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尊敬的项目委托方:经过对该项目地理条件的详细勘察与分析,我们提供以下地质勘察与地基处理方案报告,旨在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以支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

一、项目概述为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地质勘察及地基处理工作是任何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对该项目地质条件的概述及分析。

2. 对已进行的勘察工作进行总结与总览。

3. 对勘察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估。

4. 结合勘察结果,提供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案。

5. 出具工程勘察报告及相应的工程建议。

二、地质条件概述与分析1. 地质背景根据对该项目地理环境的分析,项目地处于地震活动频发区,同样存在地下水位变动较大、土层复杂以及软弱地层等地质问题。

2. 地质勘察工作我们首先进行了现场勘察工作,包括地质探查、地球物理测量、水文地质调查和土壤力学试验等。

通过研究勘察结果,我们获取了大量实时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 勘察结果评估经过对勘察结果的综合评估,我们发现项目地存在以下地质问题: - 强烈地震活动可能造成工程结构的破坏风险。

- 地下水位的变动较大,可能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 进行土壤力学试验后,发现部分土壤层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容易引发沉降问题。

- 存在较多软弱地层,可能会对地基的承载力造成限制。

三、地基处理与加固方案1. 结构加固为了提高工程的地震抗震性能,我们建议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如增加结构框架的强度、设置横向抗侧支撑等,以增强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2. 地基处理针对地下水位变动大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地下水渗流较为活跃的地区进行排水处理,以降低地下水位。

- 对于有较大压缩性的土壤层,我们建议采用加固措施,如夯实、灌浆等,以提高其稳定性。

- 对于软弱地层,可以考虑进行土体加固或地基加固措施,如灌注桩、土壤加固等。

四、工程勘察报告与建议1. 工程勘察报告我们将根据勘察结果编写详细的工程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地质条件概述、勘察工作总结、勘察结果分析与评估等。

勘察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勘察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项目负责人:年月日
设计企业公章
注册建筑师:年月日
注册结构师部门的批文和勘察成果文件依法进行设计,符合
强制性标准要求并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2、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签发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通知单和
技术核定单等)符合国家规范、强制性标准要求,实物质量与
设计文件相符。
3、施工过程中未发现结构性缺陷。
4、本工程已完成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的各项内容。
程地基基础检验,对局部明、暗浜部位进行处理。
5、本工程地基验槽情况与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内容相符。
项目负责人:年月日
勘察企业公章
企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企业法人代表:年月日
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单位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名称
设计单位地址
设计单位邮编
联系电话
设计合使用年限
设计允许最终沉降量
质量验收意见:
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单位工程名称
勘察单位名称
勘察单位地址
勘察单位邮编
联系电话
质量验收意见:
1、本工程依法进行勘察工作及执行有关主管部门批文。
2、本工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和设计
文件。
3、本工程提供的工程勘察结果符合合同要求,且真实、准确。
4、勘察单位按建设部部建(1999)176号《通知》要求,参加工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Ⅰ文字部份................................................................................2.1 地形地貌 (5)2.2 地层岩性 (5)2.3 区域地质构造 (6)2.4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分析 (7)3.1 堤防地层岩性 (8)3.2 堤防水文地质条件 (9)3.3 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10)3.4 堤防工程地质评价 (11)3.5 堤基渗透分析 (14)4.1 工程地质条件 (15)4.2 水文地质条件 (16)4.3 工程地质评价 (17)...................................5.1 工程概况 (20)5.2 土料勘探和储量 (21)5.3 土料的质量 (21)5.4 砂石料 (22).....................................Ⅱ陆寨堤围位于距增城市派潭镇约6Km 的派潭河段,本次加固工程堤围属于堤围左岸,全长约1. 11Km。

现堤线范围内原有一低矮单薄堤围,堤顶宽1~3m,堤顶高程在13.8~14.8m,堤身高度为3.5~5.0m,堤围质量较差,防洪标准较低。

老堤围的填筑土料多为附近滩地冲积土层及邻近山头坡残积土层,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询,得知老堤围曾经多次遭洪水袭击,浮现过堤防冲刷、坍塌、渗漏、管涌等险情,为避免洪涝灾害的长期侵害,有关部门决定对该堤围进行安全加固,使堤防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20 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水闸、泵站满足10年一遇洪水24 小时暴雨3 天排干的标准。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目的是为设计堤防工程进行勘察,提供符合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精度要求的地质资料,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任务: (1)查明堤防沿线的工程地质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分段评价,保证各建(构)筑物对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 (2)查明堤基存在的工程地质缺陷,分析地质隐患存在的性质和分布范围; (3)对堤防等建(构)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4)查明堤防边坡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边坡处理措施,对堤岸的稳定性进行评价;(5)对天然建造材料的场地、质量、储量等进行深入勘察,提出合理的意见。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名称:渭源县莲峰镇镇区道路工程编号:HGYTS-10KC-67项目负责人:编写:编录:审定:审核:院长:(正文共8页,共35页)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二O一O年八月十八日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概况2、勘察工作3、自然地理条件4、工程地质及地下水埋藏条件5、场地地震效应6、岩土工程分析评价7、筑路材料8、结论及建议第二部分附图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钻孔柱状图3、工程地质剖面图4、颗粒分析成果图表第三部分附表1、土工试验表2、土腐蚀性分析报告3、黄土湿陷量计算表4、地层分布统计表5、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渭源县莲峰镇镇区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工程概况受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镇政府委托,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于2010年7 月16 日开始,对其拟建的渭源县莲峰镇镇区道路工程建筑场地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于2010年7月24日结束现场工作。

拟建公路为市政公路,由一号路、西一路和西二路组成,一号路长约1140m西一路长约583m 西二路长约883m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1 )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及其时代成因、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3)提供场地土的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划分对建筑物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4)查明埋藏的河道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提供合理化处理方案或建议;(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并评价对混凝土的侵蚀性;(6)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2、勘察工作勘察工作量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版)的相关规定,该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因此,本次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根据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共布置15个勘探点。

其中探井10 个,钻探孔5 个。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鹏辉大道北侧安置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1 前言工程概况受桐乡市崇福镇皮草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拟建的安置小区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场地位于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规划国道南侧,规划四路北侧,本次勘察拟建建筑为4F的农民安置房共71幢,其中双联排建筑69幢、独幢建筑2幢,总建筑面积约68750平方米, 框架结构,总高度约14米,柱网尺寸:×米(2跨),最大单柱荷载1000KN,拟采用浅基础或桩基础形式。

岩土勘察工程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为乙级。

勘察目的和任务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目的是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为拟建工程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

其主要任务如下: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工程地质岩土层纵横向的空间分布规律、各地基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工程特征,分析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

查明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提出处理方案。

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计算参数,选择并评价基础方案。

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适宜的桩型及桩端持力层建议,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析桩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变化幅度,并判定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性。

对场地20m范围内的饱和砂土、粉土进行液化判别、计算液化指数、确定液化等级;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勘察依据及所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1:500)甲方、设计方对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标《建筑工程地质钻探及取样技术标准》(JGJ/T87-2012)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省标《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1065-2009)省标《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10-5-98)其它相关的规范及规程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本工程勘察根据该场区附近的地质情况,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及场地施工条件,主要采用钻探和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作业,1台XY-1型钻机和1台电脑化静力触探仪进场施工。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山脉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表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震活动频繁,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三、勘察范围和方法本次勘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

采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岩石和土壤取样、地下水勘查、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地质数据。

四、地质情况1.岩石特征勘察区域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性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地下存在一些断层和节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注意。

2.土壤情况勘察区域的土壤主要分为黏土、砂土和砾石土。

黏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砂土排水性较好,适宜作为基础填料;砾石土孔隙率大,透水性好。

3.地下水情况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水量充足。

地下水受地层裂隙和断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情况,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工程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下工程建议:1.地震设计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土工程评估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土工程评估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土工程评估地质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评估意见。

岩土工程评估作为地质勘察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工程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质勘察报告中岩土工程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1. 岩土工程评估的背景介绍岩土工程评估是基于已有的地质勘察结果,对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地质和土壤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岩土工程评估,可以了解地质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勘察报告中岩土工程评估的内容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土工程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地质调查信息的分析和归纳地质调查信息是岩土工程评估的基础,需要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包括地层分布、岩土特性、地下水位等。

通过对地质调查信息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地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2.2 工程所涉及的岩土工程参数的确定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工程所涉及的岩土工程参数,如土壤的密度、含水量、内摩擦角等。

这些参数是岩土工程评估的重要依据,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3 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工程地基的稳定性是岩土工程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工程地基的地质特征和荷载要求的综合分析,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对工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2.4 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是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评估,确定工程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5 岩土工程建议和处理意见根据岩土工程评估的结果,对工程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处理意见,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工程防护措施等。

这些建议和意见是保障工程安全和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3. 地质勘察报告中岩土工程评估的要求为了保证地质勘察报告中岩土工程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满足以下要求:3.1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地质勘察报告中所使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数据采集过程要科学规范。

地质勘察报告(精)

地质勘察报告(精)

(三)黄土湿馅性评价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进行地基湿馅量(△s) 计算,取β=1.5;基础埋深为4.00米
s si hi 2.70 ~ 5.94
i 1
n
该拟建场地黄土地基的湿 陷性为Ⅰ级(轻微)。
(四)地基评价
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级冲洪积层及残积土,下卧白垩纪闪长 岩,上覆人工填土。第一层杂填土,成分杂乱,分布不均, 结构松散,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第2层黄土状粉质粘土,力 学性质尚好,为中压缩性土,具轻微湿陷性;第3、4层,力 学性质较好,为中~低压缩性土,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
5、强风化闪长岩
灰绿色,坚硬,密实,组织结构以大部破坏,原岩风化呈砂 状、块状,局部夹中风化块体。该层层,粒状构造,局部节理裂隙较发育,见方解石 小 脉 体 , 岩 芯 呈 长短 柱 状 。 该 层 未 揭穿 , 最 大揭 露 厚 度 33.50米。
地质勘察报告
一、场地位置
拟建场地位于济南市槐阴区水泥厂路 13号,原济南水泥厂 和东方红水泥厂厂区内,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二、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从南向北微倾,最大高差7.37米。
三、场地地下水情况
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 源为:地下径流、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兴济河)。 测得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9.70~21.80米;因受兴济河水 补给影响,该地区从东向西逐渐降低,水位常年变化幅度 较大,约2.50米左右。 水化学类型为Ca+、K+、Na-、HCO32-、SO42-,PH值均为7.0。
2、黄土状粉质粘土(Q3al+pl)
褐黄色,可塑~硬塑,局部坚硬,稍湿,含少量氧化铁,大 孔、虫孔及垂直节理较发育,偶见姜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搜集资料:主要搜集了安阳市城市垃圾日产量、年递增速率、 垃圾成份及资源化利用率等,搜集、调查了本区域的地质、构 造、气象和水文地质资料等。通过这一工作了解了垃圾场接纳 物的基本情况和区域气象、水文条件,了解了场地在区域地质、 构造中的位置及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与周边水文地质单元的关系, 以及地下蕴矿情况等。
实例中建议持力层及基础类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图表部分 勘察成果表及常用所附图件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工程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原位测试成果 图、室内试验成果图表。当需要时,可附综合工程 地质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素 描、照片、综合分析图以及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 方案的有关图表、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 表等。
1工程概况 安阳市唐沟垃圾综合处理场是1998年安 阳市政府立项的重点环保项目。场区利 用丘陵区的自然沟谷进行建设。沟的全 长1250m,平均宽度154m,平均深度25m, 容量220×104m3,总占地面积349亩。 该工程是1999年进行的勘察,目的是满 足环境评价和初步设计的要求,2001年 动工兴建,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
2主要工作方法 该工程勘察时《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94)还没有“废弃物处理工程” 的内容。工作开始前通过现场踏勘、分析 垃圾处理(填埋)场的特点和场地条件, 参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 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和《岩土工 程勘察规范》(GB50021-94)等相关技术 标准,以及安阳市环境保护局、环卫处提 出的技术要求,制定了此次勘察的主要工 作方法:
⑵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地质调查采取从区域到场区由 外而内的工作方法。区域上调查面积约700km2;场地外围 (近场区)调查面积约40km2。主要了解区域及场区外围的地 层分布及地质构造,以确定场地地层的时代和地质构造单元, 以及场区地层的上覆和下伏地层、地质构造特征、透水性及其 水力联系等,并对搜集到的区域资料进行了实地验证。场区工 程地质测绘,野外采用1:1000地形图,资料整理成图为 1:2000(见图1)。查清了场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 地质作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⑷探井(坑)与取样:探井(坑)采用人工挖掘,挖掘深度 0.5~3.5m,沟底一般挖至地下水位,个别挖至地下水位以下0.5m。 此项工作主要是鉴别土层和采取原状土样。 通过以上三项工作绘制出了工程地5-8
21
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地层描述(实例):
❖ 粉质粘土③:黄色,很湿至饱和,可塑,局部硬 塑,具中等偏低压缩性,含粉细砂,且其含量沿 纵向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在本土层中做标准贯入 试验21次,实测击数6~12击,平均值7.8击,标 准差1.7击,标准值5击;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 力1.40~2.50Mpa;从土工试验结果看,土层具较 低含水量(17.0~20.1%)、低孔隙比(0.52~ 0.61)等特性,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值见表2。 土层厚度4.80~0.40米,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
❖ 节主要内容。
图1-13钻孔平面布置图
图1-14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1-15场地钻孔柱状图
图1-16 图例
监测等提出了建议。为今后同类型工 程的勘察积累了本文介绍的是在丘陵地 区利用自然沟谷建设垃圾场的勘察实例。 本次勘察着眼于垃圾场所处的宏观地质 环境,在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 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探井、水文调 查等手段,查清了场区的工程地质和水 文地质条件。就建场适宜性和垃圾填埋 后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客观评价,并对 沟坡、沟底治理与防渗和地下水经验。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工程实例完成工作量如下:
1)完成勘探孔133个,总进尺419.20米; 2)取原状土样6件,并在室内进行了常规物理力学试
验; 3)作标准贯入试验25次,重型(2)动力触探试验44
次,轻型动探试验4次; 4)取地下水样2样2件,并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监测,
对场地内地下水情况进行了简易观测; 5)用水准仪对孔口高程进行了测量; 6)对所获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编写了岩土工程勘
⑶物探工作:为确定场区基岩埋深、进行覆盖层的岩性划分和查明 隐伏断裂构造,在场区内开展了电阻率测深工作。该工作沿沟底走 向布置了贯穿全场区的一条纵剖面、五条横剖面,测线长度共计 1800m。 沿测线布设测点,纵剖面点距为30m,横剖面点距为10~40m。电 阻率ρs测深曲线反映了厂区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别为粉质粘土、含 砂粉质粘土、含粘粒及砂的碎石土和基岩等,并推断出三条横穿场 区的隐伏断裂构造。这些岩性界面和断裂构造为此后的工程地质测 绘、探井和施工开挖所证实。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地层承载力特征值(实例中):
❖ 杂填土①、耕土②:因土质不均匀,承载力低,不能用作持 力层,故不提承载力特征值。
❖ 粉质粘土③:由标贯试验统计结果Nk=5击,承载力特征值
145kPa;由静探试验值,提供承载力特征值200kPa;由土工 试验c、φ值计算得地层承载力特征值230kPa;综合确定地 层承载力特征值160 kPa ~200kPa。 ❖ 细砂④:由土层密实度确定地层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 ❖ 卵石⑤: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并结合野外对土质的鉴别, 提供地层承载力特征值为500~700 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