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合集下载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3.掌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1.实验室器材和试剂:氯化银溶液、硝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2.幻灯片和投影仪;3.学生实验用具:试管、滴管、量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入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2.学生回答:你们在实验室中是否观察到过离子反应?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二、理论讲解(45分钟)1.确定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了解反应物的离子性质、随机碰撞的速率、溶液的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等;2.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离子方程式和净离子方程式;3.混合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实例,如氯化银和硝酸铜混合反应等;4.学生互动讨论:你们能否举出其他离子反应的实例?对于这些反应,是否可以确定它们满足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三、实验(30分钟)1.教师示范:将氯化银溶液加入硝酸铜溶液中;2.学生操作:参照示范进行实验,观察产生的反应现象;3.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结果,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了离子反应。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观察和解读;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3.教师讲解离子反应的应用领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五、课堂作业(10分钟)1.写下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调查并列举离子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设计离子反应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离子反应的现象;2.学生可自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教学评估: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讨论进行评价;2.检查学生所完成的课堂作业;3.针对学生的进展情况进行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如H+与CO32-, H+与HCO3-等
(3)离子间反应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如 HCO3-与OH-,NH4+与OH-,CH3COO-与H+
3、当有隐含限制条件时:
(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 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 MO4-(紫红色)、Cr2O72-(橙色)
(1)写(是基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拆(是关键)----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 成离子形式 (3)删(是途径)----把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 两端删去 (4)查(是保证)----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 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注意:
(1)可拆:可溶性的强酸、强碱、盐应改写为 离子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
2、离子反应的方向:向离子浓度、种 类、数目减小的方向
四、离子共存问题
1、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取决于它们之间 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则可 以共存;否则将不能共存。
2、离子之间若发生以下反应,则不能共存:
(1)离子间反应生成沉淀:凡能在水中相 互结合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 共存。如Ca2+与CO32-,Ba2+与SO42-,Ag+ 与Cl-等

高中化学 第二课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二课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获得的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在学习离子反应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和谐.教学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具准备Na2SO4溶液、 BaCl2溶液、 KCl溶液、 NaOH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酚酞指示剂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讲述法,假设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猜字谜:父母外出打工——猜一化学专用名词。

谜底:离子。

导入新课——离子反应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际上是关离子间的反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推进新课] 好,现在请四位同学上黑板写出(1)Na2SO4和KCl;(2)Na2SO4和BaCl2,(3)NaOH和HCl(4)Na2CO3和HCl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反应方程式.每组物质中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生:写出方程式.[新课推进] 那么这四同学写对了吗?好,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请大家认真观察.[实验演示]很好,大家看看Na2SO4溶液和KCl溶液能不能反应呢?现在老师往Na2SO4溶中滴入KCl溶液,振荡.好,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生:没有什么现象.[实验演示]好,我们再来做做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好,往Na2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振荡,好,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呢?生:出现白色混浊方程式: Na2SO4+BaCl2=BaSO4 ↓ +2NaCl[实验演示]向NaOH溶液中首先滴加酚酞指示剂,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呢?生:先变红后褪色方程式:NaOH+HCl=NaCl+H2O[实验演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生:有气泡冒出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师:看来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教学推进]那么第一个实验没有什么现象产生,第二个实验出现了白色沉淀.第三实验先变红后褪色,第四个实验有气泡冒出。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弱碱: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一水合氨,氢氧化铜,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锌
例:
CuSO4 +BaCl2=BaSO4↓+CuCl2
Na2CO3+2HCl=2NaCl+CO2↑+ H2O
NaOH+HCl=NaCl+H2O
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Na++CO32-+2H++2Cl- =Na++2Cl-+CO2↑+ H2O Na++OH-+H++Cl-=Na++Cl-+H2O
改:
把易溶于水并且易电离的反应物. 生成物改写成离子的形式(难溶或 难电离物质,气态物质、单质、氧 化物仍用“分子式”表示)
拆:全部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物质 易溶 易电离物质 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
不拆:主要以非离子形式存在
如:单质、氧化物、难溶物、 气体(易挥发)、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弱酸:H2SO3 ,, HF, CH3COOH , H2CO3 , H2S , HCN
H++OH-=H2O
H++OH-=H2O
1、表示某一离子反应 2、表示某一类反应
[实验2-3]
实 验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有蓝色沉淀生成 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滴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H+ + OH- == H2O 有气泡产生 CO3-+2H+=CO2↑+H2O
1、向试管中2mLCuSO4 溶液和2mL的NaOH溶液 2、向试管中加2mLNaOH 稀溶液和酚酞溶液,再 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 液恰好变色为止

离子反应及其反应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反应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 离子反应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 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是否有离子就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呢?
实验探究Ⅰ:
有离子就一定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吗?
项目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内容
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 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是否有离子就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呢?
离子数目的减少是不是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呢? 它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实验探究Ⅱ: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
现象
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及产 物
2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uSO4/ 2mLNaOH
蓝色沉淀
Cu2++ 2OH- = Cu(OH)2↓
2mLNaOH/酚 酞/适量HCl 变红后退色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实验1-1:
Na2SO4 = 2Na+ + SO42KCl = K+ + Cl没有可以反应的离子,离子数目不变,离子之间不会结合形成
新的物质离开溶剂水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实验1-2
Na2SO4 ═ 2Na+ + SO42-
BaCl2 ═ 2CI- +
Ba2+
Ba2+和SO42-因结合生成沉淀, 离子数目都在减少
主要体现在可以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2
H++OH-=H2 O
2mLNa2CO3/ 有气泡冒出 2mLHCl
2H+ + CO32- =H2O+CO2↑
生成物特征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特征和发生条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 实验操作:观察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实验现象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发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 实验操作:设计离子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和实验现象。

4.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实验现象。

5. 拓展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提升:对离子反应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发生条件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2. 实验仪器和材料3. 实验指导书4. 教师讲解与引导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2. 实验操作能力3. 知识掌握程度4.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学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学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四、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 mol/L CuSO4溶液、0.5 mol/L NaCl溶液、0.5 mol/L Na2SO4溶液、0.5 mol/L BaCl2溶液、1 mol/L NaOH溶液、1 mol/L HCl溶液、0.5 mol/L Na2CO3溶液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分学案七、教学过程【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B )
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H+ + OH- = H2O B.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2+ + CO32- = CaCO3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 + SO42- = BaSO4 D.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a2+ + HCO3- + OH- = CaCO3 + H2O
离子反应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离子反应 1、概念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实验
现象 混合前溶 混合后 液中离子 溶液中 离子
-
生成的 新物质

向CuSO4溶液 中加入盐酸 向CuSO4溶液 中加入NaOH 溶液 蓝色 沉淀
Cu2+ 、 H+ SO42- ClCu2+ 、Na+ SO42- OH-
Cu2+ 、 H+ SO42- ClSO42Na+
Cu(OH)2
向滴加酚酞的 溶液 Na+ 、 H+ NaOH溶液中 变为 Cl- OH无色 加入盐酸 向Na2CO3溶 有气 Na+ 、 H+ 液中加入盐酸 泡产 CO32- Cl生
Na+ ClNa+ Cl-
H2O CO2 H2O
2、离子反应 发生的本质
溶液中某些离子的减少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 生成难溶物质,如 AgCl、BaSO4 、Cu(OH)2、CaCO3
(2) 生成气体,如 CO2 、H2S、SO2
(3)生成弱电解质,如
H2O、CH3CO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离子
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
的物质可溶性盐氯化物除AgCl外
硫酸盐除BaSO4、CaSO4外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单质、气体、氧化物 不能拆写 成 物离 质子的难 难N溶 电H物 离3·质 物H2: 质O等:AgHC2lO、、BHaS2OCO4、3、CaCCHO3C3、OBOaHC、O3等
□01 离子
之间的反应。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实验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2)书写步骤
□03 离子符号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即时练]
1.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铝溶于稀硫酸中: Al+2H+===Al3++H2↑ ②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③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O23-+2CH3COOH===2CH3COO-+CO2↑+H2O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验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 2.复分解反应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反应生成 06 沉淀 ; □ □ (2)反应生成 07 气体 ;(3)生成 08 水 。满足其一即可。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 如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 CO23-+2H+===CO2↑+H2O(错) 错因:CaCO3 是难溶盐,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 正确:CaCO3+2H+===Ca2++CO2↑+H2O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定律 如 Na2CO3 与稀硫酸反应: CO23-+H+===CO2↑+H2O(错) 错因:氢原子个数不守恒 正确:CO23-+2H+===CO2↑+H2O (4)看是否遵守电荷守恒 如铝与 CuSO4 溶液反应: Al+Cu2+===Al3++Cu(错) 错因:电荷不守恒 正确:2Al+3Cu2+===2Al3++3Cu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④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反应: Ca2++CO23-===CaCO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全部
答案 D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答案
解析 ①电荷不守恒,错误;②不符合客观事实,应该生成 Fe2+,错误; ③CaCO3 不能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错误;④HCO- 3 不能拆 开,错误。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时的“六看”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 Fe 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2+===2Fe3++3Cu(错) 错因:Fe 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 FeSO4 正确:Fe+Cu2+===Fe2++Cu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1.H++OH-===H2O 能表示所有的强酸和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吗? 提示:不能。H2SO4 和 Ba(OH)2 的反应不能用该式表示。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提示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CO23-能大量存在吗?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3)意义 ①表示出了反应的实质。 例如:2NaOH+H2SO4===Na2SO4+2H2O 可以表示为
□07 H++OH-===H2O ,说明 SO24-和 Na+根本没参加反应。
②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 例如:H++OH-===H2O 可以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会书 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3.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4.掌握一些常见 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3
学生自主学习
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1)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解析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
提示: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会与 CO32-发生反 应。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提示
23
课堂互动探究
一、离子反应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拆”,要“拆”得合理。
强酸:HCl、H2SO4、HNO3
能拆写强碱:NaOH、KOH、CaOH2、BaOH2
答案 D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答案
解析 A 中澄清石灰水[Ca(OH)2]应拆写成离子形式;B 中遗漏了 Ba2+和 SO24-反应生成 BaSO4 沉淀;C 中电荷不守恒。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5)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 CuSO4 与 Ba(OH)2 溶液反应: Ba2++SO24-===BaSO4↓(错) 错因:漏掉了 Cu2+和 OH-的反应 正确:Ba2++SO24-+Cu2++2OH-===BaSO4↓+Cu(OH)2↓ (6)看是否符合阴、阳离子的个数配比 如 Ba(OH)2 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a2++OH-+H++ SO24-===BaSO4↓+H2O(错) 错因:不符合物质的组成比 正确:Ba2++2OH-+2H++SO24-===BaSO4↓+2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