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错题记录及分析说课讲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错题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错题分析宝城街道东埠郭小学郭秀敏错题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零)的笔算除法错题分析: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个别同学在做题的过程中往往把商中间的零漏写。
如:1 85 )5 4 054 04 0教学建议:1、加强估算,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例如:540÷5通过估算判断出商是三位数,如漏掉商中间的零商变成18,变成了两位数。
2、明算理,加强训练。
3、发现问题再分析诊断,及时纠正。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错题分析错题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错题分析:百位不够商1的情况出现的错题少,当百位的商大于1 的情况出现的错误多。
教学时对前者强调得多,对后者强调得不够,造成学生形成都是百位和十位先除以除数的印象。
受口算除法的影响,直接将除数除前两位的商写在百位和十位(中等学生)。
主要是第一位商的数位错误,可以用算理、估算等方式让其明确上所在的数位。
(中等学生,后来学生自行订正,已能做对。
)这两位是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第一位同学的商都是正确的,竖式的书写却完全错误,第二位同学却屡次将数字看错,真如书中所言,这些学生的感知、视线是能以与书面保持平行,数字在他们眼中简直是跳跃的。
教学建议:1、名算理,加强说的训练。
结合小棒、图示等方法,让学困生再次动手,理解从高到底逐次除以除数的程序。
将分的过程与竖式的书写相结合,进行说算理的训练。
譬如:5﹞789 “先用百位的7除以5,商1,在百位写1,1乘5等于5,写在百位的7下面,余下2个百,与十位的8合并成28个十,再用5除……”2、合理迁移,进行对比练习5 )78 5﹞7895﹞34 5﹞3453、巩固练习,检测效果,发现问题再分析诊断,及时纠正,为后续的学习扫清障碍6﹞84 7﹞845 7﹞457 6﹞786。
三年级数学错题记录及分析

练习册
在除法算式中□92÷69中,当□中的数是()时,商是两位数;若商是一位数,□是().
这样的题目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读题速度太快,经常把答案弄错,特别是和以下题目搞反:在除法算式中9□2÷69中,当□中的数是()时,商是两位数;若商是一位数,□是().
可进行两者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学会区分,同时让学生仔细读题最好是在草稿本上把这道题目的竖式摆一摆.
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学生看到示意图后就会恍然大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年级数学错题记录及分析
错误是一种学习资源,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合理、有效利用,相信它能给我们的课堂画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相信它能给我们老师,给我们学生带来一笔无形的财富.
编号
研究
内容
来源
错题呈现
原因分析
对策或建议
作业本
50000406读作:五千万零四零六 五千万四百零六
3+1=4(次)
答:这些煤要运4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5
课堂练习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6
课堂练习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
12
作业本
805-397=397
805验算:805
-397-408
408397
把验算的结果397当做计算的结果.
不够仔细,连谁是计算结果都搞不清楚
13
练习册
小红家距离学校300米,小明家距离学校500米.小红家和小明家的距离有多少米?请画出示意图.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错例一: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辆车。
错误:74辆分析: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本题,认为商即是答案,而忽略了余下的2人。
提示:本题是除数是一位数当中的一道练习,学生能写出这个答案说明他们对于除法计算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是在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实际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查或教师质疑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1)当学生说至少是74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验算一下,74辆吉普车一共载走了多少人,这时学生会发现只能载296人,那还有2人怎么办?也应该要一辆吉普车,从而得出答案是75辆。
(2)教师也可以反问学生,在计算时是否是整除?这时学生肯定会注意余数2,那对于余下的2人怎么办?从而得出还要加一辆车。
错例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错误:周长100厘米或120厘米分析:学生出错有两中情况一是空间观念有限,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审题不清,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提示:对于空间观念有限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画简易图,使抽象的图形尽量变得直观。
对于审题不清的小马虎我们在平时练习中教他们读题时,多圈关键字。
比如此题中的“正方形”,这样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会有所进步小数减法错题分析一、小测内容:(1)5.9+4.7 (2)5.3+4.7 (3)4.2-3.5(4)9-5.8 (5)4.5-3.7二、错题分析:1、竖式的得数忘记写小数点。
2、减法算成加法。
3、相同数位没对齐。
4、计算方法还没掌握。
本次错题是在学习了小数减法的算法后的第二节练习课学生在计算时所出现的错题类型。
具体情况如下:针对以上情况,我又设计了一节小数加减练习课,教学内容主要有这几步:一、分析小测错题情况。
(5分钟)二、游戏:对手大比拼。
(25分钟)规则:同桌进行,每人各抽两张数卡组成一个小数,并计算它们的和与差(要写横式与竖式),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得一个红星,看谁的红星最多。
三年级口算题的错题分析

三年级口算题的错题分析口算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口算题的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三年级口算题的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的错题。
本文将对三年级口算题的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加法运算的错题分析在三年级口算题中,加法运算常常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法运算错题及分析:1. 错题:7 + 6 = 12分析:这是一个常见的进位错误。
学生将7和6直接相加得到12,没有意识到7和6相加的和应该是13而不是12。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进位加法练习题,引导学生注意个位和十位的概念,加深对进位运算的理解。
2. 错题:9 + 5 = 15分析:这是一个对加法运算规则的误解。
学生将9和5相加得到15,没有意识到个位数相加不可能得到十位数。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巩固个位数与十位数的概念,教导学生加法运算时要按位数相加,并鼓励他们在心算过程中进行反复思考。
二、减法运算的错题分析除了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也是三年级口算题中容易出错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减法运算错题及分析:1. 错题:10 - 6 = 6分析:这是一个常见的借位错误。
学生在个位上减6后,直接写下了6,没有意识到需从十位借1。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借位减法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借位的方法和原理。
2. 错题:10 - 14 = -4分析:这是一个对负数概念的误解。
学生没有理解减法结果可以是负数的情况,直接写下了-4。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负数概念,并提供更多的负数减法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结果可以是负数的情况。
三、混合运算的错题分析在三年级口算题中,混合运算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合运算错题及分析:1. 错题:6 + 4 - 3 = 9分析:这是一个运算顺序错误。
学生在计算6+4的结果后,没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减法运算。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典型错题一:题目:解决问题:玫瑰花和百合花共有819枝,并且玫瑰花的数量是百合花的2倍。
玫瑰花有多少枝?学生错解:错误1:819÷2=409(枝)……1(枝) 2个占8.3%错误2:819÷(2+1)=819÷3=273(枝) 8个占33.3%◆原因分析:和倍关系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1.理解能力差影响解题。
学生读题之后,难以找出表示一份的数(单位1),难以找出对应量,问题要我们求大数还是小数还搞不清楚。
导致解答错误。
题目中819枝所对应的是几份数,有好大一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273枝到底是玫瑰花还是百合花的数量还搞不清,只是任务观点算出得数就了事了。
2.还不会用线段图或图形等式把文字表达的数量关系表征出来。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主要是没有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基础,没有认识到学生理解具体题意的难处,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字转化为图形的具体困难。
从访谈中得知,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需要画图,会通过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要老师稍加指引,才能顺利解答。
极少数学生是根本不懂,胡乱解答。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养成多读题的习惯读题是解答问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弄清题意,形成题意的清晰印象。
在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重音读,边读边停顿,使学生养成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再让学生看题,用简单的语言叙述题意或数量关系,有条理、有根据的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说出来。
要善于挖潜题目中一些隐藏了的条件,如:百合花是单位1(1份),玫瑰花就是这样的2份,其实819枝就是指这样的3份。
2.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一:借助线段图,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线段图可以更好地揭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步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通过线段图分析题意,线段的长度表示哪个具体量的大小,要弄清哪段表示什么,如:哪段表示百合花,哪段表示玫瑰花,819枝指的是哪个部分。
三年级易错题成因分析

三年级数学易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错例1:(1)错:135-17×7 改:135-17×7 (2)错:8×13+268 改:8×13+268 =135-84 =135-119 =34+268 =104+268=51 =16=302 =372(3)错:24÷8×17 改:24÷8×17 (4)错:27×8-9 改:27×8-9 =3×17 =3×17 =116-9 =216-9=91 =51 =107=207(5)错:720-325-279 改:720-325-279 (6)错:97+119+88 改:97+119+88=385-279 =395-279 =21+88=216+88=106 =116=109 =304(7)错:715-(482+139)改:715-(482+139)(9)错:15×5+119 改:15×5+119 =715-521 =715-621=3+119 =75+119=394 =94=122 =194错因分析:书写马虎、字迹潦草是首当其冲的坏习惯,还有的是把加减乘除法看错了,计算错误,太粗心了、太慌张了!错例2:错因分析:这些题目不是学生对计算方法没掌握,而是由于学生做题时犯了低级的错误引起的,如: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了一,可十位计算里忘了减一,十位不用进位却进位了;答案算在草稿纸上是对,在抄进到练习本上时却错误了;三步计算式题只算了两步就以为得出结果了;做题过程中不知不觉数字、符号就出现错误,很多学生往往会因此失分很多,这种错误在考试时更是比比皆是,非常可惜。
错例3:错因分析:这类题的错误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没有弄清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错例4:错因分析:很多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遇到这种题目总是采用口算,失分率很高。
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题目要求没看清,题目要求是排列算式,可是有好多学生排列的得数,结果丢失很多分。
三年级学生除法计算常见错误分析及解决策略的实践研究

三年级学生除法计算常见错误分析及解决策略的实践研究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除法计算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除法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因为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的运算错误。
针对这些常见的错误,本文将结合实践研究,分析三年级学生在除法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除法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三年级学生在学习除法概念时,常常会出现对于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的混淆,以及对于除法与减法的区分不清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解决策略:(1)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物品分配或者图片演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是一种反向的乘法运算,即通过减去被除数的多少个除数来计算商。
(2)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和应用除法概念,加强学生对于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计算过程中常见的运算错误在具体的除法计算过程中,三年级学生还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运算错误,例如错位运算、计算不准确、漏算等问题。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学生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
解决策略:(1)加强学生的除法计算能力训练。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步骤,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技巧。
(2)设置一些具体的计算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并找出错误,加强他们对于除法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纠错能力。
(3)利用计算题目进行口头算术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他们对于除法计算过程的掌握。
通过上述的解决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三年级学生解决除法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技巧。
这些策略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课堂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为了检验上述解决策略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践研究。
我们通过教学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随后,我们设计了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并进行了口头算术训练,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强他们的除法计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验算错题集及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验算错题集及教案。
一、除法验算中的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1、错算商和余数在计算商和余数时,有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没有认真检查或者没有掌握好计算方法。
比如:题目:56÷8=7......0,验算时找不到错误分析:学生在计算商和余数时可能没有按照步骤来进行,这就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应该告诉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检查,特别注意“余数可以算得出就必须算”。
2、少乘或多乘在验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忘记乘法或者多乘了一些数字,导致验算结果错误。
比如:题目:48÷6=8......0,4×8=28,验算错误分析:学生在计算商时,没有注意到需要乘法运算,直接将余数和除数相加得出结果,导致验算错误。
这时候,老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告诉他们在做乘除运算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多做练习,掌握好技巧。
3、计算顺序不正确在验算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计算。
学生有可能会忘记计算的顺序,比如误把余数与除数一起除,或者是没有先乘再减,都会导致验算错误。
比如:题目:59÷7=8......3,如果就这样验算的话,结果会是错的。
分析:学生在计算商和余数时,没有按照步骤进行计算,把余数直接除以了除数,而没有先将余数乘以10再除以除数,导致验算错误。
这时候,需要告诉学生在计算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不能随意操作。
二、教学方法针对上述常见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多做习题考虑到学生的习题量有限,为了巩固其除法验算的知识,需要多做相关的习题。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或者是布置相关的作业。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一步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了解自己犯错误的原因,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模拟验算在课堂上可以模拟验算的过程,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计算,并帮助他们理解每一步骤的含义和目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从而降低出错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册
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 率都是10o(V)
平时说话不严密, 考虑问题简单。
判断题就要鸡蛋里 挑骨头,只要找到一 个反例就可判错
7
练习
册
大树高1米。(2)
在学习了毫米、分 米这两个较小长度 单位的认识之后, 在学生的印象中米 是比较大的单位 了,因此用在大树 上是完全可以的
教师在教学分米时 也可复习米,分米和 米进行比较,还可以 用手比一比1米有 多长,1米有多高, 让学生对米也建立 比较形象的认识。
作业本Leabharlann 50000406读作:五千万零
四零六五千万四白零六
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 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 是很熟,顾上了万级, 却顾不了个级。特别是 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 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让学生记住 数位表,并分 级读数。
2
练习
册
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 万零一百美元。写作:
(1000100)
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 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 读,不够仔细。
1、 将错例与正确计 算比较,找出出现错 误的地方,引起学生 的注意,强调在计算 时,进位”的数绝不 可漏加。
2、 多进行简单口算 进位乘法的练习,比 如
2X8+53X9+6
2
作业
本
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 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 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 剩多少米?
19-2=9(根)……1(米)或19-8=2(根)……3
12
作业
本
805—397=397
805验算:805
—397—
把验算的结果397当做计算的结果。
不够仔细,连谁是计
算结果都搞不清楚
408
408 397
13
练习
册
小红家距离学校300米, 小明家距离学校500米。 小红家和小明家的距离 有多少米?请画出示意 图。
学生往往只想到了 小红家和小明家在 学校一侧的情况, 而忽视了小红家和 小明家在学校两侧 的情况。
到达南极长城站。考察船 航行了多少天?
时间的计算历来是 教学的难点。
一般采用分块计时 的方法让学生理解:
10月:1天
11月:30天
12月:26天
一共航行:
1+30+26=57天
5
测试
卷
3000米—2千米
=(1000)千米
学生解题方法不 对,根据要填的量 的单位,即化成千 米再计算
学生注意了算式中 两个量的单位不同, 要统一单位。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 三层楼的示意图,让 学生思考:从一楼到 二楼走一卷楼梯需 要10秒,那么从一 楼到三楼需要走几 卷楼梯,需要几秒? 以此再来思考从一 楼到六楼要走多少 卷楼梯?需要多少 时间?
10
练习
册
用两个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 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 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只做了一种拼法。
3
练习
册
1吨相当于()贷50kg的面粉;1吨相当于() 个25kg的小朋友。
错误答案有
2,100,50等
学生只知道1吨=1000kg,而不知道
1000里面有几个
50,几个25,从而 导致错误。
学习了多位数乘一 位数的内容后,这类 错误会相应减少。
4
作业
本
南极科学考察船于10月30日10时从青岛出发, 同年的12月26日10时
8
测试
卷
803—495=408
学生在计算退位减 法时,个位、十位 相减都正确,但百 位相减时,忘了被 减数已经退了1o
让学生多练,点上退 位点。
9
测试
卷
小明豕住八楼,他从一楼 到二楼用了10秒,按这 样的速度,他从一楼到六 楼需要多少时间?
个别学生就会想从 一楼到二楼要10秒,那样一楼到六 楼就可以用10X6来做就可以了。
(米)
由于平时接触的 解决问题”中信息 相对简单,方法单 一,解决问题”一般 安排每一单元的后 面,学生遇到时经 常能猜出”其方法。 一到期末的综合性 试题,在解决问题 时也需要综合运 用,导致有些学生
不会”剪8米做 一根长跳绳”是什 么意思要先理解。
要求学生先仔细读 题,然后可以画一画 图,理解剪8米做 一根长跳绳”的意 思。帮助学生理解是 求剩下的部分”里 有几个2米,从而得 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黑板上画出小意 图,学生看到示意图 后就会恍然大悟。问 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年级数学错题记录及分析
错误是一种学习资源,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合理、有效利用,相信它 能给我们的课堂画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信它能给我们老师,给我 们学生带来一笔无形的财富。
编 号
研究 内容 来源
错题呈现
原因分析
对策或建议
1
让学生明白 省略的尾数 是那一部分, 最咼位是什 么,再判断填 什么数。
5
课堂
练习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 做角(2)
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 够充分。
画两幅图,一 幅是从同一 个点引出两 条射线,另一
幅是从两个 点引两条射 线,使学生进 一步理解角 的含义。
6
课堂
练习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
是一条射线。(2)
一是空间概念有 限,二是,审题不 清。
画图,提示还有那 种拼法? ”或者有 不同的答案嘛?你 是怎样拼的? ”
11
练习
册
先估一估,再算一算。现 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
元?
手机:原价924元
现价745元
便宜了(200)元。
这些学生审题有
误,填了估算的结 果;
“先估一估”指口头 估算,而要填的是计 算的结果。培养学生 认真审题。
让学生对文 字也进行分 级,找到万 字,再写数。
3
测试
卷
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 写 作
(50000005000)。
学生没有分级写数,导 致漏了一个0。
让学生熟记 数位表,左起 右起都能记 住。再按数位 写数。
4
测试
卷
89□0039079〜90亿
□里可以填的数是 (9)。
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 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三年级数学错题记录及分析
错误,未必都是不好的
只要我们正确认识了它,我们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
编
号
研究
内容
来源
错题呈现
原因分析
对策或建议
1
作业
本
109X6=604
对进位乘法算理 掌握的不够清楚, 个位与 个位相乘积满几十 向十位进位,但是 在计算十位与个位 相乘时,知道0X6=0,但是却漏加 进位”的数,导致计 算错误。
学生把角的概念忘 记了,角是由一个 点引出两条射线所 组成的角,而直线 上没有点,也就不 存顶点。
让学生回 忆角的概 念,用概 念来判断 正误。
7
作业
本
1、画120°的角。
X
学生把“0”刻度线和 射线对齐后,直接找120°,没有从右边找 起,所以把60°当成
了120°。
让学生找到 射线所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