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速记: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速记: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一90%以上是病毒病毒性肺炎:合胞病毒居首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症状:发热,咳嗽,喘憋,呼吸困难,三凹征、鼻翼扇动,呼气性喘鸣音,肺底部细湿啰音。
最易出现的并发症---- 止衰早期快速的病原学检查一一免疫荧光法支气管肺炎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重症往往出现混合性酸中毒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发热,咳嗽,气促,鼻翼扇动,重者点头式呼吸,三凹征,中、细湿啰音,肺部固定中、小水泡音合并心衰:①心率突然>180次/分②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纽,面色苍口,指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心衰的急救措施一一立即静脉给予毒毛花苛K制剂支气管肺炎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原因一一二氧化碳潴留诱发心衰原因一一肺动脉高压,中毒性心肌炎确诊最重要体征一一双肺闻及细水泡音治疗氧疗:鼻前庭导管氧流量0.5-1L/分氧浓度<40%缺氧明显——而罩给氧氧流量2~4L/分氧浓度50~60%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常用)小儿肺活量:50~70ml/kg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一一咳嗽6月内婴儿无热性支气管肺炎考虑一一衣原体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脓胸的病原菌一一葡萄球菌疱疹性咽峡炎一一柯萨奇病毒A组小儿重症肺炎腹胀明显,肠鸣音消失一一中毒性肠麻痹支原体肺炎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酷似百H咳样咳嗽,热型不定,确诊一一冷凝集试验治疗首选红霉素支原体+心衰:立即静脉给予毒毛花tFK制剂停用抗生素时间:体温正常后5~7天X线:特征性改变一一肺门阴影增浓特点一一肺下部呈云雾状浸润影,有游走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临床表现: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呈驰张热,有猩红热或尊麻疹样皮疹X线:易发生脓胸、脓气胸、肺大泡、多发性脓肿易变性合并脓胸一一叩诊浊音合并脓气胸一一浊音和鼓音合并脓胸一一首选胸腔闭式引流腺病毒肺炎特点一一稽留高热最易出现并发症——心力衰竭X线早于体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突出特点一一突发喘憋、呼吸困难临床表现:咳嗽,喘,两肺闻及广泛哮鸣音治疗: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缓解喘憋效果好。
临床医学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A. 肺炎B. 支气管炎C. 感冒D. 哮喘答案:C2. 儿童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肺炎链球菌B. 肺炎支原体C. 肺炎衣原体D. 病毒答案:A3. 哪个年龄段儿童最易发生毛细支气管炎?A. 1岁以内B. 1-3岁C. 3-6岁D. 6-12岁答案:A4. 哮喘患儿在发作期,以下哪项检查结果可能会升高?A.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B. 血小板计数C. 血红蛋白D. 血清IgE答案:D5. 以下哪个疾病可导致儿童呼吸困难?A. 先天性心脏病B. 肺炎C. 哮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儿童急性喉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病毒B. 细菌C. 支原体D. 衣原体答案:A7. 以下哪个疾病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A. 肺炎B. 哮喘C. 气管炎D. 鼻炎答案:B8. 儿童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心力衰竭B. 呼吸衰竭C. 肺不张D. 肺炎球菌败血症答案:D9. 以下哪个疾病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A. 肺炎B. 哮喘C. 支气管扩张D.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答案:D10. 儿童急性喉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个?A. 咳嗽B. 呼吸困难C. 发热D. 胸痛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①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剧;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③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其中,必备条件是______。
答案: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促、胸闷2. 儿童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热、咳嗽、呼吸困难3. 儿童急性喉炎的典型表现为“三凹征”,即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胸骨上窝凹陷、锁骨上窝凹陷、肋间隙凹陷4. 儿童哮喘的防治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 十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还可引起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败血症等。
1.肺炎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是 A中毒症状明显 B合并水痘 皮质激素对水痘病程有不利影响,可导致病毒播散,一 般不宜用
C严重喘憋 D中毒性脑病 E感染性休克 答案:B
【助理】2肺炎时,不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指征的是(2001) A严重喘憋 B中毒心脑病 C感染性休克 D呼吸衰竭 E气胸
(5)感染性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的治疗。 (6)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支气管肺炎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 紊乱 严重缺氧时,体内需氧代谢发生障碍,无氧酵解增加,酸性代谢 产物增加,加上高热、进食少、脂肪分解等因素,常引起代谢性酸中 毒。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因此,严重者 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性酸中毒。6个月以上的小儿,因呼吸代偿功能稍 强,通过加深呼吸,加快排出二氧化碳,可致呼吸性碱中毒,血pH变化 不大,影响较小;而6个月以下的小儿,代偿能力较差,二氧化碳潴留 往往明显,甚至发生呼吸衰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肾小动脉痉挛 而引起水钠潴留,且重症肺炎缺氧时常有抗利尿激素(AC旧)分泌增加, 加上缺氧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钠泵功能失调,使Na+进入细胞内,造 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2.病原治疗 按不同病原体选择药物。 (1)抗生素:经肺穿刺研究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婴儿重症肺炎系
由细菌感染引起。另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亦易合并细菌感染,故采用 抗生素是合理的。使用原则:①依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②早期治疗; ③联合用药;④选用渗入下呼吸道浓度高的药物;⑤足量、足疗程,重 症宜用静脉途径给药。
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知识点整理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一、概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 胸膜疾病, 呼吸道异物, 先天畸形和肿瘤等, 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1.解剖特点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前者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后者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这里注意几个点:①婴幼儿期很少发生鼻出血;②小儿易发生鼻窦炎;③婴幼儿患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④扁桃体炎常见于学龄儿童, 婴儿少见;注: 扁桃体的发育时间有时考到。
腺样体(咽扁桃体)6个月时已发育, 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腭扁桃体1岁末才逐渐增大, 4~10岁时发育达高峰, 14~15岁时逐渐退化。
⑤右支气管短粗, 异物容易进入;⑥小儿肺血管丰富, 间质发育旺盛。
2.生理特点小儿呼吸频率高于成人:新生儿: 40~44次/分;<1岁: 30次/分;1~3岁: 24次/分;3~7岁: 22次/分;7~14岁: 20次/分;14~18岁: 16~18次/分。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 膈肌相对较发达, 呈腹膈式呼吸(人卫第9版:腹式呼吸)。
随年龄增长, 呼吸肌逐渐发育成熟, 膈肌和腹腔脏器逐渐下降, 出现胸腹式呼吸。
几个与呼吸功能有关的参数了解其定义即可。
注意小儿肺活量50~70ml/kg, 潮气量6~10ml/kg。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俗称“感冒”,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为喉部以上, 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
临床表现无殊, 脑补一下自己感冒时的样子就行。
相比之下, 年长儿症状较轻, 婴幼儿则较重, 以全身症状为主。
这里主要有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①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
特征性体征是在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及其附近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 大小灰白色疱疹, 周围有红晕。
执业医师儿科疾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儿科疾病学知识点儿科疾病学是指研究儿科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的学科。
作为一名执业医师,掌握儿科疾病学的知识点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儿科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儿科疾病学知识点。
1. 上呼吸道感染(URTI)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主要包括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咳嗽、喉咙痛等。
针对病毒感染,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盐水漱口液等。
2. 肺炎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儿童容易感染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
对于细菌性肺炎,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病毒性肺炎,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是关键。
3. 腹泻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多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溏、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
对于腹泻,重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适当饮食调理等。
4.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支气管阻塞为特征。
儿童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喘息、气促、咳嗽等。
治疗哮喘的方法包括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和控制性治疗。
5.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造血系统,主要累及骨髓和血液。
儿童白血病常见类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
6.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幼儿患有的心脏结构异常。
临床表现根据病变不同而各异,可能出现发绀、心悸、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矫正等。
7. 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指机体对某些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异常反应的一组疾病。
儿童食物过敏常见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大豆、花生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药物治疗症状。
8. 脑瘫脑瘫是一组以非渐进性运动和姿势缺陷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由早期脑损伤引起。
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治疗方法包括物理康复、语言治疗等。
儿科学——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5、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传染病 ——早期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 如麻疹、流脑、百日咳、猩红热等。 急性阑尾炎 ——腹痛常先于发热,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 有腹肌紧张和固定压痛点,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6、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 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 对症治疗: 高热——解热剂、物理降温。 热性惊厥——镇静、止惊等处理。 病因治疗: 抗病毒药物,3~5日。 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抗菌药物,疗程3~5日。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有风湿热、肾炎病史,青霉素应用10~14日。 局部用病毒唑滴鼻液。 病毒性结合膜炎可用抗病毒唑的滴眼液。
循环系统
轻度缺氧可致心率增快。 重症肺炎可合并心肌炎和心力衰竭。 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 心电图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 心力衰竭表现为: ①呼吸突加快>60次/分; ②心率 >180次/分; ③骤发极度烦燥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 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 颈静脉怒张; ⑤肝脏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具有5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重症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还可以发生微循环障碍与休克。 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青灰,口周发绀,四肢凉; 指趾甲或足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3s; 眼底动脉痉挛,静脉迂曲、扩张;尿量减少,<10ml/h; 血压多数正常,少数偏低。 DIC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凉,脉速而弱,皮肤、粘膜及胃肠道出血。
三、急性支气管炎
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气管常同时受累, 又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1、病因
病原为病毒、细菌,或二者混合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A及B型 副流感病毒1型、2及3型 腺病毒 鼻病毒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佝偻病、特应体质等是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执业医儿科知识点总结

执业医儿科知识点总结一、儿科常见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鼻炎、咽炎等。
2. 肺炎: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轻者可能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等。
3. 腹泻:常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臭味恶,便质水样,常伴有发热、腹痛、腹胀等。
4. 呼吸道异物:幼儿时期常常会因为误吸食物、小玩具等异物而导致窒息,医生需要及时处理。
5. 手足口病:多发于幼儿,主要表现为口腔、手部、足部出现水疱,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6.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常见于儿童,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7. 儿童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是儿科医生需要关注的重点。
8. 小儿癫痫病:儿科医生需要对癫痫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9. 儿童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儿童肿瘤需要及时就诊和治疗。
10. 其他疾病:包括儿童哮喘、贫血、糖尿病等都是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和诊治的疾病。
二、儿科治疗常用药物1. 抗生素:如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2. 消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消炎药可用于治疗发热、疼痛等症状。
3. 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4. 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可用于治疗小儿癫痫病。
5. 营养补充剂:如补铁剂、维生素等常用于治疗贫血、维生素缺乏等疾病。
6. 其他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抗肿瘤药等也是儿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常用药物。
三、儿科常用检查手段1. 血常规:检测儿童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2. 尿常规:检测儿童的尿液中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 血生化指标:检测儿童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4. 血气分析: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感冒容易出现兼证,多见A.挟火、挟痰、挟湿B.挟火、挟痰、挟滞C.挟风、挟痰、挟滞D.挟惊、挟痰、挟滞E.挟湿、挟惊、挟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小儿感冒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
风寒感冒的首选方剂是A.荆防败毒散B.小青龙汤C.桂枝汤D.银翘散E.桑杏汤『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风寒感冒的首选方剂是荆防败毒散。
歌诀:寒荆热银暑新加。
小儿感冒病原90%以上是A.葡萄球菌B.病毒D.衣原体E.立克次氏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小儿感冒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感染多为继发。
A.衣原体B.呼吸道合胞病毒C.流感病毒D.腺病毒E.柯萨奇病毒1.咽-结合膜热的病原是2.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是『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
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所致。
患儿,10个月,入院时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
今突然虚烦不安,额汗不温,口唇发绀。
查体:体温38℃,呼吸64/min,心率165/min,心音低钝,肝脏比入院时增大2cm,舌暗紫,指纹沉而色青,达于命关。
治疗应首选A.西地兰加参附龙牡汤B.青霉素加生脉散C.地塞米松加参附龙牡汤D.西地兰加真武汤E.地塞米松加麻杏石甘汤『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患者症状,额汗不温,口唇发绀,心率、呼吸快,参附龙牡救逆汤,西医强心治疗选择西地兰。
因此是A选项。
下列哪项不是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A.心率突然超过180次/分B.呼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C.突然极度烦躁不安,发绀D.左肋缘下可扪及脾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肝脏肿大,不是脾脏,肝脏肿大是右肋缘下扪及。
小儿肺炎按病程分类,急性肺炎是指A.1~3个月B.3~6个月C.6~8个月D.1个月以内E.8~10个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记住1和3,小于1个月的是急性,大于3个月的是慢性,之间的是迁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一)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先天畸形,肺部肿瘤等。
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及防治密切相关。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一、解剖特点(一)上呼吸道婴幼儿鼻腔比成人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发炎时后鼻腔易堵塞而发生呼吸与吮奶困难。
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
婴儿出生后6个月便可患急性鼻窦炎,以上颌窦与筛窦最易感染。
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4.患儿,男,1岁半。
因发热,咳嗽3天,1天来诉右耳痛,五官科诊断为急性卡他性中耳ABCD咽鼓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E IgA答案:D咽部亦较狭窄而垂直。
咽扁桃体6个月内已发育,腭扁桃体至l岁末逐渐增大,4~l0岁发育达高峰,青春期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较少见。
小儿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裂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嘶和呼吸困难。
(二)下呼吸道历年考试的重点: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狭小,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不力,粘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薄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阻塞。
左支气管细长,位置弯斜,右支气管粗短,为气管直接延伸,异物易坠人右支气管内。
小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造成肺的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故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气肿或肺不张等。
【助理】25.小儿下呼吸道的解剖特点是(2006)A.气管腔较宽B.粘膜血管少C.纤毛运动好D.左侧支气管较直E.肺弹力纤维发育差(三)胸廓婴幼儿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不发达,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地扩张、通气和换气,易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
小儿纵隔相对较大,占胸腔的体积较大;纵隔周围组织松软、富于弹力,故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一)呼吸频率与节律小儿因代谢旺盛,需氧量高,但因解剖特点,呼吸量受到一定限制,只有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婴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新生儿最为明显。
(二)呼吸型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时肺向膈肌方向移动,呈腹膈式呼吸。
随年龄增长,呼吸肌逐渐发育,开始行走时,膈肌和腹腔脏器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渐倾斜,遂出现胸腹式呼吸。
(三)呼吸功能的特点1.肺活量肺活量系指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小儿为50~70ml/kg。
在安静时,年长儿仅用肺活量的12.5%来呼吸,而婴儿则需用30%左右,说明婴幼儿的呼吸潜在力较差。
2.潮气量潮气量系指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3.每分钟通气量每分钟通气量指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
正常婴幼儿由于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通气量如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成人相近似。
4.气体弥散量二氧化碳的排出主要靠弥散作用,C02弥散速率比02大,故比O2易于弥散。
小儿肺脏小,肺泡毛细血管总面积与总容量均比成人小,故气体弥散量也小。
但以单位肺容积计算则与成人近似。
5.气道阻力气道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管腔大小与气体流速等。
管道气流阻力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惟随气道管腔发育而递减。
6.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为平静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受肺脏体积与肺弹性回缩力改变的影响。
从上述小儿呼吸功能特点看,各项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均较低。
当患呼吸道疾病时,较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
(四)血液气体分析新生儿和婴儿的肺功能不易检查,但可作血气分析以了解氧饱和度水平及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为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小儿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见表12—11—1.表12一11一1小儿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项目新生儿~2岁>2岁氢离子浓度(mmol/L) 35~5035~5035~50Pa02(kPa) 8~1210.6~13.310.6~13.3PaC02(kPa)4~4.67 4~4.674.67~6.0HC03看(mmol/L)20~2220~2222~24BE(mm01/L)-6~+2-6~+2-4~+2Sa02 0.90~0.965 0.95~0.970.955~0.977三、呼吸道免疫特点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新生儿及幼婴儿咳嗽反射及气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纤毛运动功能亦差,难以有效地清除吸入尘埃及异物颗粒。
婴幼儿的SIgA、IgA、IgG和IgG亚类含量均低。
此外,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的数量及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212004)ABCD SIgAE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一、病因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的一种。
8.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ABCDE答案:A二、临床表现本病症状轻重不一。
与年龄、病原体及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一)一般类型上感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部不适发热等,热度高低不一。
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纳差、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部分患儿发病早期出现脐周阵痛,与发热所致反射性肠蠕动增强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
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病程约3~5天。
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炎症波及其他部位。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
上感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菌是历年考试的重点,为多次考。
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病程为1周左右。
24ABCD答案:C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常发生于春夏季。
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散发或发生小流行。
可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
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
病程1~2周。
19-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2004ABCDE EB答案:D(2004(5~7题共用备选答案)ABCDE5.腺病毒答案:B6.鼻病毒答案:E7.链球菌答案:A化脓性扁桃体炎主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临床不难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
有明显流行病史。
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不一定出现。
(二)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常为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
(三)急性阑尾炎上感伴腹痛者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后者腹痛常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有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腹肌紧张及固定压痛点等。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四、治疗(一)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二)病因治疗常用抗病毒药物:①双嘧达莫(潘生丁,persantine)对RNA病毒及某些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每日3~5mg/kg;②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疗程为3~5日。
如病情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常用者有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疗程3~5日。
如证实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l0~14日。
局部可用l%病毒唑滴鼻液,每日4次;病毒性结合膜炎可用0.1%阿昔洛韦(aciclov-ir)滴眼,每l~2小时l次。
(三)对症治疗①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亦可用冷敷、温湿敷或醇浴降温;如发生高热惊厥者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②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五、高热惊厥及其处理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一)高热惊厥(febril convulsions)年幼儿的任何突发高热的颅外感染均可能引起惊厥,其发病率为2%~8%,这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可能因为6月~5岁小儿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分析、鉴别和抑制能力较差,以致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典型的高热惊厥具有以下特点:①多见于6月~5岁小儿,6岁罕见,最后复发年龄不超过7岁;②患儿体质较好;③先发热后惊厥,发热多38.5℃,惊厥发作多在初热的24h内,(惊厥多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常见于上感);④惊厥呈全身性、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无异常神经系统症状、一般预后好,伴意识丧失,持续10 min内,不超过15min,发作后很快清醒:多件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
⑤惊厥发作后2周脑电图正常;患儿体格检查和精神运动发育正常。
注意:30%~50%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
约2%~7%可转变为癫痫,尤其是原有神经系统异常,有癫痫家族史及首次发作持续l5分钟以上者。
【助理】233岁小儿突然高热,体温40℃,惊厥1次。
体检:神清,面色红,咽红,肺、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2005)ABCDEA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型。
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一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
多见于3岁内婴幼儿,约占60%。
早期(前驱期) 约l~2周表现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喜哭、易怒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