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少儿舞蹈技巧:舞蹈眼神训练]7-8岁少儿口才训练教案模板
少儿口才课堂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表演课二、适用年龄:6-12岁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3. 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4.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四、课程时长:45分钟五、课程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音响、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教学资料:口才教材、教案、道具、PPT等。
3.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
六、教学流程:1. 课前准备(5分钟)- 教师与学生相互问候,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标。
2. 课堂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 课堂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口才表演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语气、表情、动作等。
-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口才表演的方法。
4. 课堂实践(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口才表演技巧。
-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指导,纠正发音、语调等问题。
5.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表演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其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口才表演水平:通过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口才表演能力。
3. 学生课后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后是否坚持练习,以检验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一个简单的口才表演节目。
2. 学生在家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口才表演。
少儿口才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4-6岁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通过口才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发音、咬字,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对口才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基本口才训练2. 绕口令练习3. 小品表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说话不流畅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基本口才训练1. 坐姿、站姿训练:老师示范正确的坐姿、站姿,并逐一检查学生的姿势,纠正不良习惯。
2. 呼吸训练:通过“数枣”练习,让学生感受气息的运用,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3. 发音训练:讲解发音技巧,如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绕口令练习1. 老师讲解绕口令的技巧,如快慢、重音、停顿等。
2. 学生跟读绕口令,老师逐一纠正发音错误。
3. 学生分组进行绕口令比赛,提高兴趣。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口才训练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口才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口才表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小品表演1. 老师讲解小品表演的基本技巧,如角色塑造、台词表达、动作表演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小品表演,老师逐一指导。
3. 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表演活动,提高口才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
2. 学生口才水平的提高,如发音、咬字、气息控制等。
3. 学生在舞台表演中的表现,如角色塑造、台词表达、动作表演等。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少儿口才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基础训练授课对象: 6-8岁儿童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和礼仪。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锻炼学生的口腔肌肉,增强发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 基本站姿和礼仪训练- 口语表达技巧- 绕口令练习教学难点:- 让学生克服害羞,敢于表达自己-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语感教学准备:- 教室布置:温馨、轻松的环境,摆放一些与口才训练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 教学材料:站姿礼仪图示、绕口令卡片、表情卡片、录音设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通过一首欢快的儿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口才训练的主题。
二、站姿和礼仪训练1. 教师展示正确的站姿图示,讲解站姿的要求。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站姿,注意纠正不良姿势。
3. 进行礼仪训练,如问好、道别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三、口语表达技巧1. 教师示范如何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绕口令练习1. 教师介绍绕口令的练习方法,强调吐字清晰、语速适中。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绕口令,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3. 学生分组比赛,看谁能够最快、最准确地说出绕口令。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站姿、礼仪和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情感表达训练1. 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即兴表演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即兴进行表演。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感表达和即兴表演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
舞蹈眼神情绪训练教案

舞蹈眼神情绪训练教案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不仅需要优美的舞姿和灵活的身体,更需要舞者能够通过眼神表达出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故事。
因此,舞蹈眼神情绪训练成为舞者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份舞蹈眼神情绪训练教案,帮助舞者们提升表演的情感表达能力。
第一部分:眼神训练1. 注视练习舞者们可以站在镜子前,通过注视自己的眼睛,观察自己眼神的表情。
尝试用不同的眼神表达出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让自己的眼神更加丰富和生动。
2. 眼神对视舞者们可以两人站在一起,进行眼神对视的练习。
在对视的过程中,尝试传递不同的情绪,让对方能够感受到你想要表达的情感。
这样可以帮助舞者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眼神表达能力。
3. 视线转移舞者们可以通过练习将视线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来提高自己的眼神灵活性。
在舞蹈表演中,经常需要通过眼神的转移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因此这项训练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情绪训练1. 情绪表达练习舞者们可以通过想象不同的情境和故事情节,来练习表达不同的情绪。
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各种情感,让自己的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和真实。
2. 情感转化舞者们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舞蹈动作和眼神表达。
通过将内心的情感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可以让舞蹈表演更加生动和有力量。
3. 角色扮演舞者们可以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这样可以让舞者们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角色的情感。
第三部分:综合训练1. 音乐舞蹈结合舞者们可以选择一首有情感的音乐,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往往是情感的载体,因此舞者们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 舞台表演训练舞者们可以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训练,通过实际的舞台表演来提高自己的眼神情绪表达能力。
在舞台表演中,舞者们需要面对观众,通过眼神和情绪来传达舞蹈所要表达的故事和情感。
3. 录像回放舞者们可以将自己的舞蹈表演录像下来,然后进行回放和观看。
少儿口才完整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正确的言谈举止。
2. 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增强其演讲信心。
3.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与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对象:6-12岁儿童课时:2课时教学工具:- 投影仪或白板- 录音设备- 绕口令教材- 口部操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绕口令、故事、口部操等。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简短的自我介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口才吗?”引导学生思考口才的重要性。
三、课程内容1. 自我介绍训练- 目的:使学生能够自信大胆地进行自我介绍。
- 方法:教师示范自我介绍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2. 主持基本站姿训练- 目的:使学生掌握主持人的基本站姿。
- 方法:教师示范主持人的站姿,然后让学生跟随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3. 绕口令练习- 目的:通过绕口令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呼吸和吐字的基本技艺。
- 方法: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绕口令,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才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口才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故事、口部操等。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简短的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提问:“大家觉得自己的口才进步了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程内容1. 故事分享- 目的:通过故事分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 方法: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口部操练习- 目的:通过口部操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腔肌肉,提高发音准确性。
- 方法: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口部操,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3. 演讲练习- 目的:通过演讲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演讲能力。
- 方法:教师选取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儿童口才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3-6岁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良好的口才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通过趣味性的口才训练,激发儿童对语言的兴趣。
3. 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口部操、气息训练、朗诵技巧等。
教学重点:1. 口部操的练习方法。
2. 气息训练的技巧。
3. 朗诵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气息控制。
2. 朗诵时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口部操道具(如:苹果、棒棒糖等)。
3. 绕口令、儿歌等材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口才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
二、口部操练习1. 教师讲解口部操的重要性,示范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
3. 分组比赛,增加趣味性。
三、气息训练1. 教师讲解气息控制的重要性,示范练习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闻花香”和“吹蜡烛”等气息训练方法。
3.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谁做得最好。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口部操、气息训练的展示。
二、朗诵技巧1. 教师讲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如:语气、语速、停顿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诵儿歌《对子歌》。
3. 学生分组进行朗诵比赛,看谁朗诵得最好。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口才的兴趣。
2. 通过学生的口部操、气息训练、朗诵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练习口部操、气息训练。
2. 组织学生参加口才比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定期开展亲子口才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少儿口才训练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适用对象: 6-12岁儿童课时安排: 6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发音清晰度和语言节奏感。
3. 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即兴反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基础发音练习2. 语音语调训练3. 演讲技巧训练4. 即兴表演练习5. 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2. 音响设备3. 练习道具(如绕口令卡片、模拟场景道具等)4. 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滑垫、安全围栏等)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互动游戏或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
2. 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了解。
二、基础发音练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发音的基本要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音,教师个别指导。
3. 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语音语调训练(15分钟)1. 教师讲解语音语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速、停顿等。
2. 学生进行跟读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和演讲。
四、演讲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讲解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开场白、结尾、过渡等。
2. 学生进行演讲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3. 学生进行模拟演讲比赛,提高演讲能力。
五、即兴表演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即兴表演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2. 教师点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六、团队合作与沟通(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学生分享游戏感受,教师总结课程内容。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发音清晰度3. 学生演讲能力4. 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少儿口才训练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信、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语言。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如何克服紧张情绪。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录音设备、多媒体设备。
2. 绕口令、故事、游戏等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近有趣的事情。
2. 引出本节课主题:少儿口才训练。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口才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口才训练的基本方法。
2. 分组进行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口语表达。
三、口语表达能力训练1. 绕口令练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绕口令,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速。
2. 词语接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词语接龙游戏,锻炼学生的词汇量和反应能力。
四、听力理解能力训练1. 听力材料播放:播放一段听力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 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分享自己的进步。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如何克服紧张情绪,提高自信心。
2.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互动交流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与同学、老师、家人进行有效沟通。
2. 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创新思维训练1. 故事接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故事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创意表演:每组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意表演,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舞蹈技巧:舞蹈眼神训练]7-8岁少儿口才训练教案
少儿兴趣网权威发布少儿舞蹈技巧:舞蹈眼神训练,更多少儿舞蹈技巧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加强眼神的外在训练,掌握眼神使用技巧眼神的外在训练,是从抛开特定的文化和情感这个范畴来谈的。
舞蹈毕竟是在表演,虽源于生活,但舞蹈演员的眼神是要比平时生活中的状态更夸张。
在我国汉族舞蹈中对眼神的运用就有着一整套的训练方法,如用鱼的游动来练习转眼睛,用点燃的香烛训练眼的光彩,并且分有喜眼、嗔眼、怨眼、爱眼、怒眼、哀眼等多种表情。
我国老一辈的舞蹈家细致的总结了一些要点,比如:精、气、神、手、眼、身、法、步等。
平常在上舞蹈课时,常听老师讲,要把眼神“放射”出去,也就是说,眼神要聚不要散,眼神不仅要练到“放”出去,要看到很远,更要能“射”出去,具有穿透力、震撼力,要炯炯有神甚至咄咄逼人,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各自的特点和训练环境条件细细去揣摩、领会。
根据笔者本人的学习和亲身实践体验,关于简单的眼神训练方法,可以先学习掌握眼的位置和眼的运动路线,再做具体的练习。
1. 定眼训练法找一处10米开外的草地或绿树,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心无旁忌,全神贯注的凝视目标25~30秒左右,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
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
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进行远看练习;然后再看掌纹。
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如此循环三次,坚持练习。
2.转眼训练法择一僻静处所,全身放松,凝神静气,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
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8~10圈。
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5~7圈。
眼珠的转动练习总共做4次。
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的达到极限,通过练习眼球的灵活性,眼神灵活,眼波流转,锻炼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3.扫眼训练法眼睛要象扫把一样,由一个点扫视到另一个平行点,视线经过路线上的东西都要全部看清楚,眼睛尽量睁到最大,这样反复的进行眼脸的张驰练习。
4.凝神训练法晨曦时分,放松身体,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纳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微停留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数次。
加强眼神的专题训练,以心起舞,形神合一眼神表演愈真实传神,愈生活化、艺术化,也就愈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力,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凡舞有所成的演员都十分注重讲究眼部的传神与内涵。
他们把常人的“看”艺术化,通过眼神表达七情六欲,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
眼睛看着手,心里要有感情,要让喜悦、快乐、忧伤的心情从眼光中流露出来,舞蹈演员可以对着镜子,有选择地尝试用眼睛表达内心的情感,做些诸如喜、怒、哀、乐、怕、恐、悲等的常规练习,或用“怀疑、警惕、思索”自编故事动作等,加强对特定表情的训练,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一开始可能找不准感觉,可以搜集下载一些喜欢的影星的写真,看他们在照相机定格的一瞬间,是如何用眼睛表达内心的情感的,从模仿开始,到自我领悟,再到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