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0讲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升华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总结升华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
西方发展至制度层面
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风俗观念近代化
热点考向一
本课内容结束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心思
政治 会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抗:爱国官兵反抗、太平 反抗: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
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 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
“君主立宪”“民主共 “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和”“实业救国”,学习 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
(3)特征 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以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 夺原料为主。 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4)影响 ①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 殖民国家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②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 念,有利于当地的近代化。
资本 品,扩大市 贸易
形成
中期)

垄断资本主义 时期(19 世纪 中期以后)
第二次 工业革命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8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时作业(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8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时作业(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8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时作业(含解析)(时间:45分钟)【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8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时作业(含解析)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由此不可以得出( )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C.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D.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2.“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该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3.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

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

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重商主义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B.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C.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D.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5.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

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西班牙、英国、法国 B.意大利、法国、荷兰C.英国、意大利、荷兰 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6.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工业革命教程讲义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9讲 工业革命教程讲义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9讲工业革命教程讲义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9讲工业革命教程讲义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①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2)市场条件: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很多商品供不应求。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1)纺织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② “________”。

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2)基本特征:③______取代手工劳动,工业生产出现革命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④____________,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4)交通领域的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的⑤____________ 和⑥____________ 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巧学识记图示法记忆工业革命的条件【点题训练1】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到: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考点二从工场到工厂1.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⑦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厂逐渐集中,形成许多工业城市,⑧________进程明显加快。

2020届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精品

2020届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精品

专题1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结构体系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概念解释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者的形成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又有差别。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对外贸易使各国市场联系起来的总体,它使资本主义的经济涵盖最广。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内涵相对较小。

它仅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了。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两重含义:(1)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出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建立并日益成熟。

(2)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绝大部分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世界市场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根本前提的,其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

它的最终形成,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陈旧的经济体系,结束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江苏2020考试说明】1、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知识梳理】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一)必要性(原因):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3、动力:欧洲人渴望得到“香料”和“黄金”;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二)可能性(条件):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2、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3、地理知识的提高;4、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例1】(2020江苏历史卷,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问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2021·广东卷]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 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
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 时( )
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自主学习
互动课堂
随堂训练
自主学习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列强利用获得的特权,扩大对华_商__品_输__出__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拓展]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前提条件
重要因素
历史原因 主要原因 内部根源
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 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的经济联系
4.近代化 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的 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 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5.近代工业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 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 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
答案:C
解析:洋纱(英国纱为主)所使用的原料“棉花”,多进口于印度、美国,经过 长途贩运,原料成本较高,而江南地区就地取材,“土纱”虽然没有机器生产的 优势,但得益于“地利”,对洋纱形成优势,C正确;材料显示,自然经济解体 的程度在内地的某些地区并不输于沿海,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上海尚未成为 对外贸易中心”,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排除。
军事上 洋务派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解析版)多角度审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自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4.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为代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5.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殖民者(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的全球贸易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对殖民地(1)破坏性:是灾难,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经济破坏和贫穷落后,是其在现代落伍的历史根源之一。

(2)建设性:殖民主义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对世界(1)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

(2)促进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多种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拓展专题0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迈进工业文明时代,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

2020年高考历史原创专题卷:《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020年高考历史原创专题卷:《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20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颗星考点31 新航路的开辟及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2颗星考点32 工业革命 5颗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1.【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点31 难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

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

这种现象导致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C.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2.【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点31 难 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

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

对这一转变下列排序准确的是A. 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B. 威尼斯――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C. 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D. 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3.【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点31 难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

这一现象说明A. 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 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 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D. 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4.【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点31 难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word文档资料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word文档资料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⑴15世纪前后,在西欧国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用作货币的黄金、白银需求量日增,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⑵《马可·波罗行记》在西欧流行以来,很多人希望到东方去“寻金”。

⑶长期以来,许多东方的商品畅销西欧市场。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甚至劫掠过境商旅。

因此,很多西欧人都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⑷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的统治者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身统治。

⑸欧洲人热衷传播天主教。

(6)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引发了商业革命①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也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②传统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发了“价格革命”含义:大量的贵重金属进入,使欧洲金银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影响: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演变。

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昔,常常入不敷出,财力和地位进一步下降;而新兴资产阶级获益匪浅,他们一方面可以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一方面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经济实力迅速增加。

(3)世界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改变了欧洲和美洲的生活,与此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扩张也登上历史舞台。

(4)新航路的开辟还极大的冲击了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冲击了神学理论,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

它以无可辨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直接冲击了封建神学,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3、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1)确立: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美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第二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T23(美国工业生产的条件、过程与影响组织形式) T17(工业革命)复习建议:1.运用比较教学法,将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2.注意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审视、反思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欧美各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多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①______________。

其间,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成就:(1)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②______研制发电机成功,不久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③________。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推动了④______________的革新,以此为动力的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3)化学工业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钢铁工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点题训练1】“……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考点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1)工业生产结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⑤__________取代纺织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⑥______趋势日益加强。

(2)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⑦______,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垄断组织出现: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⑧__________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垄断很快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点题训练2】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01年的漫画,它是以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为原型创作的。

下列表述与漫画的主题不相符...的是( )A.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B.垄断了美国整个石油开采和石油产品市场C.新型的工业领域出现垄断组织D.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考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进一步加强。

(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贸易增长。

(4)非工业化的国家的粮食和原料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品销往全世界,⑨__________日益明显。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⑩______________的狂潮。

2.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⑪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巧学识记图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过程【点题训练3】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C.城市化的进程D.社会生活的变迁要点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含量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发展进程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典例训练1】“(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发明者多是有经验的工人技师B.在欧美国家同时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电力能源的广泛使用要点二如何全面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概念: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经济整体。

2.形成过程(1)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2)世界市场的拓展:原因:早期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基本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4)最终形成:20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被瓜分殆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角度:促进了实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道德角度:亚非拉国家饱受列强的控制和剥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3)人类文明演进角度: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文化,促使人类向现代文明转化,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融和发展。

【典例训练2】1884年10月13日,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世界公认为本初子午线。

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

1924年2月5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这一过程伴随着( )A.世界市场的出现 B.工业文明的拓展C.殖民扩张的进行 D.生活方式的变迁史料研读通向成功的试金石史料一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

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韦尔奇《美国创新史》史料二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

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

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

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史料一中“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说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史料二中“1914年”“《美国创新史》”说明美国之所以出现福特“创新”,这与当时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

(1)史料一阐述了欧美近(现)代化历程的哪一主要特点?(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述其影响。

随堂验收学以致用的训练营考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这可以说明( )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2.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考点二垄断组织的出现3.1904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

他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德国统一的完成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4.“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材料所述积极影响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5.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 D.第二次工业革命6.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欧美国家在亚非拉国家建立商站、租借地、移民区、殖民地,通过控制和掠夺他们的资源,构成了新兴工业世界全球经济体的中心区。

材料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 )A.不能推动农业文明地区的近代化B.改变了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方向C.阻碍了工农业文明地区的交流D.助推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7.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材料二1870-1910年世界船舶数(单位:百万吨)完成下列要求:(1)依据这二则材料,概括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单元知识结构归纳时空定位穿梭时空的定位单元概述透析历史的大讲堂本单元主要介绍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干知识梳理】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西门子③“电气时代”④交通运输领域⑤重化工业⑥社会化⑦利润⑧自由竞争⑨国际分工⑩瓜分世界⑪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点题训练】1.C 【解析】“以后的三十年间”是从1870年开始制20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是19世纪40年代,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信息中强调的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分工,故C项正确;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17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