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论语》《孟子》国学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五上《孟子》小古文练习

孟子(一)国学经典再现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我是小助手安:乐意。
梃(tíng):木棒。
庖(páo):厨房。
厩(jiù):马栏。
莩:同“殍”且人恶(wù)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
且,尚且。
恶(wù):疑问副词,何,怎么。
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
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
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
“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
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
象:同“像”。
我是小翻译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
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
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考考你的智慧1.孟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
2.解释:始作俑者:。
3.谈一谈你对“始作俑者”的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穷当益坚马援(前14-后49)是汉代一位有名的将领。
他幼年父母双亡,由其兄马况抚养成人。
【新】五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孟子》(国学诵读精品资料)-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

教学资料范本【新】五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孟子》(国学诵读精品资料)-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一)国学经典再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我是小助手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愠:音yù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鲜:少的意思。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考考你的智慧1.学习的一个好方法是。
2.“说”的读音是:。
3.你知道的古代启蒙读物都有哪些呢?弘扬传统文化贾逵隔篱偷学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名叫贾逵,十五岁时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小先生,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课内阅读。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中,“二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得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要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加油站。
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解释词语。
(1)不自哀:___________(2)尚:___________(3)戍:___________(4)夜阑:___________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一语双关,应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试卷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围魏救赵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①/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②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④于魏也。
”田忌/从之。
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⑤。
①刑余之人:受过肉刑,身体不完整的人,孙膑曾受膑刑。
②孙子:这里指孙膑。
③罢:同“疲”,疲劳,疲乏。
④收弊:坐收挫败的结果。
⑤梁:魏定都大梁,故亦称“梁”。
[1]田忌想要直接带兵去援救赵国,孙膑给了他什么样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欧阳修苦读欧阳修四岁那年,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词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通古人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②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复。
”其母引刀裂③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①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如“辍学”。
②喧:遗忘。
③裂:割断。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下面“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4)你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写出你的看法,字数不少于100字。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用垃圾来开车法国北部的里尔都市图拥有85个市镇和110万人口,由于人口数量庞大,这里每年要产生70万吨生活拉圾。
日积月累之下,里尔市郊的垃圾开始①________。
一开始,政府规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露天垃圾厂,但是,几年后,这些土地便无法容纳垃圾了。
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填埋的方法,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垃圾在地下腐烂后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
垃圾问题,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里尔市公共交通发达,整个都布图有1000多辆公交车,是世界上公交车最密集的城市。
随着近两年油价的上涨,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公交公司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巨大困境,每年,政府要补贴几百万欧元给这些公交车。
当时,在这应城布里流传着一句话,假如垃圾也能开车,里尔市就会变成天堂了。
垃圾与公交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偏偏有人通过这句话把两者联想到了一起。
里尔市一家能源研究所认为,垃圾是可以用来开车的。
他们的方案是将有机垃圾放入沼气池内发酵分解,产生高浓度沼气,然后,利用沼气作动力燃气,驱动全市的1000辆公交车运行。
里尔市政府对这一方案很感兴趣,并开始投资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动。
从前令人头痛的有机垃圾全部被运到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提纯过滤后,形成高浓度无异味的甲烷。
这些甲烷,完全可以取代汽油,成为公交车的新型燃料,而垃圾分解后产生的残渣提过加热提炼、粉碎成熟,则变成可以用作农田肥料的堆肥。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对第一句中“通”与“善”的解释正确的是()A.整个善良B.通过善于C.整个善于D.整个熟悉[2]弈秋教两个人下棋,这两个人的表现是()A.两个人都很专心B.两个人都不专心C.一个人很专心,另一个人不专心[3]画线句子采用的主要写法是()A.比喻B.对比C.联想D.照应[4]“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读出____的语气。
“非然也”应读出____的语气。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5]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的是()A.做任何事都可以一心二用。
B.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做事时要想着天上的鸿鹄。
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补充文章省略的内容,并完成练习。
①(________)为(________)设果。
②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我发现,理解文言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写故事的经过,并联系上文,补充故事的结果。
这个故事是围绕“________”展开的。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他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姓“孔”想到了孔雀B.他没有直接生硬地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C.他的回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只有对方承认孔雀是自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站得住脚D.杨氏之子的语言风趣幽默,不伤和气3. 课内阅读。
【文言文】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卷 (3)
二〇二〇年秋语文统编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一线资深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编制,试题新颖,区分度高,题量充足,答案详尽,是您不可多得的语文配套练习试卷,欢迎下载使用,水印下载后可取消。
愿成为您快速提分的好帮手。
一、阅读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________ ②食之,甚美________(2)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二、课外阅读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
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
谢:__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善:擅长 B. 谓:认为 C. 乃:于是 D. 绝:告别(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
B. 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
C. 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孟母三迁邹孟轲之母也。
号孟母。
其舍①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②。
”乃去,舍市傍。
其嬉戏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⑤,揖让进退。
孟母日:“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⑥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⑦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⑧。
(注释)①舍:住处。
②处子:安顿儿子。
③贾人:商人。
④炫卖:沿街叫卖,夸耀。
⑤俎豆:古代条祀用的礼器,这里指祭祀礼仪。
⑥遂:于是。
⑦卒:终于。
③渐化:逐渐清染。
[1]结合注释,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说孟母两次搬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的原因是( )A.孟母目光长远,让孩子从小接触上层人物,结交上层人物的孩子,学习上层人物的礼仪,那么孩子长大后就能成为上层人物。
B.孟母瞧不起底层社会的小人物,认为这些人都有不良习气,孩子跟他们在一起会影响前途。
C.孟母用心良苦,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你认同孟母的做法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赵普读书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①,阖(hé)户②启箧(qiè)③取书,读之竟日④。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hōnɡ)⑤,家人发箧视之,则⑥《论语》二十篇也。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 ),薰以桂椒,( )以珠玉,饰以玫瑰,( )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这则寓言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薰以桂椒薰:____________________饰以玫瑰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椟: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短文(一)晏子使楚晏子将①使楚。
楚王闻②之,谓左右③曰:“晏婴,齐之习辞者④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⑤?”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⑥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⑦?’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⑧晏子酒。
酒酣⑨,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⑩,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①将:将要。
②闻:听说。
③左右:身边的人。
④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⑤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⑥缚:捆绑。
⑦坐:犯罪。
⑧赐:赏赐,给予。
⑨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
⑩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
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
得无:莫非。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
短文(二)晏子使楚(节选)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论语》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论语》阅读精练卷(《论语》)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学而》)第1章: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学而》)第2章:讲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越过法度。
”(《为政》)第3章: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为政》)第4章: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为政》)第5章:讲学习态度,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