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海淀)28.(15分)为探究Na 2SO 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已知:Cr 2O 72-(橙色)+ H 242-(黄色)+ 2H +(1)进行实验i 和ii :23的原因:。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 中现象: 。

(2)继续进行实验iii :向2 mL 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 −1 K 2Cr 2O 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 中现象: 。

③根据实验i ~iii ,可推测:Na 2SO 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 2SO 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④向实验iii 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

该现象 是 。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 2SO 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 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 闭合时,电压为x 。

b. 向U 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

c. 继续向U 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 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

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O 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

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 (z <y )。

(东城)28.(14分)资料显示“O 2的氧化性随溶液pH 的增大逐渐减弱”。

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 与O 2反应,实验如下。

(1)实验②中生成I 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___。

(2)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 ___。

北京市密云区高三月一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北京市密云区高三月一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北京市密云区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Fe 561.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图标来警示或提示人们注意。

以下图标中表示非处方药的是A.B.C.D.【答案】B【解析】A.是节约用水标志,故A错误;B.是非处方药标志,故B正确;C.是资源回收利用标志,故C错误;D.是禁止采摘花草标志,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

2.下列依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为反应物,混合加热制备氨气,故A正确;B.二氧化碳从长导管进入,出尾气是短导管,故B正确;C.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C正确;D.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可烘干,故D错误;故选D。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3.下列事实不能用...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C.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D.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答案】D【点睛】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蔬菜水果多属于碱性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益B.棉花、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C.蚕丝、羊毛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苯、植物油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蔬菜水果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显碱性,对人体健康有益,故A正确;B.棉花属于天然材料,而不是合成材料,故B错误;C.蚕丝、羊毛均为蛋白质,含有碳、氢、氧、氮元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及N2,故C错误;D.苯分子结构中无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植物油中脂肪酸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错误;答案为A。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word版含答案

结构简式:

a.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b.能发生银
镜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为 4 组峰
(4)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
式:


(5)一定条件下,下列化合物中能与 B 发生化
学反应的是 。
a.NaOH
b.HCl
c.Na
(6)已知:
以苯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B,写
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
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合成路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谷)25、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 镇痛药,对预防血栓和脑梗有很好的作用, M 是一种防晒剂,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密云)25.(17 分)尼龙-66 具有较高的钢性、 较好的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广泛用于制造机械与 电气装置的零件,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RCl+HCN RCN+HCl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 A 官能团名称
,③的反应
类型

(2)写出化合物 D 的结构简式: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 C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
成丁苯酞(J)的一种路线如下:
A (H8C)4
HrB
B (9BCr4H)
乙Mg醚
C
HO2
D (H8C)7
试剂a
E (7BCr7H)
MO△n2,O2
F (BCr7OH)5
G
C(C HBO3r)H3
Mg, H 一 乙醚 定
J (14CO122)H

【2017北京高三化学一模试题汇编】有机化学大题

【2017北京高三化学一模试题汇编】有机化学大题

(东城)25. (17分)高分子化合物PA66的合成路线如下:(1)A 属于芳香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 。

(2)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4)②的反应条件是 。

(5)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6)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 .为链状化合物且无支链;ii .为反式结构;iii .能发生银镜反应。

(7)已知:RCH=CH 2 RCH 2CH 2COOCH 3有机物C 可由2-丁烯经4步反应合成,请结合题中信息补充完整下列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CO/CH 3OH催化剂 CH 3CH=CHCH 3C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

某聚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②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I的分子式为C9H12O2N2,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6)1 mol 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 mol CO2,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23+O O OOHC2已知:(1)A 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__________。

(2)B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由C 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由E 与I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 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5)试剂b 是___________。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电化学试题汇编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电化学试题汇编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电化学试题汇编1、(2017昌平8).关于下图所示两个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c (H +)浓度变化:①减小,②减小 B . 装置名称:①是电解池,②是原电池C .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 +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 +向正极方向移动 D . 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2H 2O-4e -=4H ++O 2↑,②中负极:Zn e Zn -=-+222、(2017海淀10)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B. 中心区:Fe – 2e —==== Fe 2+C. 边缘处:O 2 + 2H 2O +4e —==== 4OH —D. 交界处:4Fe 2+ + O 2 + 10H 2O ==== 4 Fe(OH)3 + 8H +3、(2017海淀14).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 −CO 2电池。

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 2,充电时“呼出”CO 2。

吸入CO 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吸收的全部CO 2中,有2/3转化为Na 2CO 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 )电极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入”CO 2时,钠箔为正极B .“呼出”CO 2时,Na +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C .“吸入”CO 2时的正极反应:4Na ++ 3CO 2 + 4e —==== 2Na 2CO 3 + C D .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 2,转移电子数为0.75 mol4、(2017门头沟12).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 2+4OH –+2H 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 +向阳极移动 B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 )c -逐渐减小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 –-2e –===Zn(OH)24-D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L (标准状况)5、(2017石景山13)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所示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 2和H 2O 合成CH 4。

北京市2017届高中三年级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原理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中三年级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原理word版含答案

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原理(海淀)26.(13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利用生物质发酵得到的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反应I和反应II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1)反应I中,1 molCH3CH2OH(g)参与反应后的热量变化是256 kJ。

①H2O的电子式是。

②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II,在进气比[n(CO) : n(H2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CO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①图中D、E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 D和T E。

判断:T D T E(填“<”“=”或“>”)。

②经分析,A、E和G三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其原因是A、E和G三点对应的相同。

③当不同的进气比达到相同的CO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和进气比的关系是。

(3)反应III,在经CO2饱和处理的KHCO3电解液中,电解活化CO2制备乙醇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从电解后溶液中分离出乙醇的操作方法是。

(东城)26.(13分)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为H2、CO、CO2、N2和H2O(g)。

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1)步骤Ⅰ,CO变换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①CO变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L半水煤气,发生CO变换反应。

测得不同温度(T1、T2)下氢气的体积分数φ(H2)与时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ⅰ.T1、T2的大小关系及判断理由是。

ⅱ.请在上图中画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起始充入0.5aL半水煤气,T2温度下氢气的体积分数φ(H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步骤Ⅱ,用饱和Na2CO3溶液作吸收剂脱除CO2时,初期无明显现象,后期有固体析出。

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吸收前:c(Na+)>c(CO32-)>c(OH-)>c(HCO3-)b.吸收初期:2c(CO32-)+2c(HCO3-)+2c(H2CO3)=c(Na+)c.吸收全过程:c(Na+) + c(H+)=2c(CO32-)+c(HCO3-)+c(OH-)②后期析出固体的成分及析出固体的原因是。

北京市密云区2018高三综合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密云区2018高三综合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密云区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训练(一)化学本卷共 16 页,共 3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O 16 Na 23Cl 35.5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醋、糖都有防腐功效B.氨基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发生了水解D.煤粉碎后更易燃烧,是因为粉碎增强了煤的还原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经分馏可以获得乙烯B.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烷> 丙醇C.乙二酸、苯酚、苯乙烯均可发生聚合反应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8.短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 Y 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 < Z < XY 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X WC.Z、W 均可与 Na 形成离子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9.某离子反应涉及到 H2O、ClO﹣、NH4+、OH﹣、N2、Cl﹣等微粒,其中 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 Cl-为还原产物B.消耗 1 mol 还原剂,转移 3 mol 电子C.反应后溶液的 PH 值减小D.NH4+被 ClO-氧化成 N210.一定条件下,某含碳钢腐蚀情况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 pH 的升高,碳钢腐蚀速率逐渐加快B.pH<4,发生析氢腐蚀C.pH 为 14,其负极反应为 2H2O+Fe_3e-=FeO2-+4H+D.pH 为 7 时,负极反应为 Fe_3e-=Fe3+,生成的 Fe3+被空气中 O2氧化为 Fe2O311.下列相关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12.燃煤后烟气脱硫方法之一是利用天然海水的碱性吸收烟气中 SO2并转化为无害的 SO42-,其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从吸收塔排出的海水中 S 元素主要以 HSO3-形式存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排放大海A.海水中 HCO 3-发生水解的方程式为:HCO3-+H2O CO32-+H3O+B.为了加快 SO2的吸收速率,进入吸收塔的海水温度越高越好C.排入曝气池进行处理时,鼓入大量空气,主要目的是为了将 HSO3-氧化为SO42-D.经过曝气池氧化后的“海水”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海25.(17分)咖啡酸苯乙酯(CAPE)具有的药理活性非常广泛,在医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市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8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海淀)27.(16 分)实验小组探究KI 与Cu(NO3)2的反应,进行实验一:实验一注: 本实验忽略Cu2+在此条件下的水解。

(1)取棕黄色清液,加入少量______溶液(试剂a),清液变为______色,说明生成了I2。

(2)探究生成I2的原因。

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向2mL Imol/LKI 溶液中加入1mL______溶液( 硝酸酸化,pH=1.5 ),再加入少量试剂a,观察到与(1)相同的现象。

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实验一中生成I2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NO3- 氧化了I-。

②乙同学认为仅由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得出相应结论。

他的理由是该实验没有排除____氧化I-的可能性。

③若要确证实验一中是NO3-氧化了I-,应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检验______的实验。

(3)探究棕黑色沉淀的组成。

①查阅资料得知: CuI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于是对棕黑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两种假设:a.CuI吸附I2;b.______吸附I2。

为证明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取棕黑色沉淀进行实验二:实验二已知: CuI难溶于CCl4;I2+2S2O32-=2I-+S4O62-(无色);Cu++2S2O32-=Cu(S2O3)23-(无色)。

由实验二得出结论: 棕黑色沉淀是CuI吸附I2形成的。

②现象ⅲ为______________。

③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现象ii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④由实验二可推知,Cu(NO 3)2 与KI 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朝阳)28.(15分)某小组以4H + +4I –+O 2=2I 2 +2H 2O 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

实验气体a 编号及现象通入气体a1 mol/L KI 溶液A尾气处理HCl Ⅰ.溶液迅速呈黄色 SO 2 Ⅱ.溶液较快呈亮黄色CO 2Ⅲ.长时间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 空气Ⅳ.长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1)实验Ⅳ的作用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密云区理综训练化学卷(一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6.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图标来警示或提示人们注意。

以下图标中表示非处方药的是
A B C D
7.下列依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操作中不能
..实验目的的是
..达到
8.下列事实不能用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C.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D.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蔬菜水果多属于碱性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益B.棉花、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C.蚕丝、羊毛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苯、植物油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0.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11.K2FeO4在水中不稳定,发生反应:4FeO
+10H2O 4Fe(OH)3(胶体)+8OH+3O2,其
4
稳定性与温度(T)和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图ⅠK2FeO4的稳定性与温度关系图ⅡK2FeO4的稳定性与溶液pH关系
A. 由图Ⅰ可知K 2FeO 4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B. 由图Ⅰ可知温度:T 1>T 2>T 3
C. 由图Ⅰ可知上述反应ΔH < 0
D. 由图Ⅱ可知图中a < c 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
的是 A .a 为电解池的阴极
B .b 处有氯气生成,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
C .c 处发生了反应:Fe-3e -
= Fe 3+ D .d 处:2H 2O+2e -
=H 2↑+2OH -
25.(17分)尼龙-66具有较高的钢性、较好的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广泛用于制造机械与电气装置
的零件,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RCl +HCN RCN +HCl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 官能团名称 ,③的反应类型 。

(2)写出化合物D 的结构简式: 。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C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 .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b .能发生银镜反应 c .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
(4)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

(5)一定条件下,下列化合物中能与B 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NaOH
b .HCl
c .Na
(6)已知:
以苯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B,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合成路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3分)合理的利用吸收工业产生的废气CO2、NO2、SO2 等可以减少污染,变废为宝。

(1)用CO2可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CO2(g)+3H2(g)═CH3OH(g)+H2O(l)△H=﹣akJ•mol﹣1;
2H2(g)+O2(g)═2H2O(l)△H=﹣b kJ•mol﹣1;
则表示CH3OH(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常用于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H <0制备。

图1为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①0~6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
②该反应第一次达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10min改变的条件是。

(3)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图2所示: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

(4)以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粗硅为原料,熔融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3,判断A为电源的极,
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7. (12分)工业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有SiO2、Fe2O3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
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

其工业流程如下:
(1)浸锰过程中Fe2O3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SO2+2H+=2Fe2++SO42-+ H2O,该反应是经历以下两步反应实现的。

写出ⅱ的离子方程
式:。

ⅰ:Fe2O3 + 6H+ = 2Fe3++3H2O
ⅱ:……
(2)过滤Ⅰ所得滤液中主要存在的两种金属阳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3)写出氧化过程中MnO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4)“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向过滤Ⅱ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时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

(5)加入NH4HCO3溶液后,生成MnCO3沉淀,同时还有气体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
是。

28.(16分)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通常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①用化学方程式
.....解释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小组两名同学共同设计如下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通入SO2,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检验反应后B中的白色固体含有Na2SO3的方法是: 。

②乙同学认为反应的后B中有Na2SO3还会有Na2SO4。

乙同学猜想的理由是:。

为检验产物中Na2SO4的存在乙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的现象不能证明有Na2SO4生成,其理由为。

③请补充完整实验小组测定B中反应完全后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

称取样品a 克加水溶解,
__________,烘干,称量沉淀质量为b 克,计算含量。

参考答案:
(2)NH 4OOC (CH 2)4﹣COONH 4 (2分) (3)
(2
分)
(4)
(2分) (2分)
(5)b c (2分) (6) (3分)
26.(13分)
(1 )2CH 3OH(g)+3O 2(g) =2CO 2 (g)+4H 2O(l) ΔH = 2a -3b kJ·mol -1 (2分)
(2 ) ①0.15 mol·L -1·min -1 (2分) ② 30 (2分) 升高温度 (2分) (3) 2NO 2+4HSO 3- =N 2+4SO 42-+4H + (2分) (4) 负 (1分) Si+4H -- 4e - = SiH 4 (2分) 27. (12分)
(1) 2Fe 3++ SO 2+2H 2O = 2Fe 2+ + SO 42-
+4H +(2分)
(2)Mn 2+ Fe 2+(2分)
(3)MnO 2+SO 2=MnSO 4(2分)
(4)90℃(1分) 防止NH 4HCO 3受热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1分) (5)Mn 2++2HCO 3-=MnCO 3↓+CO 2↑+H 2O (2分)
(6)取1-2mL 最后一次洗液于试管,滴加盐酸酸化BaCl 2溶液,若无白沉淀产生,则洗涤干净(2分) 28.(16分)
(1)①2Na 2O 2 +2H 2O = 4 NaOH +O 2↑ (2分). 反应生成的H 2O 2具有漂白作用(2分)
②2H 2O 2 ==== 2H 2O +O 2↑ (2分) (2)①2Na 2O 2 + 2SO 2 = 2 Na 2SO 3 +O 2 (2分)
取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少许,滴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Na 2SO 3 (2分)
MnO 2
②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2分)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2分)
③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