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合集下载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沉淀、气体、水生成。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要有难溶、易挥发、难电离物质生成;(不能说明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的发生)。

3、离子反应总是向某些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4、从热力学角度,用自由能的变化做判据说明离子反应进行的方向。

分析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判断离子反应自发进行方向),应该和分析其他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条件一样,可以用热力学数据做判据。

依据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G=⊿H-T ⊿S是否小于0来判断。

酸、碱、盐在溶液中离子互换反应;若有沉淀、气体生成,由于发生了相变,△S发生了很大变化;若有难电离物质生成,产物的⊿H比反应前的自由离子有较大的降低。

因此,这些离子反应的自由能⊿G=⊿H-T⊿S都小于0,都能自发进行。

也因此,当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离子互换反应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物质)生成时,可以判断反应能发生。

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物质)生成的离子互换反应,溶液中某些或某种离子浓度必然降低。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离子反应,总是朝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例如,醋酸和氨水的反应,金属钠和水的反应,离子浓度都增大,由于反应的⊿G<0,都能自发进行。

从因果关系上看,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物质)是反应发生
的宏观现象,不是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

离子反应和所有化学反应一样,反应的推动力是反应自由能的降低。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如H+与CO32-, H+与HCO3-等
(3)离子间反应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如 HCO3-与OH-,NH4+与OH-,CH3COO-与H+
3、当有隐含限制条件时:
(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 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 MO4-(紫红色)、Cr2O72-(橙色)
(1)写(是基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拆(是关键)----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 成离子形式 (3)删(是途径)----把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 两端删去 (4)查(是保证)----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 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注意:
(1)可拆:可溶性的强酸、强碱、盐应改写为 离子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
2、离子反应的方向:向离子浓度、种 类、数目减小的方向
四、离子共存问题
1、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取决于它们之间 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则可 以共存;否则将不能共存。
2、离子之间若发生以下反应,则不能共存:
(1)离子间反应生成沉淀:凡能在水中相 互结合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 共存。如Ca2+与CO32-,Ba2+与SO42-,Ag+ 与Cl-等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编号Jjfz-2离子反应复习资料徐斌祖一、相关概念1.离子反应:化合物在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应。

如:CaCO3与HCl、Na2S与CuSO4的反应;但要特别注意:有些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这些反应是:铜与浓硫酸、氯化钠与浓硫酸、氟化钙与浓硫酸、硝酸钠与浓硫酸、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反应等。

离子反应的特点是向着减少某些离子的方向进行,反应速率较快,部分离子反应有较为明显的现象。

离子反应的类型有:氧化还原型与非氧化还原型(即复分解反应型)。

2.离子方程式: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二、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1.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难溶物;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易挥发物。

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反应物中必须存在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但不要求以上三个条件。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2.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的形式;3.将难溶于水、难电离和易挥发的物质写成化学式;4.将单质、氧化物写成化学式;5.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要注意物质的量)并配平(三个守恒)。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微溶物的处理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2Ag++SO2-4=Ag2SO4↓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时,微溶物用离子式表示;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其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微溶物应写成化学式。

如:石灰乳中加入碳酸钠,其离子方程式为:Ca(OH)2+CO2-3=CaCO3+2OH-2.关于一些反应中量的问题—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①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1.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⑴ NaOH溶液与足量ALCL3溶液反应; ⑵ ALCL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例2.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⑴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⑵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⑶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离子反应和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和其发生的条件
• ②生成物——用化学式表达。
如:Ca(OH)2 为反应物时 ①澄清石灰水:拆为“Ca2+、OH-” ②石灰乳或石灰浆:仍用“Ca(OH)2”
为生成物时 仍用“Ca(OH)2”
猜测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旳条件就 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旳条件。
试验探究
试验探究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2NaOH=Cu(OH)2↓+Na2SO4
Ca2++CO32-=CaCO3 ↓
应用练习:
水中污染物旳消除:汉江沿岸某工 厂排放旳污水中具有Ag+、Ba2+、 Fe3+、NO3-,与它相邻一家工厂旳 污水中具有K+、Cl-、SO42-、OH-, 若单独排放会对汉江造成严重旳污 染。假如你是工厂旳领导,为了保 护汉江清澈旳汉江河水不受污染, 你有好旳处理方案吗?请说说看!
CO32-+2H+=CO2↑+H2O K2CO3+H2SO4=K2SO4+CO2↑+H2O CO32-+2H+=CO2↑+H2O
▲离子反应旳实质就是经过反应使溶液中
某些离子旳浓度明显减小旳过程。
4、复分解型离子反应旳条件:
条件之一:有沉淀生成 Ba2+ + SO42- == BaSO4↓
条件之二:有挥发性物质生成(放出气体) CO32-+2H+==CO2↑+H2O
Cl-
Ba2+
SO42-
1.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旳反应叫离 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中旳反应实质是 离子之间旳反应。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旳离子符号表达 反应旳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反应实质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离子浓度减少的反应;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生成;3、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稀H2SO4与NaOH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2、通过①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②NaOH溶液于CuSO4溶液混合③NaCl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探究反应发生的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研究方法,了解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在离子反应上的认知水平;2、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符号语言的在化学学习中的认识;二、教学策略(一)现象与本质间的认知发展教学策略通过在NaOH中逐步滴加稀H2SO4这一实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进而引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了解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

(二)实验探究教学策略通过设计探究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是否变化的实验,熟悉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反应发生的本质。

(三)符号表征教学策略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会用化学离子符号语言来表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对化学学习的表征之一(另外两种为文字和图像)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教学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安排在“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之后,学生对电解质有了教为深刻的理解,便于安排实验探究,让学生充分讨论,认识到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的条件并,引出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复分解反应,本节教材的第一课时又分析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在此基础上学习离子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知识储备是足够的。

若从“过程与方法”的层面上讲,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观,利用这些技巧,去研究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同样是可以达成的。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D )
A、浓氯化亚铁溶液跟铜反应:
Fe2+ + Cu == Fe + Cu2+
B、钠跟水反应:
2Na + 2H2O == 2OH- + H2 ↑+ 2Na+
C、醋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H3COOH + OH- == CH3COO- + H2O
D、铁跟稀硫酸反应:
请同学翻看课本附录Ⅱ ,部分酸、碱和盐溶解性表 (1)、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 强酸:HCl、H2SO4、HNO3等; b 强碱:KOH、NaOH、Ba(OH)2、Ca(OH)2
c 可溶性盐:
钾钠铵盐硝酸溶,氯化物去银亚汞。
硫酸去钡铅,
碳磷酸盐多不溶。
其余的像沉淀、难电离的物质、气体、氧化物、单 质、水等均写成化学式。
Ba2+ + SO42- = BaSO4↓
2.离子方程式 ——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 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 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的形式;
(3)删——把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 否相等。
练习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B ) A、亚硫酸钡与盐酸: BaSO3+2H+=Ba2++SO2 +H2O B、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2Fe+6HCl=2Fe3++3H2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CuO+2H+=Cu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CO3-+OH-=CO32-+H2O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 (2)H +SO4 +OH +Ba2 ===H2O+BaSO4↓Fra bibliotek [关键一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关键是“拆”,哪类物质的化学
式拆,哪类不拆,初学阶段需强化记忆,多加练习,提高 书写技能.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性质与 CO2 类似):SO2+OH ===HSO3
二、离子共存的判断 离子共存即溶液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判断溶液 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反应, 若反应,则不共存;若不反应,则大量共存.
1.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 - 2+ 2- 2- (1)生成难溶性盐:Ca2+与 CO2 3 ,Ba 与 SO4 、CO3 ,Ag 与 Cl 、 - Br-、I-、CO2 3 ;
(4)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 多元弱 酸酸式 酸根离 子在离 子方程 式中不 能拆开 写,如 ,
- HCO3 ;而强酸酸式酸根离子则应该分开书写,如 HSO- 4 通常应写
成 SO2 4 +H .
- +
(5)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 Ba(OH)2 溶液与 CuSO4 溶液反应,既要写 Ba2 与 SO2 4 的离子
相等.
③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 应条件.
(2)注意的问题
①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 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 如Ca(OH)2等. ②氨水作为反应物写NH3· 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 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标↑).
3.H++OH-===H2O也可表示某些盐与碱的反应,如NaHSO4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05
CATALOGUE
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离子反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离子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例如在 合成有机物、无机物和药物的过程中,通过 控制反应条件,利用离子反应可以实现选择 性的合成,提高产物的质量和纯度。
在化学工业中,离子反应还可以用于研究物 质的性质和结构,例如利用离子反应测定化
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焓变值为正表示吸热反应,为负则表示放热反应。
熵变与自由能
熵变
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熵值变化,用于衡量反应的混乱度。
自由能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体系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熵变与自由能的关系
在封闭系统中,自由能的变化可以衡量系统做功的能力。
热力学稳定性与反应趋势
1 2
热力学稳定性
体系在热力学上保持稳定的状态。
研究离子反应有助于理解电解质的电 离、化学平衡和电化学过程等基本概 念。
实际应用
离子反应在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生 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在化学工程中,通过控制离子反应 可以生产特定的化学品;在材料科学 中,通过研究离子反应可以制备高性 能的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离子反应 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
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是指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在电离平衡中,离子的浓度取决于分子的电 离常数和溶液的浓度。离子的浓度越高,其强度就越大。
02
CATALOGUE
离子反应的热力学条件
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
离子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焓变
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焓值变化,用于衡量反应的热效应。
良好的导电性
由于离子化合物中存在可移动的离子 ,因此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外 加电场作用下,离子可以移动并传导 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练习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的是( A )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 C.0.1 mol· L-1AgNO3溶液:H+、K+、SO4—、I— D.0.1 mol· L-1NaAlO2溶液: H+、Na+、Cl—、SO42—
分组讨论(1分钟): 常见的能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有哪些?
常见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H+)、 NO3-(H+)。 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HS-、S2-、I-、SO32-。 如:MnO4-(H+)、ClO-、 NO3- (H+)与 Fe2+、I-、 HS -、SO32- 、S2反应不共存 Fe3+与S2-、I-、SO32-反应不共存
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总结:离子反应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 1.离子间的结合 强烈相互促进的水解 非氧化还原反应
络合反应 2.离子得失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
实质:能降低某些或某种离子的浓度
让我好好想想
思考:发生络合反应的微粒有哪些?
1、Fe3+ 与SCN-反应生成Fe(SCN)3 而不能大量 共存;
2、Ag+与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3.4.1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掌握离子节课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溶液中离子之间,以及离子 与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的反应称 为离子反应
直击高考
(全国Ⅰ卷)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
离子组是( B ) 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
反馈练习 3、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C) A.Na+、Al3+、Cl—、CO32— B.H+、Na+、Fe2+、MnO4— C.K+、Ca2+、Cl—、NO3— D.K+、NH4+、OH—、SO42—
实验完成后小组长负责保管实验仪器; 每组派代表前后黑板展示,你设计的实验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并注明离子反应类型(1分钟完成)。
总结:离子反应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 1.离子间的结合 强烈相互促进的水解 非氧化还原反应
络合反应 2.离子得失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
实质:能降低某些或某种离子的浓度
二、离子反应的应用

结: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需要同学们掌握,而这也正是解 决离子共存的问题的前提。 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 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 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与铝反应 生成氢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 液,常温下c(H+)/ c(OH-)=1012的溶液等.
反馈练习
1.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 Ca2+ Na+ CO32- NO3② NH4+ K+ OH- SO42-
生成难溶物 CaCO3 生成 NH3〃H2O
③ H+ K+ HCO3- SO42④ K+ H+ MnO4I⑤ Na+ K+ CO32- OH-
生成 气体CO2
MnO4- 能把 I- 氧化 能大量共存
【思考】只有生成沉淀的反应才 是离子反应吗?
如果还有其他条件,请用以下药品设 计你认为可以发生的离子反应实验方案? (3分钟)
实验药品: 稀盐酸、NaOH(aq)、酚酞 + FeSO4(aq)、Na2CO3、KMnO4(H )(aq)、 FeCl3、 KSCN试剂
方案完成之后,每组利用现有的药品, 按照本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你认 为可以发生的离子反应(2分钟)。
练 一 练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说明原因:
⑴. H+、CH3COO-、K+、Cl- 弱电解质 ⑵. S2-、Al3+、Cl-、Na+ 双水解 气体
⑶. CO32-、NO3-、H+、K+
⑷. Cl-、Ca2+、NO3-、CO32- 沉淀 ⑸. Fe2+、H+、Cl-、NO3- 氧化还原
直击高考
(全国Ⅰ卷)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
的是( C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c(H+)=10-12 mol· 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