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准格尔旗的自然环境现状,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加重,并且地提出了一些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植树种草;土地沙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此地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东隔黄河与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乌兰察布盟的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相邻;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北以黄河为界,与土默特左旗相望;南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相连。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这里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遭到了挑战。首先,我介绍一下该地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谷与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地带。北部以风沙地貌为主,风蚀沙化严重;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其它平缓地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及河川地段,占土地总面积的7.5%。概括地说,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气候特征:准格尔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为6.2—8.7摄氏度,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为400mm,年均湿润度0.3—0.34,平均日

照时数为2900—3100h,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30d,最大风速为32m/s,多风沙天气。(3)土壤植被:准格尔旗主要有栗钙土、黄绵土、风沙土、盐碱土,其中栗钙土、风沙土所占比例较大,土壤贫瘠,渗透力差。由于受干旱、过牧、垦河为准格尔旗的主要水系,绕经该旗北部、东部、东南边缘,全程197km,境内有虎斯太河、纳林川、清水川等黄河一级支流15条,有十里长川、西孔兑沟等黄河二级支流60余条,全旗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43000万立方米,(4)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准格尔旗地处东南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具有干旱、少雨、多风、多发性暴雨,大风和较大的温差等不良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面积的草场和良田被淹没,形成难以利用的侵蚀沟,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生态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面对上述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为我们家乡的人担忧,是不是在许多年以后,这里将没有绿色,没有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尘暴和漫天的黄土,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要趁着生态被破坏的还不算太厉害的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它回到往日的青春美丽。对此,我有以下两点恢复对策:(1)植树种草林种树种:土地以沙地为主,由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组成的土地,应营造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灌木树种可选择沙柳、沙棘、杨柴。草本植物以沙打旺、苜蓿等为宜。这些草本植物均为优良牧草,种植后形成大面积的割草基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条件。南部大多数地区属黄土丘陵和沙砾岩裸地,应尽快营造水土保持林。该地区水土流失,

尤其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树种应选择山杏、大扁杏等耐旱木本植物,除有水土保持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在黄河沿岸一带,水热条件较好,有些乔木树种能正常生长,适应的乔木树种较多,可以选择适应性强、寿命长的乔木及果树,使其在发挥水土保持防护效益的同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2)造林绿化措施:防风固沙林造林地位于准格尔旗的北部和西南部,大多交通不便,治理难度较大。干旱、少雨、多风是该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土壤以风沙土为主,野生植被种类有沙蒿、沙柳等,植被覆盖度较低。沙柳可扦插造林,其它灌木可直接造林或用实生苗栽植造林。在低地和河沟两侧,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网格内可种植杨树、油松等乔木树种。水土保持林造林地主要分布在该旗的中部和南部。公路不仅是准格尔旗连接外界的主要动脉,也是外界进入该旗,了解该旗的重要窗口,因此,绿化好境内的各条公路,不仅能降低风速,保护公路不受风沙危害,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绿树成荫的绿化林带,为准格尔旗增色。

相信经过一番整治的准格尔将更加美丽,那时的这里将没有沙尘暴,土地沙漠化,白色污染等问题,自然环境的优化定然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虽然现在的生态并不是很好,但只要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起,总有一天准格尔会还你一个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费树军.《自然环境现状》.硕士论文

翟凡 .《环境》. 2009 第10期

尹尖尖. 赵博 .《生态经济》. 2006 第10期

岳世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 第2期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准格尔旗的自然环境现状,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加重,并且地提出了一些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植树种草;土地沙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此地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东隔黄河与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乌兰察布盟的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相邻;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北以黄河为界,与土默特左旗相望;南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相连。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这里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遭到了挑战。首先,我介绍一下该地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谷与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地带。北部以风沙地貌为主,风蚀沙化严重;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其它平缓地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及河川地段,占土地总面积的7.5%。概括地说,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气候特征:准格尔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为6.2—8.7摄氏度,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为400mm,年均湿润度0.3—0.34,平均日

照时数为2900—3100h,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30d,最大风速为32m/s,多风沙天气。(3)土壤植被:准格尔旗主要有栗钙土、黄绵土、风沙土、盐碱土,其中栗钙土、风沙土所占比例较大,土壤贫瘠,渗透力差。由于受干旱、过牧、垦河为准格尔旗的主要水系,绕经该旗北部、东部、东南边缘,全程197km,境内有虎斯太河、纳林川、清水川等黄河一级支流15条,有十里长川、西孔兑沟等黄河二级支流60余条,全旗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43000万立方米,(4)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准格尔旗地处东南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具有干旱、少雨、多风、多发性暴雨,大风和较大的温差等不良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面积的草场和良田被淹没,形成难以利用的侵蚀沟,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生态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面对上述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为我们家乡的人担忧,是不是在许多年以后,这里将没有绿色,没有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尘暴和漫天的黄土,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要趁着生态被破坏的还不算太厉害的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它回到往日的青春美丽。对此,我有以下两点恢复对策:(1)植树种草林种树种:土地以沙地为主,由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组成的土地,应营造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灌木树种可选择沙柳、沙棘、杨柴。草本植物以沙打旺、苜蓿等为宜。这些草本植物均为优良牧草,种植后形成大面积的割草基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条件。南部大多数地区属黄土丘陵和沙砾岩裸地,应尽快营造水土保持林。该地区水土流失,

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简介

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简介 一、大路煤化工基地概况大路煤化工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规划的重点工业园区之一,是按照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原则及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理念开发建设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规划控制面积23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7平方公里,分为“一区三基地”:北部20平方公里重点为产学研基地及金融商务区和为企业配套的生活服务区,南部35平方公里为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烃产业基地,东部15平方公里为精细化工及三废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西部17平方公里为煤制天然气及下游深加工产业基地。 基地的发展定位:要在自治区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中率先突破、率先发展、率先崛起,争当自治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基地建设十周年的时候,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千万吨级煤化工生产基地和京津冀市场能源需求的大型供应基地。 依据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现状,五年内着力建设煤制油、天然气、烯烃、甲醇、二甲醚、乙二醇、尿素合成氨以及煤化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八大产业链,形成年转化原煤1.5亿吨的深加工能力,建成年产600万吨煤制油、220万吨烯烃、200亿立方米天然气、10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乙二醇、52万吨尿素30万吨合成氨,以及后续产品、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目前,基地已入驻12家大型企业,开工建设了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479亿元,截至2010年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42亿元。现有建成投产项目2个,为伊泰集团一期年产16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和锦化机一期1万吨大型压力容器制造项目;开始联动试车项目3个,正在建设项目10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3个。此外,伊泰煤制油二期、中海油煤制天然气、中电投煤制烯烃等11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目前,工业基地和生活服务区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内部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配套管网设施一次下地,绿化亮化工程同步实施;配套项目黄河取水口、净水厂、高压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统一灰渣场、特勤消防站、自备铁路等工程已陆续建成运营,并在不断提升完善,为提高基地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园区优势大路煤化工基地位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东北部,属库布其沙漠尾端、黄河二级台地,具有建设大基地、承载大项目的先天优势。 ——区位优势。处于呼包鄂金三角和蒙晋陕能源富集地区的核心地带,紧临呼包银和京津冀经济圈。北距呼和浩特市75公里,西距包头市120公里,南距旗府驻地薛家湾镇20公里。 ——地理优势。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人口稀少,荒地多耕地少,开发成本低。 ——交通优势。呼东高速、沿黄公路和规划中的呼准鄂城市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呼准铁路、大何铁路在基地接轨互通,并建有何家塔货运站,产品及原料运输通过园区自备铁路直接输送,近期年运输能力可达1.44亿吨。 ——煤源优势。周边有神华准能黑岱沟、哈尔乌素和蒙泰不连沟、伊泰酸刺沟等千万吨级大型煤矿,其中距蒙泰不连沟煤矿仅4公里,原料煤可直接用皮带输入厂区,距伊泰酸刺沟煤矿不足40公里。 ——水源优势。东临黄河,南依孔兑沟,西北靠大沟,水系发达,水源充足,可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并举”,满足供应。总库容924万立方米大南沟水库已建成,设计年取水量1.5亿立方米的黄河取水口开始供水。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论文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环境保护与路色建筑 学院:林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一班 姓名:张燕 学号:080313795 指导教师:赵红霞 职称:讲师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6月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 摘要 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提倡绿色建筑建造我们绿色的家园。 正文: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一、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准格尔旗旗情

旗情概况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全旗总人口291336人。 旗府薛家湾镇北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18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5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130公里.准格尔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 行政区划 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乡镇:薛家湾镇、大路镇、柴达木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纳日松镇、暖水镇、布尔陶亥苏木。 自然资源 煤炭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均在6000大卡/千克以上,为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石灰石总储量50亿吨,品位高,氧化钙含量达%;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矿层稳定,品位呈现铝高硅低的特征;此外,高岭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的储量也相当大,特别是煤层气的储量十分可观,属国内罕见的煤化工资源。 水源充沛。黄河年过水量248亿立方米,国家批准黄河用水指标2亿立方米,现有80%尚未利用;年降水总量30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探明储量28. 5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亿立方米;库坝总库容亿立方米,年供水量5000万立方米;现已建成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水源工程1处。黄河水、水库水、地下水完全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电力资源得天独厚。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坑口火电厂有2座,装机容量86万千瓦;水电站一座,装机108万千瓦;年发电量80亿度;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均已配套,且供电半径小,电价低廉,高载能电价元/度,属国内最低电价。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境内有大准电气化铁路、准东铁路和在建的呼准铁路以及拟建的淮河铁路,年货运能力接近1亿吨,是出省到京、到秦皇岛、到黄骅港的重要通道;109国道横贯东西,在建的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建成的呼包、包东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全部行程不足3小时。 国土资源面积十分广阔。全旗有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益于牛、羊的养殖;农畜产品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盛产海红果等多种果品,年产量1000万公斤。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巨石林立、天水一色的黄河峡谷风情;有僧庙相连、堂殿恢弘的鄂尔多斯最大召庙建筑群宝堂寺;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古松“中国油松王”;有蒙汉民族水乳交融的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 经济发展 准格尔旗具有集众多资源于一身的特有优势,且是距环渤海湾距离最近的资源富集区。从“八五”开始,国家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巨资,开发建设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年产原煤达到2000万吨;地企合建的典范工程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装机容量108万千瓦;

准格尔旗简介

准格尔旗简介 准格尔汉意为“左翼”,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南部,晋、陕、蒙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10度5分至111度27分,北纬39度16分至40度20分。 全旗辖9个苏木乡镇(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暖水乡、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大路镇、龙口镇、纳日松镇、准格尔召镇),4个街道(友谊街道、蓝天街道、迎泽街道、兴隆街道),一个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一个工业园区(大路工业园区)。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9万人),居住着蒙、汉、回、满、藏、壮等14个民族。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薛家湾是连接晋、陕、蒙三地重要的交通要冲和物流、人流、信息流中心。 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富集,发展现代工业基础优越、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硫铁矿、铁矿、铝土矿、油母页岩、石英砂、泥炭、耐火粘土、铝矾土、天然气、石油等十二种。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44亿吨,占全区7.7%、全市33.6%,远景储量达1000亿吨以上,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县,并且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生态、循环园区。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煤炭回采率,合理节约利用资源,经过3年的资源整合和机械化改造,准格尔旗地方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207座整合

为124座,单井生产规模平均达到101万吨,煤炭产业升级换代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准格尔旗的电力工业也较为发达,现已建成并投运火电厂7座、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为466.4万千瓦。在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百强评价中,准格尔旗位居全国百强县第47位,西部百强县第1位;成为全国首批10个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之一、全国十大全面小康示范县之一。现在,准格尔旗正在加快大型电力和煤化工项目建设,促进粉煤灰利用、多晶硅、高档日用陶瓷、煤机制造等项目落地,全力构筑煤炭、电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业并举的新型工业格局。 准格尔旗还盛产糜、黍、谷、荞麦等山地精品小杂粮,也出产远近闻名的山羯肉、黄河鱼。特色注册农产品有“黄河巨合滩鱼”、“十里长香精品小杂粮”,还有以当地野山杏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准立牌杏仁露”,具有百年传统民族工艺的手织地毯——“久荣地毯”。 这里交通便捷,运输业发达,投资环境良好。铁路干线有大(大同)准(准格尔)、准(准旗)东(东胜)电气化铁路,呼(呼市)准(准格尔)铁路,年货运能力近亿吨;公路四通八达,109国道横穿旗境,呼大高速公路和已建成的大饭铺至康巴什高速公路,与呼(呼市)包(包头)、包(包头)东(东胜)高速公路连为环形一体。旗府所在地薛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缘何严重恶化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缘何严重恶化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在短短几十年内急剧恶化,这一严重局面直接危及到中国北方和有关邻国的生态安全。据研究,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亿公顷,其中80%发生在牧区,占牧区草原面积的70%,而且呈加速退化趋势。目前,内蒙古牧区90%以上的草原出现“三化”,草场生产力普遍下降一半以上,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荒漠草原草场基本丧失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 原因重点分析如下: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已成为草原沙漠化争论的一个焦点,主要理论观点有:超载过牧论、粗放经营论、气候干旱论、人口超载论、游牧消失论(文化改变论)、传统游牧论、草场产权论、山羊刨食论和社会经济发展论,还有形形色色的“阴谋论”。其中,超载过牧论是主流理论。近些年,gov-ern-ment(政府)已经依据这一理论,投入数千亿元巨资,采取“围封转移”“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转移牧民”等一系列重大对策措施。其中部分已经以失败告终,如“围封转移战略”。而其他对策措施也有待商榷,如“退牧还草”符合草原生态规律吗?“草畜平衡”后,规模经济消失,大量牧户破产贫困化,加剧了社会矛盾;“牧民进城”、“禁牧休牧”后,草原遭到变本加厉的洗劫,等等。 实际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急剧恶化的原因在理论上远未得到解决。作为近十几年草原牧区工作指导理论,“超载过牧论”的科学性值得质疑。 “超载过牧论”认为,牲畜数量超过了草场的承载力,造成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严格讲,超载与过牧是两个概念。超载是指牲畜数量超过草场的承载力;而“过牧”则指牲畜在草场上采食践踏的时间超过草场保存、恢复生产力所能忍受的“极限”时间,实际就是指定牧——停止游牧。 据内蒙古草原勘探设计院提供的牧区上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三个理论载畜量和国家统计局内蒙古农调队所提供的1956年牲畜头数数据,可以得到近40多年内蒙古牧区24个纯牧业旗市草场理论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都有关系。 由此可见,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即使在内蒙古牧区牲畜总头数保持稳定且远低于当时草场理论载畜量的情况下,草场的载畜能力持续下降。所以,“牲畜超载论”没有事实根据。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重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矿种30多种,尤以优质煤闻名遐迩,东胜煤田已探明储量727亿吨,与神府煤田联袂,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称为“乌金之海”。陶土探明储量4.33亿吨,高岭土65亿吨,石英砂4226万吨,石灰岩、白云岩、建筑粘土等建材资源储量惊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能源矿产资源: 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分别是: 煤炭: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如果计算到地下1500米处,总储量约近1万亿吨。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按地域位置,全市可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煤田。东部即准格尔煤田,西部即桌子山煤田,南部即东胜煤田,北部即乌兰格尔煤田。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分布面积广,而且煤质品种齐全,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而且大多埋藏浅,垂直厚度深,易开采。目前,四大煤田,除乌兰格尔煤田外,其余均正在开采之中。 石油、天然气: 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鄂尔多斯中西部。在乌兰---格尔一带即杭锦旗北部,地质勘探部门已经发现20多处油气田,鄂托克旗境内现已探明油气储量 11亿立方米,在乌审旗南部也发现了油气田。这两种资源目前还正在进一步勘探之中。 油页岩: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中部的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境内。目前的探明储量为3.7亿多吨。其中工业储量66万吨,储藏厚度一般为3米--5米,含油率1.5%--10.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 天然碱: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西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杭锦旗境内的湖泊中。全市现有天然碱湖19处,储量7000亿吨,伴生天然碱储量1300万吨,这些天然

《准格尔旗志》(1990~2015)篇目

《准格尔旗志》(1991~2013)篇目 (征求意见稿) 题词(名人题词) 照片(体现地方特色的照片) 1、国家、自治区、市历任主要领导视察准格尔旗工作照 2、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成就的照片 3、展现人民生活新风尚、新风貌的照片 4、《准格尔旗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照片 5、《准格尔旗志》编辑人员照片 6、《准格尔旗志》评审委员会照片 行政区划图 薛家湾镇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新区政区图 准格尔旗旅游图 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图 有关志书编纂的名单 1、《准格尔旗志》(1990~2013)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2、《准格尔旗志》(1990~2013)编辑人员名单 3、《准格尔旗志》(1990~2013)提供资料人员名单 4、《准格尔旗志》(1990~2013)提供照片人员名单 5、《准格尔旗志》(1990~2013)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

序 凡例 目录(包括汉文、蒙文、英文) 综述 大事记 政区卷 第一章位置沿革区划(史志办提供) 第一节地理位置 域名、区域、四至、邻界、面积、政府驻地第二节历史沿革 建旗政区及归属、历代变化及归属 第三节行政区划 建旗始行政区划、历次变更行政区划、现行政区划 第二章开发区苏木乡镇街道 第一节开发区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规划区域设施招商产业) 大路煤化工基地(规划区域设施招商产业) 第二节苏木乡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暖水乡准格尔召镇 纳日松镇龙口镇大路镇沙圪堵镇薛家湾镇第三节街道(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蓝天街道兴隆街道友谊街道银泽街道 第四节消失的乡级行政区简介(史志办提供) 榆树湾镇马栅乡(镇)魏家峁乡(镇)哈岱高勒乡 准混兑乡(东孔兑镇)窑沟乡长滩乡海子塔乡

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第一章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述 第一节农村生态概述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教学重点: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农业生态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 农业生态学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 课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一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 二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概括地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 4 个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6 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50 年代)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理论生态学根据生物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层次;根据生物类群可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可进一步分为哺乳动物生态学、鸟类生态学、鱼类生态学、昆虫生态学等;依据生物栖息地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河口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太空生态学等。 应用生态学则包括:农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古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四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内容,特点,应用。 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与资源环境形成人类所需农产品的过程,是利用、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生态过程。这种生态关系从农业生产开始之时就已被重视,在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的各种农书均有记载。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等。 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农业生态学着重从宏观方面研究农业生产,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实用性。(2)交叉综合性。(3)研究统一性。(4)宏观层次性。 农业生态学的应用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北纬39°16’~40°20’,东经110°05’~111°27’之间。北部和东部被黄河所环抱,隔河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河曲县相望。南部与陕西省的府谷县接壤。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毗邻,为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35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271623人,其中男114490人,占全旗总人口53%;女127133人,占全旗总人口47%。城镇人口74320人,农牧业人口197303人,流动人口4837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邮编:010425。代码:150622。区号:0477。拼音:Zhunge'er Qi。 薛家湾镇,西距鄂尔多斯市所在地东胜区135公里,东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5公里,南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8.9公里。 【行政区划】全旗共辖6个镇、2个乡、1个苏木,薛家湾镇、大路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暖水乡、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设185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1490个村民小组,21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

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驻扎勒谷,属伊克昭盟。1950年成立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沙圪堵镇迁薛家湾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有纳林川等十大川,由北、东、南流入黄河。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群)古城十二连城遗址,明代的准格尔召等。 2000年,准格尔旗辖7个镇、20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712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薛家湾镇57251 沙圪堵镇20307 马栅镇21920 东孔兑镇11028 魏家峁镇10991 纳林镇10579 神山镇5383 长滩乡6835 海子塔乡7182 巴润哈岱乡3265 哈岱高勒乡14985 窑沟乡10466 大路乡6936 十二连城乡6242 蓿亥图乡13065 布尔陶亥乡7854 德胜西乡4334 暖水乡5758 四道柳乡2447 准格尔召乡4278

鄂尔多斯铁路概况介绍

鄂尔多斯铁路介绍 鄂尔多斯地区铁路网建设最终将形成“三横四纵”格局,外运通道和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全部围绕这一基本格局展开。“三横四纵”格局具体为: 一横:大同—准格尔—东胜—乌海铁路 二横:朔州—红进塔—新街—嘎鲁图—新上海庙铁路 三横:何家塔—大塔—大滩—巴拉贡铁路 一纵:包头—神木和包头—西安铁路 二纵:呼和浩特—准格尔旗(周家湾)—大饭铺—马栅铁路 三纵:乌拉山—塔然高勒—浩勒报吉—嘎鲁图—靖边铁路 四纵:蒙西—三北羊场—新上海庙铁路 全市已建成铁路14条(包兰、包神、大准、准东、呼准、东乌、三新、蒙西工业园专线、酸刺沟煤矿专线、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区专线、点南支线、包西、南部铁路新街至大牛地段、神华棋盘井专线),通车全口径总里程为1543.8km,市境内里程1171.8km,,基本形成了京包、包兰线围绕周边,大准、准东、东乌铁路横穿东西,包神、包西铁路纵贯南北的铁路十字型主骨架。 目前,全市在建铁路项目有12个,即包西铁路站房工程、准朔铁路、南部铁路、沿河铁路、巴准铁路、准神铁路、

准东铁路一期重车线、大准铁路点岱沟至二道河段增二线、呼准周家湾至托克托段二线、高头窑至关碾房支线、铜匠川专线、塔然高勒至韩家村专线,建设里程1165km。 2010年全市铁路客运量为89.2万人,比上年下降0.4%;客运周转量9390万人公里;货运量达20941×104t,比上年增长13.5%;货运周转量294.6×108tkm。 既有通道: (一)包神、呼准—京包铁路 通过包神铁路(向北)、呼准铁路发送货物至京包铁路在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2010年包神线向北运量为4372万吨,呼准线运量为1376万吨,即2010年我市通过铁路集运至京包线外运量为5748万吨。目前运力已饱和。 (二)大准铁路 准东铁路运量及薛家湾地区煤炭通过大准铁路发送至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外运,2010年大准线运量为7129万吨。目前运力已饱和。 (三)包神—神朔黄铁路 通过包神铁路向南经神朔黄铁路发送至黄骅港,2010年包神铁路向南运量为7277万吨。目前运力已饱和。 (四)包西铁路 通过包西铁路向北可经过京包铁路向东外运,向南可直达西安,全线于2010年11月开通,2011年1-7月发送煤炭

(尔雅)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试卷解析

1狭义的城市环境是指()。 A、 社会环境 B、 物理环境 C、 美学环境 D、 生态环境 我的答案:B 2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是()。 A、 大学 B、 公园 C、 湖泊 D、 商场 我的答案:D 3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生态学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复核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确保自然平衡和(),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A、 资源保护 B、 生态平衡 C、 城市化均衡 D、 发展平衡 我的答案:A 4景观生态学规划方法包括景观生态评价和()。 A、 景观宏观调控 B、 景观功能评价 C、 景观可持续评价 D、 景观发展评价 我的答案:A 5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 A、 代谢率

发展率 C、 繁殖率 D、 迁出率 我的答案:D 6环境承载力是某一定的环境或结构不发生对人类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A、 改造程度 B、 人口数量 C、 人类与社会作用 D、 社会化程度 我的答案:C 7土壤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农药、石油、有害微生物和()。 A、 重金属 B、 放射性元素 C、 洗涤剂 D、 烟碱类 我的答案:C 8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和()两个方面。 A、 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 B、 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优化 C、 城市化与自然协调发展 D、 生态功能最大化 我的答案:B 9环境承载力中的自然资源要素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 A、 空气资源 B、 能源资源 C、 物产资源

矿产资源 我的答案:D 10城市专项规划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和()。 A、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B、 资源保护规划 C、 土壤保护规划 D、 社会秩序保护规划 我的答案:A 11下列不属于环境规划原则的是()。 A、 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 B、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C、 扬长避短,合理优化 D、 以人为本,兼顾经济 我的答案:D 12生态功能指数中的结构指数包括人口结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 A、 城市系统结构 B、 城市服务 C、 城市绿化 D、 城市居民 我的答案:C 13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是()。 A、 湿地系统 B、 湖泊系统 C、 林木系统 D、 绿地系统 我的答案:D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1)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展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剧烈。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加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越来越恶劣。如何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思考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城市的面积也在逐渐增大。城市的增长以及工业的进步对于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恶劣的环境不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每年世界上都会有城市的居民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而换上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城市生态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当务之急。 1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以及世界人类居住聚集地,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全靠城市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困扰着人类的矛盾。自然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物质来源,但是在人类进行工业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城市的建造以及交通道路的铺设对于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干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开始对城市的生态产生严重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城市的物质资源消耗量增大,逐渐造成资源匮乏的现象。而人口的增加又造成了交通的拥堵,越来越多的汽车的投入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增大,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不仅城市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制约,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因此,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应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的发展,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生态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支撑,城市也就谈不上发展,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城市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样的高度,两者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营造一个优美、清洁、宜居的城市环境,使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与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0355 证券简称:蒙草生态公告编号:(2018)192号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项目公司增资及股权转让的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1、内蒙古山北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 (1)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内蒙古金草新诚生态建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金草新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受让内蒙古金草新诚生态建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内蒙古山北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项目公司”、“山北生态”)51.5%股权,股权转让价30,000万元; (2)公司与内蒙古金草新诚生态建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呼市城乡”)、内蒙古山北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签订《内蒙古山北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增资协议》,公司拟向内蒙古山北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增资2,940万元。 (3)公司与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将持有的目标公司22.85 %股权转让给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价14,000万元。 2、公司受让五原县原美生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阿尔山市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股权 公司与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粮信托”)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中粮信托将其分别持有的五原县原美生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原原美”)77%股权以及阿尔山市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尔山绿色发展”)50%的股权转让给公司,

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人民币8,288.73万元,其中7,700万元为股权转让款,588.73万元为融资费用和人民币3,228.13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股权转让款,228.13万元为融资费用。 上述股权转让对公司本年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不构成重大影响,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不需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公司将根据已经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继续推动公司股权转让落地实施,并将及时关注股权转让后续进展情况,履行相应程序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一、交易相关方的基本情况 (一)内蒙古金草新诚生态建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内蒙古金草新诚生态建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50192MA0NAB1P3U 3、类型:有限合伙企业 4、执行事务合伙人: 内蒙古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5、合伙期限:2017年05月03日至2037年04月17日 6、主要经营场所: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18号国际金融大厦八层821室 7、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投资管理、投资咨询服务。(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8、各合伙人出资情况: (二)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

城市生态环境复习资料

1.经典生态学与现代生态学 经典生态学:意识到环境和气候对生物生长的影响;生态学从描述、解释走向机制;生态学已在学科范围层面构建其系统;生态学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的涌现 现代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形成;条件:高精度的分析测定和遥感等技术发展;客观:社会的需求-环境、人口和资源问题 2.城市生态学:对人们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如何受其环境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 3.现代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边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 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特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理; 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调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和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 4.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城市环境:城市人类外部的物理环境 城市生态: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包括以下三种类型:①人工环境及复合系统②以人为中心的复合体③环境要素与生态关系结合型 5.城市物质:指构成城市及维持城市运行所必须的成分 6. 城市物质(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①物质丰盈程度对城市选址的影响②城市物质中隐藏流的比例反映了城市发展环境代价和负面效应大小③城市物质的人均消耗强度反映了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征④城市物质流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⑤城市物质数量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7.城市物质效应分析:城市物质流分析(围绕物质的输入、输出与存量来进行。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整理、指标计算和分析等环节),城市物质代谢分析(通过分析物质流动与资源消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变化来研究物质代谢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 8.能源的概念: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9.能源的三个基本特征:利用的相互替代性,传递与转化性,品质的差异性 除此之外,城市能源的特征独特性还体现在: (1)构成及运行的系统性 (2)生产及消费的不均衡性 (3)能源消耗在城市中的集聚现象 (4)城市能源流动的网络 (5)城市能源利用效率 10.能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选址:工业革命前后,城市对内外能源的利用的跨度变化 城市规模:城市化、中小城市、大城市、巨型城市 人口迁移:农村缺乏有效的能源系统 城市形象: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全球一体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11.能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能源类型具有不同的污染效应,因此能源消费结构直接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12.城市气候:城市气候是地理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和地形所形成的区域气候背景及基础上,在城市下垫面和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地方性气候13.气候对人居环境及城市的影响(为什么要学城市气候?)

浅论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一.八大公害事件的现状以及主要来源 (一)现状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其中有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它们依次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水俣事件、痛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目前这八大公害事件的危害依旧存在,大气污染、引起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层出不穷、各种疑难杂症难以根治、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无比沉重的负担,现状十分严峻。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二)主要来源 自工业革命也来,人们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化的发展,科技的迅猛发展,但是由此带来了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工业废料、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生活垃圾等等通过大气、土壤、水等各种途径经过循环、富集而害于人体,最终产生了灾害,导致了这最为突出的八大公害事件。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这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但通常情况下,环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我们平常所指的就是这类源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之所以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因为人类跟其他生物有一个根本差别:人类除了进行自身的生产外,还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后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没有的。由于这一点,人类活动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生物。对环境污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处的社会领域,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二.分析固体废气处理中的四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启示 (一)四种技术优缺点 1、新加坡垃圾岛实例---将垃圾倒入大海,锁在大海中 如果用传统方式处理垃圾,空间将很快用完,于是可以将目光转向大海。缺点:高昂的成本、资金以及人力,从长期来看,建立新的人工岛,意味着要大兴土木,对全球变暖以及海平面上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得不偿失。优点:但是却能够使得垃圾不会成为负担,而成为人间的天堂,可以完全替代垃圾填埋区。运动自然的预警系统,使得这里变成了绿色天堂,更能让人们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实马高岛便是一个实例,使得这里竟然成为了度假胜地 2、等离子体气化法、查普曼两步法 一种能将垃圾转变为免费电能的高科技系统。运用这项技术分解垃圾,在用生成的气体发电。缺点:这一技术对许多地方来说难度太高,技术含量以及管理难度,难以推广。优点:这一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提供了全方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境 遭到污染,大气、水、土壤、海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物种濒危,人口数量激增、自然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自然都给于了人类一定的报复,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人类及其活动环境与发展生态要素社会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我们每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我们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我们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能源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意义相当重要。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由于人类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众所周知,人类的童年对自然充满了畏惧和崇敬,她臣服于自然并完全依附于自然。那时人类最主要的就是生存,与自然作斗争,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对自然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社会生活都日益复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但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表现为自然支配、控制着人,人与自然仍处于和谐的状态,但必须看到人利用自然的能力正在提高,而正是这种能力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转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伴随着文明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人受自然奴役转变为人主导自然,大量的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人类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超出了以前所有时代对自然的改造总和。但是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真正被意识到,人类忽视了自己对自然的强大的作用力。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现在,人类的足迹不仅几乎遍及整个生物圈,而且开始出现于太空与海底,扩展到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巨大系统。于是,人类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能够凭借技术而为所欲为。这样,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就被掩盖起来,直到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严峻事实和由此造成的生存危机,人类才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人类对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全球每年因燃烧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全世界有好几亿辆汽车,每年将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到大气层中。大量的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