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四君子小报
浙美版初中美术 8.梅兰竹菊“四君子” 墨竹 课件

竹客古傲青修竹 者,今雨翠长枝 众嗜文,,,杆 多竹人中凌四挺 。咏墨国霜季拔 ,
我们为什么要画墨竹? 画家为什么要画墨竹?
吴镇
吴镇
墨 竹 北 宋 文 同
“ 竹 如 我 , 我 如 竹 。 ”
竹 石 图 清 郑 板 桥
郑 板 桥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
郑 板 桥
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作业要求: A类要求:画一株墨竹,构图完整,注 意墨色浓淡和运笔方法,抓住竹的特征。 B类要求:画两到三株墨竹,构图完整, 注意墨色浓淡和运笔方法,抓住竹的特 征。
谢谢
梅兰竹菊“四君子”

艺术賞析中国花鸟画有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传统,常常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其中,梅、兰、竹、菊是中国画家经常描绘的题材。
梅花清秀淡雅,不惧严寒,傲雪绽放;兰花具有高洁、清雅的特点;竹子四季常青,虚心有节;菊花则耐寒,于风寒霜露时一枝独秀。
所以人们称它们为“四君子”,借以象征人的高尚品格。
清代画家吴昌硕、郑板桥一生中画过许多梅、兰、竹、菊的作品。
吴昌硕作为晚清文人画家,他非常喜爱梅花,他植梅、诵梅、画梅,与梅为友,从画梅中缘物寄情,死后还安葬于种有十里梅花的超山,一生与梅花结缘。
他笔下的梅花别具特色,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独特的风格。
这幅《墨梅图轴》作品是吴昌硕八十岁创作的。
吴昌硕所画梅花,枝干的长线都是中锋用笔,沉着厚重、力透纸背。
特别是梅花主干的用笔,如果剥离梅花枝干的具体形象,这些笔线与石鼓文的书写是相通的,是以书入画的代表。
56闻名于世。
郑板桥的竹子为什么画得好?原来他经过观察和实践,提炼得出:画好竹子必须经过“眼中之竹”“胸中另一位画家郑板桥以擅画竹子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
“眼中之竹”是指要对自然进行观察,将所绘对象的外形特点铭 记在心;“胸中之竹”是指进行艺术创作时要构思成熟,做到“胸有成 竹”;“手中之竹”是要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段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创作 出来,真正实现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同学们,你们也来尝试画画竹子。
,■ >仏'画竹的一般步骤为: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
卩型' 画竹干一般自下而上行笔,竹节之间用笔应顿挫有力,并留有 空隙以便浓墨画节。
§ / /竹叶有的像“个”字、有的像“介”字。
竹叶由左向右、由上向下行 笔,用笔应以中锋为主,落笔要稳,提笔要快。
1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让我们拿起笔,去感受美、发现,/ 美吧! ; ? z1。
花中四君子

《兰花》 空谷有佳人, 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 香芬远弥馥。
精神象征:色淡香清,生于幽僻之处, 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听“竹”
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 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 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 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精神象征:美丽绝俗,却不与群芳争艳,故历来被用 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
观“菊”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 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
菊花的品质与精神中体现出的 傲骨、高尚坚强、高洁不屈以 及超脱世俗、桀骜不驯、乐观 等,值得人们用一生去细细的 品味与学习,最终树立正确的 生活态度。在百花纷纷枯萎的 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 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精神象征:清丽淡雅、芳香袭人,具有 傲霜凌寒的特征,一身傲骨。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兰
品“兰”
兰,幽而不病。 处深山,厌都市 喧嚣,不以境寂 而色逊;居幽谷, 喜明月清风,不 因谷空而貌衰。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 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 葆本性之美。
梅
赏“梅”
•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 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 工之妙。
梅花具有坚韧不拔、谦虚、无畏和傲骨的品质,象征着希望、 象征着拼搏、象征着高洁。在寒冬中盛开,无论风雪多大, 都能毅然绽放,体现了它坚韧不拔的品质。梅花不与百花争 芳斗妍,而选择开在寒冬,开在没有人关注的时节,这种主 动避让就是一种谦虚。梅花开放的时候正是凛冬,可越是冷, 它开得越是旺,任由风吹雪落,都不能改变其孤芳自赏,这 种傲骨也是不可多得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m éi 兰l án 竹zh ú菊j ú有诗云:梅兰竹菊,四君子(一)梅 雪舞长天彻地寒, 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 俏若仙葩竞艳欢。
(二)兰 群山涧壑自生来, 撷取天灵紫气开。
质洁馨纯芳净雅, 清芬一世落尘埃。
(三)菊 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
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
(四)竹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
梅兰竹菊有诗云:梅兰竹菊,四君子(一)梅雪舞长天彻地寒,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俏若仙葩竞艳欢。
(二)兰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
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三)菊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
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
(四)竹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
(一)梅当雪花沁透着绿意,朔风漫卷大地,你却在白雪皑皑中傲立枝头,向世人宣布:春天到了。
你雪映的颜,白里透红,娇羞中含着冷艳;你傲立的枝,清雅俊逸,看似柔弱,却亭亭玉立,承载着浓浓的嫣。
你秀中藏傲,在严寒中开放,有的像雪,浑然一色,有的像少女的肤,冰清玉洁,滑如凝脂;有的像火,似夕阳映照的云;黄的似金,冁然生辉,有的绿如碧玉,晶莹剔透。
你沁脾的香,淡雅而悠远,别具神韵;你傲立雪中,起舞弄影,芳醉雪原,任凭严寒侵蚀你的肌肤,你依然清丽高洁,傲视苍穹,你嘲笑牡丹的雍拥华贵,月季的娇艳浮华,玫瑰的姹紫嫣红,荷花的高贵典雅,你独树一帜,在季节交替中独占鳌头。
你在严寒中傲立枝头,悄然开放,点缀着素色世界,在姹紫嫣红中悄然凋谢,不与百花争艳;你俏而不争,嫣儿不妖,脱俗典雅,为世人尊崇。
吹拂你的并非和煦的春风,而是伴雪的寒风;滋润你的不是温润的春雨,而是彻骨的冰雪;亲吻你的并非春日暖阳,而是寒风侵袭的一缕余光,但你依然散发醉人的清香。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即使你化作了花泥,你芬芳的气息依然悠远飘香。
梅兰竹菊四君子

清华其外,澹泊其中
谢谢观看!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 气质,是一种寂寞中 的自足,一种“凌寒 独自开”的孤傲。它 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 光中争艳,而是在天 寒地冻、万木不禁寒 风时,独自傲然挺立, 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 树,幽幽冷香,随风 袭人。
遥 知 不 是处是“幽”, 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 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 泽的姿态,以清婉素 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 美。
清 风 摇 翠 环 , 凉 露 滴 苍 玉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 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 劲节,清翠欲滴,婆娑可爱, 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 兰翠色长存的高洁 .
疏 影 月 移 壁 , 寒 声 风 满 堂
晚秋时节,斜阳下, 矮篱畔,一丛黄菊 傲然开放,不畏严 霜,不辞寂寞
更轻 将肌 金弱 蕊骨 泛散 流幽 霞葩 ,
梅 兰 竹 菊
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 君子”。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 幽、坚、淡。 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 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 背景的。梅兰竹菊,占尽春 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 “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 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 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 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 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 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 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 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 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梅兰竹菊 介绍ppt课件

有关菊的诗句
• 饮酒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
谢谢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5
竹
•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 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 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 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 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 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 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古今文 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
梅兰竹菊的文化意蕴
3.4 李欣然
1
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 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 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 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 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 下而春。
2
有关梅的古诗
• 墨梅 • 朝代:元代 • 作者:王冕 • 吾家洗砚池头树 •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 只流清气满乾坤
3
兰——孤兰生幽谷 众草共荒漠
• 兰,香草也。――《说文》 •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 中国兰的根是为白芷,白芷象征人民百姓。
蕙芷是自古以来仁义与民政的传统美德精 华, 蕙兰根系百姓,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
6
有关竹的诗句
• 竹里馆 • 王维 •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兰竹菊四君子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四君子”。
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一、梅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
梅花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共有的一种品质,因而诗人倍加珍爱。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
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二、兰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图说“梅兰竹菊”》 知识清单

《图说“梅兰竹菊”》知识清单梅、兰、竹、菊,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它们被称为“四君子”,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象征意义。
让我们通过图片和文字,一起来深入了解这“四君子”。
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是坚韧与不屈的象征。
梅花的形态优美,花瓣通常呈粉色、白色或红色。
其花朵或单生,或数朵簇生,给人以一种简洁而又不失优雅的美感。
梅花开在冬季,当万物凋零,它却能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吐露芬芳。
这种不畏严寒的特性,使梅花成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梅花常常被用来表达他们对困境的不屈和对理想的坚持。
比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就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墙角独自绽放的坚韧姿态。
再如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便梅花凋零化作尘土,其香气依然如故,这体现了梅花坚贞的品质。
梅花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红梅、白梅、绿梅等。
红梅鲜艳夺目,如火焰般热烈;白梅纯洁素雅,似雪花般轻盈;绿梅清新脱俗,给人一种别样的韵味。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梅花的枝干苍劲有力,线条曲折多变,画家们通过巧妙的运笔,将梅花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通过特写镜头捕捉到梅花花瓣上的晶莹水珠,或者是在雪地里绽放的红梅,那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凸显出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兰,优雅清幽,是高洁与淡泊的代表。
兰花的形态较为纤细,叶子修长而柔软,花朵通常较小且精致。
兰花的颜色丰富多样,有白色、黄色、紫色等,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兰花生长在幽静的山谷或山林之中,远离尘嚣,不与百花争艳,独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这种特性使得兰花成为了高洁、淡泊的象征。
古人常以兰花来比喻那些品德高尚、不慕名利的君子。
李白曾写下“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赞美兰花的香气悠远,品质高洁。
郑板桥的“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则描绘了兰花身处高位却不为浮云所动的超脱境界。
在绘画中,兰花的叶子常常是画家重点表现的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水墨的晕染,展现出叶子的柔美与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