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专题练习(十)有答案
2018届高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专题练习(十)

2018届高三历史专题练习(十)太平天国运动(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图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的描述,对此概括正确的是( )A.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B.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影响2.(2017·白城质量评估)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
”该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B.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实行D.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3.(2017·新余模拟)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田亩制度并未见诸事实……最大的原因,是阻力太大,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
“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 )A.要建立圣库制度B.主张实行绝对平均分配C.不代表农民阶级利益D.不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4.(2017·合肥模拟) 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5.(2017·孝感模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B.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D.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6.(2017·玉溪高三月考)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堂,毁木主,入金陵以后,又曾大规模搜书和焚书,“在秦始皇之后,像这样恣肆地践踏孔孟的事是没有先例的”。
新人民版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课课练(含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一、基础训练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3.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攻克武汉三镇D.定都南京4.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5.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6.《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分田”的各种表述,其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方案B.按照平均主义原则分配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7.《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国库分配所有产品C.天下田天下人同耕D.人人平等8.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9.《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阶级政权局限性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C.处于战争环境D.中外反动势力太强大10.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二、能力提升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宜令(各地)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照旧交粮纳税。
高考历史人教版考点练习卷:太平天国运动附答案

考点11 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如果排除革命史观的需要,太平天国除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实现改朝换代以外,它不可能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他们的使命就是破坏和与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B. 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C. 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D. 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
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
由此可见,列强“助剿”的主要目的是( )A.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B.保证在长江流域投资设厂的权利C.攫取苏州和杭州等通商口岸特权 D.保护在议定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3、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了太平天国()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4、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
这说明( )A. 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 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C. 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D. 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5、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太平天国运动中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A.拜上帝教违背伦常 B.《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C.定都天京贪图享受 D.《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6、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 (含答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题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的农民领袖是( )A.林则徐B.洪秀全C.李鸿章D.洪仁玕第2题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众首领为洪秀全38岁的生日祝寿。
这一天,在广西金田村的地主韦昌辉的家里,洪秀全宣称当日为“太平天国元年”。
洪秀全发布檄文,要求拜上帝会的所有成员蓄发易服,头裹红巾,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史称□□□□。
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封王C.定都天京D.推翻帝制第3题“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
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B.天京C.永安D.安庆第4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标志是( )A.北伐胜利B.西征胜利C.占领南京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第5题1856年夏,太平军取得了攻破江北、江南大营的胜利,杨秀清更加居功自傲,他伪托“天父下凡”,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原为“九千岁”),……“天京内讧”爆发。
在这场斗争中,“威风张扬,不知自忌”的杨秀清遭到了杀身之祸。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衰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力量强大B.外国武装支援C.缺乏优秀将领D.内部权力斗争第6题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第7题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首歌谣反映了( )A.外商企业发展艰难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官僚资本极度膨胀第8题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理想国度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第9题1853年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主要是为了( )A.打击列强侵略势力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C.断绝清政府财源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第10题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①洪秀全②关天培③李秀成④陈化成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第11题以下内容同下图相符的是( )A.这是洪秀全在金田起义时提出的起义目标B.这是永安建制的主要内容C.内容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目标D.内容的提出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第12题中华民族具有反抗侵略的优秀传统。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
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反封建反侵略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D.反对外来侵略3.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
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
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A.反对帝国主义的不彻底性B.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D.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4.丞相是太平天国前后期一直存在的官职,大体可分为虚衔和实职两大类,各类丞相在前后期的演变情形,符合中国中国历代丞相制度的基本规律。
到后期太平天国的官职已丧失了其基本功能,也偏离了其设官建制的原初动机,这说明()A.太平天国已经建立起新型的职官秩序B.太平天国完成了建立近代农村秩序的任务C.太平天国没有提出再建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5.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6.《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
高考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新人教版

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有研究表明,中国“1851年至1865年这14年间总人口减少了 1.12亿,下降了26.05%”。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 )A.两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2010·郑州模拟)“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
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首歌谣应出现在太平天国的哪一次军事行动中A.进军南京B.北伐C.攻破江北大营D.西征4.(2010·南京模拟)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清方记载则是:“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这两首歌谣应是1856年后流传开来的②反映的是天京变乱的历史史实③前一首说明了农民阶级的信仰发生了动摇④后一首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太平天国内乱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10·福州模拟)《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体现了太平天国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2010·太原模拟)〖HT〗洪仁玕说:“衣必洗而垢去,物必改而更新,理之自然也,所谓世之变革者……受天新命,食天新果,饮天新汁,因有自然之学,用以新民新世。
”此段话的思想实质是()A.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B.推行以废除私有制为核心的《天朝田亩制度》C.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人间的天国D.破旧立新、变革社会是必然的规律7.1861年4月,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诚悦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高中历史必修1习题: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1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泰州高一检测)太平天国时期的民谣唱道:“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兄弟姊妹都来到,降妖除魔声震天。
”这说明( C )A.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B.太平天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C.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D.降妖除魔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内容,B、D两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以民谣的形式进行宣传表明宣传组织方式落后,故选C项。
2.(2017·张掖高一检测)太平天国一开始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其决定因素是( 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B.上帝的指示C.自然灾害严重D.民主共和思想的推动太平天圉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与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故选A项。
3.(2017·北京春季会考)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B )A.创立拜上帝教B.金田起义C.永安建制D.定都天京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
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金田起义。
4.(2017·广西学业水平测试)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C )A.金田起义B.组织太平军北伐C.定都天京D.摧毁江北大营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清廷对峙是在定都之后,标志事件是1853年定都天京。
5.英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曾说:“这支队伍以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
”“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 C )A.东征军B.西征军C.北伐军D.远征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

核心素养提升练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 )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C.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D.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解析】选C。
“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得出拜上帝教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但不是正常的结合,故C正确。
【加固训练】1861年,洪秀全邀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到南京并度过了十五个月。
对此,罗孝全曾声称:(洪秀全)要我来,是让我来做官,让我宣扬他的那套教条,还让我说服外国人皈依他本人。
洪秀全此举意在( )A.用外交手段迫使清政府承认其合法性B.利用宗教信仰实现其政治目的C.重振太平天国政权的内政以及外交D.打破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围剿【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是让我来做官,让我宣扬他的那套教条,还让我说服外国人皈依他本人”说明当时洪秀全是利用宗教宣传,以达到扩大和巩固其统治的目的,故B正确。
2.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
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
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受《北京条约》影响较深B.通晓国际水路交往规则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D.没有认清列强侵华本质【解析】选D。
根据材料“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可知,太平天国未能很好地认清英国行为的侵略本质,予以有效的还击,故D正确。
3.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专题练习(十)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图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的描述,对此概括正确的是( )
A.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B.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影响
2.(2017·白城质量评估)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
”该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
B.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实行
D.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
3.(2017·新余模拟)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田亩制度并未见诸事实……最大的原因,是阻力太大,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
“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 )
A.要建立圣库制度
B.主张实行绝对平均分配
C.不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D.不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4.(2017·合肥模拟) 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
5.(2017·孝感模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
B.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
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
D.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
6.(2017·玉溪高三月考)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堂,毁木主,入金陵以后,又曾大规模搜书和焚书,“在秦始皇之后,像这样恣肆地践踏孔孟的事是没有先例的”。
之所以出现材料的情况,原因最可能是( )
A.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B.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使农民彻底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
D.说明上帝具有唯一神圣的地位
7.(2017·郑州质检)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多由满洲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二十多位将领担任督抚。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
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
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8.(2017·咸阳高三统测)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
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
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
B.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
C.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
D.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8分)
9.(2017·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
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
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的特点。
(10分)(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出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8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资政新篇》的看法。
(10分)
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1~5.BBACC 6~8.ABB
9.(1)向西方学习,如创立拜上帝教,提出《资政新篇》;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如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等。
(2)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行。
原因:本身的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战争环境,不能实现。
(3)《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不利的战争环境,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实现。
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从图片中可以得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基督教在广东的流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所以答案:选B.
2.【解析】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布告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材料信息“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体现了天国政权征缴赋税的政策,其前提是承认土地私有。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A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叙述错误。
3.【解析】圣库制度实行劳动产品上缴国库,企图将农民的劳动产品通过圣库进行再次分配,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故选A项。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认为洪仁玕的进步性在于“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所以A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错误,最早进行“器物”和政治改革的是洋务运动;B选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不是民主革命,所以宣传的思想也不是民主革命思想。
因此本题选择C.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纲领的认识。
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而《资政新篇》没有;《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而《天朝田亩制度》没有;二者虽然都未真正实行过,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而《资政新篇》追求绝对平均主义,两者都主张反封建,但都没有成功。
所以应选C.
6.【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要求推翻清朝封建统治,而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因此选A.B.C.D三项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7.【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材料表明,1860年以前清朝省级最高行政长官多由满洲贵族担任,而1860年到1864年这种状况则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清廷出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不得不倚重汉族官僚,故B项正确。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整体感知材料,明确马克思强调太平天国只是起到了改朝换代的作用。
紧扣题干的具体要求“主要原因”,A项只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联系所学知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具有鲜明的局限性,他们只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即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故B项符合题意;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是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而非“主要原因”,故排除C;D项也只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9.【解析】(1)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借助‘上帝’的权威”“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分析回答。
(2)考查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需认识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原因。
(3)考查学生对《资政新篇》的认识,一分为二地分析其进步性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