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
2014年高考全国各地生物试卷汇总(含全部15套试卷、全解析、word版)

2014高考生物试题汇编(含解析)目录1、全国大纲卷(考试地区:广西)2---72、新课标全国卷(I)(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湖南)7--133、新课标全国卷(II)(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辽宁)14--204、北京市21--275、浙江省27--326、四川省33--407、天津市40--478、福建省47--549、重庆市55--6010、安徽省61--6711、上海市(生命科学)67--8712、广东省87--9613、山东省96--10614、江苏省(生物)106--12315、海南(生物)123--13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大纲卷)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答案】C【解析】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 也能通过核孔,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大纲卷)2.A 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C项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项正确。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优能一对一高翔宇老师2014-06-09 12:43 作者:来源:字号:T|T摘要: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优能一对一高翔宇老师【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选项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核DNA数目不变;C选项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子代DNA中一条链是亲代链,另一条是子链;D选项错误在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点评】:本题考察细胞增殖和DNA复制特点,要求学生对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特点了解清晰,同时对DNA是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了解透彻。
【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在于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细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和细胞膜;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蓝藻的光合作用在细胞质中进行;B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量转换成ATP 高能磷酸键中活跃的化学能;C光合作用所产生葡萄糖中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的还原性氢的本质,来源,去路均不同,有氧呼吸中的还原性氢用于还原氧气,光合作用中的还原性氢用于还原C3化合物。
【点评】:本题考察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要求考生对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的场所、元素和能量的来源去路、还原性氢的本质,来源,用途了解透彻【答案】:A【解析】:A选项,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因此两个生态系统存在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选项,两个生态系统中动物包含多个营养级,因此两个生态系统不只有三个营养级;C选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天津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天津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本部分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 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 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 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 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 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 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 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 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 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4.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B】A. 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B. 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C. 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D. 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天津卷,答案不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精校高清重绘版试题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答案】C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答案】D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A4.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答案】B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答案】C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答案】B7.(16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汇编1.2014年高考理综新课标1卷(生物部分)2.2014年高考理综新课标2卷(生物部分)3.2014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生物部分)4.2014年高考理综四川卷(生物部分)5.2014年高考理综天津卷(生物部分)6.2014年高考理综浙江卷(生物部分)7.2014年高考理综安徽卷(生物部分)8.2014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部分)9.2014年高考理综广东卷(生物部分)10.2014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生物部分)11.2014年高考理综福建卷(生物部分),2014年生物高考题新课标1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正常生长的绿藻,阳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C.ATP / ADP比值下降D.NADPH / NA 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的个体)。
天津市高考理综生物试卷答案解析【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天津市高考理综生物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天津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正式版)
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4. 为达到相应的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天津2014高考生物真题

天津2014高考生物真题2014年天津高考生物真题2014年,天津市的高考生物试题,让许多考生感到兴奋和紧张。
究竟这份试题会考到哪些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关于叶绿体的表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中主要的生物反应是氧化磷酸化作用B. 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C. 叶绿体的叶酸和褪酸对光合作用没有直接影响D. 在叶绿体中没有接受光能的色素2. 生物钟现象的周期性出现是由稳定性的()A. 酶系统B. DNA序列C. mRNAD. 蛋白质3. 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A. 照植物B. 动植物C. 真菌D. 真核生物4. 请计算()。
A. 一染色体的单体态和复合态合共有6条染色体B. 两对配子中都染色体乘积4*4个胚胎C. 一对杂合体与1对1纯合体杂合体的配子杂交,种群中将产生4种基因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节:生态问题天津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给居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请谈谈你对环境污染的看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环境。
第二节:细胞的特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请简要说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阐明为什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第三节: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如遗传疾病的发生等。
请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后果,如何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治疗。
通过对天津2014年高考生物真题的解答和分析,相信你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备战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2014年高考真题(生物)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考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与无机物1. [2014·四川高考]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2. [2014·海南高考]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与休眠种子的相同3. [2014·上海高考]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考点二核酸、糖类和脂质4. [2014·课标全国卷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 [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6. [2014·海南高考]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考点三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7. [2014·江苏高考]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点一多种多样的细胞1. [2014·北京高考]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 [2014·上海高考]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考点二细胞膜与细胞壁3. [2014·福建高考]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2.(6分)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H2O)+O2CO2+H2O+能量.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3.(6分)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4.(6分)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5.(6分)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6.(6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4分)7.(16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Kp作用的靶细胞是.器官A是.(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2.(3)据图可知,Kp﹣10(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Ⅲ.综合分析(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调节.8.(12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基因组DNA作模板.(2)图1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 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和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Ⅱ.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4)据图2、3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单选).A.50℃B.60℃C.70℃D.80℃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多选).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9.(16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3)果蝇M与基因型为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和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 e Y和bbVVrrX E X 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有眼无眼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杂交亲本:.实验分析:.2014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2014•天津)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分析】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与体细胞相同.据此答题.【解答】解:A、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故A选项错误;B、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B选项错误;C、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故C 选项正确;D、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故D选项错误.故选:C.2.(6分)(2014•天津)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H2O)+O2CO2+H2O+能量.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细胞中的有氧呼吸,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过程.有氧呼吸过程:【解答】解:A、图中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少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场所一般为叶绿体,但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B 错误;C、光合作用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水中的氧变成的氧气,C错误;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是NADP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是NADH,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正确.故选:D.3.(6分)(2014•天津)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分析】生态系统中金字塔的分类:(1)能量金字塔,是以单位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数值为指标绘制成的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有机物质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量金字塔.(3)生物数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个体数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数量金字塔.不同生态系统中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的情况.【解答】解:A、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用,A正确;B、在两个生态系统中,图示的是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不是能量金字塔,营养结构中不一定只有3个营养级或许更多,B错误;C、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D、流经农村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由于城市生态系统中耕地较少,生产者中能提供食物的较少,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由外界有机物输入较多,例如:市民吃的蔬菜、水果、面粉等食物均为外来输入,D错误.故选:A.4.(6分)(2014•天津)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分析】分子水平上检测的目的和方法为:(1)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2)用分子杂交法检测mRNA是否经转录成功合成.(3)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相应的蛋白质.【解答】解: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可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能存活的即含有相应的抗性基因,故A选项错误;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细胞水平的筛选只能选出杂交瘤细胞,如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必须用抗原抗体杂交法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检测,故B选项正确;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用抗虫接种实验检测即可,故C选项错误;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可用显微镜镜检观察检测,故D选项错误.故选:B.5.(6分)(2014•天津)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菌结构及其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图表,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故B选项错误;C、第3组缺少2ug/mL的对照组,故C选项正确;D、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H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抗生素,故D选项错误.故选:C.6.(6分)(2014•天津)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机理示意图.患者胸腺肌样细胞能分泌物质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进而引起重症肌无力.【解答】解: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说明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A选项正确;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清除,故B选项错误;C、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故C选项正确;D、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从而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故D选项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4分)7.(16分)(2014•天津)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核糖体.Kp作用的靶细胞是GnRH神经元.器官A是垂体.(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2.(3)据图可知,Kp﹣10不影响(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Ⅲ.综合分析(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分析】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过程①抑制K 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综合上述分析,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解答】解:(1)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2)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42天都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的开始产蛋日龄;在42﹣50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50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4)综合上述分析,Kp﹣10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神经细胞产生,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能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故答案为:(1)核糖体;GnRH神经元;垂体;(2)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3)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4)神经﹣体液.8.(12分)(2014•天津)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嗜热土壤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作模板.(2)图1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 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NdeⅠ和BamHⅠ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Ⅱ.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4)据图2、3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失活;为高效利用BglB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B(单选).A.50℃B.60℃C.70℃D.80℃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A、C(多选).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分析图2,60~70℃时该酶的相对活性最高,而在40℃和80℃活性均降低,并且酶在高温条件下会失活.分析图3,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失活;而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70℃条件下的酶活性下降明显.【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因此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嗜热土壤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作模板.(2)根据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生理作用可知,目的基因应导入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图中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于三种限制酶切点,但是由于Xbal在质粒不止一个酶切位点,因此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NdeⅠ和BamHⅠ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4)据图2、3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失活;图2中看出,60~70℃时该酶的相对活性最高,而图3中看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70℃条件下的酶活性下降明显,因此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60℃.(5)PCR过程中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而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对嗜热土壤芽胞杆菌所有DNA均起作用,A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突变后的bglB基因可以进行PCR技术扩增,因此可快速累积突变,C正确;bglB基因突变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D错误.故答案为:(1)嗜热土壤芽孢杆菌;(2)NdeⅠBamHⅠ;(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4)失活B;(5)A、C.9.(16分)(2014•天津)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红眼细眼.(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5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3)果蝇M与基因型为X E X 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或b)和v(或V)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 e Y和bbVVrrX E X 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有眼无眼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7、8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杂交亲本:F1中的无眼雌雄果蝇.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果蝇体内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的连锁;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号染色体上为E基因,5号染色体上为R基因,所以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红眼细眼.(2)果蝇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最后一对是性染色体(XX或XY),由于X和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同,所以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测序5条染色体,即3+XY.(3)果蝇M眼色的基因型为X E Y,由于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想要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则其必须与基因型为X E X e 的个体进行杂交.(4)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B、v 和b、V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等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说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5)①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M与无眼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都为无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②由于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相同性状交配(即无眼雌性×无眼雄性),若无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杂合子,后代有性状分离;若无眼为隐性,则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后代无性状分离.故答案为:(1)红眼细眼(2)5(3)X E X e(4)B(或b)v(或V)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5)①7、8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②示例:杂交亲本:F1中的无眼雌雄果蝇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shx779;pygh;花自飘零;sw0001;sdpydxh;浮萍(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7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