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 第二章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第一篇:移动通信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PN短码用于前向信道的调制,标识不同的________。

BA.基站B.小区C.业务信道D.控制信道2.IS95 CDMA系统中使用的PN短码偏置共有个。

AA.512B.1024C.32768D.327673.RAKE接收技术是一种_______分集技术。

CA.空间B.频率C.时间D.极化4.IS-95 CDMA移动台最多可以解调______多径信号。

CA.1个B.2个C.3个D.4个5.对于IS95 CDMA系统,寻呼信道数一般为。

AA.1个B.7个C.8个D.12个6.反向闭环功率控制比特的发射速率是______。

DA.1bpsB.20bpsC.100bpsD.800bps7.IS95 CDMA同步信道的比特率是。

AA.1200bpsB.2400bpsC.4800bpsD.9600bps8.从WASLH码的角度分析,IS95 CDMA系统的前向业务信道最多有个。

BA.55B.61C.64D.4810.IS95 CDMA小区的PN短码偏置在______信道发布。

A.导频B.寻呼C.同步D.前向业务二、填空题1.扩频通信理论中的香农公式为_______。

C=Wlog2(1+S/N)2.在IS-95 CDMA系统中使用了三种扩频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PN短码、PN长码、WALSH码3._______在反向信道用于扩频并区分不同的用户。

PN长码4.IS-95 CDMA系统的反向功率控制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_______功率控制。

闭环5.CDMA将导频信号分成____导频集、______导频集、_____导频集和剩余导频集。

激活、候选、相邻6.中国电信IS95 CDMA系统的工作频率为:_______(移动台发),________(基站发);频道间隔为_______。

825-835MHz870-880MHz 1.23MHz7.IS95 CDMA前向信道采用_____阶walsh码进行扩频。

最新《移动通信》西电第四版课后答案

最新《移动通信》西电第四版课后答案
W/kg。
12、我国电磁辐射标准是如何划分的?
答:我国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二级: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
13、手机信号辐射的度量有哪些种方法?各是什么?
学习
答:理论预测和模型实测
14、为什么说GSM与CDMA勺辐射功率相当?
答:进行手机SAR测量或理论预测时,手机以全速率移动情形下最大发射功率发射。GSM和CDMA
1745~1755 (上行)
1840~1850(下行)
10、小灵通使用什么样的双工方式? 答:使用TDD的双工方式。
11、电磁辐射的两种度量方法是什么?
答:⑴生物体单位时间内(s),单位面积(mc2)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单位-W/cm2
⑵比吸收率(SAR:生物体单位时间(s),单位质量(kg)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其单位是
答:足够的双工间隔主要目的是防止上下行之间的干扰。
9、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怎样来分配GSM90C和GSM1800两个系统的频段的?
答:
中国移动:
GSM900GSM1800
(MHZ(MHZ
890~909(上行)1710〜1725 (上行)
935~954(下行)1805〜1820(下行)
中国联通
(MHZ
产生的火花放电形成的电磁辐射
包括:郊区人为噪声、市区人为噪声。
3、什么是发射机噪声及寄生辐射? 答:发射机即使未加入调制信号,也存在以载频为中心、分布频率范围相当宽的噪声,这种噪声
就称为发射机边带噪声,简称发射机噪声。
4、什么是邻频道干扰?
答:工作在k频道的接收机受到工作于k土1频道的信号的干扰,即邻道(k土1频道)信号功率
落入k频道的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邻频道干扰。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1 无线电波传播共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自由空间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自由空间传播是指空间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导磁率都等于1,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忽略不计。

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为32.4420lg (km)20lg (MHz)fs L d f =++,其中,d 为T-R 间距离,f 为电波频率。

其规律是:与2d 成反比→距离越远,衰减越大;与2f 成反→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3 设发射机天线高度为40m ,接收机天线高度为3 m ,工作频率为1800MHz ,收发天线增益均为1,工作在市区。

试画出两径模型在1km 至20km 范围的接收天线处的场强。

(可用总场强对0E 的分贝数表示)解:40,3,1800t r h m h m f MHzd d d ===∴∆==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路径差为 因为)(ϕ∆-+=j Re1E E 0又因为18001501;f MHz MHz R =>=-所以有 ])37(1)43(1[12])37(1)43(1[222222dd d d d d c f d +-+=+-+=∆=∆ππλπϕ 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1(Re1E E ])37(1)43(1[20022d d d j j e E +-+-∆--=+=πϕ)( 用分贝表示为km d km e E E d d d j 201)1lg(10])37(1)43(1[2022<<-=+-+-π用Matlab 画出变化曲线。

现代通信系统第4版教学课件ppt作者高健《现代通信系统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通信系统第4版教学课件ppt作者高健《现代通信系统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通信系统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程控交换系统1.请说明什么是端局,什么是汇接局?答:端局是直接连接用户的交换局;汇接局是转接处理各端局送来话务量的交换局,它不直接连接用户,只连接端局、长途局或其他汇接局。

2.什么是直达路由?何时可以开设直达路由?答:一个端局与其他端局之间建立的直达中继线,叫作“直达路由”。

一个端局通过汇接局连接到其他端局的路由(即多段中继线)叫作“汇接路由”。

当两个端局之间话务量较大时,可以申请架设直达路由。

3.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包括那些单元电路?答: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话路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其中,话路子系统由交换网络、用户电路、中继电路、信号终端等几部分组成;控制子系统的硬件是由扫描器、驱动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几部分构成。

4.为什么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通常定为8000Hz?答:一路电话信号的频带为300~3400Hz,根据抽样定理知:抽样频率f S ≥2×3400=6800Hz。

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一般经常选定f S =2f H =8000Hz,T S =1/f S =125μs。

5.什么是量化和均匀量化?均匀量化的量化级差、量化范围、量化级数和PCM 编码位数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答:“量化”就是对抽样值分级取整,最常用的取整法是“四舍五入”;“均匀量化”就是均匀地分级。

在量化范围固定的情况下,量化级差分得细一些,可以减少量化误差。

但量化级数多了,就要求有更多位数码,这意味着要产生更高的传码率。

(量化范围固定→量化级差↓→量化误差↓→量化级数↑→编码位数↑→传码率↑)每一个量化级对应一个二进制代码,量化级数M 与编码位数N 的关系是固定的,即M=2N。

在数字电话通信中,标准编码位数N=8,故量化级数应为M=28=256。

6.常见语音信号的二进制码组有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答:常用二进制码组是自然码、折叠码、格雷码等,三种码组的编码规则见下表。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第一章引言1.1 移动通信的定义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1.3 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1.4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第二章无线传输技术2.1 无线传输基础知识2.2 无线信道的特性2.3 调制与解调技术2.4 多址技术2.5 空分复用技术第三章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1 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3.2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3.3 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方式3.4 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第四章移动通信系统4.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4.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4.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5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章移动通信技术及协议5.1 频率分配与管理技术5.2 移动通信制式与协议5.3 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5.4 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技术5.5 移动通信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第六章移动通信终端与设备6.1 方式终端6.2 基站与天线6.3 其他移动通信设备6.4 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指标第七章移动通信业务7.1 语音通信业务7.2 短信业务7.3 数据业务7.4 多媒体业务7.5 移动互联网业务第八章移动通信市场与发展趋势8.1 移动通信市场概述8.2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附件:附件1: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实验报告附件2: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白皮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电信法:指国家为保障公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范和管理电信业务,制定的法律。

2. 通信管理局:指负责监督、管理、指导全国电信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以及广播电视业务的专业监督管理机构。

3. 移动通信频率:指无线电波中为移动通信业务预留的频带,用于移动通信信号的传输。

4. 号码资源:指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标识用户和设备的数字编号资源,包括方式号码、设备识别码等。

移动通信第四版

移动通信第四版

第一章考试的补充1.2(3)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填空题)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时分双工(TDD)定义频分双工(FDD)定义1.2.2 模拟网和数字网络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蜂窝通信网络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Cell, 在蜂窝系统中称为小区),各小区均用小功率的发射机(即基站发射机)进行覆盖,许多小区像蜂窝一样能布满(即覆盖)任意形状的服务地区同道干扰、区群、频率再用、越区切换(考概念)第一代:AMPS、TACS、NMT、C-450、NTT等第二代:GSM、IS-54(时分多址)、IS-95(码分多址)、JDC(后改名为PDC性能参数可参见表7-3第三代:WCDMA、cdma2000、 TD-SCDMA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技术是频率共用技术第二章调制解调考点: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是带宽有限,它取决于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性;第二,干扰和噪声影响大,这主要是移动通信工作的电磁环境所决定的;第三,存在着多径衰落。

针对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已调信号应具有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的能力若以90%能量所包括的谱线宽度(以载频为中心)作为调频信号的带宽,则可以证明调频信号的带宽为B = 2(m f+1)F m= 2(Δf m+F m)若以99%能量计算,则调频信号的带宽为这两个公式很重要一定要记住MSK是一种特殊形式的FSK,其频差是满足两个频率相互正交(即相关函数等于0)的最小频差并要求FSK信号的相位连续。

其频差Δf=f2-f1=1/2T b,(特殊用文字就是这些用公式就是下面这个公式(掌握MSK的产生方式)MSK信号也可以将非归零的二进制序列直接送入FM调制器中来产生,这里要求FM 调制器的调制指数为0.5。

高斯滤波的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为什么提出GMSK:满足功率谱在相邻频道取值(即邻道辐射)低于主瓣峰值60 dB以上的要求GMSK信号就是通过在FM调制器前加入高斯低通滤波器(称为预调制滤波器)而产生的调制指数仍然是0.5 GF S K吸取了GM S K的优点,但放松了对调制指数的要求,通常调制指数在0.4~0.7之间即可满足要求QPSK的相位是正负3/4pi和正负1/4pi相互间可以直接跳变mffFmmB⋅++=)1(25.0/1=∆=bTfh图 2 - 25 QP S K 和OQP S K 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 图 2 - 27 π/4-DQPSK 的相位关系(a ) QP S K; (b) OQP S K (非常重要的两个图要掌握)正交振幅调制(QAM)的一般表达式为 y (t ) = A m cos ωc t +B m sin ωc t 0≤t <T s (2 - 89) 式中,A 是固定的振幅, (d m , e m )由输入数据确定。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四版思考题 (2)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四版思考题 (2)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四版思考题引言《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四版》是一本广泛应用于通信工程领域的教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围绕该教材中的思考题展开讨论,深入了解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相关知识。

1. 什么是调制和调制器?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通过改变载波的某些特性来转换成能够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

调制器则是实现调制的设备或电路。

调制技术在通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低频的信息信号转换为高频的载波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调制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信息信号改变载波的某些特征,如振幅、频率或相位。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移键控调制(PSK)等。

2. 请结合实际应用,解释调制的目的和作用。

调制的目的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能够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

实际应用中,调制的作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实际应用例子:2.1 无线电广播在无线电广播中,调制技术可以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信号,以便通过空气传播。

具体来说,广播中常使用的调制方式是振幅调制(AM),其中载波的振幅随着声音信号的变化而相应改变。

这样,接收器能够从无线电波中还原出原始的声音信号。

2.2 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中,调制技术用于将语音和数据信号传输到移动设备之间。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FM)和相移键控调制(PSK)。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使得移动设备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高速的数据传输。

2.3 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是利用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视信号的过程。

数字电视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是正交振幅调制(QAM),它能够将大量的数字信息通过有限的频带传输到用户的电视机上。

调制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电视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更丰富的频道选择和更多的其他功能。

综上所述,调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不同形式的信号能够在各种信道中得到传输和接收。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仅是一种通信方式,更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知识,我们需要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来加深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设备、基站和核心网组成。

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电波与基站进行通信,基站则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将信息传输到核心网进行处理和转发。

2. 什么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是指网络信号可以覆盖的地理范围。

根据不同的网络技术和频段,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不等。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网络覆盖范围较广,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范围较窄。

3.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是指系统能够同时支持的用户数量。

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系统的带宽、频率资源和调制解调技术等因素。

提高容量的方法包括增加基站数量、优化频谱资源分配和改进信号处理算法等。

4. 什么是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移动通信中的信道是指无线电波用于传输信息的通道。

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和技术标准,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信道,如语音信道、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等。

不同类型的信道有不同的带宽和传输速率。

5.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有哪些?移动通信中常用的调制解调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不同用户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调制方式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实现多用户同时通信的目的。

6. 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速率有哪些?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速率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提高。

常用的技术包括调制解调技术的改进、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的优化以及多天线技术的应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1 无线电波传播共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自由空间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自由空间传播是指空间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导磁率都等于1,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忽略不计。

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为32.4420lg (km)20lg (MHz)fs L d f =++,其中,d 为T-R 间距离,f 为电波频率。

其规律是:与2d 成反比→距离越远,衰减越大;与2f 成反→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3 设发射机天线高度为40m ,接收机天线高度为3 m ,工作频率为1800MHz ,收发天线增益均为1,工作在市区。

试画出两径模型在1km 至20km 范围的接收天线处的场强。

(可用总场强对0E 的分贝数表示)解:40,3,1800t r h m h m f MHzd d d ===∴∆==Q 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路径差为 因为)(ϕ∆-+=j Re1E E 0又因为18001501;f MHz MHz R =>=-所以有 ])37(1)43(1[12])37(1)43(1[222222dd d d d d c f d +-+=+-+=∆=∆ππλπϕ 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1(Re1E E ])37(1)43(1[20022d d d j j e E +-+-∆--=+=πϕ)( 用分贝表示为km d km e E E d d d j 201)1lg(10])37(1)43(1[2022<<-=+-+-π用Matlab 画出变化曲线。

由式(2-29)可知,其规律是:—与4d 成反比→比自由空间衰减快得多。

—与频率成无关。

4 用两径模型的近似公式解上题,并分析近似公式的使用范围。

解:用两径模型的近似公式d d c f d d d h h d r t ππλπϕ144022120=∆=∆=∆==∆ 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1(Re 1E E 144000d j j e E πϕ-∆--=+=)( 用分贝表示为km d km e E E d j 201)1lg(101440 0<<-=-π此时近似公式必须满足d h h r t <<+因为满足条件,,1000)(43m d MIN m h h r t ==+所以以上近似公式可用。

5 什么是等效地球半径?为什么要引入等效地球半径?标准大气的等效地球半径是多少?答:地球等效半径是指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行进,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0R ×106m)变成了等效半径e R 。

为了研究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而引入等效地球半径。

因为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 =4/3,所以等效地球半径8500e R km =。

6 设发射天线的高度为200m ,接收天线高度为20m ,求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

若发射天线为100m ,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又是多少? 解: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为km h h R d r t e 7.76)20200(100085002)(2≈+⨯⨯=+=若发射天线的高度为100m ,则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为km h h R d r t e 7.59)20100(100085002)(2≈+⨯⨯=+=7 为什么说电波具有绕射能力?绕射能力与波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答:因为电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波前的所有点都可以作为产生次级波的点源,这些次级波组合起来形成传播方向上新的波前,绕射就是由次级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去而形成的。

绕射能力与波长存在下面的关系ν=即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弱。

这是因为阻挡体对次级波的阻挡产生了绕射损耗,仅有一部分能量能绕过阻挡体,这里的绕射损耗跟电波的频率有关,相对于同一个阻挡物来说,频率越大,绕射损耗越小,绕射能力就比较强;频率越小,绕射损耗越大,绕射能力就越弱。

8相距15km的两个电台之间有一个50m高的建筑物,一个电台距建筑物10km,两电台天线高度均为10m,电台工作频率为900MHz,试求电波传播损耗。

解:菲涅尔余隙133.3x==≈绕射参数1(5010)1.233.3xx--==-,查表得附加损耗为则电波传播损耗为:18.5(32.4420lg1520lg900)18.5133.55fsL L dB dB dB dB=+=+++=9如果其它参数与上题相同,仅工作频率为①50MHz;②1900MHz,试求电波传输损耗各是多少?解:当工作频率为 50MHz时,菲涅尔余隙1141.4x==≈绕射参数1(5010)0.28141.4xx--==-,查表得附加损耗为10dB则电波传播损耗为:18.5(32.4420lg1520lg900)10125.05fsL L dB dB dB dB=+=+++=当工作频率为1900MHz时菲涅尔余隙122.9x==≈绕射参数1(5010)1.7422.9xx--==-,查表得附加损耗为22dB则电波传播损耗为:18.5(32.4420lg1520lg900)22137.05fsL L dB dB dB dB=+=+++=10移动通信信道中电波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移动通信信道中电波传播的基本特点是:1)随信号传播距离而导致的传播损耗(大尺度范围),2)由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的遮蔽而引起的损耗(阴影衰落),3)因发射、绕射和散射等因素造成的多径传播而引起的接收信号幅度和相位的随机变化,结果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11 设工作频率分别为900MHz 和2200MHz ,移动台行驶速度分别为30m/s 和80m/s ,求最大多普勒频移各是多少?试比较这些结果。

解:当工作频率为9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 61118309001090()310m f f Hz c ννλ⨯⨯====⨯ 622288090010240()310m f f Hz c ννλ⨯⨯====⨯ 当工作频率为2200MHz ,行驶速度为30m/s 和80m/s 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6111830220010220()310m f f Hz c ννλ⨯⨯====⨯ 6222880220010586.7()310m f f Hz c ννλ⨯⨯====⨯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最大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的速度和工作频率有关,速度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越大,频率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

12 设移动台速度为100m/s ,工作频率为1000MHz ,试求1分钟内信号包络衰减至信号均方根(rms )电平的次数。

平均衰落时间是多少?解::由题rms R R =,所以1rmsR R ρ==,由式(3-56)计算出0.915R m N f = )(3.01010398m f =⨯==νλ而)(KHz f m 33.0100===λν,所以 )(5.2743000915.0HZ N R =⨯=所以在1分钟之内信号包络衰减至信号均方根电平的次数为)(1647060次=⨯=R N N平均衰落时间为 ()R RP r R N τ≤=其中:6321.01]2exp[1)()(122≈-=--==≤-∞-⎰e R dr r p R r p rms R rms r rms σms N R r P R rms R 3.25.2746321.0)(≈=≤=τ13 设移动台以匀速行驶,并接收到900MHz 的载频信号。

测得信号电平低于rms 电平10dB的平均衰落持续时间为1ms ,问移动台在10s 钟内行驶多远?并求出10s 钟内信号经历了多少低于rms 门限电平的衰落。

解:由题中2110rmsR R =得0952.01]2exp[1)()(1.022≈-=--==≤-∞-⎰e R dr r p R r p rmsR r rms σ 因为ms N N R r P RR rms R 10952.0)(==≤=τ 所以HZ N R 2.95=由题意的rms R R =,所以1rmsR R ρ==,由式(3-56)计算出0.915R m N f = 所以104.0437HZ 915.0==R m N f 由)(3/110910388m f =⨯⨯==νλ和λν=m f 可得s m f m /6812.323/0437.104===λν所以移动台在10秒内行驶了326.812m在10s 内移动台经历了低于rms 门限电平的衰落的次数为)(95210次==R N N 14 如果某种特殊调制在/0.1s T ∆≤时能提供合适的误比特率(BER),试确定下图(图题)所示的无均衡器的最小符号周期(由此可得最大符号率)。

0 dB-10 dB5075100(a )0 dB -10 dB 510(b )00图 习题14的两个功率时延分布解:对于(a ),ns 725.27]01.01.011[)100)(01.0()75)(1.0()50)(1()0)(1(=++++++=τ2222228.149801.01.011)100)(01.0()75)(1.0()50)(1()0)(1(ns =++++++=τ 所以rms 时延扩展为:ns 27)725.27(8.14982=-=τσ由于1.0/≤s T δ,即ns T s 27010=≥τσ所以最小符号周期ns T s 270min = 对于(b ),(0.01)(0)1*(5)(0.1)(10) 5.41[10.10.01]s τμ++==++ 22222(0.01)(0)1*(5)(0.1)(10)31.530.0110.1s τμ++==++ 所以rms 时延扩展为: 1.50s τσμ==由于1.0/≤s T δ,即1015s T s τσμ≥=所以最小符号周期min 15s T s μ=若同时满足(a )和(b )两个环境,则最小符号周期为15s μ。

15 信号通过移动通信信道时,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平坦衰落?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答:如果信道相关带宽远大于发送信号的带宽,则信号经历平坦衰落;如果信道的相关带宽小于发送信号带宽,则信号经历频率选择性衰落。

16 简述快衰落、慢衰落产生原因及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