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合集下载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汇总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汇总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烟气脱硫是指从烟道气或其他工业废气中除去硫氧化物(SO3和SO2)。

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技术和手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并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讨论了部分脱硫工艺的反应动力学问题。

关键词:烟气脱硫;二氧化硫;石灰石-石膏;氨法;海水法Research Development on the Wet FlueGas DesulfurizationZhang Pengcheng Supervisor:Jiang Wenwei(Chemical Engineering of Sichuan University NO.:2014223070086) Abstract:FGD refers to the removal of sulfur oxides(SO3 and SO2) from the flue gas or other industrial waste gas. FGD technology to control sulfur dioxide pollution is the main techniques and tools . Describes the current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ypes of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discuss some of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th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problems.Key words:FGD;Sulfur dioxide;Limestone - gypsum;Ammonia;Seawater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在目前脱硫运行操作中发现,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很容易富集,不仅会增加产生石膏的含氯量,影响脱硫石膏品质,还会干扰脱硫塔内的主要反应,造成反应紊乱,脱硫率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腐蚀、浆液起泡等问题,使脱硫运行经济性大幅降低。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浆液氯离子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氯离子对脱硫系统的影响分析上。

针对高浓度氯离子对脱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实验室研究,明确了含盐水对脱硫系统的影响。

脱硫系统浆液排出泵的启停与浆液氯离子浓度有关,但由于脱硫浆液的水质复杂,目前尚无氯离子浓度的在线测量仪表,无法实现浆液氯离子浓度的实时监测。

本文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应用现状;发展方向引言伴随当前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煤炭的燃烧和使用量只增不减,燃煤烟气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中,二氧化硫气体因含量高危害大,数据显示其已然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越来越看重,二氧化硫排放所造成的危害已不容忽视,因此其有效排放的控制和治理越发显得刻不容缓。

针对这种现状,为控制二氧化硫有效排放,国家将二氧化硫明确为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之一。

1水氯循环分析水作为氯离子的一个重要载体,脱硫系统内的氯循环往往伴随着水循环进行,不同电厂脱硫系统水循环大致相同。

根据脱硫系统实际情况,当浆液密度增长到一定量时,浆液排出泵开始运行,把一定量浆液输送到石膏旋流器中,经过石膏旋流器分离,含固量较低的浆液成为顶流,顶流进入回用水箱;旋流器底流进入真空皮带机分离出一定含水量的脱硫石膏,一部分含固量大的滤液返回塔内,其余滤液均进入回用水箱储存,按需与石灰石粉配置为石灰石浆液,回用水箱部分水进入废水旋流器,经分离后底流返回吸收塔,顶流即为脱硫废水。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气污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烟气脱硫技术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与应用两个方面探讨烟气脱硫技术的相关发展。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常用方法。

干法脱硫主要通过烟气与固态吸收剂接触,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化物,以达到脱硫效果。

常用的干法脱硫方法有活性碳吸附法、氧化剂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然而,干法脱硫方法存在着吸附剂消耗快、脱硫效率低、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

湿法脱硫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方法,主要通过将烟气与石灰乳或氨水等吸收剂进行接触,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的水溶液,达到脱硫效果。

常见的湿法脱硫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石灰乳法和氨法等。

目前,石灰乳法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等大型工业设备中,该方法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适应性广等优点。

然而,湿法脱硫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石灰乳法需大量消耗石灰石,造成资源浪费;其次,湿法脱硫方法产生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湿法脱硫设备庞大,投资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烟气脱硫技术在电力、冶金、化工和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力行业,燃煤发电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但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对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燃煤发电厂广泛采用湿法脱硫技术。

在冶金行业,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化工行业,如化肥、石油化工等领域,二氧化硫是常见的废气排放物,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在环保行业,烟气脱硫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工业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烟气脱硫技术可有效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硫浓度。

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现状及发展

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现状及发展

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现状及发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氮氧化物(NOx)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烟气脱硝技术作为降低NOx排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湿法烟气脱硝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脱硝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通过对其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包括其脱硝机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等。

随后,将重点分析当前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现状,包括其在国内外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湿法烟气脱硝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设备腐蚀、二次污染、能耗较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展望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环境友好等方面的进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二、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现状当前,湿法烟气脱硝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该技术以其处理效率高、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等优点,在烟气脱硝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湿法烟气脱硝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废水处理、二次污染等问题。

在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吸收剂的选择是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常用的吸收剂包括碱性溶液、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这些吸收剂通过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然而,吸收剂的选择需要根据烟气成分、脱硝效率、运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除了吸收剂的选择,反应器的设计也是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关键。

反应器需要具备良好的传质、传热和反应性能,以确保烟气与吸收剂充分接触和反应。

反应器的结构也需要考虑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湿法烟气脱硝技术还需要解决废水处理问题。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烟气脱硫常用的技术包括石灰-石膏法、海水法、铁盐法等。

其中,石灰-石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它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反应生成石膏,从而实现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

然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着大量产生废水和污泥,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法烟气脱硫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

其主要原理是将干燥的吸收剂喷入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吸收二氧化硫。

常用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固定床吸附法、半干法吸收法、电子线束吸附法等。

其中,固定床吸附法采用活性炭等固态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半干法吸收法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结合,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二氧化硫转化成稳定的化合物,再进行吸收。

而电子线束吸附法则是利用电子束在带电吸收剂表面形成电荷,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在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方面,一些新型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生物法、反应结晶法、分子筛吸附法等。

生物法是世界上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酶解作用降解有害物质,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反应结晶法是利用化学结晶技术来净化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仅降低了排放浓度并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而分子筛吸附法则是运用特殊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分离提取。

总之,烟气脱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有更多优良的环保技术运用在烟气脱硫技术中,为全球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达到脱 出 S :的 目的。其 特点是脱硫 效率高 ( _ 0 大T 9 %) 5 ,吸收剂利用率高 ( 大干 9 %) 0 ,设备运转率高, 使用广泛。由于场地、资金等问题,该j 艺一般情况下 二
不太适用于老 机组 的改造 。当采用 石灰 作为 吸收剂 时 ,
最终产物 为石膏 。 总反应式 :
用都很高,脱硫后产物处理较难,易造成二次污染,系
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 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已达9 % 9
限制 了键 的轴 向窜动 。
好 的效果。
四、结论
针对原有轴套结构 上的小改进 ,解决 r原 螺纹结构
参 考 文 献
[] 成大先 . 1 机械设计手册 [ M]. 北京 :化学上业m版
C ( H) +N zO 十10 +2 2 一 a O 2 aS 3 2 2 H ( )
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 ,由增压 风机送入气一气 换热
器降温,然后送入吸收塔。在脱硫吸收塔内, 来 自循 环冷却系统的海水接触,烟气中的 s 0 被吸收反应脱 除, 海水经氧化后排放。脱除 s 0 后的烟气经换热器升
5 正在开发研究的新技术 .
()膜法烟气脱硫技术 利用多孔膜将气相和吸收 1 液分开,烟气中的 s 2 c 2 0 和 0 可通过微孔膜的开孑处 与 L 吸收液进行吸收传质,而其他气体则被截留在气相中。
该技术采用天然海水作吸收液,不添加其他任何化 学物质 , 节省了吸收剂制备系统,工艺简单;吸收系统 不会产生结垢 、 堵塞等运行问题,系统可用率高;工艺 的脱硫效率较高,有明显的环境效益;投资和运行费用 较低。但洗脱 s 2 o 后的海水,经过水质恢复系统,达到 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海中。该 工艺主要局限在沿海使用。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论文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论文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文章主要对湿法脱硫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我国烟气脱硫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且建设在吸收与消化的前提下,不断的寻求科学合理的脱硫方式,从而使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在脱硫的过程中,进而使脱硫技术更加的国产化,并使其可以有效的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词】湿法脱硫;烟气脱硫;研究现状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会对大气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并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酸雨,对建筑物进行腐蚀与破坏,严重的影响着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

所以,为了有效的降低二氧化硫产生的危害,相关部门不断的对相关的治理技术进行研发。

现阶段,对二氧化硫污染进行治理的技术手段主要为烟气脱硫,而在工业中,主要为湿法脱硫技术。

其中湿法脱硫技术具备着脱硫效率高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脱硫领域。

一、湿法烟气脱硫的研究现状湿法烟气脱硫主要指的是浆状吸收剂以及液体吸收剂等在湿状态下进行的脱硫处理以及脱硫产物处理。

此脱硫方法具备着脱硫效率高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对烟气温降以及结垢等问题进行解决。

比较成熟的湿法脱硫技术主要为海水脱硫、双碱法脱硫、钙基脱硫、氨法脱硫以及镁基脱硫等。

(一)镁基脱硫镁基脱硫技术一般选择具备丰富来源以及良好化学活性的氧化镁当作原料,把其制作成浆液,再通过氢氧化镁浆液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

相关的专家学者在实验室内,通过碱性铁矿渣制成了镁基脱硫剂,并且利用模拟试验装置对其烟气脱硫的具体效果进行了研究。

此模拟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氢氧化镁乳浊液的气液体积为每立方米5升、质量浓度为每升20.8克到42.6克、而烟气停留时间大致为30秒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浓度,且脱硫效率已经超过了88%。

镁法脱硫技术具备着费用高与工艺复杂等弊端,但是其不存在结垢问题,其终产物选择了再生方式,不仅有效的节省了吸收剂,还略去了废物处理的问题。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措施将燃煤、燃油、焚烧垃圾等工业产品所产生的烟尘中的二氧化硫(SO2)等硫化物去除,以达到净化大气、保护环境的目的。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直是环保领域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将从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目前,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种成熟的烟气脱硫装备和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

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包括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界别和污染状况。

1. 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石灰石制备的吸收剂,通过干法或湿法进行烟气脱硫,形成硫酸钙或硫酸镁等产物,实现二氧化硫的去除。

这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着对设备耐腐蚀性和处理后废渣处理的问题。

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在石灰石脱硫的基础上,再将形成的硫酸钙与二氧化硫混合反应生成石膏并进行分离回收利用。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废渣量,但同样需要对废渣进行处理,且对循环泵、过滤机等设备要求严格。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利用氨水或氨气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化氢,再与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脱除。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效脱硫,但需要关注氨气外泄和废水处理等环保问题。

以上三种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在中国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还有部分新兴的脱硫技术,比如活性炭脱硫技术、氧化钙法等,也在逐步发展和应用之中。

尽管当前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节能减排、废渣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高效节能技术目前烟气脱硫过程中能耗较高,需要大量的吸收剂和能源。

未来需要优化脱硫工艺,减少吸收剂消耗和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的脱硫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研究背景众所周知,二氧化硫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根据15年来60多个国家监测获得的统计资料显示,由人类制造的二氧化硫每年达1.8亿吨,比烟尘等悬浮粒子1.0亿吨还多,己成为大气环境的第一大污染物。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73%,石油为21%,天然气和水能仅占2%和4%。

这个比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而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在直接燃烧的燃料中,燃煤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数量约占燃烧排放总量的96%,大气中90%S02,71%CO,85%的CO2,70%的NO以及70%的粉尘来自煤炭的直接燃烧。

因此,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目前我国S02年排放量连续超过2000万吨,超过欧洲和美国,使我国成为世界S02排放第一大国。

二氧化硫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己被世人所知,二氧化硫的污染属于低浓度、长期的污染,它的存在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建筑物及材料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S02污染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S02排放的控制与治理己刻不容缓。

其中,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削减更成为了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气候变暖也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受到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人类活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其中火电厂燃用矿物燃料所释放的CO2,是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控制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控制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保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烟气脱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

湿法石灰石一石膏烟气脱硫作为一种相对较成熟、脱硫效率较高的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因其脱硫效率高、工艺成熟、安全性可靠性高、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简单、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较低、脱硫副产物可综合利用等优势而成为目前火电厂烟气脱硫最常采用的工艺。

世界各国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形式和机理大同小异,主要是使用石灰石(CaCO3)、石灰(CaO)等浆液作洗涤剂,在反应塔中对烟气进行洗涤,从而除去烟气中的SO2。

2.湿法石灰石/ 石膏脱硫工艺原理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经破碎磨细成粉状后加水搅拌制成吸收浆。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So2与浆液中的碳酸钙进行化学反应、再通过鼓入空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石膏。

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带出的细小液滴,经换热器加热升温后排人烟囱。

脱硫石膏浆经脱水装置脱水后回收。

石灰或石灰石法主要的化学反应机理为:2CaSO3+O2=2CaSO4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流程图石灰/石灰石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多的一种FGD工艺,对高硫煤,脱硫率可在90%以上,对低硫煤,脱硫率可在95%以上。

3.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3.1 吸收塔浆液PH高PH值的浆液有助于SO2的吸收,而低PH值的浆液有助于Ca2+析出,二者互相对立。

因此控制浆液PH值的大小,对其脱硫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浆液PH值的变化是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通过控制供给浆液马上达到理想的数据。

随着煤质和负荷的变化,随着烟气流量的递增,脱硫效率下降。

同样,烟气流速提高,烟气对喷淋浆液的浮力增大,增加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反而提高了脱硫效率;烟气流速低,随有利于SO2吸收,但伴随烟道阻塞等问题。

另外,石灰石浆液密度>1130Kg/m3时,混合浆液中CaCO3 和CaSO4·2H2O的浓度达于饱和,CaSO4·2H 2O对SO 2的吸收有抑制作用,脱硫效率有所下降;而浆液密度<1075 Kg/m3 时, CaSO4·2HO含量较低,CaCO3 的相对含量升高,此2时如果排出,将浪费浆液石灰石。

建议密度范围1075 Kg/m3~1130Kg/m3。

吸收塔石灰石给料系统为闭合控制回路,该闭合控制回路根据烟气中实际的SO量以及根据吸收塔浆液的pH值来控制石灰石浆液供给电动阀门。

2高PH值浆液中有较多的CaCO3存在,对脱硫有益,但PH>5.8后脱硫率反而降低,Ca2+析出越来越困难;低PH值能促使石灰石溶解,但不利于脱硫,也易造成设备酸性腐蚀。

因此,建议PH值控制在5.5~5.8之间。

3.2 石灰石活性石灰石是由碳酸钙所组成的沉积岩,常见的杂质是MgCO3、SiO2、Al2O 3、Fe2O3。

在FGD系统运行条件下,部分MgCO3 可溶解,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即使在强酸中也不溶解。

石灰石中的MgCO3 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纯MgCO3 和白云石。

溶解的MgCO3可提高S02 吸收效率,但Mg2+浓度过高将影响副产物的沉淀和脱水。

白云石在FGD系统中基本上不溶解,其含量增加将增加石灰石的消耗,降低石膏的纯度。

SiO2 具有腐蚀性,会增加球磨机、浆液循环泵、喷嘴及输运管道的磨损,且SiO2 的硬度较CaCO3高,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从而降低石膏纯度和石灰石活性。

AL3+和F-形成的氟化铝络合物将石灰石包裹,导致浆液PH值的降低和失控。

3.3 液气比液气比指单位体积烟气流量在脱硫吸收塔中用于循环的碱性浆液的体积流量,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吸收剂浆液喷淋量和单位时间内脱硫吸收塔入口的标准状态湿烟气体积流量之比。

液气比小,SO2 废气吸收率较低,这是因为随着烟气流量的增大,尽管在单位时间内进入液相的气体量增大,但由于SO2 气体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缩短,故不能充分与矿浆接触,另外初始的大量SO2 迅速消耗矿浆,使在后来的反应进程中SO2 愈显得过量,造成脱硫率降低。

但液气比也不能过大,否则吸收设备过大,投资费用高。

因此,对于投运的吸收塔,一般通过控制循环泵的启停来控制液气比,从而达到合理的液气比,有效的提高脱硫效率3.4 钙硫比钙硫比就是脱硫过程中使用石灰石中钙的摩尔与脱除的SO2 中硫的摩尔比值,钙硫比的理论值为1。

由于石灰石是一种很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果要其全部反应利用,一方面需要石灰石粉粒径很小,另一方面需要浆液循环泵循环的次数很多,这样就增加了系统的电耗。

当Ca/S=1.02~1.05时,脱硫效率最高,吸收剂具有最佳的利用率。

3.5烟气温度SO2吸收的吸收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烟气温度越低,越利于SO2 溶解。

随锅炉负荷升高和排烟温度升高,脱硫效率下降。

3.6 烟气中飞灰含量当烟气中飞灰含量过高时,将会对石灰石的溶解性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石灰石中Ca2+ 的溶解速率。

粉尘中的氟、铝等形成络合物,对石灰石颗粒形成包裹,不但会使石膏浆液中含有过多细小的石灰石颗粒,而且还会使浆液pH 值下降,对于SO2 的吸收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脱硫效率的下降。

3.7 氧化空气量氧化空气量不足会导致石膏的氧化过程反应不完全,使浆液中存在过多CaSO31/2H2O,从而影响浆液的品质并导致脱硫效率下降,因此必须提供足够量的氧化空气。

4.脱硫系统的运行经济现状到2008年底,我国火电厂脱硫装机容量已超过3.79亿kW,如果脱硫装置的运行耗电量为厂用电的1.2%,假设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为4 500 h,全国脱硫装置1年的耗电量约为204.66 亿kW·h,是个相当大的数字。

我国单机容量在200MW 及以上机组中,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比例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95%以上。

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电厂脱硫的政策性成本补贴为0.015~0.02 元/(kW·h),因此,火电厂在脱硫运行中如何减少电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根据脱硫运行成本核算,影响湿法脱硫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折旧、脱硫剂的原料费用和运行电费,这3 项费用约占脱硫运行成本的90%及以上,其中运行电费占脱硫运行成本的60%以上。

湿法脱硫系统的运行电耗,占机组发电量的1.0%~2.0%,如果是高硫煤,有时运行电耗要占到机组发电量的2.0%以上。

烟气加热器(GGH)对脱硫运行电耗的影响不设GGH的脱硫系统,运行时在烟囱下风口出现一定程度长的白色烟羽。

环境湿度越大,温度越低。

白烟长度越长。

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白烟,需要对湿烟气加热。

若要求当环境温度高于5℃时不能出现白烟,根据计算,45℃的饱和湿烟气,需要加热到68.8℃以上;50℃的饱和湿烟气,需要加热到86.2℃以上;而55℃的饱和湿烟气,则需要加热到108.3℃以上。

烟羽影响视觉因此,在风景区、居民密集区、城市市区的电厂,一般需设置GGH。

而处于非居民密集区和非风景区的电厂,在NOx排放浓度较低或投入脱硝装置时可不设GGH。

根据某电厂2台300MW机组脱硫改造的测算,不设GGH后可节省投资1800万元。

2台300MW机组按年运行5500h在有GGH比无GGH时多耗电18,755,000(kW·h),厂用电价按0.44元/(kW·h)计算年少用电费:825.22 万元。

5.脱硫系统的优化5.1 设置4台浆液循环泵硫分在低时为0.40%~0.80%,在高的时候达到1.5%~2.5%。

从0.4%~2.5%硫分这样的变化,给脱硫系统的设计带来很大困难。

根据这个情况,在设计中往往采取不少于4台浆液循环泵的配置方式。

当硫分低时或者在机组负荷较低时,停用1台甚至是2台浆液循环泵,这样不仅保证了应有的脱硫效率,也降低了电能的消耗。

5.2 选用陶瓷泵作为浆液循环泵在同等参数下,同样是进口泵,陶瓷泵要比KSB 泵价格高10%~20%,比国产泵价格高30%~40%。

根据国内几家电厂使用的情况来看,陶瓷泵的耐磨性能远远强于其他2 种类型泵,易损件的运行寿命是其他2 种泵的2 倍以上,同时陶瓷泵可以冷态修补,可修复性好。

并且,如果选用陶瓷泵,可将裕度参数考虑小一些,浆液循环泵的参数裕度小了,其轴功率就要减小。

5.3工艺水泵加装变频装置5.4石膏排出泵加设旁路系统在脱硫系统中,石膏排出泵按一用一备配置。

石膏排出泵主要用于脱硫吸收塔向石膏脱水系统供浆,将浆液中石膏含固量12%~15%的浆液,首先输送到石膏旋流站,使石膏含固量达到40%~50%,接着再输送到脱硫皮带机,脱水后变成含水量低于10%的固体石膏。

在石膏排出泵出口管道系统中设有2个重要仪表,一是在线测量吸收塔浆液酸碱度的pH计,二是在线测量吸收塔浆液石膏质量含量的密度计。

为了保证吸收塔浆液的pH 值和浆液密度的在线显示,必须要求石膏排出泵连续运行。

石膏排出泵和石膏脱水皮带机在脱硫系统中一般是按照燃煤的最高硫分设计的,而在运行中往往达不到最高硫分,因此石膏脱水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工作时间往往在50%左右。

石膏排出泵在其他50%时间里也需要连续运行,其目的是保证排出泵出口管道中有实时的吸收塔浆液,能够在线显示吸收塔浆液的pH 值和浆液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