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之呼吸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之呼吸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A.多由致病力弱的肺炎球菌引起B.好发于老人、儿童、久病卧床者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纤维素性炎症D.常作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出现E.病灶可互相融合2.鼻咽癌的常见组织学类型A.高分化鳞癌B.泡状核细胞癌C.未分化癌D.腺癌E.低分化鳞癌3.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是:A.纤维素性炎B.变态反应性炎C.化脓性炎D.浆液性炎E.出血性炎4.鼻咽癌常发生在A.鼻咽后部B.鼻咽顶部C.鼻咽侧壁D.鼻咽前壁E.鼻咽底部5.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扩张C.慢性支气管炎D.肺结核病E.矽肺6.小叶性肺炎的病变范围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B.以终未细支管为中心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D.以支气管为中心E.以肺泡管为中心7.二氧化硅尘致病力最强的是A.<5微米B.>5微米C.<3微米D.1-2微米E.3-4微米8.鼻咽泡状核细胞癌哪一项是错的?A.胞体大,胞浆丰富B.细胞多边形境界清楚C.核大、染色质小,空泡状D.核仁肥大、可1-2个E.癌细胞间有淋巴细胞浸润9.某男,60岁、胸痛、咳嗽、咯血痰两个月,胸片见右上肺周边一直径为5cm结节状阴影,边缘毛刺状。
应首先考虑:A.肺结核球B.周围型肺癌C.团块状矽结节D.肺脓肿E.肺肉质变10.硅肺的并发症有A.肺脓肿B.肺结核C.肺癌D.肺炎E.肺结核+肺心病11.下列低分化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中,哪一项不正确?A.原发灶往往很小B.早期可有同侧颈淋巴结转移C.对放射治疗不敏感D.以低分化鳞癌最常见E.易侵犯颅底及颅神经12.肺心病发病的主要环节是:A.慢性支气管炎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肺纤维化D.肺血管床减少E.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13.大叶性肺炎的肉质变是由于A.中性白细胞渗出过多B.中性白细胞渗出过少C.纤维蛋白原渗出过多D.红细胞漏出过多E.红细胞漏出过少14.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下列哪项除外A.病变中可有大量细菌B.较多的红细胞漏出C.大量纤维素渗出D.常有肉质变E.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15.小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多为:A.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B.卡他性炎症C.增生性炎症D.化脓性炎症E.变质性炎症16.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腺样囊性癌B.巨细胞癌C.鳞状细胞癌D.腺癌E.未分化癌多选题1.慢性支气管炎可导致A.支气管扩张症B.支气管管腔狭窄C.肺气肿D.支气管性哮喘2.鼻咽癌的特点是A.早期就可发现鼻咽部明显肿块B.以低分化鳞癌最为多见C.未分化癌大多来自粘膜上皮的嗜银细胞D.往往早期发生淋巴道转移3.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下列疾病所引起A.间质性肺炎所致的间质纤维化B.反复发作的慢性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C.间质性肺气肿D.支气管扩张症4.硅肺对人的危害在于A.引起肺心病B.并发肺结核C.引起肺纤维化影响气体交换D.晚期常发肺癌5.哪些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病变A.粘膜腺体肥大增生B.平滑肌肥大C.杯状细胞增生D.支气管壁内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参考答案:单选题:1、C E A B C 6、C D B B E 11、C E B D D 16、C多选题:1、ABC2、BD3、ABD4、ABC5、AC二、是非题1. 燕麦细胞癌属于APUD瘤,其组织学来源为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
动物病理学-呼吸系统病理

4.理化因素 粉尘沉着于肺,造成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称为尘肺
病变和机 理1. 眼观变化
部位与大小
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分布,炎灶大小不 一 ,多形成局灶性硬块。病灶周围肺组织气肿。 颜色 灰白或灰
黄 质度 稍实
切面 平整
病 程 较 长 时 , 结 缔 组 织 增 Th , 并 纤 维 化 使 病 灶 变硬。
。
1 、正常肺脏表观特征及解剖组织特征
① 正常肺脏呈粉红色,分叶明显,左右肺均 分为尖叶、心叶、隔叶,右肺另有一副叶。 ② 肺胸膜平坦光滑有光泽,肺小叶间质分明 ,触摸柔软,有弹性,无颗粒感。 ③ 切面既不干燥亦不明显湿润,用手挤压, 有少量淋巴液,血液渗出,切块投入水中, 既不下沉到底,亦不浮在水面。
淡)
肉变:肉芽组织浸润肺泡,内有新生血管,暗红色
喘气病 肺胰样 变
PRRS
四、肺萎陷:
又称肺膨胀不全,肺不张。指肺泡内空气含量减少甚至消失,以致 肺泡呈塌陷关闭的状态。
肺膨胀不全,肺不张。一般是先天性的。 肺萎陷指原以充满空气的肺组织因空气丧失,导致肺泡塌陷,是 获得性的。
肺先天性膨胀不全
又称为卡他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 心
、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由于病变多半局限于肺小叶范围,所以
又 称为小叶性肺炎。
病 变 1 、眼观
① 部位 呈灶状分布于左右两肺,多数发Th于肺尖叶、心叶
和 隔叶的前下部,呈岛屿状散在分布于肺表面。
② 颜色
呈灰黄色或灰红色
③ 范围和形状
米粒或黄豆粒大,形状不规则。 ④ 切面
平滑、湿润 支气管内有渗出液 支气管壁增厚,周围肺组织呈暗红色
病理学基础讲义 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考试大纲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6.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 7.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9.肺硅沉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10.鼻咽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扩散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11.肺癌的病因、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转移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病理联系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困难、发绀、气急 右心衰竭:心悸、肝肿大、全身淤血和下肢水肿;严重时肺性脑病
1998‐147‐X.下述哪些疾病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B.三期矽肺
C.慢性空洞性肺结核
D.肺动脉反复血栓栓塞
答案:ABCD
122
2003‐33‐A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116
2002‐100‐B.小叶性肺炎是 答案:B E A.纤维素性炎 B.化脓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出血性炎 2008‐133‐B.肺结节病属于 2008‐134‐B.小叶性肺炎属于 答案:C B
(四)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病原体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 肺炎支原体 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A.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B.间质性肺气肿
C.全小叶型肺气肿
病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一、判断题1 .肺小叶内终末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腺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 .肺小叶内终末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腺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 .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咳嗽、咳痰的病变基础主要是支气管壁粘液腺增生、肥大和浆液腺粘液化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小气道的炎症和阻塞性通气障碍,以及肺间隔的破坏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代偿性肺气肿和老年性肺气肿不是真性肺气肿。
[判断题] *错6 .迟发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主要与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支气管扩张症是指肺内支气管管腔永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差别之一是后者支气管粘膜上皮不发生鳞状化生。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大叶性肺炎的病变主要是肺泡的纤维素性炎,因而常合并肺间质纤维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样变期,在肺泡内渗出液中能检出多量肺炎球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在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实变程度最重,故病人缺氧的症状也最明显。
[判断题] *错12 .当肺内癌组织弥漫浸润使肺实变、肉眼观呈肉质样改变时称为肺肉质变。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只累及一叶肺组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 .严重的小叶性肺炎,病灶可相互融合,形成融合性小叶性肺炎,若不抓紧治疗,有可能发展为大叶性肺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小叶性肺炎好发于儿童和年老体弱者,且常常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本科PPT课件

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能够进行有效的气体 交换。
肺血管
肺血管负责输送血液,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 换。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总结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 等症状。
详细描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 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有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该病具有自限性,通常在
发病后1-2周内可以痊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结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 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这是不可逆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恶化。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与吸烟、空气污染 、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治疗主要包括戒烟、药物治疗和肺康复等。
组织损伤与修复
组织损伤
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损伤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功能丧失。损伤的原因包括感染、化学物质、辐射和缺血等。 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组织修复
损伤后,机体会启动修复机制以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修复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再生和组织重塑等阶段。 修复的结果可能不完全,导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炎症反应
急性炎症
以渗出和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渗出液中含有 大量炎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这些细胞在清除病原体、 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慢性炎症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与反复或持续的刺激有关。慢性炎症的特点是炎症细胞的 持续浸润和组织损伤的修复。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组织纤维化和器官功能障碍。
病理学(多图预警):7. 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
1981年在南京发现国内第一例军团菌病 例,北京(39例)和唐山各暴发流行一次
集体人群中呈小规模暴发流行,医院内感 染或散发
本病在美、英、瑞士、日本、荷兰和加拿 大等国流行
Mycoplamal Pneumonia
病因
军团菌共有42种,64个血清型, 临床多为I型,为需氧G-杆菌, Gimenez染色呈红色,只有在含有 L-半胱氨酸和铁的培养基(F-G培养 基)才能生长
大叶性、节段性 均匀性密度增高影
合并症
肺肉质变 carnification 肺脓肿 pulmonary abscess 纤维素性胸膜炎 fibrinoid pleuritis 败血症 septicemia 感染性休克 infective shock
Lobar 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肉质变:肺泡腔内炎性渗出物已被结缔组织取代
Acute Bronchitis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窒息
Acute Bronchitis
结局 治愈:痊愈; 迁延:纤维闭塞性支气管炎 蔓延扩散:合并其它疾病
Acute Bronchitis
肺炎
Pneumonia
按病变分布:大叶性,小叶性 按病变部位:肺泡性,间质性 按病变性质:化脓性,纤维素性 按病因:
粘液腺增生
鳞状上皮化生
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
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支,气伴管炎鳞细状胞上浸皮润化生,伴炎细胞浸润
Chronic Bronchitis
腺体萎缩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白色粘液泡沫状痰 粘液脓性痰 喘息 双肺哮鸣音、干性罗音 阻塞性通气障碍
Chronic Bronchitis
呼吸系统病理学

呼吸系统病理学呼吸系统病理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病理变化的科学。
下面将着重介绍呼吸系统常见病理学以及相关的常见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指在吸入过程中出现气道慢性阻塞的一组肺部疾病。
COPD通常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气道管壁增厚、黏液过多、细支气管痉挛,而肺气肿则主要表现为肺泡气隙扩大等病理变化。
2、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由气道的过敏反应和炎症引起。
哮喘早期可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增加等病理变化,以后气道内的炎症反应会引起气道增厚,最终导致气道阻塞。
3、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肺部组织结核病灶的形成,其中肺泡和小叶内可见干酪样坏死,周围有肉芽组织生成。
4、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是指影响肺间质组织(包括肺泡壁和肺间质)的一组疾病,其表现为肺泡间质的纤维化和脂肪沉积等病理变化。
常见类型有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癌等。
5、肺癌肺癌是肺部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的位置及类型不同,其病理变化也不相同。
肺癌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肺癌多见于大支气管周围,其表现为肺组织的向心生长和黏液分泌,周围型肺癌多见于外周肺组织,其病变一般呈现为球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质地硬,常侵犯胸膜。
6、肺炎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包括肺泡炎性渗出,肺内有大量炎性渗液聚集,可导致肺实质发生炎性渗出和肺泡壁进行纤维化,妨碍气体交换。
以上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理变化和常见疾病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病理学考试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一、 A 型选择题1. 鼻咽癌常见的大体类型是:A. 结节型 B 菜花型 C. 粘膜下型 D. 溃疡型 E. 乳头状型2. 关于鼻咽癌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好发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前壁少见;B. 其发病与 EB 病毒感染密切相关C. 绝大多数起源于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D. 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鳞癌最多见E. 早期即发生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3. 关于肺癌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支气管的腺体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B. 中央型肺癌绝大多数为鳞癌。
C. 肺癌具有异位内分泌功能,可引起 Horner 综合征D. 隐性肺癌是指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临床及 X 线检查阴性,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
E. 瘢痕癌的主要特征是肺腺癌中心区有纤维化或瘢痕灶。
4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A. 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B. 腺体肥大、增生、粘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C. 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D. 支气管壁瘢痕形成E. 软骨片萎缩,纤维化,钙化和骨化5 . 肺癌一般不转移至A. 脑B. 骨C. 心D. 肝E. 肾6 . 支气管扩张的发生最主要由于A. 细菌感染B. 支气管腔被炎性渗出物堵塞C. 支气管近端管腔狭窄D. 支气管周围组织实变E. 管壁结构因炎症而遭到破坏7 . 下列那一种物质与肺癌的发生无关A. 砷B. 锡C. 石棉D. 铬E. 镍8 . 下列哪一项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疾病本质?A. 支气管和肺泡的卡他性炎B. 肺泡的纤维素性炎C. 支气管和肺泡的化脓性炎D. 常是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并发症E. 是由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周围炎发展而来的肺组织炎症9 . 大叶性肺炎不会发生A. 肺肉质变B. 肺脓肿C. 脓胸D. 肺褐色硬变E. 败血症10.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喉鳞状细胞癌的特点?,A. 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B. 常发生于吸烟者C. 多见于中、老年人D. 肿瘤可浸润喉壁组织或形成菜花状肿物E. 常早期发生血道转移11. 喉结核的发生最常是A. 下行性蔓延即由鼻咽部结核蔓延而来B. 经支气管蔓延而来C. 淋巴道播散的结果D. 血道播散的结果E. 喉部手术后的并发症12. 铁锈色痰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的A. 充血水肿期B. 红色肝变期C. 灰色肝变期D. 溶解消散期E. 中毒性休克期13.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鼻咽癌?A. 多发生于鼻咽粘膜柱状上皮B. 泡状核细胞癌对放射治疗很敏感C. 可发生于上皮鳞状化生的基础上D. 以高分化腺癌最为少见E. 晚期方经淋巴道转移至颈淋巴结14.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A. 可由多种细菌引起B. 病变多为化脓性炎症C. 支气管旁淋巴结常有急性炎症反应D. 病灶融合多发展为肺肉质变E. 可导致支气管扩张症15. 下列哪一项最常引起慢性肺原性心脏病?A. 支气管性哮喘B. 肺结核病C. 支气管扩张症D. 慢性支气管炎E. 大叶性肺炎时的肺肉质变16. 病毒性肺炎常为A. 大叶性肺炎表现B. 小叶性肺炎表现C. 间质性肺炎表现D. 肺泡性肺炎E. 大小叶性混合肺炎表现17. 肺炎时肺泡上皮细胞或巨噬细胞内包含体常见于A. 球菌性肺炎B. 杆菌性肺炎C. 病毒性肺炎D. 支原体性肺炎E. 过敏性肺炎18. 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每年发作,连续两午B.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每年发作持续 3 个月,连续两年C.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症状,每年发作,连续两年D.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症状,每年发作持续 3 个月,连续两年E. 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每年发作,连续 5 年19. 慢性支气管炎上皮容易发生的化生是A. 粘液上皮化生B. 移行上皮化生C. 鳞状上皮化生D. 杯状上皮化生E. 肠型上皮化生20. 大泡性肺气肿的诊断标准是A. 气肿囊腔直径在 1 c m 内B. 气肿囊腔直径超过 1c mC. 气肿囊腔直径超过 1 . 5cmD. 气肿囊腔直径超过 2cmE. 气肿囊腔直径在 2crn 内21. 下列哪项符合石棉小体A. 一种肉芽肿性病变B. 有钙盐沉积的石棉纤维C. 有铁蛋白沉积的石棉纤维D. 呈同心圆排列的纤维结节E. 呈哑铃状的玻璃样变的石棉纤维22 . 支气管上皮癌中最常与非转移性内分泌表现有关之组织形式是:A. 腺癌B. 燕麦细胞癌C. 大细胞癌D. 分化不良性上皮癌E. 类上皮癌23 肺炎一词是指A. 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肺的炎症B.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的炎症C. 各种细菌引起的肺的炎症D. 以中性白细胞渗出为主的肺的炎症E.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24. 下列哪种细胞不会发生肺癌A.Clara 细胞B.Kultschitzky 细胞C.I 型肺泡上皮细胞D.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E. 支气管腺体的上皮细胞25. 下列哪项符合硅肺的特点A. 硅结节是一种肉芽肿性病变B. 早期病变出现于两肺下叶和背侧C. 硅肺性空洞是合并结核病的结果D. 吸入的二氧化硅尘粒越大,密度越高致病力越强E. 以上均不是26. 肉眼观察肺癌病变,下列哪项不会出现A. 肺门部巨大肿块B. 整个大叶实变C. 厚壁空洞形成D. 肺膜下界限清晰的球形结节E. 散布于两肺的多发性结节27. 肺癌的淋巴道转移最先发生于A. 纵隔淋巴结B. 锁骨上淋巴结C. 颈部淋巴结D.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E. 腋窝淋巴结28 .下列哪种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最小A. 房间隔缺损B. 慢支和肺气肿C. 大叶性肺炎 . 肺间质纤维化 E. 肺血管栓塞性疾病29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A. 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以淋巴和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细胞浸润B. 支气管壁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的粘液化C. 软骨萎缩、钙化或骨化D. 支气管黏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E. 支气管壁瘢痕形成30 .有关肺源性心脏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多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B. 持续性肺动脉高血压是发病基础C. 大循环淤血D. 肺淤血E. 肺肌型小动脉壁增厚31 .下列哪个疾病属假膜性炎?A. 大叶性肺炎B. 小叶性肺炎C. 气管白喉D. 间质性肺炎E. 病毒性肺炎32 .关于支原体肺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B. 预后较差C. 间质性肺炎D. 慢性炎细胞浸润E. 胸膜光滑33 .引起小叶性肺炎的常见细胞应不包括A. 肺炎球菌B. 葡萄球菌C. 腐败弧菌D. 流感嗜血杆菌E.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34 .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大叶性肺炎?A. 病变多累及一个或多个大叶B. 常并发肺脓肿C. 属纤维蛋白性炎D. 多由肺炎球菌引起E. 肺组织常无坏死35 .根据下列哪项可确诊支气管扩张症?A. 慢性咳嗽、咳痰B. 反复咯血C. 肺部湿罗音D. 支气管碘油造影E. 肺广泛纤维化36 .病毒性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B. 间质性肺炎C. 透明膜形成D. 肺泡性肺炎E. 上皮细胞内病毒包含体37 .确诊支原体肺炎的依据是A. 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年B. 起病急,多有发热、头痛、咽痛及剧烈干咳C.X 线检查肺部呈段性分布的纹理增加及网状阴影D. 病变呈间质性炎,肺泡腔内可无渗透出物E. 痰液中培养出支原体38 .肺大泡的病变特点应除外A. 直径超过 2cm 的大囊泡B. 常单个位于脏胸膜下C. 肺泡结构常无破坏D. 小叶间隔破坏E. 破裂后可引起自发性气胸39 .硅结节的直径是A.>5mmB.<2mmC.2 ~ 5mmD.<1mmE.>2mm40 .关于肺小细胞癌的发生部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中央型多见B. 周围型多见C. 弥漫型多见D. 发生于Ⅰ型肺泡上皮E. 发生于胸膜41 .鼻咽癌不常侵犯的器官或组织是A. 颅内B. 中耳C. 眼眶D. 鼻腔E. 口腔42 .男性 40 岁患者,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出现无痛性肿块,质硬,应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A. 淋巴瘤B. 淋巴结结核病C.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D. 胃癌颈淋巴结转移E. 肺癌颈淋巴结转移43 .下列哪项不是肺癌的肺外症状?A.Horner 综合征B. 肌无力综合征C. 肺性骨关节病D. 类 Cushing 综合征E. 类癌综合征二、 X 型选择题44. 有产生支气管扩张症倾向之情形包括有A. 哮喘B. 慢性鼻窦炎C. 维生素 A 缺乏D. 纤维囊性病45. 支气管扩张症的特点是A. 大多在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畸形的基础上发生B. 支气管壁结构(平滑肌、弹力纤维、软骨)破坏C. 支气管扩张症不会发生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D. 常并发肺脓肿46. 慢性支气管炎可导致A. 支气管扩张症B. 支气管管腔狭窄C. 肺气肿D. 支气管性哮喘47. 肺癌可起源于A. 支气管腺上皮B. 支气管粘膜上皮C. 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嗜银细胞D. 支气管上皮的鳞状化生48. 肺尖部的肺癌出现何纳氏综合征为A. 同侧瞳孔缩小B. 上眼睑下垂C. 眼球内陷D. 额部少汗49. 关于矽肺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大于 5 μ m 的矽尘致病性强B. 小于 5 μ m 的矽尘致病性强C. 硅酸导致巨噬细胞自溶D. 纤维性结节是矽肺的早期病变50. 下列哪些因素与肺气肿的发病有关系?A. 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B. α - 抗胰蛋白酶失活C. 弹性蛋白酶减少D. 氧自由基增多5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肺病变有A.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B. 无肌型细动脉透明变性C. 心肌纤维萎缩、横纹消失D. 主动脉瓣下 2cm 处心室肌壁厚E. 肺纤维化52 .常见的肺阻塞性疾病应包括A. 支气管扩张B. 哮喘C. 肺气肿D.ARDSE. 慢性支气管炎53 .肉眼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必须有以下哪些病变?A. 支气管萎缩,变薄B. 支气管扩张C. 支气管腔内炎性渗出物D. 肺组织不同程度的炎和纤维化反应E. 支气管粘膜呈颗粒或乳头状54 .间质肺炎的特点在于A. 预后大多较差B. 好发于老年人C. 临床上一般无肺实变体征D. 主要由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所致E. 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55 .可引起肺内成纤维细胞增生、发生肺纤维化病灶的疾病有:A. 大叶性肺炎B.ARDSC. 支气管扩张症D. 硅沉着病E. 急性左心衰竭56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有A. 肺组织大面积广泛实变B. 支气管常受累C. 常无肺泡壁的结构破坏D. 可合并纤维蛋白性胸膜炎E. 可合并中毒性休克57 .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的病理变化与急性肺水肿的主要区别是A. 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B. 肺泡内渗出物中可查到致病菌C. 肺泡中有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D. 脏胸膜面有明显纤维蛋白性渗出E. 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性渗出58 .下列哪些肺部疾病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A. 大叶性肺炎的肺肉质变B.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C. 支气管扩张症D. 慢性支气管炎E. 硅沉着症59 .引起肺门淋巴结的肺部疾病有A. 肺癌B. 肺结核C. 支气管肺炎D. 肺硅沉着病E. 支气管扩张症60 .光镜下,典型的硅结节表现为A. 可见以内膜增厚的小血管B. 同心圆状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C. 偏光镜下可见双折光的硅尘D. 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沉积E. 结节中央有坏死61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黏液性痰的主要病理基础是A. 支气管壁平滑肌肥大B. 管壁黏液腺增生、肥大C. 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D. 支气管壁充血、水肿E. 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增生62 .鼻咽癌转移的特点包括A. 颈部出现无痛性硬结B. 常发生早期同侧颈上深淋巴结转移C. 血道转移少D. 仅同侧颈淋巴结转移E. 多数为鼻咽癌的首发症状6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时,可出现A. 脾大B. 腹腔积液C. 肺褐色硬化D. 槟榔肝E. 横位心64 .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肺透明膜?A. 腺病毒肺炎B. 大叶性肺炎C.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D.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E. 吸入某些刺激性气体65 .关于肺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小细胞癌的发生与吸烟有关B. 小细胞癌发生率在肺癌中居第四位C. 小细胞癌多发生于肺周边部D. 瘢痕癌发展较快E. 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66 .关于大叶性肺炎的叙述,下列哪些是错误的?A. 周围血白细胞降低B. 常并发肺褐色硬化C. 病变多见于左肺下叶D. 病变多累及一个肺大叶E. 可导致支气管扩张三、名词解释67.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 COPD )68.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 )69. 肺气肿( emphysema )70.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7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cor pulmonale )72. 副肿瘤综合征( pa 士 aneoplasic syndrome )四、问答题73. 简述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变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
大 叶 性 肺 炎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
(4)溶解消散期:1周后
肉眼:实变的肺组织质地变软,病灶 消失,渐近黄色,挤压切面可 见少量脓样混浊液体溢出。 中性粒细胞坏死→释放蛋白溶 解酶将纤维素溶解、病原体被 吞噬溶解。
临床病理联系
(1)充血水肿期: 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X 线:显示肺片状模糊阴影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
胞、脱落坏死的肺泡上皮细胞 及少量红细胞和纤维素。
病灶周围代偿性肺气肿。
小叶性肺炎
临床病理联系
咳嗽:炎性渗出物刺激支气管引起。 咳痰:化脓性炎时,脓性渗出物 气喘:病变重者,肺换气功能障碍,
缺氧,而致呼吸困难。 发热:炎症的全身反应。 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X线:不规则斑片状阴影。
病理变化:
肉眼:肺内出现散在实变病灶,
直径 0.5-1cm,色暗红、灰黄色, 质实,下叶背侧较多。
小叶性肺炎
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镜下:
细支气管壁:
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 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腔内大量中性粒 细胞、浆液、脓细胞、崩解脱落的粘膜 上皮细胞。
肺泡壁:(细支气管周围受累的肺泡)
(二)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小叶) 急性渗出性炎症,绝大多数为化 脓性炎症。
病因: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 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链球菌等。
诱因:急性传染病、受寒、酗酒、 心衰等。
发病机制:
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抵抗力下 降,细菌可侵入细支气管远端及 末梢肺组织繁殖,引起小叶性肺 炎。
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等
2.吸烟:发病高2~8倍,吸烟使纤毛变短、 腺体分泌增加、巨噬C功能下降
3.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 刺激性烟雾和有害气体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气、臭氧) 使纤毛清除能力下降,腺体黏液分泌增加; 寒冷空气黏液分泌增加 ,纤毛运动减弱, 故多在气候变化剧烈的季节发病。 4.其它:过敏因素、神经内分泌、营养等。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复习
一呼吸系统组成及特点
气管 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肺泡 肺泡囊 肺泡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导气部 *肺呼吸部 *小气道 *肺小叶 *肺腺泡
二肺组织学
气管和支气管的组织结构:分三层,粘膜上皮 含三种细胞
粘膜上皮中含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 杯状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并发症:
(1)呼吸衰竭 (2)心衰 (3)脓毒败血症 (4)肺脓肿及脓胸 (5)支气管扩张
二、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
病因: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 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鼻病毒等。
病理变化: 肉眼:肺组织充血,水肿,体积轻度增大。 镜下: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血管充 血,水肿,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 润,透明膜形成,病毒包涵体。
(1)肺肉质变
(Pulmonary carnification):
纤维素性渗出物因嗜中性粒细胞 渗出少,溶蛋白酶不足→肺泡内纤维 素性渗出物不能完全分解吸收消散 →肉芽组织予以机化 。 肉眼: 呈褐色肉样纤维组织
大叶性肺炎(肉质变)
(2)化脓性胸膜炎及脓胸 (3)肺脓肿 (4)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5)感染性休克
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引起致敏,机体发生 变态反应性炎。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浆液、 纤维素渗出。
病理变化:
(1)充血水肿期:第1-2天
肉眼: 肺叶肿胀、充血,呈暗红色, 挤压切面可见淡红色浆液溢出。
镜下: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有大量浆液渗出, 少数RBC、WBC
(1)充血水肿期(1-2天)
细支气管:上皮成分,不含软骨和腺体
肺泡上皮:分I型和II型,数量和功能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the alveolar wall. Note that the basement membrane (yellow) is thin on one side and widened where it is continuous with the interstitial space. Portions of interstitial cells are shown.
(2)红色肝变期:第3-4天
肉眼:肺叶肿大,质地变实,切面灰红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有大量 RBC渗出, 少数WBC、纤维素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
(3)灰色肝变期:第5-6天
肉眼:肺叶肿胀,质实如肝,切面干燥 粗糙,实变区呈灰白色
镜下:大量纤维素、中性粒细胞渗出,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
(2)红色肝变期: X 线:显示肺大片阴影 紫绀 :肺实变致换气功能不足 铁锈色痰:红细胞崩解后的含铁血黄素
(3)灰色肝变期:
X 线:显示肺大片致密阴影。 胸痛:纤维素性胸膜炎(炎症波及胸膜)
(4)溶解消散期:
X 线:实变灶消散,肺阴影消失 寒战、高热和末梢血白细胞增高:
毒血症及炎症全身反应
并发症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一、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
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 每年持续三个月,连续二年以上 即可诊断。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
病毒: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 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等
trachea
bronchiole
pulmonary alveol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呼吸系统的防御装置:
*黏液-纤毛排送系统 2~10μm *肺泡巨噬细胞 < 2 μm
第一节 肺炎
分类:
感染性
1、根据病因分类
理化性(放射性、吸入性 和类脂性)
变态反应性(过敏性和风湿)
2、根据部位的不同分肺泡性和间质性
3、根据病变性质
一、细菌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累及肺大叶的 大部或全部,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 主的急性炎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肺炎链球菌(Ⅲ型) 少见的有肺炎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诱因:受寒、感冒、过度疲劳、 慢性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