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 张黎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2011年校外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2011年校外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2011年校外招生简章项目介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双学士学位项目设立于1996年。

十五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各方的关怀下,经济学双学位项目以其科学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师资队伍、标准规范的教学服务,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享誉北大校内外。

2004年经济学双学位项目荣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从2003年秋季开始,为满足校外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迫切需要,经北京大学教务部批准,国家发展研究院(原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始招收校外在读本科生及本科毕业生修读。

在已经毕业的校外双学位同学中,有出国修读经济学或金融学的,也有就职于银行、咨询公司等与经济学、金融学相关职业的。

经济学双学位拓宽了学生的教育背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附:双学位毕业生去向招生对象招生对象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方可报考:1.在京学习的本科在读生或毕业五年(含)以内的本科毕业生。

2.主修专业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非经济学专业。

3.大学本科期间主修专业成绩优异。

注:主修学位所有科目成绩有不及格者不接受报名。

缓考或已重修合格则具备报考资格。

课程设置必修课课程设置:微积分概率统计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选修课课程设置:博弈论及其应用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产业组织城市经济学大国国家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复杂演化经济学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学公司金融管理沟通与谈判管理学基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经济增长理论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成长人力资源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讲座课程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与经济信息战略卫生经济学线性代数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战略管理学中国经济专题等报名报名费:200元报名方式:网上申请与现场确认相结合。

考试内容英语(120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无听力、口语。

数学(120分)——C类(财经类)数学水平的微积分与线性代数部分。

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

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

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林毅夫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他的北大国情报告深入剖析中国经济现状,并提出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

本文将通过对林毅夫的国情报告的解读,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林毅夫的北大国情报告是一份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报告。

该报告由林毅夫和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内容涵盖了中国政策制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重要议题。

林毅夫在报告中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和建议,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林毅夫的国情报告内容概述林毅夫的国情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他指出,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收入分配差距等。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林毅夫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第三部分:关键节点一:改革开放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关键节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开放市场和吸引外资,中国经济得以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部分:关键节点二:加入世贸组织另一个关键节点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一举措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

第五部分:关键节点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林毅夫在国情报告中还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关键节点。

传统的投资和出口主导型经济模式已经面临困境,中国经济需要转向以创新、效率和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发展。

第六部分:未来发展方向和展望在报告的最后,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叫板海外我们拿什么武装自己——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外合作北大国际MBA项目国际院长杨壮

叫板海外我们拿什么武装自己——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外合作北大国际MBA项目国际院长杨壮

争 霸 海 外 的实 力 ?中国 企 业 “ 出 去”在客 观 条 走
件 和 主观 意愿 上有 哪些 成熟 的条 件 和不 足 的地 方 ?海 外 扩 张 , 们 应 该 怎 样 武 装 自己 , 现 预 我 实 期 目的 ?带 着 这 些 疑 问 , 们 采 访 了北 京 大 学 国 我 家发 展 研 究 院 中外 合 作北 大 国 际MB A项 目国 际 院长杨 壮教 授 。
为 , 来 我 们 这 里 做 的 东 西 , 自己 是 可 以 做 的 , 你 我 是 你 把 我 劳 动 就 业 机 会 抢 走 了, 以 这 是 一 个 心 理 上 所
列的 东 西或 做事情 , 就 很 有 利 。 是 在 政 治上 的 那 二 影 响 力 。 国 和 上 世 纪 B 年 代 的 日本 一 样 , 世 界 范 中 0 在
“ 出去” 决J 信心 。 走 的 和
在 国 际金 融 危机 的大 背景
下, 对 大 风 暴 中 存在 的大 机 遇 , 国企 业 “ 面 中 走 出 去 ”的 意 愿 和 需 求 更 加 强 烈 , 也 使 得 国 内 开 这
始 出现 了不 同 的声 音 : 方面 是 企 业要 壮 大 , 一 要
美 国 人 认 为 日本 人 是 同 伙 , 是
是 你 把 我
战 略 同 盟 , 以 共 同 抗 击 社 会 主 义 可 尽管 中国王 见在 已 经 改 革 开 放 , 中国 但
劳 动 就 业 机 会
进 军 海 外市 场 Fra bibliotek抢 走 了, 以这 所 是 一 个 心 理 上 的挑 战 ……
围 内 的 影 响 力 甚 至 比 日本 还 强 =当 时 日本 在 国 际 上
的 挑 战 。第 三 ,日本 人 到 美 国 去 投 资 , 的 都 是 大 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本院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是在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作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个机构继续存在。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学术传统,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尝试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以综合性的知识集结服务于我国改革发展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设,服务于社会科学的发现与探索。

这也是实现北京大学在新时期创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高层对话。

按照“小机构、大网络”的原则,组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成为中国集结高水平综合性知识的一个学界思想库。

国家发展研究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0名,陈平、宫玉振、龚强、海闻、胡大源、霍德明、雷晓燕、李立行、李玲、梁能、林毅夫、卢锋、马浩、平新乔、沈艳、宋国青、唐方方、汪丁丁、汪浩、巫和懋、鄢萍、姚洋、易纲、余淼杰、曾毅、曾志雄、张黎、赵耀辉、周其仁、朱家祥。

硕士研究生方向包括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以及国民经济学等。

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和经济学辅修介绍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辅修)项目成立于1996年,其目的是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跨学科优势的新型人才;以及选拔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培养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各行业未来的领军人才。

北大国发院往事:一代学人的学术青春

北大国发院往事:一代学人的学术青春

北大国发院往事:一代学人的学术青春作者:棋均来源:《齐鲁周刊》2018年第12期在易纲接棒央行行长后,他曾参与创建过的北大国发院被提及。

1994年,易纲与林毅夫、海闻、张维迎、张帆、余明德6位经济学家一同发起组建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时任副主任。

2008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组建。

国发院是通常意义上的智库,它的创建史以及其所形成的学术圈层,呈现出了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引发的争鸣。

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者从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学术思考,思想与现实,江湖与庙堂,在这里交汇,改革——这一贯穿四十年的主题,也在这里完成了从民间话语到顶层设计的转变。

“中国智库”国发院:影响中南海的经济学家“特区”从北京大学东大门进入,拐过好几个弯,毗邻未名湖,你会发现一座有着繁琐门廊的中国古式院落,中国知名的经济学者林毅夫、张维迎、易纲……曾从这里出入,如同这座院子的一砖一瓦,都彰显着“权威”。

它是朗潤园,从古至今都是中国改革的见证者。

它的前主人恭亲王奕訢,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

1994年,林毅夫、张维迎、易纲等6位致力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学者,在这里创立国发院并在这里办公。

国发院是中国第一家独立经济研究中心,经费自支,与北大的关系是依而不靠。

“在全中国你也找不到另外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多的著名经济学家。

”北大国发院现任院长、林毅夫的学生、经济学家姚洋自豪地说。

在就职于这座院落的近50名教授队伍中,有25位经济学教授,如果算上助教和副教授,这一数字会上升到35,其中就包括林毅夫、周其仁、宋国青、易纲、海闻、汪丁丁等耳熟能详的名字。

20年来,这群几乎清一色接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教育的海归经济学者们,始终在做同一件事:用经济学家的方式去影响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

他们参与了国内几乎每一场关于改革问题的重大争论,在新农村建设、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土地制度改革、电信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汇率政策、宏观调控、股市治理、生育政策调整等诸多领域,都献计献策。

归类属性对于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归类属性对于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吴川①,张黎②,杜晓梦③摘 要 本研究考察了消费者的归类属性(宽归类属性和窄归类属性)对于消费者感知的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程度以及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结果显示:①具有不同归类属性的消费者在评价母品牌与延伸产品的匹配程度时,存在个体归类差异和极端化的双重效应;②消费者归类属性一方面会通过影响其对于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程度的评价而间接地影响到品牌延伸的评价,另一方面它还会直接地影响到品牌延伸的评价。

关键词 归类属性,匹配,品牌延伸,极端化归类属性对于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④0 引言品牌延伸策略是指企业将其已有的品牌延伸到即将推出市场的新产品上,它是企业在推出新产品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策略,也是企业利用品牌资产的重要方式(Tauber,1981,1988)。

品牌延伸策略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不成功的品牌延伸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如品牌淡化、品牌混乱甚至是市场份额的降低(Aaker,1990;LokenandJohn,1993;Reddy,Holak,andBhat,1994),如三九集团在成功推出“三九胃泰”后又推出“三九啤酒”,这一策略使得消费者甚至感觉到三九啤酒里面有药味⑤。

因此,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会权衡采用新品牌名称策略还是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消费者如何感知品牌延伸,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就具有较大的营销实践意义(SmithandPark,1992)。

品牌延伸的相关理论认为,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延伸评价的重要因素。

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感知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越高,其对于品牌延伸的评价往往就越高(AakerandKeller,1990a;BoushandLoken,1991;DacinandSmith,1994;Lane,2000),然而心理学等领域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始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品牌延伸的部分研究结论。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往往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过滤和处理信息,并非完全理性地处理所有信息(TverskyandKahneman,1974;Simon,1956)。

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方案

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方案

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与意义 (4)二、总体目标与建设内容 (5)2.1 总体目标 (7)2.2 建设内容 (7)2.2.1 硬件设施建设 (9)2.2.2 软件系统建设 (10)2.2.3 人才队伍建设 (11)三、功能定位与业务范围 (12)3.1 功能定位 (14)3.2 业务范围 (15)3.2.1 人才培养 (16)3.2.2 科研创新 (17)3.2.3 社会服务 (20)四、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21)4.1 教学计划 (21)4.2 课程设置 (23)4.2.1 基础课程 (24)4.2.2 专业课程 (26)4.2.3 实践课程 (28)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29)5.1 教学方法 (30)5.1.1 项目式教学 (31)5.1.2 问题导向学习 (32)5.1.3 翻转课堂 (33)5.2 教学手段 (35)5.2.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36)5.2.2 实训基地建设 (37)六、师资队伍与培训 (39)6.1 师资队伍 (40)6.1.1 人才引进 (41)6.1.2 培训提升 (42)6.2 培训计划 (43)6.2.1 入职培训 (44)6.2.2 在职培训 (45)七、运营管理与评估 (46)7.1 运营管理 (48)7.1.1 制度建设 (49)7.1.2 运行监控 (50)7.2 评估体系 (51)7.2.1 教学质量评估 (52)7.2.2 设备设施评估 (53)八、发展规划与政策建议 (55)8.1 发展规划 (56)8.2 政策建议 (57)8.2.1 资金支持政策 (58)8.2.2 人才引进政策 (59)九、结语 (61)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

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本院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是在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作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个机构继续存在。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学术传统,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尝试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以综合性的知识集结服务于我国改革发展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设,服务于社会科学的发现与探索。

这也是实现北京大学在新时期创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高层对话。

按照“小机构、大网络”的原则,组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成为中国集结高水平综合性知识的一个学界思想库。

国家发展研究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0名,陈平、宫玉振、龚强、海闻、胡大源、霍德明、雷晓燕、李立行、李玲、梁能、林毅夫、卢锋、马浩、平新乔、沈艳、宋国青、唐方方、汪丁丁、汪浩、巫和懋、鄢萍、姚洋、易纲、余淼杰、曾毅、曾志雄、张黎、赵耀辉、周其仁、朱家祥。

硕士研究生方向包括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以及国民经济学等。

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和经济学辅修介绍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辅修)项目成立于1996年,其目的是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跨学科优势的新型人才;以及选拔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培养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各行业未来的领军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张黎综述张黎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密苏里大学,任助教授,教授电子商务和国际零售课程。

回国后就职于某外资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张黎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管理和消费行为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领域论文多篇。

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大国际BiMBA院长中国高校市场学学会理事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开管理评论》《营销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评审中国品牌研究中心顾问教授的课程及研究领域1) 目前教授的课程:硕/博研究生—文献综述和定量研究方法;EMBA/MBA—营销管理;本科生—市场营销管理2) 目前研究领域:消费者行为,特别是从消费者角度进行的品牌延伸研究和消费者感知模式等;营销渠道成员关系教育背景1)博士:1996-1999年,专业:国际商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和人类生态学院博士论文:从力量理论(Power Theory) 看进口品牌服装在中国的行销渠道2)博士在读,1995-1996年(于1996年6月转学至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专业:零售管理和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与工业服务管理系,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3)硕士:1992-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商品学专业(导师:张大力教授)4)学士:1985-1989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工作经历1)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 指导硕、博士研究生、教授MBA/EMBA和本科生相关课程,* 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并参与和领导两个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奥美品牌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学直销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 承担一些教学服务工作,如招生等。

2)高级业务经理:香港亚洲讯息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2000年9月-2001年11月* 创建一个市场研究队伍,领导市场研究队伍进行行业/产品方面的市场研究3)助教授(tenure track):专业于电子商务和国际零售,隶属商学院,新闻学院,政治学院,人类生态学院和经济学院联合组成的跨行业研究组,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1999.6-2000.7* 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零售,消费行为,和电子商务课程* 进行电子商务研究,主要是网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网上商店的运作和管理等4)助理工程师和销售员:安徽合肥第一毛棉纺织厂和安徽淮北市纺织集团,1989-1991年已发表及已被接受的专著和学术论文朱至文、张黎(2013),自我建构对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软科学,27(3).吴川、张黎、郑毓煌、杜晓梦(2012), 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的影响:母品牌类型、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类型的调节作用[J], 南开管理评论,15(6), 51-61.杜晓梦,张黎(2011). 实用性和享乐性附加目标及其对手段偏好度评价的影响[J]. 营销科学学报,7(3), 59-84.张黎郑毓煌吴川(2011). 消费者的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J]. 营销科学学报,7(1), 15-34.吴川,张黎,杜晓梦(2010). 消费者归类属性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J]. 营销科学学报,6(4),61-78.马京晶、张实、张黎(2009). 消费者目标取向、决策任务和产品类型偏好间的匹配性以及品牌信息的影响[J]. 营销科学学报, 5(1), 13-26.张黎著: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述[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马京晶、马欣昕、张黎(通讯作者)(作者排序按字母顺序).(2008)选择与放弃中对产品实用和享乐性的不同偏好-以电脑光盘和音乐CD为例[J]. 营销科学学报,4(1), 87-107.Zhang, L., Lin, S., & Fan, T. (2008). The Antecedents of Image Transfer --An Empirical Study of Event Sponsorship [C]. In Agela Y. Lee & Dilip Soman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s Research, 35.Ma, J., Zhang, L., & Ma, X. (2007). Affect without cognition [C]. In Gavan Fitzsimons and Vicki Morwitz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4, 389-391.张黎、林松、范亭亭(2007). 影响被赞助活动和赞助品牌间形象转移的因素-基于蒙牛酸酸乳赞助超级女声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166,84-93.张黎(2007). 经销商对合作关系的承诺及其影响因素[J]. 营销科学学报, 3(3),13-30.张黎、范亭亭、王文博(2007). 不同降价表述方式下消费者对降价幅度的感知和购买意愿[J]. 南开管理评论,10(3), 19-28.张黎(2007). 差价返还与价格形象[J]. 商业研究, 363, 112-117.张黎(2007). 从国外品牌手机的购买意愿看Fishbein模型的适用性以及文化适应的影响[J]. 管理科学,20(1), 30-37.张黎、马京晶(2006). 消费经验、文化意含与Fishbein模型[J]. 营销科学学报, 2(3),30-43.张黎(2006). 价格促销对商店整体价格形象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J]. 商业经济与管理, 175, 25-31.张黎(2006). 网民传统的网下购物习惯与其网上购物行为的关联性及其实践意义[J]. 管理科学,19(2), 13-21.张黎,Marsha Dickson (2004). 渠道权力理论与国外品牌服装在我国的营销渠道[J]. 南开管理评论,7(4), 44-50.Dickson, M.A., Lennon, S.J., Montalto, C.P., Shen, D., & Zhang, L. (2004). Chinese consumer market segments for foreign apparel products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21(5), 301-317.Dickson, M & Zhang, L. (2004). Supplier-Retailer relationships in China’s distribution channel for foreign brand apparel [J]. Journal of Fash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8(2), 201-220.Shen, D., Dickson, M. A., Lennon, S., Montalto, C., & Zhang, L. (2003). Cultural influences on consumers intentions to purchase apparel: Test and extension of the Fishbein Behavioral Intentional Model [J]. Clothing and Textiles Research Journal, 21(2), 89-99.Zhang, L., Dickson, M, & Lennon, S. (2002).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for foreign brand apparel in China: Structure, government’s role, and problems [J]. Clothing and Textiles Research Journal, 20(3), 167-180.Shen, D., Lennon, S., Dickson, M. A., Montalto, C., & Zhang, L. (2002). Chinese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 U.S.- and PRC-made clothing: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J].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31 (1), 19-49.Zhang, L., & Dickson, M. (2000). Changes in China’s tariff policy: Opportunity for U.S. exports? ITAA Proceedings (pp.132), Monument CO: ITAA, Inc.Shen, D., Dickson, M., Lennon, S., & Zhang, L. (1999). Chinese consumers’attitudes toward US-made clothing. ITAA Proceedings (pp.250). Monument CO: ITAA, Inc.Zhang, L., & Dickson, M. (1998). Apparel consumer stock-out behaviors. In N. Owens (Ed.), ITAA Proceedings (pp. 81), Monument CO: ITAA, Inc.Lennon, S., & Zhang, L. (1998). Ethnicity of fashion model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ITAA Proceedings (pp.57), Monument CO: ITAA, Inc.学术会议论文集张黎,郑毓煌,吴川(2010),消费者的调节聚焦属性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2010年会论文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北京.杜晓梦,张黎(2010)。

附加目标对手段偏好度评价影响的研究,《营销科学学报2010年会论文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北京.吴川、杜晓梦、张黎(2009). 归类属性对于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在中国营销科学学会2009年年会上宣读,全文被收入2009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p.884-898).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 天津.张黎、涂艳苹、张实(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