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合集下载

准格尔旗自然降水亏缺成因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准格尔旗自然降水亏缺成因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科教创新/2007年第11月第22期资源与环境33丙烯调油,效果更接近于油画,调水则接近水粉画。

洗笔洗色用水即可,在布面做画无需担心第二天不干的问题,色相又好,且经久不变。

用丙烯做底也同样方便,因为它可厚可薄,用塑形剂可以推到相当厚度,然后进行塑造或制作肌理,不用担心干后会开裂或剥落。

以前,画布绷好后,总要用立德粉调胶一遍遍地刷,再用砂纸打磨,不方便是肯定的,调胶与打磨还有要有相当的经验。

用丙烯则简便易行,由于它有着柔韧、不干裂、黏附力强的特点,用于制作基底的功能逐渐被开发出来。

各种性能、各种薄厚、各种配方可用作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大型的美术用品超市中我们尽可以自由的选择。

在我们艺术教学中绘画性的材料或材料艺术的创作中,能不能随心所欲地对画面材料实现有效的、更人性化的控制,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周围拥有若干可以被绘画开发利用的新材料,在物性、品质、表现、方便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材料与技法。

如果把这些材料的物性规律、品质梳理出来,形成类似字典的教科书或绘画应用手册,那其作用对艺术家的探索和思考有着方便之处。

丙烯类产品(与包括底料和塑型剂)在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老化问题,虽然说任何材质总有老化问题,但丙烯产品的寿命也许还是不如油画或国画中的矿物质颜料。

相信这类问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终能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1]《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德国]马克思.多奈尔著杨鸿宴杨红太译重庆出版社[2]《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陈心矜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准格尔旗自然降水亏缺成因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杨荷英(准葛尔旗气象局010020)中图分类号:G 3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127(2007)22-0133-01准格尔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形自然成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地形复杂,由平原、丘陵、沟壑、沙丘等构成,处于半干旱气候区。

水是生态环境最敏感的要素,由于缺水使本旗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农牧业生产受到制约。

准格尔旗自然降水总量偏少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

准格尔旗简介

准格尔旗简介

准格尔旗简介准格尔汉意为“左翼”,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南部,晋、陕、蒙交界处。

地理坐标东经110度5分至111度27分,北纬39度16分至40度20分。

全旗辖9个苏木乡镇(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暖水乡、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大路镇、龙口镇、纳日松镇、准格尔召镇),4个街道(友谊街道、蓝天街道、迎泽街道、兴隆街道),一个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一个工业园区(大路工业园区)。

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9万人),居住着蒙、汉、回、满、藏、壮等14个民族。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薛家湾是连接晋、陕、蒙三地重要的交通要冲和物流、人流、信息流中心。

准格尔旗矿产资源富集,发展现代工业基础优越、前景广阔。

目前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硫铁矿、铁矿、铝土矿、油母页岩、石英砂、泥炭、耐火粘土、铝矾土、天然气、石油等十二种。

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544亿吨,占全区7.7%、全市33.6%,远景储量达1000亿吨以上,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县,并且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生态、循环园区。

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煤炭回采率,合理节约利用资源,经过3年的资源整合和机械化改造,准格尔旗地方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207座整合为124座,单井生产规模平均达到101万吨,煤炭产业升级换代取得阶段性进展。

同时,准格尔旗的电力工业也较为发达,现已建成并投运火电厂7座、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为466.4万千瓦。

在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百强评价中,准格尔旗位居全国百强县第47位,西部百强县第1位;成为全国首批10个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之一、全国十大全面小康示范县之一。

现在,准格尔旗正在加快大型电力和煤化工项目建设,促进粉煤灰利用、多晶硅、高档日用陶瓷、煤机制造等项目落地,全力构筑煤炭、电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业并举的新型工业格局。

准格尔旗还盛产糜、黍、谷、荞麦等山地精品小杂粮,也出产远近闻名的山羯肉、黄河鱼。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准格尔旗的自然环境现状,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加重,并且地提出了一些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植树种草;土地沙化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此地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

东隔黄河与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乌兰察布盟的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相邻;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北以黄河为界,与土默特左旗相望;南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相连。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这里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遭到了挑战。

首先,我介绍一下该地的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谷与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地带。

北部以风沙地貌为主,风蚀沙化严重;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其它平缓地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及河川地段,占土地总面积的7.5%。

概括地说,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气候特征:准格尔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短促。

年平均气温为6.2—8.7摄氏度,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为400mm,年均湿润度0.3—0.34,平均日照时数为2900—3100h,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30d,最大风速为32m/s,多风沙天气。

(3)土壤植被:准格尔旗主要有栗钙土、黄绵土、风沙土、盐碱土,其中栗钙土、风沙土所占比例较大,土壤贫瘠,渗透力差。

由于受干旱、过牧、垦河为准格尔旗的主要水系,绕经该旗北部、东部、东南边缘,全程197km,境内有虎斯太河、纳林川、清水川等黄河一级支流15条,有十里长川、西孔兑沟等黄河二级支流60余条,全旗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43000万立方米,(4)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准格尔旗地处东南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具有干旱、少雨、多风、多发性暴雨,大风和较大的温差等不良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我准格尔简介

我准格尔简介

• 准格尔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煤炭探明储量 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且地质构造简单、 埋藏浅、煤炭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均在 6000大卡/千克以上,为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 石灰石总储量50亿吨,品位高,氧化钙含量达 52.92%;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矿层稳定,品位 呈现铝高硅低的特征;此外,高岭土、硫铁矿、 白云岩、石英砂的储量也相当大,特别是煤层气 的储量十分可观,属国内罕见的煤化工资源。水 源充沛 。
• • • •
准格尔召 中国油松王 阿贵庙 万家寨水电站
• 准格尔召又名“宝堂寺”,位于准格尔旗 准格尔召镇境内。准格尔召庙群始建于明 朝天启二年(1622年),整体建筑气势恢 宏,布局精巧,堂殿鳞比,雕梁画栋,金 琉碧瓦,飞檐斗拱,异彩纷呈,为鄂尔多 斯最大的召庙建筑群,是研究鄂尔多斯政 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的活化石。
腕坨儿
炖羊肉
• 擦粉 、粉皮 、凉粉 、驴肉腕坨儿、烤羊腿 • 黄河鱼、烤羊腿、炖羊肉……
准格尔旗境内分布的古代城址共发现 21 座,数量居全盟各旗、市之首。从旗境东 部窑沟乡寨子上和白草塔发现的新石器时 的石围墙建筑反映出 4000多年前,旗境已 有了城市萌芽。秦汉时期实行行政区划后, 有了州、县建制。旗境城市建筑有所发展。 准格尔旗曾是边塞重镇和军事要冲,战略 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加 之长期为边关所在,地形复杂,地势险要, 是我国著名的古战场之一,发生过无数次 如 火 如 荼 的 撕 杀 格 斗 。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 蒙晋陕三省交界处。全旗总面积 7692 平方公里,总人口 27.6 万人,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 个乡镇。旗府 薛家湾镇北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13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 18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5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120公里, 北、东、南为黄河环绕,过境长度197公里。准格尔旗地处 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 处。全旗总面积 7692平方公里,总人口 27.6 万人,辖一个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 个乡镇。旗府薛家湾镇北倚自治 区首府呼和浩特 130 公里,毗邻钢城包头 180公里,东距首 都北京 650 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 120公里,北、东、南为 黄 河 环 绕 , 过 境 长 度 1 9 7 公 里 。

夸家乡-准格尔旗

夸家乡-准格尔旗
准旗世纪中学 韩瑛 制作
老牛湾风景区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令人神往和赞叹的是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她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 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 千里黄河滚滚东流,当黄河进入山西省的一瞬间,黄河冲上了黄土高原,也再次 遇到了长城。在这里黄河突然来了一个九十度的大拐弯,这个转湾的地方就是老牛湾, 一路奔腾咆哮的黄河,在这里刹那间一反常态,把脚步放慢,缓慢如老牛。 因为黄河,这里成为天堑;因为长城,这里成为重镇。现在,在老牛湾依然可以 看到因战事留存的城堡古垒。建成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坐落在紧靠黄河大 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是明代战事防御系统中的重要屯兵城堡。古堡北端的望河楼是兵 营望之处,她是明代建筑风格的精品,也是老牛湾景区的标志之一。这样的护水敌楼 在全国长城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老牛湾古村落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所有建筑就地取材,全部用当地的石头、 石片堆砌而成,整个村子宛若一个经典的石头民俗博物馆。 每到秋天,窑洞人家院子里房顶上都堆晒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有人家的院落里 也会晾满红色的大枣。让人在古朴与苍凉的境界中体味生活的美好。
娘娘滩与太子滩相呼应,是黄河河道中仅有的俩个小岛。娘娘滩地势平坦,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 800米,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属山西省河曲县。关于太子滩和娘娘的传说更是闻名遐迩。相传,汉高祖刘 邦驾崩后,吕后专权,代王刘恒及其母薄太后为躲避吕后陷害而逃到此地,见黄河中有两座小岛与世分隔、 风水极好,就分别在两岛上住了下来,两座小岛故而得名“太子滩”和“娘娘滩”。
准旗世纪中学 韩瑛 制作
砒砂岩风景区
砒砂岩风景区位于暖水乡境内,旅游区内沟壑纵横、地势起伏,盖土层薄、植被 稀疏,砒砂岩的美丽容颜得到完美的暴露与展示。砒砂岩以粉红色、紫色、灰白色、 灰绿色互层相间而存在。其沟梁交错纵横、气势宏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场面炫 丽且四时不同,亦让人心情舒畅顿生赞美之情。旅游区游客中心、索道、游步道现已 投入使用,还提供热气球、滑翔伞等空中游乐设施供人游乐体验。

准格尔矿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准格尔矿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准格尔矿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作者:王建军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5期摘要:准格尔矿区在开发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在保护水土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在规划的指导下建设的原则,针对所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综合利用等方面对水土流失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矿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一、矿区自然概况准格尔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部,煤田南北长65㎞,东西宽21㎞,勘探面积136㎞2,煤炭地质含量267亿t。

地理坐标为东径111°10'~111°25',北纬39°2'~39°59'。

气候干旱,日照长,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6.1~8.8℃,年均降水量285.2㎜,主要集中7、8两月且降雨多为暴雨形式,约占年总降水量的85%,春、秋季多为大风扬尘及沙尘暴天气,全年平均大风日102天,无霜期125~150天,年平均风速超过17m/s的天气有28天。

矿区属黄土丘陵区,地形多为波状起伏的黄土梁、沟壑纵横,地表切割剧烈,呈树枝状冲沟地貌,自然冲沟十分发育,沟谷断面呈“V”字型。

矿区土地贫瘠,植被稀疏。

土壤主要是矿区开采中最初的剥离物,土质少,质坚硬,养分极度贫乏。

二、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准格尔属特大型露天开采项目。

服务年限为100年左右,生产周期长,水土流失范围广。

露天开采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有,露天开采剥离,破坏土地和植被,排放大量的剥离物,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干化。

由于准格尔煤田地处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排土场极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原因是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本来植被稀少,矿区开采后使水土流失加剧,植被更加稀少,形成“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三、水土流失影响和危害露天矿区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人为的产生大量的煤矸石,剥离物,弃土弃渣,占用土地,破坏原有的脆弱植被,致使土壤抗蚀指数降低,如果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会造成更严重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准格尔盆地知识点总结

准格尔盆地知识点总结

准格尔盆地知识点总结一、地理概况准格尔盆地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临大兴安岭,西南靠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开发潜力区之一。

盆地周边地貌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等,并且盛产资源,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煤田之一。

二、地质特点准格尔盆地是典型的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的岩盆地。

在地质构造上,盆地属北华西北陕深部拗褶构造区。

盆地内分布着多种地质构造形态,包括断裂、褶皱等,形成了多样的地貌景观。

三、气候特点准格尔盆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较低,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总体来说属于寒冷干燥气候,气候条件较为恶劣。

盆地内日照充足,但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干旱天气较为普遍。

四、资源概况1.煤炭资源准格尔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盆地内储量丰富,品质优良,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南部地区。

同时,盆地内还储藏了大量的页岩气和臭氧油矿资源,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2.矿产资源盆地内还储藏了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等,资源丰富,并且品质优良。

3.水资源准格尔盆地内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水质纯净,是盆地内重要的水源补给地。

4.土地资源盆地内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种植,同时还适宜林木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

五、环境保护与治理盆地内的工业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盆地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开发也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保护盆地环境。

盆地内的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加强,以确保盆地的生态环境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结语准格尔盆地地处中国北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矿资源基地和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盆地内的科研力量和技术能力的支持,以推动盆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希望准格尔盆地能够在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准格尔概况

准格尔概况

准格尔(蒙语,意为左翼),准格尔旗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区交界处。

全旗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79万人,辖9个苏木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基地(大路煤化工基地),居住着蒙、汉、回、满、藏、壮、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14个民族。

北、东、南为黄河环绕,过境长度197公里。

境内丘陵居多,沟壑纵横,有少量冲击平原和沙漠,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称。

旗府薛家湾北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0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16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府康巴什12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00公里。

准格尔地域辽阔,资源富集。

全旗境内有矿藏近20种。

现已探明煤炭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软质高岭土探明储量60多亿吨;石灰石储量44亿吨;铝矾土储量1.5亿吨。

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坑口火电厂7座,装机容量近400万千瓦。

水电站2座,装机150万千瓦。

境内有大准铁路、准东铁路、呼准铁路等8条铁路;109国道横贯东西,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荣乌高速、京藏高速公路连为一体,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境内巨石林立、天水一色的黄河峡谷,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古松“中国油松王”,蒙汉民族水乳交融的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等旅游文化资源让国内外旅客流连忘返。

准格尔借助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绿色、人文、创新”为发展理念,以能源化工为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经济强旗、生态大旗、文化名旗、民生富旗”。

2010年,全旗煤炭产量达到2.05亿吨,地区生产总值671亿元,财政收入14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6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列全国2002个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20位、中国西部百强第1位、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100个县(市、区)的第2位。

近年来,准格尔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之一、“中国最关爱民生县”之一、“中国绿色名县”之一、“中国金融生态县”之一、“全国首批十个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之一、“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十大典型旗县市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北纬39°16’~40°20’,东经110°05’~111°27’之间。

北部和东部被黄河所环抱,隔河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河曲县相望。

南部与陕西省的府谷县接壤。

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毗邻,为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

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35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271623人,其中男114490人,占全旗总人口53%;女127133人,占全旗总人口47%。

城镇人口74320人,农牧业人口197303人,流动人口48373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邮编:010425。

代码:150622。

区号:0477。

拼音:Zhunge'er Qi。

薛家湾镇,西距鄂尔多斯市所在地东胜区135公里,东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5公里,南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8.9公里。

【行政区划】全旗共辖6个镇、2个乡、1个苏木,薛家湾镇、大路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暖水乡、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

设185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1490个村民小组,21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

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

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

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

”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

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

……。

《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

’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

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驻扎勒谷,属伊克昭盟。

1950年成立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沙圪堵镇迁薛家湾镇。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有纳林川等十大川,由北、东、南流入黄河。

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群)古城十二连城遗址,明代的准格尔召等。

2000年,准格尔旗辖7个镇、2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712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薛家湾镇57251 沙圪堵镇20307 马栅镇21920 东孔兑镇11028 魏家峁镇10991 纳林镇10579 神山镇5383 长滩乡6835 海子塔乡7182 巴润哈岱乡3265 哈岱高勒乡14985 窑沟乡10466 大路乡6936 十二连城乡6242 蓿亥图乡13065 布尔陶亥乡7854 德胜西乡4334 暖水乡5758 四道柳乡2447 准格尔召乡4278羊市塔乡7219 乌日图高勒乡6366 大路峁乡3889 敖斯润陶亥乡3513 布尔敦高勒乡3693 西营子乡4351 沙圪堵乡11161。

【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晋、陕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接连处,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为典型的丘陵沟壑区。

地貌结构类型:丘陵沟壑区,海拔多在1200~1400米之间,西部海拔高最处为1584米。

东南部最低处为820米。

沟川由西北向东南流去,纵横密布,呈支离破碎状。

沟壑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

沟谷阶地:由于沟川弯曲,两侧由山洪淤积形成塔地,多则近千亩,少则一、二亩。

风沙地带:库布其沙漠横贯旗北境5个乡直抵东部黄河畔。

面积为900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2%。

沙丘呈新月状,丘间有狭窄的低洼地。

沿黄河冲积平原呈带排列,黄河径流旗境北部和东部,长197公里。

沿岸形成面积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原,呈带状排列。

【气候资源】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而短促,春秋气温变化剧烈。

年降雨少而集中,降雨年季变化大,晴天多,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受季节风影响,夏季多偏南或偏东风,晚秋至初春多西北风。

光能资源本旗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光能资源丰富。

据2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旗所在地沙圪堵镇地区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3117.3小时,作物生育期4—9月份,日照总时数为1710.8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55%,年太阳总辐射为143千卡/厘米²。

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为6.2~8.7℃,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升高。

年较差由北向南为71.1~68.1℃。

日较差为12.5~14.l℃。

1月平均气温在-10.8~12.9℃,极端最低温度为-32.8℃,7月平均气温在25~29℃,极端最高温度39℃。

①热量分布:本旗年平均气温自西北向东南增加。

乌日图高勒、大路峁、西营子、沙圪堵、海子塔、窑沟一带为7℃,这条线西北为6.5℃~7.O℃,线东南为7~8.5℃。

②热量特点:本旗深居内陆,受海洋气流影响微弱,加之水土流失严重,下垫面保温、保水性能差,大陆性气候特别显著,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严寒,一般每年从10月下旬开始到次年3月结束,长达5个月。

夏季温热而短暂,即每年从6月下旬入夏,8月中旬为止,为期2个月。

春秋变化剧烈,即春季回暖快,秋季降温剧烈,冷暖交替频繁是本旗的又一气候特点。

整个春季达3个月,秋季从9月开始到10月结束,为期2个月。

③农林牧温度界限积温和出现的时期:多年平均积温稳定通过≥O℃的积温为3618.3℃,持续223~250天。

≥5℃的积温为3472.9℃,持续天数为189—2ll天。

≥IO℃的积温为3118.4℃,持续163—176天。

≥15℃的积温为2565.5℃,持续113—135天。

全年无霜期145天,历年平均初日为9月30日,终日为5月7日。

降水资源全旗年降雨量为400毫米,降雨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形成一个南多北少的趋势。

多在7~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总量的60~70%,。

降雨年季变化大,最低年仅142.5毫米,最高年为636.5毫米。

沙圪堵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为26.3%。

多年平均蒸发量2093毫米,为降雨量的5倍,湿润度为0.30—0.34。

风能资源本旗风力资源较丰富,风速≥5米/秒,年平均达73天左右,≥8米一17米/秒天数达27天左右。

年平均风速在1.9米/秒—3.4米/秒,风的季节变化以春季最大。

沙圪堵镇地区春季平均风速为3.2米/秒。

夏季最小,多在2.3米/秒。

气象灾害(1)干旱:干旱是本旗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仅影响农牧业生产的产值,而且本旗有很多地区的人畜饮水都是用旱井蓄水饮用。

干旱出现的时期大多是春旱。

有“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之称。

其次是夏旱。

(2)霜冻:霜冻是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北部受害较南部重,早霜较晚霜重,梁顶较梁下重,阴坡大于阳坡。

而本旗初霜冻日平均在9月30口,最早在9月17日。

(3)暴雨:暴雨是一种特别凶猛的自然灾害。

20年资料分析,每年平均大雨日数2~3天,降雨强度大,由于暴雨,造成本旗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4)冰雹:冰雹是本旗局部地区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水资源】地表水本旗境内有大川3条,大沟8条。

上游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梁顶,向南汇集流入黄河,是本旗地表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据统计,全年大气降水总量为301588.4万米³。

外地流入的地表客水为29000万米³/年,两项正常年产水330568.4万米³。

人均1.6万米³。

由于降水变率大,植被稀疏、渠系不配套等原因,大多流失,造成缺水干旱、人畜饮水困难。

全旗年平均洪水径流量为43008.6万米³。

占地表水总量的13%。

地下水据估算本旗地下水资源总储量为283295.8万米³,年补给量为17450.6万米³。

可开采量9131.9万米³,人均O.04万米³。

【土壤资源】经土壤普查,全旗共有5个土类,10个亚类,26个土属,61个土种。

粟钙土:占总土壤面积的45.5%,共分3个亚类,10个土属,25个土种,主要分布于中部丘陵沟壑区。

风沙土:占总土壤面积的28.1%,共分3个亚类,5个土属,5个土种,主要分布于库布齐沙漠。

潮土:占总土壤面积的4.2%,共分2个亚类,4个土属,16个土种,主要分布于黄河南岸冲积平原和丘间洼地。

盐土:占总土壤面积的O.4%,共分1个亚类,1个土属,1个土种,主要分布于黄河冲积平原。

黄绵土:占总土壤面积的21.8%,共分1个亚类,3个土属,4个土种,主要分布于南部黄土丘陵区。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全旗药有植物有:甘草、大黄、枸杞、黄花、蒲公英、当参、冬花、远志、生地、当归等20多种。

食用野生菌有:发菜、准格尔召乡还零星分布有蘑菇。

野生动物资源全旗地广人稀,同时有森林、草原、沙漠等不同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蔽息的有利地形,主要野生动物有黄鼠狼、狐狸、獾子、刺猬、野兔。

1981年收购狐狸皮358张,獾皮13308张,兔皮1584张,此外,还有沙鸡、石鸡等禽类。

【农牧业资源】农牧业用地至2005年耕地面积85040公顷,播种面积6636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085公顷,森林总面积340万亩。

草场面积52.02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48.53万公顷森林资源据这次资源调查,全旗森林资源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6%,森林覆被率为8.1%。

蓄积量为1119103米³。

(包括四旁树蓄积量)。

优势树种有杨、柳、榆、杜松、侧柏、油松、大苹果、海红子、海棠、槟子、沙果、梨、桃、李、杏、枣、葡萄、黄太平、文冠果、柠条、乌柳、沙柳等。

草场资源全旗共分出3个类,4个组,28个类型。

主要植物有本氏针茅、百里香、达乌里胡枝子、大花荆芥、冷蒿、糙隐子草、阿尔泰狗哇花、砂兰刺头、茭蒿、细叶益母草、砂珍棘豆、狼毒、萎陵菜、锦鸡儿、黄刺玫、苔草、蒲公英、马莲、芦草、羊草、碱蓬、盐爪爪、芨芨草、油蒿、沙米、刺叶柄棘豆、白草、沙竹、沙草、牛心朴等。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社会经济概况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社会经济概况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