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合集下载

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

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

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引言:幽默翻译作为一项特殊的翻译形式,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幽默翻译不仅要保持原著的幽默效果,还要使读者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下依然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幽默。

本文将以《老友记》作为案例,探讨幽默翻译的目的与效果。

一、幽默翻译的目的1. 保持原著的幽默效果幽默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以言语和行为中的滑稽、搞笑等形式引起笑声。

因此,幽默翻译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原著的幽默效果。

如果翻译过程中幽默被丧失或破坏,读者可能会失去原著中的笑点和欢乐感,降低其阅读体验。

2. 适应翻译语言的文化特点幽默是文化相关的,各国和地区对幽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因此,在幽默翻译时要根据目标语言文化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目的是让读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仍然能够理解和接受幽默。

二、《老友记》的幽默翻译案例1. 人名的幽默翻译《老友记》中的人物角色名字就是一大幽默元素,幽默翻译中保持原意的同时,也注重了增加读者的反应和笑点。

例如,乌苏拉(Ursula)被翻译为欧苏拉,强调了她的“欧美人”形象,为后续剧情的发展添加了欢乐元素。

2. 体现年代的幽默翻译《老友记》是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情景喜剧,其中涵盖了许多当时的流行文化元素和语境。

在幽默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让读者理解这些年代感,译者常常需要进行额外的译注和文化解释。

例如,“friend zone”(友情区)一词在翻译时可以加以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意。

3. 幽默台词的翻译《老友记》中的幽默台词是该剧的一大特色,译者在翻译这些台词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原意和幽默效果。

例如,罗斯的经典台词“we were on a break”(我们当时分手了)在翻译成中文时保留了原意,并通过调整语序和使用常见的分手说法,保持了原剧中的幽默效果。

三、幽默翻译效果的分析幽默翻译的最终效果取决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通过对读者的反馈和观众口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幽默翻译的效果。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中言语幽默的翻译-文档资料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中言语幽默的翻译-文档资料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中言语幽默的翻译摘 要: 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美剧中的言语幽默翻译与传统翻译不同。

本文以《老友记》为例,将美剧中的言语幽 默分为四大类,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四类幽默的翻译方法。

过分析得到结论, 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 中译者对目标观众认知环境的补充和完善起着关键性作用, 适当有效的认知环境能够帮助目标观众迅速建立起最佳关联, 到语境效果,从而享受幽默。

、引言关联理论是由 Sperber 和 Wilson 于 1986 年在其著作《关联:交际与认知》 中提出来的。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 过程,明示一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交 际是一个明确的示意过程, 即交际时说话人通过做出明示刺激行 为,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 ; 然而从听话人的角度,交际又是一个 推理过程,说话人借助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 进行认知推理行为, 从而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根据关联原则, 任何一个交际行 为都传递着最佳关联性的假设或期待, 听者试图以最小的认知努 力获得最强的语境效果,以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中提到了“语境”这一概念, 关联理论认为, 话语Wilson , 2001),“‘语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一种心理建因为 的“语境”是“用于理解话语的一系列前提”Sperber &构,是听话者关于这个世界的一系列假定和设想”(Sperber & Wilson ,2001)。

“语境”可以称为认知环境,包含许多外部因素,但是着重点在于说话者提供的信息和听话者能否理解该信息的心理可行性。

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潜在地包含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易被察觉的外在信息,也可能储存在大脑中而看不见。

从这个意义上讲,“语境”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它包括了由人类大脑所创造的几乎所有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外部信息和正在处理的话语,例如对未来科学的设想、宗教信仰、有关轶事趣闻的记忆,等等,这些“语境”都在理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之分析

《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之分析

5、夸张法
夸张法是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效果或情感。在《老友记》汉语字 幕翻译中,夸张法常被用来突出人物性格和幽默情节,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欢 笑。
三、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的技巧和策略。
1、意译案例:罗斯在剧中经常被大家调侃为“钱德勒的老板”。在第六季中, 罗斯对钱德勒说:“You know, you're officially my boss.”汉语字幕翻 译为:“你知道吗?你正式成为我的上司了。”这里的意译准确地传达了罗斯 的意思,同时给观众带来了幽默感。如果没有意译,观众可能无法理解“上司” 这个词汇在情境中的含义。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的分析,探讨了其翻译技巧和策 略以及如何实现幽默效果等问题。
谢谢观看
3、增译
增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加入必要的信息,以使目标语言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在《老友记》汉语字幕翻译中,增译技巧常用于解释文化背景和人物关系等, 从而增强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4、口语化
《老友记》的字幕翻译运用了大量口语化语言,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亲 切和自然。口语化的翻译不仅增强了剧情的代入感,还使得幽默效果更为突出。
《老友记》汉语字幕幽介绍
03 三、案例分析
02 二、分析角度 04 四、结论
美剧《老友记》自播出以来,便凭借其精彩的剧情和人物塑造,赢得了全球观 众的喜爱。其中,幽默感十足的字幕翻译更是在中国观众中引发了广泛。本次 演示将对《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翻译技巧和策略, 以及如何实现幽默效果。
3、增译案例:第六季中,瑞秋和罗斯决定复合,罗斯说:“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汉语字幕翻译为:“我 想这是美好友谊的开始。”这个增译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罗斯的意思,同时 给观众带来了幽默感。如果没有增译,观众可能无法理解“美好友谊”在情境 中的含义。

论影视作品中的幽默翻译——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

论影视作品中的幽默翻译——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
了1 0年 的一 部幽默情景 喜剧 , 也是美 国乃至全世 界范 围内 最成功 、 影 响力最 大的电视剧之一 。故事 主要 描述 了生活在
纽约 的六个好 朋友 1 0年 中发生 的一系列故 事 , 生 活 中的友
谊、 爱情 、 工作 、 欢笑、 矛 盾等 在剧 中表 现得淋 漓尽 致。除 了
乔伊 : 我们何 时能见 到他 ? 摩妮卡 : 今 天是 星期一… …永远别想。 当听到“ 今天是星期一” 时, 大部分 观众认为莫妮卡接下
作用 的主要方式和场 合 , 是所有语 言 中非 常生 动、 鲜 活 的重 要组成部分 。V a n d a e l e 将 言语 幽默分为三类 : 通用幽默 ( u n i -
来会说 出一个具体 的 日子。最终的答 案“ 永远 别想 ” 大大 出 乎人们 的意料 , 这种悬念 的使用令人会心一笑。
对《 老友记》 中的幽默翻译 进行研究 。( 除特 别说明 , 下列例 句中的对话译文均来 自《 老友记》 视频 中的汉语字幕 , 该视频
下载 自“ 人人影视 ” 网站 。 ) 1 . 通用幽默 。通用幽默既不受 语言特性的制约 , 也不受
像 中无 比肥胖 的莫妮卡正在吃一大块儿三明治。 )
J OE Y:S o m e r f a t e Mo n i c a .
MON I C A:S h m u p,t h e c a me r a a d d s把, l p o u n d s .
《 老友记 》 是美国 N B C电视 台从 1 9 9 4年 开始连续 播 出
[ 作者简介] 潘洁 , 太原科大学外 国语学院教师 ;
郭智勇 ,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 院教师。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 两者 有着 截然不 同的发音 及文 字系统 ,

电视情景喜剧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_以_老友记_为例

电视情景喜剧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_以_老友记_为例

1998:56-57;林爱民,2007:13-15)。而我国 对电视情景喜剧的推介研究也始见于1993年《中 国戏剧》第11期范新宇所写的《<我爱我家>剧组 采访散记“家”里的名堂情景喜剧——话剧与电 视剧两种艺术的极好结合方式》。由于电视情景 喜剧在我国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喜爱,对它进行研 究显得很有必要。
M o n i c a用郊狼驱赶弱狼来比喻朋友破坏她 和男朋友的关系,确实让人捧腹。
解读幽默的时候把幽默文本分成两部分,即 前文和妙语句,前文是那些为幽默做铺垫作用的 句子,而妙语句则是那些真正让观众发笑的句 子。笔者发现,这些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成功解读 的幽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前文和妙语句相关 性不直接,关联性不是很强,但学生在接收到幽 默话语之后仍然可以通过付出部分额外的努力就 可以获得消解两者矛盾的最佳信息。
根据Ta f l i n g e r(1996)、H a r t l e y(2001)、 F e u e r(2001)、B a k e r(2003)等众多学者的 研究,电视情景喜剧的重要特点之一及其广 受电视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幽默。 Pocheptsov(1981: 106-107)把幽默分为情景幽 默和言语幽默两类,本文研究的是后者,即电视 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从现有文献看,我国学 者在运用语言学理论对电视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 默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围绕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3.1 被解读的幽默
在对收回来的学生反应表进行仔细的分析
后,笔者发现,能够被学生解读的幽默主要有以
下这些类型:
(1)自嘲型,即剧中角色对自己的某些行 为进行的嘲讽。例如:
[1]Rachel: (carrying a tray of drinks) Alright, don’t tell me… And an iced tea. I’m getting pretty good at this! (Episode 3, Season 1)

《老友记》中幽默语言的字幕翻译

《老友记》中幽默语言的字幕翻译

《老友记》中幽默语言的字幕翻译作者:徐宁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6期摘要:幽默美剧以其幽默的语言而备受本国和外国观众的喜爱。

然而,幽默语言和氛围的传递却受到语际转换的束缚,若不采用有效的翻译策略,幽默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幽默的翻译和传达需要进行巧妙处理,既可以再现原文风格,又可以被目的语观众所欣赏和接受。

在时间、空间、文化的限制下,字幕翻译应依据幽默语言的不同特点和类型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幽默;字幕翻译;翻译策略一、幽黙语言的特点及影响其翻译的因素幽默一般指人们认识,欣赏和表现生活中的怪异现象和喜剧性特征的能力。

它是生活的调味品。

幽默有如下特点:1、滑稽可笑性。

令人发笑是幽默的首要特点。

没有笑,也就没有幽默。

剧中通过令人发笑、滑稽的对话和独白使剧情丰富、可笑,观众沉浸其中,喜不自禁。

2、含蓄委婉性。

幽默语言并不是直截了当地传递笑点,而是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揭露生活中不通情理之处,使人们在发笑的同时,给人一定的思索。

3、民族文化性。

在幽默的理解和表达上,不同民族乃至不同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方式。

一个民族或文化下的幽默在另一民族和文化下可能并不产生同等的效果,这种民族文化导致的差异对译者是一种巨大挑战。

二、幽默语言的分类及翻译策略根据《老友记》剧本台词,其幽默语言分为三类:通用幽默、文化幽默、词义类幽默。

1、通用幽默。

通用幽默是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都可以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认知水平理解的幽默。

译者只需要展示原有的知识和语言,目的语观众和读者需要对译文进行解读来获取幽默效果,直译便可起到原有的幽默效果。

例:Tailor: How long do you want your cuffs?(你的袖子要多长?)Chandler: At least as long as I have the pants.(至少得跟裤子那么长久吧。

)在裁缝店里,裁缝问钱德勒袖子要多长,而钱德勒就故意把裁缝的问题当作是“你的袖子要多长久?”,回答是跟裤子一样长久。

浅谈《老友记》的幽默语言及其翻译

浅谈《老友记》的幽默语言及其翻译

浅谈《老友记》的幽默语言及其翻译作者:徐娟邵韫天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9年第08期摘要:随着电视娱乐文化不断深入发展和电视节目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外国优秀电视作品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中,《老友记》这部美剧在中国观众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剧中的俊男靓女,更重要的是因为其精彩接地气的剧情以及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

作为一部经典美剧,其经典和到位的翻译手法也是很多人喜欢《老友记》的关键原因之一。

本文介绍了剧中主要的几种翻译手段,并对其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老友记;美国文化;美国语言;恰当翻译1 幽默语言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1.1 幽默的定义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幽默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所有语言中非常生动、鲜活的部分。

幽默也是喜剧电视节目的首要特征,是交际双方动作或说话的行为。

但即便说话人精心组织了非常幽默的语言,由于语言环境、文化差异等原因听者不能理解,那么幽默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幽默必须是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必须有一系列观众所熟悉的社会规范,且情境及组成部分必须与周围的环境不相适应。

最后,必须对涉及的人不造成伤害。

当满足以上条件时,人们就会发笑。

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失去幽默效果。

美国人创造幽默的方法有文字游戏、自我贬低、重复、反谚语、夸小、黑色幽默等。

对于《老友记》来说,其中的幽默元素应用得非常到位,比如说它的语言特色和一些经典台词的应用,就处处可以彰显出这部幽默情景剧的精彩特色。

1.2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奈达提出,翻译需要坚持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在无法同时实现形式与内容对等的情况下需要选择内容对等,尽可能地实现形式对等。

奈达提出:读者在欣赏翻译文本时出现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在欣赏原文本时出现的反应基本相同。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对白的会话含义分析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对白的会话含义分析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对白的会话含义分析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幽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语用问题。

本文拟从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出发,对《老友记》中的一些精彩对白作一语用分析。

标签:幽默;会话含义;合作原则;违反引言人们在生活中渴望笑声,需要幽默,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幽默给紧张工作或生活的人们带来身心的松弛。

从广义上说,幽默是人类交际过程中能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等,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但由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主要是依赖话语完成的,所以幽默多产生于话语当中(李悦娥:205)。

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探究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吕光旦)。

幽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语用问题,因为幽默的实现特别依赖语境,依赖于言语的蕴涵意义。

情景喜剧没有恢弘的主题,庞大的制作,而主要是靠滑稽的情节和幽默的、贴近生活的对白来吸引观众。

对于语用学研究,情景喜剧的台词可以提供丰富的语料。

而《老友记》凭借六位主角精湛的演技、精彩绝伦的台词,再加以独具人物特色的语言风格,成为一部极其成功的情景喜剧。

本文拟从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出发,对《老友记》中的一些精彩对白作一语用分析。

一、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根据何兆熊主编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包括会话含义和会话的合作原则。

他认为在人际交往当中,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限于话语的字面意义,还会在字里行间含蓄地传达出另一种意义。

因此听话人要完全明白说话人的意思,就必须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字面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和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作出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说话人的含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2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3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 浅析电视口译的特点及其译文质量评价6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7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8 论叶芝创作风格的转变9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修辞10 论远大前程中皮普的道德观11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12 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13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14 格莱斯合作原则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15 Study on Dietet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16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Oral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School17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18 《卖花女》中莉莎人物形象分析19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20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和价值21 从《简爱》和《藻海无边》看罗切斯特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变化22 A Tragedy of Ambition on Macbeth23 Contradiction of Hawthorne Reflected in the Symbols and Images in Young Goodman Brown24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25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26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27 浅谈外贸英语的翻译标准28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29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30 《爱玛》的三个中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31 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32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33 从女权主义角度对比分析《纯真年代》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34 从情景喜剧《老友记》浅析美国俚语的幽默效果35 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36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37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海明威式英雄特征——以《哈姆雷特》与《奥赛罗》为例38 商务英语中缩略语的翻译策略39 《爱玛》中女性主义的双重复写——论个人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冲突40 中英姓名的文化内涵41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42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43 中西颜色中“红”与“白”的文化差异对比44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分析《教父》中的教父形象45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46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创造性背叛的研究——以《冷山》和《红字》为例47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4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9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宗教思想影响50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51 《苍蝇》的叙事艺术及悲剧主题探究52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53 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54 浅析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55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56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破产姐妹》的字幕翻译57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58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59 英语新词特点研究——词汇学习和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60 逆世的美丽——分析《飘》中主要人物表现的自我意识61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62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63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64 从生态批评角度看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65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解析66 美国电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以《阿凡达》为例67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68 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69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70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71 暗夜中的精灵——论《寻欢作乐》中的罗西72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7374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75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76 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77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78 浅析《圣经》人物典故在《红字》人物形象刻画上的运用79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80 英汉灾难性新闻导语写作手法初探81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82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83 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应用84 从养老模式的异同看中西“孝”价值观85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86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87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88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89 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90 《蝇王》的现代性启示:人性的自赎91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92 论《毒日头》中的生命价值观93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94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95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96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97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98 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艾丽丝•门罗的《逃离》99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100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01 从思维模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02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103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104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105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106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 107 论翻译的艺术108 论《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109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110 试论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111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11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3 不同IT企业官网英译现状调查114 试论班扬《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精神历程115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116 模因论视角下的公司名称翻译117 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互动118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119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120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121 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探讨12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123 从面子理论视角分析外交话语中的恭维语124 从彼拉特透视托尼·莫里森的妇女主义125 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126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127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128 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服饰发展129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30 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131 论《飘》中斯嘉丽的进步女性主义思想132 论中美送礼文化差异133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134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135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136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137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138 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功能139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140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141 Feminist Thoughts of Theodore Dreiser——A Case Study of Sister Carrie142 中英身份名词翻译中的不对等性143 The Real Sinner in The Scarlet Letter144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145 广告英语的语用策略分析146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147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148 英语广告语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149 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150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151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152 论合作语言学习在英语精读课上的应用153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154 中西思维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55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156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157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女性人物性格分析158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159 论《红楼梦》英译本中“红”字的翻译16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161 从酒文化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162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163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ove in E.M. Forster’s A Room with a View164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165 从《热爱生命》和《马丁•伊登》中透视杰克•伦敦心中对生命的执爱166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167 Consumerism in The Great Gatsby168 从春节与圣诞节习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69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170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171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172 浅析《红字》的含混性173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174 《日用家当》中的黑人文化意象分析175 威尔斯的对等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176 On Dual Personality in Dr. Jekyll and Mr. Hy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177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分析《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178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翻译179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180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评析《夜色温柔》中美国梦之破灭181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182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金钱观183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84 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185 论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86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187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188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189 Satan in Paradise Lost as a Tragic Hero190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19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192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193 《野性的呼唤》的自然主义解读194195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19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97 《安尼尔的鬼魂》中“鬼魂”的象征意义探究198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199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200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