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我国植物资源概况和地理分布

合集下载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高寒草原
分布区域
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四 川西部等地区。
植被特点
高寒草原由适应高寒环境的草本植物组成,以高山草甸和草甸草原 为主,植物群落的生长和演替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较大。
生态功能
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防止水土流 失、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热带荒漠
01
分布区域
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份的热带沙漠和戈壁地带。
02
植被特点
热带荒漠的植被以热带旱生植物为主,如仙人掌、霸王鞭等。这些植物
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和储水能力,能够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生存。
03
生态环境
热带荒漠的生态环境同样十分恶劣,降雨量极少,气候炎热干燥,地表
生态环境
生长在亚热带气候区,土壤主要为红壤和黄壤。
03
草原植被类型
温带草原
分布区域
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 新疆、青海、甘肃等省份。
植被特点
温带草原由耐寒的草本植物组成,通常以针茅、羊茅、碱草等草种 为主,草原植物群落的生长和演替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
生态功能
温带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提供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
中国植被类型及分布
目录
• 中国植被概述 • 森林植被类型 • 草原植被类型 • 荒漠植被类型 • 水生植被类型
01
中国植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植被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 群落的统称,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和地理分布 ,可以将植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中国植被自然地理区系划分

中国植被自然地理区系划分

中国植被自然地理区系划分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

根据植被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条件,中国的植被可以划分为六个自然地理区系:北方针叶林区、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和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

一、北方针叶林区北方针叶林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这个区域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里的植被以针叶树为主,如松树、落叶松和云杉等。

这些针叶树适应了北方严寒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好的抗寒性能。

二、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落叶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植被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如梧桐树、榆树和枫树等。

这些落叶阔叶树在秋季会落叶,为地面提供了丰富的落叶层,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和保护地下生物的生存环境。

三、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岭南亚热带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

这个区域的气候炎热湿润,四季如春。

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南洋杉、榕树和竹子等。

这些常绿阔叶树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绿叶,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

四、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地。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植被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如柚木、铁皮石斛和荔枝树等。

这些常绿阔叶树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迅速,形成了茂密的森林,为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五、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青藏高原高山嵩草草甸区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这个区域的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

植被以高山嵩草和其他草本植物为主,如藏蓝、藏羚羊茶和灌木等。

这些植物能够适应高寒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草甸生态系统。

六、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区分布在中国的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地。

我国的植物资源全面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全面版
常绿阔叶林虽然也是终年常绿,但与热带雨林 不同,常绿阔叶林内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与夏 绿阔叶林类似。常绿阔叶林花期多集中在春末 夏初,结果多在秋季。常绿阔叶林中的有些动 物有冬眠的现象,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变 温动物。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针叶林
往北,由于干旱缺水,树木的叶子被迫从展开的 片状变成了针状,以减少蒸腾作用。
多数针叶林中的生物种类在森林中属于比较贫 乏的,但很多针叶林的分布区是人迹罕至的地 带,因此针叶林比其它各种森林保存的更加完 好,仍不失为生物资源的宝库。如我国东北的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在我国南方也有针叶林的分布,主要有马尾松 林、云南松林、思茅松林和海南松林等。杉木 是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针叶树,高大挺拔、生 长迅速、材质优良,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树种。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覆盖率低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圭亚
芬兰
日本
美国
中国
森林覆盖率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更少,只 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森林砍伐严重
过度砍伐让小鸟无家可归
草原沙漠化
过度放牧使草场变成沙漠
我们该怎么办?
3、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
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
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
有几厘米深。这就使的的营养
物质容易被雨水冲失。所以这
种生态系统特别的脆弱。
常绿阔叶林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结构远比热带雨林简单,群 落高度比较矮,树冠比较整齐。乔木通常只有 两层,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间 植物数量稀少,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热带雨林 的典型现象也很少出现。

地理中国有关植被介绍的知识资料

地理中国有关植被介绍的知识资料

我国是一个植被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着多样化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

这些植被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我国植被的一些知识资料:一、我国植被类型的分类我国的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

1.森林: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台湾等地区,其中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类型。

2.草原: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其中包括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等类型。

3.湿地:我国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主要包括沼泽、湖泊和河流湿地等类型。

4.荒漠:我国的荒漠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区,主要包括沙漠、荒漠草原等类型。

二、我国植被资源的特点我国的植被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我国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类型。

2.分布广泛:我国的植被分布区域广泛,涵盖了东南沿海、西南高原、东北平原、西北草原等多个地理区域。

3.产出丰富:我国的植被资源产出丰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作用明显:我国的植被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我国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不断加强管理和保护的还积极推动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促进其可持续利用。

1.加强保护:我国政府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全面加强植被资源的保护工作。

2.合理利用:我国政府通过制定植被资源利用规划、推动生态旅游开发等方式,积极推动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四、我国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我国在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1.三北防护林工程:我国政府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成功修复了北方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改善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状况,保护了生态环境。

【生物课件】我国的植物资源

【生物课件】我国的植物资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 根系。用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养的根部通常只
有几厘米深。这就使的的营养
物质容易被雨水冲失。所以这 种生态系统特别的脆弱。
常绿阔叶林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结构远比热带雨林简单,群 落高度比较矮,树冠比较整齐。乔木通常只有 两层,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间 植物数量稀少,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热带雨林 的典型现象也很少出现。 常绿阔叶林虽然也是终年常绿,但与热带雨林 不同,常绿阔叶林内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与夏 绿阔叶林类似。常绿阔叶林花期多集中在春末 夏初,结果多在秋季。常绿阔叶林中的有些动 物有冬眠的现象,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变 温动物。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有: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1、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 云南,台湾,海南。 2、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 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 毫 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所以 称为热带雨林。 3、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
荒漠
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 热干燥,土地贫脊,植物稀疏,且 都十分耐旱。主要分布在西藏,新 疆等地。 但在这里却顽强生活着藏羚羊,牦牛等 动物。近年来,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正 在遭受人类灭绝性的屠杀!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针叶林
往北,由于干旱缺水,树木的叶子被迫从展开的 片状变成了针状,以减少蒸腾作用。
多数针叶林中的生物种类在森林中属于比较贫 乏的,但很多针叶林的分布区是人迹罕至的地 带,因此针叶林比其它各种森林保存的更加完 好,仍不失为生物资源的宝库。如我国东北的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在我国南方也有针叶林的分布,主要有马尾松 林、云南松林、思茅松林和海南松林等。杉木 是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针叶树,高大挺拔、生 长迅速、材质优良,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树种。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华北区
..包括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以及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区.为中国第一大平原
..材用植物:落叶阔叶林,主要是栎林.
..药用植物:为地道药材“北约”的产区,河北安国有药都之称.
..果树资源:栽培和野生果树100多种.
..农作物: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油料作物:落花生、芝麻;纤维作物:棉花、麻类
..将我国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华中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等8个区域.
自然条件概况
..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根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7)统计:中国的高等植
物中,苔藓植物约2200种(世界约23000种),蕨类植物
..珍稀孑遗植物:水杉,银杏,银杉,等
..材用植物:为中国第三大林区,常见树种主要为栲属,青冈
属,石栎属植物.
..药用植物:为“浙药”和部分“南药”“川药”产区.
..经济林木:亚热带经济树种丰富,包括漆树,盐肤木,核桃,
..农作物:
云贵高原区
..包括云贵高原和广西盆地的北部.
..材用植物:
..药用植物:
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材用植物:是我国最大的材用植物基地.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
33.7%,年生长量占全国总量的52%.主要为寒温带针叶林,植物种类较简单,维管植物仅800多种.
..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约600多种.如人参,升麻等.
..牧草资源:
..果树资源:
..农作物
青藏高原区
..西藏,四川的甘孜和阿坝两州,青海南部.号称世界屋脊.

植物资源学教学大纲

植物资源学教学大纲

《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6课程名称:植物资源学英文名称:Resource Botan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植物资源学概述(一)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二、植物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四、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五、植物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六、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七、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历史(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第二节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一、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二、引种驯化的途径与步骤第三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植物资源保护的内容与对策三、植物资源的管理第四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三、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性原则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热带雨林:
1.气候特点:热带雨林分布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2.植被类型: 植物种类丰富,叶片终年常绿,全 年都有植物开花。 3.我国分布:我国的台湾、海南、云南都有热带 雨林分布,其中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雨林 自然保护区。
1.我国西双版纳著名林区属于( A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珍贵植物是( B )
A.水杉 B.银杉 C.珙桐 D.桫椤
3.全国的“植树节”定在每年的( B ) A.3月8日 B.3月12日 C.5月1日 D.4月12日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3.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乱砍乱伐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毁 林 开 荒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植被破坏, 惨不忍睹!
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草原
《我国的植物资源》PPT-完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种植蔬菜和果树的历史比较悠久,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我国 早在6000~8000年前就已开始种植蔬菜,在4000~5000年前就已有 了菜园和果园。汉代黄河流域种植的蔬菜就有20余种,后魏记载的 蔬菜有30多种,其中21种至今仍作为主要种类栽培。现在全世界约 有蔬菜16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100种左右,这些蔬菜中,原产我国 和早已引入我国并经过培育成优良品种的有50余种。


油料作物我国最早栽培的是大麻、芫青。汉代引入芝麻(胡麻)。到 唐朝就有油菜种植的记载,开始以叶苔供菜用,后用种子榨油。到了 明朝有了大豆榨油的记载。明朝开始引种花生、向日葵。至近代我国 主要油料作用的是芝麻,油菜、花生、大豆、向日葵等。 纤维植物我国种植得也较早。元代以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着原料是 大麻、苎麻和蚕丝。13世纪中叶,棉花引种并推广到长江和黄河流 域各省。元代和明代的初期,政府都大力提倡并诏书种植棉花,同时, 植棉技术也得到了普遍推广,棉花成为主要纤维作物。
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也在不断地加强,一些新的优良的资源植物在
我国安家落户,必将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增加新的内容。特别是
近几年来,花卉类、水果类、蔬菜类等引进的种类,品种非常多,
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二、我国植物资源利用历史

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若干万年采集利用野生植物和渔猎的生活之后,至 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即出现了原始
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的萌芽。根据我国的考古资料,在黄河流域发掘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如河南省新郑县裴里岗、河北省武安县磁山
(距今都7000多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距今6000多年)中都
出土了很多用于农业生产的石制的和骨制的斧、铲和镰,以及粮食加工 工具石磨盘、石磨棒等。磁山遗址还存留有炭化的粮食,半坡遗址则出 土有一罐类似粟的谷物和一罐类似芥菜种子的菜籽,看来这些都是栽培 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的栽培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了。


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700—2200年)是我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 此时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牛耕逐渐推广,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进入了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时出现的“数口之家”的小农经济,以生产谷 物为主,种植桑麻为辅,兼营蔬果林木。靠野生植物为主要来源的, 如药用植物,也有人专门经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许多世纪。随着 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植物的利用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粮食作用、果 树、蔬菜、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资源植物也都增加了新的种类。 新的优良的种类逐渐发展推广开来,代替了旧的次的种类。如粮食作 用,在农业开始之初,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黍、稷,长江流域种植 水稻。秦汉时期,又重视了大豆的种植。由于兴修水利、稻的种植也 由南向北方扩展,小麦和大麦的种植也逐渐发展起来。至唐代中叶以 后,水稻开始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用。高粱、荞麦和绿豆是元代 新增加的作物种类。玉米和甘薯是元代以后引进的种类,引进后很快 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用,并使自古以来种植的粟、稷等黯然失色。19世 纪以后,马铃薯传入我国。到20世纪前期,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已是 水稻、粟、小麦、高粱、大豆、玉米和甘薯了。
有用植物1714种,每种还附有精致的插图,是古典植物学中一部科学
价值很高的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科学事业开始了新的起点,也迫 切需要对我国的植物资源进行普查,研究和开发利用。1958年4月,国 务院发布“关于利用和收集我国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以后,全国各 地以植物研究单位和商业部门为主,组织有关大专院校和轻工业部门 的人员,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和成分分析,初步摸清了我国野生 植物资源的情况,并由52个单位协作编写出版了《中国经济植物志》 两册,其内容包括10多类植物资源,按单项用途一种一次计共2411种, 该书对于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一些研究工作的推动下,全国各省区的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工作取得 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如芳香植物山苍子(又称山鸡椒 樟科)经利用后, 不仅解决了我国对柠檬醛的需要,而且每年有数百吨以至上千吨芳香 油出口换汇。合成可的松和避孕药物的原料薯蓣资源,提取降血压药 物利血平原料的萝芙木资源也都不仅满足了国内需要,而且还出口换 汇。其它如油脂、淀粉、纤维、鞣料、化工原料等也都增加了大量的 原料来源。
252种。唐代官修的《新修本草》(659年)已收集药品800余种,明 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划时代的本草学总结,是一部有世界影
响的著作,该书收载药物1882种,内有植物1094种。另外还有一些地
区性的或补充性的、或专门记述其他资源植物的专著。清代的《植物 名实图考》收集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的
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至东径73°40′,以帕米尔高原之西的
喷赤河为界;最北为北纬51°36′,之界限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 心线;最南之限在南沙群岛的曾用暗沙,北纬4°15′。南北跨纬度约
50°,相距约5500公里,东西跨经度62°多,相距约5200公里。

我国除了辽阔的陆地疆域外,还有广大的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四海相连,呈东北——西南向的弧线,环绕着我国东部和东南部海岸,
于现代民间还在使用的历书。该书按12个月分别记载了黄河流域地区各 月的物候、气象、生产方面的大事。该书对农耕、园艺、采集也有记载。
书中记载的粮食作物有粟、黍、糜、豆;蔬菜有若是韮、芸、瓜;果树
有梅、杏、桃;还有农产品加工和桑树整枝养蚕等,那时也有种植蓼蓝 提取染料。这些都说明我国人民在距今4000余年的夏代,许多有用植物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现存的植物资源都是历史
时期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人类有意或无意识的活动
使某一地区植物资源可大幅度增加,亦可大幅度减少。

通过引种驯化生产活动,许多重要的经济林木,药草、花卉、蔬菜得到了
极大的发展。我国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丰富了资源贫乏地区植物分布;我

在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距今近7000年),出土有农具
和稻谷,成堆的稻壳、稻秆以及野生植物橡子、菱角、酸枣、麻栎、葫
芦等植物的果壳和果核。从这些出土遗物表明,我国人民在6000~ 8000年前就已开始栽培植物,采集食用野生植物已属次要的事了。

《夏小区》一书是一部夏代(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传下来的相当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果树原产地之一,起源于我国的果树有52种,分布 在华北、西北的有桃、李、杏、梨、柿、枣、核桃、栗、樱花、木瓜 等;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有柑橙、柚、龙眼、荔枝、枇杷、杨梅等。许 多果树在我国已有长期的栽培历史,如桃在我国已栽培了3000多年。

茶叶在我国于公元前已作为饮料,到8世纪,我国饮茶之风已盛行全国。 唐代陆羽的《茶经》是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书中对于茶的生长特性、 采茶、产地、茶的加工用具以及煮茶、饮茶都有论述。

其次,在地质时代的冰河期以前,沿北极分布的多数北温带植物种类, 由于冰川曾经几度南下,致使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西部的植物,大部 分遭受冰川之害而灭绝。而东亚及北美东部都残存着许多在其它区域 已经灭绝的种类。我国的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由于复杂的地形,保 存着较多的种类,成为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4、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2、保存了一些特有的珍贵植物资源

由于地球上第四纪冰川及其它原因的影响,我国还保存了一些特有的珍 贵植物资源,如人参、银杏、杜仲等,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开发利用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银杏
银杏

杜仲
人参
水杉
银杉
水松
3、植物引种利用取得巨大成就

植物引种利用取得巨大成就,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
总面积达470万平方公里。

辽阔的疆域为多种植物资源的分布提供了广大的场所。
2、中纬度和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

我国的疆域约有98%位于北纬20~50°之间,温带和亚热带所占面 积特别广大,分别为全国土地面积的45.6%和26.1%,由于我国位于
欧亚大陆的东岸和太平洋西岸,西南面有青藏高原,因此,季风气候
槐豆胶的生产对于纺织印染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助剂等等。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需要,植物 资源的研究利用还在不断扩大和加强,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和新的植
物资源的利用也在日益增加。
三、我国植物资源形成的条件

我国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我国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和种
子植物)共有353科,3184属,3万余种,其中蕨类和拟蕨类约52种,
占全世界蕨类和拟蕨类科数的80%,世界现存裸子植物中,除南洋杉 科(现有引种)外,其它科我国均有分布。

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主要条件是由于我国辽阔的疆域、中 纬度和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以及人类活动的巨大影 响等。
1、辽阔的疆域

我国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占全球陆地 总面积的6.5%,我国的疆域与包括有32个国家的欧洲大致相当。我国 位于亚洲之东南,太平洋西岸,西跨帕米尔高原,北越蒙古而与西伯利 亚相接;南邻中南半岛及印度。最东之界限为东经135°04′,黑龙江与


自60年代以来,植物资源的研究又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如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喜树碱,三尖杉碱、美登木碱等;治疗冠心病 药物丹参酮、银杏黄酮和消炎药物穿心连等。

自从露水草、野芝麻等植物中提取的脱皮激素用于我国养蚕以后,对
于蚕生产有很大的增产作用;在油脂方面又发现了几种新的食用植物
油源;工业用油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经济效益;田菁胶的发 现为石油工业配制油井水基压裂液提供了原料,现年产已达数千吨;
国对国外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发展了我国的农、林、蔬、花生产,丰富了 我国植物种质基因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