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欧姆定律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欧姆定律(含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欧姆定律一、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根据欧姆定律I=URA.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大B.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越大D.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B.电流表A示数变小,灯泡亮度不变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流表A和A1示数之差不变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D.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变大4.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R为定值电阻;Q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气敏元件所测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5.如图所示,甲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连接电路图,乙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5A时,此时()A.灯L的两端的电压为3V B.灯L电阻为8ΩC.R的电阻为10ΩD.R的两端电压为1V6.按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均如图乙所示,已知R1的阻值为5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6VB.R2的阻值为25ΩC.将图甲电路改接成图丙电路,R2两端的电压为5VD.将图甲电路改接成图丙电路,经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1∶47.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分别将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R连入电路,变阻器标有“50Ω 1A”字样。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B. 公交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C.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需系上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答案】 B【解析】【解答】A、筷子能夹住食物放入嘴里而不掉下来,主要是靠筷子和食物之间存在摩擦力,该选项说法正确;B、公交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该选项说法错误;C、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D、当汽车突然刹车时,驾驶员和坐在前排的乘客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向前运动的状态,容易撞上前挡风玻璃,从而造成伤害,故必须系好安全带.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分析】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B、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就是惯性.系安全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车辆因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可能造成的伤害.2.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右端B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定值电阻R1的功率为0.8W;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1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为8VB. R1的阻值为20ΩC. 电路前后电流之比为1:3D. 电路总功率变化了1.2W【答案】 D【解析】【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当滑片在B处时,电路中的电流:I1=,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I1×R2= ×R2=4V﹣﹣﹣﹣﹣﹣﹣①由图知,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中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即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2=4V﹣1V=3V,同理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 × =3V﹣﹣﹣﹣﹣﹣﹣﹣﹣②用①式比②式可得:=,解得:R2=2R1﹣﹣﹣﹣﹣﹣﹣﹣﹣﹣﹣﹣﹣﹣③将③代入①式可得:=4V,解得:U=6V,A不符合题意;(2)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右端B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6V﹣4V=2V,此时定值电阻R1的功率为0.8W,即;P1===0.8W,解得:R1=5Ω,则R2=2R1=2×5Ω=10Ω,B不符合题意;(3)电路前后电流之比为I1:I2=:=:=,C不符合题意;(4)电路总功率变化了:△P=P2总﹣P1总=﹣=﹣=1.2W,D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真题精选解析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近年中考真题精炼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湖北黄冈·中考真题)图甲是一种测力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横梁OA上下表面各贴一张完全一样的应变电阻片R1和R2,串联在有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图乙)。
在A端施加向下的力F,横梁向下弯曲,R1被拉伸,R2被压缩,根据它们两端电压的差值即可测量力F的大小。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通过R1和R2的电流相等B.R2的电阻减小C.R1两端的电压小于R2两端的电压D.R1和R2两端电压的差值越大,A端受到的压力越大【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压力的作用下,横梁向下弯曲,R1被拉伸,R2被压缩,即R1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R2变短,横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发生形变后,R1的电阻大于R2的电阻,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同,根据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1和R2两端电压的差值越大,说明R1和R2的阻值的差值越大,所以R1被拉伸的更长,R2被压缩的越短,从而说明A端受到的压力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青海·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D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D【详解】由图可知,电阻R 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电阻的并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U I R=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一、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难题易错题1.如图甲所示是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像。
现将L与阻值为10Ω的电阻R 连入图乙所示电路。
闭合开关S,L的实际功率为1.8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像可知不同电压下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定值B.电源电压是3VC.通过R的电流是0.4AD.电阻R的实际电功率是3.6W【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这个图像是一条曲线,不是直线,可知斜率1IkU R==斜率在变化,则电阻在变化,所以不同电压下灯泡灯丝的电阻不是定值,A错误;B.由于L的实际功率为1.8W,从图甲可以看到,这时灯泡的电压是6V,流过灯泡的电流是0.3A,从图乙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并联电路,电源电压的大小等于灯泡的电压大小,即电源电压是6V,B错误;C.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的电流是6V 10Ω0.6AUIR===C错误;D.根据P UI=可知,电阻R的实际电功率是6V0.6A 3.6WP UI==⨯=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在10s 内定值电阻1R 产生的热量为36J ;当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 。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1R 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9∶16B .滑动变阻器2R 的最大阻值为10ΩC .电源电压为12VD .1R 的阻值为10Ω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电路分析可知,定值电阻R 1与滑动变阻器R 2串联,电压表测R 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当滑片滑到B 端时,电路中电流为11226V U I R R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为111126V6V U I R U R R =+=⨯+ 当滑片滑到中点时,R 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压表示数应减小,即滑片滑到中点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216V 2V 4V U U U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222222224V 8V2U U I R R R R ⨯==== 则电源电压为212128V4V U I R U R R =+=⨯+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则11226V 8V 6V 4V R R R R ⨯+=⨯+ 解得:R 1=R 2,则电源的电压为11111216V 6V 6V 6V 12V U I R U R R R R =+=⨯+=⨯+= 当滑片滑到B 点时,R 1两端电压为3112V 6V 6V U U U =-=-=由2U Q t R=可得,R 1的阻值为 2231(6V)10s 10Ω36JU R t Q ==⨯=因R 1=R 2,故R 2的最大阻值为10Ω,滑片在B 点时和滑片在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之比为12226V 38V 4I R I R == R 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2211112221239()416P I R I P I R I ====() 故选ABCD 。
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有明显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故障只出现在灯L和变阻器R中的一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灯L断路B. 灯L短路C. 变阻器R断路D. 变阻器R 短路【答案】B【解析】【解答】A. 灯L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有示数,而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流表无示数,A不符合题意;B. 灯L短路时,电压表同时被短路,不会有示数,此时电路是通路,所以电流表会有示数,B符合题意;C. 变阻器R断路时,整个电路是断路状态,两电表都不会有示数,C不符合题意;D. 变阻器R短路时,只有灯连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应该有示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利用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电路故障,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灯泡短路或电路中电流过小或电路某处断路.2.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答案】 A【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变大,即电压表V1示数变大;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所以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就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就变大。
BCD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真题训练—欧姆定律(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真题训练—欧姆定律(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
开关S闭合后,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则()A.U1>U2B.U1<U2C.I1<I2D.I1=I2【答案】C【详解】AB.如图所示,电阻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闭合开关,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故AB不符合题意;CD.在并联电路中,每条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因为R1>R2,根据I=U/R可得,通过电阻R1的电流较小,即I1<I2,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大C.小灯泡变亮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答案】C【详解】BD.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故BD错误;AC.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所以小灯泡变亮,故C 正确,A错误。
故选C。
3.(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先闭合开关S,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不变的是()A.B.C.D.【答案】C【详解】A.当S闭合时,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得到此时电流表示数I=UR1+R2再闭合S1后,R2被短路,只有R1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表示数I′=U/RS1断开前后电流表示数不相等,发生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当S闭合时,只有电阻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再闭合S1后,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1支路的电流,此时电流表有示数,所以电流表示数发生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当S闭合时,电阻R1和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再闭合S1后,两个电阻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此时电流表仍然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C符合题意;D.当S闭合时,电阻R1和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再闭合S1后,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经典)-答案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经典)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左移动时(假设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改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L 1变亮B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L 2变亮C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后,移动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P 时,一定不变的是( )A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B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C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D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差值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D 为一支长40cm 的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其他条件不变时,合金丝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当两只电流表的量程为时00.6A ~时,为保护电路安全,滑片P 的滑动范围为BC 20cm ;若将两只电流表的量程改为03A ~,则滑片P 的滑动范围和两电表的读数之比的最大值分别是( )A .38cm 191;:B .36cm 201;:C .38cm 201;:D .36cm 191;:4.如图1所示,R 1是电阻箱,R 2是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 ,改变R 1的阻值,两电流表示数与R 1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
则U 与R 1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U =4.5V 且保持不变,电阻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两个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3V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的示数范围为0.15~0.3AB .电压表V 2示数范围为0~3VC .电压表V 1示数范围为0~3VD .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0~20Ω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 ,更换5个定值电阻R x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过程,R x 两端电压不断减小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V不变C.将R x从5Ω换成10Ω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5~25Ω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A、B两个用电器分别接入图甲的电路中,经测量,用电器A、B的I与U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从图乙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用电器的电阻R A=10ΩB.B用电器的电阻R B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C.A用电器的电阻R A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A,B用电器的电阻在U=3V时相等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1、R2为定值电阻,R1=10Ω.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S1、S2,两电压表示数之比为U甲:U乙=1:3.甲、乙均为电流表时,仅闭合S1,甲、乙电流表示数I甲、I乙分别为()A.1.8A,1.2A B.1.8A,0.6A C.0.9A,0.6A D.0.9A,0.3A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路中两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增大D.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5.物理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C.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则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和电流表A2所用量程分别为()A.1∶1;可能为0.6安B.1∶1;一定为3安C.1∶5;可能为0.6安D.1∶5;一定为3安7.如图是小灯泡L“3V 0.3A”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的阻值为10ΩB.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10ΩC.若将它们串联,通过R的电流为0.15A,则此时电源电压为4.5VD.若将该小灯泡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则此时灯的实际功率为0.4W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将()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B.两表示数都不变C.两表示数都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9.如图所示的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R x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A.电压表示数大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B.电压表示数大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C.电压表示数等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D.电压表示数等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10.如图所示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L 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 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下列有关握力计的法中正确的是()A.力量计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B.握力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C.灯泡L在电路中没有作用,可以拆除D.握力计实际上是利用手柄受到的握力来改变弹簧的长度,从而改变R接入电路的阻值的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12.如图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欧姆定律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
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一时刻的电压。
若已知电源电压为12V,某一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端电压为6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B. 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和R2的阻值相等C. 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是R2的3倍D. 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答案】D【解析】【解答】解(1)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电阻变大,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记录的是AB间每一时刻的电压(AB间的电压即R2两端的电压),因为R1、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此时R2两端的电压较低,所以应该是AB 两端电压为2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A不符合题意;因为电源电压12V,所以此时R1两端电压是12V-2V=10V,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解得R1=5R2, B不符合题意;由乙图可以看出,当没有挡住射向R1的激光,U2'=U AB'=6V,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此时两电阻相等,C不符合题意;且R1=5R1',即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两电阻串联,AB间电压为R2两端电压,射向R1的激光被挡时它的电阻变化,由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结合图象分析射向R1的激光被挡和没挡时AB间电压以及两电阻的大小关系从而解题.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阻R1的电功率变大【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电源电压一定,由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电阻R1的电流增大,两端的电压也增大,根据知,电阻R1的电功率变大,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并结合欧姆定律、电功率计算公式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及功率变化.3.如题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 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是9VB. 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C.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D. 若定值电阻R出现接触不良时,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9V【答案】C【解析】【解答】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1.5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即电源的电压为9V;由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当滑片P位于b端时,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1=0.5A,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3V,滑动变阻器分得电压为U2=U-U1=9V-3V=6V,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max===12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2Ω。
若定值电阻R出现接触不良时,电路出现断路,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所以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9V。
故答案为:C。
【分析】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只有定值电阻,此时电流最大,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得定值电阻阻值;当滑片在b端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分压关系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解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定值电阻R出现接触不良时,电路出现断路,电路中的电流为0,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
4.甲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I-U图象。
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乙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W。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只闭合开关S1时,小灯泡L的电阻为4B. 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增加0.2AC. 再闭合开关S2时,电路总功率为1.4WD. 再闭合开关S2后,在1min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240J【答案】 D【解析】【解答】(1)闭合开关S 1时,灯泡的功率为1W,因为P L=U L I L,所以从甲图中找到电压和电流乘积为1的点,这时的电流就是灯泡的额定电流,电压就是灯泡的额定电压,也是电源电压;(2)再闭合开关S2时,电阻R和灯泡L并联,电流表示数增加量就是电阻R的电流,从甲图中找到对应的电流即可;(3)再闭合开关S2时,根据P=UI计算出电阻R的功率,然后根据P总=P L+P计算总功率;(4)已知R的功率和时间根据Q=W=Pt计算产生的热量。
【分析】A.闭合开关S1时,灯泡的功率为1W,据甲图可知,当灯泡电压为2V,电流为0.5A时,灯泡功率P L=U L I L=2V×0.5A=1W,因此电源电压是2V,灯泡电阻:,故A正确不合题意;B.再闭合开关S2时,电阻R和灯泡L并联,电流表示数增加量就是电阻R的电流;据甲图可知,当R电压为2V时,它的电流是0.2A,因此电流表示数增加0.2A,故B正确不合题意;C.再闭合开关S时,电阻R的功率P=UI=2V×0.2A=0.4W,电路的总功率为:P总=P L+P=1W+0.4W=1.4W,故2C正确不合题意;D.再闭合开关S2时,1min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Q=W=Pt=0.4W×60s=24J,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不考虑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灯泡变亮B. 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路的总功率不变【答案】D【解析】【解答】解: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变,亮暗不变,故A错误;由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不变,故D正确;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故选D.【分析】根据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可知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根据P=UI可知电路总功率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滑片右侧部分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S2均闭合,电路正常工作。
当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A. 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B.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C.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变大【答案】 A【解析】【解答】根据电路图电路并联,S1在干路上,当断开开关,电路断开,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为0,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当电路中的开关断开时,电流断开,电表示数为0.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滑片P移动到b点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滑片P移到小中点时,R1消耗的功率为 =2:9,滑片P在b点和在中点时,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A. 1:2B. 2:5C. 2:9D. 4:9【答案】D【解析】【解答】设滑片P移到变阻器b点和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已知P1:P′1=2:9,由P=I2R可得:,设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R,滑片P在中点和在b端时,R2消耗的功率之比: ×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结合电功率的计算方法P=I2R即可求得比值.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2消耗的电功率为1W;图乙、丙分别是变阻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两组物理量的关系图象,则()A. 滑片P在 a 端时,R1的阻值为20Ω、消耗的电功率为2WB. 滑片P在b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WC. 图乙反映的是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D. 图丙反映的 R2 与 R1 的电功率比值 k 与 R2 的关系【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2消耗的电功率为1W,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及P=I2R,故R滑大===100Ω;AC、P在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分压原理,R2的电压最大,即电压表示数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P滑到b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R2的电压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故乙图反映的是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即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关系,C选项中,因果关系搞反了,C不符合题意;当 P在a端时,由图乙知,电压表示数为10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1的电压为:U1=12V﹣10V=2V,根据分压原理,=,R1= R滑大=×100Ω=20Ω;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0.2W,A不符合题意;B、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I=12V×0.6A=7.2W;B不符合题意;D、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及P=I2R,R2 与 R1 的电功率比值:k==,将R1=20Ω代入得:k=,即k与R2成正比,为过原点的直线,当R2=100Ω时,k=5,即图丙反映的是R2与R1的电功率比值k 与R2的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及P=I2R得出R滑大;P在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分压原理,即电压表示数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P滑到b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R2的电压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可确定乙反应的是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当 P在a端时,由图乙知电压表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R1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R1;由P=求出R1消耗的电功率;滑片P在b端时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及P=I2R得出R2 与R1的电功率比值,将R1=20Ω代入表达式,结合数学知识分析.9.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C.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答案】 D【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当乙的电压为1V,电流为0.1A,A不符合题意;B.当甲乙并联电压为3V时,甲的电流为0.6A,乙的电流为0.3A,干路电流为0.6A+0.3A=0.9A,B不符合题意;C.根据甲的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电压和电流成正比,C不符合题意;D.在图像中,导体甲乙电流相等时,甲的电压小,甲的电阻小,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