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我是小小音乐家》(动画版1)

合集下载

《我是小小音乐家》PPT课件二

《我是小小音乐家》PPT课件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音乐
(三年级上册)
我是小小音乐家
新课导入
➢ 欣赏动画,说说歌曲中的英国小音乐家都会哪些乐器?
新课导入
➢ 听歌曲,边听边用动作模仿演奏这三件乐器 。
喇叭
木琴
手鼓
歌曲学习
➢ 学唱歌曲。
歌曲学习
➢ 按节奏读歌词。注意读出重音。
➢ 认识一个八分音符(X)两个十六分音符(X)节奏。 ➢ 听歌曲,边听边划拍子,说说歌曲开始时有什么特
点?
➢ 完整演唱歌曲。
扩展学习
➢ 听音乐连线。
课堂小结
➢ 《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
学生会很容易被歌曲的情绪所感染。这节课的难点 是解决后十六分节奏和弱起小节,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听来感受节奏的特点,然后读一读、拍 一拍,进一步体会和感受。最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 并讲解这种节奏型。这首歌曲旋律比较简单,情绪 活泼。同学都非常喜欢这首歌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有脚。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人工智能和天然愚蠢无法相提并论。 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我们要以今天为坐标,畅想未来几年后的自己。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我是小小音乐家》优秀教案

《我是小小音乐家》优秀教案

课题:《我是小音乐家》罗文杨丽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册第四课。

在本套教材第六册第四课中,呈现了多首歌曲及欣赏的教学内容,涉及多种风格、情绪及不同乐器表现的乐曲、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从中,我选择了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及乐曲《那不勒斯舞曲》在本节课内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在音乐知识技能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初步表现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等音乐要素,所以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以学习歌曲为根底、以感受旋律线条贯穿全课,以此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歌曲的难易程度,学唱并表现好歌曲约占课堂三十分钟,在此根底上欣赏并表现本单元的乐曲《那不勒斯舞曲》,从中感受旋律、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在准确演唱歌曲的根底上对歌曲的情绪、力度及声音进行处理,并能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2、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几首音乐,你们听听他们的声音,猜猜都是些什么乐器演奏的。

〔1〕、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师:〔课件出示吉他图片〕吉他有六条线,也可以叫六弦琴,他是西洋乐器。

师:你们想想吉他是怎样演奏的?谁来模仿一下〔出示演奏吉他图片〕吉他是弹拨乐器,播放音乐,我们来学一学,用“呜〞来唱。

〔2〕、播放第二段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生:小提琴〔出示〕师:怎样演奏的呢?播放音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提琴是拉奏的,我们“哼鸣〞来试一次。

〔3〕、播放第三段音乐,看看谁能听出来生:圆号〔出示〕师:什么样的感觉?很消沉的,〔老师写的什么?〕又名法国号,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

小学音乐教案我是小小音乐家

小学音乐教案我是小小音乐家
三角铁、沙锤、碰铃
教 学 过 程
备注
一、导入:感受歌曲
1、初听音乐并律动。
2、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3、哪一句表现的最活泼。
二、新授:学唱歌曲
(一)学唱歌曲第三句。
1、再听歌曲思考“特隆嘭嘭嘭”出现了几次?(只听第一段)
2、思考:第二次出现和第一次比有什么变化?(画旋律线)
3、练唱最后一句。
4、“特隆嘭嘭嘭”是在模仿哪种乐器的声音?
5、请学生练习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默唱。
6、完整演唱歌曲,并加入乐器伴奏。
三、拓展。
1编创。用第一段歌词进行编创。
(沙锤、三角铁、棒铃、法国号、双响桶)
2、随音乐伴奏演唱曲,边拍边走离开教室。
播放第一段音乐
敲击双响桶范读
读歌词
教师弹琴
播放歌曲第一段
教师弹奏
教师弹奏
播放伴奏
播放伴奏
播பைடு நூலகம்伴奏
歌 谱
(二)学唱前半部分。
1、读歌词。(这位小小音乐家不仅手鼓打得好,而且还将自己的故事编成了童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思考:开头的歌词,老师是在敲击的同时开始读的?还是先敲后读的?
3、练习弱起节奏。
4、完整读前半部分歌词,要求学生画四二拍的指挥图式。
5、教唱歌词。(弱起用捻指提醒学生)
(三)学唱第四句。
1、聆听歌曲,教师律动。(要求学生在心中默唱,教师在“跳哟,唱哟”加上动作。)
2、提问学生,老师在什么地方加上了律动动作。
3、练习律动。
4、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学唱第二段歌词
1、随钢琴学唱第二段歌词。
2、纠正出错的地方。
3、随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加入三角铁伴奏。

我是小小音乐家

我是小小音乐家
选择适合儿童的歌曲进行 演唱,培养乐感和表现力 。
合唱表演
参加合唱团或组合演唱, 锻炼协作和和声能力。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
基础乐理
学习音符、节拍、音阶等基础知 识,为演奏和创作打下基础。
视唱练耳
通过视唱和听觉训练,提高对音乐 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音乐欣赏
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音 乐视野,提高审美水平。
在日常练习中,注重细节和精度的把握,使演奏更加流畅、自然。
参加专业培训和大师班
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大师班课程,与同行交流学习,不断拓展 音乐视野。
拓展视野,跨界合作
01
探索多元音乐文化
积极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将不同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02
尝试跨界合作
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艺术家进行合作,如舞蹈、戏剧、绘画等,共同创作
拓展音乐领域与风格
尝试不同的音乐领域和风格,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和表现力,也让自 己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THANKS
[ 感谢观看 ]
通过音乐传递正能量,感染和影 响更多人。
展望未来规划及期望
01
在未来继续深造音乐专 业,拓展音乐领域知识 。
02
参加更多音乐比赛、演 出,展示自己的才华和 实力。
03
希望能够与更多音乐家 合作,共同创作优秀作 品。
04
期望能够在音乐领域取 得更高成就,实现自己 的音乐梦想。
CHAPTER 02
音乐技能学习与展示
我是 • 音乐技能学习与展示 • 音乐作品创作与分享 • 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承 • 挑战自我,不断超越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CHAPTER 01
音乐家之梦起航
对音乐热爱与初衷
从小喜欢唱歌、跳舞 ,对音乐有浓厚兴趣 。

我是小小音乐家课件

我是小小音乐家课件

我是小小音乐家课件一、引言音乐是一种跨越时空、文化、地域的通用语言,它能够传递情感,激发想象,陶冶情操。

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心理引导作用。

本课件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小朋友们逐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学会欣赏音乐,进而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成为一名小小音乐家。

二、课件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高、音色和旋律。

2.学会使用简单乐器,如键盘、打击乐器等,进行音乐演奏。

3.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辨别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

4.尝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课件内容1.音乐基本元素介绍节奏:通过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让孩子们感受和创造不同的节奏。

音高:通过唱歌和键盘乐器,让孩子们识别和演奏不同的音高。

音色: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孩子们辨别和区分不同的音色。

旋律:通过欣赏和演奏经典的儿童歌曲,让孩子们理解旋律的概念。

2.音乐欣赏引导孩子们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

讨论音乐的背景和情感表达,培养孩子们的审美和情感认知。

3.音乐演奏教授简单的键盘演奏技巧,让孩子们能够演奏简单的曲目。

引导孩子们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编和团队协作。

4.音乐创作通过即兴创作活动,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分享和展示孩子们的创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动作、歌唱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音乐。

2.情境教学:创造不同的音乐情境,让孩子们在真实的音乐体验中感受和学习。

3.小组合作:鼓励孩子们在小组中共同演奏和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件评估1.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2.作品展示:通过孩子们的音乐作品展示,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理解。

3.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孩子音乐学习的反馈,作为课件改进的参考。

苏教小学音乐二下《7我是小小音乐家》PPT课件 (1)

苏教小学音乐二下《7我是小小音乐家》PPT课件 (1)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材分析: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

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 ”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

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

教学内容:1、学唱、表演、创编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其音色教学理念及思路: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音乐会为贯穿,通过学生主动地视、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会有感情的演唱。

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进行歌曲创编,对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并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小喇叭、小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节奏游戏1、出示节奏卡片:OXX 、XX、X分别用“哒”读,再次出示节奏卡,(1)0XX|XX X0用“哒”连读(2)用特隆砰砰砰(3)用特隆嘀嘀哒(4)用特隆叮叮咚(5)复制粘贴0 X X|X X X X X|X X X X X|X X X X X|X X X|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2、口风琴伴奏加上音高054 33 343 22 2唱一唱视唱曲谱333、222,用口风琴演奏(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学唱歌曲1、导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我是小小音乐家》PPT课件3(2024)

《我是小小音乐家》PPT课件3(2024)
灵感来源
随身携带笔记本或录音设备,及时记录闪现的旋律或和弦进行;定期回顾和整理素材,挖掘潜在创意
捕捉方法
16
2024/1/28
掌握和弦进行、和声层次及色彩运用等
和声学原则
了解常见曲式如ABA、ABAB等,合理安排乐曲段落
曲式结构
根据乐曲风格选择合适的乐器及音色,注重音区、音量的平衡
配器法
17
2024/1/28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音乐基础知识掌握
学生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指导,提高了自己的乐器演奏技能,能够更自信地展示个人才艺。
乐器演奏技能提升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们增强了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03
04
表示音高和音长的符号,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表示声音停顿的符号,其形状与音符相似但无实心部分。
由五条平行线和四个间组成的乐谱,用于记录音符的高低和时值。
用数字1-7表示音高,用0表示休止符的一种简易记谱法。
9
2024/1/28
节奏
节拍
速度
节拍器
音乐中强弱拍的有规律交替,形成乐曲的律动。
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闻名。评论范例: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展现了阿炳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二胡的细腻音色,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澜与对生活的热爱。
26
2024/1/28
07
CHAPTER
课程总结与展望
27
2024/1/28
1
2
3
13
2024/1/28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课件.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课件.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四章《我是小小音乐家》。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通过实践,学会创作简单的旋律,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器知识和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简单曲目。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知,如音符、节奏等,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乐器演奏技巧、乐理知识、旋律创作。

难点:音准、节奏的把握,乐器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吉他、尤克里里、鼓、镲等乐器,音乐课件。

学具:学生自备乐器(如口琴、笛子等),乐谱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自备乐器的演奏。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介绍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如吉他的和弦、钢琴的指法等。

讲解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练习演奏简单曲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旋律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乐理知识,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

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互评。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等。

2. 乐器演奏方法:吉他、钢琴等。

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简单的旋律,用自备乐器演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乐器演奏和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创作的兴趣。

2. 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如何。

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4. 探索更多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旋律创作的指导方法。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