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精馏课件
精馏基础知识课件

精馏过程的安全与环保实例分析
• 某石化企业精馏装置的安全与环保管理:该企业针对精馏过程 中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与环保措施, 如定期检查设备、选用耐腐蚀材料、安装安全阀和压力表、加 强操作人员培训等,同时采用吸附和吸收等方法处理废气,采 用生化处理和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废水,以及采取降噪措施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精馏过程中,由于温差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存在传热过程的不 可逆性,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
精馏过程的节能措施及技术
优化加热方式
采用更加高效的加热方式,如使用热 管、高频加热等,提高加热效率。
降低蒸汽消耗
通过优化操作条件,降低蒸汽的消耗 量,例如降低蒸汽压力、提高冷凝器 的冷却效果等。
回收利用余热
高温高压
人员操作失误
精馏过程中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可能存 在爆炸、泄漏等风险,应采取相应的安全 措施,如安装安全阀、压力表等。
操作人员可能由于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如错误操作阀门、超负荷运行设备等, 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精馏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法
废气排放
精馏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 能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等有 害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后 排放,如采用吸附、吸收 、燃烧等方法。
将精馏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再利用 ,例如用于预热物料、加热锅炉等。
采用新型塔板
新型塔板可以改变液体的流动状态, 增加传质面积,提高传质效率,从而 降低能耗。
精馏过程节能技术的应用实例
某石化公司采用新型加热方式, 将热管技术应用于加热过程,相 比传统加热方式,热效率提高了
30%。
某化工厂通过优化操作条件,成 功降低了蒸汽消耗量,每年节约
精馏优秀课件

1. 连续精馏操作流程
2. 间歇精馏操作流程
26
3. 精馏塔旳操作情况
tn-1
塔板上: yn+1<xn-1, tn+1>tn-1 两者互不平衡
即: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
tn+1
成果:传质和传热
yn >xn
理论(理想)板
若: ① 气液两相接触时间足够长
② 板上混合足够均匀
即:
则:离开第n块板时旳汽-液二相 构成构成平衡关系
3. 塔釜产品屡次部分汽化
t1
t1
t1’
t1'
t2’
t
' 2
操作流程
操作在相图上旳反应
成果:对初级混合液部分汽化后得到旳液相在塔底经屡次部分汽化 20 最终可得液相浓度为x2`(较低)旳塔底产品构成。
4. 过程进行旳必要条件及存在问题讨论 ① 由2、3可知:欲使混合液得到有效分离,必须同步分别对 塔顶汽相和塔釜液相进行屡次部分泠凝和屡次部分汽化。
双组分 —— 要点讨论 多组分 —— 简要简介
蒸馏操作实例:石油炼制中使用旳 250 万吨常减压装置幻灯片 5 5
§6.1 双组分溶液旳汽-液相平衡
汽液相平衡是分析精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旳理论基础,过程 以两相到达平衡为极限。
§6.1.1 溶液旳蒸汽压和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一. 纯组分饱和蒸汽压 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液体旳汽液两相到达平 衡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其蒸汽为饱和蒸汽,其压力为饱和蒸 汽压。
16
泡点线
0
xA xf
yA 1.0
x(y)
§ 6.3.2 精馏原理和流程
精馏流程(熟悉有关旳概念)
精馏培训讲义PPT课件

目录
• 精馏技术简介 • 精馏流程与设备 • 精馏操作与控制 • 精馏分离效率与能耗分析 • 精馏安全与环保 • 精馏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精馏技术简介
精馏的定义与原理
精馏的定义
精馏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挥发度的不同,通过加热、冷凝 、分馏等操作将液体混合物进行 分离的物理过程。
回收率
表示实际产品中目标组分 的比例,数值越高,目标 组分的回收效果越好。
热力学效率
反映精馏过程热力学有效 性的指标,数值越高,热 力学效率越高。
能耗分析的方法与意义
能耗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和计算精馏过程中的各种能 耗,如加热、冷却、压缩等,分析能 耗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能耗分析意义
有助于优化精馏过程,降低能耗,提 高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精馏设备中的搅拌器、 泵等机械设备可能导致 夹击、割伤等事故。应 保持设备清洁,定期维 护保养,确保安全防护 装置完好。
精馏区域可能存在电气 安全隐患,如潮湿、腐 蚀等。应采用防爆、防 水等电气设备和电缆,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 备。
精馏过程的环保要求与处理方法
01 总结词
02 废气处理
03 废水处理
填料
填充在塔体内,增加接触面积 ,促进传热和传质。
塔板
设置在塔体内,形成不同的汽 液分离区域。
进料口和出料口
控制原料和产品的进入和流出 。
辅助设备
热源
提供加热所需的热量。
冷源
用于冷却回流液和产品。
泵
输送原料和产品。
仪表
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
精馏流程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进料速度和温度
调整进料速度和温度,提高分离效果。
04 噪声控制
化工原理课件精馏201203

一、问答题1、什么是蒸馏操作?2、蒸馏和精馏有何区别?3、如何选定蒸馏操作压强?4、何谓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5、何谓非理想溶液?它们的特点是什么?6、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的条件是什么?7、什么是回流?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有什么作用?8、什么是全回流操作?主要应用?9、从t-x-y图上简述精馏的理论基础?10、何谓理论板?理论塔板数是如何求取的?11、精馏塔为什么要设蒸馏釜或再沸器?12、什么位置为适宜的进料位置?为什么?13、q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值怎样?14、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时,为什么说一个三角形梯级代表一块理论块?15、恒縻尔流假设的内容?16、为使恒摩尔流假设成立,精馏过程须满足什么条件?17、化工生产中,对精馏塔板有哪些要求?18、何谓液泛、夹带、漏液现象?x下降,而F、q、R、'V19、一正在运行的精馏塔,由于前段工序的原因,使料液组成F仍不变,试分析L、V、'L、D、W及D x、W x将如何变化?20、某分离二元混合物的精馏塔,因操作中的问题,进料并未在设计的最佳位置,而偏x、q、R、'V均同设计值,试分析L、V、'L、D、W、及D x、W x的变下了几块板。
若F、F化趋势?(同原设计值相比)21、设计一精馏塔,其物料性质、进料量及组成、馏出液及釜液组成、回流比、冷却水温度、加热蒸汽压力均不变。
当进料状态由泡点进料改为饱和蒸汽进料时,塔板数是否相同?再沸器所需蒸汽量是否改变?22、有一正在操作的精馏塔分离某混合液。
若下列条件改变,问馏出液及釜液组成有何改变?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塔板效率不变。
(1)回流比下降;(1)原料中易挥发组分浓度上升;(2)进料口上移。
23、在精馏塔操作中,若F、V维持不变,而x F由于某种原因降低,问可用哪些措施使x D 维持不变?并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二:计算题1.在101.3 kPa时正庚烷和正辛烷的平衡数据如下:试求:(1)在压力101.3 kPa下,溶液中含正庚烷为0.35(摩尔分数)时的泡点及平衡蒸汽的瞬间组成?(2)在压力101.3 kPa下被加热到117℃时溶液处于什么状态?各相的组成为多少?(3)溶液被加热到什么温度时全部气化为饱和蒸汽?2.根据某理想物系的平衡数据,试计算出相对挥发度并写出相平衡方程式。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

D,xD
•
(xD,xD)
3
(二)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总物料衡算:L=V+W
m Lxm V ym+1
m+1
易挥发组分衡算 :Lxm= Vym+1+ WxW
yN
ym 1LL Wxm LW WxW 或 ym 1V Lxm V WxW
N xN
V
LxN
W,xw
提馏段操作 线方程
•(xW,xW)
4
【例1】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已知原料液流量 为100kmol/h,组成为0.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提馏 段下降液体量与精馏段相等,馏出液组成为0.98,回流比为2.6。若 要求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96%,试计算: (1) 釜残液的摩尔流量; (2)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IV IL
(1)饱和液体进料——泡点进料
LV F
此时,IF=IL
q=1
原料液全部与精馏段下降液体汇合进入 提馏段。
L V
饱和液体
L =L+F
V =V
11
(2)饱和蒸汽进料
IF=IV
q=0
q IV IF IV IL
原料全部与提馏段上升气体汇合进入 精馏段。
L =L V=V +F
(3)冷液进料
内容回顾
一、精馏原理
(1)无中间加热及冷凝器的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2)顶部回流及底部气化是保证精馏过程稳定操作的必不可 缺少的条件。 (3)精馏操作流程 (4)相邻塔板温度及浓度的关系
tn1tntn1 xn1xnxn1 yn1ynyn1
1
二、理论塔板
三、恒摩尔流假定 四、全塔物料衡算
化工原理课件14精馏

例题2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乙醇-水混合液。原 料液中含乙醇摩尔分数为0.4,于40℃ 加入塔中。塔顶设全凝器,泡点回流, 所用回流比为3。塔顶馏出液含乙醇摩 尔分数为0.78,釜液含乙醇摩尔分数为 0.02。试以1kmol/s加料为基准计算塔 内气液两相的流量。
(1)L=1.5kmol/s,V=2.0kmol/s (2)L’=2.6kmol/s,V’=2.1kmol/s
i>1
如:乙醇-水,正丙醇-水
负偏差溶液 最高恒沸点
如:硝酸-水,氯仿-丙酮
i<1
蒸馏方式1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 Simple distillation)
简单蒸馏是一个 非稳态过程, 并不简单! 又名微分蒸馏 (differential distillation)
蒸馏方式1简单蒸馏
设:F、W ——釜内的料液量和残液量,kmol; x1、x2——料液和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组成(摩尔分率) L——某一瞬间釜内的液量,kmol; x、y——某一瞬间的液气组成,(摩尔分率); 经过微分时间dt后,残液量减少dL,液相组成减少dx。 以蒸馏釜为衡算系统 对易挥发组分,dt前后的微分物料衡算为:
离开加热器的温度 :
r T te (1 q) cP
蒸馏方式2平衡蒸馏
气液平衡关系
x y 1 ( 1) x
t e f x
已知原料液流量F,组成xF,温度tF及汽化率q, 即可求得平衡的汽液相组成及温度。
蒸馏方式3特点
简单蒸馏:间歇不稳定、分离程度不高 平衡蒸馏:连续稳定、分离程度不高 为什么利用多次简单蒸馏或多次平衡蒸馏操作实现 物系的高纯度分离?
vi
pA po xA vA A po 对于理想溶液: A xA xA
化工原理第九章液体精馏

FiF Li V I Li VI
由恒摩尔假定,不同温度和组成的饱和液体焓i和汽 化潜热均相等。
20
联立上二式,得 定义:
L L I iF F I i
q
I iF分子:1kmol原料变成饱和蒸气所需的热 I i 分母:原料的摩尔汽化热
可得
L L qF
V V (1 q)F
q为加料热状态参数 q=0,饱和气体(露点);q=0,饱和液体(泡点) q<0,过热蒸气;0<q<1,气液两相,q>1,冷液
不管加料板上状态如何,离开加料板的两相温度相
等,组成互为平衡。
V,I,ym
L,i,xm-1
物料衡算式
F,iF,xF
FxF V ym1 Lxm1 Vym Lxm 相平衡方程
ym f (xm )
3)精馏段和提馏段流量的关系
V’,I,ym+1
L’,i,xm
列加料板物料和热量衡算式
F LV LV
临界压强时,气液共存区 缩小,分离只能在一定范 围内进行,不能得到轻组 分的高纯度产品。
8
9.3 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
D
9.3.1 平衡蒸馏
令W q, F
则D 1q F
物料衡算:F xF D y W x
F
F DW
xF
联立得:y q x xF q 1 q 1
热量衡算:忽略组成对比热影响,
2)对理想物系
A / B
pA / xA pB / xB
p
0 A
xA
/
xA
pB0 xB / xB
pA0
pB0
3)对物系相对挥发度 1和相差2 不大
m
1 2
(1
化工原理精馏PPT课件全

用饱和蒸气压表示的气液平衡关系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 ☆挥发度定义
某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与该组分在液相中
的摩尔分率之比
挥发度意义
vi
pi xi
某组分由液相挥发到气相中的趋势,是该组分 挥发性大小的标志
双组分理想溶液
vA
pA xA
pAo xA xA
pAo
vB
pB xB
pBo xB xB
pBo
☆相对挥发度定义
pA pyA
pB pyB p(1 yA )
p
o A
xA
pyA
yA
p
o A
xA
p
pBo xB pyB
yB
pBo xB p
yA
p
o A
x
A
p
xA
p pBo pAo pBo
yA
pAo p
p pBo pAo pBo
xA
p pBo pAo pBo
,
yA
pAo p
p pBo pAo pBo
解 (1)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xA
p pBo pAo pBo
yA
p
o A
x
A
p
t/℃ x y
80.1 84 88 92 96 100 104 108 110.8 1.000 0.822 0.639 0.508 0.376 0.256 0.155 0.058 0.000 1.000 0.922 0.819 0.720 0.595 0.453 0.305 0.127 0.000
xF,y,x---原料液、气相、液相产品的组成,摩尔分数
y
1
F D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I’V
q 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和提
馏段操作线的交点,但经
过 (xF, xF ) 点。
吸收
22
L IL
加料板 L’ I’L
23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对加料板作热量衡算
F IF+V’IV ’ +LIL=VIV+L’IL’ ∵IV≈IV ’ , IL≈IL ’(条件:恒摩尔流,加料板上)
涉及的主要问题:
全塔物料衡算、恒摩尔流假设、操作线方 程 、q线方程、(最小)回流比 、适宜回流比 、 (最少)理论塔板数、全塔效率、实际塔板数
吸收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3.1 全塔物料衡算
V
总物料:
F=D+W 易挥发组分:
F xF=D xD+W xw
原料液
F , xF , IF
应用见P263例7-1
A
pA xA
,
B
pB xB
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常以易挥 发组分的挥发度为分子。
A pA B xA
p 道尔顿分压定律 B
xB pA P y
yA
yB
xA xB
吸收
9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相平衡方程
yA xA
yB xB
yB 1 yA xB 1 xA
吸收
29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NT计算的方法——逐板计算法、图解法和捷算法 重点掌握逐板计算法和图解法,二者实质是一
样的。
逐板法
精馏段
第1块:(x1,y1)
y1
1
(
x1 1)x1
y1 xD
第2块:(x2,y2)
y2
1
(
x2 1)x2
R
1
y2 R 1 x1 R 1 xD
吸收
3)随着进料的 q值逐渐减小,精馏塔所需的 NT是逐渐增加的。
4)直接蒸气加热与间接蒸气加热的区别主要体
现在提馏段操作线上,它们分别经过( ( xW,yW)点,具体详见教材 P271 例
x7W-,80)和
吸收
34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3.6 Rmin和NT,min的确定
Rmin
要求:从图解法掌握求取 Rmin的方法 当两操作线的交点位于平衡线上时,则需要
L’ V’
气液混合物进料
V L F
L’ V’
饱和蒸气进料
吸收
L’ V’
过热蒸气进料
26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不同 q值对应的 q线方程
f q=1 q>1 0 < q <1
q=0
e
q<0
进料状况 冷液体
饱和液体 气液混合物
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进料的焓 IF IF<IL IF=IL
IL<IF<IV IF=IV IF>IV
2
6. 概述
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 其部分气化,从而达到分离的单元操作
易挥发组分:沸点低的组分,又称为轻组分 难挥发组分:沸点高的组分,又称为重组分
蒸馏的分类
按操作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 馏
按组分数目分:双组分蒸馏及多组分蒸馏 按操作压力分: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真空)
xD
吸收
32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图解法(续)
实际图解过程
1 2 3
4
5
xW
xF
xD
吸收
33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说明:
1 ) NT是指精馏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其数值 必须指明是否包括塔釜在内(塔釜也相当于一块理论 塔板)。
2)由教材P270 例 7-7可知,进料热状况不同,
所需 NT及进料板位置均不同。
Rmin
xD yq yq xq
36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NT,min
当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NT减少,与对角线重 合时达到 NT,min,一般由图解法求取。若体系为 双组分理想溶液,则可通过解析法计算 (Fenske 方程):
蒸馏 按操作流程分: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
吸收
3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精馏与吸收的对比
操作过程中相态的变化:精馏时两相同时产生,而吸收 是操作前已经是两相;
操作结果的不同:精馏能得到较为纯净的分离产物,而 吸收则必须通过后续的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较纯净的物 质;
传质的方向不同:精馏过程中既有气相传质,也有液相 传质,而吸收一般只有气相中溶质分子进入吸收剂中, 属于单向传质。
yA 1 xA
1 yA
xA
相对挥发度表示的 相平衡方程
y x 1 ( 1)x
吸收
10
6.2 精馏原理
6.2.1 精馏工艺
精馏流程 (熟悉相关的概念)
➢ 原料液(进料)、 馏出液(产品)、 回流液和釜液;
➢ 冷凝器(分凝器、 全凝器)、再沸器 (塔釜加热);
➢ 加料板、精馏段和 提馏段
30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第n块:(xn,yn)
yn
1
(
xn 1)xn
R
1
yn R 1 xn1 R 1 xD
当xn< xF时,下降液体流到了加料板上,此时该板属于提
馏段。由精馏段操作线与 q线方程求交点( xq,yq ),由
( xq,yq与( xW,yW )两点确定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提馏段
第1块:(x1,y1)
y1
1 (
x1 1)x1
L'
W
y1 L'W xn L'W xW
第m块:(xm,ym)ym
1
(
xm 1)xm
当xm< xW时,逐板计算完毕
吸收
L'
W
ym L'W xm1 L'W xW
31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图解法
逐板法原理
1 2
3 4
5
xW
xF
L’
吸收
15
馏出液 L D , xD , ID
V’ 釜残液 W , xW , IW
16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3.2 恒摩尔流的假设
塔顶采用全凝器,塔釜间接加热 离开每块塔板的气液相达到平衡 每段各板上的气液摩尔流量各自恒定(不一定相等) 满足恒摩尔流的 条件
➢ 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 气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 ➢ 塔设备保温好,无热损失。
则交点轨迹:(V’-V)y=(L’-L)x-(DxD+WxW)… C
由全塔物料衡算: F xF=D xD+W xw ,(C)式为
L' L
F
y V 'V
x V 'V
xF
吸收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对加料板作物料衡算
V’-V=L’-L-F 令 q L' L
F
则有:
FV
IF
IV
y q x xF q1 q1
热方式)
操作线的应用举例详见
教材P265 例 7-2、例 7-3
d
c xW
20
xD
吸收
21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3.4 进料热状况——q 线方程
提馏段操作线不易确定,但可以通过两条操作线的交点 (轨迹)来确定(两点一线)
精馏段操作线:V yn+1=L xn+ D xD…………………………A 提馏段操作线: L’ xn =V’ ym+1+ W xw……………………B
分离 器
x1
y2 x3
加热器
x2
xm
吸收
12
P=定值
B
A
xF
(y)
yn
13
6.2 精馏原理
有回流的多次部分汽化、冷凝
xD xF
✓具有不同挥发度的组分
所组成的混合液,经多次 进行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 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分 的过程。
✓实现的 条件:
回流; 塔釜产生的蒸汽
xw
吸收
14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大多数溶液,平衡线位于对 角线上方,且偏离对角线愈远, 此溶液愈易分离(传质推动力 越大)。
总压变化不大时外压影响可 忽略,但温度的变化对 y—x 平衡线的影响较大。
吸收
8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6.1.2 相平衡——相平衡方程
纯液体的挥发度: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该组分在蒸气中的分压和与之 相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之比。
B
纯B组分在系统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吸收
6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6.1.2 相平衡——相图
t — x (或 y) 图(温度—组成图)t4B Nhomakorabeat3
H
t2
t1 J
A
气相区(过热蒸汽)
露点线 气液共存区 泡点线 液相区(冷液)
x1(y1)
吸收
7
6.1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y — x 图(气液组成关系图)
q=1 e
27
q>1
xW
xF
xD
吸收
28
6.3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6.3.5 NT及加料板位置的确定
NT:理论塔板数,即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为实
现分离工艺的要求,所需的气液平衡级数(每经 过一次气液相平衡,气相浓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