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进口最大国竟然不是德国!

合集下载

进口水管德国BQ为何在中国市场发展这么迅速

进口水管德国BQ为何在中国市场发展这么迅速

德国BQ为何能够迅速打开中国市场2015年末之际,德国BQ健康管道系统宣布正式进入中国。

并于2016年初始与国内家装界的领军企业生活家达成了战略合作。

在被引入中国短短的时间内,以其快速的市场发展被冠以进口PPR管道行业的黑马。

德国BQ为何能够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在短时间内就取得这麽大的成果?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品牌优势:BQ管道始于1984年,公司坐落于欧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德国北莱-威斯特法伦州。

全球范围内最早研发、生产PPR产品的企业之一,并致力于全球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涉水解决方案。

2011年BQ管道开启全球化之路,从欧洲本土走向世界,逐渐成为了世界级的管道供应商。

产品优势:BQ产品采用世界顶级的Borealils北欧化工原料,让健康品质从源头开始。

高于欧盟标准的无铅黄铜配件,保证水质不会二次污染。

4R品控体系,造就卓越品质。

获得多项管道行业权威认证,为健康品质护航。

市场优势:PPR管作为家庭常用镀锌管、铜管、铸铁管、铝塑管的替代品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以其耐腐蚀、耐热、无毒无害、输送阻力小等优势,成为大多家庭的首选管材。

但目前中国市场上PPR品牌繁多,其中假冒伪劣的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很多国外管道品牌为节约运输成本,在中国会设立代加工厂,而实际上是伪进口的国产PPR管,原材料和品质上与原装进口的质量相差甚远。

目前中国市场上真正做到原装进口的PPR管道品牌非常少,这也是德国BQ管道进入中国最好的时机。

BQ管道坚持本土生产,其加工厂、科研室、物流仓库等仅设立在德国,产品都是通过正规的运营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BQ管道100%德国原装进口,质量保证。

这也是为什么BQ管道能够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因素之一。

竞争优势:国内由于较低的准入门槛,使得塑料管材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是国内各方投资的热点项目。

由于投资盲目,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其恶性效应已开始显现。

为争夺市场,一些企业采用价格驱动策略,特别是一些小企业以低劣产品进行低价倾销,价格战愈演愈烈,处于恶性价格竞争的局面。

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排名

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排名

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排名我国是世界上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涉及数个行业的数种产品,那么中国主要出口国家有哪几个?中国出口哪个国家最多?本文盘点了中国对外贸易十大国家名单,其中有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荷兰、英国、新加坡、加拿大、俄罗斯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外贸出口国家排名!美国美国是中国主要出口国家之一,2018年对其出口总额47839581万美元,增长8.6%,2019年对其进出口3.73万亿元。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基本上以代工商品为主,如电脑、玩具、电视、手机、显示器、打印机等,除了联想、大疆等少数自主品牌外,大部分都是美国的戴尔、惠普、苹果,以及三星、索尼、博世等第三国的产品,中国的大部分品牌在美国的认知度较低。

日本中国出口日本的主要产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2018年对其出口总额14704868万美元,增长5.5%;2019年1-11月对其出口商品总值为13072415.2万美元,同比下降2.6%。

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占有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但同时还有来自美国、越南、泰国、台湾省、意大利等国的竞争。

韩国中国外贸出口国家排名第三的为韩国,2018年中国对其出口总额10875614万美元,增长8.8%;2019年1-6月对其出口54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1-9月,出口817.1亿美元,增长2.4%。

韩国自中国进口排名前三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

纺织品及原料、家具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继续保持优势,但也有来自越南、印尼、日本等国的竞争。

越南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对其出口总额8387669万美元。

2019年1-10月中国对其出口商品总值为7840084.4万美元,同比增长15.5%。

2019年中越进出口总额达1168.7亿美元,这是两国贸易额连续第二年突破1000亿美元。

中国对越南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越南市场备受中国企业关注,近年来中国企业赴越南投资设厂掀起热潮。

《德国塑料》专访中国塑协

《德国塑料》专访中国塑协

年6卷第5期国外塑料料行业现状,对中印两国塑料行业的合作充满期待。

印度塑料基金会Arv ind Meht a 会长致词后,播放了介绍印度塑料工业和印度国际塑料展的录像片,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解说引人入胜。

“2009印度国际塑料展将专门设一个‘中国馆’。

就在这,位置是最好的!”随着画面的定格,Meh ta 说:“欢迎你们明年到印度来!”(李汉鹏)利安德巴赛尔为中国市场推出管道材料新品-Akoafloor PB-1本刊海南三亚消息(2008年5月8日)为管道市场提供崭新聚烯烃物料的全球主要供应商利安德巴赛尔工业集团(Ly ond ellb asell)今天在三亚主办的“客户交流研讨会”上,发布其新近研制的一系列以A koafloor 为商标的聚丁烯树脂。

这些树脂初步以中国市场为目标,可供客户生产地面采暖及冷却管道系统,性能表现远胜传统物料。

A koafloor 树脂为聚丁烯共聚物,能迎合地面采暖与冷却系统的极高要求,适用于家居及商业楼宇。

利安德巴赛尔聚丁烯环球市场推广、创新与产品经理Remi Perrin 说:“我们一直与亚洲及欧洲的客户紧密合作,钻研这种新一代的管道树脂。

以Ak oafloor 树脂制成的管道正接受多项批准认证测试,我们在开发产品的同时也致力于发展新的行业标准。

”测试结果显示,以A ko afloo r 树脂制成的管道提供最佳的柔韧性,符合现代建筑的地面采暖与冷却系统要求。

Perrin 补充说:“凭借出色的性能/价格比例、良好的温度与压力抵御能力,以及低至350MPa 的卓越弯曲模量,A k oafloor 树脂可令建筑师、管道系统制造商及安装商更加得心应手。

”这些树脂可用于高速挤出生产线上,速度可较原来物料快达50%,带来更好的表面修饰效果,以及更快的结晶速度。

利安德巴赛尔聚丁烯环球副总裁彼得拉瑞斯(Pet er Larrass)在Ak oafloor PB-1研讨会上说:“在超过半个世纪以来,利安德巴赛尔一直是管道应用方面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先驱。

中 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 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态势。

进出口商品的种类繁多,涵盖了各个领域。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进出口商品的十大排名。

排名第一的是机电产品。

机电产品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大头”,包括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等。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机电产品的制造和出口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

从大型机械设备到精密电子零部件,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以其高性价比和可靠的质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国内对于先进机电设备的进口需求也持续增长,以满足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需要。

紧随其后的是高新技术产品。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

这其中涵盖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产品。

出口方面,中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进口方面,高端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则是主要的进口品类。

服装及衣着附件排名也较为靠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制造工艺。

从时尚服装到功能性服装,中国生产的各类服装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服装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纺织品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之一。

包括纱线、织物、床上用品等。

中国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但近年来,面对来自东南亚等地区的竞争压力,中国的纺织业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提升竞争力。

鞋类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也占有一定份额。

中国的制鞋业发达,生产的各类鞋品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出口的鞋类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而进口的则多为高端品牌和特殊功能鞋。

家具及其零件的进出口也颇为活跃。

中国的家具制造业规模庞大,生产的家具产品款式多样,质量优良。

出口的家具以木制家具和金属家具为主,同时,国内对于一些高端进口家具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塑料制品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形势

塑料制品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形势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影响日益突出 塑料制品国际贸易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影响日益增强
中国:全球最大 的塑料制品出口 国之一,主要出 口产品包括塑料 包装、塑料玩具 等
美国:塑料制品 出口大国,主要 出口产品包括塑 料管道、塑料容 器等
日本: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牌 知名度高
美国: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牌 知名度高
韩国:生产成本低,产品种类丰富, 出口量大
德国: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牌知 名度高
印度:生产成本低,产品种类丰富, 出口量大
美国:全球最大的 塑料制品消费市场, 需求多样化,对高 品质、环保型产品 有较高需求
欧洲:注重产品质 量和环保标准,对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有较大需求
欧洲:全球第三大塑料制品 进口地区,主要进口来源地
为中国、美国和德国
日本:全球第四大塑料制品 进口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为
中国、美国和韩国
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 易 协 定 ( N A F TA ) 、 东 盟 自由贸易区(AF TA)等
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 (APEC)、欧洲联盟 (EU)等
合作方式:降低关税、取消 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便利
等。
贸易壁垒:一些 国家对进口塑料 制品设置贸易壁 垒,如提高关税、 实施配额限制等, 以保护本国产业。
应对策略:塑料 制品企业需要关 注国际环保法规 和贸易壁垒的变 化,调整产品结 构,提高环保性 能,降低成规 和贸易壁垒也为 塑料制品企业提 供了机遇,如开 发环保产品、拓 展新兴市场等。
料生产国和出口国。
塑料门窗:包括塑钢门窗、铝合金门窗 等
塑料装饰材料:包括墙纸、地板等

中国塑料产业发展与趋势

中国塑料产业发展与趋势

中国塑料产业发展与趋势中国塑料产业发展与趋势引言:塑料是一种以石油、天然气等石化原料并通过聚合、加工等工艺方法制造出来的可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起,塑料逐渐成为全球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塑料消费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塑料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历程塑料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有限的生产和应用,主要以塑料加工为主,产量和品种都十分有限。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塑料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的塑料产能逐年攀升,在塑料填充、模具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二、中国塑料产业现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费国和生产大国,也是全球塑料出口大国。

2019年中国塑料产量超过8000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0%,远超过全球第二名的美国。

中国塑料产品种类繁多,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种工业产品应有尽有,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1. 塑料加工业中国的塑料加工业发展迅速,现有塑料产品加工企业数目庞大。

其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在中国南方的珠三角地区,而大型企业则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华北地区。

塑料制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建筑、家电、医疗等各个领域。

2. 塑料原料供应塑料原料主要由石油和石化产品制成。

中国的塑料行业在原料供应方面依赖进口,进口塑料原料占总消费量的比例超过50%。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塑料产业的发展,国内石油和石化企业也在增加对塑料原料的生产和供应。

3. 塑料产品消费中国的塑料产品消费市场庞大,需求主要来自建筑、装修、家电、汽车、包装等领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塑料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同时,由于塑料的轻量化特性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三、中国塑料产业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塑料产业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东南亚成为中国出口重点

东南亚成为中国出口重点

M arket an aly sis市场分析3年月刊塑料制造3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总共进口塑料机械1826台,进口金额39035.8万美元;出口塑料机械73910台,出口金额38455.9万美元,出口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8%.其中注塑机出口22243.6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2%;而挤出机出口6869.2万美元,同比减少了17.2%,特别是在一月份,降幅达27.7%;吹塑机出口则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出口金额为3468万美元。

近两年来,由于国际形势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注塑机主要出口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在去年之前,巴西长期是我国注塑机主要出口国,但近年来变化挺大。

泰国由于2011年的水灾原因,去年注塑机需求量大,而当地供应链也受到水灾的破坏,使得泰国急需大量进口注塑机,所以年泰国成为我国最大的注塑机出口市场,但今年以来,泰国由于灾后重建的完成,以及大量厂商进驻泰国本地,使得我国注塑机对泰国的出口急剧下降。

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出口至泰国的注塑机减少了44.9%.而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市场相对稳定得多,而且第一季度从我国进口注塑机金额排到了第一位,与去年相比,增长了41.3%,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势头。

巴西在我国注塑机的市场份额中不断下滑,但实际上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至巴西的注塑机金额还略有回升。

当然,第一季度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比如埃及在三月份从我国进口注塑机达729.3万美元,委内瑞拉一月份从我国进口注塑机达5万美元,所以即使从一季度数据来看这两个市场份额不小,但要东南亚成为中国出口重点-p la 9201289.1M ark et analy sis 市场分析塑料制造3年月刊排除这些个别情况。

今年以来,印度不管是注塑机还是挤出机,从我国的进口量都急剧下降,这与印度当地整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第一季度印度从我国进口挤出机金额342.8万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50%.另外泰国、越南、伊朗几个市场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特别泰国同比减少了23.8%.由于多个国家地区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才最终使得第一季度挤出机的总体出口较大幅度下滑。

世界各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世界各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世界各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现状怎样据美国工业市场研究公司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未来全球塑料加工设备市场规模将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到2009年将达到188亿美元。

调查显示,美国和日本塑料加工设备需求将重新显现复苏迹象,西欧市场需求将在2009年加速增长。

由于全球整体经济形势向好,收入提高,塑料产品消费需求和产量将持续增长。

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塑料加工设备销售前景看好。

土耳其、捷克、伊朗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得益于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化持续推进以及个人收入增加,对塑料加工设备需求将增长。

从产品类型看,预计全球挤出设备需求将超过其他类型塑料加工设备。

全球建筑市场持续发展,拉动了对管道、壁板等挤压制品的需求,进而推动全球挤出设备需求增长。

2006年,全球塑料和橡胶设备产值增加到196亿欧元(2005年为186亿欧元)。

德国塑料和橡胶设备制造商所占的份额再次达到24.9%,领先于中国(13.7%)、意大利(12.4%)、美国(9.3%)和日本(8.8%)。

中国塑料和橡胶设备制造商现在不仅超过了竞争对手日本和美国,而且还超过了意大利。

在2006年,全球出口额达到144亿欧元(2005年为134亿欧元)。

其中,德国橡塑设备在全球出口额中所占的份额为24.9%(2005年为25%),德国塑料和橡胶设备制造商仍处于业界全球出口的领导地位。

日本在全球出口额中所占的份额为12.8%,比上一年度有所降低(2005年为14.2%)。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意大利2006年所占的出口份额为10.7%(2005年为10.9%);美国处于第4位,所占份额为7.0%(2005年为7.2%),之后是中国。

中国所占的份额再次明显增加,达到5.8%(2005年为4.5%)。

近年来全球塑料机械市场飞速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但因机械制造水平的差异,各地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

仅以2006年全球注塑机为例,说明各地区塑料机械现状。

2006年全球注塑机出口总额为54.6亿美元,其中德国注塑机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出口总额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20%以上,在全球注塑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意大利和日本分列第二、三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工商总会的数据表明,今年德国对华出口增速迅速下滑,上半年仅增长0.8%,与希腊相同。

上半年,德国工程行业对华出口萎缩4.9%,这是仅次于汽车的德国对华出口第二大行业。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7月中国塑料机械从德国进口金额累计25046万美元,同比下降33.1%,而日本进口金额累计37025万美元,同比上升10.1%。

图1 2014年1-7月德国、日本两国进口金额分月统计(单位:万美元)
月份日本德国差额
1月3365 5668 -2303
2月2291 4748 -2457
3月7804 3651 4153
4月4818 4572 246
5月3439 7284 -3845
6月7260 6047 1213
7月4389 5464 -1075
总计33366 37434 -406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图2 2015年1-7月德国、日本两国进口金额分月统计(单位:万美元)月份日本德国差额
1月3482 3339 143
2月3004 1868 1136
3月5877 2508 3369
4月8510 3359 5151
5月5403 6769 -1366
6月5348 3515 1833
7月5401 3688 1713
总计37025 25046 1197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从图1、2中可以看出,1-7月的中国塑料机械对两国的进口金额在2014年是德国
明显大于日本,而在2015年则是日本明显多于德国,日本已成为中国塑料机械进口最
大过。

两国对中国的塑料机械出口形势及地位发生巨大变化。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企业正在向价值链前端移动,越发与德国企业竞争,而德国
企业面临的长期威胁是从大众市场被挤向高端细分市场。

来源:聚风塑料《统计快报》第2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