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四君子为什么是梅兰竹菊

合集下载

花中四君子

花中四君子

《兰花》 空谷有佳人, 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 香芬远弥馥。
精神象征:色淡香清,生于幽僻之处, 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听“竹”
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 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 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 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精神象征:美丽绝俗,却不与群芳争艳,故历来被用 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
观“菊”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 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
菊花的品质与精神中体现出的 傲骨、高尚坚强、高洁不屈以 及超脱世俗、桀骜不驯、乐观 等,值得人们用一生去细细的 品味与学习,最终树立正确的 生活态度。在百花纷纷枯萎的 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 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精神象征:清丽淡雅、芳香袭人,具有 傲霜凌寒的特征,一身傲骨。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品“兰”
兰,幽而不病。 处深山,厌都市 喧嚣,不以境寂 而色逊;居幽谷, 喜明月清风,不 因谷空而貌衰。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 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 葆本性之美。

赏“梅”
•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 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 工之妙。
梅花具有坚韧不拔、谦虚、无畏和傲骨的品质,象征着希望、 象征着拼搏、象征着高洁。在寒冬中盛开,无论风雪多大, 都能毅然绽放,体现了它坚韧不拔的品质。梅花不与百花争 芳斗妍,而选择开在寒冬,开在没有人关注的时节,这种主 动避让就是一种谦虚。梅花开放的时候正是凛冬,可越是冷, 它开得越是旺,任由风吹雪落,都不能改变其孤芳自赏,这 种傲骨也是不可多得的。

中国人为什么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

中国人为什么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

中国人为什么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是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画家在创作时常把竹、梅、松三项画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

加上兰,称为“四友”。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

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梅兰竹菊(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

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梅兰菊竹诗四首梅黄昏风雨断桥头,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凉岂独问天楼。

兰闻香喜识玉兰幽,雅洁清新韵欲流。

入画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含翠分黄意念深,有人默契费沉吟。

群芳斗艳争春去,独向清秋展素心。

郑板桥《题墨竹图》东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花卉许同栽。

咏竹(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陈 . 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唐.李峤)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唐 . 令狐楚)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梅兰竹菊的介绍

梅兰竹菊的介绍

梅兰竹菊的介绍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和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画中常见的题材。

梅是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是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是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是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这四种植物的品质特性被赋予了人格化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正是根源于对它们的深厚感情和认同。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

它们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正好满足了画家在一张画中表现四季景色变化的创作需求。

这既反映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植物学家。

梅竹菊兰是四大什么

梅竹菊兰是四大什么

梅竹菊兰是四大什么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四君子”,它们所代表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所以号称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为人们所喜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象征,梅花高洁傲岸、迎冬而开、美艳绝俗;
兰花幽雅空灵、幽芳高洁;竹子虚心有节,节节高升。

菊花冷眼清贞、清丽淡雅、芳香袭人,其傲霜斗雪的气节和清雅淡泊的品质为世人所喜爱,成为“四君子”。

梅兰竹菊象征:
梅花较耐寒,迎寒而开,早春就开始怒放,美丽绝伦,是坚韧不拔的热歌的象征,与松、竹一起戴物帮被成为“岁寒三友”。

一直喜欢梅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

兰花,花朵色淡香清,多生鱼幽僻之处,而且华中还夹杂有荆棘,一般都寄托一
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同事也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速蕉征,艳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一直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囊游。

竹自经冬不调,且自成美景,它钢制、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此画挂于家中,尽显品位。

梅兰竹菊的定义

梅兰竹菊的定义

梅兰竹菊的定义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关于梅兰竹菊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一、梅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

梅花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共有的一种品质,因而诗人倍加珍爱。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

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二、兰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花四君子“梅兰竹菊”与“松竹梅”一、花中四君子赞提起品格高尚,高风亮节、修养高超之类的事物,中国文人常用“梅、兰、竹、菊”这种四种植物作比喻,并且称她们为花中“四君子”。

自古我国的文人就喜欢填词、赋诗对她们大加赞美。

在众多歌颂花卉的诗、词、散文中,与“梅、兰、竹、菊”有关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绘画大师对她们也格外青睐,除了单独画梅、兰、竹、菊外,还善画“四君子”图,从出土的陶瓷器具看,许多都画有“四君子”的图案,现在的工艺品上仍然能找到梅、兰、竹、菊的身影。

中国文人与这“四君子”之间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并留下许多千古佳话。

如元代大画家王冕在隐居九里山时,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自号“梅花屋主”。

他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所作的“墨梅图”与“墨梅”诗均名扬天下。

更有一位叫林逋的宋代诗人更是痴情,他一生养鹤植梅,自称“梅妻鹤子”,终生不仕不娶。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一生便以种竹、画竹闻名于世,并非常重视对竹子的实地观察,主张画竹前“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所以他笔下的竹子,不仅能显示出四时风雨,阴晴中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而且力求表现竹子的耐寒、抗冰雪的坚贞之性。

历代文人如陶渊明、苏东坡、杜甫、陆游等都写诗文赞颂过菊花,尤其是陶渊明因为经常写菊花的诗文,被人们誉为“菊仙”,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成了菊花的代名词。

兰花也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从孔子、李白到苏东坡、郑板桥都留下有关兰花的诗文。

人们还将“国香”、“天香”、“王者之香”、“空谷佳人”等美誉封于兰花。

但更多的养花爱好者是想通过养梅、兰、竹、菊来表达高雅情怀,并陶冶自己的情操。

梅花向来是花卉中被歌咏的最多的,甚至被称为“诗人的花卉”。

比较著名的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里把梅花比喻成为“孤芳自赏”的高士;而伟人毛泽东的诗题《卜算子·咏梅》所用的笔法与陆游大不相同,更值得欣赏。

梅兰竹菊被称为什么四君子诗人描写它们的诗句

梅兰竹菊被称为什么四君子诗人描写它们的诗句

梅兰竹菊,四种花卉被誉为"四君子",常被诗人们用来描写,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品质和意境。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已经成为了文人墨客创作的常见题材,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符号。

那么,梅、兰、竹、菊为什么会被称为四君子?让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一有趣而丰富的话题。

1. 梅:梅花作为冬天里的瑰丽之花,素有"岁寒三友"之称。

在我国文化中,梅被赋予了坚贞不屈、清高淡泊的人格特质,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这种坚韧不拔的特质是我国古代文人推崇的品格。

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中,他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傲立不屈的意境。

2. 兰:兰花在我国文化中被赞美为"风流才子佳人"。

兰花不仅美丽高雅,而且清香袭人,常常被用来比喻君子或者美好的女子。

在我国文人的笔下,兰常被赋予高洁、清新的美德。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写道:"梦入芙蓉花上",将兰花比喻为清新高洁的佳人。

3. 竹:竹是我国文化中的代表性植物,具有朴素清高、坚韧不拔的品性。

竹子笔直挺拔,翠绿欲滴,被誉为"松竹梅"中的"转木成竹",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格高洁、坚韧不拔。

在古代诗词中,常有"竹影松声"的描绘,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扫尽春风无人知,不觉落花飞絮迟。

舞回千戟嶙峋影,遍插烟霞细碧枝"。

4. 菊:菊花被称为"秋之花",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菊花虽然生于寒冷的冬天,却能迎接秋风拂面而来的绚烂,因此常被用来比喻忠贞不渝、傲骨峥嵘的品质。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有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对菊花高洁不凡的赞美。

总结:"梅兰竹菊"作为四君子花,各自具有不同的品质和意境,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符号。

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由来,读过,真的涨知识了

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由来,读过,真的涨知识了

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由来,读过,真的涨知识了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四君子的由来“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

是传统寓意纹样。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

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

”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关于梅兰竹菊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梅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椿苗基地 lokij90
谢谢观赏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 世之态
排水板厂家polkij897
岁寒三友:松“四季常青”;竹“宁折不屈”;梅“傲雪挺 立”
•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 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 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 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 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 谊。
花中四君子为什么是梅兰竹菊?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 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品质分别是: 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 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 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 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 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 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 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 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 隐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