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自然概况

合集下载

伊金霍洛旗自然概况

伊金霍洛旗自然概况

伊金霍洛旗自然概况伊金霍洛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中南部。

地理坐标是东经108°58′~110°25′,北纬38°56′~39°49′。

东与准格尔旗、陕西省府谷县接壤,西与乌审旗、杭锦旗交界,北与东胜区毗连,南隔红碱淖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

东西长120千米,南北宽61千米,总面积5565平方千米。

至2005年底总人口143718人。

【历史沿革】伊金霍洛旗历史悠久,所辖地域历来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林胡活动地域,秦时由匈奴占据,后由大将蒙恬收复。

两汉之时,仍为匈奴驻牧之地,到三国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之时,有河西鲜卑、羌胡、铁弗匈奴等在此驻牧。

至隋唐时期,西夏党项族在此活动。

宋辽金元时,灭党项族,辽金争而未获,被蒙古族占领。

清朝时期先后设立由蒙古族治理的郡王旗和札萨克旗,195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札、郡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

【地形地貌】伊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漠东北边缘。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起伏和缓。

海拔在1070~1556.4米之间。

,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丘陵区,海拔在1300~1500米,水土流失严重。

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地表属于干燥剥蚀地带,多为风积沙。

部分地区有大小不等起伏不平的沙梁沙滩,属荒漠性草原,生态脆弱。

西部是毛乌素沙漠与毛乌素沙地残省区。

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

覆盖面积约589平方公里,土壤风蚀沙化,沙移动速度约5~7厘米/年。

【气候资源】伊金霍洛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特点是干旱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巨变,风大沙多。

冬季受蒙古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而寒冷。

夏季炎热而少雨。

湿润度由东向西递减。

光能资源全旗日照时数为2740~31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9%。

4至9月份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完全能满足栽培的各种作物对光能的需要。

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4.9千卡/厘米2,农作物生育期4~9月份为89.3千卡/厘米2,占全年的62%。

荒漠化农牧民人居环境提升——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

荒漠化农牧民人居环境提升——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

图1 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区位示意图煤县和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之一,内蒙古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境内拥有大批历史、文化、宗教和自然景观。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伊金图2 伊金霍洛旗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框架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系列推进行动。

(一)伊金霍洛旗“厕所革命”实践经验解决农村牧区厕所问题是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全世界仍有42亿人缺乏安全管理的环境卫生服务,有20亿人无法享有基本的环境卫生服务。

弥补卫生条件的缺口对于控制新冠肺炎和其他疾病的传播、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卫生条件改善具有一定挑战性。

首先,委托管理协议,形成“政府监管、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护成效。

农牧区:环卫保洁多元化。

立足西部农牧区实际,因地制宜推行“户保洁、村清运、镇填埋”“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等模式,通过组建镇村保洁公司、购买村集体劳务服务、镇环卫所保洁等形式,统筹抓好农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通过系列举措,伊金霍洛旗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上实现了有经费、有机构、有设施、有队伍、有制度、有监督、有奖惩、有效果,初步实现了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收集点、镇有转运站和填埋场、旗有垃圾处理厂的目标。

2.生活污水治理按照“高标准建设、专业化运营、资源化利用”要求,伊金霍洛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托管运营、远程监控运行”模式,聘请专业运营公司对小型污水处理厂统一运营管理,建成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总控平台,每年可节约人员工资391.5万元。

通过“回流式”人工湿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全部用于园林绿化、洒水降尘及农田灌溉。

针对位置偏远、居住分散的嘎查村,通过化粪池生物发酵、移动式污水车收集转运等方式建立了分散处理污水机制。

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惠及农村牧区80%以上的常住人口,处理后水质稳定在一级A标准。

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旗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天然碱、泥炭、玻璃用石英砂、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等。素有“地下 煤海”之称。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遗鸥、白天鹅等;野生植物有416种,主要有甘草、麻黄、肉苁蓉、野大豆、百花蒿、半日花 等。伊金霍洛旗(4张)2011年末伊金霍洛旗总户数户,比上年末增加2121户;总人口人,比上年末 增加2792人。全年出生人口2292人,出生率为13.84‰;死亡人口573人,死亡率为3.46‰;自然增长率为 10.3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5。
2011年伊金霍洛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50.8万头(只),其中大牲畜1.1万头,小牲畜(羊)45万只,生猪 4.6万头。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50.7万头只,牲畜良种及改良种率99.8%。
2011年肉类总产量吨,其中,猪肉5725吨,牛肉1664吨,羊肉吨,分别占肉类总产量的27.8%、8.1%、 63.8%。奶类产量吨,其中牛奶吨,占81.3%。
政治
政治
现任领导 副旗长:王捷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综述
伊金霍洛旗(15张)2011年伊金霍洛旗生产总值563.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6.84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363.52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93.6亿元, 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64.5:34.3。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元(折合美元)。
伊金霍洛旗政府
地形地貌
地处亚洲中部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干旱、干旱地带。伊金霍洛旗地形地貌基本呈西高东低,由西向 东倾斜,海拔在1070-1556米之间。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地貌,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 西部是风沙地貌比较发育的毛乌素沙地。

风情草原宜居之城伊金霍洛旗

风情草原宜居之城伊金霍洛旗

风情草原宜居之城——伊金霍洛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苏新亚伊金霍洛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东邻准格尔旗,西接乌审旗、南交陕西神木县、北望鄂尔多斯市府所在地康巴什,在快速推进的阿康一体化进程中,成为鄂尔多斯百万人口城市的战略核心区。

早在远古、中古时代,伊金霍洛大地上就已经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及至近现代的会盟、抗战,更给这片土地蒙上悲壮、雄浑的人文色彩;朱开沟文化、战国秦长城、秦直道、成陵、郡王府、吉祥福慧寺,苏布尔嗄白塔、各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煤炭、天然气、石英砂、高岭土,亿万斯年的变迁与融铸,让这片土地成为风水宝地。

近几年是伊旗历史上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时期。

多年来,伊旗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战略西移和自治区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等战略机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两大主题,举全旗之力推进城乡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社会管理三大转型,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

经济快速发展的活力之城建设经济富裕的地区,支撑点和突破口就是要依托产业优势,做大经济总量和规模,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旗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4亿元,增长14.2%;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1亿元,增长6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566元和10098元,增长10%和15.1%;万元GDP能耗下降2.8%。

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37位跃升为2011年的第29位,居民满意度和幸福县域建设指数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相对富裕程度位居全国第三,荣膺“全国文明旗县城”、“中国优秀文化旅游名县”、“中国优秀民族特色旅游县”称号,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旗向全国百强县的历史性跨越。

伊金霍洛旗之窗

伊金霍洛旗之窗

伊金霍洛旗之窗伊金霍洛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牧区、农区和工业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这里是草原和沙漠交汇的地方,也是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和过渡带。

伊金霍洛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资源禀赋,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整个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而“伊金霍洛旗之窗”则是对伊金霍洛旗这片独特风景的描绘和赞美。

伊金霍洛旗之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它可以代表作为一扇窗户的伊金霍洛旗敞开给世界。

众所周知,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风光因其雄伟壮丽、辽阔无垠而闻名世界,而伊金霍洛旗更是这一美景的缩影。

伊金霍洛旗之窗可以将这片美景展现给世界,吸引游客们纷纷前往观赏。

旅游业的繁荣也将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伊金霍洛旗之窗还可以代表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来自各地的游客们将聚集在伊金霍洛旗,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

在这里,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旅途中的喜悦和感受。

这样的交流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是对文化、历史和民俗的探索。

伊金霍洛旗之窗不仅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融合。

再次,伊金霍洛旗之窗还可以作为一个引领时尚和创新的象征。

如今,旅游不仅仅是为了观赏美景,更是在追求趣味和刺激的过程中寻找新体验。

伊金霍洛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入新的元素和创意。

可以通过举办草原音乐节、草原艺术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创意人才来到这里,以新的方式诠释伊金霍洛旗之美。

最后,伊金霍洛旗之窗还可以代表一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倡导。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草原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伊金霍洛旗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保护草原环境。

借助伊金霍洛旗之窗的力量,可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之,伊金霍洛旗之窗不仅仅代表对伊金霍洛旗的赞美和描绘,更是对旅游、文化、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发展的期望和倡导。

伊金霍洛旗旅游景点

伊金霍洛旗旅游景点

伊金霍洛旗旅游景点
伊金霍洛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胜地。

以下是伊金霍洛旗的主要旅游景点:
1. 达来苏草原:是伊金霍洛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草原广袤,绿草如茵,是休闲、观赏绵延的草原景色的绝佳之地。

2. 纳林湖:湖面辽阔,湖水清澈,青山环绕,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是伊金霍洛旗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3. 乌兰布和古城:是当地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内有明清风格的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4. 鄂尔多斯博物馆:该博物馆展示了伊金霍洛旗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展品包括古代遗物、文物、绘画等,让游客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5. 木兰围场:围场内有大片草原、高山湖泊和原始森林,是休闲、徒步、摄影的好地方,还可以体验游牧文化和野外烧烤。

6. 莜面文化博物馆:展示了伊金霍洛旗传统的农业文化和莜面制作技艺,游客可以了解到莜面的历史、生产工艺以及健康饮食文化。

以上只是伊金霍洛旗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游客来到伊金霍洛
旗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参加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感受草原风情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伊金霍洛旗的景写游记定点观察200字

伊金霍洛旗的景写游记定点观察200字

伊金霍洛旗的景写游记定点观察200字伊金霍洛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所在地,是神府—东胜煤田的精煤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治沙造林的先进集体,是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主要产区之一。

这里既是国际、国内的旅游胜地,又是国家能源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

解放40年来,伊金霍洛旗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

伊金霍洛旗人民一向勤劳俭朴,自强不息,富于开拓进取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正在高举团结建设的旗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个繁荣、富裕、文明的新伊金霍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的迅速发展而腾飞。

浅谈伊金霍洛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伊金霍洛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伊金霍洛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摘要:伊金霍洛旗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上中游地区,由于受气候、降雨、地形、植被、土壤、地质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立足实际,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伊金霍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一、概述伊金霍洛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地东北边缘,总面积约5600km2,水土流失面积为5472.15 km2。

土壤容许流失量为1000t/ km2·a,水土流失形式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

是典型的风水交错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1.85%,其中,水力侵蚀面积占26.76%,风力侵蚀占65.09%,侵蚀模数1000-15000 t/ km2·a,是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之一,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当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生这种不利影响的原因是由于人为过度开发和超载放牧,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三次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全旗沙化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50%,森林覆盖率不足8.9%,植被覆盖率不到47%,出现了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

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改善环境的最为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在水土保持技术系统的参与和调控之下,可使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的改善得到协调发展,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二、水土保持建设成效1、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伊金霍洛旗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治理面积277470hm2,其中基本农田面积33325hm2,占治理措施面积的12%;林草面积179670.85hm2,占治理措施面积的64.7%,包括林地面积149290.24hm2(其中乔木林59466.7hm2,灌木林82404.17hm2),草地面积30380.61h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金霍洛旗自然概况
伊金霍洛旗位于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中南部。

地理坐标是东经108°58′~110°25′,北纬38°56′~39°49′。

东与准格尔旗、省府谷县接壤,西与乌审旗、杭锦旗交界,北与区毗连,南隔红碱淖与省神木县相望。

东西长120千米,南北宽61千米,总面积5565平方千米。

至2005年底总人口143718人。

旗人民政府驻阿勒腾席热镇,邮编:017200。

代码:150627。

区号:0477。

拼音:Yijinhuoluo Qi。

【行政区划】伊金霍洛旗辖7个镇:阿勒腾席热镇、乌兰木伦镇、纳林亥镇、伊金霍洛镇、札萨克镇、红庆河镇、布尔嘎镇。

共有15个居委会、138个嘎查(村)。

【历史沿革】伊金霍洛旗历史悠久,所辖地域历来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林胡活动地域,时由匈奴占据,后由大将蒙恬收复。

两汉之时,仍为匈奴驻牧之地,到三国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之时,有河西鲜卑、羌胡、铁弗匈奴等在此驻牧。

至隋唐时期,西夏党项族在此活动。

宋辽金元时,灭党项族,辽金争而未获,被蒙古族占领。

清朝时期先后设立由蒙古族治理的郡王旗和札萨克旗,1958年经中华人民国国务院批准,札、郡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

【地形地貌】伊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漠东北边缘。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起伏和缓。

海拔在1070~1556.4米之间。

,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丘陵区,海拔在1300~1500
米,水土流失严重。

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地表属于干燥剥蚀地带,多为风积沙。

部分地区有大小不等起伏不平的沙梁沙滩,属荒漠性草原,生态脆弱。

西部是毛乌素沙漠与毛乌素沙地残省区。

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

覆盖面积约589平方公里,土壤风蚀沙化,沙移动速度约5~7厘米/年。

【气候资源】伊金霍洛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特点是干旱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巨变,风大沙多。

冬季受蒙古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而寒冷。

夏季炎热而少雨。

湿润度由东向西递减。

光能资源全旗日照时数为2740~31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9%。

4至9月份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完全能满足栽培的各种作物对光能的需要。

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4.9千卡/厘米²,农作物生育期4~9月份为89.3千卡/厘米²,占全年的62%。

光合作用有效辐射72.5千卡/厘米²。

虽光照资源丰富,但农牧业光能利用率很低,天然草场以平均产草量计算,光能利用率只有0.l%,农作物以近年来全旗平均单产50公斤计算,光能利用率只有0.2%。

因此光能利用潜力很大。

热量资源全旗年平均气温为6.2℃,1月份平均气温-11.5℃,4月份平均气温8℃,7月平均气温21.8℃,10月平均气温6.9℃。

极端最低气温-31.4℃,极端最高气温36.6℃,全年≥O℃积温3281.5℃,≥10℃积温2751.3℃。

全旗初霜日多在9月下旬,终霜日多在5月上旬,多年平均无霜期一般127~140天,最长可达161天,最短仅102天。

降水和蒸发全旗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降水年际变化大。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358.2毫米,夏季雨水集中,占年降水量的60%以上,冬季只占5%左右。

年降水相对变率在26~30%之间,东部较小,西部较大。

各季变率是春秋大、夏冬小,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541.9毫米。

全旗年平均蒸发量为2535毫米,年蒸发量相当于年降水量的7倍。

伊旗属半干旱到干旱过渡带,从各月湿润度看:8月属湿润期,7、9月属半湿润期,10月属半干旱期,12月属极干旱期,其余各月属干旱期。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和风沙、霜冻、冰雹、暴雨、冷雨、湿雪、寒潮。

伊旗降水虽少,但雨量集中,大雨和暴雨时有出现,由于暴雨时间集中,强度大,往往造成山洪暴发,冲毁淹没农田、牧场和林地,致塘坝决口,房屋棚圈倒塌,交通、通讯中断。

寒潮、冷雨和湿雪会使老、弱、病、幼畜受冻得病或死亡。

对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

【水资源】地表水全旗河流分布比较广泛,外流河主要有乌兰木伦河和牛川两大干流,在伊旗境流域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48.76%。

流河共17条,河道较短,均属季节性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流域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5l.24%。

伊旗境地表水年产水量2.835亿米³,人均1956米³。

河流水矿化度在500~1000毫克/升之间,pH值在7~8左右,属于HCO一Na+一Ca++类型,对于灌溉利用均属较好水质。

全旗湖淖多,加上塘坝水库等总水面占全旗总面积的1.7%。


中可利用水面占总水面的87.3%,
地下水全旗地下水永久储量151.4亿米³,调节储量1.18亿米²,降水入渗补给量3.08亿米³/年,可开采量为2.99亿米³/年。

【土壤资源】全旗除东部靠近晋陕黄土高原外,绝大部分地区处在毛乌素沙地,土壤形成除受生物气候条件控制外,还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因此既有土地的地带性分布,也有非地带性分布。

全旗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96.57%,其余2.94%为水面,0.49%为裸岩面积。

全旗土壤共分为5个土纲,6个土类,12个亚类,27个土属,52个土种。

按土类计算各占土壤面积比重:栗钙土占15.33%;风沙土占61.2%;粗骨土占lO.26%;潮土占12.47%;盐土占0.5%;沼泽土占0.24%。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约有400种,其中药用植物有甘草、锁阳、防风、益母草、茵;绿肥农药植物有牛心卜子,狼毒等;食用菌类有沙耳、蘑菇、地衣菜、发菜等。

野生动物资源在全旗境栖居的野生动物有野兔、狐狸、雉鸡、獾、艾虎、剌猬等。

【农牧业资源】农牧业用地至2005年有耕地32180公顷,播种面积3216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3638公顷,草原面积46.81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42.59万公顷。

森林资源林种:全旗用材林占有林地面积的86.5%;防护林占有林地面积的12.9%;经济林占有林地面积的0.6%。

树种:伊旗主要针阔叶乔木树种有油松、樟子松、、柳、榆、文
冠果等,灌木树种有沙柳、乌柳、柽柳、柠条、羊柴、花棒等。

全旗活立木蓄积量603497米³,人均5米³。

其中用材林蓄积量471069米³,占总蓄积量的78%。

草场资源全旗草场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57.3%,所有草场虽有优劣之分,利用系数有高有低但均可利用。

在草场总面积中改良草场和人工草场占总面积的6.5%。

全旗天然草场可划为3类11组32型。

牧草种类及分布:全旗植物资源有400多种,分属72科237属。

地带性植被因人为影响严重,仅少部分保留比较完整,而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已被隐域性的沙生植被、草甸植被所代替。

天然草场的特点:一是以油蒿(Aordosica Krasch)为主要建群种的类型为多,占天然草场面积的60.6%;二是草原灌丛普遍,灌丛草场占天然草场面积的78.9%,三是大部分草场草群组成低矮、稀疏。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社会经济概况
伊金霍洛旗牲畜存栏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