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伯乐朱敏:硅谷创业者 从不起眼处淘金
朱敏:杭州,科技创业与投资的天堂

朱敏:杭州,科技创业与投资的天堂记者/李洁分享嘉宾:朱敏,赛伯乐董事长、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投资人、2015中国创新创业先锋、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人物。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杭州温度的话题。
我作为一个科技领域的投资人,希望看到杭州是一个科技创业和科技投资的天堂。
大家都知道,赛伯乐专注于科技投资。
研究生从浙大毕业后,我到美国斯坦福读博士。
我感觉到,杭州和硅谷一样,都有美好的风景,但是创新的热度赶不上硅谷。
我非常有幸,一边在斯坦福读书,一边认识了当地的科技投资龙头NEA,亲身体验了他们如何做科技孵化、科技培育。
其中有一位Kai Li 教授,他在NEA的培育下,创立了一个21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当时我就希望,有朝一日,杭州有很多这样的企业能诞生。
我在美国,亲历了Webex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及独角兽培育的全过程。
回到杭州以后,我希望通过浙大国际性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及赛伯乐投资孵化培育加速平台,将斯坦福-NEA模式在杭州得到实践,让杭州科创的温度能够上升。
今天的杭州,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科技创业的天堂。
赛伯乐在杭州投资培育了很多案例,例如滨江的聚光科技、连连科技,在萧山做了微医,还有在新能源领域的正泰太阳能,帮助浙江的名企转接到科技创业中来。
每日互动是我们最新投资的数据智能服务独角兽企业,它体现了浙江的创新创业温度。
还有阿尤文化、博信智联、旭航,都是近年我们投资的优秀企业。
赛伯乐很荣幸,在杭州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培育了很多独角兽企业。
2019年3月,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万物生长大会上,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联合微链共同发布了《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
其中,赛伯乐投资培育的5家企业入围“杭州独角兽企业”;华澜微、禾连健康、先临三维、迪普科技、安恒信息、中翰盛泰、才云科技、数云、卓锐科技、小码王等10家企业入围“杭州准独角兽企业”。
虽然我住在上海,但是我每周都有几天会在杭州。
中国真正的两大创新基地是深圳和杭州,是可以和硅谷的创新温度相媲美的。
朱敏:从农民到网络精英

干就是 整整的 8年 多。他
每干一天 可以挣大 约一元人
民币,还要种水 田,很 是辛 苦。 下乡后不久, 朱敏就 与妻 子徐郁清结婚 了,后来又有
了两个孩子。
来斯坦福 的那年 夏天, 朱敏在学校教室走廊 看到一则 IM急 B 聘 高级 电脑 工程师 的消息, 苦于 以前没学过 电脑, 眼看着机遇从 指 间溜走。 个 月后, 3 当他看到 IM的招聘条还是原封不动地挂 着 B 时, 迫于经济压力, 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去试一试 。 朱敏 找到教授 门上, 那位 教授也没 问他 会不会 电脑, 就很 爽快地说: 好, 星 “ 下 期你来做 IM 究组长。 听后, B研 ” 朱敏是又高兴又吃惊, 后来他才 知道是 功课帮 了忙。 因为人家要读两年 的博 士课程他 一年就学完 了, 平均成 绩在 A以上, 一半 是 A 而 教授 正是 看重 了他这 一 +, 点。就这样, 朱敏 开始 了 IM电脑 的课题研 究。 B 由于他对 电脑 比较 陌生, 没有 电脑基 础, 面对 的难题和压 力
16 9 6年 , 朱 敏 读 高 二 时,“ 革”爆发 , 文 他到 宁波
郊 区插 队当起 了一名农 民,
一
系攻读研 究生。18 9 4年, 朱敏以浙江大学管理 系第一名 的成绩获
得公派 留学斯坦福大学 的机会 。 朱敏在斯 坦福, 第一年就把所有 的课程全部 学完 了, 的是 为 第二年 能早点出来谋生 。因为那 时留学, 国家 一个 月只有 30 6 美 元 的补助, 学校 一个月 的住宿费就 要 35 而 5 美元, 根本不可 能住 进去, 而且几个月后朱敏的太太 、 孩子还会过来, 他一下子面 临巨 大 的经 济压力 。所 以朱敏就在外面找 了一个管理公 寓的工 作, 房 东有 1 套公寓, 6 提供朱敏一套免费居住 的 寓, 公 他则负责给房东
最新天使投资人名单?

最新天使投资人名单?天使投资人名单:1 伯乐天使--朱敏(赛伯乐创投董事长、前NEA创投合伙人)关注行业:偏重于快速成长期的现代服务业投资规模:1000万美元朱敏曾任美国最大的早中期著名风险投资企业NEA(NewEnterpriseAssociates)的风险合伙人,荣归故里后的朱敏联合邓锋成立赛伯乐创投,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天使投资。
其实作为“天使”的朱敏而言,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硅谷”。
2 创业天使--沈南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关注行业:不限制领域、行业、阶段投资规模:1亿美元左右尽管沈南鹏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先后创立携程网与如家酒店连锁,并成功把两家企业带上纳斯达克;但沈南鹏一直有一个投资梦,梦想着自己投资的企业,有朝一日也享受上市风光。
沈南鹏选择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China)这只久负盛名却宣称不进行超过硅谷40英里半径投资的基金,并联合德丰杰全球基金(ePlanet Ventures)董事张帆(现擎辉资本创始合伙人)成立了投资决策相对独立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
3 “魔鬼”天使——周鸿祎(奇虎网Qihoo董事长)关注行业:专注于高科技领域投资规模:300万元左右周鸿祎自称“中国天使投资第一人”。
曾创建著名的网络公司3721,后被雅虎以1.2亿美金收购,他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后因矛盾离职。
2005年,周鸿祎加盟IDGVC 出任投资合伙人,其关注的等项目引起颇大争议。
一年后,周鸿祎出走IDG并成立“天使投资基金”成为天使投资人;之后他投资并成立的奇虎网(Qihoo)获得数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而他的天使投资仍在继续。
4 海归天使——邓锋(北极光创投及创始合伙人)关注行业:专注TMT领域投资规模:300万美元左右邓锋作为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早年留学美国,毕业于沃顿商学院。
而后与好友柯严从车库起步创建NetScreen公司,使之成为世界上领先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之一;并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被Juniper Networks以40亿美金并购。
朱敏:商业模式制胜

朱敏:商业模式制胜作者:来源:《财经界·管理学家》2008年第03期“蓝海在哪里?蓝海不是没有竞争的市场,而是在同一个市场找到不同的商业模式”,朱敏说。
他的另一个比喻是:如果对手的陆军强大,就用空军打。
因为陆军再强大,其招聘、培训、考评都是陆军的体系,就无法转型成空军。
“投资人几乎不可能投出革命性的企业。
革命性的企业都不是投资人投出来的,革命性的东西,最初就能赢利,最多只要100万美金就能赢利。
”朱敏说。
朱敏的工作是以赛伯乐(中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和NEA合作人的身份帮助年轻人创业。
不过朱敏还是认为,“创业家就好比一只猛虎,有爪。
”朱敏可以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分享给年轻人,让他们接受创业的培训,但培训并不能帮助他们长出爪子。
“真正伟大的创业成就来自直觉,而不是分析。
微软、GOOGLE概莫如此。
”他说。
朱敏36岁踏入美利坚国土,43岁第一次创业,59岁卖掉他的创业企业WebEx,金额32亿美元。
他出国那年,英语还不利索,怀揣着死记硬背的2万英语单词就出去了。
他创业时,甚至不知道商业是怎么回事,以为“除了做技术的就是做生意的”。
朱敏第一次关于商业上的创意,就来自于直觉,而且非常具有颠覆性。
在浙江宁波东乡插队的朱敏,承包了手拉车车队的维修工作。
不过,他并没有维修任何一辆车。
只是宣布—他会将车队里用于维修手拉车的经费拨出一部分设为奖金,谁的车子一整年不坏,谁就可分享奖金。
结果可想而知:所有人都精心保养手拉车,即使偶尔遇到故障,也自行修理。
于是,所有的手拉车工人都分得了奖金。
当然,奖金之外的经费,归朱敏所有。
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是的。
空手套白狼。
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朱敏创办WebEx也带有这种色彩。
这已经是朱敏的第二次创业。
因为前一次的创业经历,已经让他知道了整个做公司的流程,于是这一次他了更远大的目标:空手套白狼,而且将公司带上交易市场。
朱敏找来共同创始人,说服对方:两个人一道,一段时间内(18~24个月)不从公司领工资。
整合才能创造更大的机遇

作者: 朱敏[1,2]
作者机构: [1]美国NEA基金合伙人;[2]赛伯乐(中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版物刊名: 中国远程教育
页码: 85-85页
主题词: 服务提供商;才能;通讯公司;市场份额;斯坦福大学;浙江大学;80年代
摘要: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原来是老三届的高中生,后来到农村插队做了七年农民,恢复高考之后上了浙江大学,80年代有机会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了研究生。
我1991年开始在硅谷创业,做远程交流平台服务。
1997年我创办了webEx——网讯通讯公司,2000年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网讯现在是全世界远程互动交流方面最领先、市场份额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在教育服务领域也是市场做得最大的。
去年我辞去网迅的总裁职务回到中国,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硅谷创业的成功经验

硅谷创业的成功经验硅谷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投资者。
许多成功的科技公司都源自硅谷,他们的成功背后蕴含着一些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探讨硅谷创业的成功经验,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敢于冒险和创新硅谷创业者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敢于冒险和创新。
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他们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发新产品和技术,不断迭代和改进。
二、积极寻求合作和资源整合硅谷创业者懂得寻求合作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他们明白单打独斗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因此,他们积极与其他创业者、投资者和大公司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和业务。
通过合作,他们能够共享资源和知识,降低风险,加速创新和发展。
三、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引进硅谷创业者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引进。
他们明白,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成功的关键。
因此,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招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他们注重团队的多元化,吸引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人才,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创意。
同时,他们也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技能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四、快速迭代和试错硅谷创业者善于快速迭代和试错。
他们明白,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他们不会因此放弃。
相反,他们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调整策略。
他们会快速迭代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他们也会积极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五、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硅谷创业者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
他们相信,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
因此,他们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来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他们会通过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来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六、积极参与社区和行业活动硅谷创业者积极参与社区和行业活动。
他们明白,与其他创业者和行业专家的交流和互动对于个人和公司的成长非常重要。
朱敏:从创业者到产业组织者
朱敏:从创业者到产业组织者12月4日下午,我、赵慕兰以及两位同事前往建外银座大厦的赛伯乐公司访谈朱敏。
朱敏是《硅谷与中关村》一书中我们确定为重点访谈的对象,他本身既是成功的系列创业者,也是知名的风险投资人。
因此我们访谈的话题更多地集中到了他的创业经历、投资产业的选择及与中国高新区的联系和发挥的作用三个方面。
和他的谈话,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硅谷和中关村两地的创业和投资情况及存在的差异,而他来源于实践中的关于创业和投资的思考让我们受益匪浅,一些结论竟然与我们研究成果出奇的一致,这是访谈朱敏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最早在硅谷创业成功的大陆人之一朱敏早在91年就和一位新加坡朋友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FutureLabs做网络会议。
用朱敏的话说这次创业是自己的学徒阶段,虽然没有找准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好在1996年朱敏将这家公司以1300万美元卖给了另一家公司。
朱敏的第一次创业可以归结为是成功的,因为硅谷当时创业的大多是台湾人,而大陆的留学浪潮才刚刚兴起。
公司卖掉后,朱敏再次创业。
1996年,他与一位印度朋友在硅谷共同创立了网迅,07年思科以32亿美元现金价格对网迅的收购案让朱敏声名鹊起,成为大陆人在硅谷创业成功的典范。
此时的朱敏已经可以归结为系列创业者的行列,而这两次的创业经验让朱敏掌握了更多的创业技能。
我们一直以为朱敏是个非技术人员,但事实是朱敏不仅懂技术,还是个技术专家。
他依靠自学,写出了FutureLabs公司所开发产品的90%编码。
这也解开了我们关于朱敏在创业和投资界如此成功的原因。
朱敏认为高技术行业的创业者必须是技术人才,否则成功几率很低。
除非企业已经做成,采取纯并购的方式。
朱敏认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开始依仗的是技术,后来是营销,再后来是管理。
这三点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般选择两个核心。
对于系列创业者来说,像朱敏这样对技术专才固然好,但是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创业者对技术的整合能力,公司的核心技术并不一定是创业者的研发成果,但是能够对技术加以整合利用,这才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创业技能。
赛伯乐
1楼赛伯乐创投:不投海归团队和纯互联网企业∙涉及行业:创投服务∙涉及机构:赛伯乐∙事件介绍:∙赛伯乐创投代表表示,我们内部的标准,仅供参考:第一,不投海归,第二步不投纯互联网,第三不投“幼儿园”团队。
杨轶清:资本和项目之间是个互相认可的过程,资本专项就是人。
我们在赛伯乐,按理说伯乐能出千里马,这个水平就很高得计,为什么还要加一个“赛”字?赛伯乐:主要是我们希望能够超过伯乐,能够真正发现好的投资项目。
事实上,朱敏先生在2005年开始以个人的身份在中国大陆做了一些投资,随后我们有了赛伯乐公司这么一个投资平台,这两年多来,我们也确实发现了很多项目,包括今年在IPO的崭新科技。
那么赛伯乐在包括杭州、北京和深圳,主要这三个地方我们也投资了不少项目,现在总体来说,表现出还是比较健康的,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投资的做法有点新教练一样,帮助企业成功,并不是说一定是特别看好现在商业模式,我们主要看好的是团队,我们主要投资的是团队。
只要它值得我们信任的话,哪怕他现在没有商业模式,我们也有可能跟它合作,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设计一个商业模式。
我们用我们赛伯乐在后来的资源,比如说我们强大的技术资源,加上强大的国际化的合作的国际合作资源,以及目前我们大家都知道,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专门从事产学研结合,创造研究的资源,去帮助企业在商业模式,在管理,在技术进行创新。
其实我们的制度做法,其实是基于投资公司与产业之间的这么一种模式,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完全按照投资模式设计的,一定是让创业者控股。
但是我们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上,我们某种意义上是以一种投资公司的模式来管理,因此很多创业者会接受不了,你怎么管的那么多。
其实如果你做的很成熟,很好,我们就不会管的,如果你做的不是很好的话,我们就会管了,本质上也是想帮助我们企业早日成功,最终投资者是在幕后,在舞台上慷慨激昂演出的,享受掌声和灯光的是创业者。
因此我们是各取所需,投资者追求的是利润,创业者追求的除了利润以外,他还有成功的愿望,一种成就感。
天使投资参考资料
天使投资参考资料本材料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天使投资人;二是天使投资基金;三是关注媒体。
Ⅰ天使投资人朱敏:赛伯乐.中国投资董事长、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详见“赛伯乐投资基金(Cybernaut)”P4周鸿祎:2006年2月,周鸿祎成立天使投资基金。
详见P5--6蔡文胜:福建石狮人氏,少时受经商风熏陶,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才“触网”,2000年,进入互联网领域,投资域名并获得巨大成功。
2003年5月,创办,并于2007年被Google收购。
2005~2007年,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大会,被广大站长尊称为个人网站教父。
2007年后,开始进行网络投资,先后投资数十个优秀网站,成为中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完成了从传统商人到新兴行业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张醒生1990年,张醒生加入爱立信公司北京代表处,历任市场代表、市场经理和业务开发及公共关系经理等职务2001年3月1日就任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市场执行官2003年4月1日加入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2005年离开亚信2个月后张醒生投身天使投资,先后投资了5家公司, 并以董事长身份加盟盛禹铭集团。
盛禹铭的主要业务包括网络游戏、无线增值服务等业务。
公司的定位是要打造一个综合视讯平台,向公众提供信息娱乐传媒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张醒生说,只要有屏幕的地方我们都会进入,包括手机屏幕、电视和电脑屏幕等。
李镇樟:今年54岁的李镇樟出生于中国台湾,早年在台湾大学机电系学习,是台湾首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在美国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后,李镇樟曾在多家美国计算机高科技公司供职。
197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有关微机处理的中文书。
上世纪90年代初,李镇樟从美国回到台湾,并开始步入天使投资,专注与IT相关的领域。
钱永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之一。
在钱永强眼中,教育、无线和互联网这三个领域依然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而他本人目前是婚恋网站世纪佳缘最早也是最大的天使投资人,现如今他的近期目标就是把世纪佳缘送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赛伯乐:为了“退出”的“投入”——访赛伯乐(中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尚选玉
l O的 进 程 ,风 险 投 资 退 出 不 畅 , 导 P
上 市 地 点 。 比 如 美 国 比 较 关 注 的 是 与
中国庞大 消费群体 密切相 关的高成 长
企 业 ;香 港 注 重 的 是 高 回 报 , 比 如 房
地 产 ;内 地 市 场 则 是 高科 技 企 业 上 市 关注高新技术武装的服务业
发 全 球 经 济 衰 退 担 忧 之 时 ,总 有 一 部 对 资 金 的 需 求 ,给 PE 来 千 载 难 逢 的 龙头 企 业 ,使 企 业 和 我 们 价 值 共 同 增 带
人 会 找 到 机 会 。 尚 先 生 就 在 这 部 分 人 以 低 成 本 进 行 并 购 整 合 的 机 遇 。 从 而 长 。 增 值 服 务 包 括 :资 金 融 通 、 战 略 之 列 。他 说 : “ 对 我 们 来 说 并 不 是 也就 客 观 形 成合 理 的 定价 环 境 。 这 规 划 、资 源 整 合 和 管 理 提 升 ,尤 其 是 坏 事 ,而是 一 个机 会 !” 第 四 , 关 于 对 退 出 机 制 的 认 识 误 管 理 提 升 服 务 ,就 是 通 过 规 范 化 加 强 他 认 为 , 第 一 ,华 尔 街 金 融 海 啸 区 。首 先 是 通过 I PO退 出 ,这 条 通道 并 内部 管 理 、市 场 化 完 善 盈 利 模 式 、 科 对 中 国 的 整 体 影 响 是 有 限 的 。 并 没 有 不 受大 的 影 响 ,只 是 我们 对 I PO时 间 的 技 化 建 立 营 销 服 务 体 系 、 国 际 化 实 现 扩 张 到 实 体 经 济 。 尤 其 是 中 国 政 府 积 设定要 考虑 经济周期 ,一般在35 —年较 优 势 资 源 互 补 ,从 而 使 企 业 价 值 大 大 极 采 取 措 施 ,把 拉 动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合 适 ,这 样 我 们 就 有 可 能 借 助 新 一 轮 提 升 。 三 驾 马 车 中 的 内需 这 块 做 好 。 十 七 届 经 济 高 潮 实 现 理 想 的 回 报 ;其 次 是 通 还有 一点就 是我们 注意 到美 国、 三 中 全 会 确 定 了农 村 改 革 的 新 方 向 , 过 BU o t SP y U或 AC方 式 退 出 ,看 准 行 香 港 及 内地 对 上 市 企 业 的 认 识 是 有 偏 加 快 城 乡一 体 化 步 伐 , 这 将 直 接 刺 激 业 , 积 累 能 量 , 掌 握 优 质 资 源 , 寻 求 差 的 。 我 们 将 跟 据 企 业 所 属 特 性 考 虑 新 一 轮 的 创 业 和 投 资 热 情 , 带 来 新 的 与 国 际 产 业 资 本 的 对 接 以 实 现 价 值 。 机会。 这些对我们来说 ,都是机会。 第 二 ,此 次 危 机 将 直 接 影 响 企 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赛伯乐朱敏:硅谷创业者从不起眼处淘金
从插队知青到留美博士,从通信技术专家到硅谷连续创业者,朱敏前半生的经历可谓一段传奇。
从插队知青到留美博士,从通信技术专家到硅谷连续创业者,朱敏前半生的经历可谓一段传奇。
现在,63岁的他仍然像年轻人一样语速飞快、思维敏捷。
回到中国后,他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硅谷创业者
1948年出生的朱敏高中毕业后,到宁波郊区做了七年的农民,所有的苦都吃尽了。
1977年,他考入浙江农业大学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波冰箱厂工作,一年后又考入浙江大学工业管理系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考上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时,他已经36岁。
从来就没有想过这辈子可以到美国去读博士,带着农民的味道匆忙到美国去。
刚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工程经济时,朱敏还对计算机几乎一无所知。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敏加入IBM电脑的课题研究,他边学边干完成了课题,也因此步入IT领域。
1991年,他开始创建自己的第一家IT企业Future Labs,一个基于互联网网络的会议演示沟通系统。
朱敏后来回忆道:我当时没有理解,这个软件需要互联网才能支撑的,我是走在互联网前面的。
1996年,随着互联网企业兴起,朱敏以1300万美元的价格将该公司出售。
同年,朱敏找来一个印度的合伙人创办了第二家企业WebEx(网讯)公司。
网讯的业务是提供互联网在线会议服务,在全球商用网络视频会议市场的份额超过60%,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创立并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企业。
1998年网讯得到第一轮融资,一年后市值翻了三倍;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达到38美元。
2007年被思科公司收购时,股价已经高达56美元,32亿美元的收购价也创下华人创办的企业在美被收购的纪录。
创业成功后朱敏开始涉足投资领域。
2004年,他作为美国最大的早期风险投资商NEA公司在中国的唯一投资合作人,帮助NEA成功投资了中芯国际、展讯科技、红孩子等一批项目。
2005年,朱敏与NEA共同创办了赛伯乐中国投资基金,投资领域主要定位在基于互联网与IT技术下的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快速成长期的企业。
不断投资优秀的人
硅谷创业的经历赋予了他不言败的创业精神,也让他对同样有创业精神的新创业者有怜香惜玉之感。
有时候,他出于经验判断一个项目前景不佳,却因为对创业人本身的认同而一再出手投资,用他的话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朱敏曾说,天使投资大多数不代表真正的投资方向。
事实证明,一些错误的投资项目,往往能帮助创业者下一个项目赚钱。
曾有一个刚毕业的创业者找到朱敏讲他的创业计划,在朱敏看来这个计划非常的幼稚,不过并不妨碍他认为这个创业者非常优秀: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的工程师,做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产品,虽然违反了很多最简单的规定,但还是能够把企业做起来。
他对这个人说:等你做第二个企业的时候,我来投资。
这个人笑笑就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创业者又有了新的想法,朱敏仍然不看好:(他想做)一个非常普通的硬件产品,就是加了一个备份的概念,创业做这样的东西非常累。
但由于创业者的坚持,朱敏投了10万。
像捐款一样,捐掉算了。
拿到投资以后,创业者每半年来向朱敏汇报一次,到后来钱用完了,经营不下去,再找到朱敏希望增加投资。
朱敏的解决办法是把他的家里人拉进来一起联合投资,家里人打他的屁股比我打他屁股更有用。
朱敏对他说,你要去做的应该是一个伟大的事情,(能够实现)大家共同的互相的沟通,就是一个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SNS。
这个思路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这个创业者把微博和SNS联系在了一起,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2000多万的互联网用户,获得了5000多万的投资,朱敏也作为一个小股东支持他创业到今天。
从不起眼处淘金
在创投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愿意投资初创型企业的只有4F:Founder(创始人)、Family(家人)、Friends(朋友)、Fool(傻瓜)。
这其中的傻瓜就是对天使投资人的戏称,行业内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傻瓜其实是超级聪明的人,能够用火眼金睛从沙里淘出金子。
朱敏挑项目并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曾在杭州投资过一家公司,刚开始不知道做什么,只是因为喜欢,这家企业后来成了中国激光领域最具实力的上市公司,朱敏也因此获利丰厚。
我看到伟大的企业成功都是从很简单的地方开始的。
说起这个观点,朱敏喜欢讲思科公司的故事:思科公司的起源是两个斯坦福的学生,一个是管工学院的,一个是商学院的,两个人谈恋爱,为了把短信或者邮件送给对方,IBM之间不通了,男的就想办法做了一个BOX在中间,尽快把邮件送给女朋友,就那个BOX,后来变成了IBM芯片。
风投发现,这个东西每个企业都要用,结果就做了一个思科公司出来。
红杉资本的创始人做了思科的战略性董事后,在外面投资了一大批这样的企业又装到思科里面,帮助思科成功上市,使思科十年左右成为万亿的公司。
对于创业精神的理解,朱敏认为一是要有伟大的理想,二是共享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的创业者,虽然谁也没有看到共产主义将来到底怎样,但这个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吸引了非常多的优秀的人。
朱敏坚信,中国将是诞生伟大企业的土壤,优秀的创业者出现得非常频繁。
朱敏做天使投资并不仅仅是做财务投资人,他对自己身份的定义随着创业企业的阶段而改变。
他将新生的企业看作新的运动员,以教练的责任感去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当运动员成熟起来,则把自己当作陪练,与运动员共同成长;随着运动员登上舞台,再将自己变身拉拉队员,到处宣传,最后将这个企业成功推出市场。
目前,朱敏创办的赛伯乐已经在中国直接投资和关联投资几十家企业和创业家,包括中国绿线、正泰太阳能、展讯通信等。
对话
创业团队磨合至少要三年
赢周刊:您对创业企业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培养标准的企业?
朱敏:我们有很多投资都是早期的。
举一个例子,我们投资的展讯通信,早期发现他们,相信他们芯片能够做得很成功,在中国能够达成梦想。
他们上市三年之后股价变成了15元,这里面我们也做得很不错。
另外一个案例是聚光科技(300203,股吧),当时他们拿了一张纸到我家里面来,因为我是他们老乡,他们好不容易找到我。
两个人大概30岁,希望我们支持他们创业,我听了他们的想法,说也许你们可以,就给了他们50万美元。
上个月在创业板上市,50万美元变成了十几亿的回报。
正泰太阳能也是一样,这个教授是我的一个同学,我们从零开始投资,支持了这个创业的公司,经过3-4年的发展,现在做到有3亿-4亿。
这个公司做的是中国大规模的核心进口设备,加上薄膜太阳能的设备。
我们现在也有一个非常创新的做法,就是让正泰太阳能大概参股1/3,现在资金参与1/3,团队1/3,这样企业拥有强大的高科技支撑,又有一个非常强的创业团队。
今年的销售可能有5亿,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每年100%-200%成长,希望2-3年时间的培育成为创业板先进装备制造业公司出来。
赢周刊:您认为企业从初创到成功,什么素质最重要?
朱敏:企业本身的原始积累最主要的是创业团队的成长积累。
因为一个创业团队,特别是里面的创始人要成为董事长、总经理,然后带领一个优秀的团队,这里面磨合的过程,我们觉得是非常长,有近3-5年过程的磨合过程。
团队的成长需要两种磨合,一种是市场的磨合:市场里面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产品服务这个市场,这个磨合需要3-5年的时间;第二个是团队的磨合:针对于产品,我们需要有怎样的团队,这个团队之间怎样能够无缝对接最好地提供产品和市场,需要3-5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少不了的。
事实上,企业建立到一定的时候,一个优秀的投资公司就能够带来很多这方面的价值,包括创业和运营的经验、国内外的资源、行业领先的技术以及怎么做资本运作,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文化的渗透与伟大的梦想使得这些企业家有更多的创业精神,建立企业共享文化,最后使得企业能够成功。
赢周刊:您还会关注哪些投资领域?
朱敏:赛伯乐核心的投资领域基本上围绕着国家整个的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里面,我们把重点的三个能源相关的产业作为最大的重点,包括投资的正泰太阳能、理想能源等。
我们也投资了很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教育、包括科技园等等,完整的连成一
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