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自然概况

合集下载

根河市旅游攻略

根河市旅游攻略

根河市旅游攻略
根河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一座充满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小城市。

根河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壮丽的湿地景观、独特的蒙古族风情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本文将为您介绍根河市的旅游攻略,带您领略这座神秘而美丽的城市。

探寻湿地奇观
根河市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夏威夷”。

您可以乘坐小船漫游
湿地,欣赏湿地上独特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各种
珍稀鸟类栖息、水生植物繁茂,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

品味蒙古风情
蒙古族是根河市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保留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在当地的草
原上,您可以欣赏到蒙古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品尝正宗的蒙古美食,体验奶茶、烤羊
肉等特色饮食,感受蒙古族淳朴热情的待客之道。

探索野生动植物世界
根河市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这里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您可以前往自然
保护区,观赏驯鹿、马鹿等稀有动物,感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在这里,您可以拍摄
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生命的奇迹。

总结
根河市是一处充满魅力和惊喜的旅游胜地,无论是追寻自然之美、感受民俗风情,还是探索野生动植物世界,这里都能满足您的期待。

希望本文的旅游攻略能帮助您更
好地了解根河市,计划一次完美的旅行体验。

根河通用机场开展短途运输的可行性研究

根河通用机场开展短途运输的可行性研究

根河通用机场开展短途运输的可行性研究一、内蒙古根河市概况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与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以及黑龙江省漠河县、塔河县毗邻。

南北长240.4公里,东西长198.8公里,全市总面积20012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特点是高纬度、高寒冷地区,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0'—52°30',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气温最低的旗市。

2014年末根河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0‰,这是继2005年以来连续十年呈负增长,十年间下降了2.97个千分点。

据根河市公安局户籍人口统计年报表显示,2014年根河市总人口为150845人,比上年减少2412人,同比下降1.6%。

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5:100.0。

有17个少数民族,包括汉、蒙古、回、藏、苗、彝、壮、朝鲜、满、土、锡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民族。

(一)根河市境内群山绵延,河流纵横,林海浩瀚,民俗风情浓郁。

全市所有已开发建设、规划待建的旅游景区(点)总计22个,其中:人文景区4个;其余全部为自然景观区。

(二)自然"冷"资源:根河市属于高纬度、高寒冷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市,素有“中国•冷极”之称。

(三0使鹿文化和狩猎文化闻名世界。

(四)根河市已成为根河市市旅游资源的核心地带,是中国北方保持最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城市,也是兴安旅游联盟的核心区。

2014年根河市旅游收入达11.7亿元,同比增长15.8%,旅游人数达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五)大森林、原始针叶林等资源亟待整体开发。

(六)根河市全市森林面积为1.84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1.7%,拥有2个国家级保护区、2个国家级湿地、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面积29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6%,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根河简介

内蒙古根河简介

内蒙古根河简介
内蒙古根河是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小镇,地处呼伦贝尔草原的北部边缘。

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是一个适合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根河位于大兴安岭脚下,周围被茂密的森林所环绕。

这里的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春天,根河的草原上盛开着各种绚丽多彩的花朵,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夏天,草原上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是放牧和野餐的好地方;秋天,根河的森林变得金黄起来,美不胜收;冬天,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根河更是美不胜收。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根河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根河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湖泊和瀑布,还有各种野生动物。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观赏野生动物的生活,感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除了森林公园,根河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根河草原、根河湿地公园等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此外,根河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根河的人民热情好客,他们向来以待客为荣。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族美食,感受到浓厚的蒙古族文化氛围。

与当地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内蒙古根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
文化。

无论是休闲度假还是观光旅游,这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来根河,让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生活的美好。

根河市矿产资源概况

根河市矿产资源概况

内蒙古根河市矿产资源概况根河市矿产资源丰富。

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铁(磁铁、黄铁)、银、钼、铜、铀等10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莹石、大理石、珍珠岩、石墨、冰洲岩、白云石矿等,约占全盟已发现矿种的1/4。

根河市地质背景根河市地处呼伦贝尔市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地跨额尔古纳新元古代变质地体和乌奴耳早古代岛弧地体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得耳布干成矿带多金属成矿带纵贯全区。

根据北东向线性构造的展布和不同的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区的不同,可划分如下次一级的构造单元;八大关—得耳布尔中生代火山岩浆岩带和海拉尔—根河中生代火山岩带。

得耳布干成矿带位于中蒙——额尔古纳元古代至早寒武世变质地体南东缘,得耳布干——中蒙深断裂带北西侧。

所在构造单元南东侧为兴蒙晚古生代岛弧地体,北西侧与蒙古——鄂霍茨克带为邻,是挟持于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众多微板块中具有太古代和元古代至早寒武世结晶基底、规模较大的大陆碎片。

由于板块间的长期磨擦和多次碰撞、拼接增生作用,造成了本区地壳破碎并具高渗透性。

特别是中生代中期伴随太平洋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的俯冲导致本区发生大规模的剪切作用,形成一系列深断裂,并与古断裂贯通,为幔源物质上涌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为大规模火山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河市区域矿产分布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的中蒙——额尔古纳成矿带,是著名的多金属矿床分布密集区,目前共发现铀钼、铜钼、银铅锌、金、萤石等各类大型、超大型矿床四十多处(其中俄罗斯境内33处,蒙古境内6处,中国境内4处)。

成矿作用时间主要在燕山晚期,矿床成因均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

我国境内得耳布尔——新巴尔虎右旗属该成矿密集区的一部分,近年来相继找到了乌奴格吐山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甲乌拉、查干布拉根大型银铅锌矿床、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床,以及得耳布尔、上库力铅锌矿床、八大关、八八一铜钼矿床、六一黄铁矿床、四五牧场金矿床,等中小型矿床。

中俄蒙边境地区:一个晚中生代大型成矿密集区:得耳布干成矿带:东北亚地区最雄伟,最丰富东蒙古—近额尔古纳—得耳布干成矿带的一部分。

根河市旅游景点

根河市旅游景点

根河市旅游景点
根河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一个拥有着丰富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旅游胜地。

以下是根河市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
1. 拉布大草原:拉布大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被誉为“呼伦贝尔草原的明珠”。

草原上分布着湖泊、河流、湿地和各种野生动物,风景非常壮观。

2. 伊图里河湿地保护区:位于拉布大草原上的伊图里河湿地保护区是一个重要的水禽栖息地,同时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自然保护区。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各种鸟类和湿地植物。

3. 查干花海:查干花海位于根河市温拖县,是内蒙古最大的草原花海景区之一。

每年夏季,花海绽放,形成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象。

4. 大悦城景区:大悦城景区位于根河市区,是一个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

这里有各种特色的小吃和手工艺品可以品尝和购买。

5. 朝阳湖景区:朝阳湖景区是根河市内一处风景秀丽的湖泊,湖泊水清沙白,周围有茂密的湿地植被,是一片非常适合休闲散步和观鸟的地方。

6. 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根河市额尔古纳镇的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森林、湿地、动物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
景区。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丰富的户外活动,并了解额尔古纳地区的民族文化。

以上是根河市的部分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根河市旅行时,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50年界限温度及积温气候特征变化分析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50年界限温度及积温气候特征变化分析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50年界限温度及积温气候特征变化分析引言大兴安岭根河林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中国温带针叶林的典型代表之一。

该地区的气候对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气候特征也发生了改变。

本文通过分析50年间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界限温度和积温气候特征的变化,以期为地区的植被生长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气候特征概况大兴安岭根河林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而凉爽。

年均温在0℃左右,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为一月份,平均气温为-20℃左右,最高的月份为七月份,平均气温为15℃左右。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春季和秋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出现气温极端事件。

二、界限温度变化分析界限温度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大温度和最小温度的界限,超过这个温度范围植物会受到伤害。

界限温度的变化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分析大兴安岭根河林区50年的气温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1. 最高生长温度上升通过对比50年间的气温数据发现,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最高生长温度逐渐上升。

在过去的50年中,最高生长温度的年均值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夏季,由于气候变暖,最高生长温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 界限温度范围变化通过对比50年间的气温数据发现,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界限温度范围逐渐扩大。

过去植物主要适应的温度范围逐渐扩大,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面临挑战。

1. 积温呈现上升趋势在过去的50年中,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积温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积温的增加速度更加明显。

这将导致植物的生长季节变长,而且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速率和生长周期。

2. 积温分布变化随着气候变暖,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积温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过去植物生长的适宜区域逐渐向北移动,不适宜区域逐渐向南扩展,这对于地区的植被生长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摘要;报道了内蒙古根河市的野生大型经济真菌260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160种,蕴藏量大并值得开发的食用菌116种;具有药用价值的102种,其中有抗癌功效的75种;毒菌43种,外生菌根菌100种,能够人工栽培的27种,木腐菌66种。

关键词: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药用真菌;菌根真菌1 内蒙古根河市的基本情况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全市总面积20 012 km2。

自然地理特点是高纬度、高寒冷地区,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0′~52°30′,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气温最低的旗市。

根河市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的某些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

无霜期平均为70 d,气温日较差大,为20 ℃,年平均气温-5.3 ℃,极端最低气温-49 ℃,年较差47.4 ℃,日较差20 ℃,结冻期210 d以上,境内遍布永冻层,个别地段30 cm以下即为永冻层。

根河市森林资源是主体资源,森林覆盖率87.2%,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属典型的国有林区。

植被分为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并以森林植被为主。

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其次为杨、柳等。

2 内蒙古根河市的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据2003年~2007年的实地调查,根据采集的1210份标本(标本存放于内蒙古根河市标本室),520幅生态图片和调查资料,经整理鉴定出根河市境内有野生大型经济真菌1门2亚门10目39科105属260种。

真菌门Eumycota2.1担子菌亚门Basidomycotina2.1.1伞菌目Agaricales2.1.1.1蜡伞科Hygrophoracerae1. 象牙白蜡伞Hygrophorus eburneus (Bull.:Fr.) Fr.2. 柠檬黄蜡伞Hygrophorus lucorum Kalchbr.3. 蜡伞Hygrophorus ceraceus (Wulfen) Fr.4. 金粒蜡伞Hygrophorus chrysodon (Batsch) Fr.5. 朱红蜡伞Hygrophorus miniatus (Scop.:Fr) Fr.6. 草地蜡伞Hygrophorus pratensis (Pers.:Fr.) Fr.7. 褐盖蜡伞Hygrophorus camarophyllus (Alb.et Schwein.:Fr) Dumée.8. 浅黄褐蜡伞Hygrophorus leucophaeus (Scop.) Fr.9. 黄湿蜡伞Hygrocybe vitellina (Fr.) Fr.2.1.1.2侧耳科Pleurotaceae10. 黄白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et:Pers.) Rolland11. 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Fr.) Quél.12.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 (Fr.) Quél.13. 裂皮侧耳Pleurotus corticatus (Fr.) Quél.14. 桃红侧耳Pleurotus salmoneostramineus Lj.N. Vassiljeva15. 革耳Panus rudis Fr.16. 密褶亚侧耳Hohenbuehelia geognia (DCe.: Fr.) Singer孙亚红,等: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17. 豹皮香菇Lentinus lepideus (Fr.: Fr.) Fr.2.1.1.3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18.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2.1.1.4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19. 宽褶奥德蘑Oudemansiella platyphylla (Pers.: Fr.) M. M. Moser20. 长根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dicata (Relhan.: Fr.) Singer21. 红蜡蘑Laccaria laccata (Scop.: Fr.) Cooke22. 淡茶色蜡蘑Laccaria vinaceoavellaneaHongo23. 黄干脐菇Xeromphalina campanella (Batsch.:Fr.) Maire24. 纤弱小菇Mycena osmundicola Lange25. 洁小菇Mycena pura (Pers.:Fr.) P. Kumm.26. 鳞盖口蘑Tricholoma imbricatum (Fr.:Fr.) P. Kumm.27.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et Imai) Singer28. 苦口蘑Tricholoma album (Schaeff.: Fr.) P. Kumm.29. 灰环口蘑Tricholoma cingulatum (Almfelt) Jacobashch30. 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 (Schaeff.: Fr.) Quél.31. 赭红拟口蘑Tricholomopsis rutilans (Schaeff.: Fr.) Singer32. 小白脐菇Omphalia gracillima (Weinm.) Quél.33. 香杯伞Clitocybe odora (Fr.) P. Kumm.34. 杯伞Clitocybe infundibuliformis (Schaeff.: Fr) Quél.35. 条缘灰杯伞Clitocybe expallens (Pers.: Fr.) P. Kumm.36. 聚生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 (Fr.) Singer37. 真姬离褶伞Lyophyllum shimeji (Kawam.) Hongo38. 烟色离褶伞Lyophyllum fumosum Orton39. 灰色离褶伞Lyophyllum cinerascens (Bull. ex Konrad) Konrad et Maubl.40. 银白离褶伞Lyophyllum connatum (Schum.: Fr.) Singer41. 钟形铦囊蘑Melanoleuca exscissa (Fr.) Singer42. 条柄铦囊蘑Melanoleuca grammnopodia (Bull.: Fr.)Pat.43. 乳酪金钱菌Collybia butyracea (Bull.: Fr.) Quél.44. 褐黄金钱菌Collybia luteifolia Gillet45. 硬柄小皮伞Marasmius oreades (Bolton) Fr.46. 干小皮伞Marasmius siccus (Schwein.) Fr.47. 大皮伞Marasmius maximus Hongo48. 安络小皮伞Marasmius androsaceus (L.: Fr.) Fr.49. 叶生小皮伞Marasmius epiphyllus (Pers.:Fr.) Fr.50.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 (Bull.: Fr.) W.G. Smith51. 粉紫香蘑Lepista personata (Fr.: Fr.) Singer52. 纯白桩菇Leucopaxillus albissimus (Peck) Singer53. 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 (Sow.:Fr.) Singer54.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Fr.)P. Karst.55. 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Fr.) Singer 2.1.1.5鹅膏菌科Amanitaceae56. 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 (L.:Fr.) Pers. ex Gray.57. 环盖毒伞Amanita pachycolea Stuntz58. 鳞柄白毒伞Amanita virosa Lam.ex Secr.59. 假褐云斑鹅膏菌Amanita pseudoporphyria Hongo60. 灰托柄菇Amanita vaginata (Bull.:Fr.) Vittad.61. 橙黄鹅膏Amanita hemibapha (Berk. et Br.) Sacc2.1.1.6光柄菇科Pluteaceae62. 白光柄菇Pluteus petasatus (Fr.) Gillet2.1.1.7蘑菇科Agaricaceae63. 锐鳞环柄菇Lepiota acutesquamosa (Weinn.:Fr.) Gillet64. 朱红囊皮菌Cystoderma cinnabarinum (Alb.et Schwein.) Fayod65. 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Fr.66. 林地蘑菇Agaricus silvaticus Schaeff.:Fr.67. 黄斑蘑菇Agaricus xanthodermus Genev.68. 拟双环林地蘑菇Agaricus sp.69. 细鳞蘑菇Agaricus praeclaresquamosus A.E. Freeman2.1.1.8鬼伞科Coprinaceae70. 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71. 家园鬼伞Coprinus domesticus Fr.72. 白斑鬼伞Coprinus ebulbosus Peck73. 褶纹鬼伞Coprinus plicatilis (Curtis:Fr.) Fr.74. 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 (Schaeff.) Cooke75. 小假鬼伞Pseudocoprinus disseminatus (Pers.:Fr.) Kühner.76. 喜湿小脆柄菇Psathyrella hydrophila (Bull.:Fr.) Maire.77. 薄花边伞Hypholoma appendiculatum (Bull.: Fr.) Quél.78. 朱红花边伞Hypholoma cinnabarinum Teng79. 半卵形斑褶伞Anellaria semiovata (Sow.:Fr.) Pers. et Denn.80. 花褶伞Panaeolus retirugis Fr.81. 钟形花褶伞Panaeolus campanulatus (L.) Fr.2.1.1.9粪锈伞科Bolbitiaceae82. 粪锈伞Bolbitius vitellinus (Pers.) Fr.83. 柔弱锥盖伞Conocybe tenera (Schaeff.: Fr.)Fayod84. 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 (Brig.) Singer2.1.1.10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85. 韧黑伞Naematoloma sublateritium (Fr.) P. Karst.86. 簇生黄韧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 (Huds.:Fr.) P. Karst.87. 毛柄库恩菇Kuehneromyces mutabilis (Schacff.:Fr.) Singer88. 翘鳞环锈伞Pholiota squarrosa (Pers.: Fr.) Quél.2.1.1.11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89. 球基污白丝膜菌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 (Alb. et Schwein.) Singer90. 亚褐盖丝膜菌Cortinarius supferrugineus Fr.91. 球孢丝膜菌Cortinarius sphaerosporus Peck92. 红丝膜菌Cortinarius sanguineus (Wulfen)Fr.93. 荷叶丝膜菌Cortinarius salor Fr.94. 亮色丝膜菌Cortinarius claricolor (Fr.) Fr.95. 粘柄丝膜菌Cortinarius collinitus (Pers.: Fr.) Fr.96. 丁香紫丝膜菌Cortinarius lilacinus Peck97. 细柄丝膜菌Cortinarius tenuipes (Hongo) Hongo.98. 紫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 (Fr.) Fr.99. 蒿色丝膜菌Cortinarius olivaceo-stramineus Kauffm.100. 土褐丝膜菌Cortinarius croceofolius Peck101. 银色丝膜菌Cortinarius argentatus (Fr.) Fr.102. 亚美丝膜菌Cortinarius armeniacus (Schaeff.) Fr.103. 蜜环丝膜菌Cortinarius armillatus (Fr.) Fr.104. 白紫丝膜菌Cortinarius alboviolaceus (Pers.: Fr.) Fr.105. 托柄丝膜菌Cortinarius callochrous (Pers.) Fr.106. 牛丝膜菌Cortinarius bovines Fr.107. 米黄丝膜菌Cortinarius fuigens (Alb. et Schwein.) Fr.108. 黄棕丝膜菌Cortinarius cinnamomeus Fr.109. 长腿丝膜菌Cortinarius longipes Peck110. 皮尔松丝膜菌Cortinarius personii Orton111. 环带柄丝膜菌Cortinarius trivialis Lange112. 钝丝膜菌Cortinarius obtusus (Fr.) Fr.113. 翘鳞丝盖伞Inocybe calamistrata (Fr.) Gillet2.1.1.12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114. 丛生斜盖伞Clitopilus caespitosus Peck115. 斜盖菇Clitopilus prunulus (Scop.) Fr.116. 粗柄粉褶菌Rhodophyllus crassipes (Imazeki et Toki) Imazeki et Hongo 117. 绢白赤褶菇Rhodophyllus sericellus (Bull.:Fr.)Quél.118. 茶褐赤褶菇Rhodophyllus umbrinellus S. Imai2.1.1.13网褶菌科Paxillaceae119. 卷边网褶菌Paxillus involutus (Batsch) Fr.2.1.1.14锈耳科Crepidotaceae120. 毛靴耳Crepidotus badiofloccosus S. Imai2.1.1.15铆钉菇科Gomphidiaceae121. 斑点铆钉菇Gomphidius maculatus (Scop.) Fr. 2.1.1.16牛肝菌科Boletaceae122. 泽生假牛肝菌Boletinus paluster (Peck) Peck 123. 虎皮假牛肝菌Boletinus pictus (Peck) Peck 124. 紫红小牛肝菌Boletinus asiaticus Singer125. 空柄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es (Opat.) Kalchbr. 126. 淡灰小牛肝菌Boletinus grisellus Peck127. 华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 Frost128. 粘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 (L.:Fr.) O. Kuntze129. 灰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aeruginascens (Secr.) Snell130. 短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brevipes (Peck) Singer131. 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subaureus (Peck) Snell132. 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uteus (L.: Fr.) Gray133. 厚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 (Klotzsch) Singer134. 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Fr.) Kuntze135. 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 (Bull.:Fr.)Gray136. 橙黄疣柄牛肝菌Leccinum aurantiacum (Bull.) Gray 137. 白疣柄牛肝菌Leccinum albellum (Peck) Singer138. 红黄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rhodoxanthus (Schwein.) Bres. 139. 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ysenteron (Fr.)Quél.140. 褐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badius (Fr.) Kühner2.1.1.17红菇科Russulaceae141. 铜绿红菇Russula aeruginea Lindblad.:Fr.142. 蓝黄红菇Russula cyanoxantha (Schaeff.) Fr.143. 大白菇Russula delica Fr.144. 毒红菇Russula emetica (Schaeff.:Fr.) Pers.ex Gray145. 全缘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146. 黄红菇Russula lutea (Huds.) Fr.147. 黄白红菇Russula ochroleuca (Pers.) Fr.148. 青灰红菇Russula patazurea Schaeff.149. 薄盖红菇Russula tenuiceps Kauffm150. 黑紫红菇Russula atropurpurea (Krombh.)Britzelm.151. 花盖红菇Russula cyanoxantha Schaeff.:Fr.152. 紫绒红菇Russula mariae Peck153. 黑白红菇Russula albonigra (Krombh.) Fr.154. 革质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155. 葡紫红菇Russula azurea Bres.156. 小毒红菇Russula fragillis (Pers.:Fr.) Fr.157. 橙红乳菇Lactarius akahatus Tanaka158. 粘乳菇Lactarius blennius Fr.159.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L.) Fr.160. 辣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Fr.) Gray161. 毛头乳菇Lactarius torminosus (Schaeff.:Fr.) Gray162. 变紫乳菇Lactarius uvidus (Fr.) Fr.163. 凋委状乳菇Lactarius vietus (Fr.) Fr.164. 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 Fr.165. 稀褶乳菇Lactarius hygrophoroides Berk. et Curtis166. 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167. 粉褶乳菇Lactarius controversus (Pers.) Fr.168. 黑紫乳菇Lactarius lignyotus var.marginatus (A. H. Sm. et Hesler) Hesler et A. H. Sm.169. 窝柄黄乳菇Lactarius scrobiculatus (Scop.:Fr.) Fr.2.1.2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2.1.2.1鸡油菌科Cantharellaceae170. 红鸡油菌Cantharellus cinnabarinus Schwein.171. 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2.1.2.2珊瑚菌科Clavariaceae172. 小勺珊瑚菌Clavaria acuta Fr.173. 皱锁瑚菌Clavulina rugosa (Bull.:Fr.) Schroes 174. 棒瑚菌Clavariadelphus pistillaris (Fr.) Donk2.1.2.3杯瑚菌科Clavicoronaceae175. 杯珊瑚菌Clavicorona pyxidata (Pers.:Fr.) Doty 2.1.2.4枝瑚菌科Ramariaceae176. 尖顶枝瑚菌Ramaria apiculata (Fr.) Donk177. 粉红枝瑚菌Ramaria formosa (Pers.: Fr.) Quél. 178. 米黄枝瑚菌Ramaria flavescens (Schaeff.)Petersen 179. 黄枝瑚菌Ramaria flava (Schaeff.:Fr.) Quél. 180. 小孢白枝瑚菌Ramaria flaccida (Fr.) Ricken2.1.2.5革菌科Thelephoraceae181. 莲座革菌Thelephora vialis Schwein.182. 疣革菌Thelephora terrestris (Ehrh.) Fr.2.1.2.6韧革菌科Stereaceae183. 厚血韧革菌Stereum australe Lloyd184. 轮纹韧革菌Stereum ostrea (Blume et Nees) Fr. 2.1.2.7皱孔菌科Meruliaceae185. 干朽菌Gyrophana lacrymans (Wulfen: Fr.) Pat 2.1.2.8齿菌科Hydnaceae186. 卷缘齿菌Hydnum repandum L.:Fr.187. 悬垂箭皮菌Oxcydontia copeladii (Pat.) S. Ito. 2.1.2.9猴头菌科Hericiaceae188.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Fr.) Pers.189. 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 (Scop.:Fr.) Pers.:Gray190. 乳白耙菌Irpex lacteus Fr.2.1.2.10多孔菌科Polyporaceae191.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 (Fr.) Gray192. 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193. 皱皮菌Ischnoderma resinosum (Schrad: Fr.) P. Karst.194. 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Fr.) Murrill195. 朱红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var. miniatus (Jungh.) Imazeki 196. 迷孔菌Daedalea biennis (Bull.)Fr.197. 树皮生卧孔菌Poria corticola (Fr.) Cooke198. 黄白卧孔菌Poria subacida (Peck) Sacc.199. 绵腐卧孔菌Poria vaporaria (Fr.) Cooke200. 黄卧孔菌Poria xantha (Fr.) Lind201. 三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tricolor (Bull.: Fr.) Bondartsev et Singer 202. 皱褶栓菌Trametes corrugate (Pers.) Pers.203. 紫椴栓菌Trametes palisoti (Fr.) Imazeki204. 东方栓菌Trametes orientalis (Yasuda) Imazeki205. 朱红栓菌Trametes cinnabarinus (Jacq.) Fr.206. 肉色栓菌Trametes dickinsii Berk.207. 灰栓菌Trametes griseo-dura (Lloyd) Teng208. 毛云芝Trametes hirsuta (Wulfen) Lloyd209. 单色云芝Coriolus unicolor (Bull.:Fr.) Pat.210.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 (L.:Fr.) Quél211. 黄薄芝Polystictus membranaceus (Sw.: Fr.) Cooke212. 粗毛云芝Coriolus hirsutus (Wulfen: Fr.) Quél213. 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 (Bull.:Fr.) P. Karst.214. 桦革褶菌Lenzites betulina (L.) Fr.215. 粘褶菌Gleophyllum subferrugineum (Berk.) Bondartsev 216. 宽鳞大孔菌Favolus squamosus (Huds.: Fr.) Ames.217. 囊孔菌Hirschioporus pargamenus (Fr.) Bond.et Singer 218. 白色勺状囊孔菌Hirschioporus elongatum (Berk.) Imazeki 219. 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 (L.:Fr.) Kick220. 硬皮层孔菌Fomes hornodermus Mont.221. 多年拟层孔菌Fomitopsis annosa (Fr.)P. Karst.222. 红颊拟层孔菌Fomitopsis cytisina (Berk.)Bond et Singer 223. 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 officinalis (Vill.:Fr.) Bondartsev 224. 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 (Swartz.: Fr.) P. Karst. 225. 葡酒色拟层孔菌Fomitopsis vinosa (Berk.) Imazeki 226. 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 (Berk et Cartis) Teng 227. 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 (Fr.) Quél.228.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Fr.2.1.2.11灵芝科Ganodermataceae229.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 (Pers.) Pat.230. 层迭灵芝Ganoderma lobatum (Schwein.) Atk. 231. 蒙古灵芝Ganoderma monglicum Pilát232.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Fr.) P. Karst. 233. 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 Murrill2.1.3木耳目Auriculariales2.1.3.1木耳科Auriculariaceae234.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 ex Hook.) Underw.2.1.4银耳目Tremellales2.1.4.1银耳科Tremellalaceae235.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 et M. Zang 236. 褐血耳Tremella fimbriata Pers.:Fr.2.1.4.2胶耳科Exidiaceae237. 黑胶菌Exidia glandulosa Fr.2.1.5花耳目Dacrymycetales2.1.5.1花耳科Dacrymycetaceae238. 黄花耳Dacrymyces aurantius (Schwein) Farl. 239. 胶角菌Calocera cornea (Batsch) Fr.2.1.6马勃目Lycoperdales2.1.6.1马勃科Lycoperdaceae240. 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241. 多形马勃Lycoperdon polymorphum Vittad. 242. 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243. 粒皮马勃Lycoperdon umbrinum Pers.244. 梨形灰包Lycoperdon pyriforme Schaeff.245. 大秃马勃Calvatia gigantean (Batsch: Fr.) Lloyd.246. 粗皮马勃Calvatia tatrensis Hollós247. 脱皮球马勃Lasiosphara fenxlii Reich.248. 长柄静灰球菌Bovistella longipedicellata Teng2.1.7硬皮马勃目Sclerodermatales2.1.7.1硬皮马勃科Sclerodermataceae249. 细裂硬皮马勃Scleroderma areolatum Ehrenb.2.2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2.2.1炭壳菌目Sphaeriales2.2.1.1炭壳菌科Sphaeriaceae250. 炭球菌Daldinia concentrica (Bolton.:Fr.) Ces. et De Not.2.2.2蜡钉菌目Helotiales2.2.2.1地舌科Geoglossaceae251. 地勺菌Spathularia flavida Pers.: Fr.252. 棒形地勺菌Spathularia clavata (Schaeff.) Sacc.2.2.3盘菌目Pezizales2.2.3.1盘菌科Pezizaceae253. 森林盘菌Peziza sylvestris (Boud.) Sacc. et Trotter 254. 疣孢褐盘菌Peziza badia Pers.255. 波缘盘菌Peziza repanda Pers.256. 小棱柄盘菌Acetabula sulcata (Pers.) Fuckel257. 肋状皱盘菌Disciotis venosa (Pers.) Arnould2.2.3.2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258.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2.2.3.3马鞍菌科Helvellaceae259. 棱柄白马鞍菌Helvella crispa (Scop.) Fr.260. 赭鹿花菌Gyromitra infula (Schaeff.:Fr.) Quél.3 讨论3.1野生大型经济真菌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根河市具有丰富的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其中毒菌42种,可对毒菌的毒素进行研究,研究开发生物农药,成为杀虫、杀菌和灭鼠的生物药源。

根河市自然概况

根河市自然概况

根河市自然概况额尔古纳左旗自然概况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中国最北部的一座城市。

与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以及黑龙江省漠河县、塔河县毗邻。

位于北纬50°20’~52°30’,东经120°21’~122°15’。

全市总面积19659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人口167228人,其中,男性85060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其中林业人口约占70%以上,有17个民族,包括汉、蒙古、回、藏、苗、彝、壮、朝、满、土、锡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

市政府驻根河。

邮编:022350 代码:150785 区号:0470 拼音:Genhe Shi【行政区划】根河市辖3个街道、3个镇、1个民族乡:河东街道、河西街道、森工路街道、金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

境内驻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属的五个林业局和一个板业集团,分别为根河林业局、得耳布尔林业局、金河林业局、阿龙山林业局、满归林业局、根河板业集团。

【历史沿革】因境内根河得名。

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

1934年设旗,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

额尔古纳系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

蒙古语称东为左。

1945年8月9日伪满垮台,8月10日苏联红军进驻三河并成立维持会。

1946年,经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额尔古纳左翼旗公署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公署。

194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派工作团进驻三河街(今额尔古纳市三河镇),将额尔古纳左、右翼两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

1966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旗,设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所在地根河。

1994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市政府驻根河。

2000年,根河市辖3个街道、5个镇、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5733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中央路街道 18567 河西街道 197S7 森工路街道 21650 好里堡镇11415 得耳布尔镇 19315 金河镇 17950 牛耳河镇 6508 阿龙山镇21791 满归镇 19886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4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额尔古纳左旗自然概况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中国最北部的一座城市。

与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以及黑龙江省漠河县、塔河县毗邻。

位于北纬50°20’~52°30’,东经120°21’~122°15’。

全市总面积19659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人口167228人,其中,男性85060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其中林业人口约占70%以上,有17个民族,包括汉、蒙古、回、藏、苗、彝、壮、朝、满、土、锡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

市政府驻根河。

邮编:022350 代码:150785 区号:0470 拼音:Genhe Shi【行政区划】根河市辖3个街道、3个镇、1个民族乡:河东街道、河西街道、森工路街道、金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

境内驻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属的五个林业局和一个板业集团,分别为根河林业局、得耳布尔林业局、金河林业局、阿龙山林业局、满归林业局、根河板业集团。

【历史沿革】因境内根河得名。

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

1934年设旗,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

额尔古纳系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

蒙古语称东为左。

1945年8月9日伪满垮台,8月10日苏联红军进驻三河并成立维持会。

1946年,经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额尔古纳左翼旗公署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公署。

194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派工作团进驻三河街(今额尔古纳市三河镇),将额尔古纳左、右翼两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

1966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旗,设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所在地根河。

1994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市政府驻根河。

2000年,根河市辖3个街道、5个镇、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5733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中央路街道 18567 河西街道 197S7 森工路街道 21650 好里堡镇11415 得耳布尔镇 19315 金河镇 17950 牛耳河镇 6508 阿龙山镇21791 满归镇 19886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498。

【地形地貌】大兴安岭山地构成了本市地貌的总体。

纵观全市总体地形地貌,东北高、西南低。

静岭是激流河与根河、得耳布尔河的分水岭,岭南和岭北的地势趋向不同。

在静岭以南的根河流域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根河上游河源附近平顶山海拔1451米,沿根河河谷向西南至斯捷帕尼哈山海拔1174米,相对高差277米,根河顺应其地势呈东北-西南流向,出境后则向西流;静岭以北沿激流河谷至满归镇呈狭长“高山盆地”态势,地势南高北低。

自激流河左上源金河河源静岭附近海拔1252米,向北沿激流河谷至满归镇海拔降至1110米,相对高差150米左右,激流河流向大致呈南-北流向,出本市境后转向西南流。

全市海拔高度多在700~1300米,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峰奥科里堆山位于激流河东侧阿龙山境内,海拔1530米,也是大兴安岭北部最高峰。

其次较高山峰有位于西北部与额尔古纳市交界处的阿拉齐山,海拔1421米;位于东南部的平顶山,海拔1451米。

本市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0余座,其特点是山脉绵缓,山顶平坦,各山顶之间高差不大,似在同一水平线上。

从全市总体地形地势看,具有古老的准平地面与浑圆形山体的特征。

一般比较平缓,河网发育,河谷开阔,坡度15度以内的缓坡在80%以上,相对高差在100~300米,地势起伏相对较缓。

【气候资源】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某些特征。

额尔古纳左旗气候属于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特点是: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日温差变化大,月季变化明显,光、热、水和风的季节变化明显,春初升温快,秋末降温急,春温高于秋温。

ll一3月干冷,降水少气温低,多雾。

寒流、降温天气多,4—5月干燥多大风,6—8月降水量大,气温湿润凉爽,常有冻害和水灾。

光能资源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14.1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57%,5~9月日照时数为1201.9小时,日照百分率53%。

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784.8兆焦耳/米2最多的是5月,为618.39兆焦耳/米2平均日辐射量20.52兆焦耳/米2最少12月仅为129.58兆焦耳/米2平均日辐射量4.14兆焦耳/米2。

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为一7~-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30.7℃.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16.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一49.6℃,极端最高气温35.4℃.本旗春季的日平均气温从5月5日自南向北先后稳定通过O℃,最早初日在4月中旬最晚初日在5月上旬,各地最早最晚相差20天左右,秋季稳定通过O℃终日由北向南出现平均为10月6日,最早为9月21日,最晚为lO月19日。

≥O℃初终间隔日数最长180天,最短149天,平均166天。

≥O℃积温平均1873.2℃。

无霜期较短,日最低气温>一2℃、O℃、2℃的日期分别为85~105天、62~8l天、49~59天。

西部地区最短,>0℃的时期仅为60天,>2℃的天数仅为45天,>一2℃的天数仅为85天左右。

降水和蒸发全旗降水量自东北向西南而递减。

年降水平均为464—384毫米。

降水量集中在植物生长季节,5—9月总降水量为400—327毫米,7月最多,在147—83毫米之间,植物生长季节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86%。

风能资源风力较小,年平均风速1.9米/秒,大于5级风日数仅为23天。

风向以西南、东北风为多,频率分别为24%、62%。

4~6月以西南风、东北风多,频率为15%。

8、9月间以东北风、西南风为多,频率为15%。

【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丰富,各河流均发源于大兴安岭,属于额尔古纳河水系,一级支流根河、激流河和得耳布尔河,有名称的二到五级支流共有110条,根河、得耳布尔河、激流河径旗内长达620公里,流域面积16667公里2,占全旗总面积的81.6%。

河长在2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7条,其中:二级支流2条,三级支流23条,四级支流12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大河流2条;流域面积1000~5000平方公里的中等河流2条,其余流域面积均为1000平方公里以下小河流。

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水蚀作用强烈,河谷较多,河网发育,缺乏形成湖泊的自然条件,湖水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只有1个。

本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各河流的天然水质优良,基本上没有污染。

由于地处高寒区,并有永久性冻土分布,降水渗透系数小,不利于盐分积累,故各河流矿化度普遍较低,一般都在100豪克/升以下,是全国河水矿化度低值区之一。

水化学类型大部分为HCO3-Ca 型或HCO3-Ca-Na型,pH值在6.5~8.5,氯离子含量5~20毫克/升,硫酸根10~30毫克/升,总碱度一般在30~60毫克/升,总硬度15~35毫克/升。

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是呼伦贝尔市丰水区之一,而且水量的地域分布也较均衡。

流域内林草繁茂,植被良好,水土流失现象轻微,河流含沙量甚小,天然水质优良,没有污染,宜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为4.29亿立方米。

其特点是埋藏浅,易成井,水量大,水质好。

根河市的主要河流有:(1)根河。

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吉奇山西南侧,东经122°37′、北纬51°16′,海拔1241米。

河长427.9米,流域面积1579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73%。

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本市、额尔古纳市和陈巴尔虎旗,于四卡北12公里处汇入额尔古纳河。

(2)激流河。

原称贝尔茨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北麓三望山附近,东经122°43′、北纬51°50′,海拔1163米。

河长467.9公里,流域面积1584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97%。

(3)金河。

发源于静岭车站北,东经121°16′、北纬51°02′,海拔1252米。

河长107公里,流域面积204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86%。

呈南北流向,与牙林铁路线平行,流经金河镇、牛耳河镇,于牛耳河铁路桥北汇入激流河。

(4)乌鲁吉气河。

发源于鸡场山西麓,东经122°43′、北纬51°53′,海拔1223米。

河长85.8公里,流域面积1144.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3.00%。

(5)敖鲁古雅河。

发源于鸡场山西北麓,东经122°45′、北纬52°13′,海拔1297米。

河长78.5公里,流域面积1390.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76%。

呈东-西南流向,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附近汇入激流河。

【土壤资源】土壤可分为5个土类,9个亚类,11个土属,22个土种。

(1)漂灰土有两个亚类,2个土属,3个土种,漂灰土面积占全旗土壤面积的16.3%。

(2)棕色森林土:有4个亚类,7个土属,9个土种。

占全旗土壤面积的65.4%,有机质含量12.65%。

(3)草甸土:有1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占全旗2.1%l 有机质含量12.53%。

(4)沼泽土:有3个亚类,3个土属,6个土种。

占全旗的16.4%有机质含量25.76%。

(5)黑土:有1个亚类,1个土属.2个土种。

面积65396亩,占全旗的0.2%,有机质含量9.75%。

【植被】大兴安岭山地构成本旗地形的主体,主脉沿旗界向南走向,它的分支和余脉在旗境内沿东北一西南走向至呼伦贝尔高平原北。

本旗东高西低,向西倾斜,平均海拔700~1300米之间。

最高海拔1530米。

组成山体的岩石以花岗岩、玄武岩、粗面岩、石英班岩为主。

由于大兴安岭受造山运动的影响,既有原始植被覆盖,也有岩石裸露,绝大多数土壤土层较薄。

全部植被可分为四种类型:(1)森林植被: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其次是樟子松、云杉、黑桦、蒙古栎山杨、鱼鳞松、粉枝柳、朝鲜柳等。

林下植物主要有大叶杜鹃、东北赤杨、绣线菊、(2)森林草甸植被:分布在森林边缘、林间空地、主要以中生、旱中生植物为主,建群植物:地榆、日阴管,优势种有:萎陵菜、野碗豆、胡枝子、裂叶蒿、唐松草,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和草甸土。

(3)草甸植被:分布在旗西部、西南部,建群种:贝加尔针茅、日阴管、线叶菊,优势种有:羊茅、萎陵菜、唐松草、胡枝子等,土壤以黑土为主。

(4) 沼泽植被:分布在河漫滩低凹地。

以巾生、湿巾生的小叶樟、灰脉苔草及多种杂草组成植物群落,主要建群种:小叶樟、三陵草、灰脉苔草。

优势种:地榆、蚊子草、野碗豆、裂叶蒿、砧草、灰背老鹤草,土壤为沼泽土或沼泽草甸土。

全旗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林间空地盛产有蕨菜、越桔、稠李子、山丁子、蓝靛果、东方草莓等;稀少且名贵的药材黄芪、金莲花、党参以及灵芝、云芝等天然菌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