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辅导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部分(中学生物老师)
生物竞赛面试题目及答案

生物竞赛面试题目及答案题目一:请简述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事件。
答案:细胞周期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细胞的DNA含量翻倍;G2期是细胞继续生长并准备进行有丝分裂的阶段;M期是有丝分裂阶段,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题目二: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阳光能量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它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础,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同时也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题目三:请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单个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表型。
例如,镰状细胞性贫血就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这种突变改变了血红蛋白的结构,导致红细胞变形,影响氧气的运输。
题目四:简述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答案:克隆技术是通过将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使其发育成与原生物体基因相同的新个体的过程。
在医学领域,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治疗性克隆,如克隆器官用于器官移植,减少排斥反应;也可以用于研究疾病机理和药物筛选。
题目五: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它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提供食物网的复杂性,保证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是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的来源。
结束语:生物竞赛面试题目涵盖了细胞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旨在考察参赛者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生物学现象的深入理解。
希望这些题目和答案能够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准备竞赛,展现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一、背景介绍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是培养具备较高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主要为中小学生物教学提供支持。
本专业课程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而深入的生物学知识,为他们今后的科研、教学和科普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1.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学生将了解到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
本课程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途径等内容。
学生通过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
2.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探究生命最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其发育和分化的学科,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细胞生物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学生将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传导以及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等重要概念。
通过对细胞器官和细胞代谢的了解,学生将养成批判性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将介绍DNA的结构与功能、RNA 的合成与修饰、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操作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开拓科研思路,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4.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的学科,探究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和群体的进化规律。
本课程将介绍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变异的发生和传递、遗传多样性的形成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操作,了解遗传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和遗传变异的检测技术,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5.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探究生物个体与物种的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本课程将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评价和恢复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操作,了解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培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精品全套讲义内部辅导资料

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初中生物奥利匹克竞赛试题

初中生物奥利匹克竞赛试题初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A. 根B. 茎C. 花D. 叶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A. 23对B. 24对C. 46条D. 48条5. 下列哪个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基因B. DNAC. 染色体D. 细胞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会:A. 减半B. 保持不变C. 增加一倍D. 随机变化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呼吸的类型?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光合作用D. 发酵8. 人类的血型系统主要包括:A. A型、B型、AB型、O型B. A型、B型、AB型、Rh型C. A型、B型、AB型、Rh+D. A型、B型、AB型、O型、Rh型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能量D. 土壤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植树造林C. 引进外来物种D.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将________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13.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
14.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________。
15.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________,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
16.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逐渐发展成具有________的细胞类型。
17. 植物的根、茎、叶属于________组织。
18. 动物的心脏属于________组织。
19. 病毒没有________,因此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初中生物奥赛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奥赛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奥赛是一项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学术竞赛。
为了在此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生物学的核心知识点。
以下是一份初中生物奥赛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生物学的主要领域。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生命周期:学习细胞的生长、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以及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3. 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掌握DNA的复制、RNA的转录以及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二、生物分类与生态学1. 生物分类:熟悉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主要生物分类群(如细菌、植物、动物等)的特征。
2. 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捕食者与猎物、寄生、共生等不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三、植物学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组织(导管组织、基本组织)和细胞。
2.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探讨光合作用、植物的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和植物激素的作用。
3. 植物的适应性:了解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例如干旱、盐碱地等。
四、动物学1. 动物的分类与特征:掌握不同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等。
2. 动物的生理系统:学习动物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3. 动物的行为学:探讨本能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和迁徙等动物行为模式。
五、遗传学与进化论1. 遗传的基本原理: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连锁与重组。
2.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学习基因的组成、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的调控。
3. 进化论:掌握物种起源、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等进化机制。
六、人体生物学1. 人体的组织与器官系统:了解皮肤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循环系统等。
2. 人体的生理过程:研究呼吸、消化、排泄、神经系统的调控等生理过程。
历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学生获奖情况分析

历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学生获奖情况分析李文送【摘要】分析了中国学生参加近24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获奖结果和分布情况,共获95枚奖牌,包括金牌66枚、银牌28枚和铜牌1枚,分布在16个省、市(13省、3直辖市)和45所学校.湖南省取得高达22枚(14金8银)奖牌数的好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位居奖牌榜的榜首;长沙市第一中学以10枚奖牌(6金4银)的佳绩位居全国各学校获奖金牌榜的第1名.获过IBO奖牌的学校中,浙江和北京的学校最多,均占5所.【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年(卷),期】2017(052)007【总页数】6页(P24-29)【关键词】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学生;获奖情况;分析【作者】李文送【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广东湛江524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91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为中学生举办的一项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之一。
截至2016年,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已成功举办27届,参赛国家由首届6个国家发展到第27届73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让更多教师和学生对IBO尤其是对中国学生参赛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和中国学生参加历届IBO获奖情况作一阐述。
1 IBO的诞生和发展简史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IBO),是1987年在国际生物学竞赛第1次协调员会议上由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2国代表提议,经一同参会的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比利时等4国商议,会议最后决定于199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奥洛穆茨举行第1届IBO,IBO竞赛委员会设在捷克的布拉格,每年举办一届,分别由不同的国家(地区)筹办[1]。
中国于2005年在北京筹办了第16届IBO。
相对其他4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来说,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起步最晚。
起步最早的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第1届 IMO是于1959年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举行;其次是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IPhO),第1届IPhO是于1967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举行;第3是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第 1届 IChO是于 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第4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第 1届 IOI于 1989年在保加利亚的布拉维茨举行。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总结(二)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五光合作用[竞赛要求]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I和光系统II)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5.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6.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概述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蓄积太阳能量和环境保护为三方面。
应注意吸收光谱只说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段,不能进一步说明这些被吸收的光段在光合作用中的效率,要了解各被吸收光段的效率还需研究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即不同波长光作用下的光合效率称为作用光谱。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磷光现象:叶绿素在去掉光源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用精密仪器测知)的现象。
3.光合作用的发现●17世纪,van Helmont,将2.3kg的小柳树种在90.8kg干土中,雨水浇5年后,小柳树重76.7kg,而土仅减少57g。
因此,他认为植物是从水中取得所需的物质。
●1771年,Joseph Priestley,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污染了空气,使放于其中的小鼠窒息;若在密闭容器中放入一支薄荷,小鼠生命就可得到挽救。
他的结论是,植物能净化空气。
● 1779年,Jan Ingenhousz ,确定植物净化空气是依赖于光的。
● 1782年,J.Senebier ,证明植物在照光时吸收CO 2并释放O 2。
● 1804年,N.T.De Saussure 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后增加的重量大于吸收CO 2和释放O 2所引起的重量变化,他认为是由于水参与了光合作用。
● 1864年,J.Sachs 观察到照光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的积累,显然这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合成的。
● 20世纪30年代,von Niel 提出光合作用的通式:● 1937年,R. Hill 用离体叶绿体培养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O 2,来自H 2O 。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第一篇:生物竞赛参考书目大学教材类: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有很多种版本,但是一般推荐陈阅增版的,对整个生物学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内容也不难理解,可以作为初学的入门教材,也可后期作为复习的线索使用。
植物学:1.植物学(上册):植物学教材中的经典之作,上册对植物形态解剖有着较完整而深入的叙述,而且书中几乎处处可以作为考点,为必读之作。
2.植物学(下册):对植物各个们的分类有着系统的阐述,几乎是一章对应一个门,每一章前面都对这个门的特征等有着充分的讲解,后面讲代表植物等,被子植物门之前的内容都比较简练,但是被子植物门的分类太过于丰富,建议重点掌握要求的分科。
3.植物学(彩图版马伟梁著):可以算是植物学上下册的合集,彩图不容易让人产生厌倦之情,尤其是分类部分选的科不如下册那么冗杂,而且配有插图,宜用来学习分类。
4.植物学(周云龙著):整体写的比较简洁明了,也是形态解剖和分类兼而有之,分类部分有一些表格非常实用,而且语言简洁,适宜初学和最后复习使用。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潘瑞炽著):植物生理学的最经典教材,对植物生理学各方面的内容阐述清晰,每一个要点都有必要好好掌握。
动物学:1.普通动物学(3版):动物学中的首选学习用书,第3版较之第4版可能更能对应于现有的题目,每个门的形态解剖和分类都有必要好好掌握,可适当弱化一下过于小的门类,如腕足动物门等。
2.普通动物学(4版):印刷更加细致,排版也更美观,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可能就某些问题的阐述与第3版有少许冲突,建议两本书可一本用来学习,一本用来复习。
3.无脊椎动物学:对无脊椎动物有着于普通动物学更加详尽的叙述,同时也有些许观点于普通动物学有分歧,可以作为无脊椎部分的补充阅读。
4.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相对于普通动物学,比较解剖的观点更有利于记忆,考题也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为必读书籍。
动物生理学: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无论是第二版还是第三版都有其可读之处,生理学的经典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 应用 理解 理解
年全国联赛
.内膜系统处于高度动态中,在细胞生命活动 中膜融合是必须的过程。下列关于膜融合 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分)
.膜融合是由热力学推动的自发过程 .膜融合没有选择性 .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蛋白参与 .膜融合需要特定的脂分子参与
■ 内质网的分布 ◆ 内连核膜,外接质膜;与线粒体紧密相依,与微管 走向一致;并且还可通过胞间连丝与邻近细胞的内 质网相通。
人工膜对各类物质的通透率比较
▼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 反之。
▼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不带电荷 小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
▼ 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 蔗糖则很难透过;
▼ 人工膜对带电荷的物质, 如各类离子是高度不通透的
。
脂双层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年全国联赛: .下列哪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 具有两个遗传信息载体:拟核和质粒
◆ 蓝藻
▼
▼ 具光合作用的片层结构,是 最简单的自养植物类型之一。
▼ 呈环状,含量高。 ▼ 细胞壁──纤维素和肽聚糖
一类大型原核生物,
巢能湖进行蓝产氧藻性光合作用
年全国联赛: .原核细胞的特征包括(单选分) .无核糖体 .无转录后修饰 .无有氧呼吸 .无染色体
要点解析 (一)原核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①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基本共性
②原核细胞 ③真核细胞 ④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细菌
▼ 细菌一类结构简单的原核细胞, 缺乏细胞核、膜状胞器等。
▼ 具细胞质膜(多功能)和细胞壁(肽聚糖)。
▼ 质膜外具荚膜和鞭毛,质膜内具中膜体 具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
中学生物奥赛辅导 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
安徽师范大学,聂刘旺 教授
一、细胞生物学部分的复习要点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 生活史以及生命活动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承 接个体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枢纽学科;将遗 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是生命科学 中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
总体内容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细胞的比较、细胞膜和跨膜运输、细胞内 膜系统、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骨架、细 胞核与染色体、细胞的增殖、细胞死亡与 凋亡、细胞社会的联系等。根据考纲细目 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 能力要求(三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 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
目前对生物膜的认识如下: 、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 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 成封闭的膜系统。 、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 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 、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 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 、生物膜在三维空间上可出现弯 曲、折叠、延伸等动态变化, 从而保证细胞成各项生命活动。
???
(安徽) .(单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主要 的区别是( )
、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无核糖体 、质膜结构不同 、细胞性状不同
真核细胞的大基本结构体系
生物膜结构系统: 含脂质及蛋白质成分。
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又称为颗粒纤维结构系统, 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
细胞骨架系统: 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 架,呈网络结构。
(分)
.钠钾跨膜运输 .胞吞作用 .协同运输 .乙醇跨膜运输
(三)细胞内膜系统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 生上相关的、由膜包绕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 构,彼此之间通过生物合成、蛋白质修饰和分 选、膜泡运输和各种质量监控机制维系其系统 的动态平衡。内膜系统的出现是为了增加细胞 内膜面积,使功能区隔化;体系有序化。
■ 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与极性
结构形态:高尔基体呈弓形或半球形,由扁 平囊泡(个)、小泡和大泡组成的三维网状 膜系统,凸面为生成面(未成熟面),凹面 为分泌面(成熟面)。
研究方法
光学 显微镜术
电子 显微镜术
生化及 分子技术膜蛋白
理解
③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 细胞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应用
④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理解
年全国联赛: .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 (分)
.膜脂和膜蛋白都是流动的 .膜脂是流动的,膜蛋白不流动 .膜脂不流动,膜蛋白是流动的 .膜脂和膜蛋白都是不流动的,流动性由其 它成分决定
膜上。 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包括: ■ 分泌蛋白 ■ 膜整合蛋白 ■ 可溶性驻留蛋白 ■ 需要进行特殊加工、修饰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包括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
等,几乎所有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最终都 被糖基化。
脂质合成 合成几乎全部膜脂(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内质网的其他功能 合成脂蛋白(外输性) 解毒功能——如:细胞色素家族酶系(又称
生物膜系统
细胞骨架系统
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纤维结构部分 颗粒结构部分
结构功能
真核细胞
骨架系统
膜系统 遗传表达系统
微丝、微管、 中间丝
组装、 去组装
质膜、内质网、 高尔基体、溶酶体、
线粒体
染色质、染色体、 核糖体
物质的合成与运输、 的生成
基因的复制、 表达
重要生命活动 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信号传导、
◆ :旺盛合成膜或分泌蛋白的细胞分布多 如:浆细胞、胰腺细胞、肝细胞、视杆细胞 未成熟或未分化的细胞分布少, 如干细胞
◆ :多数细胞不发达,在一些特化细胞中丰富 如 肝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 骨骼肌。
内质网在真核细胞内的分布示意图
■ 内质网的功能
蛋白质合成是的主要功能 蛋白质合成始于细胞质基质,但很快转至内质网
膜脂
按成分划分
膜蛋白 按分布划分
类
甘油磷脂、鞘脂、 胆固醇等类 外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 脂锚定膜蛋白等
◆ 脂质体()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 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在 水中搅动后形成双层或单层脂分子球体,直径 脂质体的类型
()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团; ()球形脂质体; ()平面脂质体膜; ()用于疾病治疗的脂质体的示意图
细胞内膜系统及功能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 相关的、由膜包绕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彼此之 间通过生物合成、蛋白质修饰和分选、膜泡运输和各 种质量监控机制维系其系统的动态平衡。内膜系统的 出现是为了增加细胞内膜面积,使功能区隔化;体系 有序化。
①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②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③ 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④过氧化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