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璧月初晴(刘辰翁)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李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永遇乐清照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②,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④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他酒朋诗侣。

中州⑤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⑥。

铺翠冠儿⑦、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妆扮之意。

【译文】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

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

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赏析】《永遇乐》是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

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

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

(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

)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

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

刘辰翁:永遇乐

刘辰翁:永遇乐

刘辰翁:永遇乐《永逢乐》刘辰翁余自乙亥上元,诵李难安《永逢乐》,为之涕高。

古三年矣,每一闻此词,辄没有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难安自喻,虽辞情没有及,而欢甜过之。

璧月始晴,黛云近浓,秋事谁主?禁苑娇暑,湖堤倦温,前度遽多么。

香尘暗陌,华灯亮昼,少是勤联袂来。

谁知叙断烟禁夜,谦乡似忧风雨。

宣战旧日,临安北渡,芳景犹自若故。

缃帙离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甜。

江北无路,鄜州古夜,此甜又谁知可?空相对于残釭无寐,谦村社泄。

赏析:按小序提示计较,原词做于瑞宗景炎三年(1278年),北宋国都临何在二年前被元军占发。

故小序外说“欢甜过之”。

开始由描画方月近云的春光,提没“谁是春景的客人”?暗寓山河难主之欢。

“禁苑”、“湖堤”,写临安旧迹;“娇暑”、“倦温”,言早春感想。

“遽多么”,惊吸变迁宏大,故天重经,春景仍旧,而江山齐非。

“香尘”、“华灯”,追想往年元夕。

“断烟禁夜”,承“遽多么”而剜写沧桑剧变。

昔日面临临安富贵,尚勤失没游,而古谦纲荒热,警戒森宽,更无景否赏。

高片先道难安昔时临安情事。

北高临安芳景仍旧而人事未非,图书模板集得,元夕无意装扮。

“江北无路”如下转笔写本人逃亡熟涯,无路否走,野人离集,空守孤灯,永夜易眠。

写难安未言“最甜”,而“此甜”又复过之。

翻入一层,愁恨良深。

齐词从静景开端,却结以嘈杂之声,足睹词人其时心田的烦治疾苦。

附件附件附件。

李清照《永遇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李清照《永遇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李清照《永遇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永遇乐宋李清照落日熔金 [16] ,暮云合璧 [17] ,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18]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19]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20] ,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21] 。

铺翠冠儿 [22] ,捻金雪柳[23] ,簇带争济楚 [24] 。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25] ,怕见夜间出去 [26]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16]熔金:晚霞黄赤与金属熔化同色。

[17]合璧:暮云弥合,如玉璧密合无缝。

[18]吹《梅》笛怨:笛曲有《梅花落》。

[19]融和天气:形容风日清和。

[20]中州:河南古称中州,此指汴京。

[21]三五: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别名。

[22]翠冠儿:用翠羽作的女子冠饰。

[23]金雪柳:金柳、雪柳,皆女子的头饰名。

[24]簇带:妆扮之意。

济楚:整齐出众。

[25]风鬟雾鬓:形容头发凌乱。

[26]怕见:怕让。

见,表示被动用法。

译文: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

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

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评析:这首词是她晚年居杭所作。

元宵不赏,闭门孤坐,关键是“人在何处”四字。

国破家亡、丈夫暴卒的悲苦身世,是她排遣不去的大恸深悲。

下片以中州盛日的青春欢乐,与如今憔悴潦倒、风鬟雾鬓的衰颓苦境对比写出,更显得愁苦无端了。

而能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平淡处皆有深情,这确是李清照独擅的胜场。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永遇乐原文阅读翻译

永遇乐原文阅读翻译

永遇乐原文阅读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4页永遇乐原文阅读翻译《永遇乐》刘辰翁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

唐宋词之李清照《永遇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唐宋词之李清照《永遇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唐宋词之李清照《永遇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①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②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③捻金雪柳,④簇带争济楚。

⑤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①吹梅笛怨:笛中有落梅花曲。

②中州:通常指河南省,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③铺翠冠儿:装饰着翡翠的帽子。

④捻金:以金线捻丝。

雪柳:绢或纸做的花。

捻金雪柳是宋时元宵节妇女应时的装饰。

⑤簇带:簇,丛聚;带,通“戴”。

即头上插戴很多装饰物。

济楚:齐整、漂亮。

⑥怕见:犹言懒得。

【译文】落日灿灿象熔化的黄金,暮云连成半天白璧,如今我身在何处?杨柳染上一层浓烟,笛奏《梅花落》声声出怨,谁知春意有多深?正当元宵佳节,风和日暖天气,可难道,接着就不会有风雨来临?驾着宝马香车,前来邀请我同游,我却谢绝了这些酒朋诗侣。

汴京繁华的日子,闺中女子多闲暇,还记得人们特别看重正月十五。

翡翠羽毛镶衬的帽子,金线捻丝编成的雪柳,一个比一个穿戴得漂亮齐整。

如今我容颜憔悴,发髻似风蓬,霜雪染两鬓,懒得夜间出门去。

还不如到帘子背后,听听街上游人说笑的声音。

(平慧善译)【集评】宋·张端义:“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

《金石录》亦笔削其间。

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

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

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气象更好。

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贵耳集》卷上)宋·张炎:“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附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

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

岂如美成《解语花·赋元夕》云……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璧月初晴(刘辰翁)(2)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永遇乐·璧月初晴(刘辰翁)(2)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永遇乐·璧月初晴(刘辰翁)(2)赏析|全诗|原文翻译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用景语渲染气氛,并点明词中景物所处的时日,着重之处在于春事谁主这个主题。

璧月,有满月如璧句(宋何偃《月赋》),月如玉璧之洁白、晶莹、圆满,以璧玉咏元宵之月,极为生动传神;月明则云淡,天青云色一体难分,故曰黛云,炼字亦考究。

这些都是元宵节时常见的景象,也是春夜里惹人爱怜的事物。

但如今不知谁是这美好事物的主人。

发此一问,字字千钧直截了当地楔入词的主题;紧接着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从禁苑、湖堤二词看,可知写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从前度(源出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之典)一词看,可判断词人在故都沦亡后还重来过。

娇寒、倦暖,词人主观感受的写照;似乎禁苑、湖堤在词人看来都只觉有娇弱、倦乏之感。

遽如许三字,好像从词人心底喷涌而出,字字玑珠,表示了事态变化之速,词人每想到此便心情异常沉重,从字里行间可见词人自哀痛之情。

写到这里,词人突然宕开一笔,追忆起都城临安往昔的繁华: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此处描绘出昔日上元之繁华,如今却总是懒于与友人携手同游。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谁料今日上元,元军宵禁,想游也不可得。

风雨两字前加一愁字表明担心其夕有风雨,尚未即有风雨也;再加似字,则竟是本无风雨,而灯夕却冷落不堪,是由于人事所致。

今非昔比,主题进一步得到深化。

接下去,又叙起李清照当年情事: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写李清照南渡后,常忆起宣和年间的汴京旧事,每生物是人非,家国不在的感慨。

她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倦于梳妆,即使是逢元宵节,也是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只能以哀愁的小词自慰,这是人间最苦之事。

刘辰翁时而写李清照,时而写自己,时而又叙起李清照当年。

作者词中用李清照身份、情事、心绪说明的正是他自己,赋词最苦,一语双绾,二人皆然。

词的结尾,刘辰翁又写到自己: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李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李清照《永遇乐》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李清照《永遇乐》,这首词的语言平易,看似俗实则雅,将作者心中的悲痛之苦,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出来,堪称词作中上佳之品。

本文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导读:李清照的词一向以婉约风著称,委婉含蓄,而这首词更是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一。

其原文如下: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字词解释: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中州:即中土、中原。

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五:十五日。

此处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

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参见《岁时广记》卷十一)。

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簇带:簇,聚集之意。

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

济楚:美好、端整、漂亮。

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永遇乐翻译: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

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

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

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

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

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作品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时而伤今追昔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璧月初晴(刘辰翁)赏析|全诗|原
文翻译
《永遇乐璧月初晴》是南人刘辰翁的作品。

词抒亡国之恨,上阕写临安今昔变化,下阕写国土沦陷后的悲惨境遇。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对故国的思念与眷恋,哀婉无穷,表达了临安沦陷后江南无路的悲苦之情。

原文
永遇乐⑴
余自乙亥上元⑵,诵李易安《永遇乐》⑶,为之涕下。

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⑷,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⑸,黛云⑹远淡,春事⑺谁主?禁苑娇寒⑻,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⑼。

香尘暗陌⑽,华灯明昼,长是⑾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⑿,满城似愁。

宣和旧日⒀,临安南渡,芳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⒁。

江南无路⒂,鄜州⒃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⒄无寐⒅,满村社鼓⒆。

注释
⑴永遇乐: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四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仄韵始于柳永,南宋陈允平始用平韵。

又名《消息》。

⑵乙亥上元:乙亥,指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

上元,节日名。

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⑶李易安: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⑷不自堪:指不能忍受。

⑸璧月初晴:暮雨初晴,璧月上升。

璧月,以圆形的玉比喻圆月。

⑹黛云:青绿色像眉似的薄云。

⑺春事:春色;春意。

⑻禁苑娇寒:皇帝苑园不许宫外人游玩,故称禁苑。

娇寒,嫩寒、微寒。

⑼前度遽(j )如许:意为再来临安时,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遽,急,仓猝。

前度,指前一次;上一回。

⑽香尘暗陌:街道上尘土飞扬,往来车马很多。

香尘,指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陌,街道。

⑾长是:时常;老是。

⑿断烟禁夜:断烟,指断火、禁火。

禁夜,禁止夜行。

⒀宣和旧日:指宋徽宗宣和年间汴京的繁华盛况。

⒁缃(xiāng)帙(zh )流离,风鬟(hu n)三五,能赋词最苦:意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人已衰老,所作词反而更觉痛苦。

缃帙,书卷。

流离,散失。

风鬟,头发散乱的样子。

三五,指旧历正月十五夜。

⒂江南无路:江南已沦陷。

⒃鄜(fū)州:州名。

又作敷州。

隋以后始专作鄜州。

在今陕西
省延安地区。

现作富县。

⒄残釭(gāng):油尽将熄的灯。

⒅无寐:不睡;不能入睡。

⒆社鼓: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

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东升。

云色如黛,淡淡飘荡在远空。

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温。

前度刘郎如今又来这里,想不到变得如此冷寂岑岑。

记得从前的上元夜,车水马龙攘攘纷纷,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

五光十色的灯,把暗夜照得如白昼一样明灿。

可我也总是没有什么心情,和人们携手同去赏灯观看。

谁知道,上元夜也会禁止宵行,人稀烟断,满城凄风苦雨,愁云惨淡。

犹记宣和旧日,直到南渡临安,上元夜依旧热闹繁盛如故。

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净。

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纷乱飞舞。

写下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

如今江南也无路可走,我到处漂泊无寄处。

就想起被叛军困在长安的,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谁知否?空自对着昏暗不明的一盏残灯,长夜无眠,外面又传来满村的社鼓。

创作背景
这首词,从词的前面序文里推知是作于公元1278年。

因乙亥为宋德祐元年(1275年)。

今三年矣,实为1278年,宋亡于1276年,这时已亡国二年了。

易安南奔,犹存半壁。

辰翁作词,国无寸土。

说虽辞情不及,是谦词,而悲苦过之,是实情。

此词一起三句,以对句写景,月明云淡,景色可嘉。

然而一句抒情,春事谁主?问得突兀,实以伤心人别有怀抱,何堪对此。

接着再写临安宫苑,湖堤天气,寒暖适宜,但却何乃尔,实悲叹春之易逝,国已沦亡。

三接复以对句写香陌华灯之热闹美丽,一结又长是懒携手去。

心情可知,可心中的悲痛却少有人懂。

上片最后谁知二句,在断烟禁夜气氛中,满城似愁风雨。

这里是以景物作比喻。

临安已沦陷,元朝统治者在彼发布命令,宰割人民,不能不使人悲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