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doc

合集下载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创办于1962年,当时校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6月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她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同时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并承担着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店铺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校园占地38公顷,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校园楼舍典雅,绿树成荫,服务设施齐全,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宁静而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建校近40年来,已经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0000多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

现在每年都有6000多名外国留学生和2000余名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雄厚。

在700多名教师和专职人员中,有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近300名,他们之中既有学术造诣精深的老专家、老教授,又有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

学校还聘请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积极主动地适应国际人才市场和国内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更新老专业创办新专业,发展边缘、新兴、交叉学科。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个结构比较合理、内容比较充实的学科体系。

学校现设有:汉语学院、外语学院(店铺预备人员培训部)、文化学院、汉语速成学院、汉语教师进修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基础教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等教学单位,从短期教育、速成教育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学科层次齐备,各具特色,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国内外普遍好评。

除教学单位之外,学校还设有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语言教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中华文化研究所、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心、汉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及图书馆、出版社、杂志社等教学辅助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详细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详细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详细简介1历史沿革编辑北京语言大学(2)1962年建校,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1965年1月9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1971年10月19日,根据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北京语言学院”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并。

1972年10月16日,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复校。

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

1986年,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对外汉语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1988年,学校首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研究生。

1996年6月13日,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年7月2日,经教育部批准,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2]。

2012年,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3]2013年,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办学条件编辑院系设置截至2017年10月,该校设有3个学部、8个直属学院(教学部),分别为: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语言康复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4]。

师资力量截至2017年12月,该校共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29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7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入选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学科建设截至2017年10月,该校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八个门类;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

招生宣传工作手册

招生宣传工作手册
第五条本章程适用于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学校保送生、自主招生、提前批次、农村专项计划和农村单独招生等类型的招生工作,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学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本年度《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接受考生、家长、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金融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2014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构筑四大学术方阵的战略构想。
第九条招生办公室作为学校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一)?具体落实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或实施细则;(二)拟定本校招生章程和招生工作规章制度;(三)开展招生宣传和咨询工作,向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情况和录取规则;(四)根据国家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五)组织实施录取工作,并负责协调和处理本校录取工作的遗留问题;(六)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七)完成与招生相关的其他工作。
学校编辑出版《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五种期刊。学校出版社出版的各类教材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有近百个国家的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2015年3月)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简称北语(BLCU),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日制本科高校,也是中国最早开设汉语国际教育和其他外语专业的学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62年的北京外国语学院中文研究生班,经过多年发展,于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专门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化教育人才。

北京语言大学致力于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与研究,培养广泛需求的外籍汉语师资和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语言和文化支持。

北京语言大学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专业齐全的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训中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校注重国际化办学模式,建立了国家级汉语文化交流基地和国际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和文化合作。

北京语言大学各学院设有多个专业,涵盖了语言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等领域。

学校设有博士、硕士、本科和留学生教育四个层次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此外,北京语言大学还开展非学历语言培训和进修学习,广泛服务社会需求。

近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学校与海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其中不乏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京语言大学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并提供多种培养和实践机会。

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丰富自身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学生国际交流,与多所高校签订交流项目和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北京语言大学一直致力于推动语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学校举办了多届国际学术会议和文化活动,增进了国际间的了解与友谊。

资料

资料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为教育部直属的公办全日制大学。

原名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它是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绘画、国际政治、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教育的国际型大学。

学校凭借鲜明独特的专业优势、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培养包括语言进修生、普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成人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人才。

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的美誉;同时,北语还承担着对中国学生进行多种外语、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绘画、金融学、会计学、信息科学等专业教育,以及开展出国留学预备人员进行出国前外语培训的工作。

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

建校50年来,已经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0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留学生。

学校有专任教师800余人。

北京语言大学中教学和科研人员829人,有高级职称的303人;有本科专业22个,硕士专业24个,博士专业9个,其中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等专业历史悠久,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同类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

学科门类涵盖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

据2009年最新数据表明,目前,学校有各类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外国学生8000多名,中国学生3900多名。

发展以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为中心的教育事业,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已经成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和培养涉外人才的基地。

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外语及对外汉语类优秀的人才。

北京语言大学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六。

北京语言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北京语言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北京语言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外文名: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简称:北语(BLCU);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院系设置学校院系设置有;高级翻译学院、人文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人文学院等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的特色专业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对外汉语、国际金融学、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汉语言文学、绘画、国际政治、翻译............。

北京语言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学校前沿是 1964年6月成立的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6月由学校改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由学校改名为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学校国际代码;10032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

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如下:2003年的本科14308 1 2003 05 00XXXX 2006年专科:14308 1 2006 06 00XXXX北京语言大学历任校(院)长学校有历任院长;崔希亮:2005年6月;现在,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曲德林:1999年9月;2005年6月,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杨庆华:1989年;1999年,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校长,吕必松:1983年;1989年,任北京语言学院院长。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的国际型大学,同时承担对中国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等专业教育以及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培训教育。

学校创办于1962年,前身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组建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后因文革中断办学数年。

1972年复校后,学校在保持对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的同时,积极拓展、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中外学生同校的办学格局。

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英文校名为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2002年,中文校名简缩为“北京语言大学”。

建校四十多年来,学校从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预备教育为主体的单科性预备教育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

现在,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各类同期在校生达12000人次,其中外国留学生近8000人次。

每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约占全国的十二分之一、北京市的六分之一,为国家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学校的发展历史上,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先生、王还先生、钟梫先生、吕必松先生以及盛成先生、袁树仁先生、傅惟慈先生、李振中先生、王得杏先生等著名的外语专家都曾执教我校。

目前,全校拥有教职工1279人,专任教师660人。

配置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中的专任教师41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32人,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79%,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达到93%以上。

在我校教师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全国师德标兵、国家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聘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50余人。

最新北京语言大学考研分数线分析考研难度

最新北京语言大学考研分数线分析考研难度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北京语言大学(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简称“北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

北京语言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

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1.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2.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3.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

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出现在如下两个专业:1.上涨极限值(+7分),艺术学和体育学。

2.下降极限值工学(-6)和工学照顾专业(-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

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金融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

2014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构筑四大学术方阵的战略构想。

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

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7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6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

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卡塞姆•托卡耶夫,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德国汉学家顾彬,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语学习过。

此外,北语还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接受过专门外语培训的公派留学人员,现在他们多已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语一方面保持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个门类,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专业17个(实际招生)、硕士专业45个(实际招生)、本科专业27个。

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

学校目前设有三个学部、六个直属学院(教学部)和两个科研院所,分别为: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外国语学部(含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含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商学院、
艺术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语言科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学校还设有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阿拉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其中,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被确认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为国家汉办研究基地、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为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

近两年学校还培育和组建了“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学校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密切。

目前与世界上58个国家和地区的321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国际教育格局。

学校与哈佛大学合作设立哈佛北京书院。

在泰国设立了曼谷学院,在日本设立东京分校。

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外联合办学,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学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十余所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项目。

承办了17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被评为“先进中方合作院校”。

最近几年,平均每年有100名左右的教师在海外任教,有4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每年接待外宾1500余人次
学校编辑出版《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五种期刊。

学校出版社出版的各类教材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有近百个国家的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2017年中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523人。

1. 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同时还需提供到普通高校进修本科课程10门以上的成绩单(教务处盖章有效),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包括一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2. 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具体相关信息请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栏。

3. 考试
(1)初试日期:按国家统一规定。

(2)初试地点:见准考证。

(3)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另行通知。

4.学费和奖助学金政策
据国家有关规定,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新生均须按照国家规定统一缴纳学费。

同时,学校将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具体收费标准和奖助学金细则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我校不代售考试参考书,也不提供或出售往年试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电话:010—82303470 邮政编码:100083 网址:/
招生专业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