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篇福(piān fú)洒脱(sǎ tuō)B. 瞠目(chēng mù)谨慎(jǐn shèn)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谚语(yàn yǔ)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D.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疲于奔命(pí yú bēn m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社交、购物、娱乐等活动。
B. 他的文笔优美,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C.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他的身体疲惫不堪,不得不请假休息。
D. 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有才学,是班上公认的最优秀的学生。
3.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的学术研究,他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
B. 他()地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最终取得了成功。
C. 这本书()地介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让人受益匪浅。
D. 在()的环境中,他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躲进了云层。
B.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足球、乒乓球。
B.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需要时间思考。
2025届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进而用这种眼光观看我们周围的真山真水。
什么是山水的眼光?中国画家画一座山,通常先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在山腰又住一段时间,山前山后来回跑,又无数次登上山岭远望,最后整座山了然于心,待要画时,和盘托出。
一画之中,山脚与山体俱见,山前和山后齐观,巅顶与群峦并立,这就是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
不为透视所拘,不受视域所限,山水草木一例相看,烟云山壑腾挪反转。
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饱游而饫看,游目而骋怀。
山水眼光是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
中国人的内心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山水依恋。
何谓“山”?山者,宣也。
宣气散,万物生。
山代表着大地之气的宣散,代表着宇宙生机的根源,故而山主生,呈现为一种升势。
何谓“水”?水者,准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相对山,水主德,呈现为平势、和势。
正是这种山水之势在开散与聚合之中,在提按与起落之中,起承转合,趋背相异,从而演练与展现出万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气韵。
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它本质上是一个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综合性的“谛视”。
所谓“谛视”,就是超越一个人瞬间感受的意念,依照生命经验之总体而构成的完整世界图景。
这种图景是山水的人文世界,是山水的“谛视”者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之中,将现实的起落、冷暖、抑扬、明暗纳入内心的观照之中,形成“心与物游”的存在。
多年前,我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北宋郭熙的《早春图》。
我在这里看到一片奇幻的山壑被一层层的烟云包裹着,宁静而悠远,峻拔而生机勃勃。
这是早春即将来临之时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苏醒,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天的消息。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全国百强校】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级中学【精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pì) 蜷.缩(quán) 嗔.怪(chēn) 浅尝辄.止(zhé)B.倩.影(qiàn) 驰骋.(chěng) 漱.口(shù) 亘.古不变(gèn)C.堤坝(dī) 信札(zhá) 坍圮(pǐ) 百舸争流(kě)D.积攒(zǎn) 娴熟(xián) 伺候(cì) 凶神恶煞(shà)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阡.陌铁锨.纤.维屡见不鲜.B.塑.料溯.源情愫.夙.兴夜寐C.违.背崔嵬.纬.度为.虎作伥D.召.唤着.数昭.彰朝.夕相处3.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盛气凌人一饮而劲饱经风霜谈笑风声B.汗流浃背令人心悸搬门弄斧面面相觑C.野性难驯应接不暇昂首阔步偃旗息鼓D.消声匿迹不可明状根深蒂固罄竹难书4.下列四组词语中不全是贬义词的一组是()A.诈骗污蔑痴呆恬不知耻B.怏怏猩猩贪婪锱铢必较C.怂恿挥霍恣肆瞻前顾后D.吝啬庸俗夙愿众说纷纭5.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A.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妖娆(娇艳美好;有诱惑感的)B.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汲取(吸取,汲取经验、教训;吸收、汲取养分。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 箴言(至理名言)D.雍荣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 屯积(囤积;大量积储)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了的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①不屑置辩②不予理睬③不置可否④不可理喻(1)吴荪甫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银川一中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C.“宴会”应为“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
2.D.作者只说“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其他没有根据。
3.B.“不以为然”错,作者无此意。
4.C "穷"的释义是"处境艰难"。
5.A6.B 重耳是被齐女及他的随从灌醉后用车拉走离开齐国的。
7.(1)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
(2)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怎么可以杀了呢?况且他的话又可以换成什么说法呢?(3)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了。
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
(4)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8.(5分)运用对比(答反衬亦可)的手法(1分)。
平原荒草遍地,寂寥无声,而村落升起炊烟,又见生机。
“宿荒草”与“动新烟”对仗工整,“荒”与“新”对比鲜明,反差强烈(2分)。
作用:突出战乱后村落初见人烟的生机,在巨大的反差中表现诗人对战乱后生机复苏的欣慰和对战乱的憎恶之情(2分)。
(共5分,意思基本相符即可)9.(5分)①开头两句写乱兵已去,回到久别的家园,大雪初晴,花儿绽放,村落又见炊烟,此景令人“喜”;②第三联从侧面描写乱后食尽粮绝的惨状:空荡的四壁老鼠饿得乱叫,荒芜的田野乌鸦拼命乱啄,鸟兽如此,人何以堪?此景令人“悲”;③结尾两句写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催征苛税的官吏已接踵而至。
此景令人“愤”。
10.(6分)(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虽九死其犹未悔终不察夫民心(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1.(25分)(1)(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2)(6分)①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②掩饰真实身份,自欺欺人;③正派(安详、恬静)、细心但不切实际。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语文(含答案)

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得分: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
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
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
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
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
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材料二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
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
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
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
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就已经建立起来。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因此,人们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世界的任何微妙变化都很敏感,他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①今晚,在这里还有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一个巨大的“他者”,它正在威胁着我们,撼动我们的根基,它的名字叫ChatGPT。
它是说人话的,但是它不是人。
当它以自然语言与我们对话时,在我们和它之间横亘着一个根本的、危险的问题:它是谁?它在发出问题等待回答的一秒钟、两秒钟的停顿和空白中它在想什么?在那个空白里,它是在运算,还是在沉吟?运算所求的是一个逻辑的、概率的答案,而沉吟则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一个“我”与另一个“我”之间在不确定性中酝酿着主观决断。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判定我们面对的是一台“机器”还是另一个“我”呢?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是,ChatGPT会写文章。
而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它会不会成为一个小说家或者诗人。
②AI有一个根本的弱点,那就是它不需要吃饭、不能吃饭。
这硅基的超级智能,它将永生,不要妄想靠拔掉电源去解决它,正如你不能把制止原子弹发射的希望寄托在拔插销上。
这永生的神仙,它的真正问题是,没有生之快乐,也没有生之痛苦。
它就是一个绝对的唯心主义机器,它不需要与世界、与事物、与身体的直接关联。
③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罗兰·巴特曾经铁口直断:作者死了。
罗兰·巴特把人类的所有书写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无限膨胀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在现代已经膨胀为超现实的存在,超出了任何个人的经验和能力。
在罗兰·巴特看来,所有的现代写作者,我们今晚在场的人都在这个图书馆里游荡,我们其实已经远离了图书馆外边的原野、远离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在无数前人的梦境、无数前人的语法和修辞中游荡,在无数前人的宏大交响中力图发出微弱的回声,我们是响应者,不是发出声音的人,不再是那个作为创造者的作者,而只是在拣拾碎片,拼凑缝补我们的文本。
或者说,现代写作者是本雅明所说的“拾垃圾者”,本雅明甚至想象,在机械复制时代最恰当的写作就是写一部书,从头到尾由引文构成。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脱颖而出(tūn)B. 妩媚动人(wǔ)沉鱼落雁(yàn)C. 妙笔生花(miào)翩翩起舞(piān)D. 碌碌无为(lù)恣意妄为(z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位老科学家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硕果累累,深受人们尊敬。
B. 为了提高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地位,我国航天人努力拼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C.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的力量,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D. 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在拍照留念的同时,也为景区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明白了,你是对的。
”他微笑着说。
B.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我非常紧张。
”我忐忑不安地说。
C. “这个季节,枫叶红了,菊花开了,景色美极了。
”他兴奋地说。
D. “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我好奇地问。
4.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神秘莫测:形容事情难以预料,让人捉摸不透。
B.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非常有名。
C.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D. 气吞山河:形容气势磅礴,如同吞下山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从一名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
回首过去的十二年,我感慨万分。
在这漫长的求学路上,有许多值得我铭记的人和事。
记得初中的时候,我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感到迷茫。
是班主任李老师发现了我的困惑,耐心地鼓励我、指导我。
她告诉我:“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同的,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回了自信,成绩也逐渐提高。
高中时期,我加入了学校文学社。
在那里,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共同学习、交流、探讨,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新课标人教版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
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
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
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惧。
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但诗歌需要汉语来引领。
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
”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语言的书写形式是键盘操作。
这种键盘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也是销蚀和改变我们语言的重要因素。
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天生是为拉丁字母准备的。
虽然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把中国语文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
这是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文特性的写作方式。
时下,这种书写形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语文教育。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文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
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
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文本的幼稚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命题:***第Ι卷(非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楔.子(xiē)盗跖.(zhí) 涪.陵(péi) 羽扇纶.巾(guān)B. 给.予(jǐ) 譬.如(pì) 乍.暖还寒(zà) 咄.咄逼人(duō)C. 蹩.进(bié) 伺.候(cì) 刽.子手(kuài) 残羹冷炙.(zhì)D. 稽.首(qǐ) 瓜蔓.(wàn) 提.防(dī) 毁家纾.难(sh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流勇退唇枪舌剑直抒胸意摩拳擦掌B.推崇备至清风明月死心塌地韬光养晦C.寻章择句革故鼎新卓尔不群闻风丧胆D.登峰造极开源节流刎颈之交敬忠报国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年2月12日,温家宝总理邀请13位基层群众代表到中南海,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②这家商厦的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脱岗,以致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③有些运动员在大赛前心理负担过重,因而比赛时表现失常。
这种情况已经成了一种难以的怪现象。
A、做客私自捉摸B、做客擅自琢磨C、作客私自捉摸D、作客擅自琢磨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中的彩塑,塑造精巧,手法纯熟。
其形体、衣饰都与敦煌唐代彩像如出一辙....。
B.影星章子怡在演艺道路上本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是否极泰来....,因身陷"捐款门",她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C.今年清明节,许多墓园增加了提供水桶和抹布的服务内容,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措施,却让扫墓者感到格外温馨。
D.不久前刘翔在博客中提出在伦敦奥运会上的目标是跑进前三名。
一些网友认为刘翔应该专心训练,而不是急着唱高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将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做了具体划分,使得违规作弊有法可依。
B.在欧冠四分之一决赛中,拜仁慕尼黑队凭借客场进球多的优势淘汰了曼联队,这极大地鼓舞了本队的气势和球迷。
C.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都越来越丰富。
D.因为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演员只有在大量的演出中与观众作更多的交流,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灵感,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面对一蹶不振的经济形势,麻生在日本国内的支持率一跌再跌,日本传出“内阁将改组”的消息,然而有意见称“该改组的不是内阁,而是首相本人。
”B.因为道路堵塞,考察组比平常多用了二、三个小时才赶到县城里来。
C.郑板桥任潍县知县(今潍坊市区)有七年时间。
当时潍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他果断采取措施,开仓赈贷,救济灾民。
D.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知名建筑“平起平坐”,同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网友捧为“成都最牛校舍”。
(2月25日《成都商报》)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混合能源网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
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的资产”——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
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
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
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30多万公里,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
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变小。
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既输出能源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
而且混合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
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
在混合型能源网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
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汽油,而是氢。
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
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
只要在用电高峰期、在价钱最高的时候通过能源网把电输送回去,你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
白天在你上班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汽车接入能源网,这又能给你带来一笔额外收入。
从理论上讲,混合能源网可以为电力行业带来一连串的革新。
它可以引起人们对氢燃料汽车的兴趣,并为发电设备开辟消费市场。
当然,这一切要成为现实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电力行业需要制定一大堆标准和规范,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许多聪明的工程师正为此而努力。
更大的难题是让公用事业接受变革。
在许多国家,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变革的迹象。
日本由于担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过于严重,于1993年实行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
现在约17万个日本家庭向电网送电。
一个名叫五百川的1997年在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装置,当时花了约3.3万美元,其中政府利贴了约1万美元。
此后,他每年通过向电力公司卖电获得收入约460美元,足以抵消家里的电费。
美国、新西兰和德国等地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当然,开放能源网对印度等电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最有好处。
由于常常停电,印度的糖生产商已经开始用甘蔗发电了。
7.下列对“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混合能源网还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创意,现在的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要求都很困难,具体实施还缺乏基础和条件。
B.目前还没有能容纳太阳能、风能,以及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及玉米和其他植物为燃料提供的能源的网络。
C.目前大型电站输送电网都是单向的,不能成为既输出能源又接受能源输送回来的混合型能源网络。
D.许多国家的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电力行业又面临重新制定很多标准和规范的障碍,他们很难接受混合能源网带来的变革。
8.下列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世界经济对石油和其它碳氧化合物的依赖使人们去设想建立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的混合能源网。
B.混合能源网几乎能使任何一种能源由氢向电转化,这就使得人们所关注的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的问题再也没有讨论的意义。
C.混合能源网能使停车场的的汽车成为不用汽油而加氢的一种发电站,从而使停车场不再被人们称为“搁置的资产”。
D.尽管目前电力行业很难接受混合能源网的变革,但日本、美国、新西兰、德国及印度等国都已经出现了开放能源网的迹象。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汽车是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如果能把停车场内停放的汽车接人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B.美国纵横交错的单向输电线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这——电网很难应付目前的能源要求,因此只要将它接人混合能源网就能使它更加灵活高效。
C.因为每一种能源都可以产生氢,以利用氢燃料为最大优点的混合能源网将使人类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D.混合能源网能使家庭发电装置将多于自己需要的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家庭在用电高峰期高价卖出能源将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9分,每小题3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注]①常平:官仓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冠,名闻四方甫:刚刚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贼:残害C.实欲携贰其徒贰:离间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轻:轻易11.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3分)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③自是外户不闭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⑥巩先期区处猝集A.①②③B.①④⑥ C.②④⑤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