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点—细胞呼吸练习题
细胞呼吸习题

细胞呼吸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不同成分的植物种子在萌发时需氧量不同,下列种子在种植时埋土最浅的是()A.花生B.玉米C.小麦D.水稻2.关于马铃薯细胞呼吸中还原剂[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组合中,最准确的是()①只来源于葡萄糖②只来源于丙酮酸③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④用于生成水⑤用于生成酒精⑥用于生成乳酸A.无氧呼吸:①④B.无氧呼吸:②⑥C.有氧呼吸:①⑤D.有氧呼吸:③④3.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2O→[H]+O2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有丙酮酸的产生B.光合作用产生的A TP有一部分用于细胞呼吸C.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着细胞呼吸的进行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有水分的参与5.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若它们共产生了18 mol 的CO2,且两种呼吸作用转移到A TP中的能量相等,则它们共分解了多少摩尔的葡萄糖()A.35 B.42 C.24 D.606.下列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B.在相同条件下,花生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比玉米少C.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D.种子萌发时的吸水方式是渗透作用7.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沼气发酵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效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8.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9.下列有关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内外因素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抑制剂可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随着水分吸收的增加,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随着增加D.光合作用受阻一段时间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10.关于真核细胞呼吸的正确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11.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细胞呼吸重点练习题

细胞呼吸重点练习题考点阐释(1)本节考点的重点知识有:细胞呼吸的进程、意义、阻碍因素和应用.(2)本节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联系紧密,要注意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要注意有关化学反映式及相关计算在本节中的应用。
(3)本考点在高考中显现频率较高,常以简答题形式显现。
往往和光合作用一路考查,偏重考查细胞呼吸的阻碍因素、应用和相关实验的分析和探讨。
一、基础巩固(60分)1.裸藻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
将它放在黑暗条件下,在含有葡萄糖的培育液中也可繁衍,这说明裸藻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是异养生物D.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2.关于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成丙酮酸进程的正确表达是A.必然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反映速度不受温度的阻碍C.该进程不产生CO 2D.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内进行 3.生物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生物氧化总进程中,完全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A.丙酮酸和水形成CO 2和[H]+6 H 2O +6O 2 6CO 2+12H 2O +能量 2C 2H 5OH (酒精)+2CO 2+能量 D.丙酮酸转化成乳酸4.在用酵母菌做家庭酿酒的进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转变如以下图,图中P 、Q 、R 三曲线依次代表酶 酶、CO2、O2 、C2H5OH、O2、O2、C2H5OH 、O2、CO25.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较,其所含元素与耗氧量的特点是,前者A.含C、H原子少,氧化时耗氧少B.含C、H原子多,氧化时耗氧多C.含C、H原子多,氧化时耗氧少D.含C、H原子少,氧化时耗氧多6.以下图中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转变的情形;图B表示酵母菌在代谢进程中CO2产生速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图C表示一片小树林的空气中,CO2浓度在一天内随时刻转变的情形;图D表示大豆种子萌生成幼苗进程中,有机物合成量的转变情形。
细胞呼吸基础训练题

细胞呼吸专题基础训练题一、单选题(48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能释放能量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4、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C.④代表的物质是氧气D.乳酸菌能完成图示全过程5、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甲B.乙 C.丙D.丁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产物CO2中的氧和水中的氧分别来自于葡萄糖和O2B、新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是因为蔬菜细胞呼吸减弱C、产生等量的C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D、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B.蛔虫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D.线粒体可以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8、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
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A .①和③B .②和④C .①和④D .②和③9、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细胞呼吸练习

高一生物 AB 层 编号:23 张数 使用时间:2019.12.3 编制:甄玉粉 审批:司纪新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1 -细胞呼吸练习题一、单选题 1.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较多和产生ATP 最多的阶段分别是( ) ①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③第三阶段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D . ③③2.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 . 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 . ①处产生ATPC . ②处产生CO 2D . ③处发生[H]与O 2的结合反应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有( ) A . 丙酮酸、[H]和O 2 B . 葡萄糖、ATP 和[H] C . CO 2、葡萄糖和H 2O D . 丙酮酸、[H]和葡萄糖4.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 . 葡萄糖→丙酮酸 B . 丙酮酸→酒精+CO 2 C . ADP +Pi +能量→ATP D . H 2O →[H]+O 25.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所示安装好。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甲、乙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B .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 2C . 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 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D . 乙组b 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瓶中的O 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 6.如图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①②③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 . 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C . ④代表的物质是氧气D . 乳酸菌能完成图示全过程7.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丙酮酸 C . [H]和ADP D . ATP8.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①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③第三阶段 A . ②③②③ B . ①②③③ C . ②①③②D.③②②③9.如图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B.装置乙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装置丙可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D. 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10.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
细胞呼吸练习题(什外)

细胞呼吸练习题一、选择题1.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和( )A.CO2 B.H2O C.酒精D.乳酸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气④都产ATP ⑤都能产生丙酮酸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3.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 ) C.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4.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吸进来的氧最终( )A.参与氧化有机物 B.直接参与ATP的生成 C.参与水的生成D.参与酶的催化作用5.有氧呼吸过程中,在线粒体内进行的阶段是( )A.第一、二阶段B.第二、三阶段 C.第一、三阶段D.第一阶段6.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产生CO2的试管有( )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②葡萄糖+线粒体③丙酮酸+线粒体④丙酮酸+内质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8.植物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这主要是由于( )A.CO2中毒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D.供能不足9.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直接氧化有机物,生成CO2,并释放能量 B.在酶的催化下,使水分解,释放能量C.与有机物中的碳结合生成CO2,并释放能量 D.与反应中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能量10.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A.ATP B.H2O和CO2 C.H2O和丙酮酸D.乳酸和ATP11.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12.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C.6可以来自叶绿体,也可以来自大气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13.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细胞呼吸测试题

细胞呼吸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让一只白鼠吸入含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A.CO2B.H2O C.丙酮酸D.乳酸2.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性氢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3.如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与氧分压的关系图。
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在一定范围内,代谢率随氧分压下降而下降B.25 ℃环境中金鱼的代谢率比15 ℃环境中的高C.代谢率最大时的最低氧分压随温度不同而不同D.氧分压超过一定范围后,代谢率不再随氧分压增加而增加4.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溶胶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电子传递消耗氧生成水的过程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溶胶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5.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没有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A.机体产热增加,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B.葡萄糖分解不彻底,能量没有释放出来C.ATP合成酶量减少,无法大量合成ATP D.机体代谢加快,大量能量随汗水流失了6.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储藏时间,储藏条件最好是()A.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B.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C.无O2、保持干燥、零上低温D.无C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7.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窖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窖套小窖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1·6月浙江月选考)需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在细胞溶胶中,参与糖酵解过程B.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 C.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ATPD.电子传递链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答案】D【解析】需要呼吸基础知识,氧在电子传递链(第三阶段)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2.(2021·1月浙江选考)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B.呼吸作用减弱,糖酵解产生的CO2减少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答案】C【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详解】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选C。
3.(2021·广东高考真题)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细胞呼吸(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分析】图示为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示意图。
细胞呼吸习题

细胞呼吸训练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放能反应 B.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 D.细胞呼吸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2.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所需ATP的来源、主要呼吸类型分别是()A.线粒体;葡萄糖;需氧呼吸 B.细胞溶胶;葡萄糖;厌氧呼吸C.线粒体;乳酸;需氧呼吸 D.细胞溶胶;乳酸;厌氧呼吸4.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厌氧呼吸原理的是()A.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B.提倡慢跑等健康运动C.稻田定期排水D.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的CO25.如图所示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跑步距离越长,厌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1500米跑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当C.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需氧呼吸产生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比为1∶16.马铃薯块茎进行厌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A. 贮藏在葡萄糖中B. 存留于酒精中C. 存留于乳酸中D. 以热能形式散失7.在营养、水分、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培养下列生物,过一段时间后,仍能生存的是()A. 乳酸菌B. 蘑菇C. 白菜D. 蚯蚓8.把青蛙和小白鼠从 25℃的温室中移到 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变化是()A.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B.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C. 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的需氧量增加D. 青蛙的需氧量增加,小白鼠的需氧量减少9.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少 ( )A.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D.ATP水解成ADP和Pi10.酵母菌发酵时,宜先通入空气(无菌),一段时间以后再密闭。
当从有氧变为无氧条件时,酵母菌的繁殖速率和消耗糖的速率分别是 ( ) A.减慢、加快 B.加快、减慢 C.减慢、减慢 D.加快、加快11.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呼吸练习题
1.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 .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 .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
C .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 2的消耗减少
D .若丙能抑制ATP 的形成,则会使ADP 的消耗增加
2.下列生物中,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A .水螅
B .变形虫
C .蛔虫
D .草履虫
3.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
O 的转移途径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 2
5.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
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 .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 .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
腐烂
D .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
时排水
6.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若它们共产生了18 mol 的CO 2,且两种呼吸作用转移到A TP 中的能量相等,则它们共分解了多少摩尔的葡萄糖( )
A .35
B .42
C .24 7.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或④
B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 ],过程③消耗[H ]
C .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 .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8.在a 、b 、c 、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
时CO 2和O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
A .a 2
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9.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类型
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
果
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10.某举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11.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________个阶
段。
释放的CO2是在第________阶段产生的;
H2O是通过第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生ATP
最多的是第________阶段。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进入
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__。
(3)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
___ __。
(4)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
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ADP+Pi+能量→ATP
C.H2O→[H]+O2
12.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
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
实验过程中气球均在液面以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做两处调整,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