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1精品导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题:第三章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②掌握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③从电子的得失(或偏转)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
④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关系;
2.技能目标:①学会应用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做剂,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Cu为产物,
C→CO2(反应)
化合价了价
CO做剂,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C为产物。
【总结2】1.氧化剂,化合价,发生反应,生成产物,还原剂,化合价,发生
反应,生成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的数目和还原剂化合价的数目。
3.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5.C(石墨)C(金刚石)
6.FeO+2HCl=FeCl2+H2O
【探究3】从物质的结构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的本质
化合物形成过程
化合价变化情况
电子得失(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NaCl
Na化合价______
失去___个电子转移给氯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Cl化合价______
从钠中得到_____个电子
【总结1】
1.CuO氧,做剂,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Cu为产物;CO氧,做剂,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C为产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中,得氧的过程和失氧的过程必然发生,这样的反应叫反应。
【探究2】
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上述反应。
反应过程
化合价升降及数目
相关概念的关系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精品学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精品学案全册)

⼈教版新课标⾼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精品学案全册)⼈教版⾼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精品学案全册)第⼀节化学实验基本⽅法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课前预习⼀. 预习⽬标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预习内容(⼀)实验室规则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禁随便地进⾏⽆关的实验,不得⼤声喧哗。

4、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整理清洁实验台。

(⼆)了解安全措施1、⼀些偶然事故的处理:2、⼀些药品的保存:(1)⾦属钠、钾放在(2)⽩磷放在中;溴⽤封;碘易升华,封存(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防爆炸;(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源;(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3、安全常识-----“六防”防爆炸:点燃可燃性⽓体之前要。

如:H2,CO,CH4,C2H4,C2H2等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防失⽕:可燃物质要远离防中毒:制取有毒⽓体应在中进⾏,要注意吸收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排⽔法收集时,或吸收溶解度较⼤的⽓体时,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法。

1、药品的取⽤(1)固体的取⽤要注意什么?①取⽤固体药品⼀般⽤。

块状的⽤。

⽤后及时擦⼲净药匙或镊⼦。

②固体粉末时,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地送⼊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③块状药品或⾦属颗粒放⼊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 再把容器慢慢竖⽴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2)固体药品取⽤的⼏个原则:①三不:不能⽤⼿直接取⽤或接触药品;不要把⿐孔凑到容器⼝去闻药品(特别是⽓体)的⽓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量取⽤药品。

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3.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3.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小结,学会判断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以及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归纳、练习应用,学会利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判断化学反应能否发生,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3. 通过分析探究,典例剖析,初步建立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思想解决简单的氧化还原计算问题的思维模型。

【学习重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

【学习难点】利用电子守恒思想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 3+、H 2SO 4、KMnO 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 -、S 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S 、Cl 2等。

2.Fe 2O 3+2Al=====高温Al 2O 3+2Fe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在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

该反应中,Fe 2O 3发生了________反应,Al 发生了________反应,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

【答案】置换反应 铝 失去 氧化 铁 得到 还原 还原 氧化 Al 2O 3 Fe【解析】从反应类型上看该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知:Fe 的化合价由+3价降到0价,被还原,得到的铁是还原产物;Al 的化合价由0价升到+3价,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Al 2O 3是氧化产物。

新知预习:1.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2.已知:①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②Fe +S FeS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导学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⑴【复习】1.常见的化合价(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莫忘单质价为0。

(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2.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练习】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H2O KClO3KMnO4MgSO4Ba(OH)2NH4Cl AgNO3CuSO4·5H2O FeCl3Fe2O3FeCl2◇课堂互动◇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⑴一、重点知识归纳整理1.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凡是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

(3)判断依据:。

(4)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

【例题】在反应C+2CuO==2Cu+CO2↑中,碳元素化合价,被,发生反应;铜元素化合价,被,发生反应。

【思考交流】1.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⑴2Mg + O2 ==2MgO ()⑵2KClO32KCl+3O2↑()⑵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⑷Fe+2HCl== 2FeCl2 + H2↑()⑸Cu(OH)2CuO + H2O ()2.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活动】从物质的结构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的本质以反应2Na+Cl2 ====2NaCl为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以下列两个反应来分析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是由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过程,化合价降低是由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过程。

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学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即反应前后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一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一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高一化学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 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编制人:李敏审核人:备课组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提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2.探究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学会用“单线桥” 和“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能初步感受化学反应守恒思想—电子守恒学习重点:用化合价的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氧化还原本质的理解.学习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自主预习一:知识链接:标出下列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F.e2O3F.eO C.uO F.eS.O4Na2S.O3 Al2S.3 Na2S NaOH..KM.nO4Na2C.O3NaN.O3KC.lO3 N.H4N.O3二、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CuO____氧,发生了________反应;C____氧,发生_________反应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氧化还原反应。

2。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H2+CuO=Cu+H2O标出元素化合价, 元素化合价降低, 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有的反应。

合作探究【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运用这一特征可以迅速准确的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探究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1。

阅读课本P36(第3段)到P37(第2段),思考下列问题(1)根据阴、阳离子的形成过程和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回答钠和氯气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过程是怎样的?(2)氯化钠形成过程中,钠是如何失去电子而氯又是怎样得到电子的?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如何变化?(3)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是否也和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一样存在电子得失问题?为什么?2.本质:有转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实用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实用教案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之一,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学生只有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在后续的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理解反应的实质。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部分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正确的、恰当的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

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实验、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2.3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

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内容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的本质,能够准确辨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基本概念的关系,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分析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化学问题。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生活常识,引发思考]苹果削皮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黄色(或褐色),喝红酒之前要先把红酒倒入醒酒器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喝起来更加绵柔滑润,更加可口。

【生活中的化学】抗氧化剂能吸收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的含氧量,阻止氧气和食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一些食品的包装盒内常印有“抗氧化剂”的小包,内盛灰黑色的粉末,该灰黑色的粉末可能是()A.铁粉 B.氧化铜C.铜粉 D.氧化镁展示食品包装中为防止氧化放置在食品包装中的各种抗氧化剂,展示有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图片,让抽象的概念更加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同学们体会到学习化学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回顾之前学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思考]①②③⑤⑥反应都有氧元素参与,按照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以上反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C + 2CuO = 2Cu + CO2↑在这个反应中,CuO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C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事实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同一个反应,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是不会变的,有得到氧的物质,一定有失去氧的物质,也即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除了复分解反应和离子反应,其他的五个反应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分析】都有氧氧元素参与、都有热量变化、不是离子反应、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等【提示】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哪?请同学们分析以上反应的化合价情况?【结论】每个反应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④和⑦有没有化合价变化C + 2CuO = 2Cu + CO2↑【讲】根据刚才的分析,这些反应有氧参加,反应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Cu化合价降低,C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精品导学案【课前预习区】2.试总结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有哪些方法?【预习检测】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 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作氧化剂的占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分数为()A. 20%B. 25%C. 30%D. 35%3. R、X、Y和Z是四种元素,它们在常见化合物中均为+2价,且与R单质不反应,已知:。

则这四种阳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符合()。

A. B.C. D.5、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课堂互动区】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例1.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C3N3(OH)3 3HNCO; 8HNCO+6NO2 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 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例2.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

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aTiO2+bCl2+cC aTiCl4+cCO ……反应①TiCl4+2Mg Ti +2MgCl2 ……反应②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Ti,C的还原性大于TiCl4;④a=1,b=c=2;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3 氧化还原反应
2.3.1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学会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重、难点】同一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价态观。

〖温故知新〗
1、复习初中学习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化合价变化与元素得失电子有何关系?以Na 、Cl 为例分析。

2、3CO + Fe 2O 3
2Fe + 3CO 2是否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3、你能从得氧、失氧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吗?试举例。

〖预习导航〗你会从哪些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我的疑惑:
〖宏观分析〗
化学反应
得、失氧 元素化合价升降 物质发生反应 C + 2CuO =2Cu + CO 2
C 氧
CuO 氧 碳元素化合价
铜元素化合价 C 发生 反应 CuO 发生 反应 C + H 2O =H 2 + CO
C 氧
H 2O 氧
碳元素化合价 氢元素化合价 C 发生 反应 H 2O 发生 反应 Fe+CuSO 4=FeSO 4+Cu
铁元素化合价
铜元素化合价
Fe 发生 反应 CuSO 4发生 反应
2
HCl+NaOH =NaCl+H 2O
〖理论支持〗
化学反应
2Na + Cl 2=2NaCl
H 2 + Cl 2=2HCl
化合价变化
Na 元素从 价升高到 价, 1个Na 原子升高 价
Cl 元素从 价降低到 价, 1个Cl 原子降低 价 H 元素从 价升高到 价, 1个H 原子升高 价
Cl 元素从 价降低到 价, 1个Cl 原子降低 价 电子转移
1个Na 原子 个电子
(转移)
1个Cl 原子 个电子
1个H 原子提供 个电子,1个Cl 原子提供 个电子,形成 ,它偏向 原子 两者关系
〖合作交流1〗给下列8个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①4Na + O 2=2Na 2O ②CaO + CO 2=CaCO 3 ③C u (O H )2=CuO + H 2O ④2KClO 3=2KCl + 3O 2↑ ⑤CuO + H 2=Cu + H 2O ⑥Fe + H 2SO 4=FeSO 4 + H 2↑⑦CuCl 2 + 2NaOH =C u (O H )2↓+ 2NaCl ⑧3CO + Fe 2O 3=2Fe + 3CO 2
〖合作交流2〗用双线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它能否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如不能,
该怎样表示?
Fe + H 2SO 4=FeSO 4 + H 2↑ 3CO + Fe 2O 3=2Fe + 3CO 2 2KClO 3=2KCl + 3O 2↑
〖反思总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特征):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转移电子数 得电子总数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 化合价降低总数。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3
(1)双线桥:①箭头从 指向 ,连接发生化合价改变的同种元素,且两箭头一上一下。

②桥线上标明电子得失总数、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

(2)单线桥:①箭头由化合价 元素指向化合价 元素。

②桥线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不必注明得失。

③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4、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有单质出现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检测〗
1.(2020·临沂高一检测)下列反应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NH 4HCO 3NH 3↑+CO 2↑+H 2O
B.2KMnO 4K 2MnO 4+MnO 2+O 2↑
C.Ca(OH)2+CO 2CaCO 3↓+H 2O
D.FeO+2HCl
H 2O+FeCl 2
2.(2020·石嘴山高一检测)某同学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H 2O(g)
CO+H 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H 2得到电子,被还原
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等于得、失电子总数之和
C.该反应中,每转移2 mol 电子,则生成1 mol H 2
D.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实质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3.(2019·潍坊高一检测)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所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
B.
C.
化学反应
氧还反应 非氧还反应
有电子转移
无电子转移
D.
【困惑或收获】
〖思维扩展〗分析下列两个反应的共同点,并指出KMnO4发生了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2KMnO4 + 10KI + 8H2SO4=6K2SO4 + 2 MnSO4 + 5I2 + 8H2O
2KMnO4 + 5H2S + 3H2SO4=K2SO4 + 2 MnSO4 + 5S + 8H2O
结合以上反应,你对KMnO4有哪些新的认识?
答案
〖温故知新〗
4
5
1、失去1个电子 0 +1 得到1个电子 0 -1
2、不属于
3、得到氧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宏观分析〗
化学反应 得、失氧 元素化合价升降 物质发生反应 C + 2CuO =2Cu + CO 2
C 得氧 CuO 失氧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铜元素化合价降低 C 发生氧化反应 CuO 发生还原反应 C + H 2O =H 2 + CO
C 得氧
H 2O 失氧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氢元素化合价降低 C 发生氧化反应 H 2O 发生还原反应 Fe+CuSO 4=FeSO 4+Cu
无得失氧
铁元素化合价升高
铜元素化合价降低
Fe 发生氧化反应 CuSO 4发生还原反应 HCl+NaOH =NaCl+H 2O 无得失氧
无变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理论支持〗
化学反应
2Na + Cl 2=2NaCl
H 2 + Cl 2=2HCl
化合价变化
Na 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 1个Na 原子升高1价
Cl 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 1个Cl 原子降低1价 H 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 1个H 原子升高1价
Cl 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 1个Cl 原子降低1价
电子转移
1个Na 原子失去1个电子
(转移)
1个Cl 原子得到1个电子 1个H 原子提供1个电子,1个Cl 原子提供1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它偏向Cl 原子 两者关系
Na 发生氧化反应,Cl 2发生还原反

H 2发生氧化反应,Cl 2发生还原反

〖合作交流1〗化合反应:①②;分解反应:③④;置换反应:⑤⑥;复分解反应:⑦;氧化还原反应:①④⑤⑥⑧。

〖合作交流2〗用双线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它能否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如不能,该怎样表示?
6
〖反思总结〗
1
、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等于 等于 等于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 (1)反应物 生成物 (2)升高 降低
4、
〖课堂检测〗1.选B 。

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是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B 项,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6价和+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发生了电子转移,其他选项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电子对偏离)的反应:氧化反应
得到电子(电子对偏向)的反应: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
氧还反应 非氧还反应
有电子转移
无电子转移
置换反应
复分解 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7
2.选C 。

A 项,由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该反应中H 2O 得到电子被还原,不是H 2;B 项,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失去的电子数=得到的电子数;C 项,由化合价变化H +1
2O
H 0
2可知,每生成1 mol H 2转移2 mol 电子;D 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
子转移,而不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3.选B 。

A 项,Fe FeSO 4应为失电子,CuSO 4Cu 应为得电子;C 项,2HCl
Cl 2应失2×e -;D 项,2H 2
2H 2O 应失4×e -,O 2
2H 2O 应得2×2e -。

〖思维扩展〗KMnO 4发生了还原反应,并且是由+7价Mn 元素体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