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烯分子氧氧化多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苯乙烯分子氧环氧化多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3 %。随着 W C ) 3 ( o 的增加 , 苯乙烯的转化率 明显 增 大 , W( O 当 C )达 到最 大 的 9 % 时 , N / o X 6 以 aC/
为 催化 剂 , 在相 同 的工艺 条件 下 , 乙烯 的转化 率 苯
可 达 10 , 氧苯 乙烷 的选 择性 6 % , 甲醛 选 0% 环 7 苯 择 性 3 % 。在 此基 础 上 , 入 K, u C , g C , 3 引 R , s M , a
s 及 B 等碱土 金属 , r a 进一 步优化 M C/ / oX催 化 剂 。与 N / o X催 化 剂相 比 , 土 金 属 的 引入 非 aC / 碱
但 没有 降低 催 化剂 的 活性 , 而进 一步 提 高 了环 反
氧 化物 的选 择性 。以 C / o X 为催 化 剂 , 应 条 sC/ 反
第 1期
沈杨一等. 乙烯分子 氧环 氧化 多相催化剂研究 烯 转 化 率 及 6 % 的环 氧 苯 乙烷 选 择 5 2 性 , 者转 化 数 ( O 均 为 1 。作 为 比较 , 过 二 T N) 5 通 模 版交 换法 制 备 了 C / M一 1 介 孔 分 子筛 ) oMC 4 ( 催 化 剂 。实验 表 明 , 相 同 的工 艺 条件 下 C/ M. 在 oMC 4 催 化剂 表现 出 和 C/ l oY催 化 剂 相 同 的 活性 , 但 其 T N值 提 高 到 19 O 6 。催 化 活 性相 同但 T N值 O
进 展 , 据 催 化 剂 主 组 分 的不 同 进 行 了钴 ( o 根 C)
剂 活性高 的主要 原 因在于气 凝胶 法制备 的纳 米材 料孔 道 中含 有 较 多 的 c o活 性 位 , 性 位 在 反 应 活 过程 中与溶 剂形 成 了一种 活 泼 的 四 面体 D —o MFC
分子氧催化环氧化环己烯

环 己烯 的环 氧化 是烯 烃 氧化 的一 个探 针反 应 , 具 有很 典 型的代 表性 。其 目的产物 环氧 环 己烷 具 有 非 常 活 跃 的反 应 , 用 十分 广 泛 , 用作 环 氧树 脂 应 可 的活 性 稀 释 剂 、 成 冠 醚 、 光 敏 涂 料 和光 敏 胶 粘 合 制
21 0 2年 2月
山西煤 炭管 理干 部学 院学 报
Ju n l f h n i o - nn mi i rtr olg o r a a x a Mi igAd ns aosC l e oS Cl t e
F b , 01 e .2 2 Vo .5 NO 1 1 2 .
3 使用浸渍法制备的 C /I ,I , , o ( A O m)沉积 一沉淀法 制备的 CA2, P 和离子交换法制备 的 CZ M一 oI ( ) 0 D oS 5 (E)CY(E) I 、o I 为催 化剂 ,0【反应 6小 时 。催 化 剂 2c =
对 环 己烯 环 氧化反 应 的影 响结果 见表 1 。
2 结 果与讨 论 21不 同方 法制备 的催 化 剂对 环 己烯环 氧 化 反 .
应 的影 响
移催化剂等。 而氧化剂通常用 T H ( B P 叔丁基过氧化
氢 )C P ( 氧 化氢 基 异 丙苯 ) 、H 过 ,也 有使 用 N O 1 a C, H 0, hO N l 2 I , a P O以及 O 或空气等作氧化剂。对于 后 者 , 今仍 未 找 到合适 的反应 体 系 使环 已烯 的 转 至 化 率 和选择 性有令 人满 意 的结果 。
环己烷分子氧氧化多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环己烷分子氧氧化多相催化剂研究进展赵静;杨洋洋;朱明乔【期刊名称】《合成纤维工业》【年(卷),期】2011(34)1【摘要】综述了环己烷分子氧氧化多相催化剂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金系催化剂和钴系催化剂;指出环己烷分子氧氧化制环己酮和环己醇工艺存在选择性和转化率低、能耗高等缺点,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于开发高效催化剂.金系催化剂在环己烷分子氧氧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hetergeneous catalysts for cylcohexane oxidation by molecular oxygen was reviewed. Gold and cobalt catalysts we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cess technology of cyclohexane oxidation to8cyclohexanone and cyclohexanol by molecular oxygen had the disadvantages of low selectivity and conversion rate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which can be solved by developing high-efficient catalysts. Gold catalysts were predicted to have a fairly good prospects in the cyclohexane with molecular oxygen.【总页数】4页(P57-60)【作者】赵静;杨洋洋;朱明乔【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31.14【相关文献】1.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J], 范会芳;包宗宏2.分子氧氧化苯乙烯制备环氧苯乙烷的多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J], 杨瑞云;王宪沛;李文;李小安;闫俊;张辉辉;刘卫涛3.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J], 宋华;关明;史运国4.多相催化剂用于高级烯烃分子氧选择性氧化的研究进展 [J], 丁智俊;王媛媛;朱明乔5.环己烷分子氧选择性氧化固体催化剂研究进展 [J], 许立信;朱明乔;何潮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己烯被臭氧氧化方程式

环己烯被臭氧氧化方程式引言环己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结构稳定且反应活性较高,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
在环己烯的化学反应中,臭氧氧化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本文将探讨环己烯被臭氧氧化的方程式及其反应机制。
环己烯的结构与性质环己烯的分子式为C6H10,其化学结构为六元环状,含有3个共轭双键。
这使得环己烯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并且易于进行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环己烯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104.7°C,沸点为83.8°C。
臭氧氧化反应的原理臭氧(O3)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分子,它能与某些有机物发生反应,形成含氧功能团。
臭氧氧化反应是通过臭氧分子的电子跃迁实现的,其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反应。
环己烯被臭氧氧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6H10 + O3 → C6H10O + O2环己烯被臭氧氧化的反应步骤环己烯被臭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步骤一:生成臭氧自由基臭氧分子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会发生电子跃迁,形成臭氧自由基(O)。
其中一个氧原子是稳定的,而另一个氧原子则成为活泼的自由基。
步骤二:活泼的自由基与环己烯发生加成反应臭氧自由基与环己烯中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臭氧加成产物。
这个反应是放热的,高温有利于此反应的进行。
步骤三:分解生成氧代环丙烷臭氧加成产物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代环丙烷。
这是因为环己烯环上的三个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后,环丙烷环的形成是更为稳定的。
步骤四:生成二氧化碳和甲醛氧代环丙烷在酸性条件下被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甲醛。
这个过程中,酸性条件有利于环丙烷环上的氧原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甲醛。
整个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将上述反应步骤整合起来,可以得到环己烯被臭氧氧化的完整方程式:C6H10 + O3 → C6H10O + O2 C6H10O → C3H6O + CO2 C3H6O → CH2O + H2O总结环己烯被臭氧氧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
臭氧氧化过程中,环己烯与臭氧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臭氧加成产物,然后分解生成氧代环丙烷。
BMMs分子筛催化剂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的开题报告

Ti/BMMs分子筛催化剂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
化性能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环氧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可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酯类、醇类、醚类等。
环己烯环氧化反
应是环氧化反应中的一种重要反应,可用于合成环己酮等化合物。
目前,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主要包括金属催化剂(如银、铜、钴、钼等)和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
然而,这些催化剂在反应中存在催
化活性低、选择性差、副反应多等缺点,因此需要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
催化剂。
二、研究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了Ti/BMMs分子筛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探
究其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合成Ti/BMMs分子筛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Ti/BMMs分子筛催化剂,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其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2. 评价Ti/BMMs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环己烯环氧化反应评价Ti/BMMs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其与传统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如活性、选择性等。
3. 探讨催化机理:通过原位红外光谱和反应参数的研究,深入探讨
Ti/BMMs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三、研究意义
该研究有助于开发新型高效的环氧化反应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
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催化机理,指导催化剂的
设计和优化;同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具有积极意义。
烯烃环氧化催化技术进展

烯烃环氧化催化技术进展200910801323 曾齐涛(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烯烃环氧化合物是一类用途很广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应用于诸多领域,因而烯烃环氧化催化技术作为核心部分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对烯烃环氧化新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对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种类、催化反应种类、制环氧化合物反应原理及其催化技术研发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烯烃;环氧化;催化;环氧化合物引言:环氧化合物(如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苯乙烷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制药香料及电子工业等领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所以研究烯烃的环氧化反应及催化技术具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环氧化物的选择性开环和官能团转化等反应,可以合成许多有价值的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特别是具有光学活性的环氧化物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较早的氯醇法环氧化烯烃和部分过氧酸法环氧化烯烃外,绝大部分的烯烃环氧化反应都是需要催化剂的,所以催化剂的研究对于烯烃环氧化反应至关重要。
对于不同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所选用的催化剂种类也不一样。
通过多年以来众多学者的研究与探索,烯烃环氧化催化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
所以本文将从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种类、催化反应种类、制环氧化合物反应原理及其催化技术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深入介绍一下烯烃环氧化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 烯烃环氧化反应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氧源有许多种,如过酸、过氧化物、次氯酸钠等都可在或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把碳碳双键环氧化。
或者是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或在共氧化物存在下可环氧化碳碳双键。
1.1 氧气为氧源的环氧化反应单一环氧化反应,O2用N—羟基苯邻二甲酰亚胺(C6H4(CO)2NH)、吡啶和Mn( Ⅲ)的四苯基卟啉氯化物活化后可环氧化苯乙烯、环己烯和1 ,2—二苯乙烯。
加入相当于催化剂用量的氮氧化物(NO2,NO+,NO 等)后,有位阻的烯烃能被分子氧有效地转化为环氧化物。
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研究

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研究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减少温室气体污染和负荷对全球环境质量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对于各类温室气体,人们正在开展全面的技术研究,以研究诸如环氧化物(CFCs)等气体的中和反应、处理技术等。
环己烯(C6H12)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其催化氧化反应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环己烯的催化氧化反应的主要步骤如下:首先,环己烯将受到活性氧的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可以分解为两步:一步是由于环己烯分子本身的中心电子效应,使得环己烯的取代基受到电子的脱附,原子中心的电子被活性氧吸收,形成了活性状态的环己烯自由基;第二步是活性状态的环己烯自由基受到活性氧的还原作用,形成了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催化氧化反应的反应条件非常重要,它取决于催化剂活性、反应温度和活性氧含量等因素。
常见的催化剂有类铁氧体催化剂(Fe-Mn)、含氮催化剂(V-N)、水合物催化剂(KH-NaO)等。
催化剂的活性是催化反应的关键,只有催化剂具有足够的活性,才能满足反应的要求。
同时,反应温度也是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较低的反应温度容易产生碳水化物和不完全燃烧,而较高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的活度。
此外,活性氧含量也是催化反应结果的关键因素,活性氧含量过低,容易产生碳水化物和未完全燃烧,而活性氧含量过高,容易抑制反应。
为了确定环己烯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研究者对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温度和活性氧含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Fe-Mn催化剂比其它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可以有效地催化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200-400℃,当反应温度太高时,反应速率会急剧降低;活性氧含量在15%-20%之间,当活性氧含量过高时,反应速率会明显降低。
环己烯的催化氧化反应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可以有效地将温室气体环己烯氧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全球环境的污染。
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环氧化烯烃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重要化工原料之一,如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等。
通常情况下,环氧化烯烃的制备是通过将烯烃和过氧化氢反应来实现的。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副反应产物多、环氧化烯烃纯度低等问题。
因此,研究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环氧化烯烃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环氧化烯烃制备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
研究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实现环氧化烯烃的高效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性能和反应机理,为实现环氧化烯烃的高效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1. 研究现有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催化性能,并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和催化剂对环氧化烯烃的选择性、转化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2. 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探究催化剂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对反应选择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3. 通过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研究等手段,阐明催化剂表面结构和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产率、纯度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1. 合成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并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
2.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组成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研究等手段,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性。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探究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的性质和特点,为环氧化烯烃的高效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预期结果将包括:1. 确定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提高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2. 揭示催化剂表面结构和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产率、纯度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为催化反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 4 93 8 ; 江省重大科 技计划 R005 )浙
项 目( 0 0 0 0 5 。 2 1 C 13 )
工艺 条件 下 ,oT PP M C —M3 y/ T的催 化活性 高 于 c 一 0
通 讯 联 系 人 。zu nqa@ z .d .n h mi i g o j eu c u
摘 要 : 根据催化剂主组分 的不 同, 综述了国内外环 己烯分 子氧氧化多相催化剂 的研究进展 ; 主要介 绍 了
钴系 、 锰系 、 系及镍系催化剂在环 己烯分子氧氧化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指出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 与传统 铁 的钴 、 锰催化剂相结合制备双活性 中心催化剂在环己烯分子氧氧化中有较好 的应用前景。
T 4 y/ 。蒋 健等 也 以 M M PP MT T为载 体 , 功 制 成 备 了高 活性 的 c o配 双 水杨 醛 邻 苯 二 胺 ( osl— C .a o
pe ) M hn / T催化剂 。该 催 化 剂 与溶 剂 和 还原 剂 共 同作用 表现 出 良好 的催 化性 能 , 且受 配体 中 C 并 o
含量影 响较 大 。
可以得到 许多产 物 , : 如 生产农 药克螨 特 的环氧环
己烷 , 生产 邻苯二 酚 的邻 环 己二醇 , 以及生 产醇 酮 类 医药 的环 己烯 醇和环 己烯酮 等 。由于环 己烯分
子含有 一个 易发生 氧化反 应 的不饱 和 c c和多 — 个 活性 氢原 子 , 导致 发生 氧 化反 应 的选 择性 较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1 年第 3 01 4卷
最高 。
子 作 用 生 成 环 氧环 己 烷 , 致 环 氧产 物 选 择 性 导
较低 。
用C o的 可溶 性盐 对 固体改 性 的催 化 剂研 究 也引起 了大家 的兴趣 。c .Yn等 制 备 了钻 .X i 盐 改性 的树脂 型催 化 剂 , 如松 香 酸 、 乙醇 、 酸合 盐
ZO 催 化 剂 ,0 o 环 己烯 氧 化 反 应 2 , r, 10 mm l 4 h 可 以得 到 9 % 的转化 率 。杨 国玉 等 制 备 了 A, 8 1 O 上 负载 钴酞菁 配 合物催 化剂 ( oP / 1 , 于 C —c A ) 用 O 环 己烯 环氧 化研 究 , 根 据 反 应 中各 物 质 收率 的 并 变 化推 测 了反 应 机 理 , 到 醛在 体 系 中通过 自身 得 的氧化 还 原 发 挥 传 递 电子 作 用 的结 论 。段 宗 范
物 固载而成 , 一 类 是 用 c 另 o的 可 溶 性 盐 对 固体
改性 而成 。
对 均相催 化剂进 行 固载 化得 到的这 类催化 剂
既能继 承均相 催 化剂 高 活性 、 反应 条 件 温 和 的优
点 , 能克服其 不易 与产物 分离 、 用周 期短 的缺 又 使 点 。H.K m ym a ea a等 用蒙 脱 土 ( T) M 负载 钴 的 卟啉 配合 物 制 备 固载 催 化 剂 C —M4 y/ T和 oT PP M
3 其他催化 剂
M n系多相催 化 剂 主要 指 的是 M n的席 夫 碱
等金属 配合 物 固载得 到 的催 化剂 , n的无机 盐改 M
性所 得催化 剂较 少 , 者 如 z 后 .W.Y n a g等 以 “
醋 酸 锰 改 性 偶 联 聚 酰 胺 胺 型 树 形 高 分 子 得 到
P MA A Mn Ⅱ) 于环 己烯 氧化 , 主要 通 过 A MS — ( 用 它
N 系催 化 剂 用 于 环 已烯 氧 化 的 研 究 也 有 报 道 。 i M.Sl a . i ai ” 备 了多 种 含 N 配合 物 a v tN a r a i s ‘ 制 i
进行 了研究 , 以 Y型 分 子 筛 为 载体 , 柔 性 配 即 用
体法制 备 r MnSlp e/ 烯 酸 羟丙 酯 ( P / —a hn 丙 o H A) Y、MnS l h n Y 两 种 催 化 剂 , 具 有 催 化 效 a p e/ o 均 果 , 中前者 可 以得 到更 高的环 己烯转化 率 , 者 其 后 可 以 得 到 更 高 盼 环 氧 化 选 择 性 。同 时 M ,ao nS l .
需 引发 剂 的温 和催 化 剂 , 较 好 的应 用 前 景 。但 有 是, 目前 用 于环 己烯 氧 化 研 究 中 的 C o系催 化 剂 大多 为均相催 化剂 负载得 到的 , 备过程 复杂 , 制 且
成本较 高 C o系催 化 剂 的 研 究发 展 需 要 向着 简 单 的固体催化 剂方 向发展 。
关键 词 : 己烯 环
分子氧
多相催化剂
氧化
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 Q2 .1 T 212 7
文献识别码 : A
文 章编 号 :10.0 12 1)3 04—4 0 104 (0 10 —03 0
烯烃 氧化 一直 是 人 们密 切 关 注 的研 究 领域 。 随着苯部 分加 氢制 环 己烯技 术 的发展 , 己烯 的 环 应 用也得 到 了更 广 泛 的开 发 。其 中 , 己烯 氧 化 环
物理封 装和高 , 而且 稳定 性 好 , 循环 使 用 6
次 的催 化 剂 活性 是 新 鲜 催 化 剂 活性 的 9 . % 。 94
加溶剂 且温 和条 件下 , o R s可选择 性催 化 环 己 C/ e 烯得 到环 己烯 醇 和环 己烯 酮。K .M.J k i a等 n Ⅲ
Mn离子 价态的变 化 加快 中问 产 物环 己烯基 过 氧 化氢 的分 解 , 到催 化 目的 。至 于 前 者 , 登 高 达 蒋 等 对丙 烯酸 一一 2 羟基 丙酯 ( nsl hn 固载 化 M —a p e ) o 与C o同属 ⅧB族 的 元 素铁 ( e 、 ( i 也 F )镍 N ) 是常 见 的催 化剂 , 加 氢 等还 原 反应 有 良好 的催 对 化效 果 , 高价态 的 F (I) N (I 金 属 配合 物 而 e I , i I) I 是相 当好 的 氧化 反 应 催 化 剂 。 近年 来 , 于 F , 关 e
综 述 与 专 论
C成YE ,336 H 维 业03)T 合 纤TIFR DR I S_C14:4 N NT I 4Y A T,1(U H 2EIS B N—
环 己烯 分 子 氧 氧 化 多 相 催 化 剂 研 究 进 展
蔡贞玉 , 王 磊, 朱明乔
( 江 大 学 化 学 工程 与生 物 工 程 学 系 ,浙 江 杭 州 30 2 ) 浙 0 7 1
8 0 1 MP 0 o . a氧 压 力 下 , . 5 mm lC .P / C, 0 1 o oT A
差, 且产 物分 布 复杂 。 因此 对 温和 条件 下环 己烯
催 化氧化 具有高 活性 、 高选择性 催化 剂 的研 究 , 引
起 了学术 界和工 业界 的广泛关 注 。
化 率最 高 , 5 . % , 物 中环 己烯 酮 的选 择 性 为 19 产
收 稿 日期 : 0 0 0 —9;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 1 0 .0 2 1 — 81 修 2 1 . 32 。
c 对 环 己烯 氧化具 有较 好 的催 化 效果 , o 含钴 多相催 化剂 主要 包 括 两 类 , 类 是 由 c 一 o的 配 合
土 上 MnS l a n催 化剂对 环 己烯 氧化 的催化 活性 , e
与负 载在 蒙脱 土 上 的 C o催 化 剂 类 似 , 溶 剂 乙 在 腈或 二氯 乙烷 、 丁醛存 在时 , 异 催化效 果较好 。 M n系 多相催 化 剂 在环 己烯 氧化 中也 有较 好 的催 化作用 , 目前 主要 研 究 的是 Mn的席 夫碱 固 载化催 化剂 , 关 Mn的分 子 筛 用 于 环 己烯 催 化 有 氧化 还有待研 究 。
C.M PP M oT 3 y / T用 于环 己烯 的环 氧 化 , 相 同 的 在
作者简介 : 蔡贞玉 (9 7 ) 女 , 18 一 ,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绿
色 催 化 研 究 。 ci ey 18 @ 13 cm a h nu9 7 6 .o z 基 金 项 目 : 江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4 8 2 7 ; 江 省 自然 浙 Y004 )浙
成钠 酸盐结 晶树 脂 ( e ) 然 后 用 饱 和 的 硝 酸钴 Rs, 溶液浸 泡得 到 C / e 催化 剂 。在 不加 引发剂 、 oR s 不
Za h o等 制 备 了 二一 苯 甲 醛 乙 二 胺 邻 ( a n 同 载化 催 化 剂 M —a n SO , 以采 用 Sl ) e nS l / i 可 e
了综述 。
等 以苯 乙烯 ( S 为 载 体 制 备 了负 载 型水 杨 醛 P)
席夫 碱金 属 配 合 物 ( oT rs P ) 发 现 添 加 剂 C —yal S , /
醋酸 ( A ) 以提高 该配合 物 的催化 活性 。一定 H c可
1 钴 ( o 系催 化剂 C )
条件 下 , 入 0 1m 加 . L添加 剂 H c后 , 己烯转 化 A 环 率 可提 高 1 % 。Y h n 6 .C a g等 制 备 了氯 甲基 化 P s负 载 的金 属 席 夫 碱 催 化 剂 ( D / S ( 可 M. A P ) M 以是 C , 0 N , ) u c , iMn 。其 中 C — A P uD / S催 化 的转
多相催 化剂 具有容 易与产 物分离 和便 于循环
使用 的优势 , 是绿 色 催 化工 艺 的 主要 研 究 方 向之
一
。
在常 用 的 氧 化 剂 中 , 子 氧 因来 源 广 泛 、 分
价廉 易 得 、 作 安 全 , 为工 业 生 产 中首 选 的氧 操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