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课文简析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

《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一、整体感知1、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明确: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二、赏析第一部分:1、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思考: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明确: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
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2、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学生齐读)。
3、提问:在[端正好]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
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4、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明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采用了兴的手法。
5、提问: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明确: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明确: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7、提问:在[滚绣球]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表达对谁的不满?明确:天地鬼神8、提问: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此指责天地鬼神?明确: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司马迁)窦娥受传统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9课《窦娥冤(选场)》ppt课件2

2.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孔雀 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这在现实生活中 都是不可能的。试就这种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①三桩誓愿,不仅表明窦娥的冤屈深重、反抗强烈,而且显 示她愤怒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当时人民 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②《孔雀东南飞》写刘 兰芝和焦仲卿殉情后合葬,墓上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他 们的精魂化为鸳鸯,生时离散,死后团聚,朝夕相伴,情意缠绵。委婉地 表达了对二人忠贞爱情的赞颂和对他们被迫害而死的无限同情,反 映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爱情幸福的美好愿望。③两篇作品通 过想象和夸张,以超现实的情节,让美好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以 寄寓作者的爱憎,反映人民的情绪和理想。并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 喜爱“大团圆”结局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以及传统的文学作品奖 善惩恶的教化功能。
借指天斥地,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对包 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封建王权作了大胆指责与否定,因而反抗精神 最强烈。⑤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做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 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 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当窦娥唱出“……怎不 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1.注字音
加点字
桃杌. 盗跖. 瀽.不了
读音 wù zhí jiǎn
加点字
罪愆. 尸骸. 苌.弘
读音 qiān hái cháng
2.识通假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纽”通“扭”,束缚)
3.解多义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负(蒙受)ຫໍສະໝຸດ 决负约而不偿赵城(违背,背弃)
《窦娥冤》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窦娥冤》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窦娥冤》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知识梳理课件

精选教育课件
5
6.了解背景
《窦娥冤》源自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全剧主要情节 如下:窦娥之父窦天章要进京应考,因欠蔡婆之债, 被迫将窦娥卖给蔡婆家当童养媳。窦娥婚后不久丈夫 死去,她和婆婆一起生活。蔡婆因为索债被债主赛卢 医骗到郊外,险被赛卢医勒死。无意中救了蔡婆的张 驴儿逼着蔡婆和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蔡婆不得已 答应了,窦娥却坚决拒绝。张驴儿为了威逼窦娥嫁给 他,想毒死蔡婆,谁知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 又借此事威胁窦娥,窦娥仍不屈从,他以毒死他的父 亲的罪名诬告窦娥。窦娥被屈判死罪。后来,窦天章 一举及第,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才使窦娥的冤案得 到昭雪。
精选教育课件
18
第二部分中,以宾白为主,通过婆媳对话,交待了 窦娥孤苦无依的身世和她屈招的无奈,令人悲从中 来。【快活三】【鲍老儿】二曲,一字一泪,泪中 含血。即使如此,她还劝婆婆不要烦恼哭啼,则更 令人悲不自胜。
第三部分中,窦娥把斗争矛头直指反动统治者。一 个心地善良的妇女却发出了“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的毒誓,并直斥“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 言”的腐败吏治,若不是“恨”到了极点,又如何 能发出如此毒誓?
精选教育课件
14
(5)科范
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科范就是做与打 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作 “介”,或通称科介。徐渭《南词叙录》说:“相 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 谓之科。”元剧中的科,除了徐渭所说的动作表演, 还有其他两种指义。一是规定某种特殊的情感表演, 如“做忖科”,即做沉思的样子,“做哭科”“做 笑科”,就是要求进行哭或笑的情感表演;二是指 某种特定的舞台音响效果,如《汉宫秋》中的“内 做雁叫科”、《窦娥冤》中的“内做风科”,就是 要求后台根据剧情制造出雁叫或刮风的音响效果。
《窦娥冤》原文及赏析

《窦娥冤》原文及赏析《窦娥冤》原文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
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
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
〔冲末扮窦天章引正旦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
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不通,功名未遂。
不幸浑家亡化已过,撇下这个女孩儿,小字端云,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
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
他数次问小生索取,教我把甚么还他,谁想蔡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做他儿媳妇。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待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
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做叹科,云〕嗨!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就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勾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
说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
婆婆在家么?〔卜儿上,云〕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
〔做相见科,窦天章云〕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使用。
小生目下就要上朝进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儿在此,只望婆婆看觑则个。
〔卜儿云〕这等,你是我亲家了。
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的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再送与你十两银子做盘缠。
亲家,你休嫌轻少。
〔窦天章做谢科,云〕多谢了婆婆,先少你许多银子都不要我还了,今又送我盘缠,此恩异日必当重报。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讲义:第三单元 9 窦娥冤(选场) Word版含答案

9窦娥冤(选场)◎诗海拾贝[双调]大德歌秋关汉卿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注]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陈抟: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曾修道于华山,常一睡百天不醒。
【赏析】这首小令描写的是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故“懊恼伤怀抱”便成为此曲表现的重点。
此曲起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
风雨突然而至,声势咄咄逼人,这就给脆弱的少妇带来很大的压力。
“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
四、五句写女主人公愁苦情状。
“扑簌簌泪点抛”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
最后两句继续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
这些外界景物强烈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进一步凸显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
此曲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中间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景相生,交织成篇,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大大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语林撷英关汉卿名句1.总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温。
2.船到江心补漏迟。
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4.一人拼命,万夫难当。
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6.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7.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8.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9.东洋海洗不尽脸上羞,西华山遮不了身边丑。
10.官官相为倚亲属。
11.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12.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13.芳横无终日,贞松耐岁寒。
◎作者卡片姓名关汉卿时代(生卒年月) 金末元初(不详)字号称谓号己斋叟籍贯大都(今北京)相关材料元代戏曲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居四大家之首。
有“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
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故事发生在元朝。
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窦娥冤》课文简析

情感,以公公的辛苦,讽刺婆婆忘情寡义,从而劝说婆婆不
要改嫁。
3.第 16 自然段,从这段唱词看,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提示:窦娥头脑清醒,洞察问题深刻,表现了明于义理、
坚持操守的美好品德和不屈从于胁迫、勇于抗争的精神。
三、阅读课文“第二折”,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窦娥冤》课文简析
一、阅读课文“楔子”,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蔡婆婆——放高利贷 楔子(序幕)窦端云——被卖抵债 故事的背景 窦天章——上朝取应
(二)解读文本精要 1.第 1 自然段,蔡婆婆的独白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独白的作用]
提示:交代了主要人物窦娥的由来,暗示其身世的悲
8.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对应考点:理解内容的含意]
提示:第一桩“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
解她的冤情。第二桩“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像古 代的邹衍那样得到上天的反应,让洁白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 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 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惨,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之一——高利贷。高利贷让窦娥失去
自由,坠入只能听从命运摆布的境地。
二、阅读课文“第一折”,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 2.第 12 自然段,窦娥此时为什么要提起已死去的公 公? [对应考点:理解文章内容]
提示:窦娥用“夫主遗留”的恩惠来唤起婆婆对丈夫的
提示:这段描写突出了法场上的阴森、紧张,充满了 杀气,为窦娥的出场渲染了一种肃杀、悲痛的气氛。
7.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 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 成合理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对应考点:分析典故的作用]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重难点探究1

的冤情 ,让“四下里皆瞧见”,以证明她“委实的冤情不浅”。第二 愿是六月飞雪以“免着我尸骸现”,让洁白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躯 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愿是要楚州亢旱三年 ,为的是体现“官吏
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已经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
屈 ,而是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的昏官污吏。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
♣剧本通过窦娥的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强梁横行,道德败坏的
黑暗时代。张驴儿父子的逼婚、霸产、谋杀、诬告正是元代社会
流氓残害百姓、邪恶势力恣意横行的真实写照。黑暗腐败的政治 必然包庇社会的黑暗势力。《窦娥冤》的基本情节,就是在这样 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窦娥冤》充分地暴露了元代反动统 治的社会基础。 ♣揭示窦娥的遭遇是高利贷剥削的产物。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 特征之一,在元代达到了高峰。《窦娥冤》对于高利贷给人民造 成的深重苦难做了深刻的反映。高利贷的罪恶活动,及其带来的
可怕后果,一直在支配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 退出
小标题 具体段落 开头到“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到“负屈衔冤”
一、诉说冤屈/赴法场 二、立下遗嘱/别婆婆 三、三桩誓愿/立誓愿
“刽子做喝科”到“屈死的冤
魂这窦娥显”
2.最后一个场面写了窦娥的三桩誓愿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
旱三年,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点拨】 不行。第一愿是血溅白练,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
地鬼神的公正性。这里的天地是现实的象征,鬼神是人间统治者的
象征。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抗 议,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窦娥的善良心地,主要表现在
第二部分内容中。为了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她要求绕道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词预习】
缥缃(piǎoxiāng):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 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 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争奈:怎奈,无奈。 看觑(qù):照看,照顾。 一向:这里的意思是一段时间以来。
蓦(mò)过隅(yú)头:转过墙角。蓦过,迈过、 跨过。隅头:墙角,拐角。 赚(zhuàn):①本义指买卖得盈利,引申为赢 得;获得。②诳骗,欺哄。文中是诳骗、欺哄
古陌荒阡:指荒凉的地方。阡、陌,田间小路。
【速读感知,整体把握】
1.请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 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 三折情节。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概述节选内容
楔子:窦天章上京赶考,窦娥被卖抵债 第一折: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据理拒婚。 第二折:张驴儿弄巧成拙毒死其父,窦娥屈打成招救蔡
不公,是哪一句? 3.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
公的反抗精神。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 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 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 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 么作用?
【字词辨析 】
亲(qīn)人/勒(lè)索/缥(piāo)缈/症(zhēng)结 亲(qìng)家/勒(lēi) 杀/缥(piǎo)缃/症(zhèng)候 解(jiě)放 /累(léi)赘 /提(dī)防 /煞(shā)尾 押解(jiè) /连累(lěi) /提(tí)纲 /煞(shà)费苦心 浑身解(xiè)数/劳累(lèi)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 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 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 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典故作用大家谈】
盗跖颜渊:黑白颠倒,善恶混淆; 苌弘化碧:清白如玉,天理昭昭; 望帝啼鹃:含冤就死,心存不甘; 六月飞霜:冤情感天,冤狱重现; 东海孝妇:孝行天鉴,人神共愤。
【字词预习】
绣闼(tà):指妇女的居室。闼:①本义指小门。 ②门内。③门楼上的小屋。 短筹:这里的意思是短命。筹是古时计数和占卜 用的工具,文中比喻寿数。 阑(lán)珊:将近,衰落。阑:将尽。 惫(bèi)赖:泼赖,凶狠泼辣。 撚(niǎn)断脊筋:伤筋断骨,这里形容讨债催逼 得紧迫。撚,揉搓。 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文中是光天化日之 下的意思。
【唱词选读】
第一部分的唱词(齐读)。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
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
1.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2.“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采用了起
兴的手法
【唱词选读】
1.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2.《滚绣球》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
窦娥冤 (选场)
元 关汉卿
【故事梗概】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 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 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 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 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 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 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 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
【典故出处】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 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 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庄子·外物》)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 不使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 •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 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 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 有力和深刻。
阅读第3层,分析窦娥临刑时 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 望的是什么?
二折:张驴儿弄巧成拙毒死其父,窦娥屈打成招救蔡婆婆。 张驴儿----窦娥:以强欺弱,以恶欺善
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发下三桩誓愿。 桃杌----窦娥: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百姓有口难言。
【重点赏析第三折】
指斥天地
押赴刑场 鸣冤叫屈
怨
窦
娥
婆媳诀别 后街相见
悲
冤
诉说冤情
临刑发誓 怨气冲天
怒
冤情昭然
第1层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婆婆
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发下三桩誓愿。
讨论:
课文每部分主要的人物矛盾分别是 什么?从每部分的故事情节中,你 窥见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楔子 : 窦天章上京赶考,窦娥被卖抵债。 窦-----蔡 :高利贷剥削严重,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一折: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据理拒婚。
蔡、窦----张:社会混乱,地痞横行,善良人们受欺凌
基础知识:完成《系统集成》字音字形
盗跖(zhí) 前合后偃(yǎn) 罪愆(qiān) 苌弘(chánɡ) 亢旱(kànɡ) 暄(xuān)
盗跖颜渊: 跖,传说中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为
“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 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只留影子。形容孤独一人。
【故事梗概】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 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 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 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 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不 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 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 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 惩治了仇人。
【字词预习】
恁(nèn)的:这样的。恁:这样,如此。 忤(wǔ)逆:叛逆;不孝敬父母。忤:抵触. 恓(xī)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委的:真的,确实。 错勘(kān):错误地判断。勘:判断。 前合后偃(yǎn):跌跌撞撞,站不稳。偃:倒下, 倒伏。 瀽(jiǎn):泼,倒。 一陌(bǎi):儿:一叠。陌,量词,“叠”。 罪愆(qiān):过错,罪过。 湛(zhàn)湛青天:湛湛,清明澄澈的样子。 亢(kàng)旱:大旱。亢,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