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河海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

河海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

2F平面图
2F
走过长长的 台阶,直接到 了图书馆的二 楼。过了刷卡 的闸机后是一 个楼层总索引 的牌子,形状 为图书馆鸟瞰。 根据同学的指 引,向右转来 到了非遗作品 展。
2F
走过展览的长廊,是图书借 阅区,馆内图书分类分在各 层不同空间内这样可以做到 灵活使用,选择性开放,方 便管理。
临近图书借阅区,是几个研讨间。学生 们可以使用但要交付租金。再往里走便是 图书区,然后就到了图书馆侧翼的尽头, 三楼与二楼的样式一样。
1F
水文化视听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 天台阅读区 行政办公区 业务办 公区 中文样本图书借阅区 中 文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区 展示区
3F2F创意空间 河海 名人廊 研 讨间 文化长廊 中文社会科学图 书借阅区
各层功能
特藏展示区 学习交流区 报告 厅 天台阅读区 会议室 学习区 中文报刊阅览区
4F
5F 学习区
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累,馆藏特色明显。重点收藏有水利水电工程、 岩土工程、海洋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 工程、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纸质及电子类书刊资料,形成了以水资源综 合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为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学校还与江苏省 各高校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省内外多家科研单位签订了共建共享 协议,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和教师的可利用资源,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 超百万人次。
1F平面图
1F
和图书馆的整体结构一样,这里也是呈对称分布的,红色的沙发与木质的墙饰、欧式的 吊灯并暖色光源一起,形成了一种浪漫的氛围,在图书馆严肃的大气氛下形成一种不一 样的格调。
1F
04
对比案例:维也纳图书馆
维也纳图书馆
01 维也纳图书馆由扎哈 哈迪德建
造师事务所设计,位于奥地利 维也纳经贸大学。占地面积

学校图书馆调查报告

学校图书馆调查报告

学校图书馆调查报告一、引言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为了了解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为学校图书馆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5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图书馆环境、藏书情况、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图书馆改进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1. 图书馆环境评价大部分学生对图书馆的环境评价较高。

85%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安静程度较好,有利于学习。

70%的学生对图书馆的整洁度表示满意。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图书馆的座位数量和布局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增加座位数量并改善座位的布局。

2. 藏书情况评价大部分学生对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表示满意。

80%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藏书丰富,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某些学科的书籍较少,希望能够增加相关学科的图书采购。

3. 服务质量评价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普遍较为满意。

85%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态度友好,能够提供及时的帮助。

同时,也有一些学生提出了对图书馆服务的改进意见,包括延长开馆时间、提供更多的电子资源和在线借阅服务等。

四、改进建议1. 增加座位数量和改善布局:根据学生的反馈,图书馆可以考虑增加座位数量,特别是自习室的座位,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优化座位的布局,提供更加舒适和宽敞的学习环境。

2. 加强学科图书采购:根据学生的需求,图书馆可以加强对一些学科的图书采购,以满足不同学科的学生的阅读需求。

可以通过与学院和教师的合作,了解学生的学科需求,有针对性地采购相关图书。

3. 延长开馆时间: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息习惯的差异,图书馆可以适当延长开馆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4. 提供更多的电子资源和在线借阅服务: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可以加强电子资源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电子书籍、期刊和数据库,以方便学生在线阅读和检索资料。

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我特意腾出时间去学校图书馆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一、图书馆建筑概况学校的图书馆是一个四层楼建筑,总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外观设计简洁大方,整体造型美观,颇具现代感。

入口处有一个醒目的书架标识,指示着各楼层的书籍分类。

图书馆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使得室内有着良好的自然光线和通风条件。

此外,图书馆周边还设置了一些座椅和绿化带,方便读者休息和放松。

二、馆内区域布局图书馆一楼为接待区和参考书区,接待区设有服务台和自助借还书机。

参考书区有一些参考书籍和期刊可供读者浏览。

馆内还设有自习室、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区,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阅读。

二楼为借书区和多媒体阅览区,借书区设有图书借还机器,方便读者自助借还图书,节省了人力资源。

多媒体阅览区配备了一些计算机、电视、音响等设备,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体资源供读者学习和娱乐使用。

三楼为自习区和小组学习室,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

四楼为研究区和期刊阅览室,配备了专门供研究人员使用的书籍和期刊杂志。

三、馆内设施设备图书馆内设有舒适的座椅、书架、书卡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图书馆内的电脑和打印机都配备了高速互联网,方便读者查询和打印所需的资料。

此外,图书馆还提供了无线网络覆盖,读者可以自带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设备进行学习和阅读。

四、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提供了若干项服务,包括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文献复印服务、学术活动等。

读者可以通过线上图书馆系统查询图书的借阅情况和到期时间,也可以在网上续借图书。

图书馆还定期组织一些学习和阅读相关的讲座和座谈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术素养。

此外,图书馆还提供了一对一的参考咨询服务,帮助读者解答各类学术问题。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尽管学校图书馆在硬件设施和服务方面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自习区域的座位数量有限,经常出现没有座位的情况。

建议图书馆增加自习区的座位数量,以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图书馆调研报告一、引言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学习资源和知识中心之一,为促进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为了了解图书馆的现状和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对某大学图书馆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内容1.图书馆的基本情况通过与图书馆管理员的访谈和观察,我们了解到该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

该图书馆建于1990年,占地5000平方米,地上3层,共有藏书40万册。

图书馆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线上借阅和查询服务。

2.图书馆设施设备调研人员对图书馆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实地考察。

图书馆内有自习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区域。

自习室环境较为安静且舒适,提供个人学习桌椅和电源插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阅览室内有大量的书架和可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方便学生进行阅读和查询。

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先进的音视频设备,以支持教学和学术活动的开展。

3.图书馆藏书调研人员针对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进行了调查。

统计数据显示,该图书馆的藏书总量从建馆至今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其中,文科类书籍占总量的60%,理工类书籍占总量的30%,其他类占总量的10%。

图书馆采购了大量学术期刊和电子书籍,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4.用户满意度调查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用户对图书馆的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图书馆的环境舒适,藏书丰富,并能提供及时的借阅和查询服务。

但也有少数用户对自习室的座位不足和排队等问题提出了不满意见。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自习室座位不足由于图书馆用户增多,自习室的座位经常不足。

我们建议图书馆可以通过扩大自习室面积,增加独立学习区和自习座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满意度。

2.图书馆空间利用不合理图书馆内一些功能区域的使用率不高,空间利用不合理。

我们建议图书馆可以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将不常使用的功能区域转变为自习区或阅览区,以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阅读场所。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6篇)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6篇)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6篇)图书馆的调研报告(6篇)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图书馆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1摘要:图书馆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比较图书馆学理论方法论述了东莞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东莞图书馆发展报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为东莞“十二五”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发展动力。

在文化名城建设进程中,图书馆事业的强势发展,不仅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有效地促进和推动文化领域的发展。

通过对东莞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提高东莞图书馆发展水平,这样必将迎来丰硕的文化名城建设成果。

东莞市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新兴发达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发展迅速。

市政府先期的“图书馆之城”发展战略和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名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东莞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

1 政府重视,领导关心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东莞市政府高度重视东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xx年到20xx 年先后出台了几项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文件,给予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从而使东莞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城市图书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20xx年开始实施的文化名城战略,必将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东莞各类型图书馆的发展。

2 城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方兴未艾过去的几年,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努力工作稳步发展初步建成了以东莞图书馆为龙头的东莞地区图书馆集群图书馆网络体系。

2.1 东莞图书馆发展迅速,引领城市图书馆发展新潮流20xx年9月28日耸立在东莞文化中心广场的东莞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开创了东莞市图书馆发展新篇,把城市图书馆的发展引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期。

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20xx年4月有国内图书馆界精英参加的东莞学习中心的启动仪式在业界引起了轰动效应,影响深远。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6篇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6篇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6篇图书馆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图书馆空间规划调研报告通过对不同类型图书馆空间规划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图书馆的空间规划应该根据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的功能特点来确定。

学术图书馆应注重研究区域的设置,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公共图书馆则应设立阅读区域、儿童区域等,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同时,不同类型图书馆还会根据自身特点增加社交区、展览区等。

调研报告二:图书馆服务水平调研报告通过对不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调研,我们发现,一流的图书馆服务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这包括提供多样化的藏书,推行数字化服务,设计用户友好的图书馆网站及手机应用等。

另外,有效的图书馆管理也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包括图书馆硬件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等。

调研报告三:图书馆读者需求调研报告通过对不同读者需求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图书馆的读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读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借阅服务,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娱乐的机会。

图书馆应该根据不同读者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比如开设读书分享会、举办文化活动、提供多媒体设备等,以吸引更多读者来到图书馆。

调研报告四: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调研报告通过对不同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服务可以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借阅和检索功能,比如建设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提供电子资源的检索和下载服务。

此外,数字化服务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机会,拓宽知识获取的途径。

调研报告五:图书馆投入产出效益调研报告通过对不同图书馆投入产出效益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合理的资源投入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

图书馆应根据读者需求,合理安排馆藏资源和设备的采购,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图书馆还应注重对投入效果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资源配置。

调研报告六:图书馆与社区的联系调研报告通过对不同图书馆与社区联系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图书馆在促进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报告

二:功能要求
1.阅览室 一般情况下阅览室的面积比例较大,采用开架管理。
我们考虑的阅览室主要包括:普通报刊阅览室,综合阅览室,专业阅 览室,教师阅览室,研究生阅览室(对于交大而言,这两者可以合并),电子 阅览室,善本阅览室(对于善本阅览室最好采取闭架管理,朝向北侧), 语音阅览室等。总面积3700m2,900座,藏书20万左右。
开架管理的专业阅览室,利用双面书架作为隔断把阅览空间分隔成若 干凹室。如中间摆放一张1m宽的四人阅览桌时,两面除坐人阅览外,还应 考虑一个读者通过所需要的间隔,总净宽不宜少于3.10m{即1.00m+ (2×0.60m)+(2×0.45m)}。如中间安放双面六人阅览桌时,除考虑 一个读者通过的间隔外,另外应有一个人站在书架前查书所需的间隔,总 净宽不宜少于3.70m,即{3.10m十(2×0.30m)}。
图书馆调研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北区图书馆设计
指导老师:彭小云 罗兴姬 组 员:胡高翔 杨 明
场地分析:
基地位于 华东交通大学 北区内。
基地内部建筑主要分布 在左边,中间由于地形 原因则设计成绿地
图示
黑色为 华东交 通大学 北区主 要道路 网
由图可 得出图 书馆应 建在中 间陆地 上
教学楼
宿舍
最终基
图书馆分析:
图书馆功能空间组成
门厅与各个功能空间的关系
图 书 馆 基 本 流 线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调 研
图书馆概述
河南农业大学校园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原系河南大学图书馆分馆,1952年全国高 校院系调整时独立建校并同时建馆。1985年建成并为现在使用的近万平方米的独 立馆舍。目前,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为六部一室(采编部、技术部、流通部、阅览 部、信息咨询部、文检课教学部、办公室),工作人员50名。馆藏文献总量已达 230多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52.05万册,电子图书81.95万册。设有借书处2个,各 种阅览室共11个(社科图书阅览室、科技图书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教师研究室、 电子阅览室、视听室、中外文现刊阅览室、中文过刊阅览室、外文过刊阅览室、 报纸阅览室、检索工具室),此外还建有特藏室、展览室、复印室和近200席座位 的多媒体报告厅,为读者提供阅览座位1108个。阅览室平均周开放72小时,最长

丽水学院校图书馆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丽水学院校图书馆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 刘佳侃 戴庆敏 ■ L i u J i a k a n D a i Qi n g mi n
【 摘 要】 根据调 查数据并从环境 心理学角度, 本文分析 了丽
看 书或 自 习时 选择 的座位 情 况
水学 院图书馆的光环境 、声环境 、个人空间及室 内绿化美
化四方面现状 ,并针对性 的提 出了若干条优化措 施。
1 9 0 7年 的 处 州师 范 学 堂 图 书 室 , 以后 几 易 其 名 。 由
活方式 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罗伯特 ・索默 在 《 私密性的社会生态学》 中谈到 图书馆读者 的私密 性要求时认为 : “ 对许多图书馆读者而言,私密性 的 感 觉是不可缺少 的——随心 所欲,能看能 写,不致
打 扰 别 人 , 也 不 致 为 人 所 打 扰 。很 少 有 地 方 象 图 书
以直接 营造 环境的氛围 ,创造环境舒适度 ,进而 影 响人 的情绪 。不同的光强度能给读者 带来 不同的感 受 。明亮的光照容易使读者处于兴奋激动状 态,心
情 愉 悦 : 阴 暗 的 光 线 易 导 致 消 极 抑 郁 情 绪 , 产生 疲
3 4
1 . 光 环 境 由 图 1可 知 ,同 学 们 对 丽 水 学 院 的 光 环 境 总 体 满 意 。在 7位 不 满 意 的 同 学 中 。5 位 认 为 图 书 馆 二
1 Ke y wo r d s J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 me s e a r c h Re p o r t o f L i s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y En v i r o n me n t Co n s t r u c t i 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调研报告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由于文献增多,需要对它们进行整理、保存和利用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和其他类型的图书馆一样,高校图书馆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

回顾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留下的宝贵经验,对于探索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更快,陆续兴建了一批高校图书馆,馆舍条件和服务设施均有所改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进一步变革,高校图书馆正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过渡,可以说这短短十余年的发展速度和成就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二十多年,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的10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80%以上都不同程度地新建和扩建了图书馆。

新馆的建设,既改善了师生的阅读环境,也为高校图书馆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这一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在设计中,注意吸收国外图书馆建筑思想之精华,同时结合我国高校读者的阅读习惯、图书馆的技术设备条件,力求使新馆的使用功能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过渡。

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区别1.目的不同。

公共图书馆的目的是普及性教育,群众性和公共性较强。

高校图书馆的目的为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专业性较强。

2.服务对象不同。

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比较广泛,它为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城乡居民服务,这些读者之间的需求差异性较大。

而高校图书馆主要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他们的知识层次比较高。

3.人流特点不同。

公共图书馆每日的人流量相对稳定,节假日的人流要比工作日稍高一些。

而高校图书馆的人流受学校教学计划的影响较大,图书馆的使用及借阅人流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

4.管理方式不同。

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上强调藏阅并重,以藏为主,书库占用面积的比例较大。

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上侧重阅览,因而开架阅览的比例高。

5.藏书体系不同。

公共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体现的是综合性和广泛性,其藏书门类呈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

而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体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很强,图书的复本率高,它往往是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来设置的。

6.地理位置不同。

公共图书馆一般地处闹市区,交通便利。

高校图书馆一般位于高校校园内的中心区、教学区,或是邻近学生生活区,建筑环境相对安静。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规模、层数以及阅览空间的分布格局,因此,我们在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而应认真研究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二.高校图书馆性质和功能拓展随着现代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其图书馆将成为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术机构。

进入90年代,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进一步扩大,除了继续传统的“藏、借、阅、管”等功能外,还引入了新的职能。

1.“学习中心”的职能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衡量一所大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看它能否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来。

将高校图书馆建成一个具有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工具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配备音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交互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主动灵活,生动而带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无疑是保障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

2.“检索中心”的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哪一项职能都离不开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形成和光盘载体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检索中心”的职能将越来越重要。

少‘’大师生不仅可以通过它检索到本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信息,以及订购的光盘数据库和磁盘数据库的文献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它与国内、国际网络联结检索到国内外数以千计的图书馆和信息中心所拥有的文献资源和软件资源,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3.“咨询中心”的职能现代高等院校对信息和情报的需求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因而对信息工作人员和情报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他们不仅应起到信息源与信息用户之间“中介人”的作用,还应能根据学校或社会的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为师生的疑难提供必要的咨询,起到信息专家或情报专家的作用。

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担负起读者教育和读者培训的责任,特别要培养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4.“科研交往中心”的职能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优势,这为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科研创造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的师生们创造了互相交往、互相激发的条件,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利研交往中心。

这对培养新世纪的“全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增多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也对这方面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5.“文化中心”的职能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和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许多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展览、讲演、报告等文化活动,为高校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此,高校图书馆日益成为发挥校园文化职能的重要阵地之一。

与此同时,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还要求具有不断引进和推广新科技和文化信息,展示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职能。

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还是一个文化中心。

为了满足这些职能的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增设了报告厅、展览厅、检索大厅、多媒体教室、自习教室、休闲交往场所等功能空间。

因此,我们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在设计前就考虑到图书馆的多功能需求及变化,注重图书馆建筑的实用性、适应性与灵活性,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现今的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也是全球网络化时代的社会。

作为专门从事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的图书馆,在这种环境下所发生的变革最为迅速,也最为迫切。

虽然各高校图书馆建筑由于学校性质、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功能都是相同的,因而在现阶段也就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三.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特点1.新建馆舍规模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规模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

据我国图书馆专家夏国栋对94所高校图书馆的统计,馆舍的总建筑面积为120.11万平方米,平均每馆近1.28万平方米,比80年代增长了33%。

在这94所图书馆中,馆舍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的有70所,占74%有近20所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超过了2万平方米。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部自1995年起实施的“211 "工程对高校硬件建设提出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设。

2.“大开间,三统一”的设计模式被普遍认可现代图书馆要求以人为本,力图向读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于是管理方式由“闭架”变为“开架”。

为了使读者充分接近藏书,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新建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中,封闭书库面积越来越小,阅览室的开间和进深逐渐加大,每个柱距间单元面积增加,减少实墙分隔,即采用了“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大空间”的布局模式,根据图书馆功能的变化,灵活地调整用房,这样大大地增强了建筑的可扩展性。

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每层阅览室的面积有1600平方米左右,藏书、阅览、外借、书目检索、咨询、情报服务、计算机终端等均集中于一个大空间,既方便了读者,又节省了工作人员,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平面开架格局的成功范例。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单大阅览室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

这样宽敞的大空间,读者与书刊同处一室,十分便捷,文献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加强了公共活动场所和多功能用房的设计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己不再是一个仅仅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场所了。

它除了向读者提供书刊资料的借阅机会外,还重视并不断满足读者的文化和娱乐需求。

因此,目前高等院校建造的中型以上的图书馆,都设置了多功能厅和展览厅。

多功能厅既可作学术报告、演讲、举行会议之用,又可播映电影,演出文艺节目,既可供图书馆自用,又能向社会开放服务;而展览厅可用于学校举办多种书刊文献和文化艺术展示活动。

4.现代化程度大为提高,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在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方面,高校图书馆由于其学科优势,计算机管理及网络化的程度要比其它类型的图书馆先进。

随着当今世界计算机软硬件升级换代周期的不断缩短,图书馆建筑不得不把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配置上。

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高校建造的图书馆,普遍重视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机读、声像、缩微文献的贮存、检索、阅读、复制设备都得到了相应的布置。

计算机检索通讯系统的接口和线路作好了预埋安排,各种阅览室和业务用房都在适当位置设置有电脑接口,按照局域网、校园网、全国网及因特网的连接要求,在图书馆的设计中给予了一定的考虑。

同时,现代新型文献资料的阅读检索用房也开始出现。

5.图书馆日益成为体现校园形象和文化氛围的主要建筑之一作为校园“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它的作用在高校中日渐突出。

因此,90年代以来新建筑的大多数图书馆无论其内容还是建筑形象,都强调要成为校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甚至成为标志性建筑。

这个标志或具有较高艺术形象,或具有历史地位,或形象突出识别性强,成为校园的象征。

女口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在馆舍选址、环境设计、空间布局、外观形象、艺术造型、建筑内涵、文化气息等方一面对整个校园的规划和风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我国高校新建图书馆总平面布局高校图书馆的总平面布局是新建一座图书馆首先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任何一座高校都有自已的发展历史,都有自身独特的规划体系。

作为校园“信息中心”和“文化橱窗”的图书馆,无论就其功能还是建筑形象来说,都是校园里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有时甚至成为校园的标志性建筑。

因此,我们在进行图书馆建筑设计时,应认真分析校园总体规划对图书馆的要求,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和总体设计,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建筑的作用和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大致有以下几种布局方式。

1.图书馆位于校园入口部位不论是对于本校师生还是校外路过的行人来说,位于校园入口处的建筑物总能给人以最深的印象。

将图书馆布置于校园的入口部位,是现代高校校园规划较为常用的布局形式之一,它强化了图书馆在校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这种形式布局的图书馆一般情况下规模比较大,并通过入口广场空间来衬托建筑的宏伟气势。

随着高校图书馆逐步面向社会,这种做法将会更为普遍。

2.图书馆位于教学区中心图书馆位于学校教学区中心是我国高校校园规划中最为普遍的布局方式。

一方面,它所处的位置方便在校师生的使用;另一方面,图书馆端庄典雅的形象及其特有文化气质,最能体现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

许多学校将图书馆置于校园教学区的主轴线上,形成教学区建筑群中的主体,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如同济大学图书馆。

也有的院校图书馆在主轴线的旁侧,与其它建筑群组合形成校园里相对独立的中心或次中心,丰富了校园的空间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