入,与合作方医院共同开展生物技术治疗肿瘤项目。以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保障合作医疗项目的成功运营。

我们将与合作院方在全面了解、仔细分析病情的基础上,为肿瘤患者制定最科学和合理的整体治疗方案,增强肿瘤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我们将致力于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有效的方式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心的个性化治疗,获得确切有效地结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肿瘤患者对生活和生命重新充满希望。

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为肿瘤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温馨服务,使得各种不同病期的患者都能得到人性化治疗和应有的关爱。

让我们共同为早日攻克癌症而努力,为人类造福!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原创: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放射治疗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历了一系列技术革命,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质子放疗等技术,这些技术的主要进步是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性的提高。但是,由于呼吸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会发生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一定程度阻碍了3DCRT和IMRT技术的发展。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GRT)的出现,对补偿呼吸运动影响的肿瘤放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四维放射治疗(4DRT)技术,进一步丰富了IGRT的实现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现有的各种放疗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讨论一下放疗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锥形束CT;四维放疗;呼吸门控系统 1引言 理想的放疗目的是精确给予肿瘤高剂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近年来3DCRT和IMRT技术实现了静态三维靶区剂量分布的高度适形,较大程度上解决了静止且似刚性靶区的剂量适形放射问题。然而,在实际放疗过程中,主要由呼吸运动引起的内部组织的运动和形变(主要是胸部和腹部的靶组织),严重影响了IMRT和3DCRT技术的准确实施。如在单次放疗中,呼吸运动和心脏跳动会影响胸部器官或上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形状,胃肠蠕动也会带动邻近的靶区;在分次放疗间随着疗程的进行出现的肿瘤的缩小或扩展;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充盈程度;在持续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身体变瘦或体重减轻等造成的靶区和标记的相对移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某种技术手段去探测肿瘤的摆位误差和运动形态,并且这种技术可以对靶区的形态变化采取相应的补偿和控制措施。IGRT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现在我们可以采用在线校位和自适应放疗技术去解决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和靶区移位问题,也可以采用呼吸限制、呼吸门控、四维放疗等技术对单次放疗中出现的靶区运动进行补偿和控制,而这些技术都是属于IGRT的范畴[2]。后面的内容将分别介绍IMRT技术、IGRT 技术的不同实现方式,包括呼吸限制、呼吸门控、自适应放疗、四维放疗,最后介绍一下未来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方向。 2肿瘤放疗技术的现状 由于目前各种放疗技术各具优势及经济市场发展等原因,不同的放疗技术还处于并存的状态,适形调强放疗和图像引导放疗的部分技术代表了放疗领域的现状。 2.1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是通过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在直线加速器前面附加特制铅块或利用多叶准直器来对靶区实施非共面照射,各射野的束轴视角(beam eye view, BEV)方向与靶区的形状一样,使得剂量在靶区上的辐射分布可以更加准确,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又可降到较低程度[3]。与以往的常规放疗相比,三维适形放疗设备的突出优势是多叶准直器的使用。多叶准直器所产生的辐射野可以根据肿瘤在空间任何角度方向(一般指机架旋转360度范围内)上的几何投影形状而改变,使辐射野的几何形状与肿瘤投影相匹配。如美国Varian生产的23EX直线加速器上面装配有60对多叶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

名词解释 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 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 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 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 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 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5d,总剂量60-70Gy,照射 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一 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 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 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 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缘病理未净。 13.临床病灶临床或影像学可识辨的病灶,细胞数量级≥109,如剖腹探查术或部分切除术后。 14.密集肿瘤区(GTV)指通过临床检查或影像检查可发现(可测量)的肿瘤范围,包括原发肿瘤及转移灶。 15.计划靶区(PTV)指考虑到治疗过程中器官和病人的移动、射野误差及摆位误差而提出的一个静态 的几何概念,包括临床靶区和考虑到上述因素而在临床靶区周围扩大的范围。CTV+0.5cm 16.“B”症状临床上将不明原因发热38℃以上,连续3天;盗汗;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半年内体重减 轻大于10%)称为“B”症状。 17.咽淋巴环(韦氏环,Waldege’s ring)是由鼻咽腔、扁桃体、舌根、口咽以及软腭背面淋巴组织 所围绕的环形区域。 1、肿瘤放射治疗学:是研究和应用放射物质或放射能来治疗肿瘤的原理和方法一门临床学科。它包括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疗技术学和临床肿瘤学。 2、放射物理学——研究各种放射源的性能和特点,治疗剂量学和防护。 3、放疗技术学——研究具体运用各种放射源或设备治疗病人,射野设置定位技术摆位技术。 4、放射生物学——研究机体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对射线反应以及如何改变这些反应的质和量。 5、临床肿瘤学——肿瘤病因学,病理组织学,诊断学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各种疗法的配合。 6、亚致死性损伤(sublethaldamage,SLD) 细胞受到照射后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全修复的损伤。 7、潜在致死性损伤(potential lethal damage,PLD)细胞受到照射后在适宜的环境或条件能够修复,否则将转化为不可逆损伤,从而最终丧失分裂能力。 8、致死性损伤(lethal damage,LD)细胞所受损伤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修复。 9、氧效应:放射线和物质作用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存在差异的现象 无氧状态产生一定生物效应的剂 10、氧增强比=————————————————————

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题库

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 刘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客座教授 恶性肿瘤的危害 尽管我国和许多发达国家花费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进行研究攻克癌症,但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的进展,总体疗效很不理想,许多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很低。据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分析,2007年全世界约有肿瘤患者1200万,其中760万人死亡,每天达2 万人。而在2050年全世界将有肿瘤病人2700 万,其中有1700 万患者死亡。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了80%。每年有260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同时有180万病人死于恶性肿瘤。近几年来,恶行肿瘤发病率在中国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恶性肿瘤治疗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是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在早期被发现,接受手术根治性治疗。而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在诊断时已属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或手术不能全部切除,或手术后仍有残留的肿瘤细胞。这些病人常选择采用化疗和放疗。数十年的经验证明,化疗和放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化疗和放疗的通病是:第一,疗效不够理想,例如不能杀灭肿瘤干细胞。第二,容易产生耐药性,以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第三,毒副作用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第四,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放化疗常导致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不利于肿瘤的控制。较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虽能减轻一些副作用,但同样有疗效不够理想和不持久,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而且治疗费用昂贵。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有一种疗效确切,对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有很好的作用,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安全可靠,毒副作用轻微,同时能提高肿瘤患者自身的抗肿瘤的免疫功能的新型治疗方法。 什么是肿瘤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是以现代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为基础,利用机体对肿瘤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通过生物手段或使用生物制剂来提供主动或被动免疫以期激活机体对肿瘤的主动免疫排斥反应,进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和根治肿瘤的比较理想的新疗法。对控制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了解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更多的新型且前途广阔的癌症免疫新疗法的有利条件。免疫疗法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法。例如:单克隆抗体、免疫佐剂以及致癌病毒疫苗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抗肿瘤疗法。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于2010年4月29日正式批准了肿瘤生物治疗药物Provenge 的临床应用。Provenge 是美国西雅图的一家公司(Dendreon Corp.) 的产品。临床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2011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4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4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 1.公众照射的年均照射的剂量当量限值为 (分数:2.50) A.全身<5mSv任何单个组织或器官<5mSv B.全身<5mSv任何单个组织或器官<50mSv √ C.全身<1mSv任何单个组织或器官<20mSv D.全身<5mSv任何单个组织或器官<15mSv E.全身<20mSv任何单个组织或器官<50mSv 解析: 2.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是指一年内 (分数:2.50) A.工作期间服用的治疗药物剂量总和 B.检查自己身体所拍摄胸片及做CT等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 C.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 D.摄入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 E.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与摄入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的总和√ 解析: 3.为了防止非随机性效应,放射工作人员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得超过下列限值(分数:2.50) A.大脑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150mSv B.眼晶体1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500mSv √ C.脊髓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250mSv D.性腺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250mSv E.心脏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750mSv 解析: 4.为了防止随机性效应,放射工作人员受到全身均匀照射时的年剂量当量 (分数:2.50) A.不应超过10mSv B.不应超过20mSv C.不应超过50mSv √ D.不应超过70mSv E.不应超过100mSv 解析: 5.临床患者照射时常用的防护措施有 (分数:2.50) A.照射区域附近使用铅衣,照射区域外使用蜡块 B.照射区域附近使用铅挡块,照射区域外使用铅衣√ C.照射区域附近使用楔形板,照射区域外使用铅衣 D.照射区域附近使用铅衣,照射区域外使用固定面膜 E.照射区域附近使用真空垫,照射区域外使用铅衣 解析: 6.放疗机房屏蔽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分数:2.50) A.尽量减少或避免电离辐射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 B.使职业照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低于有关法规确定的剂量限值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讲课讲稿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 及试题

名词解释 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 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 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强度变化的 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致死性放射 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 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出血细胞的 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5d,总剂量 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的任何因素进 行修正。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灭效应,提 高局控率的药物。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不减少 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磁共振模拟(MRSIM)_肿瘤放疗模拟技术新前沿

磁共振模拟——站在肿瘤放疗的最前沿 磁共振模拟 站在肿瘤放疗的最前沿
黄岁平 博士 关键词:磁共振模拟 MRSIM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肿瘤患者,约有 70%需要接受不同程 度的放射治疗,以达到治愈肿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能够最大限度 地把放射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使其周围正常组织和器 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从而得到保护,是肿瘤放射治疗一直以来追求的目 标。 20世纪 70年代 CT的使用是放射治疗计划所取得的一个巨大进步。引入 CT 图像的模拟增加了临床医生对靶区体积的空间意识,从而较之原有的传统治疗的靶 区体积(由垂直 X线胶片确定)产生了一个质的改变-----CT扫描得到一系列断层 轴面,经过多种方式的三维重建,形成一个三维计划,这使得适形放射治疗 (CRT)的概念得以实现。但 CT却有一些先天的局限性----它只对具有不同的电 子密度或 X线吸收特征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如空气对骨或对水或软组 织),但如果没有明显的脂肪或空气界面,则对具有包括肿瘤在内的相似电子密度 的不同软组织结构区分较差。相比之下,磁共振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具有相似电子密 度的软组织有较强的显示能力并且能区分其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磁共振能够更好 的提供靶区的轮廓,不但包括肿瘤的范围,而且还包括临近的重要软组织器官。通 过更准确地定位肿瘤靶区、避免危及临近的组织器官、以及提高局部控制率等。
一.磁共振模拟独特的优越性。
事实上,临床医生早已意识到诊断性的 MRI扫描对肿瘤体积的确定具有相当 重要的信息补充,引入 MR图像作定位由来已久。最早通常是由医生用肉眼在 MRI上观察疾病的范围,然后手工将数据转移至模拟胶片或 CT扫描片上,这种方 法极易产生解释和转译错误。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使用一种放大投影系统将 MRI图 像叠加到模拟胶片或 CT图像上进行融合处理的 MR辅助的模拟。第三种更加定量 的方式是将 MRI图像与 CT图像进行融合,那样就可以将 MRI上具有较高分辨率 的肿瘤图像与几何精确的 CT图像中电子密度信息结合起来。但以上任意一种融合 方式都是在放疗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也就是说,延长了整个放疗过程花费的时 间,加重了医生的工作任务,加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误差的可能性及偏 离度。现在我们已经很明确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部位如颅底和脊髓部位的肿瘤,以及 软组织肉瘤和盆腔肿瘤,MRI成像已远优于 CT成像。这些情况下,就可以单纯借 助 MR图像完成模拟工作,因为 MRI有许多优于 CT方面的特点, 直接利用 MR 图像进行模拟定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生物治疗癌症

概述 1、定义 生物免疫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着疗效的癌症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技术。 2、生物免疫治疗的原理 生物免疫治疗的原理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癌症的最终演变。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其免疫系统的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对于癌细胞病人来说,普遍存在免疫系统低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杀灭癌症细胞;另一方面,癌症细胞大量增殖,会进一步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癌症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癌症的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癌症的免疫原性,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功能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激发和增强机体抗瘤免疫应答,提高癌症对机体抗癌症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癌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效应细胞和分子,达到最终清除癌症的目的。 癌症生物治疗,其作用不是杀死全部癌症细胞,而是由于当癌症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后,通过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癌症细胞增殖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免疫治疗正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来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杀灭和抑制其增殖。 实验及临床均提示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清除癌症的作用,在原发性癌症手术切除或经氩氟刀等微创手术消融掉局部癌症后,用免疫疗法能杀灭剩余的癌症细胞,消除复发、转移的因素,增大治愈的可能性,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癌症生物治疗已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方法。生物疗法包括细胞因子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抗体治疗等。 3、适应症 生物免疫治疗适用于多种实体癌症,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癌症的复发,还可以用于上述癌症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癌症恶化的目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

名词解释 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 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 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 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 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 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 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 5d,总剂量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 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 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 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 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 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 缘病理未净。 13.临床病灶临床或影像学可识辨的病灶,细胞数量级≥109,如剖腹探查术或 部分切除术后。 14.密集肿瘤区(GTV)指通过临床检查或影像检查可发现(可测量)的肿瘤范围, 包括原发肿瘤及转移灶。 15.计划靶区(PTV)指考虑到治疗过程中器官和病人的移动、射野误差及摆位 误差而提出的一个静态的几何概念,包括临床靶区和考虑到上述因素而在临床靶区周围扩大的范围。 CTV+0.5cm 16.“B”症状临床上将不明原因发热38℃以上,连续3天;盗汗;不明原因 体重减轻(半年内体重减轻大于10%)称为“B”症状。 17.咽淋巴环(韦氏环,Waldege’s ring)是由鼻咽腔、扁桃体、舌根、口咽 以及软腭背面淋巴组织所围绕的环形区域。 1、肿瘤放射治疗学:是研究和应用放射物质或放射能来治疗肿瘤的原理和方法一门临床学科。它包括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疗技术学和临床肿瘤学。 2、放射物理学——研究各种放射源的性能和特点,治疗剂量学和防护。 3、放疗技术学——研究具体运用各种放射源或设备治疗病人,射野设置定位技术摆位技术。 4、放射生物学——研究机体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对射线反应以及如何改变这些反应的质和量。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要做几个疗程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要做几个疗程 生物免疫疗法一般需要做几个疗程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早期的肿瘤患者及时到院治疗,一到两个疗程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实现临床治愈,只需后期定期的复查既可;而对于一些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讲,一到两个疗程可能起到的就是控制肿瘤的发展,如果想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采取一些综合治疗方案,或是增加一到两个疗程的生物治疗,所以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您目前的身体状况进行确定。不管治疗需要几个疗程,患者都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重启肿瘤患者免疫系统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诞生填补了手术、放化疗等常规疗法的不足,其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疗效。 生物免疫治疗应用免疫细胞群谱广,可以有针对性地联合应用多种免疫细胞,实现对不同肿瘤实施“个性化”免疫细胞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手术后的肿瘤患者使用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清除体内散在癌变细胞,预防多种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如肝、肾部位肿瘤;食管、胃、肺、肠、乳腺等肿瘤患者在生物免疫治疗与放化疗结合使用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协同作用和疗效维持效果,大大改善了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放化疗反应;处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采用生物免疫治疗进行巩固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维持疗效,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和存活时间。 生物治疗肿瘤分为两大类,DC-CIK生物治疗和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癌症)治疗最先进的技术。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为了弥补单一使用“DC-CIK细胞”抗肿瘤的缺陷,在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免疫治疗(DC-CIK疗法)经验的基础上,增加(高纯度)NK、CD3AK、NKT三种免疫细胞的多细胞治疗模式,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阶段,有选择性地运用具有特异性的靶向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并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可独立使用,与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以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治疗目标来指导癌症治疗,能从患者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着眼于癌症病灶本身,是患者最好的选择。 多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流程 (一)与患者沟通交流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让医生了解患者的大概病情,从而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肿瘤多细胞免疫治疗 (二)检查并确定治疗方案 为患者做一些常规检查,客观详细分析患者病情,查看患者是否对多细胞免疫治疗存在禁忌症,如果符合多细胞免疫治疗的各项客观条件要求,专家会给患者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三)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治疗方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便可以进行细胞采集,提取患者80ml-100ml 血液,这个过程患者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什么是癌症的生物治疗

什么是癌症的生物治疗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癌症专家分析指出,传统的癌症晚期治疗方法是放疗和化疗。放化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但放化疗有很强的副作用,它们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而这些细胞与组织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体质比较弱的患者来说,进行放化疗无疑是雪上加霜。手术治疗是治疗癌症的首要手段,但手术对于微小的病灶是无法清除的,故存在着复发和转移的风险。生物免疫治疗的出现,是对传统治疗方法的有力补充,晚期癌症患者,经生物免疫治疗,可稳定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自身免疫力并且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 简单的说,肿瘤生物治疗就是提取癌症患者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应用国际最新的生物技术在体外培养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生物治疗能够清除癌症患者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更好的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 癌症生物免疫治疗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会提高免疫力,保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延长其生存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手术后患者,手术后复发患者,放化疗无效或者不能进行放化疗的患者来讲,生物免疫治疗都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或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或化疗缓解后,运用生物免疫治疗预防复发或转移,巩固其疗效。 与传统治疗癌症的方法不同,以往的手术、放化疗因为伤害大、副作用大,患者的体质会急剧变差,很多患者在治疗时感觉生不如死。生物免疫治疗癌症填补了手术、放化疗等常规疗法的不足,其不但具有清除患者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患者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 生物免疫治疗癌症优势 1、效果确切,有效率高。 2、无放、化疗等明显毒副作用,病人不痛苦,耐受性好,杀瘤特异性强。 3、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远期抗癌效果好。 4、可以帮助机体快速恢复被放、化疗破坏的抗癌免疫系统,提高抗癌能力。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精心整理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 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分类: 1、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 2、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移行细胞癌 3、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胃肠道的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 4、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放射治疗的禁忌症 1 (1 (2 (3 (4 2 (1(2)肿 3 (14) 3、 (源轴 1、进一步减少肿瘤周围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的范围,使正常组织得到保护,提高了靶区剂量; 2、对位于解剖结构复杂、距离重要器官较近、形状不规则肿瘤的治疗,可减少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大剂量低分割照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必将成为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 近距离放射治疗: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食管、阴道、直肠)或经插针置入、经模板敷贴等方式,将密封的放射源置于瘤体内或管腔内进行照射,称为近距离放射治疗(又称内照射)。 敷贴技术:是将施源器按一定规律固定在适当的模板上,然后敷贴在肿瘤表面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非常表浅的肿瘤,一般肿瘤浸润深度<5mm为宜。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引入人体内,利用核素的电离辐射效应,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人体某种器官或病变对某种放射性核素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因而病变局部可受到大剂量照射,其他组织和器官可以得到保护。比如用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磷32治疗癌性胸水,钐153和锶89治疗骨转移癌等 治疗计划的定量评估,主要是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DVH表示的是肿瘤的体积或正常组织接受的照射剂量,是评估治疗计划的有力工具,可以直接评估高剂量区与靶区的适合度。它不仅可评估单一治疗计划,也可比较多个治疗计划。缺点是不能显示靶区内的剂量分布情况,因此要与等剂量分布图结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放射性皮炎:一般分为三度:1度为毛囊性丘疹和脱毛,DT20-30GY;2度为红斑反应,DT40GY;3 但更

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角色和职责

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角色和职责 作者:傅玉川(ychfu@https://www.360docs.net/doc/055263203.html,) 来源:原创更新日期:2005-10-26 简述:医学物理师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物理师在保证辐射安全,提高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医学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角色和职责 医学物理师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物理师在保证辐射安全,提高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1]。在欧美国家医院里的肿瘤放疗科,物理师作为一个职业已有很长的历史,从事物理师职业的人数也由于设备和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同时所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肿瘤学医师无疑将对整个放射治疗过程负责,基于这样一个角色,他或她的责任就是确定一个合适的能胜任工作的物理队伍,在这个队伍中不同人员(包括物理师,剂量师或其他人员)的职责是明确指定的。没有足够的物理支持,就无法为患者提供高标准的治疗和服务[2]。而物理师则必须领导物理组的工作,对应用于患者的所有物理数据和过程负责,不管这些过程是否由物理师本人直接实施。 每一个放射治疗部门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治疗水平,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同时有选择地保留原有的治疗项目。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师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在近30年里,加速器技术的发展、CT成象、三维治疗计划、适形和动态治疗、远程后装近距离照射、调强放射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治疗等新技术的相继出现和发展[3],都不断地改变着物理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由于每家临床医院的肿瘤放射科所拥有的治疗设备各不相同,治疗水平和开展的项目也不一样,所以工作在不同医院里的物理师的具体工作和职责也就不尽相同。在具备大多数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的肿瘤放疗科里,物理师这个职业的具体任务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放射治疗设备方面的工作 现代放疗设备包括远距离照射设备、近距离照射设备及模拟机等等。考虑到放疗设备的迅速发展、针对的病症种类和相对昂贵的价格,物理师有责任对本单位需要购买的放射治疗设备进行性能价格比方面的选择,就如何开展该治疗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并提出厂家的设备需要满足的指标和条件。这不仅要求物理师不断了解最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同时也要清楚各种技术和手段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对这些技术实施过程的复杂程度有所了解。 放射治疗设备的安装一般都是由厂家完成的,但随后该设备的验收检测和机器数据测量都是医学物理师的工作。对每种放疗设备来说都可列出正式的验收检验条目,其指导原则是用于患者的任何设备都必须经过检测以确保满足使用要求和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联合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宗旨为交流学术、促进科研、服务临床、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发展。主要报道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常设有述评、院士论坛、专家论坛、研究快报、基础研究论著、临床研究论著、技术方法、短篇论著、个案报告、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研究简报、科技动态等栏目。以从事肿瘤防治的中高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医药院校师生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为双月刊,每双月底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1 投稿要求 1.1 本刊欢迎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六大技术手段(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抗体、疫苗、基因及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各类稿件,也欢迎与本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稿件投稿。述评、院士论坛、专家论坛、专家随笔、研究成果综述等稿件主要为约稿。 1.2 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读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图表规范、统计学处理正确;其格式须遵循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格式)》和国家有关期刊和论文出版的标准与法规。 1.3 欢迎作者网络投稿,请将稿件电子版发至本刊信箱:zgzlswzlzz@https://www.360docs.net/doc/055263203.html,,或以Word 格式打印件一式两份(包括照片原件)邮寄至本刊编辑部。 1.4 来稿须附如下文件:(1)第一作者单位的推荐信,证明稿件内容真实、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问题以及无署名争议等事项;(2) 署名作者的贡献说明,列表注明每位署名作者在研究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和对研究成果的贡献;(3) 利益冲突声明,声明研究工作无任何形式的利益冲突,不受资助方的任何影响,作者独立取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负完全责任。 1.5 凡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涉及伦理学的论文,应在稿件中说明研究遵循的程序是否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附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的复印件),是否取得受试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动物实验时,应遵从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实验动物“保护规范”和“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稿件中应提供所用动物的“实验动物合格证号”。 1.6 来稿如是临床试验研究论文,应说明是否曾进行过临床试验注册,如果是,应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如果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提供研究工作的CONSORT清单及试验流程图。

恶性肿瘤临床DCCK治疗手册

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手册 肿瘤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应用的报道已近10年,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细胞治疗作为第三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卫办医政发 [2009] 84号)。结合我公司治疗数千病例的经验,总结制定本治疗规范,以方便临床使用。一、产品知识 肿瘤生物治疗简述 长期以来,肿瘤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三种传统的常规模式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迅速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模式。生物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异性、有效性,对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主要器官无负面影响和明显毒性,被认为是本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生物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现代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 重建的独特作用。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主要有5 类:细胞因子治疗、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技术、基因治疗、过继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治疗。其中,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过继细胞治疗方法,而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肿瘤疫苗治疗方法。 细胞 1、基本信息 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由于该细胞同时表达 3 +和 56+ 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样 T 淋巴细胞,兼具有 T 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细胞的非限制性杀瘤优点。该细胞对肿瘤细胞的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 1、恶性肿瘤:是在人类正常细胞基础上,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不断增殖的、个体形态变异或缺失的、具有迁徙和浸润行为的细胞群。临床上常表现为一定体积的肿物。 2、我国目前肿瘤放疗事故(恶性肿瘤最新发病率)为:10万人口每年280例。 3、肿瘤放疗:放射治疗就是用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技术。 4、放疗时常用的射线:射线分两大类:一类是光子射线,如X、γ线,是电磁 波;一类是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 5、放疗的四大支柱: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技术和临床肿瘤学。 6、肿瘤细胞放射损伤关键靶点:DNA。 7、射线的直接作用:(另一种答案:破坏单键或双键)。任何射线在被生物物质 所吸收时,是直接和细胞的靶点起作用,启动一系列事件导致生物改变。如:电离、光电、康普顿。 8、射线的间接作用:(另一种答案:电解水-OH,自由基破坏)。射线在细胞内可 能和另一个分子或原子作用产生自由基,它们扩散一定距离,达到一个关键的靶并产生损伤。 9、B-T定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它们的增殖能力成正比。与它们的分化程度 成反比。 10、影响肿瘤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因素: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因素。 肿瘤自身敏感性:肿瘤负荷、肿瘤分型、分期;肿瘤来源和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和血供;照射剂量;2、化学修饰与肿瘤放射效应:放射增敏剂:氧气、多种药物;放射保护剂:低氧、谷胱甘肽加温与放疗;430C加温自身即可杀灭肿瘤细胞;能使S期细胞、乏氧细胞变的敏感;热休克蛋白,42-4450C, 2/周;3、放疗与同步化疗:空间协作:放射控制原发,化疗控制转移;毒性依赖:必须注意两者叠加问题;互相增敏:联合应用,疗效1+1>2,机制不详;保护正常组织:缩小病灶,减少剂量; 11、放射野设计四原则:1、靶区剂量均匀: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吸收剂量要均匀,剂量梯度部超5%,90%剂量线包整个靶区。(野对称性);2、准确的靶区和剂量:即CTV准确,考虑到肿瘤类型和生物学行为(不同胶质瘤外扩大不一样),

《放射治疗学》考试题

. '. 《放射治疗学》试卷姓名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表格内) 1.用于治疗肿瘤的放射线可以是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射线是: A.αB.δC.θ 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射线是: A.γB.αC.X 3.各类加速器也能产生的射线是: A.电子束B.高级质子束C.低能粒子束 4.放射治疗与外科手术一样,是: A.局部治疗手段B.全身治疗手段C.化学治疗手段 5.放射治疗是用什么物质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愈的目的? A.放射线B.化学药物C.激光 6.放射线治疗的适应证比较广泛,临床上约有多大比例的恶性肿瘤病人需要做放射治疗?A.50% B.70% C.90% 7.60钴的半衰期是: A.5.27年B.6.27年C.7.27年 8.几个半价层厚度的铅,可使原射线的透射率小于5%? A.4.5~5.0 B.6.5~7.0 C.7.5~8.0 9.照射患者一定深度组织的吸收剂量为: A.组织量B.空气量C.机器输出量 10.放射源到体模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是: A.源皮距B.源瘤距C.源床距 11在放射治疗中,直接与肿瘤患者治疗有关的常用设备有: A.DSA B.适形调强C.加速器和钴-60治疗机 12.60钴治疗机的半影有: A.物理半影B.化学半影C.散射半影 13.高能x射线的基本特点是: A.等中心照射较60钴治疗机更准B.在组织中有更高的穿透能力C.照射更准确 14.高能电子束的基本特点是: A.高能电子束易于散射B.主要用于深部肿瘤的照射 C.不同能量的电子束在介质中有确定的有限射程 15.模拟治疗定位机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 A.肿瘤和敏感器官的定位B.评价治疗计划的好坏C.固定病人的体位 16.放射治疗中用的楔形板的楔形角度有: A.100 B.200 C.300 D.400 17.放射敏感的肿瘤是指: A.给以较低的剂量即可达到临床治愈B.给以较低的剂量即可达到永久治愈C.该类肿瘤不易远处转移 1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 A.精确放射治疗B.根治性放射治疗C.普通放射治疗 19.一般来讲,人体组织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与组织繁殖能力成正比,与分化程度成反比,即: A.繁殖能力愈强的组织对放射线愈敏感 B.繁殖能力愈强的组织对放射线愈不敏感 C.分化程度愈高的组织对放射线愈敏感 20.各种不同组织接受照射后能够耐受而不致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所需要的最大剂量为: A.该组织的耐受剂量B.该组织的损伤剂量C.该组织的治疗剂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在照射的线束内,把线束内测量的同等剂量点连线的曲线称_______________。 2.远距离放射治疗的方式有__________放射治疗技术,__________放射放射治疗技术,_________放射治疗技术。3.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方式有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技术。 4.放射治疗的种类有_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放射治疗,___________放射治疗。 5.肿瘤区__________是指通过临床或影像检查可发现的肿瘤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剂量应当选择在正常组织能够耐受且肿瘤细胞致死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使肿瘤逐渐消退,周围正常组织不产生严重损伤。对射线不同敏感的肿瘤放射剂量大致分:_______________的肿瘤剂量,______________肿瘤剂量,______________的肿瘤剂量,_____________的肿瘤剂量,_________放射治疗剂量。 7.根据楔形板造成的等剂量曲线倾斜变形结果看,楔形板使用具有__________,放疗摆位中必须注意其__________,严格遵守___________的要求,如果使用中楔形板方向出现错误,结果将适得其反。 8.肿瘤放疗中,由于病灶总是不规则形状,常需要用铅挡块或加速器多叶准直器系统屏蔽遮挡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使其免受或少受照射,形成___________。 9.斗蓬野照射技术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隔上病变的治疗,照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全身照射主要用于____________及某些全身广泛性且对_______________的恶性肿瘤的治疗。 11.全身照射技术主要用于白血病的骨髓移植予处理,可以达到三个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体位固定技术大致分两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20分) 阐述60钴治疗机的临床应用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