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 实验室环境要求
试验室环境要求

试验室环境要求试验室是科研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试验室环境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试验室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要求,以及相关安全和卫生方面的问题。
一、物理要求1.温度控制:试验室应设置合适的温度控制系统,温度范围一般应在20℃-25℃之间,以保持试验过程的稳定性。
2.湿度控制: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试验室湿度应在30%-70%之间进行调节,以确保实验试剂和仪器的性能不受影响。
3.噪音控制:试验室内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避免对实验操作和研究人员的影响。
二、化学要求1.通风系统:试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废气排放:试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废气排放系统,确保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不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3.储存要求:试验室内的试剂和化学品应按照相应的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密封和分类放置,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生物要求1.微生物控制:试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微生物控制制度,包括洁净室设施的选择和管理、人员的严格培训和防护措施等,以确保实验过程不被微生物污染。
2.生物安全:对于涉及到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实验,应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生物安全柜等。
3.动物实验:进行动物实验时,需确保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符合相关的动物福利和实验要求,并保持动物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
四、安全和卫生要求1.电气安全:试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安全使用。
2.防火要求:试验室应配备消防设备,保证安全用电和防火安全,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消防演习。
3.卫生管理:试验室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环境清理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4.安全培训:试验室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总结:试验室环境要求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安全和卫生等多个方面,都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要求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要求实验室整体布局规划:
空气调节、通风、温湿度、清洁度控制、给排水改造、酸碱废水及剧毒
和致癌物质的排放、气体供应、电气线路改造、施工改造、消防安全(大多数房间门都是向外开,尺寸满足后子母门为佳)等,使实验室的场地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1.1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线值计量标准间为20±2℃,电工与无线电专业的标准间和线值计量的计量检测仪器间为20±3℃。
1.2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 — 70%。
1.3实验室的噪音、防震、防尘、防磁、防腐蚀与屏蔽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检定项目之检定规程和计量标准器具及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室内采光应利于检定工作和计量检测工作的进行。
实验室共分为:仪器检测区、前处理区、休息区、药品室、天平室、样品流转室、氨氮室。
仪器检测区包括:原子荧光室、气相色谱室、分光室。
2.仪器、设备配置:主要仪器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测油仪、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电导仪、氟化物测定仪、PH计等,以及各种附属设备。
附:实验室申购物品清单(仪器及设备)及初步报价,实验室申购物品清
单(玻璃仪器)。
3.化学药品采购时,公司要找有化学危险品经营资质的经销商采
购,并向其索要经营资质复印件。
4.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把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范围的分析仪器、玻璃仪器及附属设备送技术监督局检定,取得计量器具合格证,鉴定证书存档。
实验室建设及工作环境要求

实验室建设及工作环境要求实验室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场所,为确保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实验室建设及工作环境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本文将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工作环境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室建设要求1. 实验室位置选择:实验室应远离噪声和污染源,地理位置选择要方便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最好能与其他实验室或科研机构相邻,便于合作和资源共享。
2. 实验室布局设计:实验室布局应合理,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进行规划,保证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合理连接。
实验室设备和实验台面要保持良好的排列,确保实验人员的工作顺利进行。
3. 实验室通风系统:实验室通风系统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实验室人员的舒适度。
4. 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停电装置、紧急淋浴器和安全柜等。
同时,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5.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满足实验室的需求,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和仪器的购置应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预算进行选择,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室工作环境要求1.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实验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2. 实验室卫生管理: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实验室设备和实验台面,妥善处理废弃物和实验产生的化学废液。
3.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实验工作的需要,通常要求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温湿度的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实验室噪音控制:实验室噪音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减少对实验人员的干扰。
对于噪音较大的实验室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或者进行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以减少噪音对实验室工作的影响。
实验室环境基本要求

实验室环境基本要求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实验室环境的基本要求:1. 空气质量要求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实验室空气质量的基本要求:- 室内空气应符合卫生标准,不得存在污染物和异味。
-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通风和空气净化,确保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清除。
- 有关室内空气质量的数据需记录并定期检查,确保达到规定的标准。
2. 温度和湿度要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对于实验操作和实验物质的保持至关重要。
以下是相应的要求:- 实验室的温度应适宜,一般在摄氏18-26度之间。
不同实验操作可能有不同的温度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实验室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防止实验物质受潮或变质。
一般湿度控制在相对湿度40%-60%之间。
3. 照明要求实验室应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的准确性。
以下是照明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应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如果自然光线不足,则应使用合适的人工照明设备。
- 实验室的照明设备应安全可靠,不得存在电路故障或漏电等问题。
- 实验操作区域的照明亮度应符合操作的要求,避免操作人员疲劳或误操作。
4. 设备和材料要求实验室中的设备和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实验室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不得存在有害物质或对实验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
- 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应有清晰的标识和分类,方便实验操作人员使用和管理。
以上是实验室环境的基本要求,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环境,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以备查阅。
实验室环境要求国标

实验室环境要求国标
实验室环境要求国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建筑环境要求:包括实验室建筑的布局、通风、照明、温度、湿度、噪音等方面的要求。
GB 50736-2019《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是相关标准。
2. 实验室设施环境要求:包括实验室设施的通风、照明、温度、湿度、辐射、气体等方面的要求。
GB/T 18204.1-201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要求》是相关标准。
3.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的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GB 19489-2008《生物安全实验室通用要求》是相关标准。
4. 实验室化学品管理要求:包括实验室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废弃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GB/T 22254-2008《化学试剂通用技术条件》是相关标准。
5. 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选购、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
GB/T 20234-2015《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规程》是相
关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环境要求标准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同时,实验室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实训室环境要求

3.1.1实训室环境要求(温湿度、防雷接地、防尘、电磁干扰等要求)1)环境温度:室内温度:夏季应为23±1℃,冬季应为20±1℃;。
实验室应有良好的恒温恒湿性能,温度场应均匀,应对实验室内不同位置的环境温度进行定时检测、记录。
2)相对湿度:全年应小于或等于45-60%。
3)应该有足够的新风补充量。
4)防震:一般实验室要求地震烈度为4级以下,震动幅度小于4μm,允许震动速度为0.2mm/s以下。
5)防尘:含尘量应小于0.25mg/m³,实训室出入口应配备鞋柜,有换鞋区,学员进出实训室必须换保洁鞋,以保证实训室的无尘环境。
6)防腐:空气中应避免有腐蚀性气体。
7)防电磁干扰:实验室对外来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应达到40~80dB。
8)噪声:应小于60 dB。
9)实训室地面应为架空不高于25厘米的防静电地板,以利于电源及控制线缆的布置。
3.1.2实训室面积要求及布局参考1)实训室的占空比应为1:7,最小不小于1:5.(占空比是指主设备级配套设备所占实验室面积与实验室总面积之比。
)2)实训室应设立实验室设备区,实操区,工器具存储区,研讨区。
3.1.3实训室电源要求1)实训室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电流100A、TN-S或TN-C-S系统;2)实训室内应设置单独的配电箱,实训设备用电和照明用电分别配置,;3)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
3.2实训室配电1)实训室配电回路应将照明回路和插座回路分开,插座回路应有防漏电保护措施;2)实训室内应设置等电位联结和良好的接地措施,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接地装置采用联合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应按设备要求的最小值确定;实验室照明要求1)室内照度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教室照度规定;2)实训室的照明应光线均匀(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并且无眩光;应采用发光效率高、发光面积较大、眩光较少、显色指数较高(在80以上)、色温4000K~5000K的荧光灯作为实训室照明灯具的光源;3)实训室照明灯具与工作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1.7m。
实验室的环境要求

• (6)三废处理应满足环保部门的要求。噪声大的试验设备(如破碎机等)应与操作人员的工作间隔离,工作 间的噪声不得大于70 dB。实验室环境的部分具体条件如下:
➢ ①电源电压:220V及(380±10)V,配备稳压电源,计算机配不间断电源 ➢ ②电磁屏蔽:特殊仪器室用双层铜丝网或铁皮屏蔽 ➢ ③仪器室温度:(25±5)℃(用空调器控制)。④仪器室湿度:<70%(用去湿机控制) ➢ ⑤仪器室噪声:<55dB,其外部噪声可由双层钢窗阻隔 ➢ ⑥仪器室防震:采用防震沟 ➢ ⑦天平安装:加防震座⑧实验准备室:有通风柜⑨防火设施:配备1211灭火机
实验室的环境 要求
单应满足以下条件: • (1)满足该实验室工作任务的要求,其中对部分实验室(包括化验室及平时存放仪器设备的仪器室)的环境 (温度、湿度和其他要求)应满足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保管的技术要求,对某些电磁检测设备的仪器室需有 电磁屏蔽设施。仪器室内应配备供检查仪器用的试验台(桌)。 • (2)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精密大型仪器室应有更衣换鞋的过渡间。 • (3)检测仪器设备的放置应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能将实验室兼作检测人员的办公室。 • (4)实验室应有防火安全设施,化验室应有通风设施。室内管道和电气线路的布置要整齐,电、水、气 要有各自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化学药品的放置应合乎安全管理的要求。 • (5)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防器具,如防毒面具、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实验室环境控制要求

实验室环境控制要求实验室环境控制是指对实验室内部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因素进行监控和调节,以满足实验的需要,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为了保证实验室环境的良好控制,下面将从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控制、光照、噪音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空气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室空气质量对实验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控制和调节。
具体要求如下:1. 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能够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应定期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严禁使用有害物质,如有必要使用有害物质时,应在有防护设施的条件下进行,并确保实验后将有害物质及时清理。
3. 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畅通。
通过合理的通风安排,减少揮发性有机物质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在室内积累的可能。
二、温度湿度控制要求温度湿度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应按照以下要求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1. 实验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恒定且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温度范围应在20℃-25℃之间。
对于特殊实验需求的实验室,温度范围应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调节。
2. 湿度是实验室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适宜的湿度范围有助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对于某些特殊实验而言,湿度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节。
三、光照控制要求光照是实验室内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光照的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实验室内应有合适的照明设备,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照明设备应有足够的亮度,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进行调节和灵活运用。
2.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实验,如光敏实验或者黑暗条件下的实验,需要采取相应的光照控制措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噪音控制要求实验室的噪音控制要求主要针对实验操作和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实验环境的安静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为保证检验设备的稳定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要求。
范围:适用于各实验室检测活动过程中环境管理。
职责 :
1. 检验人员应遵守本规程要求,自觉做好实验室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工作;
2. 质量经理及质量主管负责对检测室相应设施的完好性和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安全性进行监督和检查。
3. 质量主管负责对本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 质量经理及质量主管对各实验室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如发现有违反本管理规程,按违反程度对其责任人及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内容:
1.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
1.1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要求
1.1.1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 线值计量标准间为20±2℃,电工与无线电专业的标准间和线值计量的计量检测仪器间为20±3℃。
1.1.2 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
1.1.3 实验室的噪音、防震、防尘、防腐蚀、防磁与屏蔽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检定项目之检定规程和计量标准器具及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室内采光应利于检定工作和计量检测工作的进行。
1.2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出现异常,例如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范围且明显影响检定或检测结果时,应及时报告室主任,并逐级报告质保部领导及公司有关领导。
当环境条件经常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能满足计量检定工作与计量精密检测工作时,应据实书面报告公司有关领导,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解决。
在已有的条件下,试验室要采取积极措施保管维护好计量仪器设备和计量标准器具。
1.3 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日常控制与管理
1.3.1 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洁净,每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清理,定期擦拭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将器具及其附件摆放整齐,盖上仪器罩或防尘布。
一切用电的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均应切断电源。
1.3.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零食、喝水和存放食物等,非试验室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室内。
经同意进入的人员在人数上应严格控制,以免引起室内温度、湿度的波动变化。
1.3.3 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本室内温、湿度情况的记录。
有空调和除湿设备的室内不应随便开启门窗,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空调设备或除湿机。
室内温、湿度情况记录由各计量、试验室保存,保存期五年。
编制: 审核: 批准: ***
*********有限公司 实验室环境要求 文件编号 版本号 修改号 ZKB.170701 A/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