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无机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无机化学工艺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水氨气硫酸尿素纯碱。

2.烃类造气一般有三种方法,即、、。

3.铜氨液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精制原料气方法,根据酸根不同,铜氨液可分为、和三种。

4.写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该空为2分)5.一氧化碳变化催化剂主要有:系催化剂、系催化剂、系催化剂。

6.根据吸收剂性能不同,脱碳方法分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碳酸丙烯酯法属于者。

7.目前常用的本菲尔特法脱碳流程是吸收与再生流程。

8.本菲尔特法法吸收塔顶采用温度较低的液吸收,提高了净化度,中部采用温度较高的液吸收,加快了吸收速度。

9.合成氨原料气的精制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0.低价铜离子和高价铜离子浓度的总和称为,二者之比称为。

11.纯碱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和。

12.尿素又名,分子式为。

13.1773年蒸发人尿时发现尿素;1828年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人工合成尿素。

14.尿素合成未反应物分离方法都是基于及。

15.根据气化剂不同,工业煤气可以分为四种、、、。

16.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燃料分区从上往下依次是、、氧化层、灰渣层,其中以层温度最高。

17.烃类造气一般有三种方法,即、、。

18.改良ADA法脱硫工艺流程包括、和三部分。

19.合成氨原料气脱硫方法根据脱硫剂状态可以分为脱硫、脱硫。

20.铜氨液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精制原料气方法,根据酸根不同,铜氨液可分为、和三种。

21.甲烷化法的基本原理用方程式表示是。

22.接触法制硫酸的工序有原料工序、、净化工序、、和尾气治理。

23.目前我国采用的尿素合成塔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式尿素合成塔和式尿素合成塔。

24.纯碱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和。

25.索尔维法的原料主要有、、和。

26.现阶段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尿素生产方法有两种,即法和法。

27.合成尿素的主要设备是,尿素造粒的主要设备是。

二、选择题1.半水煤气中(CO+H2)与N2的比例为()。

A.3.5~4.0∶1B.3~5∶1C.3.1~3.2∶1D.3∶1左右2.甲烷化法采用的催化剂是()。

第27题无机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

第27题无机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

第27题⽆机化学⼯艺流程综合题第27题⽆机化学⼯艺流程综合题题组⼀以陌⽣⽆机物分离、提纯流程为载体的综合题专练1.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 3)是提取稀⼟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艺流程如图所⽰。

回答下列问题:(1)CeFCO 3中Ce 的化合价为。

(2)氧化焙烧时不能使⽤陶瓷容器,原因是。

(3)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为CeO 2,则酸浸时发⽣反应的离⼦⽅程式为。

(4)HT 是⼀种难溶于⽔的有机溶剂,则操作1的名称为。

(5)为了提⾼酸浸率,可以适当提⾼反应温度,但温度偏⾼浸出率反⽽会减⼩,其原因是。

(6)有机物HT 能将Ce 3+从⽔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为Ce 3+(⽔层)+3HT(有机层)CeT 3(有机层)+3H +(⽔层)。

向CeT 3(有机层)中加⼊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Ce 3+的⽔溶液,从平衡⾓度解释其原因: 。

(7)已知,298 K 时,K sp [Ce(OH)3]=5×10-20,若溶液中c (Ce 3+)=0.05 mol·L -1,加碱调节pH 到时Ce 3+开始沉淀(忽略加碱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

(8)写出向Ce(OH)3悬浊液中通⼊氧⽓得到产品Ce(OH)4的化学⽅程式: 。

答案 (1)+3 (2)陶瓷中的SiO 2会与⽣成的HF 反应 (3)2CeO 2+H 2O 2+6H +2Ce 3++O 2↑+4H 2O (4)分液 (5)温度升⾼,双氧⽔发⽣分解,造成浸出率偏⼩ (6)向混合液中加⼊稀硫酸,使c (H +)增⼤,平衡向形成Ce 3+⽔溶液⽅向移动 (7)8 (8)4Ce(OH)3+O 2+2H 2O4Ce(OH)4解析 (1)CeFCO 3中C O 32-整体显-2价,F 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推出Ce 的价态为+3价。

(2)陶瓷容器中含有SiO2,SiO2与HF发⽣反应:SiO2+4HF SiF4↑+2H2O,因此该流程中氧化焙烧时不能使⽤陶瓷容器。

无机化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1—27Fe—56K—39Cl—35.5Mg—24S—32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有固体析出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A.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晶体中若存在阳离子,则肯定存在阴离子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碳的燃烧热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判断正确的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在生物体内,由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的生物原电池中,有关A.负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H2O==4OH-B.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O2-C.负极反应主要是C6H12O6生成CO2或HCO3-D.正极反应主要是C6H12O6生成CO2或HCO3-5.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6.下列溶液中: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溶液⑥品红溶液,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A.只有①B.①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7.中学化学教材中提供了不少数据(图表)。

《无机化工工艺学》试题

《无机化工工艺学》试题

2012/2013第(一)学期《无机化工工艺学》试题专业_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一、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氨碱法生产纯碱是以_____和_____为原料,以_____为媒介物,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工艺过程而制得的。

2.石灰完全消化所需的时间,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过程是氨碱法生产的核心,它影响整个氨碱法生产的_____,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利用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利用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灰石煅烧过程中,为使CaCO3能够分解,需________或_________。

6.盐水吸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所用的氨气来自于______。

7.碳酸化过程中存在着气液固三相,在结构上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塔应用最为广泛。

8.重碱煅烧时,出口气体主要是_____和_____,并含有少量____。

经冷凝和洗涤后称为_____。

9我国侯氏制碱法采用___次碳酸化、___次加盐,___次吸氨流程。

10.电解食盐水溶液生产烧碱的同时,可联产____和____,而前者又可进一步加工成______________等,这一工业部门通常称为_____。

11.电解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的过程,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所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与________成正比。

12.电解食盐水溶液时,理论分解电压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生产中,将隔膜法和离子膜法的理论分解电压定为___。

13.过电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

《化学工艺学》(刘晓勤)复习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刘晓勤)复习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化学工业(化学加工工业):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工业。

2、化学工业按产品的物质组成可分为:有机化工(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无机化工(非碳氢化合物)两大类。

3、一般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质、用途和生产量,化学工艺分为如下几类:无机化学工业、基本有机化学工业、高分子化学工业、精细化学工业、生物化学工业。

4、化学工业按原料的性质和来源分: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矿产化工、海洋化工。

5、化学工艺:将原料物质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其中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和物理的措施。

6、原油按其组成大体分为: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三大类。

7、辛烷值:将异辛烷规定为100,正庚烷为0,两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制成标准汽油。

将待测汽油与标准汽油相比较,若两者在标准汽油机中炕爆性能相同,则待测汽油的辛烷值就是同测标准汽油中异辛烷的百分含量。

8、原油的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过程称为石油的一次加工,常减压蒸馏馏分油的进一步化学加工过程称为石油的二次加工。

9、石油的二次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烃类热裂解这四种化学加工方法。

10、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意义与用途:①进行方案比较,参数值确定的基本方法。

②化工设计的基础。

③通过衡算,找出生产的薄弱环节,工艺参数值是否合理,提出生产的方向,提供设计数据。

11、物料衡算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12、热量衡算的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章合成气1、合成气的生产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合成气的制取和净化。

2、合成气的制取(造气)即制备含H2 和CO 的气体。

3、合成气的净化即将原料气中的杂质如CO、CO2、S 等脱除到ppm级(10-6)。

4、合成气制备中,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有:水碳比、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

5、合成气制备中,甲烷蒸汽转化在高温、高水碳比和低压下进行有利。

6、烃类蒸汽转化所使用的催化剂组成:NiO为最主要活性成份。

高等无机化学复习考试参考题及答案(1)

高等无机化学复习考试参考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1、BF 3分子呈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采取了( A )杂化。

A 、sp 2B 、sp 3C 、不等性sp 3D 、dsp 32、下列配合物最稳定的是( D )。

A 、[Co (NH 3)6]3+B 、[Co (H 2O )6]3+C 、[Ti (H 2O )6] +D 、[Co (CN )6]3-3、红外光谱由分子内部( D )能量跃迁引起。

A 、转动B 、电子-振动C 、振动D 、振动-转动4、CH 4属于下列哪类分子点群:( A )。

A 、TdB 、D ohC 、C 3vD 、C S5、晶胞一定是一个:( C )。

A 、八面体B 、六方柱体C 、平行六面体D 、正方体6、H 2N COOH的离域键类型( C )。

8101210810109: : : :A B C D ππππ 7、KBr 晶体中,K +的半径为133pm ,KBr 的键长为328pm ,其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形状为( C )。

A.立方体B. 四面体C.八面体D.三角形8、SO 2C1F 分子的对称点群为( B )(A) C 2v (B) Cs (C) C 2h (D) D 2h9、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 D )(A) [V(H 2O)6]2+(B) [Nien 3]2+(C) [Co(CN)6]3-(D) [V(H 2O)6]3+10、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 A )(A) H 3O + (B) NH 4+ (C) PCl 6- (D) BI 4-11、Cu 的基谱项为2S 1/2,与其基谱项不同的原子是( D )A. AuB. AgC. KD. Zn12、Fe 的电子组态为:[Ar]3d 64s 2,其光谱基项为( A )A. 5D 4B. 3P 2C.5D 0D. 1S 013、某晶体外型为正三棱柱,问该晶体属于( D )晶系A. 立方B. 三方C. 四方D.六方14、某晶体属立方晶系,一晶面截x 轴a/2,截y 轴b/3,截z 轴c/4,则该晶面的指标为( A )A. (234)B.(432)C.(643)D.(213)1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D )(A)H 2O ; (B)H 3O +; (C)NH 3; (D) NH 4+16、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种可能存在( D )(A) 2,-1,0,1/2(B) 3,0,-1,1/2(C) 2,0,-2,1/2(D) 3,2,2,1/217、下列四种离子中为顺磁性的是( BD )A. NO +B. NO -C. CN -D. O 2-18、下列配合物哪些是高自旋的( BD )A.[C o(NH3)6]3+B. [C o(NH3)6]2+C. [C o(CN)6]4 -D. [C o(H2O)6]3+19、①[CoF6]4-,②[Co(CN)6]3-,③[Co(NH3)6]3+中分裂能最大的是(B )A①B②C③D①和③20、在羰基配合物中,配体CO的C—O键键长比自由CO的键长(B )A变短了B变长了C没变化D无结论21、下列分子中磁矩最大的是(D )。

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化学工艺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1.化学工业按生产的产品分类可分为那几大类?答:化学工业按产品分类可分为如下几大类:(1)无机化学工业。

(2)有机化学工业(3)精细化学品工业(4)高分子化学工业(5)生物化工工业。

2.化学工业的主要资源包括那些?答:化学工业的主要资源包括:无机化学矿,石油,煤,天然气,生物质,再生资源,空气和水等。

3.烃类热裂解产物中的有害物质有哪些?存在哪些危害?如何脱除?答:烃类热裂解产物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硫化氢等硫化物,二氧化碳,炔烃和水。

硫化氢的危害:硫化氢会腐蚀设备和管道,使干燥的分子筛的寿命缩短,使脱炔用的加氢催化剂中毒并使烯烃聚合催化剂中毒。

二氧化碳的危害:在深冷分离裂解气时,二氧化碳会结成干冰,堵塞管道及设备,影响正常生产;对于烯烃聚合来说,是烯烃聚合过程的惰性组分,在烯烃循环时造成积累,使烯烃的分压下降,从而影响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物的分子量。

炔烃的危害:炔烃使乙烯和丙烯聚合的催化剂中毒。

水的危害:在深冷分离时,温度可达-100℃,水在此时会结冰,并与甲烷,乙烷等形成结晶化合物(CH4·6H2O,C2H6·7H2O,C4H10·7H2O),这些结晶会堵塞管道和设备。

脱除方法: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碱液吸收来脱除;炔烃采用选择性加氢法来脱除。

水采用分子筛干燥法脱除。

4.简述芳烃的主要来源。

答:芳烃的主要来源有:(1)从煤焦化副产煤气所得粗苯和煤焦油中提取;(2)从催化重整汽油中提取;(3)从烃类热裂解制乙烯所得裂解汽油中提取;(4)轻烃芳构化和重芳烃轻质化制芳烃。

5.举例说明芳烃转化催化剂有哪些?答:芳烃转化所用催化剂包括:(1)酸性卤化物,如:AlCl3、AlBr3、BF3等路易斯酸。

(2)浸渍在载体上的质子酸,如:载于硅藻土或硅胶等载体上的硫酸、磷酸及氢氟酸等。

(3)浸渍在载体上的路易斯酸,如载于γ-Al2O3上的AlCl3、AlBr3、BF3、FeCl3、ZnCl2、TiCl4等。

化学工艺学期末复习习题及答案.doc

化学工艺学期末复习习题及答案.doc

简答题1.液相均相催化氧化在工艺上的优缺点优:1.反应条件较缓和,高选择性,可采用溶剂缓和反应进行和提高选择性2.反应热除去方便,有些氧化过程可方便利用反应物或溶剂蒸发移走反应热3.反应温度易控制,温度分布均匀4.设备结构简单,生产能力强缺:1.反应介质腐蚀性严重有些反应主要为络合催化氧化需贵金属盐作催化剂须解决回收问题2.炷类蒸汽转化过程中析炭的危害及防止析炭采取的措施:危害:1.炭黑覆盖催化剂表面,堵塞催化剂孔道,降低催化剂火星2.影响反应器内传热,便转化炉管壁局部过热,缩短使用寿命3使催化剂粉碎,增大床层阻力,影响生产能力措施:1.提高水碳比2.保持催化剂活性3,适宜操作条件3.乙苯脱氢合成苯乙烯工艺中脱氢部分使用的反应器及其反应器优缺点1.等温反应器:优:1出口温度大于进口温度,对动力、热力学有利2.乙苯转化率、选择性好3.水作为稀释用量为绝热的也缺:结构复杂、成本高2.绝热反应器:优:出口温度小于进口温度缺:影响转化率(低)选择性低4.炷类热裂解产物中有害物质种类危害、脱除方法种类:H2S、C02、H20、CO、C2H2、C3H4危害:1. C02低温下结成干冰,造成深冷分离系统设备和管道堵塞2.H2S造成加氢脱焕、甲烷化催化剂中毒3.H2、C2H2、C3H4中酸性气体含量不合格使下游加工装置的聚合过程或催化反应过程的催化剂中毒,影响产品质量4.不饱和炷聚合聚集于塔釜与空气接触形成“黄油”造成碱洗塔釜和废碱罐的堵塞脱除方法:多段碱洗、乙醇胺法除酸性气体注裂解汽油分离碱液池中“黄油”5.C8芳炷的组成、分离方法及技术难点组成:邻、间、对二甲苯、乙苯分离方法:精儒法分离、深冷结晶分离法、络合萃取分离法、吸附分离法技术难点: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沸点差只有0.75°C分离难6.合成氨催化剂的组成及其作用组成:熔铁为主,主要有Fe3O4、AI2O3、K20、Si02作用:1.活性组分Fe3O4经还原后生成a-Fe,活性中心的功能是化学吸附氮原子,使氮氮之间三建削弱,有利于加氢形成氨2.AI2O3是结构型助催化剂,均匀分散在a-Fe晶格内和晶格间,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防止还原后的钛微晶长达,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3.K2O电子型助催化剂,能促进电子转移过程,有利于氮分子的吸附和活化,也促进生成氨的脱附,但K20是在AI2O3为助剂基础上提高活性4.SIO2的加入虽然有削弱催化剂碱性作用,但起到稳定铁晶粒作用,增加催化剂的抗毒性和抗热性7.裂解气出口急冷的目的,措施以及优缺点目的:1.终止裂解反应2.回收废热措施:1.间接急冷:在急冷的降温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热,是可利用的热源,为此可用换热器间接急冷,回收这部分热量发生蒸汽,提高裂解炉热效率降低产品成本3,直接急冷:直接喷入冷却介质,产生高温裂解气加热而部分企划,由此吸收裂解气热量,迅速冷却优:直接急冷设备费少,操作简单,系统阻力小,传热效果好,缺:形成大量含油污水分离困难难以回收利用热量间接急冷:能量利用合理,可回收热量,经济性好,无污水产生工艺题4-15:设备作用:生产烷基催化剂:AICI3 温度:低温(95°C)压力:低压(101.3-152.0Kpa) 反应器:搪玻璃的反应器4-16:温度140-200°C 催化剂:AICI3 压力:0.588-0.784MPa反应器:有内外圆筒的烷基化反应器优缺点:有较高的摩尔比(乙烯/苯)、可使多乙苯生成量控制在最低限度,乙苯收率高AICI3用量少、配位化合物不需循环使用、减少了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及防腐要求填空:1.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效率的指标: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合成效率、转化率、选择性、收率、平衡转化率和平衡产率2.芳炷与烷基歧化反应:芳炷歧化指两个相同芳炷分了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一个芳炷分子上的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芳炷分子上烷基歧化:利用加成或置换反应将烷基引入有机物分子中的反应过程3.移动、流化床的定义:1.移动床:流体和固体颗粒同时进入反应器,互相接触,一面反应一面颗粒移动的床层2.流化床:床层颗粒之间脱离接触,颗粒悬浮在流体中往各方向运动的床层4.前加氢和后加氢的定义:脱乙焕塔在脱甲烷塔前脱乙焕塔在脱甲烷塔后5.露点:不饱和空气等温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废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物流作为热源生产蒸汽的换热器6.汽油抗暴性能指标:辛烷值煤油指标:十六烷值7.自由基反应过程:链的引发、增长、中止8.脱硫干法与湿法以脱硫剂的状态区分:9.芳炷转化催化剂:酸性卤化物、固体酸10.SO2氧化成S03达到平衡外界影响合成氨、硫酸:合成氨:温度降低、压力升高,平衡升高氢氮比(m=2.9最佳)、惰性气体(少好)合成硫酸:11.化学工艺学研究内容: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原理、方法、流程和设备的学科以过程为研究目的,以化工产品为目标的过程技术(化学工艺)12.化工生产包括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M的分离和精制13.侯氏制碱法产物:NH4CI、Na2CO314.CO变换反应:C0+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2 (可逆)通过变换反应可产出更多H2, 降低CO 含量,调节H,CO 的比例,满足不同生产需要15.三烯三苯:乙、丙、丁二烯甲、一甲苯、苯16.石油一次二次加工:一:常压蒸馅、减压蒸馅二: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炷类热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烃类造气一般有三种方法,即、、。

2、写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其特点为、。

3、一氧化碳变化催化剂主要有:系催化剂、系催化剂、系催化剂。

4、根据气化剂不同,工业煤气可以分为四种、、、。

5、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燃料分区从上往下依次是、、氧化区、灰渣层,其中以层温度最高。

6、合成氨原料气脱硫方法根据脱硫剂状态可以分为脱硫、脱硫。

7、甲烷化法的基本原理用方程式表示是。

8、制半水煤气的工艺条件:三高一短:、、、。

9、煤气化的工业方法:其供热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即、、。

10、用于合成氨的原料可分为:、和其中初始原料包
括、、、、、。

11、烃类蒸汽转化反应最终可用来代表,其反应式
为、。

12、催化剂的条件一般包括:、和
13、催化剂中毒分为和其中硫可导致Ni中毒,而砷可导致Ni中毒。

14、一氧化碳变化工艺条件包括、、。

15、烃类蒸汽转化反应工艺条件包括、、、。

16、二段转化反应出口温度和一段转化反应出口温度一般分别为和
17、烃类蒸汽转化反应工艺条设备主要包括和。

18、烃类蒸汽转化反应工艺条设中的空间流速主要包括、、和
19、CO变换的反应中,分段冷却的方式可分为两种方式即为和
20、铜氨液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精制原料气方法,根据酸根不同,铜氨液可分为、和三种。

21、根据吸收剂性能不同,脱碳方法分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碳酸丙烯酯法属于者。

22、目前常用的碳酸钾法脱碳流程是吸收与再生流程。

23、低价铜离子和高价铜离子浓度的总和称为,二者之比称为。

23、原料气的最终净化方法包括、
和。

24、铜氨液吸的组成有、、和。

25、铜氨液吸的CO的基本原理为。

26、硫容量分为和。

二、选择题
1.半水煤气中(CO+H2)与N2的比例为()。

A.3.5~4.0∶1B.3~5∶1C.3.1~3.2∶1D.3∶1左右
2.甲烷化法采用的催化剂是()。

A.Cu B.Zn C.Fe D.Ni
3.氨合成采用的催化剂是()。

A.Cu B.Zn C.a-Fe D.Ni
4.氨合成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0℃以下B.100-200℃C.350-400℃D.400-500℃
5.硫铁矿焙烧时的主要是设备是()。

A.转化炉B.煤气炉C.沸腾炉D.甲烷化炉
6.一氧化碳变换现在都采用加压变化,适宜的水碳比为()。

A.1B.2C.3D.4
7.中变流程中,气体被预热到多少℃后进入变换炉()。

A.100℃以下B.200℃C.380℃D.430℃以上
8、铜氨液中吸收CO的活性组分是()。

A.[Cu(NH)2]+B.[Cu(NH)4]2+C.NH4+D.Ac-
三、简述题
1、合成氨的原料有哪些?
2、简述氨合成的基本步骤.
3、甲烷蒸汽转化为什么要分两段转化?二段转化炉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
4、半水煤气的生产工艺有什么特点,先计算后说明?
5、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燃料分区从上往下依次是什么?
6、简述间歇法制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的5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作用。

7、CO变换反应完全按照最佳反应温度线进行为什么是不可能和没有必要的。

8、合成氨原料气为何要脱硫?脱硫方法有几类?
9、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原理是什么?铜液再生及其再生操作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10、为什么要脱碳?
11、脱碳的原理是什么?
12、脱碳有哪些方法?
13、从热力学上分析获得最大平衡氨量的条件是什么?而在实际生产中怎么做?
14、从动力学上分析获得最大平衡氨量的条件是什么?
15、简述提高平衡氨含量的措施.。

15、湿法脱硫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四、名称解释
烃类蒸汽转换
CO变换
固态燃料气化
半水煤气
最佳反应温度
硫容量
原料气的最终净化
铜液再生
五、流程图
1、合成氨的两个典型工业流程图(含操作条件)。

2、画出CO中高变-低变工业流程图。

3、画出碳酸钾法脱碳两段吸收、两段再生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