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过程检查表

合集下载

测试过程检查表

测试过程检查表
检查点
评审者填写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4
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
测试的进入/退出/中
断/继续标准
5
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
测试产品列表
6
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
测试活动的WBS(工作
分解)
7
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
测试活动不同阶段的
里程碑
8
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
测试阶段和测试活动
生命周期
9
测试组长是否确立了
估算的假设条件,并对
是否有各类
资源的使用
情况与统计
数据
4
测试报告中 是否有测试 覆盖率分析 和统计如测 试对需求的 覆盖率。
检查点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5
测试报告中
是否有缺陷
统计与分析
6
测试报告中 是否有按缺 陷严重性分 类、缺陷状 态分类的的 统计和分析
检查点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11
测试方法策 略中是否定 义出不同测 试阶段用到 的测试类
型,内容是 否完整合理
12
测试计划是
否包括测试
执行安排
检查点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3
是否在测试
计划中列出
所需使用的 测试工具
14
测试计划是
否包含定量
管理部分
检查点
作者填写

测试计划评审检查表

测试计划评审检查表

5 是否明确测试环境(软件、硬件环境)?
6 是否对选定的测试工具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经过确认?
7 测试各阶段的人员和进度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确定了测试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措施,并已经取得部
8 门或公司领导层的支持?
9 是否明确了配置库的层次结构?
10 《配置库结构层次ຫໍສະໝຸດ 》中确定的层次结构是否完整、实用?
11 是否明确了测试过程中基准配置项变更与完善控制的界定准则?
说明:(责任人对确定为“否”的检查项给出必要说明)
第 1 页/共 1 页
测试计划评审检查表
表格编号:项目编号-阶段/文档类别代号-两位顺序号
项目名称:
序 号
检查项
结 果
1 是否明确测试目的、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本次测试的范围?
2 是否完整、清晰地列出本计划中的专用词汇,并沿用了先前过程中定义词汇?
3 是否根据确定的测试类型与测试范围明确测试所需的手段、方法?
4
是否根据软件产品或项目的实际特点,对"A"、"B"、"C"、"D"四类问题的分级 原则进行了明确、详细地描述?

过程符合性检查表初版(按日期)

过程符合性检查表初版(按日期)

素养
有无主动精神、团队精神。 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要求。 正常工作任务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 净化间和电子间是否配合良好 现场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安全培训教育,从事特种工作的员工是否取得上岗证 操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或者生产批记录在进行操作 其他部门人员进入本区域的员工是否按要求穿戴
人员操作 现场的特殊作业是否存在有未经审批和作业许可的特殊作业 是否严格执行防静电措施,接触电子元件时必须戴静电手腕和手指套 现场是否有违章作业人员 生产现场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通风设备设施(包括局部通风)是否完好、能否正常运行 现场的定置线、托盘、周转车、消防器材、原料等是否定点放置,符合5S管理要求 现场地面有无散落的物料,有无积水,无明显的脏乱差 门窗是否完好、纱窗有无变形,是否稳固不脱落 墙砖、地面砖是否缺损;墙面是否存在有水渍、涂层脱落等 车间现场 防止和减少有毒有害溢散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现场工器具是否齐全、摆放整齐 现场的物料桶外观是否清洁、安全标签是否按规定张贴,桶身有无锈蚀、变形、泄漏等 现场是否存在有多余的物料,不用的物料是否还存放在生产现场 车间现场是否有浓烈的气味,并查找出气味的源头 危废垃圾、生活垃圾是否已分类收集 刀、剪不用时是否合拢或收起 车间的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整洁;设备设施上的安全标识、安全标签等是否符合要求 关键设备是否标识 车间的转动设备是否已设置安全防护罩 EHS(环境、健康 、安全) 设备设施 不使用的管道或暂时不能拆除的管道是否已加封头或盲板,并挂出已停用标识 设备和管道上的阀门手柄是否齐全、管道上的物料名称标识、介质涂色及流向箭头方向是 否正确 设备设施上的安全附件是否有检验标签或铭牌 设备设施上的紧急释放或泄爆系统是否完好 开关、线管是否有明确位号标识 车间照明灯是否保持完好状态,工作场所的光线是否充足 防爆区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机、开关、插座等)是否防爆,完好 电气线路敷设是否规范、整齐;现场是否有裸露电源线接头存在 电气设备 闲置电源线路是否有断电停用标识 电气开关是否完好、外观整洁 电源控制箱是否有无安全警示标识,并干净整洁 工艺装置的防雷接地措施是否完好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是否有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设施是否完好 对车间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是否已采取了静电接地措施

A3-A8检查表

A3-A8检查表
17
记录体验结果的合适人员是否具有表格/记录本?
18
在监控作业点是否提供地方放置下列物品:
a
·检测量具?
b
·量具指导书?
c
·参考样品?
d
·检验记录?
19
对量具和试验设备是否提供证明和定期校准?
20
所要求的测量系统能力研究是否已
a
完成?
b
可接受?
21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是否按顾客要求进行?
22
当提供所有零件初始和现行的全尺寸数据时,全尺寸检验的设备和设施是否充足?
3
对以下内容的接受标准是否已达成一致意见:
a
新设备?
b
新工装?
c
新试验设备(包括检具)?
4.在工装和/或设备制造厂是否将进行初始能力研究?
5.是否已确定试验设备的可行性和准确度?
6.对于设备和工装是否已完成预防性维护计划?
7.新设备和工装的作业准备指导书是否完整并且清晰易懂?
8.是否具备能在设备组织的设备上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的量具?
7
是否有足够的:
a
·中间整备区域?
b
·贮备区域?
8
为防止误装不合格产品,是否合理布置检测点?
9
为减少在操作中(包括外部工艺)误用或混淆类似产品,是否已制定了控制措施?
10
是否保护材料使其免受上层空间或气压搬运系统的污染?
11
是否有最终产品审核的设施?
12
对不合格的进货材料的移动是否有足够的空间?
修订日期_____________制定人:_____________
问题


所要求的意见/措施
负责人
完成日期

QA过程检查表

QA过程检查表

Does the machine have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机器周围是否有安全隐患?
Are there security risks around the machine?
机器参数设定是否正确?
Is the machine parameters set correctly?
OD测试仪是否有校验合格标签?
2
机器/仪器 Machinery /Apparatus
Dose the OD tester have the conformity calibration label? OD测试仪参数设定是否正确? The OD tester parameter settings are correct ? 火花机是否有校验合格标签?
订单号
PO
稽查頻率 Inspection frequenc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day 1次/1天 once/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day 1次/1天 once/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once/ day
1次/1天
Dose the operators implement self-inspection to confirm the spec 、color、appearance and once/ day

产品测试质量检查表(范本模板)

产品测试质量检查表(范本模板)

产品测试质量检查表(范本模板)产品测试质量检查表1.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 版本号:- 发布日期:-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测试日期:2. 测试目标- 确保产品功能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发现并修复产品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 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提供有效的测试报告和评估意见。

3. 测试范围- 测试的功能模块/页面/组件:1.2.3.- 测试的环境/设备:- 操作系统版本:- 浏览器版本:- 设备型号:4. 测试方法及标准4.1 功能性测试- 测试用例覆盖:- 确认所有功能模块是否都有对应的测试用例。

- 功能性测试内容:- 确认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否可正常运行。

- 检查产品的输入、输出和操作是否符合预期。

- 功能性测试标准:- 产品的主要功能模块被确认为稳定可用。

4.2 兼容性测试- 测试环境覆盖:- 确认产品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兼容性。

- 兼容性测试内容:- 确认产品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的显示正常。

- 确认产品在不同分辨率下的界面布局合理。

- 兼容性测试标准:- 产品在常见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能够正常显示和操作。

4.3 性能测试- 测试负载和压力:- 测试产品在正常和峰值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 性能测试内容:- 测试产品的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

- 检查产品的资源消耗、内存泄漏和性能稳定性。

- 性能测试标准:- 产品在常规使用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符合预期。

5. 测试结果- 缺陷和问题记录:- 记录产品中的缺陷和问题。

- 包括缺陷的描述、严重程度和修复建议。

- 测试评估意见:- 提供测试评估意见和建议。

6. 测试结论- 产品测试结果的总结和结论。

7. 附件- 测试用例文档。

- 测试环境配置说明。

以上是产品测试质量检查表的范本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填写,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测试完成后,需将测试结果和评估意见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以便及时进行问题修复和改进。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10
生产数量按下达的生产计划进行,能满足顾客要求,对车间的产品流向策划了流程图,确保产品有序运往下道工序。
10
6.3.2
产品/零件是否按要求贮存?运输器具/包装方法是否按产品/零件的特性而定?
10
产品现场无堆积,摆放整齐。用纸箱包装。
10
6.3.3
废品、返修件和调整件以及车间内的剩余料是否坚持分别贮存与并标识?
10
查岗位说明书中有明确员工、品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询问品管负责人何平生,清楚自己的职责。
10
6.1.2
是否对员工委以负责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
10
询问压铸员工邹、贾,明确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现场5S工作要求。
10
6.1.3
员工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
10
查压铸机作业员工邹、贾,明确生产及产品品质要求。
10
有制定了成品合格率、生产计划及时完成率、过程CPK等目标,目标达标。
10
过程审核检查表
产品名称:产品编号为:审核工序:包装入库
VDA
6.3
段落标题/重点要求
VDA6.3 (产品诞生过程/批量生产)
审 核 记 录
得分
M6
生产
6.1
人员/素质
nb
6.1.1
是否对员工委以监控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职责和权限?
10
查员工职务说明书中有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
10
6.1.2
是否对员工委以负责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
10
询问包装工吴学文清楚相关要求。
10
6.1.3
员工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
10
询问包装工吴,明确生产要求。

软件过程检查表

软件过程检查表

1.过程检查要素表2.过程打分2.1.过程打分原则:1)过程打分占整个项目得分的30%,以30分为满分,最低分不低于9分。

2)不同的项目可以从标准软件过程中剪裁得到项目定义过程,因此各项目包含的软件过程是不同的,为了使软件过程数目不同的项目,仍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过程打分,需对剪裁后的软件过程数目进行换算,从而不因剪裁而失分。

3)SQA人员对经剪裁的软件过程的检查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剪裁。

4)项目级的软件过程剪裁必须得到高级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和项目SQA人员的检查和认可;检查内容和实施情况剪裁必须得到项目经理和受审计人员的认可。

5)软件过程检查打分的依据是“过程检查表”。

2.2.打分步骤:1)依据标准过程定义项目过程,得出项目过程数N。

2)每个项目过程的得分M=30 / N。

3)采用“过程检查表”,对各个过程进行检查和打分。

4)定义“过程检查表”中的实际检查内容项个数为X,每项标准得分10分,因此每个“过程检查表”的最高得分A = 10X。

5)实际检查时,对“实施情况”一栏中每个条款进行打勾“✓”,因此实际每项得分Bj=(打勾条款数/ 该项实际检查总条款数)×10。

6)每个过程的实际得分Bi=∑1x Bj。

7)每个过程的换算得分B=Bi /A ×M。

8)若某个过程发生多次z,则该过程得分B=(∑1zB)/z 。

9)项目的过程得分C=∑1NB 。

10)为确保项目组的基本得分不低于9分,因此各过程打分不得低于9/N分,低于此分,以9/N分计算。

2.3.例子:某项目计划进行5个阶段的审计:计划过程,需求过程,设计过程,测试过程,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其中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执行两次,其他各一次则每阶段得分M=30/5=6;第一次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检查项共15项,实际由于变更未发生检查了13项, 标准分为A=13×10=130,实际检查得分Bi=123则该阶段得分B1=123/130 * 6=5.67第二次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实际检查了15项,标准分为15×10=150;实际检查得分1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测试组长有没有定义 针对可测内容的测试 方法,测试技术、用到 的测试工具,发现与组 织级测试策略不一致 的地方,并采取了相应 的应对策略?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4 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 测试的进入/退出/中 断/继续标准?
5 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 测试产品列表?
6 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 测试活动的 WBS(工作 分解)?
评价?
如果测试计
划有性能测
试的安排, 10
是否有单独
的性能测试
报告?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性能测试报
告中是否记 11
录了被测系
统的版本?
性能测试报 告中是否有 12 对实际测试 环境的描 述?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20 测试计划中 是否包含了 测试活动中 的沟通计划 和问题管 理,这两项 是否合理?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21 测试计划中 是否定义了 跟踪与监控 的相关内 容,此章节 内容是否合 理?
Y N NA
4. 测试风险管理流程检查表
评审者填写
15 测试活动干系人、是否 针对测试计划给出书 面承诺并定期关注测 试活动进展?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6 是否跟踪测试活动过 程中与计划不符合的 地方(称为“偏离”), 主要是对影响测试计 划的因素,测试资源的 使用状况,测试承诺的 实现情况,项目风险 (测试相关),干系人 的参与情况进行跟踪, 并定期对测试进程和 里程碑进行回顾和评 审?
6. 测试报告检查表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测试报告中 是否有明确 1 的测试用例 执行情况记 录?
测试报告中 是否有失败 的、其它的 2 测试用例列 表?是否与 实际情况一 致?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14 测试计划是 否包含定量 管理部分?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15 是否列出了 不同测试阶 段的工作产 品,这些工 作产品是否 定义清晰?
16 测试计划中 是否有测试 风险管理相 关内容,内 容是否合 理?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11 测试计划中是否定义 出了测试活动中相关 的干系人?
12 测试计划中是否包含 了测试风险、沟通、跟 踪与监控等内容?
13 在测试计划完成后,同 行(peer)是否从充分 性和符合测试标准的 角度对此计划进行评 审和检查?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4 测试组长是否和测试 活动干系人一起定期 对测试计划进行复审, 找出偏离内容?
7 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 测试活动不同阶段的 里程碑?
8 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 测试阶段和测试活动 生命周期?
9 测试组长是否确立了 估算的假设条件,并对 估算结果进行记录?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0 测试组长在编写测试 计划之前,是否有测试 进度表,是否已经识别 了与测试相关的项目 风险?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性能测试报 告中是否有 17 各类资源的 使用情况与 统计数据?
性能测试报
告中是否有 18
明确的测试
评价?
7. 测试用例管理流程技术检查表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17 测试计划中 涉及到的测 试人员及测 试活动干系 人是否定义 清楚,并明 确了相关人 员的职责?
18 测试计划中 的人员安排 及任务分配 是否合理?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19 测试计划中 的测试活动 进度安排是 否合理?
8 测试计划是 否标识出测 试需求要 点?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9 所编写的测 试计划中是 否评估了依 赖关系?
10 所编写测试 计划中是否 描述了测试 进入标准、 退出标准、 中断/继续 标准?标准 是否可以度 量?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11 测试方法策 略中是否定 义出不同测 试阶段用到 的测试类 型,内容是 否完整合 理?
12 测试计划是 否包括测试 执行安排?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13 是否在测试 计划中列出 所需使用的 测试工具?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2. 测试组长在识别测试 1 风险时,是否邀请了相
关人员参与并从中获 得了必要的信息? 2. 测试组长在识别并记 2 录测试风险时,是否使 用组织统一的模板? 3.0 测试风险分析 3. 测试组长是否在相关 1 人员的协助下,对所识 别出的测试风险进行 评级? 3. 测试组长是否定期维 2 护(修改)测试风险?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每个测试用
例有对应的 5
测试需求编
号吗?
测试用例包
含边界值、
等价类分析 6
等测试用例
设计方法
吗?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针对测试需
求的不同要
求,使用不 7
同的测试用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7 是否跟踪产品质量与 计划和预期的偏离,主 要是对进入标准、退出 标准、中断与继续标准 的执行情况,缺陷,产 品风险等进行跟踪与 监控,并定期组织对产 品质量和产品质量里 程碑的回顾与评审?
18 是否跟踪已发现的偏 离,直至关闭,在此过 程中需要分析问题,建 立对不符合项的纠正 措施并跟踪纠正情 况?
吗?
定义了冒烟 15 测试用例集吗?Biblioteka 定义了回归 16 测试用例集
吗?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例设计方法
吗?
每个测试用 8 例有优先级
的定义吗?
有没有业务 9 流程的测试
用例?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测试用例中 有关于菜 10 单、必填项 和相关控件 的说明吗?
存在系统自 动生成的输 11 出项列出了 生成规则 吗?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5 对于项目类任务的测 试请求,是否使用《测 试工作量估算表》进行 了测试工作量估算?
评审者填写
评审者意见
2. 测试计划流程检查表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 测试组长有没有获取 相关的测试依据,如开 发计划书、技术方案, 项目计划等文档?
2 测试组长有没有根据 测试依据确定系统中 可测试的范围和不做 测试的范围?
3. 测试计划文档检查表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1 文档格式是 否符合 XX 银 行信息技术 部测试体系 模版?
2 待测软件系 统的名称是 否明确?
3 测试计划文 档目的描述 是否明了?
Y N NA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检查点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0 发送测试依据 1. 在项目类/维护类任务 1 的需求阶段,项目经理
是否及时向测试组长 提供了流程中规定的 测试依据? 1. 在项目类/维护类任务 2 的设计阶段,项目经理 是否及时向测试组长 提供了流程中规定的 测试依据? 1. 在需求变更发生时,项 3 目经理是否及时向测 试组长提供了相关资 料?
每个测试用
例有一个唯 1
一的编号标
识吗?
测试用例设 计包含了正 2 向、反向的 测试用例 吗?
作者填写
评审者填写
检查点
检查点 符合项
位置
作者备注
是否达标
评审者意见
Y N 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