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杆抽油装置
采油装置中的“三抽设备”

采油装置中的“三抽设备”深井泵采油装置最常用的是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泵装置,它包括抽油机、抽油井井口装置的地面部分和包括抽油杆、抽油泵、油管等井下部分组成,其中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是这种抽油装置最主要的部件,即所谓的“三抽设备”。
1.抽油机抽油机是抽油井地面机械传动装置,它和抽油杆、抽油泵协作使用,可以将井下原油抽到地面。
因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按结构不同,可分为一般式和前移式(前置式)。
一般式的支架在驴头和曲柄连杆机构之间,前移式的曲柄连杆机构位于驴头和游梁支架之间。
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将其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箱的输出轴,经中间轴后带动输出轴,输出轴带动曲柄作低速旋转运动。
同时,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后臂拉着游梁后臂(或前臂)摇摆(或者是连杆直接拉着游梁后臂)。
游梁前端装有驴头,活塞以上液柱及抽油杆柱等载荷均通过悬绳器悬挂在驴头上。
由于驴头伴同游梁一起上下摇摆,游梁驴头便带动活塞作上下、垂直的往复运动,将油抽出井筒。
2.抽油泵抽油泵也称深井泵,是有杆机械采油的一种专用设备,泵位于油井井筒中动液面以下肯定深度,依靠抽油杆传递抽油机动力,将原油抽出地面。
因在井内安装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
现场应用较多的是管式泵。
管式泵泵径较大,排量较大、结构简洁、价格低廉,适用于产量高、油井较浅、含砂较多、气量较小的井使用;杆式泵泵径小,排量低、检泵便利,适用于产量低的深井。
抽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地面上的抽油机通过抽油杆带动泵的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将油顶到地面。
泵的一次上下运动叫一个冲程,一次冲程的排液量理论上等于抽油泵活塞向上运动让出的体积。
实际上,抽油井生产时受各种因素影响,油井产液量并不等于理论排量,抽油井的实际产液量与泵的理论排量的比值叫做泵效,抽油机的泵效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指标。
影响泵效的因素有三方面:(1)地质因素,如油井出砂、气体的影响、油井结蜡、原油高粘度以及原油中含有的腐蚀性水和气体;(2)泵的制造安装质量;(3)泵的工作参数选择。
有杆抽油系统——第3章 抽油泵讲解

3.2 抽油泵的类型与结构
泵筒总成
泵筒是管式泵最主要的零件,其两端带有螺纹,内 表面经热处理,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并能保 证与柱塞的高精度配合;泵筒接箍一端与泵筒连接并以 额定的上扣扭矩来保证其内孔端面与泵筒端面的密封, 另一端由管螺纹与加长短节连接并密封。
油管接箍直接连接在井下油管下端,起到把管式抽油 泵固定在油管上的作用。
3.2 抽油泵的类型与结构
柱塞总成
柱塞总成由柱塞上部出油阀罩,上下出油阀球与阀座, 柱塞,柱塞下部出油阀罩组成。
按柱塞两端的螺纹形式分为外螺纹柱塞和内螺纹柱塞。 按表面强化工艺分为镀铬柱塞和喷焊柱塞。喷焊柱塞与 镀铬柱塞相比具有表面孔隙率低,耐腐蚀性能好,更耐磨损, 与各种内壁硬化和电镀的泵筒均能匹配使用等优点。
(1) 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
(2) 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 (3) 漏失影响 l
V液
V活
入
Sp S
(4)Bl
3.1 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
(四)提高泵效的措施
(1)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 ①选用长冲程、低冲次,减小气体影响,降低悬点载荷,特别 是稠油井。 ②连喷带抽井选用大冲数快速抽汲,以增强诱喷作用。 ③深井抽汲时,S和N的选择一定要避开不利配合区。 (2)确定合理沉没度。 (3)改善泵的结构,提高泵的抗磨、抗腐蚀性能。
3.2 抽油泵的类型与结构
2.杆式抽油泵的结构及特点 杆式泵在下泵时是将整个泵随抽油杆柱下入油管内
的预定位置并固定,所以又称之为“插入式泵”。 按固定装置在泵上的位置和在抽油时泵筒上下移动
还是柱塞移动,可将杆式泵分成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 图1;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图2;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 泵图3。
有杆抽油系统工艺设计

针对高粘度原油的特点,选择具有较大排量和较 高扬程的抽油泵,同时采用加热和降粘措施来降 低原油粘度。
实施效果
通过工艺设计,该油田的有杆抽油系统实现了对 高粘度原油的有效开采,提高了采收率。
案例三:复杂地形有杆抽油系统工艺设计
背景介绍
某油田处于复杂地形区,地面起伏较大,给有杆抽油系统的建设带 来了一定的难度。
有杆抽油系统工艺设计
目录
CONTENTS
• 有杆抽油系统概述 • 工艺设计基础 • 工艺设计流程 • 工艺设计案例分析 • 工艺设计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有杆抽油系统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杆抽油系统是一种利用抽油杆作为 动力传输元件,通过往复运动将地下 的石油抽取到地面的机械采油方式。
自动化操作
利用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抽油系统的自动化操作,减少 人工干预和操作成本。
数据驱动优化
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对抽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采 收率和降低能耗。
提高采收率与节能减排
采收率提升
研究和应用新型抽油技 术,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增加油田的产量和经济 效益。
节能减排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设 备,降低抽油系统的能 耗和排放,符合绿色环 保要求。
02 工艺设计基础
CHAPTER
抽油杆选择
根据油井的产液量、井深、井 口压力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抽油 杆,确保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考虑抽油杆的强度和刚度,以 确保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会发 生弯曲或断裂。
选择与现有抽油机相匹配的抽 油杆,以保持系统的协调性和 稳定性。
抽油泵选择
根据油井的产液量、含水率、粘度等参数选择合 适的抽油泵,确保能够有效地将井液抽出。
有杆抽油系统的设计

188.5380.61860620.851.0290.9436400.1β=0.6580P s = 2.537400.1019.8ρl =0.95249801.15L p =11787850钢材的密度7850kg/m 3标准状况下压力:P sc =0.101MPa频率系数F c =1.15声波在抽油杆中的速度a=4980m/s泵挂深度的公式为书中(重力加速度:g=9.8计算沉没压力公式如公式以上公式计算沉没压力,β为可自己设定一个β值,则0<Q t <Q b ,此时产量与流压Q omax =Q b +Q c =Q b +JP b /1.8=而Q t =36m 3/d.一:油井产能预测或流1、确定井底流压(9Mpa)Q b =J(P r -P b )=3、确定下泵深度(1178m)ρl =ρw f w +(1-f w )ρo 设计产量(配产):Q x =40m 3/d井口套管压力:P c =0.1Mpa则Q t 下的井底流压可通过下式P wf =P r -Q t /J=2、确定沉没压力(2.537Mpa 泵入口温度:80℃GOR(气油比):40m 3/m 3油管内径:D ti =62mm(2.44Lin)产液指数:J=4.0m 3/(d*Mpa)试井产量:Q t =36m 3/d原油相对密度:0.85地层水相对密度:1.02杆柱的使用系数:SF=0.9有杆抽油系统的设计地层平均压力:P r =18MPa原油饱和压力:P b =8.5MPa含水率:f w =60%油层中部深度:H=1860m56.89ηp =0.750.75Q t =53.3952①D p =38.1s*n=32.5②D p =44.5s*n=24则:1、2符合要求选用D p =38.1mm和D p =44.45mm的泵径(2):柱塞长度选用1.2m,防冲距0.8m。
(3):根据不同的泵径,选择不同的s、n组合应大于油管内径,则可供选择的泵径为38.1mm,44.45mm,57.15mm则有:1、D p =38.1mm时,s*n=32.52、D p =44.45mm时,s*n=243、D p =57.15mm时,s*n=14.4(舍去)原则上:s*n=20-50m/min由于油管内径D ti =62mm,因而泵径D p 不书中(7-24)s*n=Q t /(1.131*10-3D p 2)s*n=53.3/(1.131*10-3D p 2)如公式(7-23)压力,β为未知数,由于s、n、D p 都是未知的,应采用不同的泵径D p 来确定S、N的组合二、初选抽汲参数1、泵效泵效ηp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ηp =1-0.4(L p /(L p +300))2,此时产量与流压呈线性关系Q t (PD,泵的理论排量)=Q x /ηp b +JP b /1.8=测或流压的确定(9Mpa)(1178m)-f w )ρo 流压可通过下式计算:(2.537Mpa)则有:F o=1252312.523F o=1704563.40.2、n组合。
延大采油工程实验指导03有杆泵与抽油原理

实验三有杆泵与抽油原理一.实验目的1. 观察抽油机、抽油泵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机杆泵四连杆机构)。
2.掌握有杆泵抽汲原理熟悉游梁式抽油机主要部件组成、各部件名称结构及工作原理。
3. 观察气锚的分气效果。
4.观察模拟泵在井筒内的工作状况。
二.实验内容1.抽油机工作原理有杆泵抽油是三大采油方法之一。
本实验装置由抽油机和井筒两大部分组成,见图1。
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轮和减速箱减速,传递给曲柄轴,带动曲柄作低速旋转运动,经曲柄、连杆、横梁带动油梁作上下摆动,挂在游梁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柱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泵柱塞做上下往复运动。
图1 抽油机的实验装置组成示意图2.抽油泵工作原理有杆泵是由泵筒、衬套、柱塞、游动阀、固定阀组成。
泵的工作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即柱塞在泵内让出容积,液体进泵和从泵内排出液体。
在理想的情况下,柱塞上下一次进入和排出的液体等于柱塞让出的容积。
上冲程,抽油机带动抽油杆连接柱塞一起向上运动,柱塞上的游动阀受柱塞上油管液柱压力作用而关闭,与此同时,泵腔内由于柱塞上行让出容积而压力降低,固定阀在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作用下被冲开,液体被吸入泵腔内,上冲程为泵吸液而油井排液过程。
下冲程,柱塞下行,固定阀关闭,泵腔内压力增高,当泵内压力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阀被冲开,泵腔内液体通过游动阀排入井筒中,见图2。
柱塞上下一次为一个冲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一次进液和排液的过程。
图2 泵的工作原理图3.气锚分离原理气锚是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油气密度不同而起油气分离作用的。
气锚可分为旋转式、沉降式,其结构图见3.3。
气锚安装在抽油泵的末端。
沉降式气锚当柱塞上行时,由于抽吸和管外液柱压力作用,油和气进入锚内,由于油气密度的差异气体大部分上浮于气锚的上端,而液体则沉降于气锚的下端;当柱塞下行时,由于泵的阀被关闭,气锚内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气体上浮自锚上端的排气孔抛出,进入管外油套环形空间,而脱气原油自气锚中心管的下口被吸入到泵腔内,从而达到防止气体进泵,提高泵效的目的。
第三章 有杆泵采油

第三章有杆泵采油有杆泵一般是指利用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所驱动的柱塞式抽油泵。
有杆泵采油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和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方式。
本章将系统地介绍游梁式抽油机有杆抽油装置、采油原理、工艺设计及油井工况分析方法。
第一节有杆抽油装置典型的有杆抽油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一是地面驱动设备即抽油机;二是安装在油管柱下部的抽油泵;三是抽油杆柱,它把地面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柱塞使其上下往复运动,使油管柱中的液体增压,将油层产液抽汲至地面。
就整个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而言,还包括供给流体的油层、用于悬挂抽油泵并作为举升流体通道的油管柱、井下器具(油管锚、气锚、砂锚等)、油套管环形空间及井口装置等。
图3-1 典型的有杆抽油生产系统1-吸入阀;2-泵筒;3-排出阀;4-柱塞;5-抽油杆;6-动液面;7-油管;8-套管;9-三通;10-盘根盒;11-光杆;12-驴头;13-游梁;14-连杆;15-曲柄;16-减速器;17-动力机(电动机)一、抽油机抽油机(pumping unit)是有杆抽油的地面驱动设备。
按其基本结构抽油机可分为游梁式和无游梁式两大类,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游梁式抽油机(俗称磕头机)。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游梁—连杆—曲柄(四连杆)机构、减速机构(减速器)、动力设备(电动机)和辅助装置等四部分组成,如图3-2所示。
游梁式抽油机工作时,传动皮带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器的输入轴,经减速后由低速旋转的曲柄通过四连杆机构带动游梁作上下往复摆动。
游梁前端圆弧状的驴头经悬绳器带动抽油杆柱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根据结构形式不同游梁式抽油机分为常规型(普通型),异相型、前置型和异型等类型。
常规型和前置型是游梁式抽油机的两种基本型式。
1.常规型抽油机常规型游梁抽油机如图3-2所示。
它是目前油田使用最广的一种抽油机。
其结构特点是:支架位于游梁的中部,驴头和曲柄连杆分别位于游梁的两端,曲柄轴中心基本位于游梁尾轴承的正下方,上下冲程运行时间相等。
第3章有杆泵采油

2.异相型抽油机
运动特点:使得上冲程的曲柄 转角明显大于下冲程,从而降 低了上冲程的运行速度、加速 度和动载荷,达到减小抽油机 载荷、延长抽油杆寿命和节能 的目的
后置式抽油机结构简图
3.前置型抽油机
不同点: ①游梁和连杆的连接位置不同。 ②平衡方式不同—后置式多采用 机械平衡;前置式多采用气动平 衡。
➢异相型 ➢前置型
常 规 型 游 梁 式 抽 油 机
异 型 游 梁 式 抽 油 机
旋
调
转
径
驴 头 游 梁 式 抽 油 机
变 矩 游 梁 式 抽 油 机
链条式抽油机
皮带式抽油机
链传式抽油机
天轮式抽油机
直线往复式抽油机
一、抽油机
主要组成:
游梁—连杆—曲柄(四连杆)机构 减速机构(减速器) 动力设备(电动机) 辅助装置等四部分
第四节 抽油机平衡计算
一、平衡方式及其原理
游梁式抽油机平衡采用气动平衡和机械平衡两种方式。
其中,机械平衡又分为: 1)游梁平衡(beam balance) ; 2)曲柄平衡(crank balance); 3) 复合平衡(combined balance)。
平衡的基本原理:下冲程过程中以某种方式把抽油杆柱所 放出的能量、电动机提供的能量储存起来,到上冲程时再 释放出来帮助电动机做功。
– 上下冲程电机电流峰值相等 – 或减速器扭矩峰值相等 方法:测量下行电流和上行电流比值,0.8~1之间平衡
第四章 有杆泵采油
第一节 有杆抽油装置
抽油机 抽油泵 抽油杆柱
一、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游梁—连杆—曲柄(四连杆)机 构、减速机构(减速器)、动力设备(电动机)和辅助装 置等四部分组成。
新型有杆泵抽油系统

(江科供稿 )
大处 理量 、 高载荷 能力 , 用于斜 井作 业 ; 可 由于减 少 了运 转和举 升 次数 , 管磨 损程度 明显降低 。该 系统所应 杆 用的长效加 强 型载荷 皮带连接 在动 力 系统 和抽 油杆 上 , 到 了减 震 器 的作 用 , 小 了整 个 系统 的应 力 。 因 起 减 其短 半径扭 矩臂 降低 了对 力矩的要 求 , 可使 用较 小马 力的发 动机 和齿轮 减速 器 。 ( )然 气发 动机驱 动 系统。在 泵 系列产品 中又增 加 了新 的 D n 气发 动机 系统 , 2 y a然 这是 美 国加 利福 尼亚
Dn ya泵公 司 最近 宣布 的 。该 设备 用天 然气取代 电 , 泵排 液率 更 高。而耗 气量 的 费用仅 为 传统 梁 式泵耗 电 使
量的 2 % 。 0
( )低 成 本有杆抽 油 系统 。Dn 3 ya泵公 司研 制 出名为 D nSv 低 成本 有杆 泵抽 油 系统 , yaae 其特 点为 只需 少 量的维 护 。这 种 用一 台小卡车就 可运送 的 小型泵在低 于 70 的距 离其排 液量 超过 60 b d 在 50 f其排 5f i 4 bl , 00t /
确测试和对油井不出液原因的正确分析 , 对于气锁 、 泵 内有脏 物 引起 的凡尔关 不严 、 打不 开 , 油机不 卸 抽
载 的情况 是可 以通 过碰泵 试抽解 决 的 。 若井 液脏 , 活后再 次不 出液 , 抽 则可 以反洗 出井 筒 和泵 内 的脏 物 , 抽油 泵恢 复正 常生产 。 使 ( 编辑 汪 孝芝 )
不 出液原 因 , 进行 碰泵 试抽 施工 , 复油井 的正 常生 恢
4 碰泵试抽施工适用 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矮型异相曲柄平衡抽油机
结构特点:以一个异形驴头取 代了游梁的功能,四连杆机构非对 称循环,平衡重中心线与曲柄中心 。 线存在10 的相位夹角。整机质量 轻,高度矮,成本低,能耗低,效
率高。悬点在顺时针转动时,上冲 程比下冲程慢,因而可降低上冲程 动载荷,减小曲柄轴峰值扭矩。但 该机由于上行慢下行快的特点,不 适用于稠油井生产。
1-吸入阀;2-泵筒;3-柱塞;4-排出阀 5-抽油杆;6-油管;7-套管;8-三通 9-密封盒;10-驴头;11-游梁;12-连杆; 13-曲柄;14-减速箱;l5-动力机(电动机)
5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抽油机主机由辅机两大部分组成,主机是:底座、减速箱、曲柄、平衡块、连 杆、横梁、支架、游梁、驴头、悬绳器、刹车装置及各种连接轴承组成。辅机 由电动机,电路控制装置组成。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一、抽油机 (一)游梁式抽油机
工作原理:动力设备一般用电动机产生动力(特殊情况 下也有用内燃机产生动力的),由皮带轮、皮带、减速器构 成的减速机构,把动力机的高速旋转,转变成曲柄轴(即减 速器输出轴)的低速旋转,由曲柄、连杆、游梁、机架构成 的四连杆机构把曲柄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驴头的上下摆动。 挂在驴头上的钢丝绳(也称绳辫子或毛辫子)通过悬绳器与抽 油杆柱连接,把驴头的弧形摆动变成抽油杆柱的上下往复直 线运动。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双驴头游梁式抽油机
该抽油机结构特点是去掉了普通 游梁式抽油机横梁尾轴,依靠一个后 驴头装置通过驱动钢丝绳(后绳辫子) 横梁与连杆相连接。 该抽油机冲程长,可达5m,节能
好,适用于中、低粘度原油和高含水 期采油,动载荷小。工作稳定,易启
动。缺点是驱动绳辫子易磨损。
双驴头游梁式抽油机结构示意图 1-电动机;2-皮带轮;3-曲柄;4-减 速箱;5-连杆;6-平衡重;7-横梁; 8-驱动绳辫子;9-后驴头;l0-游粱; 11-前驴头;12-绳辫子;l3-悬绳器; l4-中轴;I5-支架;16-底座
架轴和连接连杆与游梁的横梁轴 互换了位置。大型的长冲程前置 式抽油机一般采用气动平衡方式 。 ,上冲程曲柄转角为195 ,下冲 。 程曲柄转角为l65 ,当驴头在 右时,曲柄顺时针旋转,上冲程 比下冲程慢,使抽油机承载能力 大。
前置式气动平衡抽油机结构简图 1-刹车;2-电动机;3-支架;4-游梁;5-驴 头;6-气平衡活塞缸;7-连杆;8-曲柄;9减速箱;10-底座
矮型异相曲柄平衡抽油机结构示意图 1-驴头;2-横梁;3-连杆;4-配重臂; 5-曲柄;6-电动机;7-悬绳器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悬点负荷转化到减速器输出轴的扭矩曲线就是一条不规 则的曲线。
Twn —悬点载荷W反映到曲柄上的工作扭矩曲线; Tr —由平衡重产生的平衡扭矩曲线; Tn —Twn 、Tr叠加后的曲柄轴净扭矩曲线。
第七节 有杆抽油系统的选择和设计
2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一、抽油机 二、抽油泵 三、抽油杆、井口装置
3
第一节有杆泵抽油装置
机械采油:人为地通过各种机械从地面向油井内补充能量 举油出井的生产方式。 有杆泵采油
机械采油方法:
无杆泵采油 我国机械采油井约占油井的90%以上,其中有杆抽油井 又占总机械采油井的90%以上,产量高达75%。因此,三抽 设备的质量、技术直接关系到油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抽油机的节能方案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其节能原理基本 是相同的,就是尽力改善抽油机的平衡状态,努力使净扭矩曲 线接近一条直线。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塔式抽油机
结构特点:以一个复合天车轮 取代了普通游梁式抽油机的游梁和 驴头。连杆通过横梁、钢丝绳(后绳 辫子)与小轮缘(类似于后驴头)相接 ,而抽油杆柱则通过悬绳器、前绳 辫子与大轮缘连接。由于大小轮转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
与常规复合平衡抽油机相比,该机的结构特点体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 ①上冲程悬点运动较下冲程缓慢,从而降低了上冲程悬点的 惯性载荷,使得能耗降低。
②曲柄中心与平衡重中心线间有一相位角,从而使曲柄轴上 的平衡扭矩与悬点负荷引起的扭矩相差一相位角,经平衡后产生 的曲柄轴净扭矩曲线比较平缓,峰值扭矩降低,因此提高了减速 器的寿命,降低能耗。异相曲柄平衡抽油机较常规抽油机节电达 15%左右,系统效率提高3~4%。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
与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主要有以下 两点不同:一是将减速器背离支架后 移,形成较大的极位夹角;二是平衡 块重心与曲柄轴中心连线和曲柄销中 心与曲柄轴中心连线之间构成一定的 夹角,即平衡相位角。 其工作原理和常规曲柄平衡抽油 机相同。
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结构简图 1-刹车装置;2-动力机;3-减速箱皮 轮;4-减速箱;5-输出轴;6-平衡重; 7-支架;8-曲柄;9-连杆;10-游梁; 11-驴头;12-悬绳器;l3-底座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有杆泵抽油装置的组成
1、 系统组成及抽油装置 地面:抽油机、井口装置 中间:抽油杆
地下:抽油泵
组成:三抽为主+ 辅助装置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抽油装置是用油管把深井泵泵筒下 入到井内液面以下,在泵筒下部装有只 能向上打开的吸入阀(固定阀)。用抽油 杆把柱塞下入泵筒,柱塞上装有只能向 上打开的排出阀(游动阀)。通过抽油杆 把抽油机驴头悬点产生的上下往复直线 运动传递给抽油泵向上抽油。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游梁式抽油机分类
抽油机分类:游梁式抽油机分为普通式和前置式。
普通式抽油机又分为基本型和变异型。 基本型游梁的前臂和后臂接近等长。
变异型抽油机为适应长冲程做成前臂长,驴头端重。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前置式气动平衡游梁抽油机
前置式气动平衡游梁抽油机 基本结构与普通式相同,只是支
千人技能大提升培训援助计划
有杆泵采油
授课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技师学院培训教学科 主讲 : 邮箱:
目
1 2 4 2 3 4 5 2 4 6 7
录
采油工---高级
第一节 有杆泵抽油装置 第二节 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第三节 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与分析 第四节 抽油机的平衡、扭矩与功率 第五节 第五节 泵效计算与分析 泵效计算与分析 第六节 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