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并发症的护理

合集下载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个案护理体会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个案护理体会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个案护理体会肋骨骨折常由外伤造成, 是医院胸外科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急性创伤性疾病。

在受到创伤后肋骨骨折, 骨折端可使肋间血管及肺组织损伤, 而出现气胸、血胸或血气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即使的医疗抢救和正确的护理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现将我院一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患者女, 53岁。

于2017年7月23日不慎从陡坡上滚下致伤, 出现胸部、腰背部疼痛, 伴胸憋气短, 无昏迷、头痛、头晕、咳嗽、咯血、腹部疼痛、肢体畸形及活动障碍等。

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05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15次/分;胸部CT示:右侧气胸, 双侧肺挫伤, 双侧胸腔积液, 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右侧第4-8、左侧4-5肋骨) 。

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精神尚可, 主诉胸部疼痛, 咳嗽及活动受限, 已在急诊科给予对症治疗, 在我科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右侧腋前线第6肋间隙可见胸腔闭式引流管, 引流液少量淡红, 无气体排出。

留置尿管通畅, 未解大便。

经过入住我科, 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 住院27日后顺利出院。

2.1 集束化的呼吸道护理集束化护理首先作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且近年来集束化护理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多个领域, 相关研究证明集束化护理可以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并发症, 提高病人遵医行为及医患满意度。

因而对此患者的护理中我们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国内数据库,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相应的呼吸道集束化护理措施:2.1 维持有效通气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同时因伴发右侧气胸, 双侧胸腔积液,胸膜腔负压遭到破坏, 导致患者SO2极度下降, 经血气分析确定为低氧血症。

早期给予面罩吸氧, 氧浓度4-6L/min, 氧浓度30%~35%, 观察患者的SO2和呼吸频率。

SO2未见回升, 呼吸频率加快, 立即报告医师给予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护理计划表
姓名病房床号住院号
临床诊断: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日期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O T E—P)效果评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肋骨骨折导致的疼痛、胸廓运动受限、反常呼吸运动有关。

2疼痛
与胸部组织损伤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失血引起的血容量不足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或胸腔感染。

1.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现场急救:采取紧急措施对危及生命的病人给予急救。

对于出现反常呼吸的病人,可用厚棉垫加压包扎以减轻或消除胸壁的反常呼吸运动,促进患者肺复张。

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病人咳出分泌物和血性痰,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的,运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加强呼吸道护理,包括吸痰和湿化。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胸腹部活动以及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1.减轻疼痛遵医嘱行胸带或宽胶布条固定,运用镇痛、镇静剂或1%普鲁卡因作肋间神经封闭。

2.病人咳痰时,协助或指导其用双手按压患者胸壁。

1.维持有效的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量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其通畅,积极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根据血压和心功能状态等控制补液速度。

2.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胸腔引流液量、色质和性状,若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ml并持续三小时以上,说明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积极做好开胸手术的术前准备。

1.密切观察体温,若体温超过38.5℃,因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2.鼓励并协助病人有效咳痰。

3.对开放性损伤者,及时更换创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和引流管通畅。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

专业护士护士长(组长)(日期)。

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的观察治疗和护理

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的观察治疗和护理

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的观察治疗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的临床资料,总结观察治疗和护理经验。

结果 46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患者行胸腔穿刺16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37例,开胸手术3例,均治愈。

结论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可造成患者缺血、缺氧,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护理人员应动态观察病情,及时正确的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肋骨骨折血气胸治疗护理肋骨骨折在胸部损伤中最为常见,胸部损伤中40%-60%伴有肋骨骨折[1]。

肋骨骨折多预后较好,若多根多处骨折产生“浮动胸壁”或并发血气胸时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回顾了我院46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的临床资料,总结观察治疗和护理经验。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时间内共收治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46例,均经X线证实,其中男43例,女3例,年龄18-65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高处跌落13例,摔伤8例。

行胸膜腔穿刺6例,胸膜腔闭式引流术37例,开胸手术3例,均治愈。

2 临床观察治疗及护理2.1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血气胸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发生率高达70%以上,对确诊肋骨骨折病人,应仔细观察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无胸闭、缺氧、缺血表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持续降低和出现上述症状者,应考虑血气胸的发生,动态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2根据病情,采取最佳治疗方法血气胸一般后果较严重,如观察抢救不及时,可因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

小量气胸,肺萎缩在30%以下者,可不需治疗,1-2周内自行吸收,中量和大量气胸和积液则需胸膜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以排除胸膜腔积气或积液,尽快恢复肺膨胀。

进行性血胸应及时剖胸探查,寻找出血部位,进行缝扎止血、肺破裂修补等。

血液是细菌良好培养基,细菌从伤口或从肺裂处进入,在积血中很快滋生繁殖,容易并发感染,形成胸脓,应防治血胸并发感染。

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中的应用分析。

首先介绍了多发肋骨骨折的特点和气胸的发生机制,然后重点分析了舒适护理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应用,探讨了舒适护理的实施方法。

最后对舒适护理对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舒适护理在临床中的推广前景,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患者的护理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舒适护理、多发肋骨骨折、气胸、特点、发生机制、应用、实施方法、效果分析、推广前景、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情况,常常由于剧烈外力导致肋骨骨折,进而引发气胸的发生。

多发肋骨骨折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胸痛和呼吸困难,还可能伴随有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胸腔引流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中的应用,分析其效果及临床推广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和安全的治疗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的疼痛缓解、呼吸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分析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和气胸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舒适护理实施方法的研究和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的治疗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对舒适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中的应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1.3 研究意义研究表明,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呼吸功能,促进康复恢复。

舒适护理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并发症的护理

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并发症的护理

一、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并发症的护理(一)肋骨骨折合并气胸的常见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护理要点:1.肋骨骨折合并气胸的患者输液时速度不可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

出现急性肺水肿的患者,氧气吸入时湿化瓶内用30%--50%乙醇以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改善肺水肿2.要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心率及脉搏的变化,必要时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

同时要严密观察尿量、尿色。

发现尿少或无尿时,检查尿管是否通畅,限制液体量及钠的摄入,3.由于患者创伤大,卧床时间长,易并发压疮、便秘、泌尿系感染,老年人坠积性肺炎,均按卧床患者常规护理。

二、创伤性血气胸并发症的护理(一)创伤性血气胸的常见并发症:肺不张、预防肺感染。

(二)护理要点:1.在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每小时进行3-5次深呼吸,以利肺的复张,促使气体和引流液的排出。

2.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活动,因为咳嗽有利于引流,鼓励患者咳嗽,以尽早排除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促使肺复张。

3.咳嗽无力的患者,患者可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管,引起咳嗽反射利于患者咳痰。

4.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如无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一般术后24小时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三、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一)肺癌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出血、肺不张、肺感染、急性肺水肿、支气管-胸膜瘘。

(二)护理要点:1.出血:肺手术后大量毛细血管充血及胸腔内负压等因素,可使术后胸腔内渗血较多。

护士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切口敷料及引流管旁有无渗血或出血,严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

术后3小时内每小时血性引流液大于100ML ,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低血容量表现,应考虑活动性出血,需加快输血补液速度,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同时保持通畅胸腔引流管,定时挤压管道,使胸腔内积血得以完全排出,必要时做好开胸探查的准备。

2.肺不张与肺部感染:大多发生于手术后48小时内,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术后早期协助患者深呼吸、咳痰及床上运动,避免限制呼吸的胸廓固定和绑扎。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肋骨骨折及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对15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对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术后护理。

结果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临床治愈出院。

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和胸腔闭式引流及时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肋骨骨折血、气胸护理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肋骨的骨断端形状似锋利刀刃,极易在骨折的瞬间刺破肺脏、支气管、大血管或胸壁血管,而引起血气胸,其中进行性血胸、张力性气胸会危及生命。

在 2006-2008 年期间,笔者共对 18 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病人实施了胸腔闭式引流,其目的是引流胸膜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的膨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48例,女10例,年龄18~ 68岁。

致伤原因:车祸30例,砸伤5例,坠落伤13例,摔伤10例。

其中气胸6例,血气胸46例, 血胸6例。

胸膜腔引流管安置部位和方法6例气胸病人插管引流位置在锁骨中线第2 肋间隙;6例血胸病人在腋中线6~ 7肋间插管引流; 46例血气胸插管分别在锁骨中线及腋中线6~ 7 肋骨插管引流。

引流管均选用质地较硬、不宜折叠而利于引流通畅的无色透明硅胶管。

胸膜腔引流装置使用一次性的胸膜腔引流装置。

2临床观察和护理2.1一般观察和护理肋骨骨折并闭合性气胸的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加强护患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心理,消除患者对病痛的恐惧、顾虑、取得其信任,并配合临床治疗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指导患者采用合适体位,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告知其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及家属生活、饮食。

2.2 急救护理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病情危急,急救及处理目的是迅速恢复胸膜腔的密闭性和负压状态,首先抽出气体或行胸腔闭式引流,对于胸腔闭式引流,血气胸者一次性引流不超过800ml, 以防胸膜腔内压骤降,出现纵隔摆动,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跳骤停。

一例多处肋骨骨折 血气胸并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例多处肋骨骨折 血气胸并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感染。 4 讨 论 . 2 3 保 持正 确 体位 , . 防止 关 节脱 位 。术 后 避 免 术 侧关 节 伸直 内 收 , 保 对 于施 行人 工 髋关 节 置换 术 的老 年患 者 , 了认 真 做好 术 前 准 备 , 后 除 术 持 患 肢外 展 3 。 O 中立位 , 以木板 鞋 外 固定 , 配 膝下 及 小腿 处 垫 枕抬 高 , 避免 曲 严 密观 察和 护 理 , 后康 复指 导 也是 至 关 重要 的。 只有 三者 相 互 结合 , 能 术 才 髋 , 防关节 脱位 。 以 使老 年 患者 的运 动 和 日常 生 活 能 力获 得 最 大 限 度 的 恢 复 , 而 提 高 患 者 的 从 24 防 止下 肢 深静 脉 血栓 的形 成 。 由 于手 术 对 局 部 的刺 激 压 迫 术 后 生活 质 量 。 .

例 多处肋 骨骨折
血胸并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常 红
成都 604 10 1
四川 康骨 医 院 , 四川
【 关键词】 肋骨骨折 ; 血气胸并创伤性休克病人 ; 护理 di1 .9 9ji n 10 o:03 6/.s .06—15 .0 0 i.3 s 9 92 1. 128 文章 编号 : o 1 6—15 (00 0 99 2 1 )一i — 2o-0 1 36 2 胸部损伤无论是战时或平时均较常见。由于胸 部结构特点, 以及负有 重要生命功能的心肺大血管所在 , 一旦发生严重损伤时, 势必严重影响呼吸 循 环 功能 而引 起 急剧 的病 理 生 理 改 变 , 至 危 及 生 命 。在 医疗 护 理 必 须 予 甚 以重视。护理工作在严重胸部操作治疗 中具有重要作用 , 通过正确护理与 严 密 观察 病情 , 时发 现病 情 变化 , 减 少 或预 防 其并 发症 的发生 。 可及 并 我科 于 21 0 0年 5月 6 日收 住一 例 闭 合性 多 处 肋 骨 骨 折 并 血气 胸 、 伤 创 性 休克 患 者 , 院 1 住 5天 , 过 有效 的 治疗 及 精 心 护理 后 痊 愈 出 院 , 将 护 理 经 现 体会总结如下 :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护理论文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护理论文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99肋骨骨折在胸部伤中占61%~90%,在胸部外伤中最常见。

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和)气胸。

临床资料2008~2009年收治此类患者62例,男56例,女6例,年龄21~70岁,平均45.5岁。

ct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其中4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护理心理护理:①心理评估: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测定时发现本组病例中99%的患者有焦虑、恐惧表现。

其原因有:事故突发,患者没有心理准备;环境陌生;对疾病认识不足;多数患者有护理困难,有濒死感。

②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态度和蔼,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耐心细致地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让患者消除陌生感。

病情观察:严重胸部损伤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紊乱。

病情进展迅速,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因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十分重要。

根据病情应每隔15~30分钟测量1次。

应观察呼吸、血压和脉搏,尤其应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幅度变化及胸部的活动变化,同时应观察患者的面色有无发绀及休克征象。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及早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每天3次。

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患者拍背,按压胸骨上窝处,诱发咳嗽排痰。

必要时用吸引器吸痰。

有缺氧症状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每分4~8l。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①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

气胸患者观察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有无气体溢出,以观察肺复张情况,观察伤口周围皮下组织有无皮下气肿。

对血胸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胸腔引流液的量及色泽,并做好记录,如连续3小时引流量在每小时200ml以上者,提示可能有进行性出血,应做好剖胸手术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肋骨骨折合并气胸并发症的护理
(一)肋骨骨折合并气胸的常见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护理要点:
1.肋骨骨折合并气胸的患者输液时速度不可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

出现急性肺水肿的患者,氧气吸入时湿化瓶内用30%--50%乙醇以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改善肺水肿
2.要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心率及脉搏的变化,必要时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

同时要严密观察尿量、尿色。

发现尿少或无尿时,检查尿管是否通畅,限制液体量及钠的摄入,
3.由于患者创伤大,卧床时间长,易并发压疮、便秘、泌尿系感染,老年人坠积性肺炎,均按卧床患者常规护理。

二、创伤性血气胸并发症的护理
(一)创伤性血气胸的常见并发症:肺不张、预防肺感染。

(二)护理要点:
1.在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每小时进行3-5次深呼吸,以利肺的复张,促
使气体和引流液的排出。

2.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活动,因为咳嗽有利于引流,鼓励患者
咳嗽,以尽早排除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促使肺复张。

3.咳嗽无力的患者,患者可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上窝
处,刺激总气管,引起咳嗽反射利于患者咳痰。

4.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如无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一般术后24小
时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三、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一)肺癌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出血、肺不张、肺感染、急性肺水肿、支气管-胸膜瘘。

(二)护理要点:
1.出血:肺手术后大量毛细血管充血及胸腔内负压等因素,可使术后胸
腔内渗血较多。

护士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切口敷料及引流管旁有无渗血或出血,严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

术后3小时内每小时血性引流液大于100ML ,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低血容量表现,应考虑活动性出血,需加快输血补液速度,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同时保持通畅胸腔引流管,定时挤压管道,使胸腔内积血得以完全排出,必要时做好开胸探查的准备。

2.肺不张与肺部感染:大多发生于手术后48小时内,预防的主要措施
是术后早期协助患者深呼吸、咳痰及床上运动,避免限制呼吸的胸廓固定和绑扎。

发生肺不张或感染后,协助患者排痰,雾化吸入,或用支气管镜吸痰。

3.急性肺水肿:肺切除术后特别是伴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避免补液
过多、过快,以减少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一旦出现急性肺水肿,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迅速采取利尿、强心等治疗措施。

4.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发生原因有:(1)
支气管缝合不严密;(2)支气管残端血运不良;(3)支气管缝合处
感染、破裂;(4)余肺表面肺泡或小支气管撕裂;(5)术前放疗等。

多发生在术后一周。

支气管-胸膜瘘时,空气经瘘管进入胸膜腔,可
造成张力性气胸、皮下气肿;支气管分泌物流入胸腔,继发引起脓胸;
如胸腔已有大量积液,可经瘘口吸入支气管内,引起窒息。

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将患者置于患侧卧位,以防漏出液流向健
侧。

已拔出胸腔引流者,立即重新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再次开
胸修补瘘口。

四、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一)食管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吻合口瘘、乳糜胸。

(二)护理要点:
1.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50%。

发生吻合
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食管尤其本身的解剖特点,如无浆膜覆盖,肌纤维呈纵行走向,易发生撕裂;食管血液供应呈节段性,游离态长易吻合口缺血;手术缝合时吻合口张力太大,以及感染、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均易并发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5-10日左右表现为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全身中毒症状,包括高热、休克、白细胞计数增加。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以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嘱患者立即进食,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及肠外营养支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休克症状,积极抗休克治疗;在吻合口瘘治愈之前坚持进食,吻合口瘘需再次手术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准备。

2.乳糜胸: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多因伤及胸导管所致。

乳糜胸多发生在
术后2-10日,少数病例可在2—3周后出现。

术后早期由于禁食,乳糜
液含脂肪甚少,胸腔闭式引流液可为淡血型或淡黄色液,但量较多.恢复进食后,乳糜液漏出量较多,大量积聚在胸腔内,可压迫肺及纵膈并向健侧移位。

患者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甚至血压下降。

由于乳糜胸液95%以上是水,并含大量脂肪、蛋白质、胆固醇、酶、抗体和电解质,如未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造成全身消耗,衰竭死亡。

因此应密切观察有无上述症状,若诊断成立,即置胸腔内乳糜液使肺膨胀。

采取负压持续吸引,有利于胸模形成粘连,同时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五、常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一)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护理要点: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的可能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完善或创面渗血、原先
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或凝血机制障碍等。

当术后早期,患者出现休克或有大量呕血、黑便;或引流管中不断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都提示术后出血。

一旦确诊为术后出血,都需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指清洁切口和可能污染切口并发的感染。

引起
切口感染的原因除了细菌侵入外,还受血肿、异物、局部组织血供不良,全身抵抗力消弱等因素影响,如切口发生红、肿、热、痛的炎症征象,应使用有效抗生素和局部理疗等。

已形成脓肿者,应切开引流行二期缝合,缩短愈合时间。

3.切口裂开:多见于腹部及肢体邻近关节处,可能原因有营养不良组织
愈合能力低下;切口缝合技术有缺点;切口感染;腹内压突然增高,
如剧烈咳嗽、呕吐或严重腹胀等。

预防方法为加强营养,加用减张缝线,腹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延迟拆线时间,及时处理腹内压增高,若切口完全裂开时要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若有内脏拖出,切勿盲目回纳,以免造成腹腔内感染。

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送手术室重新缝合处理。

4.肺不张、肺炎:常发生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多见于老人、长期吸烟
和患者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者。

这些患者肺的弹性回缩功能减退,又由于术后呼吸活动受到限制导致肺泡和支气管积聚分泌物,堵塞支气管,造成肺不张。

临床表现为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和心率加快。

胸部的X线检查见典型肺不张征象。

预防及时处理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5.尿路感染:诱发感染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尿储留,感染常起自膀胱炎,
上行感染可引起肾盂肾炎。

根据尿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感染药控制感染,多饮水或静脉补液,维持充分的尿量(>1500ml/d),保持排尿通畅。

如有留置尿管的患者做好会阴擦洗及膀胱冲洗,严格无菌操作。

6.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多有小腿或腹股沟区疼痛和压痛,体格示患肢
凹陷性水肿,腓肠肌挤压实验或足背屈曲试验阳性。

处理措施为抬高患肢、制动,禁忌经患肢静脉输液,严禁按摩患肢,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

预防:术后患者应早期下床活动,卧床休息多做双下肢的屈伸活动,促进静脉回流。

对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预防性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复方丹参片。

保护性使用静脉血管,输液时严格无
菌操作,若有静脉损伤,尽可能不在患肢输液。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密闭和无菌,妥善固定导管道,防止扭曲、受
压、折叠,定时挤捏,防止管道阻塞,检查管道是否密闭,引流瓶有无破损。

2.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管内液面高于瓶内液面
8—10cm,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移动,幅度为4—6cm,若长管内无液体或气泡溢出,水柱无波动,患者感胸闷、气促,提示引流管阻塞。

3.患者取半卧位,利于肺复张及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口水
平60cm,站立时,水封瓶放于膝关节以下,防止瓶内液体流入胸腔。

4.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并严格无菌操作。

更换方法首先用两把止
血钳相反方向夹闭引流管再更换,避免污染长管,盖紧瓶盖,必须检查确定长管在水面以下,才可以放开止血钳,并在瓶身标记水位高度。

5.若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夹闭引流管无呼吸困难,X线胸片
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拔管后注意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切口渗血、皮下气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如每小时胸腔引流大于200ml,并持续2—3小时结合患者血压及
中心静脉压变化,考虑胸腔有无活动性出血,应及早报告医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