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理学第四章练习题
微生物生理学习题汇总(华农生科院王教授的课)

微⽣物⽣理学习题汇总(华农⽣科院王教授的课)微⽣物⽣理学习题11.1…6是通过筛选获得的6株对某种氨基酸(F)营养缺陷型脉孢霉突变菌株,A…E五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能是氨基酸F合成代谢中的中间产物。
下表是进⾏补充养料获得的突变菌株的⽣长结果,+表⽰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某种有机物突变菌株能够⽣长,-表⽰突变菌株不能⽣长。
请根据表中结果推断氨基酸F的合成途径及各突变菌株发⽣突变的位点。
BECDAFA B C D E F1 +----+2 +-++++3 -----+4 +-++-+5 +--+-+6 +-++-+2.粗糙脉孢菌有两个缬氨酸营养缺陷型val1和val2,菌株val1的培养液中有物质B积累,val2的培养液中有物质A积累。
菌株val1能在含有缬氨酸或val2⽣长过的培养液中⽣长。
菌株val2能在含有缬氨酸的培养液中⽣长,但不能在val1⽣长过的培养液中⽣长。
说明基因val1,val2以及物质A,B和缬氨酸的关系。
B Val1 → A Val2 →缬氨酸5.已经证明T4噬菌体rII型快速溶菌突变由两个顺反⼦rIIA和rIIB控制。
现有⼀T4噬菌体,在rIIB中有⼀个点突变F。
此突变噬菌体与突变噬菌体1,2,3混合感染⼤肠杆菌K时,能够出现rII型噬菌斑,但是和突变噬菌体4则不能出现噬菌斑。
如何解释这⼀现象。
6. 1…10是10个表型相同的突变型.下表结果说明1…10分属于⼏个基因(+表⽰有互补作⽤,-表⽰⽆互补作⽤) 突变型 123456789101 ?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突变分别发⽣在两个基因中,顺式、反式均能互补。
A+ B? A?B+A+A? B+B?反式顺式6 ??+ + ?7 ?+ + ?8 ??+9 ?+10 ?7. 沙门⽒菌从⾕氨酸合成脯氨酸的途径如下图:说明下列部分⼆倍体菌株哪⼀个为⾕氨酸营养缺陷型。
微生物生理复习题及答案

微⽣物⽣理复习题及答案第⼀章绪论1、什么是微⽣物⽣理学?研究热点是什么?微⽣物⽣理学是从⽣理⽣化的⾓度研究微⽣物的形态与发⽣、结构与功能、代谢与调节、⽣长于繁殖等的机理,以及这些过程与微⽣物⽣长发育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研究热点:环境修复;微⽣物发电、⽣物燃料;资源开发利⽤。
2、简要说明微⽣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微⽣物⽣理学既是⼀门基础学科⼜是⼀门应⽤学科。
它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依赖于微⽣物学、⽣物化学、细胞⽣物学、遗传学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还需要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学⼯程、电⼦信息学和设备制造⼯程等的理论和技术。
3、简述微⽣物⽣理学中常⽤的技术与⽅法。
(1)电⼦显微技术,⼀种公认的研究⽣物⼤分⼦、超分⼦复合体及亚细胞结构的有⼒⼿段,也是研究微⽣物不可缺少的⼿段。
(2)DNA分⼦铺展技术,可⽤来检查细菌、噬菌体的染⾊体结构,还可进⾏动态跟踪。
(3)超速离⼼技术(4)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可见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5)层析技术,⼀种基于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物学特性的不同,使它们再某种基质中移动速度不同⽽进⾏分离和分析的⽅法。
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
(6)电泳技术,⽤于对样品进⾏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
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细管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7)同位素⽰踪技术,利⽤放射性核素作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标记的威廉分析⽅法。
(8)基因芯⽚与⾼通量测序技术第⼆章微⽣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壁及细胞膜的⽣理作⽤是什么?(2)控制细胞⽣长扩⼤(3)参与胞内外信息的传递(4)防御功能(5)识别作⽤(ps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长,保护原⽣质体。
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质体由于液泡吸⽔⽽产⽣的膨压,从⽽使细胞具有⼀定的形状,这不仅有保护原⽣质体的作⽤,⽽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另外,壁控制着细胞的⽣长,因为细胞要扩⼤和伸长的前提是要使细胞壁松弛和不可逆伸展.2.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多糖等⼩分⼦和低分⼦量的蛋⽩质通过,⽽将⼤分⼦或微⽣物等阻于其外。
4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 练习题(含答案)

4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练习题(含答案)四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练习题(含答案)第四章微生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酶:是一种由细胞产生的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可在体内或体外进行催化,包括蛋白酶和核酸酶。
2.酶的活性中心: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酶的活性部位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3.辅酶:在整个酶中与酶蛋白结合的非蛋白质小分子有机物或金属离子。
只有当酶蛋白和辅酶或辅助基团同时存在时,整个酶才能起作用。
4.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
酶的第五专一性包括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5.微生物代谢:微生物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营养,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为细胞成分,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
这是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6.生长因子:是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有机物质,但不能通过简单的碳氮源合成。
主要包括维生素、碱、嘌呤、嘧啶、生物素和烟酸。
7.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物及生长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
8.选择性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品的敏感性差异而设计和制备的培养基。
可向培养基中添加染料、胆盐、金属、酸、碱或抗生素中的一种,以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的生长,并使待分离的目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9.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作鉴别培养基。
10.富集培养基:由于样品中细菌数量少,或营养要求相对严格,难以培养,因此是用特殊物质或成分配制的培养基,以促进微生物的快速生长。
这种用特殊物质或成分制备的培养基称为浓缩培养基。
11.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人教版初一生物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期末复习测试题

人教版初一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期末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
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咽喉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丙→乙→丁→甲D.丁→乙→甲→丙2.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3.如图是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请根据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用“①”、“②”、“③”表示的三种血管分别属于()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4.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乙是动脉血管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丁血管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况,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代表的是小动脉B.图中的B代表的是小静脉C.图中C代表的是毛细血管D.图中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速度依次是A>C>B6.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7.下表是老师展示的李某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内容,同学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认为,下列论述错误的是()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35化验项目结果参考值WBC(白细胞)26×109/L(4~10)×109/LRBC(红细胞) 1.8×1012/L(4.0~5.5)×1012/LHGB(血红蛋68g/L120~160g/L白)PLT(血小板)198×109/L(100~300)×109/LA.镜检李某的血涂片,发现白细胞数量最多B.李某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正常C.李某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D.李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8.下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A.血管①是动脉B.血管③是静脉C.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以免其乱跳D.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单行通过9.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完整版)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

(完整版)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理学系王国卿第一章生理知识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内环境2 稳态3 兴奋性4 刺激5 反应6 阈值7 兴奋8 抑制9 负反馈 10 正反馈二.填空题:1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和————。
2 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3 反馈包括—反馈和—反馈,用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反馈主要是——反馈。
4 反应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和——————。
5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叫————,大于该刺激的刺激叫————,小于该刺激的刺激叫————。
6 描述兴奋性的指标是——,它与兴奋性呈——比。
7 常见的内环境组成有——、——、——、——和——,其中以——最为重要。
8 ——————————————————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实例。
9 刺激与反应的相同之处是————。
而不同之处,前者是————,后者是————。
10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过程:——————和——————。
11机体中的可兴奋组织通常指————、————和————,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产生————。
三.单选题: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神经活动 .肌肉收缩 .腺体分泌 .反射活动 .动作电位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全身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自身调节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降压反射 .呼吸节律的维持.体温恒定的维持 .排尿反射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血液凝固 .排便反射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H释放增加.排尿反射 .分娩反射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与环境关系 .人体细胞功能 .人体功能调节.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人体功能活动规律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应 .适应 .正反馈 .负反馈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动作电位 .阈电位 .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强度阈值.除极速度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反馈调节 .前馈调节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四.回答题:1. 试述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2.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 单纯扩散2 易化扩散3 泵转运4 静息电位5 动作电位6 阈电位7 局部兴奋8 绝对不应期9 “全或无”现象10 兴奋-收缩耦联 11 等张收缩 12 等长收缩 13 完全强直收缩14 极化状态 15 去极化(除极) 16 复极化 17 超极化 18 超射二.填空题: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和————。
生理学IV各章复习题(有答案)

生理学IV——第一章绪论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体液性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E.前馈【答案】D2.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答案】C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刺激D.反应E.阈值【答案】E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答案】A5.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排便反射【答案】B6.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分泌C.神经冲动D.电位变化E.离子运动【答案】D7.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E.神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答案】C8.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E.炎热环境下出汗【答案】A9.神经调节中的控制部分是A.感受器B.受体C.神经中枢D.靶组织或靶器官E.效应器【答案】A一、问答题1.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答:人体的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是通过各种反射来实现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客观存在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神经调节具有迅速、短暂和精确等特点。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经过体液的运送,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体液因素主要是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组织、靶细胞。
某些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也属体液因素,主要在局部起作用。
生物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练习题2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毛细血管有益于人体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互换的特色?(A)A、位于动脉与静脉之间B、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C、血流速度慢 D 、数目多,散布广2、对于静脉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D)A、运送血液回心脏 B 、四肢静脉官腔内有静脉瓣C、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D 、管内血流速度快3、刺伤动脉远比刺伤静脉更危险,原由主假如(C)A、动脉中的血比静脉中的血含氧多B、动脉中的血比静脉中的血含养料丰富C、动脉血管弹性大,血流急,失血快D、动脉血管管壁薄,血流量大,失血多4、人体中的血液能上至大脑、下至手指和脚趾,是因为(C)A、血管有弹性B、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强有力的缩短C、血液运输营养物质D、心脏有四个腔5、现有一个新鲜的猪心,怎样用最简易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D)A、手捏心室壁B、将心脏切开 C 、手捏心房壁 D 、向心脏内灌水6、心脏的瓣膜只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C)A、心室→心房→动脉B、心室→心房→静脉C、心房→心室→动脉 D 、心房→心室→静脉7、血液能不断的在血管、心脏关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A)A、心脏的缩短B、动脉的缩短和舒张C、静脉的缩短和舒张D、8、在心脏四个腔中,侧壁最厚的是( B)A、左心房B、右心室 C 、左心室 D 、右心房9、在解剖猪的心脏时,小明发现有一根血管与心脏壁最厚的腔相连通,它们分别是(D)A、主动脉和右心室B、肺动脉和左心室C、肺动脉和右心室D、主动脉和左心室10、对于人体心脏的构造,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B)A、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B、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使血液只好由心室流向心房而不可以倒流C、心脏的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使血液只好由心室流入动脉而不可以倒流D、心脏之所以能够强有力的缩短,是因为它的肌肉特别发达11、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构造特色与心室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是(D)A、接受浑身的血液B、接受肺部的血液 C 、把血液压到心房D、把血液压到浑身12、人体血液只好依照一个方向流动,不可以倒流。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 磷脂B. 蛋白质C. 多糖D. 胆固醇答案:C2. 细胞膜上哪种蛋白质主要负责物质的主动运输?A. 载体蛋白B. 通道蛋白C. 酶蛋白D. 受体蛋白答案:A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哪种成分?A. 磷脂B. 蛋白质C. 多糖D. 胆固醇答案:A4. 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主要功能是什么?A. 物质转运B. 信号转导C. 细胞间连接D. 细胞识别答案:B5. 细胞膜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磷脂分子的分布B. 蛋白质分子的分布C. 多糖分子的分布D. 以上都是答案:D6. 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主要负责什么?A. 物质的主动运输B. 物质的被动运输C. 信号的传递D. 细胞间的连接答案:B7. 细胞膜上的酶蛋白主要参与哪些过程?A. 物质的合成B. 物质的分解C. 信号的传递D. 细胞间的连接答案:B8.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功能是什么?A. 物质转运B. 信号转导C. 细胞识别D. 细胞间的连接答案:C9. 细胞膜上的微绒毛主要增加了什么?A. 细胞表面积B. 细胞体积C. 细胞内空间D. 细胞外空间答案:A10. 细胞膜上的紧密连接主要功能是什么?A. 物质转运B. 信号转导C. 细胞间连接D. 细胞间通讯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双层结构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2. 细胞膜上的________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通道。
答案:通道蛋白3. 细胞膜上的________是细胞识别和信号转导的关键。
答案:受体蛋白4. 细胞膜上的________是细胞间连接和通讯的重要结构。
答案:紧密连接5. 细胞膜上的________是细胞识别和免疫反应的基础。
答案:糖蛋白6. 细胞膜上的________是细胞内信号传递的重要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生理学第四章练习题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自养微生物光合磷酸化甲基营养型细菌氢效应环式光合磷酸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二、填空
1.自氧微生物中的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反应是将CO2转变成[CH2O]水平的简
单有机物,然后再合成复杂的有机物,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还原力。
2.在光能无机营养型的微生物中,用于合成复杂有机物的能量和还原力通过光
合磷酸化产生,而在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中,能量来源于无机物氧化,还原力则是通过消耗ATP逆呼吸链产生。
3.根据微生物生长提供无机物类型不同,化能自养微生物分为硝化细菌,硫细
菌,氧细菌,和铁细菌等,能够氧化的无机底物主要有NH4+、NO2-、Fe2+、H2O、S、H2S、S2O32-等。
4.NH3作为一种普通无机含氮化合物,它可以提供能源,能被硝化细菌氧化,
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氨在单氧酶和细胞色素P460作用下转变成羟胺,羟胺在羟胺-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未端细胞色素系统催化转变成[NOH],然后被氧化成亚硝酸。
5.当硝化细菌将氨转化成羟胺后,羟胺在脱氢酶作用下,脱氢释放2个电子,
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O2,产生能量,能量的部分用于合成还原力。
6.亚硝酸根NO2-由好氧硝化细菌氧化为NO3-的氧来自于水,而不是来自氧。
在氧化过程中水和NO2-形成水化亚硝酸[H2O·NO2-],水化亚硝酸脱下2个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交给氧生成水,产生1分子ATP。
7.微生物对亚硫酸盐的氧化可通过两个途径:○1直接由亚硫酸盐-细胞细素C
还原酶和未端细胞色素系统催化氧化成SO42-,产生一个A TP。
○2经磷酸腺苷硫酸(APS)途径由APS还原酶和APP硫化酶催化氧化成SO42-。
8.亚硫酸盐通过APS途径氧化成SO42-共产生2.5个ATP,其中0.5个ATP来
自底物水平磷酸化,2个ATP来自氧化过程中释放的2个电子经电子传递链偶联产生。
9.铁细菌、硫细菌和硝化细菌同化二氧化碳的还原力来自于消耗ATP逆呼吸链
产生,而氢细菌则直接利用分子H2还原CO2。
10.氢细菌以6:2:1的比例消耗H2、O2、CO2。
11.光合微生物进行放氧型光合作用时,同化二氧化碳的电子来自H2O的光解,
而进行非放氧型光合作用时,同化CO2的电子来自于还原态的无机物如H2、硫化物或有机物,没有氧的放出。
12.光合细菌主要通过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产生ATP,细胞内只含有光合系统I,
主要的细菌类型包括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
13.环式光合磷酸化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只产生ATP,不产生NAPP(H),也不
产生分子氧(O2)。
14.嗜盐细菌的光合系统只含有唯一的色素蛋白—细菌视紫质素,它具有光驱动
的质子泵作用,与ATP酶一起构成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系统。
1
15.产甲烷细菌在进行自养生长时固定同化CO2是通过乙酰CoA途径。
三、判断
1.产甲烷菌在产甲烷时,H2是最好的供氢体。
2.甲基营养型细菌生长时营养要求简单,需要的能源物质专一性强,其细胞膜
上含有其他异养菌不含有的磷脂酰胆碱。
3.嗜盐细菌的光合磷酸化是通过细胞膜上视黄醛构式改变导致H+离子在膜内
外转移,再偶联ATP ase产生A TP得以实现的。
4.进行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微生物只有光系统I,而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微生物
有两个光合系统。
5.大多数的光合微生物都具有固氮的能力。
6.细菌叶绿素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只能捕获光能,不参
与光合作用。
7.铁细菌通过将亚铁氧化为高铁(F e3+)进行产能。
8.在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中,能量是通过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还原力是通过
消耗ATP逆呼吸链产生的。
9.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量和还原力都是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
10.在自养微生物中,微生物还原CO2需消耗A TP,另外还原力的产生也需要消
耗ATP,是因为大部分无机物的氧化还原电势(除H2外)比NAD+/NADH 高,在呼吸链中,电子传递不能从NAD+开始。
11.硝化细菌将NO2-的氧化为NO3-的氧来自H2O而不是O2
12.一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生长的速度比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慢。
四、问答题
1.专性化能自养微生物为什么不能利用有机物?
2.比较非环式和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异同,并写出相应的微生物。
3.简述产甲烷细菌由CO2产生甲烷的过程。
4.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有哪些,其特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