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质学考试内容
灾害地质复习考试题

1.地震活动的特点?地震监测中,常采用一些地震前的一些异常表现来判别,有哪几类?(10分)答:地震活动的特点:地震活动分布广;地震活动频度高;地震震源深度浅。
①地下水异常:其原因是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石在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
②引起局部地段地电场和地磁场的变化。
③个别地段岩块的破裂会产生较小的地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地质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一般来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
因此通过观察大震前有一系列小震,预报大震,并设法预防大震。
④造成地面变形和地面建筑物的毁坏2.滑坡发生的前兆有哪些?(5分)答:1、泉水复活;2、土体上隆;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4、坍塌和松弛;5、变形发生突变;6、裂缝急剧扩张;7、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3.简述火山活动的灾害效应和资源效应?(10分)答:气候效应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期间火山灰和非常细的颗粒悬浮物质进入平流层而产生的。
原生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岩熔流灾害、火山碎屑流灾害、水气爆炸、有毒气体散逸、火山喷发物散落、侧翼定向爆炸、地面运动。
次生灾害:气候效应、火山喷发物滑坡、次生碎屑流、火山碎屑流、洪水、海啸、酸雨、大气冲击波、喷发后饥饿与疾病、地面变形。
资源效应:矿产资源、景观资源、地热、矿泉、宝石。
4.结合事例说明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20分)答: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
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
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灾害地质学试卷(含答案)

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
装。
订。
线。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灾害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B)题目 一 二 三 四 总成绩评分人复核人得分注意:本试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适用于17煤田地质; 17工勘11、12班,共需印制X 份。
1. 三大岩指_ 火成岩___、___沉积岩______和__变质岩____。
2. 滑坡的常见分类主要有__均质滑坡__、_顺层滑坡_和__切层滑坡___。
3. 按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成分及用途,可将其分为___金属___、__非金属__和_可燃性有机岩__。
4. 地质循环由多个次循环构成,最重要的是__构造__循环和__水文___循环。
5. 重力运动有三种分类分别是_崩塌___、_滑坡__和__黄土湿陷__。
6. 环境中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可能,分别是__土壤母质__和_金属冶炼__。
7. 火山常见的分类是_死火山__、_休眠火山__和___活火山_____。
8. 按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预报分为_中长期_预报、__短期__预报和__震前__预报。
9. 地震的里氏震级由__震级和烈度__组成,上限为__10____。
10. 国家实行探矿权_有偿取得__取得制度。
1. 水资源:① 广义的提法,包括地球上的一切水体及水的其它存在形式,如海洋、河川、地下水、土壤水、冰川、大气水等。
②狭义的提法,指陆地上可以逐年得到恢复、更新的淡水。
③工程上的提法,指上述可以恢复、更新的淡水中,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为人们利用的那一部分水。
2.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现象。
3.地方病:由于原生地质环境特别是天然水中的化学物质异常而导致的地方性病症。
4.地震:是岩石圈物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应变,当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或沿原有破裂面急速滑动,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使岩石圈剧烈震动的地质现象。
灾害地质学考试资料

一.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是人类与自然互相作用的结果。
(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1)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2)仅限于以岩石圈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1.按空间分布状况划分:陆地地质灾害和海洋地质灾害2.按灾害的成因分:自然动力型、人为动力型及复合动力型3.按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划分: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和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地质灾害的分级地质灾害分级反应了地质灾害的规模、活动频次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级方案有:灾变分级,灾度分级和风险分级灾变分级是对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规模和频次的等级划分灾度分级反应了灾害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程度风险分级是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的级别划分四.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类型根据评估时间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期跟踪评估和灾后急结评估三种类型。
灾前预评估是对一个地区地质灾害事件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性评价,它是制定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减灾对策预案的基础;灾期跟踪评估是在灾害发生时对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它是制定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基础;灾后总结评估是指在灾害结束后对灾害损失进行的全面评估,它是决定救灾方案、制定灾后援建计划和防御次生灾害的重要依据。
根据评估范围或面积,可将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点评估、面评估和区域评估三类。
灾害地质学精彩试题库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灾害地质学》试题库一、问答题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如何分类分级的?2、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是什么?3、人类活动可引起哪些地质灾害?4、三峡建设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5、省地质灾害分布特点?6、降水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7、中国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规律呢?8、灾害地质学的发展历史?9、地质灾害评估目的、类型及容?10、危险性、易损性、破坏损失和防治工程评价的要素和容?11、什么叫防灾效益?什么叫保值效益?12、什么是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什么是灾害敏感度?13、地质灾害评估围,级别与技术要什么?如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场地选址的地质问题如何评价?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围及等级如何确定?15、如何理解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效益?16、各级地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意义?什么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17、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8、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19、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具备哪些相关性?20、滑坡是怎样形成的?需怎样监测和防治滑坡?21、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22、崩塌与滑坡产生的征兆及区别23、什么是岩溶?岩溶有哪些形态特征?24、岩溶的发生条件有哪些?岩溶的哪些发育和分布规律?岩溶地区有哪些工程地质问题?如何进行防治?25、什么是滑坡?滑坡有哪些重要标志?滑坡如何进行分类?26、滑坡如何进行野外识别?滑坡的监测容有哪些?27、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如何分类?泥石流流量流速如何计算?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28、采空区有哪些地表变形特征?如何分类?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有哪些?采空区如何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空区地面建筑适宜性如何评价?有哪些处理措施?29、地面沉降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哪些?30、如何预测地面沉降?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31、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3、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受哪些方面的影响?34、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是什么?35、如何进行地面塌陷的预测、预防和治理?36、以为例说明地裂缝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37、地裂缝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地裂缝有什么特点?各种地裂缝的成因如何?地裂缝的危害及工程对策有哪些?38、如何防治或减轻地裂缝对工程环境的影响?39、什么叫荒漠化?矿山“三废”?“岩爆”?40、矿区地面变形应采取哪些防治对策?41、矿井突水有哪些致灾条件和影响因素?42、矿井突水有哪些征兆?43、矿井突水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对策?44、微量有害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影响因素是什么?45、环境有机污染物与人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危害主要有哪些?46、什么叫荒漠化?47、土地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其成因如何?48、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49、什么叫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如何防治?50、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区别与联系?5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52、土地沙质荒漠化与石漠化的区别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征是什么?53、什么叫特殊土?湿陷性的黄土有何特点?54、什么叫膨胀土?膨胀土有何特征?膨胀土防治措施有哪些?55、软土、冻土有何特征?其危害如何?其防治应采取哪些手段?56、地下水如何恶化?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57、叙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58、什么叫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会造成哪些危害?59、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结构与分布?60、台风又哪些危害?台风危害有哪些防措施?61、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①白鹤岭出现两个滑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2、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②白鹤岭大滑坡产生的主要、外因素是什么?63、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③白鹤岭大滑坡发生后,前后采取了哪些工程措施?效果如何?64、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④为什么以前在白鹤岭大滑坡中采用的挡墙、天沟(排水沟)这些工程措施都不管用?65、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
地震地质学考试试题

地震地质学考试试题1. 请简要描述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地震是地球表面或地下突然释放的能量,通常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
当板块在地球内部发生相对运动时,地质应变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就会破裂,释放出能量,形成地震。
2. 什么是地震波?它们会如何传播?地震波是地震释放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产生的波动。
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地震波分为P波、S波和地震表面波。
P波是最快传播的,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而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表面波是震中附近从地表面开始传播的波。
3.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它们对地震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地震的震级是一个用来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使用里氏震级、芮氏震级等来表示,数值越大代表震级越大。
震源深度是地震发生的深度,通常分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震级和震源深度会影响地震破坏力的大小和传播范围。
4. 地震预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对减少地震灾害有何作用?地震预警系统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提前监测地震的系统。
当地震波传播到地震监测站时,系统可以根据波的速度和传播路径来估计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位置,从而提前发出预警信息,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5. 请简要介绍地震的影响和灾害应对措施。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火灾、洪水等多种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固建筑物、建造抗震设施、提高应对能力等,同时加强地震救援队伍的建设,以应对突发地震事件。
通过以上试题的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地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问题,加强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促进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应对减灾工作的进步。
希望考生们认真准备,做好地震地质学考试的准备,加强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预防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灾害地质学试题库

《灾害地质学》试题库一、问答题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如何分类分级的?2、我国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是什么?3、人类活动可引起哪些地质灾害?4、三峡建设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5、福建省地质灾害分布特点?6、降水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7、中国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规律呢?8、灾害地质学的发展历史?9、地质灾害评估目的、类型及内容?10、危险性、易损性、破坏损失和防治工程评价的要素和内容?11、什么叫防灾效益?什么叫保值效益?12、什么是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什么是灾害敏感度?13、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级别与技术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场地选址的地质问题如何评价?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及等级如何确定?15、如何理解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效益?16、各级地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意义?什么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17、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8、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19、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具备哪些相关性?20、滑坡是怎样形成的?需怎样监测和防治滑坡?21、中国、福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22、崩塌与滑坡产生的征兆及区别23、什么是岩溶?岩溶有哪些形态特征?24、岩溶的发生条件有哪些?岩溶的哪些发育和分布规律?岩溶地区有哪些工程地质问题?如何进行防治?25、什么是滑坡?滑坡有哪些重要标志?滑坡如何进行分类?26、滑坡如何进行野外识别?滑坡的监测内容有哪些?27、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如何分类?泥石流流量流速如何计算?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28、采空区有哪些地表变形特征?如何分类?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有哪些?采空区如何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空区地面建筑适宜性如何评价?有哪些处理措施?29、地面沉降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哪些?30、如何预测地面沉降?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31、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3、喀什特地区地面塌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受哪些方面的影响?34、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是什么?35、如何进行地面塌陷的预测、预防和治理?36、以西安为例说明地裂缝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37、地裂缝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地裂缝有什么特点?各种地裂缝的成因如何?地裂缝的危害及工程对策有哪些?38、如何防治或减轻地裂缝对工程环境的影响?39、什么叫荒漠化?矿山“三废”?“岩爆”?40、矿区地面变形应采取哪些防治对策?41、矿井突水有哪些致灾条件和影响因素?42、矿井突水有哪些征兆?43、矿井突水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对策?44、微量有害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影响因素是什么?45、环境有机污染物与人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危害主要有哪些?46、什么叫荒漠化?47、土地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其成因如何?48、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49、什么叫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如何防治?50、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区别与联系?51、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52、土地沙质荒漠化与石漠化的区别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征是什么?53、什么叫特殊土?湿陷性的黄土有何特点?54、什么叫膨胀土?膨胀土有何特征?膨胀土防治措施有哪些?55、软土、冻土有何特征?其危害如何?其防治应采取哪些手段?56、地下水如何恶化?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57、叙述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58、什么叫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会造成哪些危害?59、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结构与分布?60、台风又哪些危害?台风危害有哪些防范措施?61、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①白鹤岭出现两个滑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2、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②白鹤岭大滑坡产生的主要内、外因素是什么?63、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③白鹤岭大滑坡发生后,前后采取了哪些工程措施?效果如何?64、根据白鹤岭滑坡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④为什么以前在白鹤岭大滑坡中采用的挡墙、天沟(排水沟)这些工程措施都不管用?65、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
灾害地质学期末考试内容

1、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2、地震:指地球内动力作用而发生在岩石圈内的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积聚在岩石圈内的能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3、土地荒漠化: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即土地退化。
4、泥石流:指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5、地面沉降: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开采地下水或其他地下流体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6、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对地质灾害灾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评价的过程。
7、保值效益(Z):对灾害地区现有资产的保障属于直接经济效益,Z=J-T Z为保值效益J为灾害损失价值T减灾投入资金。
8、防灾效益:E=O/I 是防灾收益与防灾工程投入费用的比值。
9、矿井突水:指掘进或采矿过程中当巷道揭穿导水断裂、富水溶洞、积水老窿,大量地下水突然涌人矿山井巷的现象。
11、灾害:自然或认为环境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和活动等社会功能的严重破坏,引起广泛的生命,物质或环境损失;这些损失超出了受影响社会靠自身资源进行抵御的能力。
12、海水入侵:由于滨海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引起海水或高矿化咸水向陆地淡水含水层迁移而发生的水体侵入的过程和现象。
13、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种类及内容(1)目的:①揭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②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损失及人类抗灾能力③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和(2)种类: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3)内容:①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②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③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地质灾害学期末考试题

灾害地质学试题(A)一、选择题(2*10)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B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根据范围划分,面积在几十平方千米范围内的是(A)A、点评估B、面评估C、区域评估D、整体评估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5. 建筑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中处于第一阶段的是(A)A、检测与预报B、检测与预报C、防灾与抗灾D、救灾6. .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中,起最有效途径的是(A)A、预防为主的原则B、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C、防治地质灾害与其他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原则D、纺织工程最优化原则7.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B) A.地震、洪涝、台风B.台风、暴雨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D.海啸、风暴潮、干旱8.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D)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9、下列哪种地质灾害中,哪一种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C)A、滑坡B、泥石流C、崩塌D、地震10、矿山地质灾害的最主要成因(D)A、地下水超量开采B、地震所致C、火山所致D、大规模开采矿二、填空题(1*10)1. 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
3.地质灾害的管理的的主要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________4.地震灾害按其与地震动关系密切程度和地震灾害要素的组成可分为原生灾害、____、和间接灾害5.震预报可划分为三个地研究内容各异的层次,即________、地震灾害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6.根据火山活动的状况,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地质灾害:
2、地震:
3、土地荒漠化:
4、泥石流:
5、地面沉降:
6、地质灾害灾情评估:
7、保值效益(Z):
8、防灾效益:
9、矿井突水:
10、地面沉降:
11、灾害:
12、海水入侵:
13、地面塌陷:
二、简答题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种类及内容?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措施及危害?
3、地面沉降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
4、土地荒漠化有哪些类型?
5、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6、人类活动可引起哪些地质灾害?
7、地面沉降具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8、矿井突水有哪些危害?
三、论述题
1、如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根据四川利子依达沟泥石流简介,请回答以下列问题:(20分,每题5分)①利子依达沟出现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利子依达沟泥石流产生的主要内、外因素是什么?③利子依达沟泥石流的主要特点?④利子依达沟泥石流主要损失情况?
1、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核心要素是?
2、地裂缝的特征主要表现有什么?
3、灾害敏感度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4、减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哪些?
5、地质灾害管理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6、地质灾害防治的必须遵循基本原则。
7、地质灾害的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8、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9、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0、崩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11、滑坡的形成条件有有哪些?
12、矿山采空区的有何处理方法?
13、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核心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